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免费初中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免费(优质5篇)

时间:2023-10-03 11:52:18 作者:念青松 条据书信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免费初中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免费(优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免费初中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认识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三、课前准备:(生)笔、纸

四、教学难点:

五、体验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提出认识自我和他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在古希腊神庙的扁额上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教材中也记载有这样的。可见古今中外人类在探索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中不断地探索羊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今天我也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1、你了解你自己吗?你了解他人吗?

学生:较了解自己和他人(部分学生)

学生:不了解自己和他人(部分学生)

教师:现在请三位同学谈谈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客观了说明你有哪些优缺点。如: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我是一个做事拖沓的人……等等。

学生a:我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我是一个怕失败的人。

老师:这位被山带谈的是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表现,请同学扩展开来谈自己,包括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人际交往方面等等。

学生b:我是一个热爱体育锻炼的人,我是一个好比好强的人,我是一个知错又难改的人。

学生c: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我是个怕羞的人,我是一个上课迟到的人。

老师:好!前面三位同学简单地谈了谈对自我的认识,看来同学们并不完全了解自我和他人。今天我们就提供一个机会给大家:请同学们在纸片一上写上我是谁?(20条左右)

[教师分发小纸片给学生们,学生各自写20条左右]

教师提示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大约花10-15分钟。

教师:现在,请同学之间交换低片拥不拥护看一看,互相增进对彼此的了解。然后,每一组推荐一个或两个代表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大约五六个学生代表)

(二)有效引导,逐步升华经。

教师:非常好。这次同学们比较清楚、全面地认识了自己和他人,告别是认识到了自己和长处和短处。我想每一个同学都想成为一个理想完美的人,那么,请在你们写的缺点前面上加上“应该”两字,把你们的缺点转变成优点。例如:“我是一个懒惰的人”改为“我应该是一个勤劳的人。”

[学生们动笔改缺点成优点。]

教师:现在请八位同学谈一谈现在较完美的你:“我应该是一个……的人”说出自己对今后的期待和对的要求。

教师:这次,请同学位去掉“应该”三字。现在,你没有那些缺点了,你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人。我们请十位同学上台发言,大声地喊出你对自己今后的期待,同时请下面的老师同学支持,促使你以后的行动。

(三)总结点评

教师:我们每个同学上了这堂课后,我想每个人都有了一些感受。现在请同学们谈谈上这堂课之后,你有哪些收获或见解。

学生a:我对自己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学生b:我有改正错误缺点的信心。

学生c: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也认识了别人的长处。

学生d:我更清楚地了解了我的朋友和同学。

学生e:我对别人认识了,就更容易宽容人缺点的错误。

教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说的非常真实自然,也就说出了我们这堂课的目的,那就是——

1、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认识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板书在黑板上)

七、课后记录:

本课是心理健康课,而不是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本堂课更清楚地认识了学生,更有利于今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学生通过这堂,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愿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增强了改正错误和缺点,成为一个理想完美的的信心和勇气。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免费初中篇二

一、教学目的:

情绪对人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教育学生要做情绪的主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二、教学准备

准备活动中所要用的各种情景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五年级小学生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交往过程中的纠纷、误会不善于处理,表现为遇事容易冲动,感情用事,从而影响同学关系,自己也很苦恼。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做一个令人喜欢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情感,遇到不同的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才不会感情用事,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今天我们学习《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课。

2.学文明理

(1)读遍课文,让学生思考。

a关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退步了?

b小花是怎么对待跳绳失利的?

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2)议一议

如何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呢?

a、宣泄法。b、转移法。c将心比心。d、挫折不一定都是坏事。

3、活动明理

(1)演一演

建议6位小品扮演者提前进行排练,尤其要挑选好女主角王小燕,以确保表演成功。议论时,如果时间允许,可多请几位同学谈谈看法。

师:王小燕爱生气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生气影响身体健康。

生:生气容易使人得病。

生:生气容易影响同学关系。……

6、自主学习巧安排

活动目标:

1、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2、学会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总结::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一个人活一百岁,也不过活了36500天,时间是多么宝贵。

2、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昨天晚上5:30~8:30这段时间里,你做了那些事情?今天早上7:30~8:00这段时间里,你做了哪些事情?(交流)

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同学收获多,有的同学收获少,所以,时间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人收获多,有人收获少?所以我们从小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二、学习名人,明白道理

1、你知道哪些关于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

2、这些名人是怎样巧用时间的?

总结:这些人珍惜时间,善于利用时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许多人给后人留下了珍惜时间的格言。

3、全班交流惜时格言。

三、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2、总结方法。

(1)、完成家庭作业要专时专用,不能在写作业时干别的事情,不然,玩得不痛快,学得也不扎实。

(2)、打扫卫生时,可以一边劳动,一边背课文,做到劳动、学习两不误。

(3)、课间活动一定要积极参加,这样才能在下节课中有充足的精力,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当堂任务及时完成了,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干别的事情。

(4)、中午吃完饭可以休息一下,然后再利用课前时间看一些课外书。

3、亲身体验

给大家五分钟自习时间,自己安排学习内容,然后汇报在五分钟时间里都干了些什么。

4、同学们总结出了很多巧用时间的方法,但我发现,有的同学放学后几个小时的时间都不能完成家庭作业,有的同学早晨到校后,把半小时的课前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我们都来动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放学后到睡觉前这一段时间、到校后和上课前这一段时间安排一下,定一个时间安排表。

5、挑选同学展示自己的时间安排表,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四、教师小结,提升认识

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打字员一分钟可打150个字,纺织工人一分钟可打120个结,话务员一分钟可以接25个电话,护士一分钟可以给三个病人打针,教师一分钟可以改5本作业,装订员一分钟能订书20本。正是这一分一秒的时间组成了人的一生,节约了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巧妙驾驭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免费初中篇三

