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总结

时间:2023-08-02 14:28:36 作者:曹czj 工作总结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一

宜宾黄桷庄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由原四川宜宾黄桷庄国家粮食储备库于2007年改制重组而成,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西郊东风社区49号,紧靠内宜高速公路和内昆铁路,铁路、水、陆、空交通便利快捷。集团公司占地7.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在宜宾市辖区内拥有5个直属分库,粮食仓容10万余吨,食用油罐3600余吨。拥有设备先进的年加工3万吨稻谷加工厂,年加工6万吨小麦专用面粉厂,年加工1.5万吨油菜籽生产线和年产5万吨饲料生产线。在全市范围内建设粮油生产基地35万亩。现有“兴穗”牌菜油、竹海雪牌面粉、大米,利达利牌饲料畅销西南。目前集团公司已顺利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银行资信等级达aaa。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现在已发展为以粮油储备为主,集粮油加工、粮食产业化、餐饮、住宿、休闲服务业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集团公司,是我省储备企业中储备体系最完整、产业最全、功能最完善的企业,并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粮食局的肯定和表扬,是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更在促进宜宾粮食经济发展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为切实推进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工作,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达标活动领导小组”,制订达标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在规范化管理达标活动中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工作目标,以“学习新标准、新法规政策和有关规范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仓储管理工作规章制度;有效治理不规范管理行为;加强仓储设施管理,改善粮油仓储保管条件”为主要工作内容,全面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集团公司先后派员赴成都、乐山、眉山等省内储粮工作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对企业以往制订和建立的各项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同时,集团公司还就新制订的管理制度开展了全员学习培训,并纳入各部门目标考核任务,以期使各项新制度和行为规范能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

(二)强化库区管理,保持良好仓储作业环境。为美化库区环境,展现企业

良好的形象,集团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库区内通道、绿化带和建筑屋进行了修缮维护,完善库区内引导、安全、警示标识。集团公司在对各产业作业场所规划布局过程中,都是经过综合考虑后布点建设,粮食储备仓库区域、食用油储藏区域等都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各类产业项目都具备符合条件的作业场所。

(三)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仓储和质量管理,确保储备粮安全。集团公司2009年以来,投资120万元,选用当前最新的隔热、防水材料对仓房、屋顶全面进行了翻新维修和对储油罐实施的防锈处理,管道改造。每年都对各类基础设施全面的检查维修。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确保了集团公司仓房和油罐等基础设施功能完好,各类管网功能正常,电线照明系统完好。投资35万元,新建了独立的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新增大量的精密粮油检测设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现已具备对稻谷、玉米、小麦、红粮、食用油、面粉、大米等品种的全项指标检测。目前,集团公司在储备粮油管理工作中已全部采用计算机粮情检测、环流熏蒸和机械通风措施,相应的装卸、输送、计量等设施设备齐全,保养维护良好。粮情检测、熏蒸和通风作业记录簿齐全,储粮温度、湿度、水分和害虫密度等储粮指标做到了定期检测并达到安全储藏标准,相关仓储、质量档案记录完整管理规范,确保了各级次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

(四)完善岗位及信息化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为提升集团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决策效率,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09年集团公司投资20万元,建立完善了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网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能即时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

为使企业员工队伍的素质提高与企业成长相适应,集团公司在队伍建设上主要采取鼓励员工业余自学、集体组织学习和单位派遣学习的方式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集体学习的时间和次数已纳入各部门的考核目标内容,与绩效奖金挂钩;针对企业需要的实用技能人才,我们采用派遣学习培训的方式进行。集团公司每年都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和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编排的文艺节目先后在省、市粮食系统文艺汇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提高。这也为企业的粮油加工、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企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安全生产保平安,和谐稳定促发展。安全生产工作历来是集团公司的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着力从推进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入手,以突出安全文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检查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体系、规范化管理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2009年集团公司已被宜宾市安监局评为市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集团公司通过扎实有效地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以来,使得企业在各项管理工作上都得到明显的进步、提高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将继续深入推动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我们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内容,为企业下一步健康持续地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二

21世纪,随着网络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并和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联,而信息化教学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一、信息化教学的定义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它的本质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产生的新教学形态。

二、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各自特点

1、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 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1)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2)串讲法。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2、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1)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 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

3、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1)问答法。(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信息化教学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教学。信息化教学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和技能。信息化教学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纪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此外,信息化教学还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四、信息化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1)信息化教学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情境的创设。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加入,成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加入,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整个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但并非自始至终如此;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以便使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教学媒体有时作为辅助教学的教具,有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材既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的内容,也是学生建构意认的对象。可见,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计算机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了个别化学习的可能,学习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造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

