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小额信贷工作计划 小额信贷员月工作计划(优质5篇)

时间:2023-09-05 12:24:13 作者:梦幻泡 工作计划 2023年农村小额信贷工作计划 小额信贷员月工作计划(优质5篇)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农村小额信贷工作计划 小额信贷员月工作计划篇一

一、认真组织做好营业部前期提交的山东新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跟进工作。由销售主管及经办人员协助市行小企业中心调查人员做好贷前调查工作。

二、为确保二季度信贷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营业部深入挖掘辖区内种养殖合作社等潜在客户。营业部销售团队目前正与--六和隆达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新户区域经理进行洽谈,计划5月中旬组织该区域业务经理及下游客户进行一场饲料订购推广会,届时穿插进行我行小额贷款业务产品的推广介绍。

三、全面推进城市零售业务的发展步伐。营业部计划组织销售团队走进--区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我行新开办的综合消费贷款业务的宣传工作。

四、结合四月份制定的二季度信贷业务宣传配档表,积极进行我行信贷业务宣传及推广工作,真正做到各项计划顺利落地。

农村小额信贷工作计划 小额信贷员月工作计划篇二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学习借鉴“x金融扶贫模式”,组织实施好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程,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动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活力,切实发挥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的协同效应,共同助力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力争提前实现“两个确保”脱贫目标。

二、帮扶模式

直接帮扶。对有就业创业潜质和一定技能素质,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自主贷款创业脱贫。

合作帮扶。通过“龙头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一定数量贫困户利用贷款资金,依托特色优势产业链发展,实现增收脱贫。

股份帮扶。将参与股份合作的贫困户财政扶持资金或自有资金入股,由适度规模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结成联股联利的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户、收益到户。

托管帮扶。通过贷款倾斜、财政贴息、保险补贴等形式,引导经营主体托管帮扶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不强的贫困户,对贫困户的土地等生产要素统一开发管理、统一经营核算,贫困户享受项目收益分成。

企业帮扶。鼓励企业通过贷款担保、订购农产品等形式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对于扶贫带贫效果显著的企业,优先给予扶贫贷款,并给予财政贴息。

三、工作措施

一是政府引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金融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科学确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监督考核。成立领导小组,压实各级责任,高位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强化政银合作,明确银行职责分工和业务范围,建立由县、乡、村金融服务组织与银行等多方参与的信用评定与创建工作机制,做好信用评定;组织乡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协助金融机构做好项目申报、审核、公示、贷后管理、贷款回收等工作;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及银行机构做好小额信贷示范点创建工作;大胆探索贫困户“联保”、驻村工作队“参保”、致富带头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保”等多种担保方式,扩大扶贫贷款覆盖面;探索将农民“三权”(农民居民住房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大型农机具、农村知识产权、农业设施等纳入贷款抵(质)押范围,提高融资额度;推动支农资金由财政直接补贴向财政与金融信贷相结合、主要依靠信贷支持转变,撬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村。

二是银行主推。人行x中心支行、x银监分局牵头,各相关银行机构具体负责,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推脱贫攻坚。各相关银行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在班子成员中明确1名同志具体分管此项工作,并抽调3—5名工作人员组成工作队,到分包县(区)指导开展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相关工作。制定专项考核评价办法,对分支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奖惩,对金融扶贫工作探索尽职免责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做好信用评级,突出政府牵头,人民银行推动,相关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原则,比照x县、乡、村三级联动模式,推动全市农户、新型经营主体信用评级工作有效开展。精准发放贷款,坚持将风险补偿基金、贷款担保基金等与信贷资金捆绑放大的做法,将资金放大5至10倍以上为农户贷款,保证贷款总额度。脱贫攻坚期内,分片包干主要责任银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的贷款,参照贷款基准利率执行,县级财政给予全额贴息,贷款期限3年以内、5万元以下;对带贫企业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原则上按照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不超过10%,县级财政根据带贫企业带动贫困户数相对应的额度按照年利率2%进行贴息。创新贷款模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对产业脱贫的信贷投入。支持发展“订单农业”融资和产业链金融,由新型经营主体担保,贫困户贷款,银行放贷,形成多方联动、协同推进、共同受益机制。加强扶贫小额信贷示范点建设,通过树立典型、辐射带动,实现打造一点、建成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有力推动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担保跟进。壮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7个贫困县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额度达到1亿元以上,增强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其他县(区)以现有政策性担保公司为依托,增加扶贫担保资本金x万元,将扶贫信贷担保业务增加到现有政策性担保公司内,确保扶贫信贷担保额度在5000万元以上。引入担保增信,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免收担保费,对带贫龙头企业按1%/年收取担保费。试点建立村级扶贫互助担保基金,支持贫困村扶贫互助社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扶贫互助担保基金,按一定比例放大信贷额度,由金融机构根据入社农户申请提供担保贷款。

