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卫国戍边故事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3-09-18 00:21:30 作者:HT书生 心得体会 2023年卫国戍边故事心得体会(通用5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卫国戍边故事心得体会篇一

戍边英雄是时代的楷模,我们讴歌,我们赞美,他们即使不会再回来,但戍边精神将永垂不朽,指引着我们前行的路,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他们脱下军装,也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选择穿上军装,舍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为我们守护团圆,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也是那群需要为祖国,为群众负重前行的人,如果祖国需要我,我也愿披甲上阵,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祖国需要我,我也愿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抵挡住敌人来犯;如果祖国需要我,我也愿意用我的青春,守住这繁荣盛世。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两年的村官生活,使我的人生迈入了新的征程;两年的村官生活,使我对生活充满了梦想与期待;两年的村官生活,给我带来了一段“美好时光”。

村官生活的酸甜苦辣。我所在的村里比较偏僻,初下村时,脏鞋子、满脸灰、厕所脏成为下村的标配。从刚开始的各种不习惯到后来的习惯并熟悉。还记得第一次为村民答疑解惑后被感谢后的欣喜,还记得第一次通宵整资料后得到肯定后的自豪,还记得土地确权时夜以继日核对土地信息后的踏实,还记得秸秆禁烧季节时,与村两委奋战麦地的场景。渐渐的村里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我在这里获得了家的温暖,忙碌一整天土地确权后,热情的大妈拉着我们在她家吃家常便饭,那碗面条有了“家”的味道;下大雨时,路过不认识的村民骑着电瓶三轮车把我捎到镇上车站。

“村官锻炼过的素质就是高”。村官两年后,我考上了选调生,初入工作岗位,我被派到了组织部,恰逢标准化党建正忙时,上班第一天我就留在办公室加班整理非公党建资料。工作第一周后,领导对身边的同事说“村官锻炼过的素质就是高,适应能力强”。听到这句话,有一丝自豪,但更加的是对村官生活的感激,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这一切都是源于之前村官时,对组织部工作的了解,不管是标准化党建还是社区工作情况,我都不会感到陌生。我在想如果时光倒流,我会更加珍惜村官生活,多请教问题,多学习技能,多帮助村里干活,多帮助村民排忧解难。

那里曾是我的第二个”家”。我感谢脚下的土地和我的村官生涯,它给了我很多很多。未来,不管在何处,做何事,那里都是我永远的宝贵回忆,希望那里的一切越来越好。愿所有曾是大学生村官和现在仍是大学生村官的朋友们,初心不变,奋斗不止。

卫国戍边故事心得体会篇二

近日,有报纸刊发反映中印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的综合报道。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巍巍喀喇昆仑,英雄的名字和故事,在这里静默伫立。在这片冰封雪裹、空气稀薄的“生命禁区”,官兵们以守卫祖国最艰苦的地方为荣,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逐步形成了闪烁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光芒的喀喇昆仑精神,其中埋藏着中国的制胜密码和精神力量。

_____给予青年干部厚望,不断鼓舞广大青年干部树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决心和信心,激励青年干部做勇于担当的实干家。处在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青年干部当与激情相伴、与奋斗为伍,修好自身“心”经,以“安专迷”精神不断鞭策自己,在时代坐标上演绎出彩的青春。

“安”是一种境界,安下心来方能做到心无旁骛。初入职场的青年干部多是眼高手低,坐不住“冷板凳”,眼红那些光鲜亮丽的身份、名誉,却忽略了光鲜背后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的钉钉子精神。不能否认,安定心神、端正态度、深入思考、打牢基础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一件件做好本职工作,既要拥有向往诗和远方的美好心境,又要着眼完成当下任务,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少一些私心杂念,践行好“老西藏精神”“那曲精神”,安于奉献、安于本职工作,在坚守中不断积累沉淀,基础牢方能大厦稳。

“专”是一种追求,专心致志方能成为“行家里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成为职场箴言,“踢皮球”现象屡见不鲜,导致遇事没人扛、难事没人接,殊不知得心应手出自千锤百炼,独当一面源于百斩荆棘。青年干部,要专注于工作、专心于职责,做到责任在心、担当在肩,主动钻研、专一求精,谙熟政策、精准操作、关注细节,深入掌握业务知识技能,以铁的纪律凝聚意志,以一名优秀公职人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迷”是一种状态,迷恋至深方能成就一番事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弥漫在日常工作中,说在前面、做在表面的心态成了不少人的工作主旋律,乌托邦的完美经不起检验。干一行爱一行,就要深入了解工作的本质,把工作当事业,全身心投入、迷恋至深、乐在其中的奇妙体验无不征服一切努力,执着追求、永不言弃,在坚持不懈中历久弥坚,锻造过硬的政治能力,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

青年干部,需要扣好工作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握思想政治建设这条生命线,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储蓄能量,厚积薄发。

卫国戍边故事心得体会篇三

喀喇昆仑高原,大河冰封、群山耸立,是祖国的西部边陲,更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祖国各地的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来,外军公然违背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边防团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英勇牺牲,他们用生命誓死捍卫祖国领土,他们用行动彰显英雄赤胆忠诚。《英雄赞歌》里这样唱道,“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为英雄唱首赞歌,歌声嘹亮,响彻云霄。

