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事迹思想汇报(通用5篇)

时间:2023-09-12 23:18:05 作者:温柔雨 汇报体会 李大钊事迹思想汇报(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李大钊事迹思想汇报篇一

“授予方俊明同志武汉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昨晚,方俊明在女儿带回家的荣誉证书上看到这行字以及鲜红的“武汉市政府”公章后,露出笑容:“事情过去28年了,感谢党和政府还记得我!”据悉,市政府将奖励他3万元。

1985年,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撞上水下的石头,颈椎骨折,高位截瘫。妻子在医院照顾他5个月后,离他而去。28年来,是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他,还将当时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大。

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方俊明的两个同伴出具了证明,而被“救”男孩的家庭仅口头承认过失,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对于这样一位“英雄”,他所在单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

“1995年,武汉一家媒体报道了我的事,工厂发了一份文件,《关于向舍己救人、身残志坚的好职工方俊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奖给我5级工资,护理费从51元增加到97元。”他回忆。

同年,本报和其他武汉媒体、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特别节目,报道了方俊明的事迹,张海迪、英达等人为他鸣不平,呼吁全社会在制度上给予方俊明这样的英雄以保障。

此时,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已于1993年成立,但奖励对象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

2011年,方俊明在媒体上看到我市奖励见义勇为者的报道。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有关部门认定自己的见义勇为行为。但稿子见报后,没有下文。

今年6月14日,陕西剧作家霍秉全以方俊明为原型创作的话剧《明天》在武汉上演,方俊明的遭遇再次勾起人们回忆。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副会长邓斌看到本报报道后,上门看望方俊明。方俊明提出,希望政府认定自己的见义勇为行为。建安社区工作人员还帮助他收集了相关材料。

昨日下午,方俊明的女儿方丽玲代表父亲参加了武汉市第13次见义勇为先进群体、先 进个人表彰大会。方俊明与其他9人一起,荣获了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来源 北京在线律师:http://

李大钊事迹思想汇报篇二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_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李大钊事迹思想汇报篇三

李大钊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他由爷爷一手抚养长大。爷爷非常重视李大钊的教育。“从五六岁入私塾,到从日本留学回国,他前后上了18年学。”李亚中说,李大钊从小便树立了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远大志向。

李亚中说,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时工资是140块大洋,后来任教授涨到200块大洋,再加上他在别的大学兼课,每月收入至少有250块至300块大洋。“他去世后家里的财产仅有1块大洋。由于没钱安葬,只好举行公葬,也就是向公众募捐的形式安葬。”1921年,中共北京支部成立后,李大钊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80块大洋作为活动经费。此外,他还会向穷学生仗义疏财。每到发工资时,李大钊就会领回来一把欠条。后来,为了不让李家断炊,北大校长蔡元培只好嘱咐会计科每月从李大钊的工资中拿出50块大洋,交给李夫人。

李大钊的高尚品质感染了许多人。在为李大钊举行公葬的募捐中,就连政见相左的汪精卫也捐了1000块大洋。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仅38岁。

李亚中说,“祖父被杀害后,一家人颠沛流离。父亲李葆华为躲避抓捕,在友人的帮助下东渡日本,考取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化学系,还在日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李葆华中断学业,愤然回国,并未获得学位。

李大钊事迹思想汇报篇四

李大钊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他由爷爷一手抚养长大。爷爷非常重视李大钊的教育。“从五六岁入私塾,到从日本留学回国,他前后上了18年学。”李亚中说,李大钊从小便树立了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远大志向。

李亚中说,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时工资是140块大洋,后来任教授涨到200块大洋,再加上他在别的大学兼课,每月收入至少有250块至300块大洋。“他去世后家里的财产仅有1块大洋。由于没钱安葬,只好举行公葬,也就是向公众募捐的形式安葬。”1921年,中共北京支部成立后,李大钊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80块大洋作为活动经费。此外,他还会向穷学生仗义疏财。每到发工资时,李大钊就会领回来一把欠条。后来,为了不让李家断炊,北大校长蔡元培只好嘱咐会计科每月从李大钊的工资中拿出50块大洋,交给李夫人。

