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际交往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 中班人际交往社会教案(汇总8篇)

时间:2023-09-29 21:08:25 作者:飞雪 活动总结 最新人际交往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 中班人际交往社会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际交往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篇一

新学期开始了,作为一名小班教师,如何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幼儿园、爱老师、爱同伴?这是我们必须首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与幼儿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

孩子还会苦恼不止呢?在观察和思考中,我找到了答案:主要原因是陌生环境没有同伴,离开亲人失去安全感,于是焦虑情绪油然而生,哭闹成了最好的发泄方式。这节《鱼儿好朋友》活动,节奏朗朗上口,歌词简单易学,活动中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动作模仿学习,在音乐活动中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1、能够积极地参与游戏,愿意与同伴游戏,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感受歌曲中一条鱼的孤单和三条小鱼的快乐的情绪;

3、能随音乐做模仿动作(小鱼摆尾游水动作)

1、《鱼儿好朋友》磁带,录音机,钢琴;

2、鱼儿好朋友的视频课件;

3.小鱼头饰若干

一、幼儿随教师学小鱼游

教师做小鱼游的动作引出歌曲。教师扮演小鱼,一边做鱼游动作,一边用缓慢的速度读出“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并伴随孤独、苦恼的表情。

实录:

老师以小鱼的'身份:小朋友们好,我是一条小鱼,你们好!

幼儿:小鱼你好!

老师:我在水里游泳,游啊游。

教师蹲下做发愁的动作与表情说:

“我开心吗?”

幼儿:不开心、难过的。

教师:对呀,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在发愁,没有人和我做朋友。

分析: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在倾听习惯能力方面与回答问题的完整性都不够好,所以需要老师,反复的讲述,通过提问与强调,让孩子们学会其中的词句,通过动作与表情,让他们明白其中词汇的含义。

二、听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边唱边做游戏

(1)教师一边做小鱼游的动作,一边用缓慢的速度唱出“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并伴随孤独、苦恼的表情。

教师:小朋友们,你能帮帮我,让我变的开心啊?(自由回答)

(2)和小鱼做朋友。

教师:这里也有一条鱼,和我一样孤孤单单的,在发愁;

(放第一段课件)

教师:咦,来了一条小鱼,它们碰在一起做了些什么呀?教师示范做出相应动作;

教师:谁愿意和我做朋友啊?

(放第二段课件)

教师和一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中速读出“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并伴随高兴的表情。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学两条小鱼在一起是怎么样做的?(摇摇尾

巴,点点头)

教师:做的真不错,这时候又来了一条鱼,也游来和他们做朋友了。三条小鱼碰在一起会怎样呢?(大胆想象发言)

(放第三段课件)

教师再请一名幼儿边作鱼游动作,并唱出“三条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伴随愉快的表情。

三、听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边唱边做游戏。

1、教师:小朋友们,想和我们一起做朋友么?

2、在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

大家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这次音乐活动,孩子们的兴趣比较高昂,在说说、做做、唱唱的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但在活动中,少数孩子们对词句的倾听不够,表达不清,有的甚至眈眈地看着老师,不知要做什么,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的教学重点放在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让幼儿大胆参与游戏中来,与同伴共同游戏想,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普遍达到了目的。

很快乐。在表演的时候,幼儿由于经验不丰富,我便让幼儿模仿学习小鱼的动作、表情。在此基础上,还鼓励幼儿自己大胆做动作,用肢体语言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和节奏。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比较高昂,在说说、做做、唱唱的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小百科;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

人际交往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篇二

1.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幼儿园的快乐,与人交往要和睦相处。

2.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喜欢幼儿园吗?你为什么喜欢幼儿园?生:喜欢。

生1:幼儿园里有许多玩具。

生2:幼儿园里有滑梯。

生3: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可以做游戏。

师:说一说你在幼儿园里是怎样与小朋友相处的?

生1:我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生2:我和小朋友一起摆积木。

师: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

生1:我会去帮助他。

生2:小朋友摔倒了我去扶他。

生2:小男孩踩到香蕉皮,摔倒了。

生3:小男孩摔倒了,站着的小男孩在笑他。

生4:小男孩摔倒了,站着的小男孩在去扶他。

师:让我们听一听站着的小男孩在说什么?

