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传周工作计划(优秀5篇)

时间:2023-09-06 09:08:47 作者:JQ文豪 工作计划 科普宣传周工作计划(优秀5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科普宣传周工作计划篇一

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情况 我校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和活动,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增强了师生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采取了专题报告、科普橱窗、地震知识竞赛、黑板报等形式强化了学生的安全自救意识。

1、学校以班为单位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了地震知识竞赛活动,各班级选取部分学生参加,全校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一次地震知识竞赛活动。

2、学校德育处组织安排了全校各班的防震宣传黑板报评比,学校在5月份和9月份要求各班级以防震抗震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3、学校德育处利用“国旗下讲话”等全校学生集合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了地震的成因及过程。

4、我校开展聘请专家讲座活动2次,在多媒体教室专家通过丰富的图片向学生讲解地震形成、防震减灾抗灾的知识方法等,学生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解了地震知识,深刻认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意义。

5、我校开展地震演练活动,全校师生开展地震演练活动,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掌握地震知识,了解地震常识,培养了学生自救互救避险能力。演练活动我校共开展了6次,让1300多名学生参与,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能力。

6、学生通过观看防震减灾录像,了解地震小常识,防震自救互救小常识,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看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学生认识到防御自然灾害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7.课外活动:每学期组织参观活动一次(三至六年级学生参加,可分年级分班组织参观地震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每班组织一个防震减灾科普兴趣活动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活动。

8.模拟演习:每学年组织一次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分年级进行)。

9、学校积极参加省市区组织的防震减灾各项活动,参观市地震馆,参观防震减灾师范基地,参加防震减灾演练教育活动。

同时学校制定了防震减灾地震宣传活动的计划:

1、学校认真制定各学期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内容具体落实每一项工作。

2、每学期组织一到二次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

3、利用广播、板报和校园网等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4、学校利用早会、班队会等时间向学生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内容主要是听讲座,学习有关知识。

5、定期组织相关内容的演习。

6、开展其他活动加强防灾宣传教育工作。

7、各组织成员要各负其责,认真完成各自工作。

8、平时开展各项活动及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灾意识及防灾知识。

9、利用家长学校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协助学校对学生加强教育。

10、对每学期的工作及时总结。

我校为了进一步贯彻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增强学生防震意识,提高小学生防震减灾自我救护能力。我校领导十分重视防震科普宣传,结合学校第二课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防震科普知识成为我校期未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挥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社会功能,“小手拉大手”,极大地促进了我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

科普宣传周工作计划篇二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以党的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健康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普法宣传为切入点,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目标,贴近生活,注重实践,通过开展活泼多样的教育宣传活动,宣传科学观念,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注重自身建设,加强宣传力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组织网络。完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继续以社区主任牵头总负责、社区其他干部成员共同参与实施的科普工作机制;进一步充实壮大“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以科普志愿者带动周边社区群众树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决心与信心。

以科普活动室为社区科普活动主阵地,以科普宣传栏、文化画廊、院落张贴栏、基层信息公开平台等作为社区宣传载体,广泛张贴科普知识宣传海报,架设宣传横幅,发布科普活动信息,定期组织科普志愿者进院落开展科普宣传讲解活动等,在全社区营造科普宣传的浓郁氛围。

三、抓主题,突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1、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好丰富远程教育课件资源,搜集整理后,有针对性的定期举办各类科普培训,宣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继续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方式,开展民生科普共建田园城市”为主题,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结合社区实际,创新活动方式,突出活动特色。

3、抓好科普志愿者活动,开展科普志愿者进院落、进家庭活动。通过入户分发生活常识、科普知识,使科技之风吹进万家。

4、以各种节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每月有活动、有小结、有记录,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5、积极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通过举办科普知识竞赛、科普文艺汇演、科普旅游、青少年寒署期电脑培训等活动做好科教进社区工作。

6、反对邪教,崇高科学,加大对伪科学,邪教组织反对力度,组织居民观看碟片、宣传画等,使居民民自觉加入到反对邪教,反对伪科学的队伍中来。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

在新的一年里,xx社区本着弘扬科学、传播文明、服务社区群众为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发挥社区工作者队伍作用,倡导全民参与,将我们的科普工作越办越好,为共建和谐社会,田园城市贡献力量。

科普宣传周工作计划篇三

根据锡山教[20xx]17号文件精神,根据《锡山区教育局第九届科普宣传周活动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开展了以“创新促进发展,科普惠及民生”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现已圆满结束。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各项活动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将活动情况的作简要小结。

科普宣传周期间,学校把“无锡市锡山区第九届科普宣传周”的宣传口号印发给各班级,张贴在教室里,每天在校园内电子屏幕早晚播放,营造了浓厚的科普宣传氛围。围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障安全”这一科普宣传周活动主要工作,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传染病防疫讲座、黑板报宣传、金点子征.等,通过活动学生们对节能、节水、节地、节约资源的知识掌握了不少,并开始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行动,为共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

