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5篇)

时间:2023-09-23 20:40:10 作者:文锋 文秘知识 最新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一

小数乘法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课时安排:

6课时。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二

单元学习目标:

1.能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2.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开展一次调查家乡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领略家乡的民俗风情,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4.能多留心、多观察、多思索、多积累,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丰富的.写作材料。

5.学会进图书馆检索书目,能制作摘录卡片,养成勤读书、勤摘录的好习惯。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社戏2课时

端午日1课时

本命年的回想1课时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2课时

常州“民俗风情”专题活动1课时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教材分析: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过年、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以及农村社戏的民俗风情。读罢这些文章,更可激发我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更加热爱我们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设计: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新课程伴你学语文》。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等。

3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4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你知道我们常州有哪些风俗习惯吗?给大家讲讲。讨论,交流。

2针对单元主题,商讨单元学习专题,并拟订实施方案,如以访问的形式开展一次了解家乡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活动等。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

3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社戏(一)

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的详略安排。

2.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

3.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

课前学习: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鲁迅及其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在上一个单元,我们领略了快乐美好的金色童年,请大家讲一讲童年留给自己最美好的回忆。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让我们一起跟随他去看一出《社戏》。倾听,讲童年趣事。

2布置任务:请仔细阅读课文,看看文中一共回忆了哪些事情,课文中的哪个词能概括平桥村在少年鲁迅心中的地位,为什么?阅读课文,思考。

3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社戏”。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布置任务:再读课文,结合文章的标题“社戏”,说说按事件的发展进程可将本文分为哪几部分?速读课文,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问题情境:从课文的描述来看,当夜的社戏其实并不精彩,但为什么作者说“以后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思考,小组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

5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吗?请给大家讲一讲。讲述。

教学反思

第三块:赏析月夜美景。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布置任务:在社戏途中有两处景色描写,请放声朗读。你觉得美吗,为什么?如果你处在这几段文字描绘的情境中,将是怎样的心情,有怎样的感受?诵读,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3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你有没有过“人在图画中”的经历?描绘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小组讨论,交流。

4组织交流、评价。讲述,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第3课时社戏(二)

学习目标:1.能把握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对平桥村人的深厚感情。

课前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课堂学习:

第一块:平桥村人物谱。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我”之所以喜欢平桥村,除了“社戏”外,更为关键的是还有一群淳朴、友爱的小伙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

3问题情境:请给平桥村的村民写一个人物谱,分别用几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思考,.写作。

4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辩论赛。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有人说双喜他们偷豆的做法是应该批评的,你认为呢?讨论,交流。

2组织辩论。分组,辩论。

3主持、参与、评价。自评、小组互评。

教学反思

第三块:平桥村印象。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你喜欢平桥村吗,喜欢平桥村的生活吗,为什么?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

3问题情境:如果平桥村要发展旅游业,请你给他们写一则导游词,你将怎样写?思考,.写作。

4组织交流、评价。自评、小组互评。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你是否也有过一次愉快的旅行或难忘的探亲故事?请写下来。

第4课时端午日

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概括湘西人民端午日的风俗。

2.能欣赏赛龙船场面的精彩描写,掌握虚实相生的写法。

3.能体会赛龙船表现的激励争先、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前学习:1.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边城》。

2.向家中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我们这儿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今天我们就要走进湘西茶峒人民的端午日。倾听,讲述。

2请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沈从文的情况。介绍沈从文及其《边城》,其他同学补充。

3布置任务:请阅读课文,说说端午日这天湘西人民举行了哪些活动?和我们这儿的端午习俗有什么异同。阅读,思考。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三

一、神机妙算我能行!(共35分)

1、口算(5分)

2.4×5=0.9-0.52=3.99×1=0×3.52=12.5×8=

2、列竖式计算(12分)

42×5.45.6×1.80.25×0.046

(保留两位小数)

3500×0.961.08×250.12×0.44

(保留到十分位)

3、怎么简便就怎么算.(18分)

0.125×320.78×1013.26×5.7-3.26×0.7

56.5×99+56.51.25×213×0.819.625-(4.716+9.625)

二、填空。(共28分)

1、根据321×23=7383,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21×23=3.21×2.3=32.1×2.3=

32.1×0.23=3.21×0.23=321×0.023=

2、在下面的圆圈里填上“”、“”或“=”。

23.2×0.9○0.915.6×3.2○3.2×15.6

1×0.36○13.6×5.2○52×0.36

3、5个1.6相加,用加法表示是,用乘法表示是(),

结果是()。

4、0.35×2.73的积有()位小数,a×2.3的积是三位小数,那么a至少是()

位小数。

5、0.27扩大到它的100倍是()。325缩小到它的是()。

6、填空。

31.69618.94530.463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精确到百分位

7、一块玻璃长是1.2米,宽是0.85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平方米,如果每

平方米的售价是18.5元,这块玻璃是()元。

三、判断题(共5分)

1、0.36时=36分。()

2、一个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3、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1。()

4、“1.6×0.35×5=0.35×(1.6×5)”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

()

5、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积不变。()

四、文字题。(共6分)

1、1.25乘4.2减5,差是多少?

