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廉洁名人故事 名人感恩教育故事演讲稿(优质8篇)

时间:2023-09-15 10:02:51 作者:笔尘 演讲稿 最新廉洁名人故事 名人感恩教育故事演讲稿(优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廉洁名人故事篇一

大家好!我是来自校的7号参赛选手——,同事们都爱亲切地唤我一声“燕子”,虽然我没有古时齐国大夫——晏子,面对楚王时的聪慧机智、勇敢镇定,但是我却有跟他一样瘦弱精悍的身材;虽然我性格内向、不善表白,但是此刻我还是勇敢地踏上了这神圣的演讲台,为的就是跟大家道上一句心灵的呐喊,那就是:爱可以改变一切!

“岁月如歌”这个词真是不错,就在岁月不经意地一唱一和中,我已从教12个春秋了。学生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不经意间,我已先后做了五个班级的班主任了。孩子们给了我很多东西,他们让我笑过,让我哭过,也让我感动过。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我也逐渐成熟起来。我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在过去那么单调的生活中,感到了快乐和满足;是他们让我有了成就感。在这些孩子当中,只有07届毕业班的40个男孩们,他们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带给我的还有感动、伤心和震撼。他是最与众不同的,他就是李嘉良。

李嘉良是个让人一见就非常难忘的小家伙:中等个头,小脸白白的,小单眼皮里装的是满眼的倔强与叛逆。四年级时,刚开学班级里就转来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人物,每天闯祸最多,而且无论你怎样说服他,他也不会说一句“我错了”。他对待任何一个老师的态度都是高昂起脖,用不信任的眼光看你,对我也是一样。他的这种态度真的把我气的不得了,有时我想:这哪里是个孩子?分明是块顽石。每当科任老师对我说李嘉良太难管的时候,我只能苦笑,因为我对他真的是软硬皆施了,真的是无能为力了。就在我不知所措时,我惊异地发现了他的闪光点:他很聪明,写字工整;也很爱劳动,爱打抱不平。从此,我每天都用爱的目光去迎视他的漠然。渐渐的,他的漠然淡了,也许他感受到了老师不嫌弃他,有时也很喜欢他,甚至对他比对别人还好。直到有一天,他又犯错了,我轻轻地摸着他的头对他说;“嘉良,你又犯错了,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有时管不住自己,是吗?只要你能知错就改,老师是不会嫌弃你的。”此时,他不说话,把头低下了,眼角也湿润了,但是他的倔强,使他努力不让眼泪流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轻轻地说:“老师,我错了!”就在这个时刻,我的眼泪却流了出来。一年多了,我终于等到了这句话,是多么的不容易呀!从此以后,他能够认错了,虽然经常是改了犯,犯了还改,但是我很知足,因为他终于可以诚恳地听我的劝告了。我相信我所给他的每一份叮咛,每一份鼓励都将使他向正确的人生路上靠近。

拥有,我承担着责任;奉献,我体验着喜悦;创造,我感悟着生命;育人,我享受着幸福!

老师们,善存于心,爱在于行!让我们用爱心搭起桥梁,用关心凝成温暖,用真心传递幸福,用时光铸就“爱可以改变一切”的金色长城!

谢谢大家!

廉洁名人故事篇二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生命是"1"》。

布莱恩让是泰国着名耍蛇人,且他耍的不是一般的蛇,而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剧毒眼镜蛇。

1998年,26岁的布莱恩让和一千条眼镜蛇同在一个玻璃柜中"同居"了整整7天而安然无恙,创下当时的吉尼斯纪录,被誉为世界"蛇王",闻名全球。

20xx年3月19日,泰国气候炎热,空气沉闷。许多人从曼谷开车赶赴布莱恩让的住所,观看他高超的耍蛇技艺。布莱恩让和往常一样,把一条条"驯服有素"的眼镜蛇从竹筒里倒出来和他一起表演。其间,一条眼镜蛇屡次不听"号令",蜷盘着长长的身子赖在舒适、清凉的竹筒里,但抵挡不住主人的"威逼利诱",很不情愿地登台表演。布莱恩让十分娴熟地操控着几十条眼镜蛇,任它们自由灵活地游弋、穿行并缠绕在自己的身体上。突然,就是刚才企图赖在竹筒里偷懒的那条蛇,猛地对布莱恩让发起攻击,在他的胳膊肘上咬了一口,鲜血立刻流了出来。观众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坏了,诧异地叫出声来,纷纷提醒并劝说布莱恩让去医院治疗。布莱恩让脸上显出几分尴尬,额上沁出许多汗珠,但他却装做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继续着表演。可是,观众们发现,布莱恩让原本从容、利落的动作逐渐凌乱、迟钝,且大汗淋漓。大家再次劝阻他停止表演,赶紧救治。然而,布莱恩让尽管已头晕目眩、呼吸困难,明显地感到力不从心,但他仍强撑着坚持摇头说:"不行,没事的。我的表演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差错和失误……"接下来,他的情形越来越糟糕,而他却坚持不肯中断表演。大家面面相觑,交头接耳一番后,心照不宣地纷纷快速离去,好使布莱恩让抛却"面子",抓紧时间救治。

