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全年工作总结 慢病工作总结

时间:2023-07-30 15:43:31 作者:李Y 工作总结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慢病全年工作总结 慢病工作总结篇一

我院慢病工作在疾控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深入社会,大力开展慢病防制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心理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辖区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做到自觉把《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慢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量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全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文明新形象。

1、强化慢病防制网络工作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中心整体形象,推进慢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病工作小组设专兼职人员。开展各项慢病防制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贯彻、快速互动的信息采集网络,尽力促进全年信息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的经济能力有限并且相对固定,和其相对巨大的医疗需求之间构成了矛盾,这就需要优质经济的服务,加强慢病管理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基层卫生院慢病管理是农村医疗优势的一个突出体现。由于基层医疗距农民近,就医方便、快捷,医患之间易沟通,易开展健康教育,易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对一些疾病好回访,易跟踪,基层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慢病管理对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3、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纠察批漏

我院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慢病各项工作举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上半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改正。

4、定期宣传、培训慢病知识

打算上半年我镇卫生院慢病防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这要归功于每位医务人员(包括各村乡医)、各村居委会领导的共同努力协调。在改善各村居民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素养,从而推广到整个分水镇。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内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加强,各村卫生室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有待整体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宣传培训活动有待进一步拓展。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疾控机构科学规范管理的新机制,进一步拓展慢性病预防控制服务的新功能,加强基层医生素质培养,努力开创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局面。

慢病全年工作总结 慢病工作总结篇二

1.执行35岁以上社区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度;每年至少测四次血压和血糖。

2.对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必须建立规范完整的档案资料,建档率和规范管理率达90%以上,有效随访率达85%。

3.辖区内35岁以上户籍居民高血压发现登记率应达100%,糖尿病发现登记率应达100%以上。

4.高血压、糖尿病的上报资料准确、完整、及时。

1、设专人负责社区各项慢病防治工作。

2、首诊测血压,35岁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测四次血压和血糖,做好居民的周期性体检(一年一次)。

3、掌握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人数,有规范完整的病历档案和名册登记(高血压发现登记率达100%,糖尿病达100%),规范管理和随访率均达95%以上,每年随访四次。

4、掌握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健康档案等资料齐全,开展老人周期性健康教育工作,有开展工作记录及资料。

5、按要求对重点人群督导访视,并有记录。

6、按照慢性病防治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将慢病防治工作相关原始资料统计成报表,按时上报。

7、按照各类慢病防治的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慢病防治,健康宣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

慢病全年工作总结 慢病工作总结篇三

1 、制定了 20xx年工作计划。

按照疾控中心要求开展了我镇肿瘤患者的病例监测工作, 完成病例报告 1 人次。

2、1-6 月共新增高血压管理病人 133 人,糖尿病病人 51 人。截止 6 月底共管理高血压 1071 人,占全镇总人口的 5.95%,规范管理 945 人,规范管理率 88.23%,血压控制率 42.13%。共管理糖尿病 345 人,占全镇总人口 1.91%规范管理 285 人,规范管理率 82.36%.血糖 控制率 51.16%。并顺利完成了 1---2 季度的慢病患者随访工作。

3、 完成村级管理人员培训一次,村级工作督导 2 次。

慢病及 65 岁老年人体检工作的工作已完成,共体检管理慢病病人 609 人,占应体检人数 48.91%。

4、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启动且顺利进行,1-6 月死亡网络报告 64 例。

总结以上几点可以说,我们工作稳步推进。慢病管理工作经过前 期培训提升,各村及医院已能常态化进行工作,各村工作人员能按计 划完成本职工作,工作能力也进一步提高。资料收集水平明显上升。

1、 慢病管理工作各村能力和水平还不平衡, 有大约 80%的村卫生 室能达到要求,但个别村卫生室由于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受个人能力, 认识水平、及时间精力限制,工作还不理想。

2、 慢病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待提高,许多村卫生室把随访工作形式化, 程序化, 随访只为完成任务而进行, 对患者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3、 患者方面存在不理解,不配合的问题。究其原因,一、 患者 对自身健康不重视。二 患者对没有症状的慢性病重视不足。三 患者对我们或我们的服务不满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今后应加强以下工作

1、 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法宝,只有搞好宣传工作, 引起广大患者的重视,让广大患者了解防治原理,我们的工作开展就 容易的多。

2、 加强培训虽然我们这几年的培训工作成绩斐然,但我们还应看到,这些还 不够,我们要进行培训,重点培训最新防治方法,这样我们去指导患 者,效果好。容易取得患者的信任。

3、 加强督导、指导我们应看到,我们的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由于受自身知识水平、时 间精力、 甚至是所处环境影响, 工作提升空间有限, 我们要加强督导、 指导以促进工作。 慢病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慢病管理的最终目的相差甚 远,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加倍努力,认真做好工作,争取一个好的 工作成绩。

慢病全年工作总结 慢病工作总结篇四

门诊大病医保仅限于门诊范围,不包括住院和急诊。

门诊大病医保仅使用于上海普通医保患者,不包括自费患者及离休干部。

门诊大病医保的病人须在我院明确诊断(不能实施手术者)或在我院实施手术者。

一、门诊大病医保范围:

尿毒症需要血透、腹透、肾移植抗排异治疗者;恶性肿瘤病人在门诊进行化学治疗(含内分泌特异抗肿瘤治疗)、放射治疗、同位素抗肿瘤治疗、介入抗肿瘤治疗、中医药抗肿瘤治疗以及必要的相关检查。

二、门诊大病医保期限

首次确诊或恶性肿瘤复发之日起的18个月。超过18个月后,确因疾病治疗需要继续进行恶性肿瘤相关的门诊大病医疗项目的(包括中医),可延长享受六个月门诊大病医疗待遇期限。

三、申请操作程序

4、患者持医保办出示的大病医保回执单到挂号处登录大病项目及科室,如果登录成功,相关科室即可挂号享受大病医保待遇。

四、其他注意事项

1、恶性肿瘤病人门诊大病登记以2所为限。同一治疗项目限于在一所定点医疗机构登记。

2、每次登记的有效期为6个月。超过6个月,需重新上述按申请程序申请。

3、大病医保的病人仅限于在本病种的范围内使用,与大病不相关的科室就诊时,不能享受大病医保。

4、大病医保个人承担部分:退休 8%;在职 15%。

5、恶性肿瘤病人门诊大病医疗实行定点医疗制度,定点医疗机构为本市

二、三级医疗机构。

慢病全年工作总结 慢病工作总结篇五

一、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网络,形成以耿镇卫生院为核心,耿镇村卫生室为基准,逐层深入的慢病防治网络体系,使慢病工作长久、持续、顺利地开展。

二、我院每季度召开慢病防治工作例会,传达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布置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完成每年一次的社区诊断,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影响本辖区居民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并进行各种危险因素的统计分析;对辖区居民主要,慢病患病情况,就诊情况,死因顺位,死因构成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各类居民健康需求制定防治策略及措施。

三、慢病干预: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慢病相关知识讲座,每季度至少一次,促进居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并结合全年各种慢病宣传日,如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等开展宣传活动,使慢病防治知识广泛普及。强化健康信息传播,提高慢病知识知晓率。

四、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1)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

按照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

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与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以上是我院慢病全年来工作的具体情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据上级领导和辖区内居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更加努力搞好慢病管理工作,使辖区内慢病的发病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更好地为辖区居民的健康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