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思想力内省性 名师应当是思想者谈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大全5篇)

时间:2023-10-07 15:08:33 作者:笔舞 口号大全 名师思想力内省性 名师应当是思想者谈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名师思想力内省性篇一

如何真正做到“善于观察”

李白坚: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来说,“善于观察”更注重眼睛的运用,往往忽视鼻、嘴、耳、手等其他感官的运用。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观察就需要运用全部感官,而且要针对孩子的特点花大力气做铺垫式工作。把精力重点放在学生作文前期工作,也即是“前作文”教学上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作文指导中,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采访母亲“做准妈妈不容易”的“前作文”教学法,当这种观察、体验成为学生的习惯时,我们就不会再为学生写不好作文发愁了。因此,“新体验作文”应该是“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唤起原有的体验、激起现存的感受”。

“后作文”精力是否投入太多

韦化龙:很多在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抱怨,辅导学生作文太让人头疼了。我们结合李教授的“前作文”教学理念从教师的角度反思,为什么很多学生不会作文或者说作文能力很差呢?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经历、在作文写作中处于被动地位。这就与我们老师往往在“后作文”方面投入太多,而忽视了对学生观察、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下工夫,更没有在写作动力等问题上做研究。

作文批改的困惑如何解决

杨立新:有没有更好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批改作文”模式?

张赛琴:我主张“60分钟批改法”,即20分钟浏览全班作文;20分钟认真批改2到3篇作文;20分钟填写批改登记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作文上了。

李白坚:我有帮儿子改作文的经历,起先我改得很细,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错别字,面面俱到的修改。期末时却发现,儿子丝毫进步都没有,我反思后改用粗放式的改作文方式:只告诉他有错别字,但不和他说是哪一个,结果他自己主动要求找并且很快找到了。所以我建议老师们解放自己,也解放学生,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前作文”上,课堂就把问题解决掉。实在需要批改作文也不宜太细。

“游戏”在作文中的功用何在

张赛琴:怎么才能让学生“摄取生活”,这个问题李教授做了阐述。我想从实践的角度再次强调“五官并用法”,“体验”是什么呢?它是刀子刻在石头上的“印字”,只有在观察中“心”、“脑”并用才可以做到的。比如要求学生运用新上的数学课中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写一篇作文,就可以策划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回家寻找“长度四兄弟”,诸如“饭桌高1米”、“黄瓜长约几分米”、“妈妈的口红有几厘米”、“饭粒可以用毫米计算”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起来了。我们在实践中的“新体验”实质是一种带有刺激的生活游戏,让他们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产生新的理解,而且这种“新体验”最终成为了一种“五官并用”的习惯教育。

学生写作能力如何再上层次

李白坚: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会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三点我觉得是有必要提醒的:第一,在写作中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第二,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文章开头;第三,尽量多的分自然段。

[名师谈作文教学]

名师思想力内省性篇二

(生答:月光曲)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你们想了解吗?

二、庖丁解牛显真情

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有什么疑问?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质疑问难,以学定教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请提出来,同学帮你解决;同学不能解决的,老师帮你解决;老师也不能解决的,咱们再一块讨论。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a.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姑娘的话,而却要为她再弹一曲呢!

b.贝多芬为什么连招呼也不打,就飞奔回客店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c.贝多芬为什么能够即兴创作出《月光曲》?

……

3、相机板书,提炼问题

这些问题很有份量,都是大家认真思考后提出来的,并且都是围绕《月光曲》的创作提出来的,那么,课文的哪一个地方是直接描述创作《月光曲》的?(8、9自然段)

4、直奔重点,体会意境

请大家自由地、深情地朗读这两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或老师听。

(1)借着这清幽的月光,心情激动的贝多芬开始即兴演奏了,当穷兄妹听到这首曲子后,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他们看到了什么?谁来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3)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试一试你能看到怎样的图画。(生再读想象)

(4)交流,读了这些句子,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引导板书:月光升起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5)穷兄妹俩听着这首曲子看到了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闭上眼睛放飞想象,再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月光曲》!

(播放音乐,师感情朗读描写穷兄妹俩联想的句子)

(播放音乐,学生读书)

(7)学生交流读后体会。(师引导板书:轻柔缓缓沉重刚健高昂激荡)

(8)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音乐的旋律变化,读出贝多芬的情感变化,读出兄妹的惊喜。(生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紧扣“三不”悟真情

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第2-7自然段,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1、不期而听动真情

(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从“幽静”一词能想到什么?