观众刚一离开,布莱恩让就像醉汉一般倒在地上。家人连忙把他送到最近的医院。可是,医生检查后却十分痛心地说:眼镜蛇的毒素已侵袭了他的整个中枢神经和心脏。年仅34岁的蛇王布莱恩让停止了呼吸,一命呜呼。曾经的荣誉和称号,随着他生命的终结,成为永久的回忆。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廉洁名人故事篇三

名人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他们的励志故事更是引无数人将之奉为榜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励志故事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不肯放弃的林肯》。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

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末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了,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 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一一再度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无人需要的数字》。

爱尔兰作家伯明罕年轻时曾在一所乡村小学做过多年的教师。那所学校既偏僻又破旧,校舍是由废弃的农场改造而成的,学生最多时也没过百,一片没有任何体育设施的空地是孩子们课间嬉戏玩耍的乐园。加上伯明罕,学校共有三名教师,这两名教师因为忍受不了学校的艰苦和荒凉,相继离开了学校,只留下伯明罕这唯一的教师兼校长坚守在学校。伯明罕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将自己的所学所悟传授给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吃住都在学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除了学生,一年难得见到几个人,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最令他受不了的是,每年他都得几次徒步40里地到当地的教育部门送各种报表。

有些报表在他看来纯属浪费时间,毫无一点用处。比如有一个报表要求每个学校每年报送一次校舍的面积,自从伯明罕来到这个乡村学校,校舍面积从来就没有过一平方米的增减。伯明罕有一次负气地拒送这张表格,没过多久,教育部门就派人光顾了这所几乎被人遗忘的学校,警告伯明罕说,如果再不按时报送他们所要求的各种报表,他们就将关闭这所学校。从那以后,伯明罕虽然心中充满不满,但再也不敢怠慢。前几年,伯明罕都是如实地填写那个不变的数字,表格送上去后就如同石沉大海,再无任何反应。这一年,伯明罕突发奇想,决定变化一下数字,他将校舍面积乘二以后得出的数字填在了报表上,报上去后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反馈。第二年,他将数字在上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倍,仍然是没人理睬。此后数年,他都如法炮制,一次增加一倍,不断膨胀的数字丝毫没有引起教育部门的注意。直到有一年,伯明罕望着自己填写的数字,决定计算一下,如果自己的学校真有这么大面积校舍的话,那究竟有多大。计算出的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他上报的“学校”太大了,不仅远远大于圣保罗大教堂,而且远大于爱尔兰的任何一所学校,甚至还大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伯明罕暗自猜测,校舍面积不断扩大符合教育官员的要求,所以虽然没有任何反馈,但也没人来学校找事。

如果将校舍面积缩小,教育部门会不会派人来查访呢?伯明罕将大得惊人的校舍面积缩小了一半报了上去,几个月过去了,仍然没人理睬。以后几年,伯明罕都成倍缩小数字,直到他告别学校,都没有见到教育官员的影子。伯明罕最终明白,他所上报的大大小小的数字,其实根本没有一个人会哪怕是心不在焉地瞄上一眼,没有人需要这个数字,他们需要的只是那张报表,不,他们连报表也不需要,需要报表的是流于形式的所谓的条款、规章、规定或制度。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廉洁名人故事篇四

魏征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宰相。他直言不讳,曾提出“薄赋敛,轻租税”、“居安思危”、“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思想,加上为人俭朴,病危时还没有像样的房子,所以一直深受人民的称道。而魏征的夫人裴氏也是一名廉洁、俭朴的好女人,历史上出名的贤内助。

裴氏虽说是宰相的妻子,自嫁给丈夫之后依旧那么勤俭节约,并随丈夫住那间旧屋,每天纺纱织布度日,而毫无怨言。

唐太宗听说魏征家的房子又窄又旧,十分破烂,便命令派人去为他调整。当官员和工匠等人来到魏家时,魏夫人对来人说:“他(指魏征)住惯了老房子,住不惯华丽大厦,请皇上原谅,不要给他调房了。”由于魏夫人的再三辞谢,工匠们只得重新翻新了几间旧房子,便回去了。

唐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起不了床。唐太宗派出医生去为他治疗。谁知,医生到魏家一看,简直不相信,魏征盖的被子又破又旧,根本御不了寒。医生回来据实向皇上禀告之后,太宗立即派人给魏征送去了丝棉被。谁知这回魏夫人又出来挡驾了。她说:“他也用惯了布被布褥,没有必要添加丝棉被,也请皇上见谅。”就这样,魏夫人常年铺佐丈夫料理家事,一直勤勤恳恳,相互体贴,而没有后悔嫁给这样一个清贫的丈夫。