2、比4.7的1.5倍多3.05的数是多少?

3、3.5与4.9的积是多少?(精确到个位)

4、25.26的3.6倍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

五、我能解答生活问题。(共26分)(第4题6分)

2、湘江花园的一幢大楼有16层,每层高2.96米,这幢大校高约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门票成人:每张4.5元

儿童:每张2.5元

3、小玲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游玩,只见入门处写着:

请你帮她算一算,买门票一共要几元?

4、小兰家每天平均用电2.3度,八月份她家共用电多少度?如果每度电0.79元,她家八月份一共应缴纳电费多少元?(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5、学校食堂的面积是100平方米。用边长0.8米的正方形砖铺地,150块够吗?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四

“小孩子吃鸡爪,字会写的很难看的”每次看到桌子上有鸡爪,我便会想起奶奶说过的话,想着想着就扑哧一下笑了出来。

记得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那天是哥哥每星期回来一次的日子,奶奶烧了鸡爪,每次哥哥都吃得很开心,我却从来都没有吃过。今天中午我见了鸡爪,开心不已,随手就想抓起一个吃,幸好奶奶机灵,怕我会偷吃,一看到我在吃,便叫住了我:“唉,别吃,这个啊要等哥哥回来才能吃,而且啊,奶奶告诉你一个秘密,小孩子吃鸡爪,字会写得很难看的,你哥哥吃了没事,你吃了啊就会想奶奶刚才说的那样哦!”我听了立马收回了手,在心底庆幸自己没有偷吃,“逃”回了我的房间中。

回到房间后,我回想起了奶奶警告我的话和桌上那盘香气诱人的鸡爪,心中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忍着等到哥哥来吃饭了。只见哥哥像往常一样,坐下来,津津有味的吃起了鸡爪,我见了哥哥狼吞虎咽地吃着鸡爪,心中仍是很想吃,于是,我踮着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了桌子边,趁哥哥在接电话时,手里抓了几个鸡爪,开心地跑回了房间,津津有味地吃起了鸡爪。

可吃完之后我便后悔了:“唉,都怪我,那么爱吃,可现在吃了,字就会写得很难看了,爸爸肯定得骂我了,早知道就不吃这鸡爪了,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一个下午我都提心吊胆的,字都一个笔画一个笔画地写清楚,还受到了爸爸的表扬,可我心中的恐惧却丝毫没有减退,仍旧担心着自己写出来的字会不会很难看,吃饭也吃得不安心,要不就是筷子夹的东倒西歪,要不就是把菜夹到桌子上,把壳夹到碗里。

爸爸看出了我的奇怪之处,问道:“女儿,你今天是怎么了,一整天都提心吊胆魂不守舍的?”我只好将中午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爸爸听了之后,一下子笑个不停,而我却在旁边丈二摸不着头脑。原来,这只是奶奶的一个谎言,劝我少吃一些,免得待会儿肚子胀着,吃不下中饭,下午会饿。

善意的谎言1000字

据说这家医院最近在闹鬼。小薇坐在病床上,看着听着走廊上的人们煞有其事地谈论着。

小薇不信这一套。她在这里住了两星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她也不信她父母的话,如果真只是小病,为什么这么久他们都不来看看她?连护士也像是把她忘了一样,对她视若无睹。

小薇望着窗外发呆,从这里可以看到医院的大门。每天那儿人潮来往,像一大群慌不择路的蚂蚁昏头昏脑地来回奔走,然而那多人里却找不到她朝思暮想着的两个人。今天,吸引她的却不是窗外的风景,靠窗的病床上,不知何时来了个从来未见过的女孩。

苍白又过分瘦削的脸,一双澄澈的眼睛下缀着乌黑的眼袋,那女孩也茫然地望向窗外。

你知道这家医院有闹鬼的传闻吗?鬼使神差地开口,小薇听到自己清晰又隐约颤抖的声音。

那女孩似乎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猛地回头,眼睛里流露出惊恐不安。小薇有点纳闷她激烈的反应,但仍然微笑着同她攀谈。聊了一会儿,女孩渐渐放松下来,话也多了不少,一时气氛变得融洽起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薇并未揭发艾莲的身份,相反,她乐于获得一个别人看不见的幽灵朋友。也许她并不想被我当成怪物才装作普通人吧,小薇这样想,而且配合她隐瞒了这个秘密。望着艾莲洋溢着快乐的笑脸,她也觉得心底柔软的某处发出了一声轻叹,有点开心又模模糊糊地疼痛。

