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手抄报(优秀5篇)

时间:2023-10-01 18:24:04 作者:HT书生 汇报体会 粽情端午手抄报(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粽情端午手抄报篇一

说起端午节,那就肯定要想起屈原了,传说他是为了爱国才跳江的,而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遗体,所以就包了粽子让鱼虾吃,粽子也就是这样传下来的.。

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好了包粽子的食材,尝试一下第一次包粽子,心想想都有点激动呢!

首先,把翠绿的粽叶洗干净,然后再拿两片粽叶交叉,折成漏斗形,而且底要尖尖的,不然糯米就会边包边掉,包一天也包不完。

折好了后,再往里面放一勺糯米,然后放一颗红枣,最后再放一勺糯米,并把上面的叶子包好。结果我放的红枣太大颗了,都包不下了,就像一个挺着将军肚的人,所以我就只好再多拿一片粽叶盖上去,再用力裹紧。最后,拿一根细绳把粽子紧紧绑住。大功告成后,我不禁感叹:“这甜粽,真是花了我不少的精力啊!”

放进锅里煮上几个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终于闪亮登场了。剥开粽叶,那又白又胖的糯米,搭配着红色的蜜枣,就像是雪地中绽放着一枝红梅。咬下一口,真是美味极了!

今年端午节我非常开心,因为我成功包出了我第一个粽子,下次我要包得更精致,更好吃!

粽情端午手抄报篇二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阳节,又叫端午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包粽子、买粽子、吃粽子、赛龙舟。

每到这一天,家家门前挂起菖蒲、艾草,走在街上,到处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妇女们总是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把浸泡过的糯米,用一张张竹片细心的包起来。包好的粽子有白米粽、枣子总、赤豆棕、猪肉粽……各种各样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不一会儿,屋子里就充满里糯米和竹叶那淡雅的清香。

在我国端阳节的这一天还要举行赛龙舟比赛。河里排着一条条与游龙非常相似的的船。一位位英俊的小伙子穿着彩衣,在打鼓的敲击声中,大家划动船桨。河岸上到处站满了人,大家你拥我挤,热闹非凡。

粽情端午手抄报篇三

端午,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它的来历是这样的:屈原,是位爱国的诗人,他的国家灭了。所以,他抱石投江了,人们怕他被鱼兽吃了,就撒了食物。后来成了包粽子的习俗。

一粒粒雪白的糯米,一颗颗发红光的枣,一片片流淌清香的粽叶,就能让你迷恋它,一直在意的清香。今天又是端午节,我们在包粽子。虽然是体验,但让我想起童年的往事。

我拿起两片粽叶,把它围成一个三角形,围成一个上面圆,下面尖的一个角。再捧起一把米,放进三角形粽叶里,一定要把米放得十分的满,放进去后就呈了一个“小灯笼”。

然后,把圆的一边往尖的一边折过去。接着顺着尖的一边裹好看,像一个很冷的小孩,裹上了温暖的绿色外套,很可爱。啊!它的外套松了,快点把它绑起来,它在温暖的衣服困了,它想睡觉了,快睡吧!

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好了,它的糯米吸住了粽叶的清香。香味,让我想起了童年的往事。

那天,也是端午节。晚上,婆婆教我包粽子,婆婆让我拿两片粽叶,我拿起了两片粽叶,看着婆婆折起来,我也想折起来。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折不起来,我折了很久,就是折不起来,我很生气,就不折了,对婆婆说:“我想吃粽子。”婆婆回答我:“好!马上就好了。”

过了一会儿,粽子好了,那味道,我始终忘不了那叶香、米香,还有咸香的蛋黄,无论我走到哪儿,它的清香就跟到哪儿,我还是对它恋恋不忘。

端午的粽子,是比平时的好吃多了,它让我想到美好的童年。祖国的节日,我很喜欢,是西方没有的传统节日。

粽情端午手抄报篇四

时节似乎提醒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要到了,又是艾粽飘香时。

粽子由来已久,据载起源春秋时期,为祭悼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发明。农历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罗江后,常年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于是每年的这个日子,人们都要投五色粽子,以驱蛟龙。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朝,粽子成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当时的诗人姚合著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诗句,唐明皇著句“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千山万水粽是情,端午吃粽的确行。今粽品种繁多,诸君各有选择,因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端午节了,钟情粽情,祝愿我的朋友节日愉快!

粽情端午手抄报篇五

端午,一个充满怀念的日子,一个充满期待的日子,在我心中也是一个充满爱的日子。

如今我们吃的.是街上的粽子,虽有素的,肉的各式各样,可总是吃不出来一种味道,一种家乡的味道。

以前,我的外祖母每到端午总会把我们一家人叫到山里去。那时,外祖母在家中包粽子,我们一群孩子总是顺着小道到山顶上去打别人家的果子。虽被这里的主人训斥,可哪里能听的进去,过了一会儿主人走了别又上去打果子。母亲也总是一笑而过,毕竟是城里孩子,在山上玩一会也不会怎么样。

当我们回去时粽子早以煮好,那香味,隔在门外也是可以闻见的。外祖母包的粽子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外祖母包的粽子上的粽叶是碧绿的,像极了孔雀石,打开一看糯米如同一个个钻石一般,咬一口就想吃第二口。外祖母端出几个小碗,碗中撒满了糖,又端出几个盘子,一人一个,大人们在盘中放入几个粽子。那时我总是端着粽子在山中的小路旁边坐下,在半空中吊着两条腿。大人总是说这样会掉下去的,可我总是不听。长大了以后就怕了,可能大了以后才知道下面是一个深深的大坝。

夕阳西下,粽子已经吃完了,吃完后就闹着外祖母说还要吃。外祖母没办法,拿出了几块凉糕给我解馋,我拿上凉糕直奔山顶上,看着远处的太阳一点一点的落下,水中倒映着它的光辉,一群飞鸟飞过湖面,水中的水波一点一点向岸边扑去,那时总一种说不出的情趣。远处的田野是我们家的,每到晚风拂过。田野里的农作物一点点的倒去,我总会拍起手笑起来,"有趣,有趣!"

可现在外祖父身患重病,外祖母也没时间包粽子了,我们就吃街上买的粽子,每吃一口,我的眼睛里就缀满了泪花,回想起了儿时的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