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花田除草工作总结(通用5篇)

时间:2023-09-10 12:48:33 作者:文轩 工作总结 2023年花田除草工作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花田除草工作总结篇一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市委xx在市加快xx老区“推进富民强镇、建设全面小康”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围绕目标任务,发挥部门职能,积极开展工作,按序时进度较好完成了目标任务。

1、支持xx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xx镇加快实施在建重大农业项目。力争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加强xx、xx两个省级“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加快提升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新增x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x个。

2、抓好国家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xx、xx改造中低产田x万亩。

3、为家庭农场和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好服务。

4、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投入,连片打造、整体帮扶。

2、省级龙头企业申报工作。根据省农委统一部署,我市已经启动省级龙头企业申报工作,xx有限公司、xx股份有限公司、xx有限公司、xx农业有限公司正积极准备材料申报省级龙头企业,x月xx日前完成申报工作。

3、x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申报工作。根据x农委统一要求,x月xx日前上报申报材料,目前xx老区的xx、xx、xx等乡镇正积极准备申报。

4、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一般都是跨年度实施,xxxx年在xx镇xx村、x村、xx镇xx村、xx村实施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因目前田间有作物,需使用现有沟渠涵洞,预计x月份中旬进场施工。

5、为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搞好服务。组织市古横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市百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等xx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秸秆全量还田和机插秧服务,培植和完善醒农植保合作社、丰庆植保合作社等xx家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药肥植保专业化服务,为市惠民葡萄合作社、市金鑫水果专业合作社、市弘洲蔬菜专业合作社、市海洋家庭农场、市良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信息服务、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销售信息服务。

6、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今年以来,为xx老区乡镇上争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粮食高产创建等各类财政资金xxxx多万元。

1、强化技术服务,促进园区建设转型升级。围绕园区和高效设施农业建设,重点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栽培、生物农药、绿色植保等技术。通过技术人员与蔬菜基地和园区挂钩,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培训、市场信息发布等,提高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区农民科技素质和经营能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幅射带动全市蔬菜生产水平的大幅提升。

2、加强沟通协调,推进申报工作取得实效。认真学习研究省级龙头企业和x市级园区申报文件精神,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的沟通,吃透上情,做好与乡镇政府和农业企业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好申报材料的核对工作,确保省级龙头企业和x市级园区申报工作取得成功。

3、严格项目管理,助力中低产田改造。加强以中低产田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监理,落实项目监管制度,优化项目监管流程,在土建工程施工期间,每周五下午召开业主代表、监理公司、施工等单位代表参加的项目建设推进会,由监理公司汇报项目建设质量、技术要点等方面情况,施工方汇报建设进度、存在矛盾、下一步计划等方面情况,业主对各施工单位存在问题进行点评,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布置。通过周末例会及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对项目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对个别施工进度不快的施工单位及时单独约谈,明确中标单位的履约责任。实行监理单位、镇水利站、村干部、农民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由专业监理公司在每个镇落实x名监理人员负责工程质量监管,加大对施工程序的管理;每个项目区镇水利站都落实有关人员对工程质量加强现场监督;每个项目区村落实x名村干部负责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每个项目区村安排x-x名农民代表为业余监督员,每天到工地巡查x-x次,参与工程施工现场监管,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花田除草工作总结篇二

普遍性中存在特发性与偶发性,针对各种病虫特点,提高预测的正确性与及时性,我们分别在新海村、杨漕村、永乐村采取了多点监测、系统观察,做到七天一查,七天一报,风雨无阻,密切观注虫量、虫态,为防治提供了决策性的依据,确保用药及时、有效。