魏征于64岁那年去世了。唐太宗听到噩耗后非常伤心。他想,这样一个好臣子理应受到表彰与敬重,于是下令举行盛大的`葬礼。这时又是魏夫人出来讲话了。好说:“魏征一生俭朴,葬礼排场太大,与他平生志愿有违。”唐太宗最终拗不过魏夫人,细细想来,她所说的也在情理,于是只得为魏征举行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葬礼。

葬礼结束以后,魏征夫人裴氏也没有去住皇上给盖的新房子,她依旧与儿子住在原先翻修过的老房子里,过着清贫、淡泊而宁静的生活。

廉洁名人故事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定信念,超越自我》。

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正是有了远大的理想,正是有一种信念,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她,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弱女子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烧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帮助她飞上云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理想信念使贫困的人变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见光明,使绝境中的人看到希望,使梦想变成现实。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的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

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是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熄灭心中信念的火把。

同学们,不管你现在的成绩怎么样,不管你现在的基础怎么样,只要坚定信念,超越自我,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你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你就有了生活的动力,你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廉洁名人故事篇六

能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谦卑。我从来没想过这一生中会有机会来到联合国。非常感谢亚洲协会。

在十二岁的时候,我自己开始学英语,为了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觉得爱上了这门语言。那时,每天早晨5点我会骑车40分钟,到杭州的酒店找外国游客,他们教我英语,我带他们游览城市作为交换。

从此以后,我开始有了个习惯,那就是用我自己的脑子来思考问题,多花几分钟。当所有人都说对的时候,等几分钟;当所有人都说不的时候,也等几分钟,仔细地想一下事情本身。因为当你从一个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的时候,你也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做事。

今晚,我深深地被所有这些创变者所鼓舞。在听他们的故事时,我意识到世界上有那么多事情我可以做,有那么多事情我能做得更好,有那么多事情我们能一起来做。今天我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代表所有那些和我一起工作的小人物、小企业。

1995年离开大学的时候,我告诉校长,自己要做个创业者,做互联网。他问我:什么是互联网?我回答:我也不知道。他听我说了两个小时后说,jack,我知道你想有一番作为,我不懂你做的事情。不过如果十年后你想回来,那就回来。我说:好,十年以后,如果我想回来,我会回来的。作为一个老师,你永远会相信未来。你相信知识会改变人的生活,你相信并希望你的学生比你更优秀。学生是最好的产品。今天我不再是一个老师,但我相信在公司,ceo代表“首席教育官”。因为话很多,同事们不喜欢我。不过,我负责来说,他们负责做。

在我创业的那个年代,在中国做个小企业家非常困难,我花了5个月时间才借到500美元,而公司还是失败了。那时我没有机会,我也不知道怎样运营企业。我去注册第一家公司时,想取名叫互联网,注册办公室告诉我,不行,字典里没有这个词,你必须换个名字注册公司。他建议我使用计算机咨询公司,可是我连计算机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的第一个公司叫做杭州希望计算机咨询公司,那时很苦,我当时对科技和计算机一无所知。

过去十五年,我常常说自己是一个盲人骑在瞎老虎背上,不过那些骑在马上的专家都失败了,我们活了下来。因为我们考虑的是未来,我们相信未来,我们改变自己,我们从不抱怨别人。

我在我的公寓里告诉团队,我们必须证明自己,因为如果我们能成功,那中国80%的年轻人就都能够成功。我们没有有钱的父亲、有权的叔叔,我们没有从政府拿过一块钱,没有从银行拿过一块钱,我们从零开始。所以我必须努力工作,不仅是证明我们自己,也是证明我们这代人,证明互联网的力量。这就是我想和年轻人分享的。

另一个我深深相信的事情是:小就是美。如果没有帮助小人物,那么我就用互联网帮助小人物。跨国公司被华尔街照顾得很好,只有小企业没有任何人帮助他们。如果我们为他们创造价值,那我们就会成功。我们的哲学是:如果你帮助别人成功,你就会成功。我一直是相信未来的人,相信年轻人,相信创新。

就像秘书长说的,今天的世界麻烦很多,社会上充满了抱怨。我在20多岁的时候也抱怨。微软、ibm、思科,他们是大企业而我们是无助的小公司,他们太大了。那时,我们也抱怨过。但是现在我不再抱怨了,因为我们也变成大家伙之一了。

我想告诉年轻人的是,如果大部分人都在抱怨,那就是机会所在。有些人选择抱怨,而有些人选择改变自己,帮助改变别人。机会就在那些被抱怨的地方。我永远相信这点,我们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在座的所有人都会被送一件t恤。这是一件特别的阿里巴巴ipo的限量版t恤。所有这些t恤都是小人物制造,我们的小企业们。这是要给小人物,小就是美的,小就有力量。