师:小男孩摔倒了,很疼。可是站着的小男孩还在嘲笑他,你说他做得对吗?

生:不对。

师:让我们快来对摔倒的小男孩说些什么!

生1:我对他说:“小弟弟,你疼不疼,快起来。”

生2:你没事!我帮小男孩揉一揉。

师:小朋友真有爱心。小朋友听了很高兴。他说:“谢谢你们。”让我们一同再来看看这三幅图里的'小朋友谁做的对?(出示图)

生:第一幅图的小朋友做得对。

师:让我们也向第一幅图里的小朋友一样一起玩!请小朋友同我一起回到班级搭积木去!

鼓励幼儿在日常活动多与小朋友一起玩,体验幼儿在一起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

人际交往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篇三

〈〈好朋友〉〉是一篇内容简单却很有意义的童话,先是用整齐对称的文字描述了四组关系密切的生活用品,通过孩子们简单的推理,第五组鸟与鸟笼也应是一对好朋友,可此时作品笔锋一转,一贯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鲜明主题就此诞生。语言活动借助一个有趣的童话,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赋予熟悉的物品以生命和友情,是孩子学会辨别、观察与体谅,在听听、说说、找找中既了解故事内容,又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在看看、听听、说说、找找中理解童话内容。

2.学习迁移生活经验,丰富联想,大胆讲述。

3.喜爱大自然,乐于和鸟类做朋友。

活动开始,我用韵律活动“找朋友”,让幼儿感受找到好朋友的乐趣。

接下来引出童话欣赏〈〈找朋友〉〉,让幼儿认真听,让幼儿想和好朋友在一起心里怎么样。

展示教学软件,引导幼儿讲述。

1.先观察小鸟的家里有什么:窗户、门、桌子、雨衣、椅子、茶壶、茶杯、小鸟等。

1.有的认为鸟笼是小鸟的家,应该是好朋友。

2.有的认为小鸟不会愿意和鸟笼做好朋友,因为小鸟关在笼里,不能飞,很可怜的。

说一说为什么小鸟不愿做鸟笼的朋友,它的好朋友到底是谁?

1.小鸟在鸟笼里没有自由,所以不是好朋友。

2.蓝天、白云是小鸟的好朋友。

3.要保护小鸟,做它的好朋友。

最后,我请小朋友来做游戏,让它们随着音乐找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实物的好朋友。引导他们可以找更多的好朋友。

整个活动,孩子们表现十分投入,移动的画面和寻找之后的满足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的提问给予孩子们很大的空间。

孩子们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他们发现第一背景上书和书架也可以做朋友,但是,由于童话中没有这一细节,因而教师未将其设计进去,为了不让幼儿失望,教师立即用笔指图片,向孩子们说:“老师来让它们做好朋友把!”教师和幼儿一起说:“书架对书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书说:‘对!’”用灵活的应变来弥补前面的`不足,随机应变是教师必备的能力,这会让孩子和老师都有所收获,同时,使活动圆满成功。

本此活动构思巧妙,将枯燥的社会性活动融入到孩子喜欢的游戏中,并从两个小朋友的交往到多个小朋友的交往,以层层深入的方法进行施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尊重幼儿,同时以提问及让孩子在亲身参与和感受中,了解了与同伴交往中的正确言行,注重了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人际交往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篇四

1、能用语言大胆地与爷爷奶奶交往。

2、通过表演、赠送礼物、亲密接近、分享食品等,激发对爷爷奶奶爱的情感。

3、懂得尊敬、关爱周围的老人,会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1、乘车前往。

2、礼貌与门卫及所见的人招呼。

3、向爷爷奶奶说祝贺话,赠送礼物,与爷爷奶奶坐在一起。

4、表演节目:幼儿与爷爷奶奶节目互相穿插。(中1班:;中2班:歌表演:21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儿歌:分果果;中3班:)

5、亲密接近:给爷爷奶奶剥桔子、香蕉、糖果与他们一起吃;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6、把其他幼儿的礼物请敬老院的阿姨转送给其他的爷爷奶奶。

7、向爷爷奶奶告别。

8、乘车回园。

1、把活动的录像、照片给其他幼儿看。知道要关心周围的老人。

2、回家为爷爷奶奶送一件自己做的礼物,说一句祝贺的话,做一件好事,表演一个节目。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人际交往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篇五