(生:光线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周围很安静)

(师板书:不期而听触动)

(3)读第三小节,从兄妹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姑娘的琴声和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还会为他们做些什么?(师板书:不请而进感动)

[点评:换位思考,注重人文的情怀,生命的弘扬。]

名师思想力内省性篇三

黄冈市东坡小学胡沁

《黄冈名师谈教学》这本书收集了40余篇论文,这些论文都是出自黄冈的教科研专家、骨干教师、名师之手,涵盖了学前、义教、高中三个阶段,既有对教学现状的反思,又有对教学操作层面设计与案例,还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有对学生思维能力、数感的培养。整本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各位名师对教学的热情,对教研工作的深刻反思,是一本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好书。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面对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墨守成规,依靠一本教科书,继续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配合老师完成教学设计这部“剧本”的角色这种观念是行不通了。我们不仅要拥有较高的自身素质,还得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课堂的.生成,才能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余振兴老师的《刍议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提出: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让教材资源活起来。第一,可以借助媒体制作将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情境。第二,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具体情况结合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第三,注意学生课堂的生成,鼓励质疑问难,善用问题资源。吴丽芬老师的《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生成》里面也提到了相同的观点,要善于捕捉课堂细节,巧用学生的错误,捕捉生成资源。在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要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挖掘资源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思考,促进生成,让整个课堂教学呈现活力。

同时,余校长提出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数学诗词、数学笑话、数学成语等等数学史料资源。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情感。涂玉霞老师的《无思维,不数学》中也提到了借助数学小游戏来进行教学的重要作用,她提出:游戏不是学习的敌人,它是学习的伙伴,游戏是大脑成长的营养剂。她课堂上每天的“趣题悬赏”备受孩子们青睐,使得参与的孩子们直呼脑洞大开。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提问的环节也不可忽视。在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缺少层次,平铺直叙;有的老师提问是明知故问,停留在表层,没有引导学生去挖掘事情的本质。这种提问当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提问的合理性,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提问题。

当然,一名成功的老师离不开反思,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始终行走在成长的路上,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行为,教育心态,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才能激活我们的教学智慧。郭爱珍老师的《让反思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中提出反思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反思,还有教育行为的反思,教学心态的反思,要以积极的眼光评价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上肯定还是有很多不足的,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在反思中提升自己。总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需要不断努力的学习。

名师思想力内省性篇四

说到名师成长,总是想到李吉林。这位从小学教师里走出来的儿童教育家,身上藏著名师成长的密码。她曾说:“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思想者,但我觉得,即便是小学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教育主张,那么,我就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是一个思想者。”的确,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不能说自己是个思想者,当然,也不能说是名师,更不能说是教育家。看来,教学主张,是名师成长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它关乎名师的文化品质和教学品位,也关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主张是名师“教育自觉”的关键性标志。名师应当是思想者,是“反思性实践家”。思想者、反思性实践家存在的价值之一,就在于思想,而教学主张正是对教育教学深刻思考后所形成的一种见解、一种思想,不仅表达了对事业、对学生热爱的情感上的自愿,也表达了理智上的自觉。这种自愿与自觉,正是对理想教育的追求,表现为教育自觉和自由。具有教育自觉的教师才会有追求,也才会有行动;有理念,理念才会逐步成为信念;有实践,实践才会逐步成为实验。可以说,教学主张是从教育自觉的根上长出来的鲜亮的绿叶。一个缺乏教育自觉的教师,很难成长为优秀教师。

教学主张是名师成熟、成功的核心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着教师成熟的程度和专业发展的深度。同时,教学主张的形成是教师长期历练和专业发展深化的过程。在形成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总结、提炼自己的经验,不断汇聚、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开发了自身生命的活力,积蓄着可贵的能量。这一个过程,是教师不断成熟的过程,过程中积蓄的能量将成为教师持续发展的力量,提炼的经验和智慧,必然形成教师进一步发展的平台,开始新的探索,最终走向成功。年轻的小学数学教师张齐华,潜心研究数学文化,从“数学+文化”,到“用文化关照数学教学,在数学中开发文化元素”,正是一个不断学习、思索、实验和提炼的过程,教学中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智慧的魅力,生动而又深刻,活泼轻松而又从容沉稳,表现出教学的成熟,他的教学主张正坚定地引领他走向更大的成功。