她很喜欢艾莲这个朋友,本来因孤独而被凝固的时光像被解冻的溪流歌唱着流去,转瞬汇入过去的海洋。半个月了,谁也没有来看她。

看着不像往日般滔滔不绝,而沉默失落的她,艾莲有些手足无措。无论是安慰,是鼓励,还是刻意的出洋相,都不能让小薇黯淡的双眼重现光彩。最终,艾莲轻轻地告诉她:“我有办法让你见到他们。”可眼神无比哀伤。

艾莲带着小薇跑出医院,坐在公园的僻静角落。小薇的心里很乱,作为幽灵的艾莲,也许真的有办法帮忙,但她那么悲伤的表情让她心情沉重,难道艾莲会因此受到伤害或者灰飞烟灭?小薇不知道该怎么办,她不愿放弃父母和好朋友中的任何一方。

不久,耳边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一对神色憔悴的夫妇出现在小薇眼前,他们的确是她的父母。可是,为什么短短时间未见,他们就苍老了这么多?藏不住的白发和皱纹刺得小薇的眼睛生疼。

女人哭着抱住小薇,男人也走近她,都一脸遮不住的哀痛。一时间,悲伤和压抑如潮水般淹没了小薇,让她难以呼吸。

一直安静旁观的艾莲也红了眼睛,哽咽着告诉她:“对不起,我一直没跟你说――其实我从小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小薇恍然想起了一切。

原来是这样啊。原来自己才是幽灵。一月前的重病早已夺去了自己的生命。

回抱住自己的父母,小薇微笑着,眼泪却止不住流淌,现在自己真的该走了,泪眼朦胧中她看了艾莲一眼。

谢谢你……谢谢你的谎言。还有,再见了。

[六上第三单元作文]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五

常州市勤业中学仇海蓉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养成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了解作品所描写的民俗风情,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并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开展一次调查家乡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

4、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

5、走进图书馆,学习检索书目,检查工具书,根据需要进行摘录,养成做读书卡片的习惯。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社戏》3课时

《端午日》1课时

《本命年的回想》1课时

《中秋咏月诗》2课时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1课时

单元小结(学习反思)1课时

三、单元介绍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绚丽多姿,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选的三篇阅读教学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异地的民俗风情,有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如鲁迅的《社戏》;有的是对湘西端午民俗的介绍,如沈从文的《端午日》;有的是对京郊运河家乡旧时过年习俗的深情回忆,如刘绍堂的《本命年的回想》;文章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朴实清新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优美画面。读文如临其境,有在“画中游”之感。读罢这些文章,更可激发我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更加热爱我们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专题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语:分节日,搜集不同的民俗文化搜集、整理

2指导语:将搜集来的民俗文化分门别类交流、综合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巡视、参与、指导浏览目录、课文,做好记录

3指导语:交流读后感悟并提出思考交流、记录单元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块:确定单元学习专题并拟定实施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2小结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社戏》(一)

学习目标:通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叙事有详有略的安排

课前学习:了解鲁迅及其主要著作。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课前学习情况检查汇报成果

2指导语: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并能了解文意。自读

3组织交流、检测检测、发表见解

5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6、课文中的哪个词能概括平桥村在少年鲁迅心中的地位?发表见解

第二块:理清文章脉络,想像优美画面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交流、评价小组代表发言

4巡视、参与、讨论小小组交流、讨论、绘画

5组织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自评、互评

课后学习:1、划出文中描写精彩的语句,熟读成诵

2、搜集所生活的'环境中的趣闻逸事

第3课时《社戏》(二)

学习目标:1、感受文章描写的优美画面;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谈自己对城市生活或农村生活的感受;

课前学习:1、划出文中描写精彩的语句,熟读成诵

2、搜集所生活的环境中的趣闻逸事

课堂学习:

第一块:品位秀美画面,评价城乡乐趣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语:组织学生阅读划出的精彩片段,并加以点拨和评价阅读并阐述理由

第二块:语文活动:辩论赛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将学生按城乡分成两组交流趣事

4组织辩论:正方:城里的生活更有趣反方:乡下的生活更有趣开展辩论

5主持、参与、评价自评、小组互评

第4课时《社戏》(三)

学习目标:把握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对平桥村人的深厚感情。

课前学习:完成上堂课的思考问题。

课堂学习

第一块:把握人物性格,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交流,小结人物性格小组代表发言,补充、评价

3指导语:你较喜欢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组织交流,鼓励、评价发表见解,谈感受

第二块:拓展质疑,领会作者的.写作感情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讨论:豆和戏都很普通,作者在意的是什么呢?讨论

2组织交流发表见解

3设置情境: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作者的经历吗?思考、.写作

4指导语:对文章本身还有可质疑的地方吗?思考、质疑

5解疑、小结自我小结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图书资源《鲁迅全集》(1938年版作者:鲁迅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传》(作者:王晓明)

第5课时《端午日》

学习目标:1、了解湖南湘西端午习俗;

2、学习本文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手法;

3、开展一次探讨“端午习俗”的研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