1、初步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幼儿大胆说话的能力,并通过此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幼儿园工作人员

28

的情感。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1.活动前要求家长配合了解一些电台、电视台、报纸的名称,有目的地观察或了解记者的工作。

2.收集本园部分工作人员的照片并对他们发出邀请,自制的简易话筒、照相机、字卡、音乐、小卡片、笔等,“会议”场地及布置物品。

1.谈话活动,引入主题。“小朋友,你们听说过记者吗?”(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经验)“你们知道记者有什么本领吗?他们去采访的时候,通常要带上什么用具?”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做一名“小记者”。“你们想当小记者吗?”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你们去看看他们是谁?在干什么?”让幼儿自由观看。

3.提问:“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谁呀?在干什么?谁先来说说?”

4.“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园长、老师、阿姨请来了,你们都想当小记者,那么想问些什么问题呢?”让幼儿自由说一说。

5.“哦!小记者,你们想采访的事可真多呀,这样吧,等一下,你们商量决定,愿意采访谁,就和他说说,问问你们想知道的事。不过,怎样才能让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呢?”请幼儿学习记者使用礼貌用语:我可以问你问题吗?你能接受我的采访吗?谢谢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记者,你喜欢在什么电台、电视台或报社工作呢?等一会儿,有礼貌地告诉你要采访的人。”

7.“采访完后,我们开个‘新闻发布会’把采访到的事告诉大家。小记者们记住啦:主办单位是,地点是,时间是,请准时参加。”

8.“为了工作和联系方便,麻烦各位记者先登记一下单位,再带上采访用具去采访。”请幼儿自报自己的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即时登记,办证。老师和幼儿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采访对象谈话。

9.师生共同采访时,“工作人员”布置会议场地,音乐响后,集中幼儿开

29

“新闻发布会”。

(1)开场白:老师代表“主办单位”欢迎各位的到来并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

(2)请幼儿自由发言,把采访的事告诉大家。

(3)老师小结。

10.请幼儿代表“主办单位”向幼儿园工作人员送上一份简单的.

礼物,谢谢他们对采访工作的支持,并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让小记者们与各位“大合照”结束。

各领域渗透

语言:开展多种语言游戏,游戏中重点加强礼貌用语的训练并提高小朋友大胆说话的能力。

健康:通过让幼儿玩一些体育游戏,向幼儿渗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们的工作人员、社会上真正的记者为了工作都在辛勤劳动。

科学:认识摄影机、照相机、录音机、话筒等的特点、用途。

美术:学习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尝试自己制作话筒,照相机等。

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听一些新闻广播,给幼儿读报,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主动和幼儿园工作人员接触。

环境中渗透

张贴一些记者采访过程的照片,幼儿园工作人员的照片,剪报等。

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在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收看电视新闻,收听广播、读报,并引导幼儿尝试大胆地和身边人交往。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的感受到,社会与幼儿切身相关的热点最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因为只有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才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人际交往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篇六

1、感受主人公胖胖对主角扮演活动的认真与投入。

2、明白无论是主角、配角,认真努力地表现都值得肯定。

故事ppt,主角头饰:白雪公主、王子、王后、小矮人,一块地垫,一篮苹果。

一、导入。

1、师:小朋友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故事里有谁?

2、师:你能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吗?

3、师:如果让你表演故事,你想演哪个主角?为什么?

6、师:他到底演了什么主角呢?我们一齐来听一听故事。

二、倾听、理解故事,感受主人公胖胖对主角的认真与投入。

1、教师讲述故事《胖石头》,讲到“当然演了!你们没有看见吗?”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2、师:你们明白,胖胖演的是谁吗?

3、师:胖胖到底演的是谁?我们继续往下听。

4、故事讲完后提问:

——胖胖演了一个什么主角?

——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不愿意演?

——你觉得胖胖演得好不好?为什么?

5、教师总结:大家都不愿意演的主角,胖胖却愿意,并且演得十分好,告诉我们,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只要我们认真去做,都会值得别人的肯定。

6、师:如果让你来演,你能演好大石头吗?