四是保险护航。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金融扶贫的重要手段,积极发展扶贫贷款保证保险。开发适合贷款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和特色农业互助保险管理模式,发展产业收入保险、产量保险,扩大价格指数政策性保险范围,支持保险机构开展肉牛、肉羊等地方政策性保险和高保障农业保险。坚持赔款到户,通过银行卡发放,提高理赔时效。推广脱贫攻坚专项保险服务项目,支持保险企业构建针对贫困人口特点的扶贫保险产品体系。

(二)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各县(区)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和风险缓释作用,探索建立主要由政府、银行、担保、保险“按比例分担”的风险共担机制,为金融扶贫建立多道“防火墙”。

一是按比例分担风险。对扶贫贷款实际发生的风险,各县区可根据实际建立政、银、保、担、投等“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的风险分担机制。即政府(财政设立风险补偿金)、银行、保险、担保、投资等机构按比例分担风险。(x县与合作银行、省农信担保公司、省担保集团签订了《金融助推x县脱贫攻坚试验区合作协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后风险,由政府设立的风险补偿金与银行、省农信担保、省再担保集团,按照20%、10%、50%、20%的比例分担;对带贫农业经营主体的贷后风险,由政府设立的风险补偿金与银行、省农信担保、省再担保集团,按照20%、20%、40%、20%的比例分担,形成了“四位一体”的风险共担机制。)

二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市财政设立x万风险担保补偿基金,根据各县(区)风险规模大小,给予奖补。各县(区)统筹相关资金设立风险补偿金,x年贫困县区要分别设立不低于x万元的金融扶贫专项风险补偿金、非贫困县区不低于1000万元的金融扶贫专项风险补偿金,政府要按照放贷规模相应增加风险补偿金额度,确保金融机构的放贷额度和期限满足脱贫攻坚工作要求。

三是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各县(区)业务主管部门要承担金融扶贫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建立扶贫贷款熔断机制,对乡镇贷款不良率超过5%的和行政村贷款不良率超过7%的,停止贷款发放。银行部门要加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贷款管理水平,做好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动态监测等工作,加强贷后管理,防范风险。担保部门要为扶贫贷款提供担保,创新担保业务模式和产品,加强贷款项目监管,不断提高担保服务能力。保险部门要做好补充,发挥好风险阻隔、经济补偿功能,防范和化解金融扶贫风险。

(三)建立三级服务体系

一是县级服务。组建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若干名,可由县扶贫办、金融办、人行、监管办的负责同志分别担任。县级中心人员由县扶贫办、金融办、人社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农业局、农办、公安局、法院、人行、监管办及各专业金融机构等单位抽调专人组成。

1.负责本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对农户和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进行指导,建立完善共享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2.负责本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贫作用明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的受理、批转和督办。

3.负责本地区扶贫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平台建设和业务运转。

4.负责本地区农村产权评估、流转交易平台、融资担保、风险缓释机制建设和业务运转。

5.负责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利息补贴的及时拨付。

6.负责本地区不良资产处置及不良贷款清算、偿付工作。

7.对本地区金融扶贫服务站、金融扶贫服务部进行监督管理,实施业务指导。

8.完成金融扶贫临时性工作。

二是乡级服务。组建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设主任1名,由主管扶贫工作的副书记负责,设副主任若干名,可分别由乡(镇)扶贫办主任和驻该乡(镇)金融机构负责人担任,另抽调3至5名专职人员(驻该乡镇的金融机构至少2人以上参加)负责具体工作。

