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艺术与审美论文题目 体验审美情感塑造完美人格艺术论文(优质8篇)

时间:2023-10-12 12:39:28 作者:HT书生 毕业论文 2023年艺术与审美论文题目 体验审美情感塑造完美人格艺术论文(优质8篇)

自我介绍是在与陌生人或新认识的人交流时,为了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身份、背景和特点,进行的一种言语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这些范文范本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和创作热情,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大家可以从这些范文范本中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和阅读经验。同时,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优秀范文范本,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和参考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努力,写出更加出色和精彩的范文范本!

艺术与审美论文题目篇一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

杨进红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基础和整个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的突破口。”因此,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外,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作为审美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教材提供的散文佳作,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品析语言、配乐朗诵等方法进行审美教学。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情境中。

有人说开讲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开讲:“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蕴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1][2][3]

艺术与审美论文题目篇二

[摘要]本文着重讨论了有关音乐审美心理的四大特性,即成长性、差异性、主观性和共情性。文章从听觉练习和内在修炼两个方面阐述了音乐审美心理的成长性,从个体心理差异的角度提出了音乐审美心理所具有的差异性,用客观的视角分析了音乐审美心理的主观性,以主观普遍性的社会视角分析了音乐审美心理的共情性。

[关键词]音乐;审美;心理;特性

所谓音乐,是指人们利用某种介质(人嗓或乐器等)的声音,通过人为的控制,使其产生出具有某种韵律,能够表达某种情感的声音。所谓音乐审美心理,就是指人们对音乐之美所表现出的审视心态。音乐审美心理具有四个特性,即成长性、差异性、主观性和共情性。

一、成长性

所谓音乐审美心理的成长性,是指人们对音乐的审美心理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修炼,可以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细到宽、由窄到广地慢慢成长,逐步趋于成熟。当然这个成长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经过天长日久的磨练和由表及里的修炼。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听觉精准度的不断提高,说明我们的音乐审美心理在不断成长,也说明我们的音乐鉴赏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音乐是一种相对抽象的艺术,特别是没有歌词的音乐,它只是将某种心理感觉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理解这样的音乐是有一定难度和具有某种不确定性,要从这样的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语言,此外,还需要历练丰富的内在感知。音乐指挥家郑晓瑛说过:“语言终止的地方音乐开始。”对此我十分赞同。但凡是抽象音乐,它所表达的都是某种感觉。而感觉往往是我们用语言无法道明的,它撩动的恰恰是人们内心深处,语言无法企及的某些潜意识。为什么有时候,说再多的话都无动于衷,但音乐一起,热泪立马就涌了出来?这就是音乐的功能和魅力。我曾经看过一个没有解说词的风光片,画外音就是一首交响乐。观看的时候,我完全没有任何精神准备,当巨大的管弦乐声伴着汹涌的海浪扑面而来的那一刹那,内心猛地为之一震,眼泪居然都给震出来了。以前看过很多风光片,全是有解说词的,但我从来不曾感动过,更没有流过泪,忘得飞快。而这部片子却终身难忘。丰富的内在感知既在音乐之内,更在音乐之外。没有真情实感的音乐是空洞的,玩的不过是技巧,是皮毛。感人的音乐,一定是有感而发的。音乐审美是一个联觉过程。所谓联觉,就是指一个感觉唤起了人的更多感觉。一个丰富的`音乐审美者,他心理流出的感觉可能会比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更多。郑晓瑛说,她指挥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时,每当单簧管再次响起悲怆的主题曲,她脑海会浮现出周恩来去世时,天安门广场人们自发悼念总理的场景。尤其是贝斯缓慢而低沉的拨弦,让她想起那些满含热泪抬着花圈的人们悲怆而沉重的脚步。

