优秀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汇总18篇)

时间:2023-10-23 08:07:27 作者:LZ文人 其他范文 优秀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汇总18篇)

发言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组织思路和表达观点。在发言稿中,我们可以通过列举事实、引用权威数据等方法增加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发言稿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发言的结构、风格和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飞一回应是不难的,难的是能否上天堂。

无需太绚烂,我只从花蕾开始。

学会描述沧桑。绽放就不必了。

只要透彻的白,我就是个忘形人。

没有比梨花更好的诗了。我想挣脱意象中。

那些比喻。恰如春雨一两滴。

从此我便脱了俗。让我不分哪是诗哪是花吧。

我想等待那一丝悬念——。

病或陌路,弥漫在大地上的痛。

当然也不能少了这微雨。

我要淡酒与清风,醉得正好。

诗只要一两句就足够……。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在喧闹中静寂,暗自落下。

她素面朝天的样子是淡的。

无需宣染地白。总有负伤的人。

在落花中吹笛。一直吹到月下。

那曲调里的离意总是很凉。

那卷起的漩涡旋即静止。

一二的知己已零落在天涯。

春天的梨园里总有人在吟唱。

脱胎于尘世又深藏于尘世。

一两个美人,白里透出淡淡的红来。

那些流水、流年与流逝。

在梨花的默白中消散。

就像些微的痛楚,一声道白罢了——。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横竖都是你布下的罗网。

对于爱的描述就是不断地吐丝、作茧。

并不只为了缚人还为了自缚。

一个华丽的借口需要生命来陪葬。

有时风吹掉了你,也会凭着一根丝线找回。

你有着悠然的姿态和残酷的晚餐。

而对于带翅膀的昆虫,你早已网罗了它们的生死……。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它的眼里噙着泪。

一只牛虻叮住了它,它依然不动。

任凭艾丛的银色叶子在暗中凋谢。

日影斜了一寸,水边儿的植物。

又苍白了一分。谁能熬得过那树上的老鸹?

一些小虫儿或爬或飞。

都是带了露水的。一些蒿草弯了腰。

向着无数的生灵致敬。一个无言的人。

通过草丛与老牛默默相对。

停下来的地方就是他的起点。

有谁替他上路了,仿佛梦境。

远处的哒哒蹄音已跑到心碎——。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一种萎靡与亢奋的精神。

那座花园满园花朵,却缺少一朵。

秃头的人比花还艳。春色被惊扰了一下。

这涣散与迷离之爱。深过世俗。

我伪装正常,跟着一个跑调的音符。

踏进这个禁区。有幸我还能崩溃。

还带着深深的拒绝与诡异。

我要奔逸一下。忽然间我越过了所有的障碍。

敢于用大俗的词汇形容。

并不感到羞愧。仿佛我要突破的事物。

早已突破了我……。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盛露,藏在角落里。

不被人赏识,悦己者远在天涯。

自我是一场独角戏。在黄昏开场。

单瓣。薄粉。都说戏子无情。

而你是无我的。一生都是个幽暗。

前夜承接鬼魂,后夜承接露水。

你都断不会有呜咽之声。

茶有清香,果有馨香,兰有幽香。

而你有暗香。朝与夕不过一瞬间。

你呈现出你的幽闭之美。

深藏的那份绚烂也是淡的。

便有了一年生的草本气质。

终是没有落了那份俗套。

一朵与一朵,牵手,平淡,紧闭。

只有素颜、素心,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开着。

不为江山,只为一己。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都有一股阴森的风将我吹拂。

当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扼住我的咽喉,

都有一阵昏迷将我窒息。

我的头发无由地竖立,每个毛孔都在张望,

我身体的开口处禁不住阵阵收紧。

我一次次地把它冥想为地狱的入口或者出口,

它是一个界限,一个开始或者结束。

一些尸体在寻找头颅,一些头颅在寻找刀。

有什么在紧逼,我步步后退。

像一只怯懦的羊,已退至悬崖。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一个打铁的人,就是一首诗的核心所在。

这个人沉默、面部不清、须发丛生,

他的铁散落在民间,又深藏杀机。

这个人必须有一副硬骨头。

必须在铁屑飞溅时,裸露那一身的肌肉。

一个在汗珠里现身的人。

必有着生铁的味道、淬火的味道。

那一道白烟升起,他就是个欲生欲死的人。

一个崇拜“铁”的人,比刚更有韧性。

更不易折断。一块铁在手上被反复掂量。

像掂量这一生。无论是鸿毛之轻或泰山之重。

都要经他亲手打造。而那些闪光的部分。

是亮在眼前,还是怀在体内。

如何呈现永远是他的品格所致。

一个打铁的人,持锤如同执剑。

要的就是那个力道。轻敲还是重击。

他惯于用韵律定论。他对于敌手也会报上名来。

藏起那锋芒、柔情和对铁的敬意。

只有他的须发、皮肤、目光都是利刃。

这与持刀不同,与蒙面也不同。

在精神的层面相差十万八千里……。

一个打铁的人,饱含着一块铁的天性。

他与铁互为知己,彼此守候又共同锻造。

“铁”的生死便带一种玄妙。

如同他触摸到了,血的甜腥、水的沸点、冷的光芒。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922年3月28日。