1、充分利用生资商店黑板报及村级肥药站的黑板报,累计全年写黑板报400多期。

2、印发宣传资料全年共计28期,1000多份,市级2期3万多份。

3、开始专业会议及站内各村联络员会议10余次,

4、现场指导解答有关技术问题,全年共组织技术下乡人员100多人次,通过以上几种形式的宣传,有力地提高了防治进度与速度,按方率与质量也大有提高。

由于今年灰飞虱越冬基数在麦田危害寄驻量大,据5月25日的调查,每平方尺在头,特别是部分未用药的田块超过了1000多头,事实已为秧苗期传播、侵染条纹叶枯病大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基础,针对这一严竣形势,为此采取了多种方式的防控措施,一方面采取了全程无纺布腹盖,控制灰飞虱接触传毒感染,另一方面采取合理药剂防治,从播后3—4天至移栽前2天连续用好4—5次,药种为绿丰90ml/亩次,通过分村包干,层层落实,定点、定期现场指导督促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我站从秧田至大田分蘖盛期的跟综调查记录,6月10日,秧田期灰飞虱虫口密度为常规移栽秧田(20—3队)130只/平方尺,机插秧田(杨漕)平方尺,无纺布腹盖秧田(新联)3只/平方尺,7月7日大田发病率、常规发病株率为,幅度在12—35%,一般田块株发病率在,幅度在—,而机插田病株率为,直插田在,通过数字对照,悬殊相当之大,效果相当之明显,其次是积极向上争取,机械药品及佳多杀虫灯,合计金额万元,支持万亩丰产方建设,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20xx年是在天帮忙,人努力的情况下,主要病虫防控效果相当明显,赤霉病防治及时得当的田块,病穗率在,油菜菌核病病株率在,纹枯病的病株率在,未用药田块平均在,发病中心发病部位明显上升,纵卷螟,一代白叶率在,二代,三代,稻曲病全镇平均在,未防及用药质量差的穗发病率在。

花田除草工作总结篇三

一、病虫监测 今年,我们按照农作物病虫害调查规范和省、市植保站 的监测要求,在加强病虫监测的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在 永丰、洛源、保安、石门、寺坡五个镇布点调查,密切注意 各类病虫发生动态,开展大田监测 40 余次,黑光灯监测 32 次, 上报病虫周报表 40 余份, 系统填报各类模式报表 35 份, 上报一喷三防及统防统治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任务落实情 况调度报表 26 份,全年发布病虫情报 10 期次,为各级领导 决策部署和群众及时开展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斑病、纹枯病、灰斑病、二代粘虫、玉米螟、玉米双斑萤 叶甲、 蚜虫等; 马铃薯病虫害发生面积 万亩, 防治 万亩,挽回损失 吨,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病毒 病、二十八星瓢虫等;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 万亩,防治 万亩,挽回损失 吨,主要病虫害有:大豆蚜虫、 大豆双斑萤叶甲等。有害生物防治面积占到发生面积的 90% 以上, 防治效果达到 85%以上,使粮食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 制在 5%以下,经济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 10%以下。

三、抓点示范及试验 1、小麦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寺坡镇何村、石门 镇石门街村、保安镇庙底村、永丰镇杨村、灵口镇灵口街村、 城关镇唐村、三要镇永坪村、景村镇韩湾村 8 个镇 8 个村共 建立小麦 一喷三防示范区 8 个 4000 亩,带动全县完成 小麦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 万亩。

2、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石门、保安、洛 源建立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各 200 亩,带动全县完成马铃薯 一喷三防 1 万亩。

3、秋播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我县今年秋播小麦播种 面积 万亩,实施秋播小麦病虫防治 万亩。其中, 土壤处理 万亩,药剂拌种 万亩,条锈病示范区 , 冬前化除 3 万亩。其中:土壤处理在永丰镇的杨村、李村, 石门镇桥河村开展地下害虫防治示范 500 亩;小麦条锈病示 范区主要设在灵口、三要、寺坡、古城、景村、石门、石坡、 麻坪、城关、永丰 10 个镇,每镇抓点示范面积 600 亩;小麦 全蚀病防治示范主要设在卫东、永丰 2 个镇,每镇示范面积 100 亩;小麦腥黑穗病防治示范主要设在保安、卫东、四皓、 永丰 4 个镇,每镇示范面积 100 亩。

4、小麦一喷三防不同防治次数防效对比试验:试 验地点在寺坡镇何村西组,试验结果表明我县小麦一喷三 防最佳防治时期应为小麦扬花后灌浆前期和灌浆中期各施 药一次,对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效果最好。

5、小麦一喷三防不同防治药剂配套组合试验:试 验地点在寺坡镇何村西组,试验结果表明我县一喷三防 最佳药剂配套组合为亩用 氯氟吡虫啉 33 克+43%戊唑 醇 10 克+99%磷酸二氢钾 100g。

五、技术培训:全年开展专业人员技术培训 3 次 20 人; 开展小麦、 马铃薯 一喷三防 示范区农户技术培训 5 次 260 人。

六、信息发布:发布信息 条,撰写论文 2 篇。五、配合其他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其他股室开展植物检 疫、土壤样品采集、试验示范种植、收获等中心工作。

花田除草工作总结篇四

自20xx年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及时召开了党委会议,组织学习了会议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认真领会、吃透会议精神。并针对救护队目前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认识到救护队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来彻底改变救护队目前机制不合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掺差不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的现状。

