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全风险管控报告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3-09-24 16:05:36 作者:温柔雨 条据书信 最新安全风险管控报告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报告(通用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安全风险管控报告编制依据篇一

江苏在全国率先施行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去年推动32.7万家企业首次报告较大以上安全生产风险51万条并落实管控措施。今年,江苏主要瞄准打造风险报告“升级版”,把工作重心放在抓报告质量和大数据运用上,着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精准监管执法。

根据去年2月实施的《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企业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完成安全风险定期报告。截至3月16日,全省已有29.6万家企业完成报告,完成进度超过90%。

今年1月,苏州市应急管理局通过官方微信向全市工业企业发出提醒,明确告知今年风险报告的时限要求、系统登录方式、填报注意事项等。

《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明确,新建企业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三十日内完成首次安全风险报告,涉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在试生产前完成报告。有新增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等情况的,应当在确定或发生变化后十五日内进行变更报告。

省应急管理厅明确要求,各地要督促工业企业在第一季度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充分辨识,通过风险报告系统进行上报。宿迁市应急管理局专门召开工作推进视频会,各级各部门协同发力,该市多个县区企业定期报告工作已基本完成。

将相关资料汇编成册发放到所有工业企业,开办风险报告“云课堂”“云直播”,为外资企业量身定制多语种培训课件,线上“一对一”问答、线下“面对面”论坛……我省多地沿用去年以来行之有效的服务指导手段,“手把手”辅导企业辨识风险、落实管控措施、及时报告。

在去年出台5批次20个行业领域342条较大以上安全生产风险目录的基础上,我省今年将宣传和完善较大以上风险目录作为重点,深入组织开展解读、释义和宣传,提升企业对照目录准确开展风险辨识和管控的能力。

线上先后回退7.73万家次风险报告信息,较大以上风险企业占比从24%提升到49%;线下组织4个工作组赴无锡、南通、淮安和盐城,实地抽查规下无生产企业销号情况……去年,我省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巡查督查,着力提升风险报告质量,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共开展风险报告专项执法7526家企业,立案1769起。

“我们将继续秉持精细化质量管控理念,开展风险报告质量线上线下巡查抽查,推动企业如实报告存在的较大风险。”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进一步提升企业风险防控意识,推动企业安全风险应报尽报,今年将开展安全风险专项执法,把风险报告落实情况纳入重点执法检查事项,组织各地对未按期完成风险报告、重点行业领域零风险报告、未如实报告的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南通市应急管理局明确“底数必须清、质量必须高、培训必须实、执法必须严、考核必须真”的要求。通州湾示范区组织专人对工业企业安全风险报告系统内企业特别是列入注销和新增的企业进行电话联系,核查并拍照留存对比,全面摸清工业企业底数,确保风险报告一家企业不落。

“我们还将持续开展粉尘涉爆、金属熔炼熔融、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报告‘三级复查复核’全覆盖,对零风险报告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20%,倒逼工业企业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报告主体责任。”南通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徐荣说。

手机扫一扫关键岗位或风险点张贴的“常安码”,相应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以及主要的管控措施、应急措施一目了然,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常州创新研发“常安码”,实现风险隐患全流程管控。

今年,我省加大风险报告数据的研判运用,依托风险报告结果开展精准监管执法、分级分类执法。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综合分析研判企业人员素质、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管理水平、风险隐患、工伤事故等要素,结合专家评估论证结果,建立模型评定企业风险指数,为企业安全风险“画像”。

在苏州太仓,企业风险报告的范畴延伸到一般以上安全风险,当地建立的监管平台明确风险管控措施,并标明相应检查要点和检查依据,为企业自查、专职安全员巡查和监管人员执法检查提供指引。无锡将安全生产风险报告从工业企业扩展到其他45个重点行业领域。“我们将强化大数据分析,形成全市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单位风险类别、风险数量以及管控措施底数‘一张网’,实现线上、线下协调高效监管。”无锡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陈荣明说。