五、总结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信息化教学模式虽然其理论上有纷繁复杂、无体系性,但是信息化教学却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大跨越。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同时也是对技术环境下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建构过程。我们要顺应信息时代的挑战,以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三

(1)信息的传播方式与技术的进步始终促进着教育事业发展与变革

(2)教育信息化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机遇

(3)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社会过程

从技术视角看,它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为特征;从教育视角看,它是以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等为特征。

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的改变,需要伴随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可以促进教育革新,强化传统教育,但是建设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核心在于应用者的不断探索和反思。

(4)信息化使得教育教学走向“扁平化”

(5)呼吁在管理层面继续提高认识,在研究与实践层面以教育为本,摈弃技术至上。

(6)数字校园中需要准确定位数字化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积极倡导混合教学模式;

(8)教育软件是“基于数据和内容”的软件,选择时需要慎之又慎!

(11)强化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推动教育技术实践性研究意义重大!

(12)不断调整教学管理和信息化教学被“技术绑架”的局面。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四

第一条 为了加强统计报表管理工作,使统计报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省境内的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制发用于搜集经济、社会和科技情况的各种统计报表,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各级统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报表管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的综合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做好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统计报表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全省范围的地方统计调查报表和对国家统计调查进行补充的统计报表,由省统计局制发,或由省统计局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发。重要的统计报表应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市(地)、县(市、区)范围内的地方统计调查报表和对上级统计调查进行补充的统计报表,由同级统计部门制发,或由统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发。重要的统计报表应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统计部门备案。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门,发往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统计报表,包括转发上级人民政府各部门的统计报表,应报同级统计部门备案后下达;发往本部门管辖系统外的统计报表,应由本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报同级统计部门批准后下达。

第六条 凡发往农村乡镇企业、城市街道集体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和公民个人的统计报表,均应报县级以上统计部门审查批准。

第七条 各级各部门所需系统外的统计资料,一般应从有关部门收集取得。不能满足需要的,可与有关部门协商,纳入其系统内统计调查中,由有关部门负责制发;也可单独制订统计报表,报同级统计部门审查批准后下达。

第八条 各级各类临时性机构、社会团体、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及信息咨询机构等,一般不得直接制发统计报表。确需制发统计报表的,应到当地统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第九条 申请审批统计报表应写明下列内容:

(一)调查目的;

(二)统计范围;

(三)调查机关、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式;

(四)申请制发统计报表的种类(式样);

(五)统计调查实施办法及指标解释(说明)。

第十条 各级统计部门应对送审的统计报表及其调查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严格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应及时办理审批手续;对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及时退回修改或明确答复不予批准。

第十一条 在制订和审查统计调查报表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不得与国家调查、部门调查和地方调查已有的统计报表重复或矛盾;

(二)统计分类目录、标准、编码和计量单位等,必须符合法定标准;

(四)一次性调查可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定期性统计报表;

(五)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或者行政性登记可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报表。

第十二条 统计报表一经批准,其统计指标、计算方法、报告期别、报送周期等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变更或增减。必须修改的,应向原审批机关申报批准。

下达执行的统计报表,右上角必须标明制表机关、表号、批准(或备案)机关、批准文号、报表有效期限。

第十三条 被调查的单位、人员,对符合本办法规定制发的统计报表,应当按调查方案要求准确、及时填报;对违反本办法制发的统计报表,过期的统计报表,右上角未标注制表机关、表号、审批(备案)机关及有关文号的报表,有权拒绝填报,并有权向统计机关举报。

第十四条 统计报表实行年审制度。凡经统计部门批准下达的统计报表,制发单位应于每年十一月底以前报原审批的统计部门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可继续使用;需要改变调查内容、调查范围、调查方法的,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五条 各级统计部门和部门综合统计机构或人员,应定期对执行中的统计报表进行清理,对清理出的非法统计报表,应及时予以废止。

(三)依法举报非法统计报表或违法调查行为,同违反本办法的现象作斗争,事迹突出的。

(一)擅自制发统计报表的;

(二)未经审批机关批准、擅自修改统计报表的;

(三)印发右上角标注不全的统计报表和过期统计报表的;

(四)制发统计报表,不按规定备案或不进行年审的。

第十八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统计报表审批、备案的具体办法,由省统计局制定。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一九八二年三月五日发布的《河南省统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五