教学主张是名师产生和保持影响力的重要原因,是具有影响力的名师与一般名师的显著区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涌现了一批名师,如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名师已没有多少声音了,他们的影响已基本消失。而另一些名师则能持续地影响着今天的教学改革和教师的成长。当下的名师也大体如此。实际上,名师已分成了两类。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的名师缺少自己的见解,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严格说来,他们是操作型的,甚至是技术性的,只是按规定要求执行得忠诚、实施得认真。说得严重些,他们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教书匠”的桎梏。这类名师固然可敬,但并不是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名师。真正的名师应当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不仅以他的教学经验、教学特色影响着教师,更应以他的教学主张,即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影响着、改变着教师。即便是教学经验,也应是以教学主张为支撑的教学经验,也才能真正影响教师。就他本人而言,也因为是教学主张以及教学主张下的实践,使自己获得持续的影响力,并使自己不断有新的进展和新的经验。这样,才能从深度上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家办学”才是有可能的。

教学主张是名师教学风格的内核。名师应当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是,教学风格绝不是一张面具,也绝不是教学的炫技和表演,它有自己的内核。这内核就是思想。福楼拜说:“风格是思想的血液。”别林斯基则说,风格是“思想的浮雕”。思想,使风格具有深刻的内涵,使风格站到一块精神高地上。教学风格的这一思想内核,往具体方面说,应该是教学主张。教学主张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和个性化,教学主张的血液里流淌着思想。失却教学主张,教学风格就失去了灵魂,充其量只是一种可供一时观赏而无实质内容的、平庸、苍白的教学表演。历史上所谓的幽默型、典雅型等教学风格,其背后都有理论支撑,其内在总是活跃着一种思想。从另一个方面说,教学主张也是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因素。从总体上说,教学主张贯穿名师成长的全过程,它不是一个环节,不是一个步骤,而像是发动机,提供著名师发展的动力。

当下,大家对“名片”情有独钟,不过,我还是喜欢“通行证”。教学主张以及以教学主张为内核的教学风格,应该是名师成长道路上的通行证。这张通行证,引领名师走向教学改革的深处,走向特级教师,走向教育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可以和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们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对话。总之,教学主张是名师发展中一个亟待重视的话题,也是当下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中一个亟待深度开发的领域。

教学主张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见解,它坚定地指向教学改革的实践。

教学主张是对教学、对教学改革的一种坚定的见解。这种见解是个性化的、独特的、稳定的。它指向行动,坚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被证明而发展。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总结、提炼出“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际上这就是她的教学主张。她始终认为,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教师教学的使命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她主张,应该让学生的学走在教师教的前头,并且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唯此,才能真正确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人的教育成为学生自己的教育。李庾南对此坚信不疑、坚定不移,“自学・议论・引导”这一主张,坚持数十年,并在坚持中改善,在改善中发展,至今她还活跃在课堂上。

教学主张植根于教育思想,是教育理念的深化与聚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主张是个性化的,但又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价值。从文献资料来看,思想与理念往往是同义的。苏格拉底说:“每个理念只是我们心中的思想。”黑格尔甚至说:“理念也就是真理。”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完美的永恒存在”。在我国也有关于“理”的概念,它指向事物存在的根据,揭示事物的规律。我们应该把教学主张看作是教师对教学、对教学改革的一种理性认识、一种理想追求。新一轮课程改革生成了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可以说形成了教育观念体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当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梳理和概括。对此,不仅不应该反对,而且要鼓励。南京市力学小学一直致力于“力学”校训的传承和践行,让学生努力学习、自主学习、享受学习,着力构建“研究性课堂”。他们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一定是学生的尤其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研究性课堂”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无疑,这种主张是正确的。也正因此,我相信这样的团队里会走出名师。所以,教学主张既打上了个体经验、理念的烙印,是个体对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凝聚,又植根于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之中。

