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场小报告(汇总5篇)

时间:2023-09-23 23:49:46 作者:雨中梧 活动总结 最新职场小报告(汇总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职场小报告篇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因个人发展的需要,现特此申请向公司提出辞职请求,本人将在xx年x月x日完成全部交接工作,并请公司于4月5日准时发放未结3月份的工资款项,及于5月5日准时发放未结4月份的`工资款项,希望能够得到领导批准。

最后:

祝愿贵司

生意兴隆

节节攀升

申请人

20xx年xx月xx日

职场小报告篇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场竞争愈来愈激烈,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职场教育已经成为了职场人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人们不断提升自我,成为更加优秀的职场人士。本次报告对于职场教育的探讨和研究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第二段:职场教育的必要性

几乎所有的雇主和企业都希望他们所雇员工能够不断成长,习得新的技能和知识。职场教育对于雇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变化和发展。在职场教育的帮助下,员工可以更好地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快速地适应工作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此外,职场教育也能够使员工变得更加自信和有信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在职场教育的培训过程中,员工不仅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和其他员工交流和学习,从而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第三段:职场教育的方式

目前,职场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举办内部培训、参加外部培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等。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职场教育平台,如猿辅导、学而思等。这些渠道让职场人士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不同的职场教育方式适合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企业。比如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员工,外部培训或是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更有意义。而对于企业而言,内部培训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

第四段:职场教育的盲点和挑战

在职场教育方面,可能会存在某些盲点和难以克服的挑战。比如,许多公司之所以不愿意提供职场培训,是因为担心员工学完之后就离职,效果得不偿失。同时,一些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课程来迎合员工的各种需求。

除此之外,在职场教育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盲区,比如一些企业只是单纯地为员工的职能技能提供培训,而忽略了一些更加重要的领导、沟通和协作等技能。

第五段:总结

职场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职场教育,我们可以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对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企业更加注重职场教育的培训,员工都能够受益良多,从而让企业也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与壮大。

总之,职场教育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员工发展的有力手段,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在不断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职场小报告篇三

尊敬的:您好!

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的。自我进入公司之后,由于您对我的关心、指导和信任,使我获得了很多机遇和挑战。经过这段时间在公司的工作,我在这个领域学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此我深表感激。

由于我自身能力的.不足,近期的工作让我觉得力不从心。为此,我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觉得公司目前的工作安排和我自己之前做的职业规划并不完全一致。

为了不因为我个人能力的原因而影响公司的项目开发进度,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辞去这份工作。我知道这个过程会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对此我深表抱歉。

我已准备好在下月从公司离职,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工作交接,以减少因我的离职而给公司带来的不便。

非常感谢您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教导和照顾。在公司的这段经历于我而言非常珍贵。将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为自己曾经是公司的一员而感到荣幸。我确信在公司的这段工作经历将是我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祝公司领导和所有同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辞职人:

日期:

职场小报告篇四

第一段:引子(150字)

职场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大舞台,许多年轻人进入职场后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迅速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职场指导,状元职场于近日举办了一场职场报告活动。这场活动邀请了多位成功的行业精英,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在聆听他们的报告后,我深有感触,对于职场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段:职业规划(300字)

职场报告会中,我最受益的是关于职业规划的内容。专业的职业规划师为我们讲解了如何确定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我曾一直觉得自己在职业规划上比较迷茫,但聆听他们的分享后,我认识到职业规划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步骤。在确定职业目标之后,我们可以设定一系列短期和中期的目标,明确自己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储备,不断提升自己。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第三段:沟通技巧(300字)

在职场中,良好的沟通能力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年轻人,我在与团队成员和领导进行沟通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幸运的是,在报告会上,一位沟通专家为我们讲解了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首先,我们要注意言辞和语气的选择,尽量保持礼貌和尊重,避免冲突和误解。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并注重非语言沟通,比如肢体语言和表情。最后,我们应该不断练习和反思,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这些沟通技巧的学习和应用,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在职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段:团队合作(250字)

现代职场越来越注重团队合作能力。在职场报告会上,一位成功企业家分享了他在团队合作中的经验。他告诉我们,团队合作需要大家相互信任和互相支持,共同追求团队目标。每个人都应该为团队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并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同时,团队合作也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对团队成员的意见进行整合和汇总。这次报告会让我意识到,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够在职场上更好地发展自己,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第五段:自我成长(200字)

