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发言稿(精选5篇)

时间:2023-08-31 19:31:33 作者:FS文字使者 讲话稿 返家乡发言稿(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返家乡发言稿篇一

“不,自己还是要包的。”我很坚决地回答道。

等念完了,他也明白了:“噢,你又想创新啊,包黄米粽子?”

“对头,判断正确”

“给你点建议,最好再掺点糯米,二米粽子,黄白相间,好看更好吃。”他得意地说。

“好主意,咦?你可以呀。”我对这位会吃不会做的先生,真有点刮目相看了。

“不过,你这清单开的数量是不是忒大了点,减半。”没等我反驳,人早没影了。

待老公采购回来,所有的物品数量统统减半。算了,我乐得也顾不上与他理论,赶紧淘米、泡枣、拣豆、切肉、腌肉`、外加泡花生、煮粽叶;老公在旁边一脸狐疑看着我, “你就瞧好吧!忙你的去吧”。晚上八点,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包粽子;取两张粽叶、一把黄米、半把糯米、放两颗红枣、或瘦肉块、或半把红豆、或几粒花生…….,一裹一扎,一个个鼓鼓溜溜的四角红枣粽、三角肉粽、小四角红豆粽、小三角花生粽,栩栩如生,“贼招人爱”,数一数,哇,足足有五十多个。ok,用高压锅开煮,一连煮了三锅。

家里弥漫着浓浓的粽香,当所有程序统统结束时,我一看挂钟,天哪!凌晨1点。好在老公也正忙着改材料,否则,一准儿“挨尅”。我立马挑了一个红豆粽子,让他“首尝”。一层层打开粽叶,伴着粽香,黄白红三色的粽子,煞是养眼,我脑海里忽然想起两个字:金玉,黄米是金、糯米是玉…..,顿时有点沾沾自喜哟!

“好吃,豆子比米多。”啥呀,评价也忒不专业了,要是婆婆在,一准儿给给“超赞”。

早晨,我把粽子分装在食品袋里,带到单位。就在弟兄们分抢粽子时,我得意地“忽悠”道:“俺的粗粮粽子,吃了不怕长体重哦。”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太太们个个都怕“增肥”。

“我包粽子,我快乐!”今年,如果我不出差,一准儿将快乐进行到底!

返家乡发言稿篇二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开心上学,安全回家》。安全,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也许很多人并不是很重视交通安全问题,但是,交通安全却是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交通安全,不就是小心来往车辆,注意红绿灯吗?”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存有侥幸心理,要是有一天,你因为违反交通规则而出了车祸,你将会感到非常后悔,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终身的遗憾,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后悔。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个中小学生丧命在车祸中吗?让我来告诉大家吧________交通事故已成我国儿童第二大死因。目前,我国每年有超过35000名的15岁以下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甚至死亡。每天大概会有五十至六十个中小学生在车祸中丧命,就等于我国每天要意外失去一个班的学生,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车祸中大多数又是因违反交通规则所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消息啊!

也许有人会说:“我也违反过交通规则,但没什么事啊!”那是侥幸心理,是在和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拿生命作赌注啊!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正是因此,我们一定要更好地珍惜它、爱护它!“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是每个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一个共同心愿。我来自株洲县南阳桥中学,学校地处省道313旁,过往车辆非常多,且速度非常快,每天放学,除了交通部门的护学岗和学校行政每天执勤外,我们的老师一定会把学生的路队护送过马路,并且叮嘱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至今为止,我校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真正做到了,“开心上学,安全回家”。当然,防范未然,任重道远。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在交通日益繁忙,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遵守交通规则更是刻不容缓,这样才为我们前进的路上了护栏。遵守交通法规,人人有责。人人遵守交通规则,社会才能安定。

在我们这个法制国家里,遵纪守法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注意交通安全,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经常听到这样那样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这些都警示人们要懂得交通法规,遵守交通规则,时时注意安全,要珍惜自己可贵的生命!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开心上学,安全回家!

