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心得体会 民族团结工作个人心得体会(模板5篇)

时间:2023-09-29 17:34:50 作者:梦幻泡 心得体会 最新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心得体会 民族团结工作个人心得体会(模板5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心得体会篇一

在当今的社会中,民族团结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国家各地和全球也能够看到各种不同民族相互交流和合作,人们越来越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也积极参与了几次民族团结活动,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个人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强化认同感

我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发现自己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份和文化。在了解不同民族的习俗和传统的过程中,我逐渐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同。通过活动,我意识到不同的民族在文化和艺术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我也发现了我们之间共有的文化和祖先的传承。这种认同感的加强让我更有信心去了解和深入交流不同民族的朋友,建立和谐的团结。

第二段:增进交流合作

在活动中,我和来自不同民族的朋友建立了友谊并且进行了深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不同民族的年轻人都有共同的喜好和爱好,我们都喜欢听音乐、看电影和分享彼此的故事。这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建立平等相待的关系,这样才能促进交流和合作,也加强了我们的团结。

第三段:消除偏见和歧视

民族团结工作对于消除偏见和歧视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在不同的民族之间交流,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并消除一些人们对其他民族的偏见和歧视。在和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交往中,我逐渐发现我们的生活通过不同的方面而相互影响,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第四段: 营造和谐社会

参加民族团结活动可以在社会层面上促进和谐。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可以增进相互了解,避免冲突。同时,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也有助于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的交汇已经开始成为一种趋势,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第五段:继续推进民族团结工作

在参加了一系列民族团结活动之后,我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工作必须得以不断推进。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积极参与团结活动,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避免冲突,共同营造和谐社会。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起码一份贡献,使民族团结工作更加紧凑至关重要,通过了解、交流和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多的进展。

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心得体会篇二

近年来,我国民族团结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在民族团结工作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今天我将分享我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增进民族了解。了解是相互的,只有相互了解才能增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因此,我们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各个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宣传教育,让每个民族的人民都能够了解其他民族的特点和优秀传统,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同。在宣传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传统媒体,还要积极开展新媒体宣传,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让不同民族的人民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彼此的文化和生活,增进交流与互动。

其次,加强民族交往,促进民族融合。民族之间的交往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只有通过更多的交往,才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交流活动,包括民族文化节、民俗展览等,让各个民族的人民能够相互交流、学习,增进友谊。同时,在民族交往中,我们还要注重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让不同民族的人民能够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第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信仰,也是我们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在民族团结工作中,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宣传教育和文化交流中去,引导各个民族的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乡土,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宣传爱国主义先进事迹和优秀文化,增强各个民族的凝聚力,让民族团结的力量更加强大。

第四,加强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法律法规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只有依法治国,才能确保各个民族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因此,在民族团结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各族人民了解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执法力度,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行为,保护各个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局。

最后,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民族团结工作。党的领导是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依靠党的领导,才能够把各个民族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民族团结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对民族团结工作的统筹和指导,统筹规划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促进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民族团结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宣传教育、民族交往、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律法规宣传执行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推动我国民族团结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心得体会篇三

###供销社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为契机,结合供销工作的实际,认真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保障有力

群雁高飞头雁领,只有领导重视才能保障有力。###供销社党委始终将民族团结摆在优化位置,经常商讨、谋划民族团结工作,全力支持、政府及创建办提出的工作要求。尤其是创建示范县工作开展以来,社领导一直关注相关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日常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机构人员经费到位。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所需经费由财务组承担,确保经费到位,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近三年来,每年的相关经费约万余元。

二、宣传教育 营造氛围

###供销社注重加强对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以先进的理论引导干部牢牢团结的理念。

一是不断创新宣传活动载体。每年都制定民族团结创建宣传活动计划,做到有方案、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设置固定的民族团结宣传栏,利用每月开展的“道德讲堂”为载体,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便民春风行动、向身边的民族团结先进人物学习、民族团结进社区等活动,。

二是坚持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结合县局中心组学习,统一由党支部安排每季度不少于1次的专门民族政策学习,包括三史、四个认同、五观和六史等内容。同时借助听讲座、滴灌式教育等形式开展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为确保学习效果,我社还不定期进行民族团结知识测试,促进团结创建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征文、知识竞赛、演讲、图片展、板展,组织干部观看民族团结题材的电影。结合网络进行团结宣传教育,开展为民族团结先进人物网上投票活动,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开展“我为民族团结献一策”活动,鼓励干部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三、政策落实 干部拥护