教学主张是对学科和教学特质深度开发后的独到见解。苏州市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坚定地认为语文就是语文。他说:“语文和生活密切关联,但语文不等于生活,生活也不等于语文,应该是生活中的语文或语文中的生活。”“语文的人文性,不是文学的人文性,不是历史的人文性,不是艺术的人文性,也不是人文科学的人文性,只能是语文的人文性。”他认为,把一切人文性的东西都拉过来堆在语文上,必然会失去语文自我,“语文的人文性只能在语文课程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体现”。(黄厚江:《语文就是语文》,《江苏教育研究》,5月号实践版)笔者也曾写过类似的文章,不过黄厚江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说明,教学主张往往不在“主张”的命名,而在“主张”内涵的独到和丰富。

学科教学还应体现教学的特质。香港大学程介明先生曾讲过“墙上的洞”的故事,说,印度新德里穷人街上的孩子,没有钱进学校,实验者在墙上开了洞,安上电脑,洞的高度与孩子的身高差不多。孩子看到电脑感到非常新奇,乱触摸。三个星期以后,孩子们在互相帮助下,竟然学会了用英文上网。故事后的题目特别有意思:“他们在学校吗?”回答是:“不在。…‘他们在受教育吗?”回答是:“不知道。”“他们在学习吗?”回答十分肯定:“他们在学习。”实验告诉我们,要重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理解教学;要从学生内心渴望和经验建构的角度来理解学习。教学主张的独特性,表现了教师的独到的、创新的见解,但仍然基于学科教学特质和基于教学特质的深度认识与把握。

教学主张坚定地指向实践,但又是实践经验的理性概括和提炼。可以说,教学主张在理论与实践中搭起了一座桥梁,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它与学院式的概念不同,更具有实践智慧,更“平易近人”。名师需要有理论素养。笔者以为,名师与一般教师相比较,他的可贵之处、高人之处,就在于他有理性思考的品质和习惯,在于他逐步累积并内化的理论素养,因而,他往往有深度。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的是理论向实践靠拢,这当然没错。但是,实践也应主动向理论趋近。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学主张最终指向实践,不过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又把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孙双金开始认为,小学生在课堂里学得好,应当是“小眼发亮、小脸通红、小手常举、小嘴常开”。这些描述符合实际,也很形象、生动,还便于观察,但毕竟是现象的罗列和描述,而非理论的概括。经过学习、思考及与专家的研讨后,他提出了“情智语文”的主张,从情感与智慧两方面追求他所认为的理想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孙双金已把自己的认识提升到了形成自己教学主张的层面。这一教学主张内在地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始终互动着。今后,他的实践将更有方向感,会持续地向着教学改革的核心部位走去。

保持教学主张与教改实验互动的张力,使教学主张成为一种现实。

教学主张与教改实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有了教学主张应当进行实验,实验应当伴随教学主张的发展。这种互动产生一种张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成功。道理不难理解。其一,教学主张是一种思想、一种见解,这种理性层面的主张必须通过实验去证明,只有在实验中才能得到完善,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否则,它只是理念而已,只是口头的“主张”而已,只是一种可能性。其二,如前所述,教学主张是指向行动的,是为行动服务的,唯有行动的改进才是它真正价值的体现。否则,它只是空中楼阁,是天上的五彩云霞,教师可望而不可及。其三,名师成长的实践,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他们成功的关键是将教学主张与实验融为一体,在互动的过程中共生共长。邱学华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范例。曾记得,邱学华开始把尝试教学叫做教学方法,在以后的实践中,他把尝试提炼为一种教学的原则,又是在实践中,尝试教学成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说起邱学华,必然想起尝试教学,必然浮现他在课堂躬耕的身影。

教学主张引领下的教学改革实验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用课题来凝练、提升。教学主张及其实验应有它的表达方式,笔者以为,最适合的表述还是用课题的方式。课题最具凝练性,是理念精髓的揭示,是研究重点的表达,也是发展方向的引领。而且之所以是课题,说明是未完成的,是生成性的、发展中的。因此,把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课题来研究,既是对教学主张的进一步确认,又是在研究中对其提炼、提升,使之更准确、更清晰,通过研究去完善它、发展它。研究最讲科学,实事求是是研究的生命,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自己主张的偏颇与缺陷,因而可以作进一步的修整、调整。这是一条被名师发展事实证明了的正确的有效的成功之路。