李大钊的高尚品质感染了许多人。在为李大钊举行公葬的募捐中,就连政见相左的汪精卫也捐了1000块大洋。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仅38岁。

李亚中说,“祖父被杀害后,一家人颠沛流离。父亲李葆华为躲避抓捕,在友人的帮助下东渡日本,考取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化学系,还在日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李葆华中断学业,愤然回国,并未获得学位。

李大钊事迹思想汇报篇五

孟瑞鹏同学的行为大义凛然,是其长期注重个人修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铸就砥砺的。孟瑞鹏同学是华水国际教育学院法语专业2012级一班学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校期间,作为该班班长,他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校、院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他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热心公益,是同学们心中的好班长、好榜样;他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多次获得助学金,是老师们喜爱的好学生。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喜欢阅读武侠小说,对武术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小说中的侠义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召唤着他,一定要做一个富有正义感、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遇他人为难之时能拔刀相助的好人英雄。当他的老师、同学谈起他时,异口同声称赞他平时就是一个勤奋好学、性情随和、正直仗义、乐于助人的人。

孟瑞鹏同学感人肺腑的壮举,与其淳朴家风、质朴家教紧密相连。孟瑞鹏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其奶奶、父母非常注重孩子教育,先后走出5名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作为家中的独子,孟瑞鹏同学主动承担家庭重担,体贴长辈,经常利用假期打工挣钱,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邻里有了困难,他也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街坊邻居的眼里,他是一名孝顺、懂事、质朴、善良的好孩子。日积月累的良好家教与家风才成就了孟瑞鹏瞬间迸发出的伟大。

人们常说,善念修正道,善德需善举。但是,说实话,见义勇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在很多时候,当老人摔倒之后,围观的人多,施救的人却少之又少。因为,多数人思想上有顾虑;因为,多数人的思想始终都在犹豫。所以,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失去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所以,在大爱面前,孟瑞鹏的舍己救人奉献精神是那么无比光荣与伟大。

雷锋同志生前在日记中说:“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他还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可以说,孟瑞鹏就是这样熠熠闪光的共产党员;可以说,孟瑞鹏就是这样无私无畏的时代楷模。

我们学习他,就是要学习他舍己救人的勇气;我们学习他,就是要学习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我们学习他,就是要学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与理想的坚定性;我们学习他,就是要学习他守护信念就像守护自己的生命一样,而且做到无私无畏。

孟瑞鹏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永存;孟瑞鹏虽然奉献了他的宝贵生命,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却被更多的人们继承着。而且,包括他博大的爱心,都在源源不断被人们继承着。而且,我们相信,被他施救的两个女童也会在她们的人生成长中,把孟瑞鹏哥哥的博爱传承下去。因为,她们已经经历了一个自己的人生拐点;因为,在她们幼小的心灵中,已经被孟瑞鹏哥哥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

因此,我们更相信,孟瑞鹏在酒泉之下不希望更多地对两个女童不要进行斤斤计较与责难;因此,我们更相信,孟瑞鹏在酒泉之下更希望对那两个正在成长中的女童宽容一点,错在她们的母亲,与她们两个无关。但是,她们的母亲已经对自己的过错进行了反思和忏悔。所以,一切的一切应当归于平静;所以,让博爱与舍己救人的精神回归自然,才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望的新起点与新未来。

因为,孟瑞鹏的纵身一跃已经把黑夜留给了自己;因为,孟瑞鹏的纵身一跃已经把灿烂的光明留给了大家。所以,我们每个人只有好好珍惜光明,才能看到无限光明的未来;所以,我们每个人只有默默地耕耘与奉献,才能把孟瑞鹏舍己救人的见义勇为接力棒接过来,把他的精神永远地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