2

我社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

一是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

二是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倡导各民族相亲相爱。

三是坚决维护###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将民族团结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相结合,教育各族干部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决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决策部署,严防因民-族-矛-盾引发纠纷和信访事件。自我社成立以来,没有发生有损民族团结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人和事。

四、评选选优 树立标杆

树起一面旗,引领一群人;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身边的模范最能激发人、引领人,为此,###供销社坚持以正面教育入手,结合创建“文明单科室”和争当“民族团结先进科室”、等争先创优活动,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社结合工作实际,按照评选模范科室和个人的标准,组织开展“文明科室”、民族团结先进科室、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模范家庭等树典型活动,同时积极向、政府和上级单位推选先进典型。

与此同时,我社还大力开展学习先进人物活动,以先进的典型塑造人。坚持不懈的开展“学先进、找差距、比作风、比干劲”活动,学习买买提江吾买尔、李元敏、郭敬义等先进人物,并对照检查自己,查找不足,极大的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每年年底,我社都要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县社优秀工作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以身边的先进带动身边的群众,形成先进带后进,后进争先进的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五、扶贫帮困 激发民族团结正能量

《加强民族团结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心得体会篇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团结工作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我很清楚地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我的生活中,我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也尝试着在自己身边做出了一些微小的贡献。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增进自己对不同族群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与不同族群的人接触,如何和不同的族群和睦相处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要增强对其他族群的了解和理解,包括对他们的习俗、风俗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了解。只有增进了解,我们才能消除误解,减少隔阂,形成更好的民族团结。

二、自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每个人都要有自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意识。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注重文明交往,不仅要尊重对方,也要尊重自己。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参加各种文明社区活动,如街头文艺表演、志愿服务等等,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积极宣传民族团结理念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通过诸如微博、公众号、朋友圈等途径来宣传民族团结理念。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将一些与民族团结相关的内容传递给更广泛的观众。比如,分享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宣传不同族群之间的友谊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向人们传递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四、加强社交技巧

社交技巧对于民族团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具备良好的社交技巧可以让人们相互交流,增进情感,消除隔阂,拉近互相之间的距离。相比之下,缺乏社交技巧的人容易造成误解,破坏了民族团结进程。因此,加强社交技巧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

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缺乏民族团结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表现出焦虑、担心和沉闷,影响整体团结进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在与其他族群进行交往和沟通时,我们要遇事看事,积极乐观,保持心理平衡,使整体社会氛围更加和谐。

总结

在我看来,民族团结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每个人的关注和努力。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推动民族团结的实现。希望今后每个人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民族团结意识,从而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心得体会篇五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斯大林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下面是大学生学习加强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以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大学生学习加强民族团结心得体会》由学习心得体会频道为您精心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平等、互助、共同繁荣新型的民族关系,有别于历代的剥削阶级民族关系,它的实质是努力实现各民族间的事实上的平等。由于历史、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相对落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共同繁荣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缩小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差距,包括适当放宽少数民族高考分数的政策,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得到扶持和帮助,加速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进一步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的统一稳定、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斯大林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民族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的各民族之间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民族工作成就。列宁认为:除了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民族之外,还有许多很弱小和经济十分不发达的民族,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要帮助以前受压迫的民族达到事实上的平等,对少数民族多让步一些,多温和一些,对于历史上由于阶级压迫而造成的差别要用“赎罪”的心态来解决。斯大林也提出了关于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思想。周等提出来并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民族繁荣的思想。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家繁荣。”“各民族繁荣是我们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1]。毛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2]。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关系的实质是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在这种前提下,“遇到民族平等与经济效率的矛盾时,才能在权衡中统筹兼顾、稳步前进,在平等的社会中提高效率,在有效率的经济中促进平等,使各民族充分实现政治平等又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遇到民族间或民族地区单间竞争与互助问题时,才能使竞争与互助在协调中相互促进,使竞争机制和扶持(少数民族)政策在一段时期并存,让少数民族在竞争浪潮中逐步适应起来,让少数民族在竞争互助中共同发展。”[3]。社会主义时期民族之间问题和主要原因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事实上的不平等和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各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文化上的落后,不能充分享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给予的各项平等权利,所以我们要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和措施,使形式上的平等真正落到实处,高考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就是一项具体的措施。