二、差异性

音乐审美心理具有个性化差异的特性。我们必须容忍那些粗浅音乐的存在,因为它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我们不能要求全民都是音乐家。我曾经兴致勃勃地到艺术中心去听一个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结果听得我十分失望,音不准、节奏乱,甚至不堪入耳,但演奏者自己却很陶醉。音乐审美心理的魅力恰恰就在于它的多元性。面对不入流的外行,内行可以走开不听,但外行可以继续快乐地外行着,没有关系,只要不伤害他人,不危害社会,怎么快乐就怎么来,自己心头感觉美,感觉快乐就行。赵本山演的那个老太太,一个人在家唱《小草》,唱得一点都不着调,但是老太太自娱自乐,唱得高兴,一个人美滋滋的。我们必须尊重音乐审美心理的个性化差异,维护音乐的多元化局面,因为每个人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导致音乐审美心理上的个性化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天生差异。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有的人对旋律和节奏天生就很敏感,而有的人则对数字或是图形天生敏感,对音乐却一点感觉都没有。这种天生的差异,会影响一个人的音乐审美心理。二是成长环境的差异。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听觉发展具有非常明确的阶段性。特别是对音准节奏的听觉功能的开发,必须在儿童时期完成。假如一个人音乐天资不足,又错过了最佳开发时机,其音乐方面的听觉功能极有可能终身关闭。一个接受过音乐早教的人,对音高和节奏会非常敏感,对精准的音乐更加敏感。这种童子功,会对其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早期的音乐教育不像义务教育,它非常松散,因为,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接受音乐启蒙教育的程度和方式也不一样。这些不一样,会导致人生大量不同选择的叠加,这种不同选择的叠加结果,会导致音乐审美心理的惊人差异。

三、主观性

没有什么标准像艺术审美标准那么难以界定的了。工业社会的螺丝钉,那是标准件,只需一个检验员把关,就可以分出好坏优劣来。但艺术不是。它没有统一的标准。所有的标准都是主观的。音乐审美心理的主观性,是由个体内在需求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情感是人的自然属性,哪个健全的人生来没有情感呢?每一个需要音乐的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来选择音乐的,这样才能达到寄情抒怀的目的。情感是主观的,所以,一个人所选择的他认为好的音乐当然也是主观的。他认为好的音乐,一定是能够抒发他的情感的音乐。个体的这种对音乐选择的主观性,就是他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外在表现。从宏观的角度讲,再流行的音乐,它的源头也一定是从某个人的主观意识流淌出来的。反过来讲,再好的音乐,它也一定是经由了每一个受众的主观意识的审核接纳喜爱,才得以流行的。可见,音乐的创作、演绎和欣赏,都必须是经由每个个体的主观意识的过滤和审查通过之后,才加以接受进而喜爱的。从某种意义而言,衡量音乐优劣标准的主观性是由人性决定的,也可以说是由音乐审美心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四、共情性

心理学意义上的共情,简单地讲就是感同身受。音乐审美过程,其实是一种将自我情感对象化的过程。音乐之所以可以寄情抒怀,就是因为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最容易让人产生共情心理,即将自我的情感对象化,换句话讲,就是与审美对象感同身受。比如,当年看歌剧《白毛女》的观众,忍不住纷纷冲上台去打黄世仁,就是观众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对象化了,与剧中的杨白劳、喜儿共情了。为什么音乐审美容易出现共情现象呢?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千奇百怪的故事可以讲一千零一夜,而且绝不雷同。但是,它们所传递的情感不外乎喜怒哀乐悲恐惊等,不外乎七情六欲,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呢?这就是情感的社会属性。同理,音乐也可以描述千奇百怪的故事,比如“梁祝”、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无论讲什么故事,归根结蒂,它所宣泄和表达的不过是人的七情六欲。受众可以没有经历过音乐中所描述的那些具体的故事,但是喜怒哀乐悲恐惊等,这些人间普遍存在的情感,谁没有经历过呢?这就是共情的社会心理基础,虽然七情六欲的感觉是主观的,但它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就是音乐审美心理的社会属性。总之,音乐审美心理很像植物,它的有无与成长,都需要每个人自己用心去栽种和浇灌。

[参考文献]

[1]周好.对民族音乐审美心理差异的思考[j].黄河之声,(11):99.

