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廉洁教育警示片新闻稿(优秀5篇)

时间:2023-10-04 08:10:28 作者:翰墨 讲话稿 观看廉洁教育警示片新闻稿(优秀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看廉洁教育警示片新闻稿篇一

近日,县纪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中观看了本县制作的专题警示教育片《忘却初心终成祸》。通过观看教育片,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

该片选取了我县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例,揭示他从被腐蚀到逐步堕落,最终沦为“阶下囚”的蜕变轨迹。他曾经是一个好学肯干、积极向上的优秀干部,因为组织上的精心培养和个人的勤奋努力,一步一步走上了党的领导干部的岗位,随着职位的提高,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发生扭曲,利用职务之便和手中的权力在工程建设中谋取个人利益,大搞钱权交易,收受巨额贿赂,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当他的心思被金钱与物质占满时,已没有余地去容纳理想,当他流涕忏悔时,流去的日子再也不能复返。

警示教育片告诉我们,那些走上贪污腐化犯罪道路的党员领导干部,由于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改造,导致信仰迷惘、精神迷失、道德滑坡。迷失了信仰,就缺失了共产主义思想道德防线,以至于追求荣华富贵,贪图享乐、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干违法的事,做发财的梦,走向犯罪道路是必然的。

警示教育片告诉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和政绩观,从思想上构筑起防腐拒变的防火墙,筑牢道德和法纪两道防线,是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应当具备的优良政治品质。

警示教育片告诉我们,以党章和廉政准则为镜,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自觉抵制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才能保持职务行为上的廉洁性,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警示教育片告诉我们,要以改进作风要求为镜子,反对“四风”,模范遵守“八项规定”。要加强党性锻炼,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和品质。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培养良好作风,树立良好形象。

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身负监督执纪问责的神圣使命,必须坚守道德、党纪政纪和法律三道防线,谨慎与敬畏地对待手中权力。要始终牢记“执纪者更要严守纪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要求,严格执行、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杜绝违规违纪办案,用实际行动践行“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始终坚守忠诚干净担当,做无愧于党的信任、人民重托的纪检监察干部。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观看廉洁教育警示片新闻稿篇二

1月12日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一集《擘画蓝图》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播出后,反响热烈。

这部反腐大片制作精良,解读权威,第一次将多名“老虎”查办的细节公开亮相,尺度不可谓之不大。“暗号、接头、密谈,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被调查前往下水道倒年份酒”“带着涉案款物投案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艾文礼先后4次主动交代有关问题”“父子齐立案、全家被调查,全国人大原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万分纠结后主动投案”等案例的成功查办,展现出了国家监察成立后的反腐力度和反腐成效,各级监察委员会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提交了一份满意答卷。面对镜头,曾经的高官追悔莫及,深刻剖析自己严重违纪违法的根源,从内心深处深深忏悔……有网友表示,这不仅是一部纪实专题片,更是一部深刻的警示教育片!教训深刻!直击人心、撼动灵魂!

党的十九大以来,反腐败工作成绩斐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已对70余名中管干部立案审查调查;全国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近24万个,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31万个、处理18.01万人,追回外逃人员4997人……同时,在反腐败高压态势和政策感召之下,越来越多涉嫌违纪和涉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的党员、监察对象选择主动投案,截至20_年6月,共有8700余名各级党员干部主动投案。真正把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标本兼治的综合效应正在日益凸显。各级监察委员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继续忠实履行职责,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不断巩固扩大反腐败斗争成果,用实际行动赢得党心民心。

观看廉洁教育警示片新闻稿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在观看廉政教育警示视频以及支部讨论学习后,感触很多,现将学习感悟汇报如下。

尽管十八大以来因反腐力度空前强劲,在电视上、新闻里见多了官员落马的情形,但今天的廉政教育片却给了我更直接、更深刻的心理冲击,因为今天视频中那些戴着手铐、身陷囹圄的犯罪分子曾经也都是法官,而且,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是我所认识的甚至就有原先我们身边的领导!看到他们忏悔、落寞、落泪的神情,想到他们从法官沦为犯罪者,内心的惋惜、痛心、震憾真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的——那些曾经的法院领导干部、现在的犯罪人基本也都有过认真做事的经历,或平凡或不平凡的工作实绩以及值得骄傲、自豪的履历,但现在,不但一切归零而且耻辱一定会伴他们终生,同时他们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给单位甚至法院整体形象严重抹黑,杀伤力真的是太大!

反思我们自己,我们与曾经的“他们”同样手执审判权力,同样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司法环境中,同样会面临各种或大或小的诱惑,如果我们不能从中深刻吸取教训,防微杜渐,那么,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就同样也是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人都是有弱点的,没有谁对腐败问题具有天生且不变的免疫力,怎么样正确用好手中的权力,抵制各种诱惑,拒腐防变,我的基本认识是:首先,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所以自己一定要加强政治修养、品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定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把廉洁作为法官的立身之本;
其次,人贵在坚持,曾经的优秀不代表会始终优秀,曾经的廉洁不代表就必定会始终不变,所以,包括政治学习在内的各种学习应当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对廉政问题来讲尤其是不能在任何阶段出任何岔子的,必须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有底线意识,触及底线的事情绝对不做;
再次,要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处理好工作与社会交往的关系,处理好朋友圈等诸多具体问题,学会拒绝;
此外,还要自觉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和提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观看廉洁教育警示片新闻稿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天上午,看了廉洁从政警示教育片,里面讲述了3名党员干部走向腐败、违规违纪的案件经过,感受很深。他们从一名普通职员成长为中层领导干部,这些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上级领导的关心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奋斗。这些荣誉的取得都来之不易,他们本应深怀感恩之心,以更高昂的工作状态,在本职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用成绩来回报组织的培养,然而,他们不但没有把组织关心和各级领导的信任当作干好工作的动力,反而在重要岗位上不思进取,生活奢靡,以权谋私,利用职务犯罪,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声誉,影响了党员干部形象,给单位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