在医院领导及全体员工的努力下,20xx年医院信息化工作在辅助医院精细管理、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支持医疗临床活动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并加以落实。

1.医院oa系统的建立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在把临床科室信息化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同时,今年初开始着手进行医院的办公自动化建设,以弥补医院在日常办公电子化管理方面的不足。经过院领导的推荐,医院选择了自主研发的oa办公系统来实现医院的办公自动化。

1化,管理规范化,操作流程化。

2.医院门诊医生站的升级

门诊诊疗是医院门诊业务的中心,门诊医生站是门诊信息系统的核心环节,其首要目标是服务于门诊急诊医生的日常工作,减轻他们的书写工作量,实现门诊急诊病历电子化,规范门急诊医疗文书,提供各种辅助工具以促进诊疗水平的提高。医院在20xx年5月启用新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时,就涵盖了门诊医生站,但是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该功能一直未被充分使用。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上级卫生部门和医保实施要求的不断提高,门诊医生站的功能优化迫在眉睫,经过院部的讨论决定,今年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从门诊医生站的升级开始实施。

2处方书写要求的同时,便于病人按医嘱执行。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完善了控制抗生素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权限。经过几个月的努力,5月份搭建了系统培训环境,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从5月10日内科试点运行到5月16日全部门诊科室上线试运行、门诊医生站的使用完整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合理规划了门急诊业务流程,规范了门急诊业务,缩短了病人的候诊时间。成功实施和应用门诊医生站,使门诊医疗模式更加方便、优质、高效,真正做到了为病人服务的理念,为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保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和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广大病人和医师的好评。

3.医院检验(lis)系统的创建

医院的检验部门是衡量一家医院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部门,该部门检验手段的先进程度、检验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检验门类的齐全与否以及检验部门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对医院的收益将产生重大影响,正因如此,医院今年将检验科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信息化改造的重要任务。

3日常工作的智能化管理。今年6月,我院先后走访了和林医院等多家医院,带着问题进行参观、学习、调研,了解lis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和要求,思考工作站上线应用时设备的稳定性、可维护性问题,完成调研报告。根据医院检验流程的需要,完成了医院lis系统信息量的整理,调研了适用于lis系统环境要求的服务器、工作站、自助打印取单机、条码打印机及扫描枪等硬件情况。11月完成了lis系统的全部调试过程,现在已经开始投入使用。

4.现有信息系统的完善

4作站的“瓶贴打印”、“补液观察记录单”等功能,让原本每天由护士根据医嘱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抄写的瓶贴,如今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能顺利完成,使病区护士真正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得以解放,提高了临床的工作效率。

1.完善门急诊医生工作站。

系统正式使用,做好与his系统完善。3.完成his系统的病案建设。

4.完成oa系统二期工程,做到全院覆盖。系统的调研及考察。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长规划,分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医院将不断摸索经验,调整规划,最终实现医院的现代化管理。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六

我们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工作,学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三个小组即:信息技术应用领导小组、信息技术工作小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形成由校长主管、书记、副校长分管,信息技术小组教师具体贯彻实施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确保了我校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在组织上、技术上、资金上得保证和支持。职责明确,强化过程,制度约束。

学校先后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微机室管理制度》《微机室学生守则》《学校资源开发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信息技术课程计划的落实,开足开齐上课与上机操作两课时。

一是,学校拿出经费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训,确保了专任教师培训合格率为100%,适龄教师参加国家教育技术考试为100%;占教师总数80%。

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使用率和覆盖率,我们经常组织本校教师的校内培训相关信息技术育培训,学校领导及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为老师做计算机应用培训,并随时为教师答疑解难。

三是,对资源开发小组成员的提高培训,以青年教师为龙头,提高教师整体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对资源开发小组成员给与不同等次的奖励,奖金不多但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我校计算机专任教师队伍一直不稳定,缺少专任教师一直困惑着我们。可我们还很庆幸,我校王洪波书记通过自己的自学研究,对信息化建设方面有较强的实践和指导能力。王书记作为分管领导充分发挥了作用,培训教师、专干;为资源开发小组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的基础上,参与日常信息化管理工作和校园网的开发,协助校长规划设计学校未来的信息化发展。