[3]张静.试论音乐审美心理思维[j].大众文艺,(17):127.

艺术与审美论文题目篇三

审美培育一般通过艺术熏染来实现,正像求知教育通过科学考察,道德教育通过伦理约束实现一样.这三种培(教)育及其三种手段不可或缺.求知教育使我们洞悉大自然的.奥秘,道德教育使我们自觉持守人类自身的规范、良心,审美培育使我们养成良好的感情、情操,发现生命活动的自由,由衷获得难以言说而又非常珍贵的精神自由.

作者:李b平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刊名:美与时代(下半月)英文刊名:beauty&time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

艺术与审美论文题目篇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生态式教育理念和《纲要》精神是相通的,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利用生态式教育理念,有效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共同促进师生成长。通过分析,家长教育资源具有职业优势、个性优势、家庭优势,关键在于幼儿园如何利用,我们的策略是。

一、盘活家长教育资源

(1)教师通过家访摸底,把资料统一建档,在开展一些活动时争取有相应优势的家长的支持。如小班上学期,为了让我班新教育课题——数码社区更好地开展,我们让我县优秀的美术教师帮助设计版面、让县信息办主任出谋划策,争取得到县教委的支持在本班教室安装了多媒体。中班第一学期,我们邀请英语教师为孩子上英语活动课,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有效弥补教师英语水平的不足,达到双赢。洲的妈妈是个高级理发师,我们就邀请她来园为孩子理发表演,让孩子了解成人的活动,在美发屋游戏中学会模仿。

(2)通过定期的家长开放课活动,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向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在家能更科学地引导孩子,促其健康发展。

(3)组织家长教育经验交流,发挥其他家庭、幼儿园的优势、强项,使其成为共同资源,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4)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引进家长教育资源。如在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主题一开始,我就让吟等三位家长事先设计孩子的成长足迹。三张不同风格的成长足迹一张贴,就引起了小朋友的兴趣。慧珏看着风吟刚生下的照片,笑着说:“吕老师,这是吟的宝宝。嘻,真逗!”家长们看着三张足迹后,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越做越好。我特别欣赏李棵爷爷为他设计的足迹。他能把李棵的成长阶段分为爬、走、跳、滑等几个阶段,还利用废旧图片装饰,配上简短童趣的话语进行讲解。涵妈妈为孩子设计一个水果拼盘,贴上不同阶段照片,挺有创意。迪的爸爸是位电脑专家,所以他的成长足迹更有特色。他应用了电脑排版技术,还在每张照片下写下幽默的.话语。虽然在这次的活动中每位家长付出了努力,很辛苦,但是每个家长都很快乐,觉得这样的活动真好。

在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感悟父子间的亲情,我邀请了四位幼儿的爸爸来园。他们非常配合,课前进行认真地排练,乔坐在爸爸的二郎腿上,吴爬到爸爸肩膀上学开飞机……被邀请到家长的孩子特别兴奋,从他们的眼神中可知他们很有幸福感。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园的一些教学活动中和老师进行合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5)选择双休日开展亲子活动,家长自愿的形式带领幼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园同乐以及远足活动,深受幼儿及家长的欢迎,这样的活动能增进了师生间、家长间的交流,收获甚多。

