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戍边心得体会(优秀8篇)

时间:2023-08-30 20:15:55 作者:碧墨 心得体会 2023年戍边心得体会(优秀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戍边心得体会篇一

自古以来,边疆地区的风云变幻与军民共同抵御外敌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戍边文化应运而生。戍边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审美文化。在实际的生活中,如何将戍边文化带入日常生活中,成为我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分享我在戍边文化方面的学习和思考,谈谈个人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戍边文化的内涵

戍边文化是指体现在戍边活动中的文化形态。从内涵上讲,戍边文化是以士兵和军人为代表的壮族边防文化的具体体现,它包括了艰苦卓绝的边防生活、深厚的军人情结、英雄史诗的传播、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等方面的主题。戍边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向党的中坚战士、担当实际边防的士兵表达一种信念,即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不怕死亡,坚决抵御外敌,保卫国土、保卫人民。

第三段:戍边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戍边文化通过体现军人使命感、责任心、荣誉感等方面的价值观,不仅增强了戍边士兵的精神信仰力,更是成为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祖国繁荣昌盛的一面旗帜。同时,戍边文化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石碣精神”,即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奋发向前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学习和应该追求的。

第四段:如何将戍边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

既然我们认识到了戍边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怎样才能将其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参观博物馆、走访戍边的军营,感受军人的操练、饮食生活、住宿环境以及军人的精神文化业绩等,进一步了解戍边文化的概念、内涵和价值;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民族舞蹈、绘画、音乐、戏曲等文艺作品,以及影视作品和文学小说等形式去了解和体验戍边文化。

第五段:结语

戍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宝贵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边疆地区的深厚历史、丰富文化和英雄人物精神。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戍边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更好地弘扬戍边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为我们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戍边心得体会篇二

19日早上,中国官方媒体首次对外披露2020年6月份中印边境对峙事件详细过程。同时报道称,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专家认为,中方选在此时纪念烈士,而非在冲突发生后就马上公布烈士名单,是在对外充分展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决心的同时,也展示中国致力于维护中印关系稳定的意志,彰显中国在新形势下有理、有利、有节开展斗争的大国外交风范。媒体通过详细还原事发过程,以正此前部分外媒所谓“中方伤亡人数巨大、中方首先挑起事端”的视听,用无可争辩的事实向国际社会表明,加勒万河谷流血冲突的责任完全不在中方,中方完全是在印度部队挑衅下采取的自卫反击行动。

报道首次公布四名烈士名单: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此外,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值得注意的是,报道中使用“外军”来指代印军,专家认为,这表明在两国一线边防部队脱离接触的背景下,中方保持理性与克制,维护大局,不煽动公众的负面情绪。

2020年6月15日晚,印方一线边防部队公然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甚至暴力攻击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面对这种情况,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在央广军事的报道中还采用了现场嘈杂的音频,中方一边有声音高呼“按着,按着!”。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不久前,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发布消息称,中印两军位班公湖南、北岸一线部队于2月10日开始同步有计划组织脱离接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8日表示,希望中印双方继续相向而行,确保脱离接触进程顺利完成。

为什么选在当前背景下对外披露事发过程?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对《环球时报》表示,当前,随着中印两国达成一线边防部队脱离接触的协议,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中印边境也有望逐步恢复到边境长期对峙之前的和平与安宁。中方选在此时纪念烈士,而非在冲突发生后就马上公布烈士名单,是在对外充分展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决心的同时,也展示中国致力于维护中印关系稳定的意志,彰显中国在新形势下有理、有利、有节的大国外交风范,不像某些印度政客和反华媒体那样去竭力渲染仇恨,鼓动民族主义和反华情绪。

钱峰认为,通过详细还原事发过程,以正此前部分外媒所谓“中方伤亡人数巨大、中方首先挑起事端”的视听,用无可争辩的事实向国际社会表明,加勒万河谷流血冲突的责任完全不在中方,中方完全是在印度部队挑衅下采取的自卫反击的行动。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爱好和平、珍视和平的立场,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政府不惹事但更不怕事,中国军队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遏制和击退一切来犯之敌。同时,通过高规格纪念烈士,歌颂前线官兵在雪域高原的忘我献身精神,更加激励边防官兵戍边卫国、建设强大国防的精神斗志。

钱峰进一步指出,中国崇敬烈士,更珍惜生命,和平年代更不愿看到官兵的流血牺牲。加勒万冲突不是中方挑起,更不是中国军队期望看到的。当前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和平与发展仍是人类社会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军事斗争仍未停息,这提醒中国必须继续坚持走自己的路,进一步发展强大自己的国防实力,才能威慑一切来犯之敌的冒险行径,最大程度防止类似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的发生。

戍边心得体会篇三

“昆仑,与天相连”,这是每一个进入昆仑山区的人会想到的词语。在我的记忆里,昆仑是一个神秘而又危险的地方。但在今年的暑假中,我的一次戍边经历改变了这种看法。我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分享我的昆仑戍边心得体会。