在研判运用数据的基础上,我省着力推动风险报告与监管执法深度融合、良性互动。一方面,把固有风险点较多、重点风险突出、管控能力不足、易形成重大隐患、发生事故概率较高的企业作为年度重点执法对象;另一方面,强化监管执法信息反馈,不断丰富企业风险指数研判评估数据。

“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倒逼主体责任落实、精准执法服务企业,是我们推动风险报告的初衷。”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应急管理部门将继续深化风险报告工作,坚持常态化推进、动态化提升、智能化运用,推动企业主动建立完善风险辨识管控体系,同时强化风险数据运用赋能,推动分类分级精准监管执法。

安全风险管控报告编制依据篇二

目前,已进入秋冬季节,全市大范围降温,根据当前季节特点,11月12日市安办组织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公安交警大队、市消防救援大队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部门,对今年秋冬季节安全生产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形成此报告。

进入秋冬季节,冰冻雨雪、寒潮大风、浓雾重霾等极端天气频繁。岁末人流、物流持续增加,道路运输任务繁重;低温寒潮、雨雪冰冻导致道路路面湿滑和暗冰,雾(霾)、突发团雾导致能见度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生产经营活动进入旺季,部分企业年底抢工期、赶进度、加班作业现象增多;天气寒冷,作业现场设施、设备运行维护难度增加,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用电用气增加,烤火取暖现象较多,容易引发火灾;气候干燥,森林火灾风险增加;在使用燃气热水器燃烧时所产生的一氧化碳烟气未能及时排至室外,极易导致人员中毒;大型聚会增多,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烟花爆竹进入旺季,经营场所不符合安全条件及超量贮存、非法经营的燃爆风险增加;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一)道路交通

要以农村客运、危险货物运输为重点,督促企业落实驾驶员冬季行车安全培训教育和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查,严把营运车辆运行关和驾驶人员上岗关,完善恶劣天气状况下的车辆安全运行方案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雨雪冰冻天气状况下的重点道路限速措施和方案,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严查严惩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驾、毒驾、非法载客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督促客运站做好恶劣天气下的应急保障工作,严格落实“三不进站、七不出站”制度,不能保障安全的,坚决停班停运。督导道路运输企业加大车辆检修及驾驶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坚决遏制恶性交通事件。要进一步完善雨雪、大雾、冰冻等恶劣天气下道路通行疏导管控和应急保障方案,加强重要国省干线、桥隧养护以及临水临崖路段、连续下坡、急弯陡坡、隧道、桥梁、路口等交通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做好各类突发情况下的公路抢通保通。

(二)建筑施工

住建部门要督促建筑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在秋冬季节,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检查制度,合理安排工程进度计划,杜绝盲目赶进度、抢工期,切实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有关建筑规范和要求,突出加强起重机械、垂直运输机械、脚手架和模板支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和消防管理,落实防高坠、深基坑各项措施,严防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交通部门要加大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检查力度,强化冬季施工作业的防寒防突风、防火防中毒防触电等措施,加强现场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安全防护措施,严禁恶劣天气状况下冒险强行组织施工。

(三)城乡消防

要加强餐饮娱乐、大型商超、宾馆、医院、高层建筑、ktv、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货物仓库、交易市场、敬老院、文博单位及“三合一”“多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严肃查处违规用电用气、电动车违规充电、堵塞消防通道、消防设施损毁、消防控制室(值班室)人员缺位等行为,及时整改消除火灾隐患。要抓好森林防灭火相关工作。要保持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和消防设施设备的配备数量;要注意用电、用气、动火、电线电路老化、电瓶车充电等问题。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小区消防通道及楼道清理整治,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引导业主正确用气用电,及时维修更换老旧燃气及电器设施设备和线路,减少火灾隐患。