二、盘活社区教育资源

(1)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引进社区教育资源。在小班主题 “我爱我家”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我是怎样长大的”并让孩子体验妈妈带大宝宝是很辛苦的,要爱爸爸妈妈。我邀请了社区的一位四个月的宝宝和他的妈妈。她们俩一敲门,孩子们就兴奋了,用一双双好奇的眼光瞧着宝宝。李锦自告奋勇地上来问宝宝:“小弟弟,你吃饭了吗?”锦翘首盼望。可小弟弟没有说话,只是蹬着双腿,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也走到小弟弟身边问同样的话,小弟弟还是没有回答,孩子们失望了……这时,我告诉小朋友,小弟弟才四个多月,他还小,所以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瞧,阿姨正把宝宝抱起放在地上牵着他走路呢!阿姨要帮小宝宝做许多事是很辛苦的。你们小的时候也像小宝宝一样,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把你们养大的。小朋友认真地看着我,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社区里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非常多,教师根据主题需要,选择有价值的、安全卫生的内容辅助教学更能推进主题教学。

(2)走进社区利用社区环境开展活动。如去养老院慰问、走进社区演出、去植树、超市、菜场参观,了解成人劳动,增进与成人的交流沟通,了解周围生活。

(3)利用自然环境从孩子兴趣出发,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运用感官去亲近自然满足好奇心。如:春天踏青、放风筝、秋天去田野观看农民的劳动。

幼教实践证明,在生态式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进行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意在通过充分挖掘现有社区内可供幼儿园组织开展和使用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让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所有,直接用于组织教育活动,使之转化为幼儿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材料或学习环境,成为幼儿认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发展的教育因素。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以产生综合影响,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艺术与审美论文题目篇五

艺术的情怀和哲学智慧的结合,成就了中国画的精神。在纷繁复杂的现代,我们追寻探索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从“和”“道”虚实变化、淡泊致远中,探求中国艺术中反映民族与文化精髓的艺术表现语言。

中国哲学 和 道 笔墨 意象 虚实

艺术的使命就在于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找到适合的艺术表现。而人的心灵意志和高远旨趣,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都要表现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以诗书礼乐作为根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浑然天成的大和谐。古典和谐美作为古代艺术的理想,它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流动,把自然作为最高的精神田园,从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时间与空间,将心中的意向等处理和组织为一个平衡、和谐、有序的统一体。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古代许多的杰作都是山水花鸟、树木青竹,山涧溪畔往往能见一人或两人,或对饮成趣,或静坐沉浸在天地的美妙之中,从中领会超越自然与人生的妙道,无不体现了“和”之“道”。

何谓“和”?中国哲学“以和为贵”,认为“和”是世界万物最本真、最具创生性的状态。和即是谐和、统一,是艺术最基本的性格。一切矛盾得到调和的世界才是最高的美,一切艺术作品,也正是世界调和的反复。所以才有庄子以和注释德,即是指人的本质就是和,正所谓“德者成和之修也”。人和上升为天和,庄子是以天和为道,和就是天的本质,只有和才能生道,才能生万物,“生生不已”;但它不同于“同”。“同”是缺乏生命力的,它意味着单调一律;而“和”是能化异为同,化矛盾为统一,却又允许异物的存在,逍遥出尘世,驰骋于艺术的大美世界中。在此状态中,精神是大超脱、大自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是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和”的思想渗透在中国画艺术中,使得中国画艺术在笔墨表现上讲“两和”。一是笔墨技巧之和。在用笔与用墨上讲求相反相成之理,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形象地比喻道:“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可谓用笔单有力不够,还应刚中带柔;而墨法之妙又全在笔出,清代画家方薰说道:“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用墨,浓不可痴钝,淡不可模糊,湿不可混浊,燥不可涩滞。”笔、墨依照一定程式在纸、绢、壁上作画时产生的点、线、面、团、叠加、渗透、摩擦、转折,行笔徐疾、轻重、粗细,用墨运水多少所产生的光涩、枯润、曲直、方圆、厚薄,齐乱种种效果,这些效果引出的刚柔、道媚、老嫩、苍秀、生熟、巧拙、雅俗种种感受,以及技巧上的虚与实、巧与拙、繁与简、疏与密等矛盾双方达到了和谐统一,对立的概念成为相反相成的统一体,合乎天之造物,自无轻佻浑浊之病;另一是讲求笔墨精神之和。画由心生,笔为骨,墨为魂,“笔墨相为表里,笔为墨之经,墨为笔之纬,经纬联络,则皮燥肉温,筋骨健,而笔之四势矣。”中国绘画认为笔墨二者要互生、互动,和谐统一,才能“画以笔取气,以墨取韵”,这样才能达到如王维所言:“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南西北,宛而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和”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象之和。中国画最大的特征就是以有限的笔墨空间表达无限的“意”,无限的“象”。中国画的意境是什么?翟墨在他的《审美意境的构成》中这样说道:“意境,也可称为有情之境,因为它是由审美主体和客体各种矛盾的复杂关系所构成,它属于比形象更为丰富的美学范畴。画家按照自己的理想将生活中的实景用美的形式在作品中表达出来,形成一种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境界。”这种意境,文学上是所谓的“言外之意”,而绘画中往往是“象外之境”,虚实相间,重在自身的体会与研修,强调内心的主观情思与自然物象的交融、浑化。它所呈现出的独特的空间包容了人类心灵与自然宇宙最深处的生命境象。