职场报告会不仅让我认识到了职业规划、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要不断进行自我成长。在职场上,我们常常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够适应职场的需求。无论是通过参加培训班、读书、培养兴趣爱好,还是积极反思和总结,我们都应该学会在自我成长中找到乐趣和动力。作为一名年轻人,我相信通过不断自我成长和努力,我一定能够在职场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结尾(100字)

通过参加状元职场的报告会,我对职场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职业规划、沟通技巧、团队合作和自我成长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将成为我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我相信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努力,我们才能够在职场中获得更好的机会和成就。我将牢记这次报告会所传达的观点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在职场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职场小报告篇五

调查背景:

你是不是对工作总提不起兴趣?对于目前的职业状态,你是不是充满了厌倦情绪?曾经效率极高的你,现在是不是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而且身体疲惫?如果你有上述“症状”,说明你已面临工作倦怠的危机。

工作倦怠(job burnout)的研究始自于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1976)等人,当时主要基于那些在服务业及医疗领域人们的经历,因为这些职业属于情绪性工作(emotional work),具有较多的人际压力源存在,长年精力耗损,工作热诚容易逐渐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抱持负面态度的症候。随着职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不惊发现,诸多职场人士感觉工作特别累,压力特别大,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怀疑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为此,于3月进行“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总体为中国的所有企业,以网上100万会员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网络邮件、电话邀请等方式邀请调查对象参加调查。

调查目的:

2、通过对内在规律的深入挖掘,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和方向引导。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设计从“情感衰竭状态”、“玩世不恭状态”、“个人成就感状态”三个维度展开,以便全面客观的统计分析现今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共16道题目。

数据基本情况:

截止4月2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697份。调查对象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基本能够反映目前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的基本情况。调查有效样本几乎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整体来看,以中东部样本企业居多,前五名地区分别是广东(29.4%);北京(12.6%);浙江(6%);福建(5.3%);上海(4.9%),上述地区所收集的有效样本占总体的63%。

从有效样本的教育程度来看,主要是以本科学历人群为主,占总样本的60.5%;其次是大专学历的人群,达20.4%;硕士以上学历的人群也占有较大的比例,有15.1%。

从有效样本的企业性质来看,主要是民营企业与三资企业提供了工作倦怠状况的信息,这两性质企业分别占总样本的48.8%、25.3%;国有企业也占了一定比例,占总样本的15%;涉及的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和其它性质的企业较少。

从有效样本的企业规模来看,主要以中小型企业(101-500人)为主,占总样本的32.5%;小型企业(100人以下)的也占有较大比例,有20.6%,近五分之一之多。

从有效样本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是电子o通讯业、房地产o建筑业、教育o培训o咨询业、计算机(软件o硬件)业和其它行业为主,分别占总样本的27%;9.4%;8.9%;6.7%;5.9%。

第二部分: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中国职场人士总体工作倦怠程度堪忧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情感衰竭、玩世不恭、个人成就感,我们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情感衰竭状态

所谓情感衰竭是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职场人士有较严重的情感衰竭;有61%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深感筋疲力竭,表现出中度情绪衰竭;仅有12%的职场人士情感衰竭程度较低或没有。

2、玩世不恭状态

所谓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休申请等。调查结果显示,28%的职场人士对待工作表现出严重的玩世不恭状态,48%的职场人士中度的玩世不恭。由此可见,近三份之二的职场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并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的意义持有怀疑的态度,与刚入职场时热心程度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

3、个人成就感状态

所谓个人成就感减低是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职场人士对自身评价较高,充分肯定自己对工作和公司的价值贡献,并且能够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仅有4%左右的人士对现有工作表示成就感不强。一个人在工作是否较高的成就感,直接决定工作效率和效果,在三项维度中,本项维度反应的效果最为理想。

4、总体情况

为了对被调查者的工作倦怠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们还分别以同时出现工作倦怠中的一项指标、二项指标和三项指标为标准来衡量工作倦怠的严重程度,对被调查者进行分析。

我们把“出现工作倦怠中一项指标”作为轻微工作倦怠的标准,把“出现工作倦怠中二项指标”作为中度工作倦怠的标准、“出现工作倦怠中三项指标”作为严重工作倦怠的标准。

调查数据表明,有74.6%的被调查者表现为轻度的工作倦怠;有近43.2%的被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有10.8%的被调查者出现严重工作倦怠。也就是说,在我们身边的10人当中将有1位人出现严重的工作倦怠现象,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和企业管理者的关注。