具体工作如下:

1.宣传工作: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了防震减灾主题安全教育;各班利用黑板报等方式宣传科普宣传周标语;在科普周期间学校利用大屏幕每天早晚滚动播放标语。

2.在全校师生中举行“我为节约型、生态型校园建设出金点子”比赛。比赛教师和学生两个组,教师以办公室为单位,由工会组织,成绩纳入学期文明办公室考核体系。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成绩纳入优秀班整体考评。在很多种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带头积极参与,大家围绕学校自身的建设,提出了 “空中花园”、“雨水收.系统”、“路灯led改造”等多个优秀金点子。学生更是妙思连篇,一个个好点子令成人刮目相看。 5月22日,学校按时向教育局递交了参赛作品,相信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的。

3.在无锡—阿合奇两地的网络科普知识竞赛中,我们广泛发动全校高年级学生开展科普知识竞赛,选择50名同学参加了网络答题,最后获得两地排名第13名。位居锡山区第2。

4.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利用科普宣传周的机会开展了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例如带领低年级学生参观学校科技馆,激发了低年级小朋友对科学的兴趣。进行了太阳能汽车表演,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神奇的太阳能,对未来开发新能源充满信心。

科普周活动,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通过科普周活动,培养学生对等科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与能力,使学生逐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会以此为新起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同时,我们要继续从兴趣入手,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把科学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努力把我校科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科普宣传周工作计划篇四

xx社区“科普宣传周”领导小组结合社区实际,本着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对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确保科普宣传周开展的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精心策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活动内容,认真部署,责任到位,确保活动针对性强,群众参与面广。保证了各项活动有计划的开展。

围绕今年科普宣传周主题,运用授课、图板、专栏、现场问答、资料发放等宣传形式,不断增强居民的低碳意识,提高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

今年科普宣传周活动,围绕低碳与再生资源的主题,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关注节能减排和资源再生与利用等居民生活中的日常问题,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举办了“再生资源进社区”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再生资源(废旧物资)的简介、太仓市再生资源回收现状与再生资源小常识等,志愿者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丰富的素材为居民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什么是再生资源以及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废旧物资,使之变废为宝。

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资源再生利用。

3. 绿色环保回收箱布置。5月24日,在太仓市供销合作总社与太仓市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支持下,xx社区在辖区内xx二村、曼氏银洲花园等7个封闭式小区的醒目位置安置了绿色环保回收箱,主要回收废电池电板、废电子产品与废电子元器件等废旧物资。居民反响热烈,有些居民表示以前家里的废电池都不能及时处理,现在小区里就有专业的回收废电池的途径,非常方便。

4. 环保袋分发宣传。5月24日下午,社区向居民分发环保袋,宣传低碳理念。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耐心解释,如果一个环保袋只使用一两次就丢弃,并不是低碳行为。居民纷纷表示理解与支持。

社区流动回收体系建设情况。

6. 科普一日游。5月25日,社区部分党员与居民代表参与了科普一日游活动。参与者先后来到太仓港码头、太仓港区规划展示馆和恩钿月季园,解说员的讲解令居民们受益匪浅。

回顾今年科普宣传周活动,做到了领导重视,居委精心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安排紧凑,紧扣主题,活动宣传面广,影响大,效果好,取得了圆满成功,效果显著。

科普宣传周工作计划篇五

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增强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探索出一条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将教育科研寓各项活动之中、各项工作之中,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促进广大教师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和成长的职业生活方式。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工作目标:

1、做好课题实施及课阶段性总结工作;

2、进一步深化校本研究工作;

3、培养科研骨干市级1名、区级4名、校级5名;

4、实验教师能独立撰写实验计划、实验报告和教学案例;

5、出一本科研成果集。

(二)工作措施:

1、完善《公滨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定期组织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科研成果。将教师承担科研课题以及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作为教师个人评优、晋级的必备条件。

2、搞好课题管理和科研档案管理,注重对研究过程的管理,科研小组经常监督检查、指导服务,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课题管理和科研档案管理。

3、组建科研团队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微观研究。

4、启动实施课题研究责任制、课题研究活动制度,增强领导及实验教师的责任感,形成研究习惯。

5、依据“专家引路、骨干带头、全员参加”的培训模式,大力普及推广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

6、继续实施校内科研骨干认定制度,实行校、区、市逐级推荐政策。

7、加大我校教育科研宣传力度。及时与上下级传递最新信息。

三、具体安排:

三月: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 宣读修改后的科研奖励办法

四月:实验教师隔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

五月:聘请专家指导讲座

六月:科研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 各级论文的评审申报工作

七月:科研成果评选(课题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