意境的创造最重要的是画家必须有一颗能体悟宇宙本原的诗心。现实世界中的人物鸣禽、虫鱼走兽、山川草木、江海湖泊、流云烟霞等自然物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蓬勃无尽的创作源泉。

中国哲学重视自然,对宇宙人生之道的把握,实际上是凭一种浸透着主体生命意识的诗性直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都带有浓厚的诗人、艺术家素质,而中国诗人的灵性从来就蕴含着一种悠悠的形上情怀。中国哲学是诗性的,中国艺术是高妙的。在世人看来,国画作品所表现的是一种飘飘欲仙的理想王国与人类的不受世俗污染的真性情,仿佛是艺术家追求的一种出世情怀。作为中国哲学而言,它本身很难界定,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它关心的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天地未画前”。这是透着理想主义情怀的追求,体现在哲学家和艺术家心中,便成为对人生理想不断的追求,正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不断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中,超越自私与自我中心,以求天地合一。这种操练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会丧失,所以,为了达到圣人的理想,他们是永远不会懈怠的。

这种情怀自然体现在画家的笔墨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即富于暗示但却不是一泄无余。这也是中国绘画所追求的艺术目标。暗示的语言是如此的不明晰,但是所蕴含的几乎是无限的。在《庄子》的《外物》篇中这样说道:“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按照道家的思想,道不可道,只能暗示。笔墨的作用,好比语言,不在于它的固定形态或是含义,而在于它的暗示,引发人们去悟道,引发人们去分享个人的所得,个人对待整个世界大美的态度。局限笔墨的所谓线条技法、浓淡干湿,其实都应该在完成它们的暗示作用后忘记,不要让人被并非必要的形式语言所拖累。近些年来,对笔墨的争论喧闹如此,其实不过是闹剧一场,我们所关心的不是笔墨本身的状态,而是讨论其真正的内心世界,外部状态不过是内心宇宙的反映。虚与实就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理论认为: “宇宙空间是个太虚之境。太虚凝而成气,气聚而成物,物散而为气, 气复散而为太虚。自然宇宙是气与太虚的统一,即物与空间的统一。” 我们知道虚与实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有形与无形,主观与客观,直接与间接,有限与无限,思想与意象等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我们读古诗词,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或是“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体会到的往往是言外之境,弦外之音,让人如入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画诗同理,所谓境生于象外,艺术意境具有“象”与“境”两个不同层次,由实入虚、由虚悟实,虚实相对,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画墨与空白中体味出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点点墨迹,和那画家苦心经营的看似不经意的空白,淡淡的几缕云烟,疏疏的几尾秋苇,或为江湖,或为深水,天地一体,渐入渐出,空灵之气跃然纸上。这正是“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则愈出。”“橐”即风箱,天地犹如一个巨大的风箱,充满了“气”,能使万物流动,生命不竭。车轮中心孔是空,车轮方能转动;杯子中间空,方能盛物;“气”是表现物体以外的“虚”,没有“气”,作品就没有生命。在中国画的意象结构中,没有虚空、空白,其意境就难以体现。中国画以线造型,取的就是线与线之间空白的含与意味,线为实,其为虚,体为空,其为实。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画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可谓实得“逼真而神境生”、虚得“空灵皆成妙境”的宇宙生命的空间。