注:在进行后续统计分析的时候,我们以平均分是否超过3分作为衡量工作倦怠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从人口统计学变量角度进行所有相关的分析。

二、男性的工作倦怠比例与程度要高于女性

从调查数据表明,有22%的男性出现了工作倦怠,而只有17%的女性出现了工作倦怠。虽然女性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低于男性,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女性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3项状态上表现出来的工作倦怠程度均比男性高。因此,出现工作倦怠情况的女性群体症状较出现工作倦怠的男性群体严重。这一点应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三、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学历的增高,出现工作倦怠的人群比例呈现倒u型分布。如,高中学历和硕士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轻,均不足10%.而具有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人群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则较高,分别为17%和16%.

经过多年大学扩招,本专科学历已成为用人单位基本入职要求,加之,如今大学缺乏职场教育,导致了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

四、三资企业的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发现,三资企业的在职人士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为18.5%;其次是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为16.6%;国有企业为16.2%;而民营企业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仅为15.8%.纵观不同性质的企业,工作倦怠状态均高于15%,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所有行业发生倦怠的可能性都非常高,这一点应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五、企业中市场部人员的工作倦怠现象最严重

我们对企业内容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出,市场部人员中有28.5%的人工作倦怠较高,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研发人员(25%);客服人员(22.2%);采购人员(20%);人力资源人员(15.5%);财务人员(14.2%);而行政人员工作倦怠程度最轻,为12.5%。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认为,只要与人打交道多的群体,都存在工作倦怠高发的问题。而市场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他人沟通交流最为频繁。

六、高级专业人员的工作倦怠程度位居前茅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级专业人员的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21%,接下来依次是高层管理人员(20.05%)、一般工作人员(17.29%)、中级专业人员(15.38%)、中层管理人员相对较低,为13%.一般而言,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与员工是否充分发挥能动性有着很大的关系,高级专业人员与高层管理人员其职业发展空间已进入“瓶颈”,相对较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七、25岁以下的年轻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25岁以下的人群中有近四分之一出现工作倦怠,达24.26%,其次是25到35岁人群为21.94%;35岁至45岁是13.1%,在收集的所有数据中反映出,45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表现出明显工作倦怠现象。随着80后逐渐成为当今职场的主流群体,其特有的群体性格特征,导致35以下的人群的工作倦怠程度高达20%以上。

八、安徽职场人士工作最倦怠

数据显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是的安徽(36%),其次依次为福建(30.7%),湖南(29.4%),内蒙古(25.5%)上海(23.3%),河南(23%),北京(22.5%),山东(20.8%),湖北(18%),重庆(16.6%),广东(15.9%),倦怠程度最低的是浙江,仅为(11.1%)。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安徽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才流动率较低,企业中的员工不能像在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里经常接受不同的工作挑战,工作倦怠状况较易产生。

九、印刷、石化、计算机三个行业工作倦怠最严重

数据显示,“印刷、包装”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工作倦怠比例达到45%.

各行业工作倦怠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印刷。包装(45%),石油。化工(30%),计算机(硬件。软件)(27.5%),生物制药(27.2%),物流。运输(26.6%),贸易。进出口(25%),旅游餐饮(25%),互联网。电子商务(23.8%),电子。通讯(22.7%),汽车。摩托车(20.6%),纺织品业(18.7%),教育。咨询。培训(18.1%),家电业(15.7%),金融。证券。投资(15.3%),房地产。建筑(15.2%),传媒。广告与医疗。保健。卫生服务(10%)。

据了解,在繁重的工作强度下,员工极易产生工作倦怠。而通过对接受调查人群的后期采访,发现印刷、石化、计算机行业员工工作强大最大,并且加班现象尤为突出。

调查说明:

“工作倦怠现状”调查采用网上自愿匿名填写的方式收集数据,因此不能代表所有人群,对于上网比例较少的人群不具备代表性。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过滤不合理数据,但是仍然有可能包含了某些精心制作的假造数据。调查采集样本的分布并非十分均匀(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和发达省份),对某些参加者较少的地区或者行业,本调查数据可能不具有代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