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应用题的教案设计意图 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16:33:39 作者:字海 口号大全 最新应用题的教案设计意图 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大全8篇)

教案模板可以促使教师思考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小学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意图篇一

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叫做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初步学会解答一半用图画一半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为正式学习解答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做准备,图文应用题。

主体图和小棒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1.口算。

9+3=9-4=19-9=9+6=9+8=9-9=10-9=9+9=

2.9+7,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完成课本102页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填在书上。

1.出示课本101页的例3的主体图。

(1)提问:图中告诉我们有什么?(乐队有5人)又告诉我们什么?(唱歌的有9人)要我们求什么?(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写出来,都把它叫做已知条件。题目中要我们求什么叫做问题。

提问:这道题的第一个已知条件是什么?第二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教师:我们现在已学过的题目,一般都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请大家同桌的互相说一说题目中的两个条件和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为什么?(因为是把唱歌的人和乐队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小学数学教案《图文应用题》。)

列式:9+5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种一半用文字表示的应用题叫图文应用题。(板书课题)

小结:我们以后做这样的应用题时,都要首先看清楚题中告诉我们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算式来。

(3)9+5怎样计算呢?

请同桌的同学用摆小圆片的方法,讨论9+5怎样计算。

9+5=14(人)

教师:在14后面写有“(人)”,这“(人)”是单位名称,应用题解答完后都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

2.完成课本101页的做一做。

出示主体图。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原来有9个,小朋友拿来6个南瓜。)

请大家把这道题的两个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该怎样列式。

列式:9+6=15(个)

2.完成课本102页的第3题。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汇报: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用图和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意图篇二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现在来回答老师的一些问题。

教师提问,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1)在整数四则运算中,计算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计算含有括号的式题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里面既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运算顺序是什么?(小括号里面,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计算练习。

(1)做教科书第32页第l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认真审题。接着,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八的第1、2题。

第l题,让学生独立填空、列出综合算式,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先选左面一组的两道小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二、整理和复习列综合算式计算三步文字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计算,然后说一说

自己是怎样想的。接着,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

(1)在列综合算式之前,先要弄清什么?(先要弄清最后要求的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数,题目中直接给出了没有,要先算什么。)

(2)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注意:如要先算加、减法,应加小括号,弄清什么数写在前面,什么数写在后面。)

第一单元

(3)列出综合算式以后,要注意什么?(要检验一下所列的算式是否符合题意。)

2.做练习八的第3题。

第(1)小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解答。解答之后,让学生再检验一下是否符合题意。

第(2)、(3)题,让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整理和复习连乘、连除应用题

1.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3题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让学生改编应用题。

教师:把上面的题目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改编题目,然后集体订正改编的题目。再让学生用一种解法分步解答。

3.检验应用题的解答。

让学生独立检验自己的解答过程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做练习八的第4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最后集体订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的第l一3题,练习八的第1—4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运算顺序,提高列综

合算式的能力;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和连乘、连除应用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运算顺序,提高列综

合算式的能力;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现在来回答老师的一些问题。

教师提问,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1)在整数四则运算中,计算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计算含有括号的式题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里面既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运算顺序是什么?(小括号里面,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计算练习。

(1)做教科书第32页第l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认真审题。接着,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八的第1、2题。

第l题,让学生独立填空、列出综合算式,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先选左面一组的两道小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二、整理和复习列综合算式计算三步文字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计算,然后说一说

自己是怎样想的。接着,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

(1)在列综合算式之前,先要弄清什么?(先要弄清最后要求的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数,题目中直接给出了没有,要先算什么。)

(2)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注意:如要先算加、减法,应加小括号,弄清什么数写在前面,什么数写在后面。)

(3)列出综合算式以后,要注意什么?(要检验一下所列的算式是否符合题意。)

2.做练习八的第3题。

第(1)小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解答。解答之后,让学生再检验一下是否符合题意。

第(2)、(3)题,让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整理和复习连乘、连除应用题

1.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3题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让学生改编应用题。

教师:把上面的题目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改编题目,然后集体订正改编的题目。再让学生用一种解法分步解答。

3.检验应用题的解答。

让学生独立检验自己的解答过程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做练习八的第4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最后集体订正。

四年级数学教案——《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分步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练习三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步检验应用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进行检验的良

好习惯。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做练习三的第6题。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

二、新课

教学分步检验应用题的方法。

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所列的算式和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教师提问:还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

教师同样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所列的算式和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教师:怎么知道我们解答的对不对呢2这就需要对解答的过程进行检验。怎样检验呢?