返家乡发言稿篇三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反对华北五省自治。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听到这些口号有什么想法,可是每当我听到,看到,读到这些口号时我的血液都在沸腾,我都想沉默。为那一群为了祖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北平学子沉默,为那一群满怀愤怒满腔激情喊出这些口号的北平学子沉默。

1935年12月9日那个寒冬的早晨,北平的学生一为抵制国民政府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二为响应共产党8月1日发表的《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三为北平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而进行了让历史刻骨铭心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爱国吗?爱,当然爱,而且我们的爱国之情也决不亚于这些人。可我们却往往进入了误区。有人说,爱国,有利就爱,没利就不爱。我在这里必须对他们说,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呢!有人言,国强则爱,国弱则嫌。可是我们为什么不用我们的力量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呢!有人讲爱国就是中国什么都比外国强。可我们必须站在现实的角度,纵观世界大观,用实际行动使中国真的什么都比国外强呢!有人愤慨爱国就是拒绝洋货。可放眼一看购买洋货的国人数不胜数,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与其去盲目的拒绝,为什么不敢迎接洋货的挑战呢!还有人高呼啊!祖国母亲啊,我爱你,当然必要的抒情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实际行动。

我们作为在五星红旗下成长的新一代,作为21世纪的有为青年,作为面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机遇上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使坚定理想信念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相结合;努力使追求人生理想与服务祖国建设相结合;努力使学习文化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使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革命先辈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说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返家乡发言稿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相信有些人还没有写过春节的演讲稿呢,这就一起学习一下。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春节回家看看演讲稿”,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诗,名为《元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节习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知春节放爆竹、贴春联的习俗,当然,春节还有吃团圆饭、收压岁钱等等的习俗。

你们知道春节的由来吗?我们现在过的年,它有一个由来,虽说是传说,但却让我们有了现在的一些风俗习惯。

在很久以前,有一只传说中的怪兽:“年”。“年”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从深山中出现,来到山下的村庄吃人。人们虽然想除掉“年”,但是他们却束手无策。就这样过了很久,有一天,一个老人来到了村庄,它告诉人们“年”怕响声和红色。人们就放爆竹、贴红色春联,把“年”给赶跑了。到了现在,人们把“年”来的那一天称为过年,并保留了放爆竹、贴春联的习俗。

但现在,过年并不是只有一天,而是从腊八节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都算作是过年。腊八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各种各样的米和豆子熬成的粥,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喝了腊八粥,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就要过小年了,有的人家晚上便会放炮竹了,这让人们尝到了过年的味道。

听到“噼里啪啦”热闹的鞭炮声,就知道除夕已经笑呵呵地走来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吃起了团圆饭,边看春晚边守岁,屋外还能听到鞭炮声。到了十二点的时候,那个鞭炮声才叫震耳欲聋呢,比打雷的声音还要响亮,除夕晚真是太热闹了!到了正月初一的时候,这天的情景与除夕相比却显得有些冷清了。大街上都是昨晚留下来的炮竹残渣,这一天,小孩们要向大人们拜年才会获得压岁钱。正月初一也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因为他们可以拿着压岁钱到处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大家都要吃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吃过元宵就说明春节已经结束了。

中国的春节有许多的习俗,我们应该要继承和发扬下去,让我们的春节更加有年味。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

除夕那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地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他们都起了。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里啪啦”,阵阵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想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给各家各户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的家乡湖南耒阳拥有着美丽壮观的风景,家乡的春节也如它的风景一样,那么精彩。

春节前,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无时不刻不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每家每户提前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并将自我的家打扫得一尘不染,将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自家的家门,在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在窗户上贴上五彩缤纷的窗花,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息,准备迎接崭新完美新的一年好运来临!

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到来,家家灯火通明,大人们都会将自我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纷纷摆上菜桌,亲人们欢聚一堂,一会儿大声说笑着,一会儿互相敬酒表示自我对他人的衷心祝福。吃过晚饭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院子里燃放鞭炮,大人们则在家中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饺子,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不时开怀大笑,欢呼声络绎不绝。

“当!当!当!”时针指向十二点,新的一年到来了!夜空中的烟花争先恐后地盛开着,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绝伦的节目继续播着,人们毫无睡意,心中盛满了幸福与欢乐。欢笑声、祝福声在这个大地上久久回荡,经久不息。