中国现代散文作家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被誉为“鬼才”

1.人生得也罢,失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只是心灵的那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2.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超越了,众生便尊你为神圣,神圣才是真正的孤独。

3.他的脚步沉重,世上最沉的是什么,他知道了,不是金子,也不是石头,是腿。

4.当你正真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语言是多么的脆弱和无力。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

5.我看见你坐在金字塔顶上,你更加闪亮,你几时能回樱镇呢?闲暇时来野地看看向日葵,它拙朴的心里也藏有太阳。

中国现代散文作家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他的散文,阳刚与阴柔并工,知性与感性并济,文言与白话交融。梁实秋言:“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1.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

2.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3.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4.?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5.?你是挣不脱的夸父,飞不起来的伊卡瑞斯。每天一次的轮回,从曙到暮。扭曲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

中国现代散文作家

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余秋雨的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又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表达的内容却是浓重的。

1.?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2.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关系,时间会把正确的人带到你的身边。

4.?一切伤口都保持着温度,一切温度都牵扯着疼痛,一切疼痛都呼唤着愈合,一切愈合都保留着勉强。

5.?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中国现代散文作家

林清玄,(1953--),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1.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2.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3.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

4.谦卑的心是宛如野草小花的心,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讽。

5.玫瑰与爱是如此类似,盛开的玫瑰会一瓣一瓣落下,爱到了顶点,也会一步步地走入泪中。

中国现代散文作家

季羡林(1911-2009),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1.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2.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3.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4.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5.我虽然没有叹息过,但叹息却堆在我的心里。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似乎比马儿还惊悚。那匹下过驹的母马。

用它翻卷的嘴唇微笑了一下。

然后退后,用它的马蹄不安地刨地。

谁为前路准备了灵魂的深渊?

谁就会拥有绝境的火焰。

群山越过了马匹,比马匹越过群山更轻盈。

那丰饶的身体与空洞的内心。

哪一个更接近狂野的自由?

其中有一个魅影,其实就是群山本身。

中国现代散文作家

刘亮程,新疆沙湾人。著名作家。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在文化时尚主潮之外另辟一片天地,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他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来的大才华。

1.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2.明知你路途遥远,明知你很累,却送一块石头给你,是我不想让你走吗。

4.我们不能完全窥见自己的梦,那是和我们同行的一种生活,只能被沉睡窥见。

5.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和生活。

旅客似乎是十分轻松的人,实际上却相当辛苦。旅客不用上班,却必须受时间的约束;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却必须受钱包的限制;爱去哪里就去哪里,却必须把几件行李蜗牛壳一般带在身上。旅客最可怕的恶梦,是钱和证件一起遗失,沦为来历不明的乞丐。旅客最难把握的东西,便是气候。

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旅客。从西班牙南端一直旅行到英国的北端,我经历了各样的气候,已经到了寒暑不侵的境界。此刻我正坐在中世纪达豪土古堡(dalhousiecastle)改装的旅馆里,为“隔海书”的读者写稿,刚刚黎明,湿灰灰的云下是苏格兰中部荒莽的林木,林外是隐隐的青山。晓寒袭人,我坐在厚达尺许的石墙里,穿了一件毛衣。如果要走下回旋长梯像走下古堡之肠,去坡下的野径漫步寻幽,还得披上一件够厚的外套。

从台湾的定义讲来,西欧几乎没有夏天。昼蝉夜蛙,汗流浃背,是台湾的夏天。在西欧的大城,例如巴黎和伦敦,七月中旬走在阳光下,只觉得温暧舒适,并不出汗。西欧的旅馆和汽车,例皆不备冷气,因为就算天热,也是几天就过去了,值不得为避暑费事。我在西班牙、法国、英国各地租车长途旅行,其车均无冷气,只能扇风。