如此“妙境”与“空灵”,追根溯源可以称之为“道”。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被视为生命最终极的本源,它也是中国古典美学观念的原型。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是天地产生之先的原始混沌,它是万物形成之母,无从命名,我们称“道”为“道”时,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指称,正所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老子的这一倾向,他所讲的“气”与“象”之间才能产生紧密关系。审美是对有限的“象”的观照,进而实现对“道”的观照。庄子说的“心斋”“坐忘”,都说明先要做到“澄怀”才能“味象”。“澄怀”就是“坐忘”,只有如此,我们才可能会有虚静空明之心境,才能实现对宇宙本体和生命的审美观照,即对道的观照。画家往往很注重自身的“虚静”之天性,很似孔子所谓的“乃凝于神”,因为“凝于神”,他所创造的作品,就不在外而在于他的精神之内,此时再“加手”去创造,不是以主观去追求客观的形态,而是以自己的手、自己的笔墨实现自己精神中的形与意,这样才能毫不歪曲地进入虚静之心的“表象”,主客观合一的创造也就无怪乎可以“惊扰鬼神”了。宋代郭熙将画家这样一个审美的胸怀称之为“林泉之心”,所谓“胸中宽快,意思悦适”正是此意。唐代美学家提出“境生于象外”,进一步地道出了“境”作为审美客体,比“象”更能体“道”。意象必须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作品才有生命力;南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的命题,就是这一思想的概括,它成为几千年来中国画的最高美学法则。

当一切喧嚣归于沉静,自然之心则归于淡泊。老庄皆以自然为道的特质,以为自然脱俗方能悟道。道是平淡天真的,只有去除一整套繁缛因明,才能外静内净,方能直指人心。万物以自然为性,至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正因为如此,虽然艺术必然要求变化,虽然凡是生命的东西必然有自然变化,但是没有淡泊的心灵,就无法窥视到对象的精神,画的再是尽诙诡怪异之变,也是死物而已。苏东坡所以知画,所以能创作有飞扬生命力的作品,就是因为他懂得保持一颗淡泊的心灵,“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为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所以体悟“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这成为中国画基本性格的归结。

王国维在分析古典艺术成就时说:“最粹之文学,若自其思想言之,则又是纯粹之哲学也”,唯以其纯粹,故哲学与艺术通而为一,纯粹乃指哲学与美术为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因为“哲学与美术之所志者,真理也。真理者,天下万世之真理,故不能尽与一时一国之利益合,且有时不能相容,此即其神圣之所存也。”“若夫忘哲学美术之神圣,而以为道德之手段者,正使其著作无价值者也。”中国哲学的终极关怀是做人,认为人类本真生命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扭曲,突破世俗的利益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回归生命的本然;可见,中国古代哲学精神是以道德为精神,以内在真实为鹄,寻找生命的真实就必然要回归本来的心灵。这样的哲学价值一旦被艺术化,被艺术所吸收,艺术也就不仅仅是现实之外所构成的幻象,而是深化展开为生命构成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

[2]张世英. 程朱陆王之学与西方近现代哲学.文史哲.1992年第5期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云雪梅.黄宾虹画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6]老子.老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7]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8]何智明.唐五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艺术与审美论文题目篇六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

杨进红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因此,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外,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作为审美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教材提供的散文佳作,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品析语言、配乐朗诵等方法进行审美教学。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情境中。