第二段:戍边如何锻炼出坚强意志

昆仑山区的气候异常恶劣,一年四季都是严寒。在这里,一切都必须依靠士兵自己的毅力和坚强意志。在漫长的戍边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跋山涉水、奔波劳累。但经过这样的锻炼,我们的意志坚定了,内心也变得更加坚强。每一次反恐演练、夜间巡逻都成为我们坚强意志的展示。

第三段:昆仑戍边的归属感

昆仑山区的荒芜和孤寂不会让士兵感到寂寞,相反,这样的环境会让戍边的士兵们感觉到家的温馨。在这里,我们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在一起,共同守护我们的祖国边疆。每次看到国旗在昆仑飘扬,我们都会倍感亲切,这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归属感的重要性。

第四段:戍边严谨的态度

戍边士兵的工作需要极高的标准和严谨的态度。每次戍边演练结束后,我们都会进行严格的总结分析,不断地完善工作。在极端的环境下,戍边士兵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快速反应的能力,严谨的态度更加让我们的戍边工作更有效率。

第五段:感悟与收获

在这次昆仑戍边的经历中,我深刻的感悟到了坚强的意志和归属感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身处何处,这些感悟与收获都将陪伴着我,让我成为一个坚强、自信且积极向上的人。

结尾:

昆仑戍边让我认识了更广阔的世界,领悟了坚强和归属的感觉,更深刻地意识到为国家边疆守护的重要性。这次经历将伴随着我成长的每个阶段,成为我人生重要的经验之一。

戍边心得体会篇四

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九,河南省延津县石婆固镇东龙王庙村家家户户大门上张贴的春联依然火红,而位于村西头的一户人家没有张贴春联,但门前的“军属光荣”“光荣之家”等铭牌十分显眼。这户人家,就是烈士肖思远的家。

2020年6月,肖思远因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而英勇牺牲,年仅24岁。

肖胜松把记者请进东屋。这是两个房间相连的套房,也是之前为肖思远准备的婚房。如今,这里设成了追思的灵堂。

肖思远在长辈眼里是个特别孝顺、有担当的孩子。肖胜松记忆很深刻,肖思远的伯父生病住院治疗,肖思远在医院陪了20多天,直到伯父去世。放假回家时,还总是帮家里人洗刷锅碗瓢勺,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家人多休息一会。

肖思远跟父母的关系一向很好,如果没有任务,他会经常跟父母通过电话或视频联系。父子俩经常相互开玩笑。

去年春节肖思远回家探亲曾承诺,等下次回家带上女朋友给爸妈见见,但没想到那次与家人的分别竟成了永别。“他的这句承诺再也无法兑现了。”肖胜松说,儿子带着这个遗憾走了。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宣传部副部长蒋鹏告诉记者,追思烈士肖思远,将激励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这是肖思远写在战地日记里的一句话。铮铮誓言,掷地有声,从文弱书生到钢铁军人,肖思远用鲜血和生命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不朽的答卷。

戍边心得体会篇五

戍边烈士,是我国边境防线上的守护神,是民族利益的代言人,是无数英雄的化身。他们始终站在国家的前沿,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与使命。面对艰苦的环境和危险的使命,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精神,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守护着平安和幸福。作为后辈,我们应该从戍边烈士身上汲取力量与智慧,进一步认识他们的心得体会,用其反哺自己,把这份爱国精神传承下去。

第一段:戍边烈士的坚定信念

戍边烈士的心得体会首先体现在坚定的信念上。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始终保持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对人民的无私奉献。无论是在艰难的环境下,还是在严峻的战场上,戍边烈士都能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他们相信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力量,相信只要自己顽强奋斗,就一定能够捍卫家园的安全。这种坚定执着和无畏勇敢的信念,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第二段:戍边烈士的无私奉献

戍边烈士的心得体会还体现在无私奉献的精神上。他们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家庭和亲人放在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去保卫祖国的边境。他们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把国家大义看得高于一切。他们心甘情愿为祖国的安宁作出牺牲,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这种精神是自我无私、舍己为人的真正写照,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时刻怀有一颗真挚的爱国心。

第三段:戍边烈士的团结协作

戍边烈士的心得体会还体现在团结协作的精神上。在边境防线上,团结协作是戍边烈士们战斗的基础。他们相互支援、高度配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相互鼓励、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告诉我们,只有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我们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第四段:戍边烈士的乐观心态

戍边烈士的心得体会还体现在乐观心态的建立上。在艰苦的环境和困难的战斗中,戍边烈士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他们相信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他们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战友和后辈。这种乐观心态,给予了他们无尽的力量和勇气,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乐观精神,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第五段: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戍边烈士的心得体会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命运。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戍边烈士的精神,牢记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无私奉献,勇往直前。我们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戍边烈士的心得体会中,我们找到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人生启示。面对国家安全和祖国利益,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毫不犹豫地冲向了危险的前线。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坚定信念和乐观心态的精神,把这些宝贵的精神内核融入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戍边心得体会篇六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面对外军的公然越线挑衅,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他们四名牺牲的军人中最年轻的陈祥榕只有18岁,王焯冉23岁,肖思远24岁,陈红军也才33岁,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坚定的信仰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镌刻在巍巍雪山之巅。