1.政策宣传:收集、整理党和国家的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定期、不定期开展金融扶贫政策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并熟知相关政策。

2.信息整合:收集、审核、整理村级金融服务部农户信息,建立全乡(镇)农户信用信息电子档案,实现农户信用信息共享。认真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等工作。

农村小额信贷工作计划 小额信贷员月工作计划篇三

1、立足岗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根据我公司目前发展现状,调配和有效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挖掘现有人才的聪明才智,扩展其才能,提升其进一步为企业发挥智力的积极性。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人能尽其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建立一整套“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的用人奖惩机制。

2、继续提高宣传力度,树立典型客户。重点支持经济效益好、保全措施到位的企业及个人,在其产权明晰,手续齐全的前提下,集中信贷资金,为其提供各类信贷服务 。加大对优良客户的授权授信额度。在信用良好,资产状况良好的基础上,根据客户行业、性质及资产的实际情况,对客户授信额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20xx年度公司的经营目标初步规划是:

(3)总计完成利息收入 232.5万元。

20xx年已经悄然远去了,让我们信心百倍,满怀豪情的迎接崭新的20xx年,迎接公司美好的明天。

农村小额信贷工作计划 小额信贷员月工作计划篇四

一、 继续坚持为“三农”和小企业发展的理念,积极争取上级xx办的支持。按照xx办和人民银行的要求合规合法经营。

二、 继续加强信贷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坚持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三查制度。调整优化贷款结构。在贷款的投放上主动抓优良客户和有发展前途微小企业作为主导客户。

三、 做好贷后管理工作,从制度上严格要求,将贷后检查管理纳入信贷管理体系,对于贷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贷款风险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以示贷后管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四、 严格加强财务工作,严控不合理的支出,每笔支出都要严格按照公司的财务制度的要求管理。定期审计账目。账账、账款核对,定期做好会计银行账目的核对、按日盘点库存,做到账账、账表、账款三相符。

xxxx公司 xx年xx月

农村小额信贷工作计划 小额信贷员月工作计划篇五

(一)部门职责

1、研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研究提出总量平衡、发展速度和结构调整的调控目标及调控政策,街接、平衡各主要行业的行业规划。

2、做好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等重要经济总量的平衡和重大比例关系的协调,搞好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引导和促进全县经济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负责汇总和分析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分析研究经济形势,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综合运用财政、信贷、税率、利率、汇率和价格等重要经济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4、提出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规划,规划重大项目的布局,安排全县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安排财政性建设资金,指导监督各项贷款建设资金的使用。指导监督政策性贷款的使用方向。根据国家规定,提出商业银行贷款直接融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安排国家和省、市拨款建设项目和县上重大建设项目以及重大外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

5、研究提出我县利用外资的发展战略、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引导利用外资的总规模和投向;负责限额以上和审批权限以内的外资项目。

6、贯彻和执行国家、省物价工作方针、政策,监督价格政策的执行,监控物价总水平,制定和调整县管重要商品价格与重要收费标准。

7、研究和协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项目建设,使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街接平衡,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建议。

8、研究拟定投融资、计划、价格等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参与有关法律、法规的起草和协调实施。

9、承办县政府交办的西部大开发的综合协调工作。

10、负责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稽查工作,就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招投标、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以及投资控制进行监督检查。

11、负责全县国防经济动员工作。

12、负责我县与友好地区对口扶贫工作。

13、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全县招投标工作,组织实施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14、负责管理国家及省、市政府投资的各行业(包括以以工代赈和其它扶贫项目)的建设资金和项目。

16、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指导管理下属单位工作。

(二)机构设置

我系统共有7个单位组成,包括机关本级1个、6个财政拨款全额事业单位。其中科级行政单位1个:吴堡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科级全额事业单位6个:吴堡县重大项目规划评估中心、吴堡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心、吴堡县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吴堡县招商服务中心(挂吴堡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牌子、挂吴堡县联合征信中心牌子)、吴堡县粮食和物资收储中心(挂吴堡县粮油质量检验站牌子)、吴堡县价格认证中心。