廉洁名人故事篇七

很多人都读过这样两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王谢是晋代闻名遐迩的两大家族。谢家以谢安为代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一代良相堪称高洁典范。王家自然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竹扇题字入木三分一代书圣实属名流千古。

这就是我的偶像——王羲之。“清风入袖,明月入怀”,人们用绝妙的比喻形容王羲之的书法,他的代表作品是《兰亭序》,作品的笔法、墨气、行款、神韵,无不为后人赞叹景仰。他是一个没有真迹存世的大书法家,然而后人对他的书法作品却是推崇备至,如痴如醉。他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

能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耐心和修养。我逐渐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当然,真正让我对书法由逼迫到热爱的,是来自于那本字帖《兰亭序》。我惊异于世间竟有这样出神入化的书法,它完全迷醉了我的双眼,也在我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美的学问,我也要成为一名书法家。

经过好几年的练习,我的书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参加各类书法比赛。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书法老师就带着我来到北京参加现场书法比赛,我是一个腼腆的女孩,第一次在外地见到这么多人比赛,心情十分激动而紧张。比赛的头一天晚上,我还在酒店里紧张地练习,反复地揣摩,做最后的冲刺。比赛成绩揭晓,我排在第二,与第一名失之交臂。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第一。于是我更加刻苦地练习。三年后,我又一次来到北京参赛,总结了上一次失利的经验后,我显得成熟了很多。这一次,我再也没有给对手机会,以书法第一名的成绩评为“全国十佳”。

妈妈说,时机成熟的时候会给我办一个书法作品展。我也很期待有这么一天,把自己的作品供给大家来观看,这或许是对我多年努力的最好肯定吧。也许有人会问,练书法,又不能走捷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你不累吗?我会说,当然!累的时候,也曾有想放弃的念头,但想起王羲之,竟把池塘变墨池,清水变成黑水,我的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对书法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而我,还只是一个在门外观望的猎奇者。于是,在柔和的灯光下,我又重新振作精神,铺开宣纸,倒上浓墨,为着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进!

感谢我的偶像王羲之,是他带领我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兴致来时,铺开宣纸,挥毫泼墨,让手中的笔自由行走,流转,翻飞,实在是生活中妙不可言的享受。我的生活或许没有奇迹,但书法一定会成为我梦想的奇迹。

人生需要偶像,梦想需要引领!

廉洁名人故事篇八

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决定回到加州大学修完当年还没有读完的电影系学分。

1965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加大电影系二年级时拍了一部22分钟的短片,参加亚特兰大电影节,好莱坞的投资者看了,马上与他签约,斯皮尔伯格因此辍学,到好莱坞发展。事实证明这一步是对的,如果他当年不把握机会,坚持要完成学业,他或许成不了大师。

但40年过去了,斯皮尔伯格虽然功成名就,他还是很介意年轻时的学业没有完成。夜深人静时,斯皮尔伯格总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今天你是好莱坞权力最大的人,你的名字是年轻人的名气、金钱的保证,但那又怎样呢?你曾经背弃过自己的承诺,无论再有钱、名气再大,你的品格还有个小小的污点,因为你曾经当过逃兵。

斯皮尔伯格回到大学,用假名重新注册插班,用假名考试交卷,只有几个教授知道他的身份,他的功课与其他学生一起送交校外的学者审阅。课程要求学生交电影实习作业,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中选取了12分钟的影片,还交了《大白鲨》和《第三类接触》的片段。大学电影系助理教授凯利为他总评分,给他成绩“良”,评语是“该学生对音响、灯光、剪接和剧本管理颇有驾驭力”。

这位《侏罗纪公园》的主人还要副修一门叫野生生物的学科。教授说他精于恐龙知识,上课谦卑有礼,除了有一天在课堂上把一只脚搁在书桌上。他向老师道歉,解释是前一天与儿子一起玩滑板扭伤了腿。教授提醒班上其他学生,不要对这个天王级的同学有什么崇拜的眼光,只把他当普通人。学生做到了,没有向他索取签名,但在毕业典礼的那天,他们告诉父母:我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同一年毕业。

在虚荣的世界,有太多人相信“成功人士”不一定要念完大学,并以盖茨为例,说盖茨也没有读完哈佛。但学业没有完成,是毕生的心理创伤,即使缝合了,也还在心头留下疤痕。终有一天,我们都会为年轻时一件没有交的功课、一项未完的工作,或辜负了的一个人而感到遗憾,醒悟一切名誉和财富都不能补偿。这样的遗憾,像风湿症,通常在中年以后发作。斯皮尔伯格不惜代价,治好了他的风湿症,他是一个有福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