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3-09-28 01:35:02 作者:曼珠 文秘知识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一

1、明白倒叙的特点及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习倒叙的方法,能运用倒叙进行作文。

明白倒叙的特点,学习倒叙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实验法,与学生上次的学习情况作对比,总结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交流导入。

1、《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

2、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倒叙。

3、小结:学生现在对倒叙的认识情况。

二、认识倒叙

1、ppt出示倒叙的定义。

2、播放微课,生动的认识倒叙。

3、ppt出示倒叙流程。

4、结合课文《燕子专列》《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理解倒叙及倒叙的好处。

5、总结倒叙的好处:文章开头适当地运用倒叙:

(1)、可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2)、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3)、还可以使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文章叙述也生动,结构也曲折多变。

三、学习倒叙的写法

1、睹物回忆法 由眼前之物引起回忆

举例说明

2、对比回忆法 由对比冲突引出矛盾

举例说明

3、情境回忆法 由描绘情境引出回忆

举例说明

4、抒情回忆法 由直抒胸臆引出回忆

举例说明

四、课堂练习:

采用倒叙的手法写一写你父母对你的爱吧!

五、作品展示。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有观察了解大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1.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2.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子。引导学生与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读的时候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应该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3.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1.出示要写的字:

夏 暗 躲 藏 喳 案 就 猜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

3.老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

你选择第几好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1.教师示范,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

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1.老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

1.课文里提了多少“为什么”?

你能回答课文中的哪些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1.出示要写的字。

2.自由练写,小组评议。

3.老师小结,指导重点。

板书设计:

为什么

为什么 不知道

弄明白 想知道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三

谢家湾小学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边读边想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四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2、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2、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华罗庚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出画像,介绍人物

1、(出示画像)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华罗庚)

2、介绍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赴美国,1950年回国。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研究,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4、根据题目质疑。

问题: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

(二)初学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能适当停顿。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提醒注意:华是多音字,当姓讲的时候读作“hua”。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标出自然段。(十四个自然段)

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

学生:“这一天”指的是“祖国解放的那一天。”

学生:从这话句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板书:祖国解放

(2)在国外突然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你能想像华罗庚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学生:我想华罗庚一定很激动。

他一定很高兴。

(3)从哪儿看出他高兴、激动的心情呢?请你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词语,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学生:从“急步”一词可以看出他激动。“急步”就是很着急地走,他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了。

从“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可以看出他很高兴。

从“斩钉截铁”一词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2)默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他们两个人各自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美国教授瞧不起我们中国,他想留住华罗庚为美国作贡献。

华罗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4)自由读华罗庚说的话,讨论: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板书:献给--不会遗憾--为祖国尽力

美国教授认为华罗庚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把学识抛掉了,而华罗庚认为不是这样;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太可惜了,而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这一切都说明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板书:热爱祖国

(5)齐读华罗庚说的话。

3、学习第十四自然段。

齐读

(四)总结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爱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师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解放斩钉截铁敬佩尽力

2、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全班交流汇报。

封:左右结构。左边两土撂在一起,最后一笔是,右边是“寸”/

借: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昔”。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不要写成,右边是“刀”。

渊: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的笔顺是:

博:左右结构。左边是“十”,右边是,第三笔不出钩。

令:上下结构。“今”字加一笔就是“令”。

敬:左右结构。左边是“苟”,右边是“攵”。

佩: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第三笔是“一”,不要写成。

遗:半包围结构。里面是“贵”,外边是。

憾: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感”。

(三)扩词练习(开火车比赛)

封:封锁封建封闭

借:借口借用借钱

初:初中初升当初

渊:深渊渊博

敬:尊敬敬爱敬礼

憾:震憾遗憾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4个字。把词语读正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走近翠鸟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黄鹂、画眉等,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鸟。

(课件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二、新授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翠鸟的外形、活动及对翠鸟的喜爱)

(二)再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字词,组内自学并交流。

2、集体汇报。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式读、齐读。交流识字方法)

(2)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的读、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正确,课文读得是否流利。)

(4)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5)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同学之间做简单地评价。

(三)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

1、默读课文。

2、提出不懂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