常用的方法是: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查每一步列式和计算,看是不是正确。现在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上面这道题的解答是否正确。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所列的算式是什么等。每解决一个问题看一看与前面解答的是否一样,直到全部解答完。

教师让学生翻开书第11页,自己解答题目:四年级有43名学生,2个学期共用练习本344本,平均每人每学期用多少本7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检验。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三的第7题。

读题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这题要求的是什么。使学生明确这题要求的是新增加5台冰箱一年的用电数,即多用电的数。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并且检验。检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检验的方法。如果学生还没有掌握,教师可以带着集体进行检验。

2.做练习三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并且进行检验。

3.做练习三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提问:怎样把上面这道题改编成用除法解答的应用题

多少千克?之后让学生自己解答,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三的第10题。

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5.选做练习三的第11*、12*题。

这两题是选做题,教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做,教师个别辅导。

第11*题,可启发学生想:根据“每组人数相等。”这个条件联系前面的已知条件,就可以确定是把180个同学平均分成了9组(5+4组),每一组的人数是180÷(5+4)=20(个)。要求第一批去了多少个同学,就是求5个组是多少人,即20×5=100(个)。所以这一题的解法是:180÷(5+4)×5=100(个)。

第12*题,可启发学生想:要想求出1台碾米机8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就要先知道1台碾米机1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已知4台碾米机3小时碾米4860千克,求1台碾米机1小时碾米多少千克,这是我们刚学过的连除应用题,我们会解答。求出1台碾米机1小时碾米400千克后,再加算一步乘以8,就可算出1台碾米机8小时碾米3200千克。所以,这一题的解法是:4800÷4÷3×8=3200(千克)或者4800÷3÷4×8=3200(千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意图篇三

行1小时的路程即是问题。

师:讲得太好了,请大家用图表示题意,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

生:69*2+75*(2+1)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根据问题想的。这段铁路只有甲乙两车行驶,分别求出甲乙两车行驶

的路程合起来就是这段铁路的长度。(学生边讲边用手指着图说明自己的思路)

学生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学生竟有这样清晰的思路和如此活跃的思维。课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两方面:

1、学生思维活跃,解题方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

“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欲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为发展性目标。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实现这一目标,这节课学生一共提出了3种解题方法,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教案,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师生关系也变得和谐、融洽了,课堂气氛活跃了。

2.师生角色的转变: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我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我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我也只是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极力展示自己的发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意图篇四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练习三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其计算方法。

5.计算。

5×6+7×315×(34-29)

二、新授。

问:最后两题的运算顺序怎样。

(第一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题先算括号,再算乘法)

说明:如果我们将那两道题的整数改为分数,它们的运算顺序也是不变的。按照同样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

出示例6。

问: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独立完成。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2页做一做。

2.练习三1~5题。

板书设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反馈: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意图篇五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九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能够熟练解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找出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他回答得真不错,咱们掌声鼓励。老师也鼓掌(不碰上)问:怎么没声音呀?

师边作手势边叙述:两手碰在一起在数学中称为“相遇”。

师:两个掌心怎样放着?(面对面)

师:“面对面”在数学上称为“相对”或“相向”。(板书:相对(向))

师:两只手掌是怎样运动的?(从两个地方同时相对而行)(板书:两地、同时)

师:两只手掌同时相对而行,相遇就发出响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相遇的问题。(板书课题:相遇)

师:我们再慢慢鼓掌体会一下。两只手掌相遇这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二、探究新知

出示路线图: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距天桥50千米。王阿姨的面包车每小时走40千米,张叔叔的小轿车每小时走60千米。

活动一: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张叔叔、王阿姨是怎样走的?结果会怎样?

媒体演示:屏幕显示张叔叔所在的天桥和王阿姨所在的遗址公园媒体不断地闪烁,当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后,张叔叔、王阿姨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0.5小时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张叔叔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王阿姨走过程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浅黄色,色彩清晰艳丽。

师:几个人共同走完全程?。

师: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时间:同时;地点:两地;方向:相向(相对);结果:相遇。)

师:谁来说一说他们会在哪个地方相遇?并说出你的依据。(会在李村附近。因为王叔叔速度快,所以走的路程要远一些。)

师:因为他们的速度不同。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快的走的路程长一些。所以王叔叔走的路程要多一些。所以,看图可知,相遇地在李村附近(师标上二人相遇地点)。

活动二:思考并解决“出发后几时相遇?”问题。

1、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我们用线段图将相遇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应该怎样画?

2、师:你能从中找出等量关系吗?