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情况复杂、进程艰难、困难重重而政策性又很强的工作,稍有不慎,不但达不到改革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干部职工不安心等负面影响。为此,管理局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矿山救护队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今后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认真搞好矿山救护队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切实抓出实效。我们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特别注重搞好政策宣传和引导,采取集中学习和发放宣传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先后组织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和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把省、市、县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文件宣传、贯彻到位,使广大干部职工了解到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通过学习教育和宣传发动,一方面使广大干部职工对人事制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正确对待;另一方面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做好改革的心理准备,更好地参与到自觉拥护人事制度改革中来。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方案。通过反复地学习,深刻地领会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组成专门方案、制度撰写班子,深入走访和征求了干部、职工的意见,结合救护队的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是把握原则尺度,突出行业特点。矿山救护队的工作岗位责任重大、风险极高,对于队员的身体素质的好坏、救护知识和安全经验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我们在坚持“以编定岗、按需设岗、用岗定人”和“救护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原则的同时,在方案中也充分考虑到了那些年纪略为偏大,但具有丰富救护经验的人员,对此做了特别规定,确保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先后制定了《矿山救护队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矿山救护队岗位设置及管理制度》、《矿山救护队公开招聘、考试及考核办法》、《矿山救护队工资分配方案》、《矿山救护队目标管理责任方案》等方案和制度。

三是及时公开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在方案和有关制度初稿形成后,我们及时将其公布于众,切实做到公正、公开。并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座谈讨论,对部分人员不太明白、不能理解的地方,做耐心细致的解说和解释工作,做到“两个到位,三个公开”,即:思想工作到位、工作程序到位、方案公开、岗位公开、职责公开。

一是竞聘上岗。我们将救护工作岗位竞聘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积极推行聘用制,并出台《矿山救护队岗位设置及管理制度》和《矿山救护队公开招聘、考试及考核办法》,明确单位与职工新的人事关系,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应聘条件,按照“公*、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

二是强化管理。年初,管理局与矿山救护队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其工作任务和奖惩办法,加强了对救护队的综合管理。同时,把管理延伸到每一个具体岗位,明确了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要求,本队每月进行一次考核,管理局年底组织进行全面考核,并把队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与工作岗位、工作表现、考核成绩以及部门效益相挂钩,真正体现了优者多得、勤者多得、付出与获取成正比的工资分配模式。有效地调动了救护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救护队原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3人,经费来源是向矿山企业收取每吨产品元矿山救护服务费,而此项收费已于20xx年12月1日由省财政厅、省煤炭局联合下发湘财停字[20xx]38号文件取消,救护队断绝了经费来源。

二是20xx年10月,我局就救护队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以及编制问题向*作了专题报告,*仅拨付经费万元,无法保障救护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由于经费原因,矿山救护队事故抢险救护车没有,其它救护设施和设备基本老化或淘汰,事故抢险靠租用中巴车,救护队员的待遇没有着落,最起码的设备维修都无法进行,救护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没有物质保障。

花田除草工作总结篇五

春耕生产工作已经结束,现在对我乡春耕生产工作完成情况做出总结。

面对连续三年的严峻旱情,乡党委、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春耕生产工作,制定下发了《三台乡20xx年大春生产意见》,把抓好春耕生产工作作为确保粮食增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举措。一是成立了以乡党政领导为组长的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农作物旱情摸排上报工作;二是统一思想认识,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意识,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动员农户提前谋划;三是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对全乡水利设施进行了一次修复,确保沟渠供水畅通;四是组织农资部门提前做好良种、肥料、农药等生产物资的调运和储备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五是抓好农时,实时栽种,结合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组织乡村干部职工、农业科技人员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生产工作。20xx年全乡计划农作物播种面积16100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12000亩(其中玉米8000亩、杂粮4000亩),种植经济作物4100亩(薯类3000亩、蔬菜900亩、其他经济作物200亩)。截止目前,三台乡大春生产任务已全面完成。

一是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三台属于冷凉山区,独特的.地理气候,不同程度的制约了玉米产业的发展。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增温、保墒、增产、增收的先进栽培技术措施,在县委、政府的重视下,我乡8000亩玉米都列为政府地膜栽培补助对象,及时将4000筒补助地膜分发到户,玉米地膜覆盖的大面积推广,将使我乡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20xx年我乡玉米地膜覆盖达。

二是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清理整顿,保证农资市场安全,确保农户购买到合格良种。进入春耕生产以来,我乡成立了以派出所、工商、农综中心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检查组,对我乡农资市场进行了两次清理整顿,确保了农资市场安全,农综中心调供优质杂交玉米良种10吨,良种推广率达98%。

三是狠抓示范样板建设,乡农综中心在三台村委会新彝村建设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200亩,做到了统一播种时间、统一规范化栽培、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服务,实现了良种良法相配套,科学管理创高产之功效,现长势良好。

总之,推进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有相信、有决心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开展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四群”教育活动为契机,继续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