解放前,民族地方的教育是相当落后的,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许多地方还处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解放后党和政府加大了人、财、物的投入和政策的倾斜,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变化,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文盲人数有所减少。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的制约,跟内地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在办学的基础条件、师资力量、资金投入方面都不足,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比例低。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党和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在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考生的录取和管理,加强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管理工作。“1952年xx月政务院发出《关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指示》;1956年7月10日发出《教育部通知关于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解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适当放宽高考录取分数线,并采取同等成绩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的办法,录取了成千上万少数民族大专院校学生。”[4]。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举办民族高等学校,在高等学校举办民族班、民族预科,专门或者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并且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解放后由于实行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优惠政策,使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得到提高,使少数民族师资力量得到改善,使少数民族的自由权利和和平等权利进一步得到落实,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几年,高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了竞争的焦点,有时几分之差就可能和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失之交臂。为了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高考加分项目,甚至不惜造假,钻国家政策的空子。重庆市2019年出现高考假冒少数民族身份加分的情况出现后,有的人质疑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有没有必要取消,在网上也展开了讨论,从讨论的情况来看,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行裸考才公平。”第二种观点认为“加分是高考腐朽的根源,是权贵者的乐园。”第三种观点认为:“取消锦上添花的加分,保留少数民族地区加分政策”。笔者前几年负责学校的招就工作,对国家的招生政策多一些了解,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是片面的,虽然形式上看是公平的,但不能全面否定高考的加分政策,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就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具有法律依据和合理性,只有给教育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加分,才更接近公平,不加分可能会更不公平、更不合理。第二种观点认为加分是高考腐朽的根源,是权贵者的乐园。我认为是不全面的,的确近几年是有不少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制假造假,钻国家政策的空子,但国家也在加大查处力度,类似的情况在减少,不能因噎废食。我同意第三种观点,由于地区的差别,学生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相对来说发达地区的学生可以在中小学阶段获得更多的加分机会,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来说会增加新的不公平,比如说“三模三电”的加分、金融高管子女加分,所以我认为这些项目可以取消。对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考生都应该加分包括其中的汉族,其实近几年包括云南、广西等地方的政策也都是这样,居住在经济教育条件比较好的城镇少数民族民族享受了较好教育资源的少数民族可以不加分。一方面可以更大限度地兼顾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尽可能的教育公平。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要靠具体的政策执行来保障。高考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正是民族平等的具体落实,当然具体的实施还需要艰苦细致的工作。

四、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原则和相关的几个问题。

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制定了许多政策,比如加强民族地方的教育投入,建立民族高等院校等等,其中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是实现民族平等的一项内容,由于涉及广,加之各地的情况不尽一致,在政策的执行上也出现一些偏差。总的情况是一些大城市对散居在其中的少数民族加5-10分投档,在云南等一些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民族的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加分包括汉族比如云南20xx年高考少数民族地区加分情况为例:“这些考生可加10分:云南省哈尼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瑶族、布朗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独龙族、藏族、蒙古族、基诺族、水族、布依族在内地的考生;内地农村户口的彝族、壮族考生;各州(市)政府确定的内地高寒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这些考生可加20分:边疆及执行边疆政策县的少数民族考生;汉族考生(指土生土长或随父母到边疆,户口、上学逆推连续十年以上,现仍在边疆的考生);上述考生,高中阶段在内地上学的相对减少10分” [5]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和内地的白族、纳西族、回族、满族是没有加分的,城镇的彝族、壮族是没有加分的,相反的在边疆县和执行边疆县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考生可以加20分。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民族加分的情况是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有的少数民族过去落后,但经过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当地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所以享受不了加分政策,但有的民族聚居地方包括边疆汉族在内落后了,所以也同样可以享受加分政策,这也是促使社会的和谐均衡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民族地区的教育落后面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问题是一个综合发展的问题,但做为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的高考来说,适当的照顾政策是正确的政策取向,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各省市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每年都在作调整,尽可能的统筹兼顾,但总的一点对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扶持的政策不应该变。

一方面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东部和中部的发展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人财物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流向了发达地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仍需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虽然较之以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生的人数比以后有较大增加,但现在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全国人口的8.4%,而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在校的比例不超过7%,即使这样给予适当的照顾还是存在差距,所以说制定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政策是必须的。虽然可以加分投档,但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还有一个审定认可的问题,有的也规定了“进大门认,进小门不认”的选专业情况,也给加分政策的执行带来一些问题。

五、结语。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及相关的操作程序,在网络上有的人不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因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腐朽的现象和不合理现象就否定这项政策,甚至出现一些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这是非常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要加大力度对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让他们在高校里德智体全面发展,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对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党民族政策的具体措施的一部分,是实现民族平等发展的具体举措,目前还不能简单的取消这一政策,只有当各民族间的差距真正消失后才能取消。单纯地片面强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行“裸考”,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西方某些国家打着“人权”、“民族”、“宗教”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政治、民族、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前苏联的解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民族之间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用好执行好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等民族平等的政策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的统一稳定、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