二、2020年年度部门工作任务

(一)提出2020年国民经济计划

2020年计划全县gdp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县本级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5元,同比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0元,同比增长。财政总收入15000万元,同比增长;地方财政收入5280万元,同比增长。

(二)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初步拟定, 2020年共安排重点项目84个。其中:重点建设项目42个,包括新建26个、续建、改建或扩建16个,项目总投资229710万元,2020年计划投资100875万元(其中政府投资57417万元);重点前期项目42个,计划总投资149541万元。

(三)全面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全面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努力实现各类规划部署同步、内容衔接与规范管理。完善“十四五”规划编制目录,将县级各类规划编制纳入目录清单。积极跟进、密切配合省市发改委规划编制工作,力争2020年年底完成县级“十四五”规划初稿。

(四)抓好易地移民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2020年计划在全县6镇为5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建规模养殖产业示范点6处,项目概算投资3000元,已向省市上报计划并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2400万元。计划在怡馨小区配建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在龙山惠民家园配建幼儿园、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公厕,在怡家小区配建文化活动室,确保搬迁群众和城镇原住居民享有同等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

(五)扎实做好脱贫巩固提升工作

继续做好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工作。协调水务、交通、电力等工作部门扎实推进安全饮水、通村道路、电力扶贫等巩固提升项目。

(六)深入推进苏陕扶贫协作工作

对标国家东西部协作及苏陕协作总体要求,结合两地实际及协作合作具体情况,聚焦陕西省、市、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坚持经济互补、合作共赢原则,积极开展两地党委、政府以及对口部门、镇互访交流,深入谋划研究协作合作内容、拓宽协作合作领域。细化、实化相关结对部门、镇、村结对帮扶措施,充分用好、用实帮扶资金及人才技术,全力推动协作事项、合作项目落地。深入研究细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围绕苏陕协作孵化园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做好来吴入驻企业政策落实,确保项目落地生根。继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招聘会等协作,充分用好仪征力量,引导更多人口转移就业;积极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保障两地产业合作项目用工数量及质量,推进更多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七)全面做好营商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营商环境方面:统筹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定期召开专项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推进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畅通企业和社会反馈问题渠道,健全问题,台账,逐项销号、逐条践诺,树立诚信守诺的良好形象;积极宣传先进典型,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对政策落实不力、破坏营商环境或影响行动落实的人和事,要毫不留情地进行公开曝光,严肃查处反面典型案件,对侵害企业利益、损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形成有力的震慑。

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做强信用市场。不断引导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使用信用产品,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产权交易、资质认定、监督管理等领域,扩大对信用产品的使用,逐步建立完善信用信息征集、查询、评估、披露等信用服务体系。根据各方信用信息需求,建立我县信用信息归集与更新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大对各信用体系建设成员单位联络员的培训。加强全县信用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将收集到的各类信用数据及时上传“信用中国(榆林)”信用信息平台,做到“应公示、尽公示、全推送”。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核查使用制度和信用奖惩机制。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以及各部门信用建设成果,曝光失信行为。开展诚信主题活动,结合部门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诚信文化氛围。

(八)完成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从预算单位构成看,本部门的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本级(机关)预算和所属事业单位预算。吴堡县重大项目规划评估中心、吴堡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心、吴堡县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吴堡县招商服务中心(挂吴堡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牌子、挂吴堡县联合征信中心牌子)、吴堡县粮食和物资收储中心(挂吴堡县粮油质量检验站牌子)、吴堡县价格认证中心。

单位名称

拟变动情况

吴堡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部门本级(机关)

吴堡县重大项目规划评估中心

吴堡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心

吴堡县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更名并升格

吴堡县招商服务中心

保留并挂牌

吴堡县粮食和物资收储中心

组建并挂牌

吴堡县价格认证中心

涉及机构变动的部门,如下属单位变动和预算划转尚未完成的,按原情况说明,并说明下属单位拟划转情况。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9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55人,其中行政编制20人、事业编制35人;实有人员62人,其中行政25人、事业37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