大年初一早上吃过早饭后,就要到亲朋好友家互相拜年,并且长辈会给小孩子压岁钱,衷心祝福着每个人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虽然千篇一律,可是每一个春节都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幸福与安康。我爱家乡的春节!我爱我那风景迷人的家乡!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节的习俗可多了!有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完美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等。“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在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在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一样的资料,贴在相应的地方。

去年的春节我们家还贴了一个倒“福”字呢。春节贴“福”字,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向往和祝愿“福气”、“福运”,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明白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最终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春节的习俗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我真盼望春节能早日到来!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向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今年,一到农历12月__日,妈妈就带我上街买鞭炮和对联。

我们来到街上,妈妈拉着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整整齐齐的鞭炮和对联,一转头,看见我去年买的几种对联,我拉拉妈妈的手说:“妈妈买。”妈妈就带我来到那一问店中,我挑了几种说:“妈妈,这些各买一盒。”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好!”然后我们付了钱,我们拿着东西,又来到里面买白菜、花菜、空心菜、鸡、鸭、鱼、肉等主食,我们跑了好几趟,最终把年货全买齐了。

大年三十午时,爸爸已经准备好浆糊贴对联了,我就和爸爸拿着对联来到大门下,爸爸把浆糊涂在门墙上,我们急忙把对联贴了上去。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一家子团聚在桌子边,一齐吃团圆饭,喝团圆汤,欢迎新的一年到来,妈妈一边吃一边吩咐我说:“不能打破东西,也不能说”坏话,呀!

每个人都给我红包,我对他们说:“恭喜发财,新年欢乐。”

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那里就不像北方那么热闹了,只是吃“状元圆”而已,可是,听说世纪公园、泉州公园晚上却是灯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见几百盏灯来,要是我能亲眼一见,那就太好了。

春节,每年都仅有那么一次,真是令人回味啊!

;

返家乡发言稿篇五

每个国家有自己的魂魄,每个班级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家庭有自己的风气。我的家庭也在无声无息中传承着国家的文化,又秉持着自己独有的艺术。

我出生于揭阳,那里的人民朴实而善良。从出生时起,一幅家训就高挂于老家的古墙之上: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孝敬为先,克己厚人,铭记恩德,踏实做事,堂正做人。虽然当时还小,但是这幅家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偶然忆起,我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莲的口中有德,竹的目中有人

香水百合的心中有爱,兰的行中有善

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留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品的就是莲的德行。从小,爷爷的池塘里就长满了莲,远远望去,总有种“可远观而不可亵渎”之感,我终于明白,莲的德行高尚,有着孤高自傲,遗世独立的情怀。我努力学着,口中积德,追随莲的步伐,承着祖先留下的家训。

我小时候就在水墨画上小有成绩,因此易于沾沾自喜,翘起尾巴。而爷爷,总是苦心劝我,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水墨画中常画竹,竹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其谦逊有礼的芳名远扬。家训中第二条:目中有人,讲的也是这个理。

香水百合的花语是伟大而纯洁的爱,村里人经常说,别看你爷爷会砌房子,能干大事,他可是心中有爱,连一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死呢!我默默记下,想学习我爷爷的仁爱。

(二)萱草的孝敬为先,松柏的克己厚人,笼花的铭记恩德

虽然早些时候,都是爷爷奶奶陪伴我左右,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一点也不少。“父母总是不在家,但是你也要孝敬为先。平日里家里来了长辈,要好好招待。还要管好自己,厚待别人。时刻铭记他人的恩德,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还有国家,有国才有家啊!”这以后,我在日记本中画下萱草,松柏,笼花,分别写上不同的家训。

(三)仙人掌踏实做事,菊花堂正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这是家训中的最后两条。起初我还疑惑不解,但现在,我有了新的认识。无论我在水墨画上有多大的成就,都要和伙伴们互帮互助,尽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像仙人掌一般自立而坚强,深处荒漠又如何,我有自己坚强的毅力!还要诚信待人,像菊一般,堂堂正正,两袖清风,这样,也就少了许多烦恼羁绊。

我为自己有着这样的家风家训而感到自豪,身处于这样一个泱泱的文化大国之中,我努力秉持着,那九种植物,九条家训。好家风,我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