有人说开讲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开讲:“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蕴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三、配乐朗读,提升审美情操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一些经典散文作品,光靠品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散文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完美境界,我预先剪辑了三段经典民乐(一为《二泉映月》、一为《春江花月夜》、一为《梁祝》)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但是,这种审美感受和体验毕竟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学生不一定都能上升到这一审美层次,有些同学有这种审美体验,但也是瞬间的,怎么样来保持和强化这种审美活动呢?因此,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就从“配乐美读,提升情操”入手。配乐朗诵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我利用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要求学生主动起来进行配乐朗诵的表演,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散文的能力,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音乐作文,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又最能拨动青年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散文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抓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契机,教师进行一些听音乐作想象作文的训练课,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让美的因素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达的个性。如高一册散文《荷塘月色》教学结束后,笔者以经典民乐《二泉映月》为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听完音乐后,当堂想象作文,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作文比一般的命题作文更适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更易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散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意识地把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诗歌、雕塑、戏曲、电视音乐片等)和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无疑会拓宽审美信息量的传递通道,加大审美信息容量,使审美信息的传递达到最优化,从而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收这些信息,以适应学生的审美需要。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摘自于:语文网络教育频道

艺术与审美论文题目篇七

程式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传统文化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画家对生活积累提炼升华,创造出了极具特色的具有民族性的艺术符号,这些符号具有相对的特殊性和稳定性,画家们每下一笔都要有严苛的要求,造型要有法可依。而中国画的法度和准则,正是程式化的集中显现。

(一)程式化语言的形成

程式化语言随着中国画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并成为中国画语言系统的主体,是几代艺术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强调概括所形成的,有条理,有秩序感。国画程式化语言是智慧的体现,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以人物画为主的唐代以前的绘画真迹少,唐代也是如此,难以构成一个明确清晰的案例。五代两宋,花鸟画、山水画兴起,出现程式化语言的萌芽。明末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误认为“南宗画”为中国画正宗,文人画家追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风格。“自娱”“墨戏”更使中国画创作越来越远离生活,程式化语言越来越严重。清四王用墨用笔越加程式化、符号化。四王抄袭古人布局、色彩、运笔、线条、立意等方面达到相当的地步。中国画史是一部中国画“程式化”不断完善和突破的历史。

(二)中国画程式化语言的体现

程式化语言涉及中国画的各方各面,在结构造型、章法构图、笔墨语言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美学主张。但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程式化语言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符号化和几个样式,变得空洞无味,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现象、一种概念。艺术创作只是从概念入手,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和对人性的关怀、对生命的歌颂,导致作品乏味。要去除这种弊端,应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传统不是简单的符号和抽象的样式,传统具有丰富的涵义和广阔的内涵。学习中国画从样式和符号入手,从程式化语言入手,这将导致严重的问题——绘画对象变得不重要了,不理解传统的表现方式和技巧,不理解绘画的目的。如果对传统的学习仅仅是程式化的,那么学习传统就没有了意义。

不能传达情感的语言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一种笔墨的堆积,是不会感人的。作品变成概念,慢慢地就会变得不理解现实,不理解艺术。也就是说中国画的发展问题——程式化语言。

当下,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彻底的改变。传统追求自省的、静观的、内在审视的、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的审美观不复存在。当代人具有多元化意识和极强的个性,人们更为注重对现实和人性的回归,关注自我价值的体现。当代人物画注重对人物真实的描绘,强调写实性。描绘人的时代性、精神状态,这些要通过面貌、神态、比例、解剖等呈现,描绘的对象更为深入,对象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传统中国画的程式化语言无法承载当代中国画的审美要求。

目前,人物的服装样式、形体结构、形象特征都与古代人大为不同,绚丽丰富的生活使人们呈现出各式各样的精神状态和形体状态,不同的状态决定了人物形象的千差万别。所以,传统中国画的程式化语言已无法呈现当下的对象。时代在变,观念在转变,传统中国画的程式化语言陷入了尴尬局面。其最大弊端是脱离了对象,脱离了时代,脱离了现实生活,最终导致画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不再感人。时代使传统绘画中的经典的叙述方式遭遇到了尴尬。