结合这几起案件我谈谈几点个人感受:一是放松思想改造是他们走向犯罪的根本原因。放松世界观改造,价值追求发生偏移,丧失了一个党员、一名干部的基本准则。这几名干部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很少主动参加教育,只是满足于课上了、笔记抄了被动应付。长期以往经不住腐朽思想的侵蚀,个人拜金主义思想严重。他们作为单位负责人,理应在遵章守纪和履职尽责上带好头,但在金钱面前,经不起别有用心人员再三的引诱,置党纪法规于脑后,为蝇头小利竟铤而走险,违规违纪,丧失了党性原则,自愿做了金钱的俘虏。二是自身放松要求是他们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上级多次强调,要纯洁交往,谨慎交友。但他们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在与商人交往中冲昏了头脑,被拉下了水,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捞取钱财,忘记了组织信任、组织培养和组织纪律,失去了大好前程,导致自己的错误行为一次次冲击道德和法纪底线,直至受到严肃处理才彻然悔悟。三是教育管理不严格是他们走向犯罪的重要原因。对重要岗位干部选用考察不全面,重专业能力轻思想素质,重工作表现轻作风养成,重业务培养轻政治教育,重平时印象轻长期考察。日常管理工作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领导机关及身边人员没有真正严起来,有时对干部违章违纪问题的处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比较多,畏手畏脚,较真不够;
有时只满足于发生问题之后的处理,事前防范做得不够,以致小问题酿成了大问题。四是检查监督不及时是他们走向犯罪的直接原因。领导干部的组织生活落实不经常,组织监管功能弱化。这三人在任职期间,几乎没有主动向组织汇报过思想,其上级领导从未追究,也没有主动查原因,而是听之任之。只是把规章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扎扎实实抓落实不够,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导致他们越过法规法纪,铤而走险。

因为违法犯罪而进牢狱,案件发生后的惨痛事实和血的教训一再警示我们:遵纪守法无小事。从有些单位近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件来看,没有哪一起事故案件不是由违纪引发的。这些熟悉的事故案例,反复验证了一个道理:“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因此,我们作为机关公职人员,必须认清常见违纪行为和不良习气的危害性,切实深刻吸取教训,自觉加强学习和品德修养,切实杜绝各种常见违纪行为和根除不良习气,树好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一要树好严格自律的形象。自觉维护党员干部的声誉,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把组织赋予的各项任务完成好,让党组织放心。首先,堂堂正正做人,保持情操高尚。要“慎微”,管得住小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在生活小事上过得了关,才能在大事上过得硬;
要“慎初”,筑牢思想防线,划清荣辱、美丑、是非界限,做一个有政治责任感的人,做一个生活上的明白人;
要“慎独”,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其次,踏踏实实做事,保持爱岗敬业。要把工作当作事业干,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
要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不愧组织,不愧人民。

二要树好履职尽责的形象。我们无论担任什么样的职务,都必须兢兢业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一是不断提高自己,增强能力素质。形势任务的变化和职务的调整对干部素质的要求,往往快于干部自身素质的增长。职务提升,并不意味着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即使一时适应,但不会永远适应。因此,必须把不断提高自己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需要和第一位的责任,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对岗位变化的需要。二是时刻清醒头脑,坚持克己奉公。胡总书记指出:“现在有的干部职务升了,权力大了,对自己的要求却放松了;
权力一大,直接监督他的人少了,利用他、为他抬轿子的人多了。如果自己不警惕,组织上又不及时教育和监督,就很容易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自觉抵御名利、金钱、美色的诱惑,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不因地位和职务提升放松对自我要求。三是不负重托,争创一流业绩。职务是地位,更是责任。责任越重,自身压力应该越大,要时刻感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可有任何懈怠和放松,要有一种干不好工作就无法向党和人民交待的强烈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无愧于时代的重托,无愧于共产党人的称号。

三要树好严格管理的形象。严是爱,松是害。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抓好对干部的经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拓宽党内外监督渠道,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既要管好干部的选拔任用,也要管好干部的思想和作风。发现干部有了缺点、毛病,要及时指出,进行帮助,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党员和干部,无论职位高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在党的纪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党内各项制度规定,参加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决不允许存在超越于党组织和党的纪律之上、不接受监督的特殊人物。

 

观看廉洁教育警示片新闻稿篇五

看完《国家监察》专题片第一集,我深受激励,使我的初心与使命更加牢固,对党中央作出的顶层设计的认识更加深刻,现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决心与信心更强。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就是一股“强心剂”,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基层纪检干部同腐败势力作斗争的信心。敢于同基层“微腐败”斗争的精神劲儿更足了。我们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斗精神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是作为基层纪检干部的重要职责与身份更实。视频中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例、一个个走向堕落腐化的干部,使我深思。“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党中央作出的顶层设计即是永不缺席、永不迟到的正义,作为新时代的纪检干部,要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挑起反腐败、正风气的“千斤担”,为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贡献绵薄之力。

三是日常与各科室部门之间的沟通与监督更密。顶层设计作用在基层的效果更加明显,开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的覆盖面更广、频率更高,基层干部的自觉自律自省意识不断提升,落实“一岗双责”更扎实,监督各部门推进工作的成果更佳,从根源上杜绝腐败的作用更牢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