随着专职教师的不断补充,学校为计算机专职教师提供机会和平台,积极支持他们的在职培训,并发挥计算机专职教师作用以点带面,强化校本培训,促进全员提高。根据教师年龄情况,我们提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要分层次不断提高。老教师学有新得,永不落伍;青年教师学有创新,脱颖而出;骨干教师带头打样,率先示范,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要求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和应用达到“四会”、“三能”,即一般教师会原理、会操作、会整合、会管理;担负培训任务的专职教师能讲课、能示范、能辅导。我们重点是加强对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指导,促进课件开发能力的提高,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课程覆盖率。

围绕着教学课件的开发、设计与制作我们提出了教学课件要具有“四性”: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趣味性,学校进行培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课件展示汇报活动。我们先后进行了班主任家长会讲座的ppt交流展示,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教学重点重点说”交流汇报,青年教师的说课展示活动等;交流展示的内容丰富和更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内容。目前,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已经覆盖了完全学科。

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教师100%;学校信息技术资源开发小组的老师围绕授课内容对“课标解读、教学法指导、家庭作业、教学反思”等文本资源及其“动画、课件、视频”等相关素材进行搜集整理。我校关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部分,在区第一次资源开发活动中获一等奖。徐一楠老师代表沙区参加了大连市第xx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技能说课比赛,获小学组二等奖。上学期,徐老师还参加了辽宁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作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评选活动。

学生的培训我们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局域网共享文件设置、安全使用网络的教育指导。通过开展电脑小报展评以及校本课的延伸,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学校在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中提出的工作目标是:以校园网建设为抓手,学校以网络为基础,积极搭建教学平台、管理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全校教育资源与信息的共建、共享、共研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灵活有效地应用,促进我校的教育现代化。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七

根据卫生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和省卫生厅建立全省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决定,以形成国家、省、市、县、乡预防接种信息网络体系,保障我县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到20xx年底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和国家、省、市、县、乡免疫预防接种网络体系,实现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与管理。

1、20xx年完成全县的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建立并正常运行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2、已使用并将继续使用其他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地区,必须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换集成标准》的要求,对应用软件进行调整,按照时间安排实现与国家、省、市、县级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

(一)接种点基本服务和管理功能

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接种人员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对当天接种的疫苗、冷链运转等情况进行登记,完成免疫服务基本资料的建档。每次儿童接种后及时将接种信息录入系统,同时对下一次接种进行预约。通过从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将流动儿童的接种信息下载到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系统中,完成对流动儿童的接种。利用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可以随时对儿童接种情况进行查询、统计,还可以打印预约通知单、统计结果和接种卡证。

(二)国家、省、市、县级对接种信息的监测和管理功能

各级通过国家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授权登录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对辖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儿童的个案信息实现对儿童接种个案信息管理;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对一、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和流动儿童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上传下载日志分析接种点上报的个案数、频率、及时率、成功率,及时发现接种点常规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

4、具有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有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1、开展日常预防接种服务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1500mhz,内存大于256mb),用于接种证、报表或其他资料打印的存折式打印机1台。

如果数据采集方式采用磁卡或条形码等,乡级还须配有相应的数据识别设备。

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

4、具有至少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具有一年以上免疫服务工作经验的人员。

承担此工作的人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中专以上学历,执业医师(护师),获得预防接种资格证书,年龄最好在45岁以下。

(三)县级如需建立本地系统应用管理平台的条件

1、用于接入公网的2-10m光纤,至少2个公网ip地址;

2、pc机服务器、防火墙、3000va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等各1台;

4、1名软件、硬件系统维护人员,2名免疫规划专业人员。

(一)经费

1、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费用分为两类,一类系统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和读卡器,另一类是系统维护费,包括软件应用安装与培训费、每年系统维护费和硬件折旧费(硬件折旧期5年)。

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预约通知空白单。有条件的地区如果使用条形码或磁卡等设备,应以县为单位统一部署。

(二)人员培训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加大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才能保证系统的部署和正常运转,根据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卫生局、疾控中心将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客户端软件的安装、使用、系统管理、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等,培训的重点应放在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对客户端软件的使用上。培训结束时要求学员均应参加考核,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须获得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软件操作技能培训合格证,并持证上岗。

(三)建立基本信息档案

儿童基本信息档案由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的原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在系统启动后3个月内对所有在册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预防接种历史资料进行信息录入,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基础数据库,并为每一名儿童建立唯一的编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条形码或磁卡等,以便系统自动识别和登录。

(四)职责分工

1、县卫生局

(1)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结合本辖区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方案,落实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2、县疾病控制中心

(1)制定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施计划,指导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开展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2)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督导和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质量控制,开展考核和评估工作。

(3)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

(4)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5)承担本辖区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统计信息录入和上报。