巴黎的所谓夏天,像是台北的深夜,早晚上街,凉风袭时,一件毛衣还不足御寒。如果你走到塞纳河边,风力加上水气,更需要一件风衣才行。下午日暖,单衣便够,可是一走到楼影或树荫里,便嫌单衣太薄。地面如此,地下却又不同。巴黎的地车比纽约、伦敦、马德里的都好,却相当闷热,令人穿不住毛衣。所以地上地下,穿穿脱脱,也颇麻烦。七月在巴黎的街上,行人的衣装,从少女的背心短裤到老妪的厚大衣,四季都有。七月在巴黎,几乎天天都是晴天,有时一连数日碧空无云,入夜后天也不黑下来,只变得深洞洞的暗蓝。巴黎附近无山,城中少见高楼,城北的蒙马特也只是一个矮丘,太阳要到九点半才落到地平线上,更显得昼长夜短,有用不完的下午。不过晴天也会突来霹雳:七月十四日法国国庆那天上午,密特朗总统在香热里榭大道主持阅兵盛典,就忽来一阵大雨,淋得总统和军乐队狼狈不堪。电视的观众看得见雨气之中,乐队长的指挥杖竟失手落地,连忙俯身拾起。

法国北部及中部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气候却有变化。巴黎北行一小时至卢昂,就觉得冷些;西南行二小时至露娃河中流,气候就暖得多,下午竟颇燠热,不过入夜就凉下来,星月异常皎洁。

再往南行入西班牙,气候就变得干暖。马德里在高台地的中央,七月的午间并不闷热,入夜甚至得穿毛衣。我在南部安达露西亚地区及阳光海岸(costadelsol)开车,一路又干又热,枯黄的草原,干燥的石堆,大地像一块烙饼,摊在酷蓝的天穹之下,路旁的草丛常因干燥而起火,势颇惊人。可是那是干热,并不令人出汗,和台湾的湿闷不同。

英国则趋于另一极端,显得阴湿,气温也低。我在伦敦的河堤区住了三天,一直是阴天,下着间歇的毛毛雨。即使破晓时露一下朝暾,早餐后天色就阴沉下来了。我想英国人的灵魂都是雨蕈,撑开来就是一把黑伞。与我存走过滑铁卢桥,七月的河风吹来,水气阴阴,令人打一个寒噤,把毛衣的翻领拉起,真有点魂断蓝桥的意味了。我们开车北行,一路上经过塔尖如梦的牛津,城楼似幻的勒德洛(ludlow),古桥野渡的蔡斯特(chester),雨云始终罩在车顶,雨点在车窗上也未干过,消魂远游之情,不让陆游之过剑门。进入肯布瑞亚的湖区之后,遍地江湖,满空云雨,偶见天边绽出一角薄蓝,立刻便有更多的灰云挟雨遮掩过来。真要怪华兹华斯的诗魂小气,不肯让我一窥他诗中的晴美湖光。从我一夕投宿的鹰头(hawkshead)小店栈楼窗望出去,沿湖一带,树树含雨,山山带云,很想告诉格拉斯米教堂墓地里的诗翁,我国古代有一片云梦大泽,也出过一位水气逼人的诗宗。

一九八五年八月十八日。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只要有红泥小炉,又恰逢雪花飞舞。

那么诗人与神仙就差这么一口。

茶有三道,那么酒也该有三道。

从引子开始,我学会了开篇。

而等待发酵是需要耐心的。

就像等待灵感。那神来的一笔。

是每个细胞都松软了。

从此我认识了无骨之手。

有一种喜悦是忘形的。有一瞬间。

是把狂喜的心按住,我看见谁都那么美。

犹如插了双翅的人。

想飞多高或想醉成什么样,

都不能自已或不能抗拒。

我今生想大醉三天,我要风得雨。

要雨得风。我夹在风雨之间。

来一个任性的穿越。乐得做一小仙。

从此便乘了风飘去,在酒中慢慢陶醉。

在醉中任性地上天或入地,都是无遮拦的。

我要回到唐代,我连眼神都是飘的。

肌肤也是酥的。我要邀来明月。

当然也不能少了清风。

我要推杯,把血里的积尘全都扫清。

我要换了浅唱,把我抑郁的窗花挑开。

让清晨不再蒙羞。无论是谁在低吟。

我不会一醉千古,我只要醉得恰好。

让那些充盈的哀伤释放一点吧!

一点就能汪洋。在醉意中微垂双目。

我的诗有了水墨的痕迹。

有了山水的写意。我的人生从此可以舍弃。

在流水之上或在流觞之间。

中国现代散文作家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我一直都错怪是你带走了一切其实一切本来就会离开只有你如约而来。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独认识你的孤独。

3.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

4.?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

5.?赏花赏到气息,氛围,情怀。隔江看花,隔窗听雨,隔着人世中一层一层占有的标签,轻启那古旧又明润的光。如同,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看着,欣喜着,却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