第二,从问题出发来研究。研究要从问题出发。教学主张的形成之始,也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有研究的价值,才会有发展的空间。教学主张在实验中,必须把研究学生、认识学生、发现学生放在最核心的地位,只有从学生学习、发展中的问题出发,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是千差万别的,只有深入到教学的内部,深入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景中,才可能发现问题,把存在的问题与自己的教学主张结合起来,深入解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教学就是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教学主张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完善和坚定起来的。当然,关键是要找到教学主张与教改实验的最佳结合点,用教学主张来看待与对待问题。如果把教学主张永远看作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才会持续地在高位运行。

第三,让案例和故事来说话。我常常把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案例就是一个个事件、一种种现象,实质上就是一则则故事。说案例、说故事,就是将时间人格化,就是给予我们一个人人可以分享的世界;同时,说案例、说故事就是用象征符号解决无法用经验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研究的方式、研究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的方式、文化的过程;此外,说案例、说故事在本质上就是再创作。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教学主张在教改实践中变成一个个案例、一则则故事的时候,那将是一个多么精彩的、令人欣喜的状态啊!那时,教学主张已不仅仅是一种见解,也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是成为现实,它鲜活起来、真实起来,可感受、可触摸。翻看《李吉林文集》和苏霍姆林斯基的专著,我们就是这种感觉。

第四,在教学主张引领下追求教学风格。教学风格也是名师成长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余光中先生说得非常好:“风格多样,因为我长寿。”教学生命的长寿甚至永恒,可能就在于你的风格。他又说风格可以使自己“清楚自己站在哪里”。如果你还不知道在教学改革中自己站在哪里的话,那么,说明你还没有自己的风格;而无教学风格是不可能成为名师的。教学主张只有走向教学风格,才会是真正的成功。名师以自己的教学主张去追求教学风格,那么,教学主张就不是昙花一现,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就不会转瞬即逝,而可能是完美的永恒存在。

在即将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戚韵东约我去讨论她的“快乐学语文”。我心里一亮:这是个好题目,好主张。名师们已在实践中认识到教学主张的重要,教学主张在实践这块土壤将会生长出更加绚丽的名师之花。

(作者: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尚荣)《人民教育》.01

读后感:

这篇文章是周末看一本有关教研书籍时,作者专门在文中以此篇文章为例对写作立意进行分析,文章作者对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论述的角度以及对论点的处理方式,感受到他对文章立意的角度把握的游刃有余,具有很深的高明之处。

作为体育教师中的名师或致力于以名师目标的老师,这篇文章更多的是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一个思想者是很难的,但树立自己的教学主张则是必须的。名师的教学主张,既在教学一线中验证,也要在教学一线中体现出来。对于我们的体育课,我们在贯彻教学理念、从事教育活动时,用何种思想去引导教学和孩子,用何种方式去解决教学重难点,用何种手段去激励学生兴趣等,都是体育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即便体育老师中的名师凤毛麟角,但我们在教学中树立的教育思想和坚持的主张,则是对每一位优秀体育教师所要严格要求的。

名师思想力内省性篇五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品味作者深沉、绵密、抒情的语言。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充满哲理的写法。

3.体悟珍爱健康、珍爱生命、珍爱亲情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声情并茂地诵读:

我狠命地捶打着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这是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开篇和结尾的两句,展示了作者不同时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在这期间史铁生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地坛。(板书课题:我与地坛)请同学们用十分钟时间读一读课文,概括两部分的内容要点。

生:写地坛的风景和对母亲的追思。

师:概括非常确切,谢谢。

板书:

(一)古园风景(二)追思母亲

“我”的思绪理解生命

师:要想很好地读懂文章必须了解作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请根据节选和注释谈谈史铁生的经历。

生:他忽然患腿疾而截瘫。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内心苦闷彷徨。他经常躲到园子里(地坛)去,母亲给了他很多理解和帮助。在母亲去世后,他终于发表了小说,并且不断获奖,碰撞开了一条写作之路。

师:在全面深入了解作者后,我们再次走进文本。第一部分是以什么作为线索的呢?

生:是以母亲作为线索的。

师:笑着摇头。

生:是以作者的思绪为线索的。

师:仍笑着摇头,并鼓励学生再想想。

生:那是以地坛为线索的。

师:很有道理。作者由地坛写起,自己只喜欢去地坛,灵魂在地坛得以升华,母爱在地坛得以昭示。请找出第一部分写地坛特点的一个关键句。

生:园子里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

生: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了四百多年。

生:园子荒芜但不衰败。

师(点头赞许):配乐范读第3段。

(多媒体出示):本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地坛的荒芜?