这体现了习主席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且矢志不渝的精神。“无我”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党员干部应戮力同心担起的重担,也是需要党员干部以“无我”的状态去奉献的目标。

“无我”是一种信念,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不悔。党章的总纲有规定:“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把“无我”作为一种信念去坚守。无论是扎根基层的一线乡村干部还是各级机关干部,无论是企业的一线员工还是管理领导,无论是流动在外的农民工还是返乡创业的新农民……都需要坚定无我的信念,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耕耘,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时刻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准备。

“无我”是一种胸怀,是“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博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作于1842年的诗充分体现了林则徐不顾个人安危、忘我牺牲的坚强意志,国家虽无战争,但每年为了保护人民利益牺牲的边防战士、警察等依然不在少数,有人感叹“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并不是这些人不想活着,而是在人民的利益面前,把自己放在了一边,这些人都有着博大的胸怀,愿意为了人民牺牲一切。广大党员干部应处理好“公”和“私”、“大我”和“小我”的关系,以博大的胸怀、广阔的胸襟,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

“无我”是一种境界,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尚。习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将人民的利益视作至高无上的利益,身为领导人,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着实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我们应热爱祖国的每一寸河山,努力扎根群众,向群众学习,以群众为师,从群众中汲取经验智慧、增强执政本领;我们应在实践中锤炼品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规章制度,公道正派处事、无怨无悔做事。

戮力同心担重担,齐心协力谋复兴。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将无悔的信念、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境界作为“无我”的真义,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投身到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实践中去。

卫国戍边故事心得体会篇四

去年6月,在祖国西部边界,一场由外国蓄意制造的边界冲突突然爆发,我国的边防官兵祁发宝同志身负重伤,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同志不幸牺牲。张开双臂有时是拥抱爱人,有时是阻挡敌人。祁发宝团长身先士卒,张开双臂,用身体当界碑,阻挡来犯敌人。“00后”战士陈祥榕,写下过这样的战斗誓言“清澈的心,只为中国”,他才18岁,干净、纯粹,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有着实现一切的可能性,但是他却把这份初心贡献给了祖国的山河大地,把年轻的热血撒在了高原的风雪边关。陈母说:“我只想知道榕儿在战斗的时候勇敢不勇敢”。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爱国和忠勇是他们身上最美的光辉。那些戍边战士,那些解放军人,他们也有家,他们是谁的儿子,是谁的父亲,是谁的爱人?他们在保家卫国的时候,是他们的家人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为国家主权,为领土安全,为社会安定身先士卒,英勇无畏,戍边英雄事迹感动了全国。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也应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我们要和客观环境斗争、要和不良作风斗争、要和消极思想斗争,以此实现自身成长成才,不负青春韶华,不负党和国家给予的厚望。

不惧艰难,基层党员干部要善于和艰苦的客观环境作斗争。基层党员干部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充满了各种新情况,工作任务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我们要全方位运用多种斗争手段,去解决不同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对党和人民负责。个别党员同志抱怨客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但我们必须知道,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念,多思善想,找到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就一定可以走出自己的通天大道。尽管抗击疫情艰辛,脱贫攻坚艰巨,但我们依然向着胜利不断前进,不负国家和人民所托。

永不妥协,基层党员干部要敢于和腐败的不良作风作斗争。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千家万户,其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百姓的利益,也容易产生利益的置换和输送。“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基层党员干部应当洁身自好,要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自己的清白,绝不向不良作风妥协低头,并且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主动揭发检举不良作风和行为。这份坚持出自党和人民的信任,我们应当“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奋发向上,基层党员干部要勤于和自我的消极思想作斗争。基层党员干部工作任务重,工作复杂,神经长期处于紧绷的状态,难免会产生消极怠惰的思想。甚至因为攀比思想作祟,产生一定的思想落差,觉得付出没有回报。这些思想极易影响到工作质量,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所谓功不唐捐,任何微小的付出都有其价值,基层是锻炼党员的大舞台,只要愿意,我们一定能够有所收获。基层党员干部也应勤于思考和自省,关注自身的思想动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与消极思想的斗争中实现自己的成长,追寻基层工作的真实意义!

卫国戍边故事心得体会篇五

反复阅读了几遍中印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的报道,心中非常感动。

2021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中方为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推动局势降温缓和,保持了高度克制,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气度担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
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出重围营救,英勇牺牲;
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战士王焯冉在支援途中,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线,自己却淹没在河水之中。

有关冒险,世界上存在许多说法:有人说为了探索未知,有人说为了彰显生命,还有人说因为山在那里。但这些人的冒险是出于职责那是中国的边境线之一,必须去守护每一寸疆土,宣示主权。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年轻战士们被卫国责任所激发出的英雄气概,以及所作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非凡事迹。然而也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平凡的英雄主义。他们的身世那么普通,他们的出现那么偶然。恐惧与无畏、动摇与坚定、世俗与崇高这样奇妙地揉合在一起。比如陈红军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了,肖思远憧憬着未来娶上心爱的姑娘,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有等到这一天,而是把生命和青春永远地留在了高原,为捍卫国家领土安全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献出了生命。

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来自天南海北的一队队官兵,齐聚神仙湾,用宝贵的青春与无畏的勇气一同筑起祖国的西南界碑!他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他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他们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他们是永远的英雄!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所说,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每一位英雄烈士都值得怀念,值得尊敬。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祖国不会忘,人民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