面对客观世界的千姿百态,中国人物画家唯有放下传统的程式化的表达方式,放下自己,直接地面对对象,表达对象,表达自身的感受,才能创作出表达时代精神、感动人的作品。

传统中国画程式化语言是由当时的观念所决定的,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民族色彩的审美品格,这些绘画被奉为经典。但今天,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意识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样式,程式化的语言,离我们愈渐愈远,脱离了我们的生活,变成了概念。时代的变化,观念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中国画程式化的弊端。绘画成为了一种必需,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语言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更是时代的一种要求。

艺术与审美论文题目篇八

我园开展生态艺术教育的课题研究,我们班选择了剪纸这个活动。经过一年来剪纸活动的开展,许多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能剪出各种图案;许多好动的幼儿也能静下心来参加活动。作为老师,我也尝到了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坚持性的甜头。  实践证明,幼儿在趣味兴高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因此,我努力创设幼儿感兴趣的环境。在活动室的墙壁上,我剪了《海底世界》、《伙伴》、《动物村》,让幼儿每天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鱼;栩栩如生的小鸟;美丽的大树和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的剪纸作品。使幼儿对剪纸的兴趣油然而生。

到了活动时间,幼儿争着到剪纸区活动。幼儿有了兴趣,那么如何让幼儿保持这种积极性呢?首先,在活动室投放大量的有关剪纸的图书,让幼儿随时翻阅。再是,到大班去参观,亲眼看大班的哥哥、姐姐进行现场表演。幼儿跃跃欲试,兴趣逐渐增加。这个学期我们班开展了《伞的世界》的剪纸活动。一开始对孩子来说困难很大,许多孩子都说不会剪,我们就让孩子观察各种各样的伞,然后,让他们在纸上画伞,第二天再他们脱稿“剪伞,”幼儿在仔细观察和绘画的基础上多数幼儿最终剪出了伞,他们剪出的伞有圆形的、有半圆形的、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虽然,这时的作品看起来很稚拙,线条还不流畅,但从他们的快乐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他们已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那些说不会剪的幼儿,我积极的启发他鼓励他大胆的去剪,剪出什么样的作品我都给予表扬,不让他们前功尽弃。然后耐心的去评他们的作品,指导剪法;另外,请能力强的幼儿做榜样,讲讲他们的作品,效果挺不错。

老师做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耐心,没有耐心的老师很难培养出有恒心的幼儿。活动中我发现徐竹小朋友对剪纸没有耐心,剪了一半就不愿意剪了。于是我就尝试着通过自身示范去影响孩子。在剪“大自然中的伞”的活动中我需要剪六副画编成一个小故事,可是,当我剪完第五副画时,有个小朋友刚来幼儿园,我接待了这个孩子以后,看到我的剪纸还没剪完,我又接着再剪。孩子从老师的“表现”中领悟到了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剪纸活动后,孩子们能得心应手的剪出各种图案。如;各种形状的树;常见的一些小动物;高楼;简单的人。这时孩子们就会觉得没意思,简单的剪几下,就放在一边又去拿一张纸剪,这样既浪废纸,作品又没有新意。于是我拿起我剪的剪纸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小朋友在边欣赏剪纸作品边听故事的情景中,受到了启发,有了新的兴趣。“我们比赛好吗?看谁剪出来的故事与众不同。”孩子们立刻高兴的拿起剪刀,认真的剪了起来。活动结束后一看,孩子们的作品多种多样,棒极了。而且,每个小朋友都能讲出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在剪纸活动中,我首先帮助幼儿克服困难;然后是坚持每天有小朋友在活动区练习,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再是不断变换剪纸的花样,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有增无减。在剪纸活动中幼儿变得比以前认真、专心多了,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在各方面的坚持性。

海军三幼:郭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