生:作者用一组排比描写地坛的变迁: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野草荒藤茂盛。让人读来有历经沧桑之感。

师(鼓掌):是的,昔日荣华的地坛如今已无人关注,沉寂而安详,正好与作者悲惨的命运相映衬,这让铁生找到了知己的感觉,这儿成了铁生的心灵憩园。

(多媒体出示):作者为什么一天到晚耗在园子里?

生:园子里沉静,更适合思考人生。

生:作者苦闷彷徨,逃避现实。

生:地坛也有创伤,作者去那里有同病相怜之感。

师:聪明的孩子分析得甚是精妙。地坛里世外桃源般的宁静给了铁生整理思绪的绝佳环境,在此他感受到了地坛的命运变迁。

(多媒体出示):作者在园子里究竟做了些什么样?

师提示:速读6~7段并勾画出关键性句子。

生: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我为什么要出生。”

生:作者最后弄明白了:出生是一个不需辩论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怎样活的问题不是在某个瞬间就能想透和一次性解决的。

师(情不自禁地鼓掌):是的,地坛此时已成了作者的哲学导师,作者成天候在园子里,主要思考了“生、死、怎样活”三个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不知死,安知生”,自己的磨难与地坛的沧桑相比确实微不足道,灵魂由此得以升华。

(多媒体出示):第5段和第7段的写景文字。

抽生朗读(配乐)第5段的写景文字,请同学们品味,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我喜欢写瓢虫的句子,因为瓢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生:我喜欢小蚂蚁的沉稳多思,满腹经纶。

生:蝉蜕皮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完成再生。

(师生一齐鼓掌)

师:是的,此时进入作者眼界和心境的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生齐答:小却有生气,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活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

师:另外,露珠坠地真能“轰然”吗?草木竞相生长真能“窸窸窣窣”吗?(学生小声讨论)我认为这是园子里的小生命们顽强不息、精彩地活着带给作者的心灵震撼。它们虽然细微,却不轻言放弃,“我”又有何理由颓废呢?(学生受了感染,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师:园子荒芜但不衰败,人身残了但不能颓废。指定学生朗读第7段的写景文字。

(多媒体出示):本段的景物描写与前一段相比有无不同?为什么?

生:本段写了落日、雨燕、古柏,前一段写了蜜蜂、蚂蚁、瓢虫、蝉。

生:前段的景物小而有生气,本段的景物宏大而深沉。

师:是啊,本段连用六个“譬如”,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器官,一景一物,时时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前段似“十七八女郎,手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本段犹“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第二课时

生齐读第9段,思考:作者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生:她疼爱儿子,她理解儿子,她总是无言地帮儿子。

生: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她宽恕儿子的烦躁,她尊重儿子的选择。

生:她宁愿自己在儿子去地坛后忧心忡忡,也从不在儿子面前唠叨。

生齐答:默默的,不张扬的,有如和风细雨般的爱。

师:是的,母亲就是这样。母亲前往地坛找“我”的文字尤其能体现这一点,写得十分感人,大家推荐一名同学读读第15段。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鼓掌,有女生眼圈红了)

师:读完本段,你们想到了谁?

生:我想到了自己日夜操劳的双亲。

请畅谈自己对母亲(爱)的感悟吧。

生(性格开朗的女生):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母就离异了,我一直被寄养在外婆家,直到现在才与妈妈生活在一起,我对妈妈没有多少感情,甚至有点恨她。

(泪水已挂满双腮,声音也哽咽了,座中许多女生啜泣不已,男生也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脸)

生:痛悔而自责。

师:是啊,如今我们的父母还健在,我们要懂得珍惜他们给我们的默默的爱,千万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生:母亲给了作者第一次生命,地坛和母亲一起赋予了作者第二次生命。

师:是啊,“地坛”让铁生感悟到应该活下去,母亲让铁生感悟到该怎样活下去,可以说她们是作者由自卑自贱走向自信自爱而爱他人的精神源泉。

师生齐读《秋天的怀念》(配乐)深切悼念母亲,体悟作者的人生感悟。

师:以《轻轻地拥抱母亲》为题写一篇献给母亲的文章,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