(小轿车行驶的路程+面包车行驶的路程=总路程)

3、师:依据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还有其它等量关系吗?怎样解答?(小组讨论)

活动三:解决“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问题。

答: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20千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总结:我们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了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相遇问题的情况。

三、扩展练习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1、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能自主地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本着“从生活入手——抽象成数学问题——尝试解决方案——应用生成的知识解决更多问题”的思路展开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中较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明确问题的产生,经历尝试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到成功的体验。尤其是在得到用列方程方法解决相遇问题的最初步骤,我利用了学生的演示作用,整个过程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思考、探索、思辩的作用,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我想为我们的应用题教学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应用题教学充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联系,达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生活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意图篇六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

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

妈妈买了29个果冻,第一天吃了7个,第二天吃了15个。

(1)两天吃了多少个果冻?(1)29—7—15

(2)还剩多少个果冻?(2)15—7

(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多少个?(3)7+15

2.根据算式补问题。

学校买来38个排球,分给二年级5个班,每班分7个。

7x5=35(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习

1.教科书第10页的第2题。

想一想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要求还剩多少个萝卜,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和送了多少个给兔奶奶)那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接着再求什么?(还剩多少个萝卜)

列式:9x5-15

提问:9x5表示什么?再减15又表示什么?

2.教科书第1l页的第3题.

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

3.教科书第11页的第4题。

教师:球队的得分分主场分和客场分两种。本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

队的主场得分是卡塔尔队主场得分的4倍,卡塔尔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队主场得分是3x4=12。队的客场得分是7分。队的总分是19分。

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客场得分是8分。阿联酋队的总分是11分。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阿联酋队主场得分的3倍,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3x3=9,客场得分是1分。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总分是10分。

卡塔尔队主场得分是3分,是本队客场得分的2倍,客场得分是3x2=6。卡塔尔队的总分是9分。

阿曼队主场得分是5分,客场得分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的客场得分相同。阿曼队的总分是6分

3.妈妈买来26个桔子,吃了几个,剩下的每5个放一盘,放了4盘。问吃了几个桔子?

4.游乐场有7辆小赛车,每车能坐4人,还有21人在排队等候,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5.快餐店运来56个汉堡包,卖出37个,又运进21个,现在快餐店有汉堡包多少个?

6.4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7个卡通玩具,已经做了19个,还要做多少个?

7.商店里有30个书包,上午卖出13个,下午又卖8个,还剩下多少个?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意图篇七

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试题

一、看图填算式。

(1)上图有组和()组

可列乘加算式:()×()+()=()

(2)上图有()组再填上()个就可

以凑成再加上原来的()组后,

凑成()组。由于开始我们凑上了一个

所以最后还要减去一个。

可列乘减算式:()×()-()=()

二、改写算式。

()×()+()=()

4+4+4+2=()

()×()-()=()

()×()+()=()

5+5+5+3=()

()×()-()=()

三、有多少个球?你能分别列一道乘加、乘减算式吗?

()×()+()=()

()×()-()=()

应用题的教案设计意图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小动物们重建家园的情境中的信息,探索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们提出问题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等。

信息:

1.每次搬4块,已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

2.共有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已经建好3间。

学生:准备:本子,笔,学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森林里发生了水灾,小动物的家被洪水冲垮了。他们在忙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信息图)谁能说说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这么多数学信息,主要说了哪几件事?

关于小熊搬砖盖房子的信息都有哪些呢?(每次搬4块,已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这位小朋友信息找得很准确,谁能把小熊搬砖的信息再大声说一遍呢?关于小兔盖房子的信息又有哪些呢?谁能把小兔子盖房子的信息再大声说一遍?师边指边说:信息经过这样分类整理,是不是就更清楚了呢?当遇到信息较多时,我们就应该像刚才这样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我们一起读一读小熊搬砖的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块砖?这个问题有点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二解决问题

同学们看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先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

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老师发现很多小组的同学讨论好了,哪个同学愿意代表小组交流一下?

实物投影:生交流算式:45=20,20+24=44

师: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还有哪个小组有不同做法想下来交流?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45+24=44(块),他列出了综合算式。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得吗?这种做法我们以后还会学习,今天先不研究,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分步算式。

刚才我们小朋友交流了自己的不同做法,可不管哪种做法,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都是先根据每次搬4块,已经搬了5次。求出已经搬了多少块砖,再根据已经搬的砖和剩下的砖合在一起,求出一共的.砖。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算式是,生答师板书:

45=20(块)

20+24=44(块)

同学们看,刚才我们先用乘法求出已经搬的砖又用加法求出一共多少块砖,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乘加两步计算。

活动三:解决问题2

师:同学们帮小熊解决了搬砖的问题,小兔子着急了,说:快来帮我们吧!

还有几只小兔没有房子住?

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做完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下面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哪位同学愿意起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

板书:34=12(只)

(生交流,师板书,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你现在明白了吗?自己改正一下

小结:同学们看,刚才我们帮小兔解决问题,先算乘,再算减,这就是乘减两步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四、巩固练习

小猴摘桃

活动四:

课堂总结:老师发现咱班同学真了不起,不但会动脑思考,还很善于交流,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