(四)非煤矿山

重点开展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和尾矿库专项整治情况;露天矿山采用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和机械二次破碎的情况;尾矿库开展坝体的隐患排查及治理情况;加强矿山建设“三同时”监督管理,严格按批复的安全设施设计和时限进行建设,严厉打击非法开采、以探代采、乱采乱挖、以包代管和无证施工等违规违法行为。

(五)工贸行业

重点检查有限空间作业、粉尘防爆、涉氨制冷的企业通风除尘设备设施是否完善、禁火措施是否制定并落实、电气电路和消防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消防器材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否按规定配置到位、安全检查是否到位等情况。

(六)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

要以三年行动和“排险除患”为抓手,深入开展危化烟花爆竹行业安全风险研判,加强秋冬季节危化企业火灾、爆炸、中毒等风险的研判力度,督促相关企业严格落实各类风险的管控措施,要求各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紧急切断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率和使用率达到100%。各危化企业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要严格按照烟花爆竹销售旺季安全监管的要求,加强质量安全和流向登记、仓储安全管理,严禁超量超范围存储,严禁向未取得烟花爆竹经营资质的个人和单位批发销售烟花爆竹。烟花爆竹零售企业要加强销售旺季店面现场管理,检查消防器材设施设备配置情况,严禁销售超标违禁、假冒伪劣、非法生产、专业燃放类烟花爆竹,严禁出现“前店后宅”“下店上宅”的情况。

(七)特种设备

要重点检查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及客运索道产权使用单位是否按规定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备案手续,是否按规定对相关设备落实定期检测检验要求;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是否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按期校验、检修和更换;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持证上岗;使用单位是否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风险及应对管控措施等。

(八)燃气方面

建立行业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清单,开展燃气管线、站点日常化安全检查,深入排查餐饮、娱乐等燃气使用场所燃气用具、连接软管、减压阀和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储存、充装、运输、使用等各环节的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做好火灾、煤气中毒等安全事故的防控和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加强燃气安全使用常识教育,提高安全用气意识,积极开展燃气使用科普和安全知识宣传。

(九)其他行业(领域)

要落实危险房屋安全管理责任,在危房周围设置警戒线,张贴禁止使用的公告,做好危险房屋禁入守护工作,并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积极组织协调危房的排险拆除工作,尽早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公共安全事故。要强化各类商业、群众集会活动安全管理,严密制定安全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合理控制、及时疏导密集人流,严防拥挤踩踏等群死群伤事故发生。要重点加强对舞台、展台等临时搭建设施及临时用电、用气等方面安全监管,严防坍塌、触电、燃爆等事故发生。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各乡镇、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时刻保持警钟长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实有力的工作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部署要求上来,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绷紧安全风险防范这根弦,层层压实责任,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抓好安全风险防范各项工作。

(二)深化风险研判,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各乡镇、部门要围绕安全生产“三项重点”工作,结合秋冬季节特点,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深入研判本辖区本行业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分行业落实防风险的计划、任务和要求,督促企业制定风险化解计划和及时完成隐患整改。

(三)加强舆论宣传,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大力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严格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公益宣传,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积极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结合疫情防控,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各单位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策略,请各部门将疫情防控和安全检查相结合,突出旅游景区、人员密集场所、车站、学校、医院及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范措施。

(五)强化应急值守,确保有效处置。各乡镇、部门要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各单位要健全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人流、车流和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的监测,及时发布气象、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信息,提醒、引导公众和企业做好防范应对工作。要针对秋冬季特点,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做好救援队伍、物资、装备等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能够第一时间科学应对。

安全风险管控报告编制依据篇三

第一条(目的)为规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主要内容)本规定适用于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原则、范围、程序和结果处理等工作。

第三条(职责职能)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组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下达风险评估任务,并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依法采取相应的监测、检测、通报和监督措施。

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要求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第四条(原则)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监测信息和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本规定和章程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委托有关技术机构具体承担相关科学数据、技术信息、检验结果的收集、处理、分析等任务。

风险评估经费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第六条(独立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以及承担风险评估任务的机构应独立开展风险评估,保证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客观和公正。