英雄的亮剑精神让人感动,这让我想起了,初到部队时,我的新兵班长告诉我:见第一就争,被记住的永远的只有第一。我的班长是和我同龄的第四年士官,他多次参加各种比武,也是团队多项记录的保持者。他亲身感悟的这句话,对我影响至深。

在班长的带领和鼓励下,作为一个曾经1000米都不能及格的人,我却每次都是排里三公里第一,并且在第一次全连三公里测试中,以10分28的成绩打败连队公认的强者并夺得第一。在自己的努力下,我成为新兵营连续两次登上“四有新兵”展板的唯一一人,最后新兵训练结束时被评为“优秀新兵”。

下到连队后,我秉承班长“见第一就争”的教导,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2016年10月30日,我成为连队近年来入伍刚满一年就入党的第一人。

2017年9月,我退出现役回到学校,彻底告别了那个没有方向又一筹莫展的自己。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我都坚持在部队的信念,都尽我所能去做到更好。最近,还作为学院的唯一代表,进入了学校组织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决赛。学习中,也是一改以往的思想认识。2017—2018这一学年中,将曾经留下的挂科记录全部清空,并在初修科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时光荏苒,从入伍至今已是三年。回首自己这三年的改变与收获,真是莫名的感慨。其实,生活就如同一句话所说:重要的不是你现在处在什么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找对自己的方向,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生活中处处是选择,于我来说,参军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世界是个大舞台,你的付出和努力都会激起涟漪。正值芳华的我们,意气风发,有梦想有干劲,应该不断丰富自己,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厚积薄发,到达成功的彼岸。

未来很远,努力改变就在当下。

戍边心得体会篇七

作为一名戍边员,长期生活在边疆地区,与边疆文化紧密结合,见证了边疆地区的变化和发展。如今,我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于戍边员的工作进行探讨,探究其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于边疆地区的影响。

第二段:阐述戍边员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中的挑战

作为戍边员,首先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时刻保持警惕,防范边境安全的威胁。其次,在与边疆人民的接触中,戍边员需要高度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这对于不少汉族戍边员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此外,在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戍边员需要忍受长期的孤独,对于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的要求也极高。

第三段:戍边员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身处边疆,戍边员需要学会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在与边疆人民的交流中,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同时,正如《红楼梦》中所说的“海棠不言,下自成蹊”,在工作中,信任和理解是促进工作开展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了“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学会了关心、支持和尊重同事和边民,这不仅有助于保持工作的高效性,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和谐。

第四段:戍边员对于边疆地区的影响

在人员流动、物资流通具有限制的边疆地区,戍边员不仅要保证边境安全,还要发挥促进当地发展的积极作用。如今,边疆地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其中不乏戍边员的贡献。他们积极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不断增强 locals 的对于祖国和政府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 locals 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推动着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第五段:对于优秀戍边员的赞誉以及对新时代戍边员的期望

中国历来重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和谐,那些为此默默付出的戍边员受到广泛的赞誉和认可。在此,我们向那些默默付出的戍边员致以敬意,感谢他们为祖国边疆的安宁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我们对新一代戍边员提出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牢记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在守护边疆安全的同时,积极推动边疆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戍边心得体会篇八

在陈红军的辅导员张建清眼中,这位内敛、阳光、热情的学生是一位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大学四年,学院的大小集体活动,只要有陈红军在,旁边就一定会有一提矿泉水。只要有闲时间,陈红军就会去学校周边的敬老院,为老人们洗头洗脚剪指甲,他还组织学校青年志愿者去黄河边捡垃圾,去火车站迎接新生,到新生学弟宿舍帮忙铺床……”张建清说。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英雄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伟大,英雄不朽是因为他们的功业不朽。走进高原,需要的不仅仅是理想、更是勇气,尽管高原环境恶劣,但一颗颗年轻的心却向往这里、选择这里,扎根这里。“你从雪山走来,忠诚是你的风采”,立足于祖国西部边境,他们需要面对的是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他们需要忍受的是高寒缺氧、土地贫瘠、荒凉时空;“孤独令人可怕”,可他们却需要习惯孤独,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如同过滤器一般,滤去战士心中的浮华与思想的杂念,只留下对这片土地清澈的爱。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陈红军和戍边官兵们必须时刻警惕,随时准备挺身而出,挫败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图谋。

在这个物质生活丰富却需要认真学习爱国守法精神和爱岗敬业思想的年代,我们有必要诚心地学习英雄人民子弟兵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终生学习的大无畏精神和决心,伟大的中国公民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意志,有一腔爱国的热血沸腾着,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秉持在心。

作为学生,作为师妹(弟)们,虽然我们没有机会踏上祖国边界,但是我们都要兢兢业业,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习惯、劳动精神,厚积薄发,关键时刻不要掉链子,要认真学习知识和责任心、耐心,弘扬正气,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物质条件提供给每一个花朵需要的阳光和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