7、师:让我们一齐扮大石头试一试。大石头从故事的什么地方开始扮演呢?(故事一开始,就要扮演好大石头不能动了)

8、师:故事结束了,请你谈谈你扮演大石头的感受。

9、教师小结:胖胖能够认真、坚持做好一件事,是一种很好的品质,我们要向胖胖学习。

三、联系幼儿生活。

1、师:小朋友在平时活动或游戏中,哪些地方也能够向胖胖学习?

2、师:在游戏中,有的主角没有人扮演,只要你能认真做好,也会得到别人的表扬与肯定。我要表扬我们这些小朋友。别人在回答问题的时都能认真地听。回答问题的孩子是主角,其他小朋友就是配角,能认真听,也是值得我们表扬的。

四、扮演主角,体验主角的认真与投入。

1、师:我请几个小朋友也来演一演这个故事,谁愿意来表演呢?

2、请五个孩子上来,请他们自我商量自我要演什么主角。

师:给你们10秒,商量一下你要演什么主角?

3、师:教师给大石头准备了一块垫子,大石头能够怎样扮演呢?

4、师:当我们在看表演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当怎样看?(坚持安静,不能讲话。)

5、教师讲述故事的大概资料,演员按照教师说的顺序出场。

6、师:你们觉得大石头演得怎样样?

7、师:我们为他们精彩的演出鼓掌。

人际交往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篇七

1、明白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动植物生长也需要水。

2、了解淡水是有限的,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节俭用水,认识相关的节水的标记。

1、有关水资源的录象

2、挂图

3、地球仪一个

一、了解水的的用途。

1、看录象,了解水的用途。

2、出示池塘的干涸、土地的龟裂、万物枯萎的图片。

1)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2)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城市没有水会怎样样?

二、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懂得保护水资源,节俭用水。

1、观察地球仪,找找淡水在哪?

2、讨论:淡水越来越少了,应当怎样样保护淡水?

1)不污染水源

2)节俭用水

三、认识中国节水标记,学习自我制作节水标记。

人际交往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篇八

1、在学念儿歌过程中,根据朋友的名字改变儿歌。

2、激发幼儿喜欢同伴的情感。

一、观察树林场景,激发幼儿兴趣。

1、师:这是什么地方呀?原来这是一片树林。

师:你们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呀?(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述小鸭特征)

二、欣赏课件,在情境中学念儿歌。

哦!长长的耳朵是小兔。

2、听听小鸭对小兔说了什么话?(放录音)

3、小鸭是怎么说的?哪个宝宝听清楚了,来告诉老师。(个别念儿歌)我们也来学学小鸭跟小兔说一说,好不好?(集体念儿歌)

小鸭又找到了小鸡做朋友,小鸭刚才用好听的话和小兔做了朋友,她会不会也用一样的话和小鸡做朋友呢?你来做小鸭,我是小鸡,你会对我说什么?(继续学念儿歌)

5、宝宝们真聪明,小鸭继续找朋友了,看得清是谁吗?

猜猜小鸭这会儿会对小牛说什么?

6、小鸭一共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啊?数一数。

过渡:小鸭和朋友们可高兴了,它们一起做游戏呢,宝宝们想不想找好朋友啊?

三、游戏:找朋友

1、小鸭子有那么多朋友,好会用好听的话对好朋友说,你们有朋友吗?(幼儿自由说)赵老师也有一个好朋友,不告诉你们,你们听听看我的朋友是谁?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xx做朋友,xxxx我爱你,你是我的好朋友。

2、我的好朋友是谁?我把他的名字说进去了,你们就知道是谁了是吧。那你们也有好朋友,你们找到朋友的`时候也要把名字说进去哦,那我就知道你的朋友是谁了,好不好,那一起找朋友吧。

3、教室里还有好多我们的朋友,我们一起回教室找找吧。

亮点:

1、老师考虑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2、老师的在制定目标时考虑了适切性和挑战性。

不足:

1、由于是语言活动,所以老师在对孩子的语言要求上要从头贯穿,这样孩子的语言才能得到发展。

2、老师可以有意识的让幼儿发散语言,提问:你看到了怎样的小鸭。丰富幼儿的词语。

3、地上的小脚印制作的不明显,可以减少小脚印的数量,提问时可直接导入。

4、由于是小班孩子,所以念儿歌时可以角色扮演,请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动静交替效果更加。

5、活动可以从情感处挖掘。如小鸭会对好朋友说什么话,好朋友听的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