3、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

(1)建立健全预防接种证(卡)登记管理制度和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制度。

(2)负责本单位和村级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人员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培训。

(3)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管理。

乡级接种单位负责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收集、登记、录入和网络报告;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有村级接种单位的乡级防保组织,还需承担辖区内村级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接种个案信息的录入和网络报告。

(4)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开展接种率报告。

4、村卫生站

负责向乡级防保组织提交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基本资料。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八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表

活动一

说明: 在这个活动的学习中,你将通过回顾并对比前面两个单元学习的教学评价的内容,总结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特点、原则等。

第 1 步 回顾内容

请大家回顾前面两个单元介绍的评价方法,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信息化教学评价除了关注学习结果,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第 2 步 对比传统教学评价与信息化教学评价

5.评价与教学过程的整合性不同

我们可以进一步使用下列表格进行比较: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关注对象主要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1 .对资源的关注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资源往往是相对固定的教材和辅导材料,因而对于学习资源的评价相对忽视,往往只是在教材和辅导材料等成为产品前,才有由特定学生与教师所实施的检验或实验性质的评价出现。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特别是互联网在学习中的介入,更使学习资源呈现了取之不竭之势。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学习资源尤其是教学软件和网上学习资源随处可见甚而到了泛滥的程度。因而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7)学习者有机会和同伴或计算机本身竞争;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是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目的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判断(见图 4-11)。

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技术本身就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正是由于有了评价的参与,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因此,评价是镶嵌在真实任务之中的,评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整个学习的不可分的一部分,即信息化教学评价是面向过程的(见图 4-12)。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有着与传统教学评价的种种不同之处,但在应用上并不是对立的。传统教学评价关注结果,评价的客观性强,而信息化教学评价关注过程和资源,评价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两者各有优势,一个成熟的教学设计者应该注意在实际教学中,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评价。

要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学生需要有机会制定和使用评价的标准,使他们在思考和反思中发展自身的技能。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回答和解决诸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得到提高?”、“我们怎样才能达到优秀?”之类的问题。因此,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鼓励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并使他们对评价的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评价参考量表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九

一、狠抓网络建设工程,提高了网络覆盖率。

二、狠抓政务办公系统,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

三、狠抓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

四、狠抓数据中心的建设,提高信息化基础管理水平。

五、狠抓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系统能够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通过一年多来的数字化建设,河洛镇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截至20__年8月,建成并开通了镇机关局域网,建成了1个企业信息应用局域网,另外还有1个村委会的局域网正在建设中;较为成熟的机关政务办公系统已经形成。目前17个行政村安装了网络dvd,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已全面建成。

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大大增强,办公业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不断普及。目前机关共有电脑30余台,平均每两人一台电脑,每个科室至少有1台电脑,并要求各村委会至少配备1台电脑,每名机关干部都熟练掌握了电脑操作,公文、信息处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一支既懂办公自动化技术又熟悉机关业务的专业队伍已经形成。并且促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镇村两级的办公效率,增加了政府的服务能力。镇政府在互联网上向公众介绍政府的各类信息,公众可以在网上访问镇政府的主页,了解政府的各个组成机构及其详细的资料,各部门机构制定的各项政策、工作规划、业务范围等。公众还可以在政府主页设定的专栏中,写下自己对镇政府各种意见和建议,镇政府派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公众意见,并落实其中需要处理和解决的事件。同时,各村村民也可足不出村、通过点击电脑,便可以对镇政务以及全镇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这样大大增强了群众参与的责任感,有利于实现决策民主化。

起初农村家庭购买计算机主要是为孩子们学习用,后来受其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也逐步发生了改变,闲暇时自由上网冲浪,看看国内外大事,发个e—mail等等,从不了解到亲手用,从麻将桌到电脑桌,这些以前看似很神秘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网络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们旧有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人们的信息化综合素质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招商引资、工业区建设等工作中,我镇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吸引了一批投资商来投资置业,这些投资企业不仅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镇政府的超前意识和信息化的普及。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为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岗位,而信息化又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为岗位输送劳动力。仅20xx年,网上登记求职人员达1600多人次,通过求职专业的分类与人才培训,推荐出800多人次,切实解决了待岗就业人员的就业难题。

河洛镇正逐步发展为兼有城市和农村优点于一体的田园城市。先进的电话、电视、互联网络,大大缩小了城市和乡村的区位差异,加之信息网络的影响,城市和农村不再受距离的约束,农民也可以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事了。

二0xx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