第七条(评估范围)以下情形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下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

(一)为制定或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的;

(四)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以下方面的需要,可以提出风险评估的建议,并同时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

(一)发现某一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可能存在安全性隐患的;

(二)因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对某一食品或食品危害因素进行重新评估的;

(三)为确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的需要的。

第九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风险评估建议应提供《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并尽可能提供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

第十条(与食用农产品风险评估关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已有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等相关资料,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第十一条(不予评估的情形)对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提出意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作出不予评估的决定:

(一)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存在违法行为,通过依法采取控制措施可以解决的;

(三)国际已有风险评估结论且适于我国膳食暴露模式的;

上述情形在发现有新的科学数据和有关信息证明仍有必要开展风险评估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重新做出风险评估的决定。

第十二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规定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确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计划和优先评估项目。

第十三条(任务说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下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时,应向提出风险评估建议的部门收集以下信息:

(一)危害的性质、涉及的食品种类、食品数量和分布范围;

(二)危害进入食品的途径和含量;

(三)危害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

(四)危害涉及的人群和数量;

(五)国内外现有的监督管理措施;

(六)其它与风险评估相关的信息。

第十四条(任务下达)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以《风险评估任务书》的形式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下达风险评估任务。《风险评估任务书》应包括风险评估的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结果产出形式等内容。

第十五条(制定评估方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应根据评估任务提出风险评估实施方案,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对于需要进一步补充信息的,可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数据和信息采集方案的建议。

第十六条(实施评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按照评估方案,遵循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的结构化程序开展风险评估。

第十七条(风险交流)风险评估过程中,受委托承担风险评估具体任务的风险评估机构应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需要,及时提交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对于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补充数据才能进行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应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做出报告和工作建议。

第十八条(评估结果)风险评估机构应当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要求的时限内提交风险评估结果,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后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和有关风险评估机构应对风险评估结果和报告负责。

第十九条(应急评估)发生下列情形,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立即研究分析,对需要开展风险评估的事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应当立即成立临时工作组,制定应急评估方案。

(一)处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需要的;

(二)公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尽快解答的;

(三)国务院有关部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并提出应急评估建议的;

(四)处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国际贸易争端需要的;

(五)其它需要通过风险评估解决的食品安全事件。

第二十条(进行评估)临时工作组按照应急评估程序和应急评估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风险评估结果报告。

第二十一条(公布结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风险评估结果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用语定义如下: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危害:指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状况。

危害识别:指对食品中可能产生不良健康影响的某种危害的定性描述。

危害特征描述:指定性或定量分析危害的量效反应关系或危害作用机理。

暴露评估:不同人群摄入某种危害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风险特征描述:根据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的结果,综合分析该危害产生不良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和可能性。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安全风险管控报告编制依据篇四

评审企业开展风险分析以来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等所有过程中,危险源识别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风险控制措施(方案)是否充分、有效,是否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在落实控制措施中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需要补充完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已被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面对诸如完成工作的压力等情况下是否被忽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评定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作为来年制定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安全工作计划和隐患治理方案,修订完善运行控制程序、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依据,并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达到预防事故,确保安全健康的目的。

企业成立了两级风险评价组织,即公司风险评价组和站所风险评价小组。要求各级风险评价人员严格按照《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为预防和控制事故提供可靠依据。

开展安全标准化以来,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面实现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具体如下:

(一)以创建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为契机,夯实基础工作,规范安全管理,完善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核心,制定安全标准化工作方案,逐条对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考评标准》考核条款,查出企业各个层面、各个岗位存在的不足,排出整改进度表,按轻重缓急有序进行整改,完善各类检查表、完善各种记录台账、完善危险作业票证、修订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在规范各种制度、票证、台账记录的同时,加强监督执行力度,逐步使各级组织和人员把执行规范标准变为一种习惯,并将风险管理日常化,在每项作业前都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强化过程监控。