一、活动目的:

1.在学习鲁教版品社课本第二单元《走进健康》中,学生们懂得了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与心的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2.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了解心里健康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关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健康教育,来探讨研究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如何交往。

(二)辨析健康:

2.指名来回答。

3.老师出示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最新健康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4.老师总结: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和身体残疾,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结合事例:

1.老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健康,懂得了什么是健康,现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事例,想请同学们帮忙辨析一下:

事例一:《跳皮筋》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4.指名来谈论一下。

5.师小结:这几个同学说得很对,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不要嘲笑同学的缺点。要学会尊重别人,不侮辱他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家继续看第二个事例。

事例二:《上课铃响了》: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进教室!王小燕和同学们从外面拥挤着走进教室,这时一位同学不小踩到她的脚后跟,王小燕大叫一声:“哎呀!踩我的脚干什么,你的眼睛长哪去了?”同时跺着双脚,大发脾气,用双手捂住眼睛哭泣,那个同学再三向她说对不起,其他同学都劝王小燕别哭了,王小燕不予理睬,继续发脾气,直到教师从外面走进来,王小燕才停止哭泣,回到座位上,还在生气。

6.师:大家来说说,王小燕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7.同学们分小组充分讨论、交流。

8.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发言。

9.师小结:是,我们应该有宽容之心。同学之间遇到了矛盾,不要斤斤计较,要有宽容之心原谅他人,即使别人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在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你到了歉,我们就应该原谅他,更何况,常生气对身心健康没有好处,只有与同学和谐相处,你才能拥有更多的快乐。

(四)检测明理:

1.师:师:同学们每天生活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遇到下列情况,你又该怎样做?相信你会正确处理。(出示)

(1)你的同桌要在桌子中间画一条“三八线”。

(2)考试时,你的同桌没带橡皮,可是昨天你跟他借笔,他没有借给你。

(3)课桌下有纸屑,你说不是你的,你的同桌说不是她的。

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

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

2.师小结:是呀!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你对别人友好关爱,别人也会还你一份友好关爱,奉献一份,收获十份,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奉献着,相信你也会快乐着!下面,请看(师读)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来,一起读:同学之间:

同学之间

学会友好,不嘲笑缺点。

学会尊重,不欺小凌弱。

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学会理解,不撒娇任性。

学会关爱,要热情大方

学会体贴,要细致入微

学会调节,要消除嫉妒

学会激励,要互相进步

4.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道有趣的检测题,通过这个检测游戏,主要自我评价一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在a.b.c.三项中进行选择,希望大家实话实说。(出示检测题)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问题,选择答案。

(1)当你与同学在班级发生矛盾时,你采取的解决办法是:

a、谈话解决b、找老师解决c、用武力解决

(2)每天出入教学楼,能谦让小同学,给他们提供方便吗

a、能谦让b、有时能做到c、不能谦让

(3)当看到同学有困难能主动帮助吗?

a、能b、有时能c、不能

(4)你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吗,并在活动中力争为集体争光?

a、愿意参加,并能为集体争光b、有时愿意参加c不愿意参加

(5)课间上下楼你是否能自觉靠右行,为其他同学提供方便?

a、能做到b、有时能做到c、做不到

(6)你能主动捡拾班级或学校内的垃圾吗?

a、一定能b、有时能c、不能

5.评价:

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

18分: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

6—11分:加强学习,多交朋友,多向别人请教人际交往的知识。

6.师小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这不要紧,关键是要有战胜自我的勇气,这样才能拥有健康。

(五)总结延伸:

指名进行。

2.刚才同学们谈论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这样更能调整你的心态,使你拥有健康的人生。

出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1)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意识;

(2)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

(3)能承受挫折;

(4)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5)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

(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7)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

(8)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3.师生齐读

4.师总结:同学们,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尊重,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自信,就多一份健康。让我们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学会相处,学会交往,拥有更多的朋友。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免费初中篇四

班会目的:

经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班会准备:

调查问卷、课件制作

开展方法:

讨论法,说说、议议。

班会程序:

一、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发一纸条,调查学生与自我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亲密;b、比较紧张;c、疏远和一般

填完立刻收齐,统计。

二、根据课前统计情景,

导入: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此刻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图片,资料是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经常“煲电话粥”

如果你有以上情景,父母会如何惩罚自我请同学们讲讲并说说被惩罚后的感受。

被父母惩罚,责骂,或者打,你会觉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四.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免费初中篇五

一、数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养成好的习惯,学习和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你们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呢?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关。有了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可见,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我们今天就学习新的一课《学习要有好习惯》。

2.学文明理

(1)教师通过放录音,讲[档案馆]里的故事,引导同学思考:佳佳在班上出了丑,到底是谁的错?应该怎样做?可分组讨论,然后找代表进行汇报。

(2)教师按课文提示,帮助学生明事理,让学生明白:习惯有好坏之分,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我们应该不断约束自己,养成好的习惯。

三、活动明理

(1)演一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学习剧中人物的某种精神,如:

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取得了好的效果,教育学生要向熊姐姐学习,做作业的时候认真仔细,不丢三落四,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精神。

熊妹妹是一个做事不认真的人,比较马虎,但她能知错就改,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克服缺点,培养自己的好习惯,没有这种精神也不行。

(2)填一填

教师在黑板上写两段话,让学生读,并思考在空白处填上什么词语,才能使勉励子完整。目的是使学生记住,只有办事认真才能有好结果。学生填空时,不拘于词语的准确,只要意思对就行。

如: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

熊妹妹是一个办事不认真的人,但她能知错能改。

四、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天学习和工作的提高,小学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文明礼貌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