1、以生产现场为重点,加强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严。企业以生产现场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加强现场人、物、环境的管理,认真落实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关联性作业协调指挥,规范信息沟通联络、跨区域作业监护制度。危险作业前,必须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作业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作业过程中若有变更,必须履行变更手续。严格生产现场动火作业、进入设备(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审批,并随时进行复查,保证危险作业安全可控。为了确保检修作业安全,加强项目单位与检修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在跨区域作业证的基础上,还必须执行检修作业条件确认和验收制度,项目单位必须保证检修项目达到安全环保要求,具备检修条件;检修单位必须保证检修质量达到安全环保要求,并相互监督和确认。

2、强化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在厂级综合巡查、专业巡查和二、三级监控网络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企业管理人员定点承包机制,完善应急处理方案。

(三)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范事故发生。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限期整改,对发现当天就能整改的问题和隐患,均立即整改绝不让其过夜;对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均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制定严密的监控措施,杜绝和防范事故发生。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完成,达到了预期效果,期间企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这说明我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初见成效,真正起到消除隐患、防范事故的作用。

(四)做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企业在抓安全教育上,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对新进厂的人员按要求进行了厂级教育,同时督促、检查二、三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达到要求后方可上岗操作。对换岗、转产、复工人员,各单位均按要求进行了安全技能和岗位操作法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建立台账,保证全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100%有效持证上岗。利用生产间隙,开展了全员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规程、岗位操作法、事故案例等内容,同时加强对二、三级教育和复岗、转岗职工的教育,使职工的安全技能和意识不断提高。

(五)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响应能力。9月,企业对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分别于上、下半年进行了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及效果评价,检验了企业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全员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组织开展年度风险评审工作,总结提升风险控制水平。通过年度风险评审,表明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不可接受的风险控制方案有效、充分,已降为一般风险。通过风险评价组评审,共发现重大风险3项,对重大制定了整改方案,落实了安全责任人,限期整改完成。

存在的问题:设施腐蚀现象还比较严重,“跑、冒、滴、漏”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习惯性操作现象还未能杜绝。必须加强以下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1、加强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的定期检测,避免物料跑、冒、滴、漏现象。

2、加强对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设施、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检查,并定期检测。

3、应加强消防设施及器材的维护保养,定期更换灭火器,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4、即时更新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安全规程,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与补充和完善,持续改进。严格执行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5、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危化品知识、事故应急处理、消防、个人安全卫生防护的培训。

6、继续强化设备管理。各类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必须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各项规定,定期检测并合格,经常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7、严格执行工艺操作指标、操作规程,严禁超压、超温、超负荷运行。防止快速放料,防止工艺操作错误而引起温度、压力过高,导致事故发生。

8、安全检修必须按检修操作规程作业。采取隔绝、置换、吹扫与清洗等措施后,经取样分析合格,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检修作业。

凤翔县供电分公司全年,企业无社会灾害性事故,无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无因工死亡和重伤,无轻伤,无职业病发生,发生轻微伤害,完成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从总体上讲,企业风险控制效果是充分的和有效的;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的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管理绩效。

安全风险管控报告编制依据篇五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8月16日,相城区应急管理局召开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下企业核实确认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阳主持,各镇(街道、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具体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推进会首先组织各地对相城区规下企业系统名录库中部分无单位认领企业进行逐家认领。其次,进一步统一各单位的思想认识,统一规下企业经营状况等信息的核实确认工作标准、时限等要求,督促各地尽快将无生产行为的需要从系统名录库注销企业逐一核实确认清楚,确保按时完成规下企业核实确认工作,为全面完成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杨阳在会议上强调,一是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组织精干力量,强力推进规下企业核实确认工作,确保核实确认工作精准迅速。二是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方式作用,细化工作举措,层层抓好工作落实,一一查实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要结合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网上报告三级核查审计工作,在做好核实确认工作的同时,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企业落实风险辨识、网上填报和落实包保管控要求,确保企业风险辨识、管控和填报的全面性、准确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