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通用14篇)

时间:2023-12-07 11:14:51 作者:笔砚 文秘知识

优秀作文能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并能够以独特的角度去审视和解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作文

今年的端午节,我是在奶奶家过的。在路上,我看见苏州河边已围满了看龙舟比赛的人。我看见有的人在家门口挂菖蒲、艾草,有的人买了雄黄酒匆匆往家赶,有的人把漂亮的香包挂在小朋友的脖子上,还有的人坐在家门口包粽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以前的端午节,奶奶总是会给我包又香又糯的粽子吃。但是今年,我跟她学习了包粽子。

我刚踏进奶奶家的门,她就热情地对我说:“哎哟,宝贝,你来了,今年端午节,你要。

不要学学包粽子?”“好!”我正中下怀,开心地答应了。于是,她拿出了包粽子的材料。奶奶包粽子的技术很高,一会儿时间,她就可以包好几个粽子。这次,她特意放慢速度演示,并手把手地教我。我便模仿她的样子包:先把两片粽叶卷成一个无洞的漏斗,往里放糯米、肉、蛋黄和猪油,用另一片叶子盖住顶部,最后用绳子扎紧。但是,不知怎的,突然间,米撒了一地。原来是我没有把它扎很紧。经过几次努力后,我终于成功地包出一个完好的粽子。

回家的路上,我感到格外高兴,像一只袋鼠一样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作文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随着一声声爆竹声,我们迎来了一个传统的佳节——春节。

我给您拜年啦!祝您节日快乐!”爷爷听了乐滋滋的,给我一个红包,我兴奋不已。

从天空落下,有的像盛开的鲜花,有的像五彩的绒球。

了吓走一种叫“年”的怪兽。说着妈妈便给我了一把鞭棒,她边点燃导火线,边说:“让我们一起来吓跑年这个怪兽吧!”

了一幅美丽的.画。

“噼里啪啦”除夕就在炮声中度过了,我们有长大一岁,同时又将迎来一个快乐的新年。

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作文

过年之前,家家都要打扫家里,贴对联。因为没有合适的双面胶,所以去年奶奶把面糊放在锅里,烧干后面糊就变成黄色的、有粘性的了。用筷子沾上点儿面糊横着往对联反面抹上,然后把对联往墙上按。对联有各式各样的,有迎接新年的,有祝福意愿的。

当然,过春节少不了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烟花。孩子们拿着压岁钱,去大街精挑细选,买到自己最喜爱的烟花爆竹,晚上便带着兄弟姐妹,一起到小巷里去放烟花。有的烟花发出炫目的火光,有的烟花发出巨大的响声,有的烟花则冲上天,爆炸后烟花散成一圈,构成精美的图案。

除夕夜,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带着人们美好意愿的年夜饭。饭里必有鱼,因为“鱼”和“余”读音相同,所以吃鱼寄托了人们“年年有余”的意愿。

到了正月十五春节才算是结束了,小巷也渐渐少了几分热闹。

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作文

话说春节放鞭炮,清明节扫墓,端午节赛龙舟,重阳节登高......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传统,当然每个人都有各自最喜欢的节日,告诉你吧,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

记得今年中秋节,爸爸带我们全家人去了金地的莲花湖。我们抵达湖边时已是傍晚,黄昏夕阳的余辉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闪着金光美丽极了。我坐在爷爷腿上欣赏这美丽的画面。

夜幕慢慢降临了,月光皎洁,一丝丝银线交织在湖水里。我们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蜜食鲜果,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晚上六点,我们家的.“赏月行动”开始了。我们一家老小围坐在小木椅,一边抬头赏月,一边吃月饼。我一下子“夺”过一块月饼,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嗯,真好吃!”我满意地舔舔嘴。奶奶笑道:“你个小馋猫!”“林潇,我给你猜个谜语吧。”爷爷满面笑容地说。“猜就猜。”我信心满满地答道,心想有什么谜语能难倒我?“一虫住在天上。”爷爷诡异地一笑。我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回答。“是蚕吧。”“还是爸爸水平高,回答正确!”爷爷说。“那二木做示范呢?”姜不愧是老的辣。“是禁!”奶奶满面笑容地抢答道。“yes。”爷爷突然一句外语都得我们哈哈大笑。接下来爸爸也露了一手,学小沈阳唱了一段歌,他唱得很好笑,把我们的欢乐推向高潮。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是九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莲花湖,真希望天天都是中秋节!

文档为doc格式。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作文

中国有许多传统佳节,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今年端午节,我和妈妈去外婆家过节。一路上我看到小区里热闹非凡,树上都绕着一圈圈彩灯。许多人的身上都穿着红色的衣服,还有人往小朋友的脖子上挂香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一进外婆家的门,我便看到外婆正乐呵呵地包着粽子,我站在一旁看着外婆麻利地包着一个又一个,就想:也就这么几步,好像挺简单,我也来试试吧!于是我洗了手加入了包粽子的行列。我左手拿起了粽叶,右手抓了一把米,包了几下,意想不到的是,不但没包住,还把米给全撒了。我暗暗奇怪:外婆和我都是这么包的,为什么我会撒了米呢?我边想,边仔细看了看外婆的动作,我发现,她在做每一步的时候,粽叶都是平着的,我却是侧着的。

找到原因后,我就重新开始包了。我照着外婆的样子,一步一步,用粽叶把米包住。终于,在我的努力下,我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接着我又包了第二个、第三个......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作文

我喜欢春节,因为可以拿很多红包。

一到春节,就有许多习俗:备年货、贴春联、剪窗花、拜年。

节日里,我们一家团圆,在一起吃年夜饭,我的哥哥也来了。长辈们还给我压岁钱,对我说:新的一年里,你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年夜饭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我、妹妹、哥哥也给长辈们拜年,祝他们长命百岁、身体健康。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作文

在每年春节过后,当人们还没有从欢乐的气氛中醒过来时,我们又迎来了另一个传统佳节元宵节。

元宵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每年的元宵节,我们家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汤圆。

我小时候最爱看妈妈包汤圆了。每次妈妈总是一大早就起床准备材料,我见妈妈这么勤奋,便也兴致勃勃地起了床。

妈妈做起了准备工作。他把糯米粉倒进了一个盆里,再向里面撒了一些水,用勺子轻轻地搅拌着,直到糯米粉和水溶入一体为止。

最精彩有趣的部分就要开始了。只见妈妈用娴熟的动作舀了一勺糯米团,接着用两手把它夹在手心里,又揉了几下。糯米团不一会儿就变得毫无裂缝。妈妈又用拇指在糯米球上小心翼翼地按了一下,让馅儿进了它们的新家。糯米妈妈保护着馅儿宝宝,她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的。

妈妈又接着包下面的汤圆。她一边包,一边对我说:“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家庭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我听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妈妈已经把包好的汤圆送进了锅中。

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作文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就是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它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的。春节有很多固定的习俗,比如家家户户都挂灯笼、贴对联、买年货、放鞭炮,那叫一个热闹。

过春节的时候,我们可以吃到好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比如说“福气”。还记得今年春节,我们全家聚在一起吃饺子时,奶奶把三枚硬币偷偷地放进了包好的饺子里面,并神秘地说:“一会儿有‘福气’降临,看谁能接到。”煮好的饺子刚一上桌,我和妹妹、爸爸,不容分说就开始大吃起来。最后妹妹吃到了一元钱,爸爸吃到了五角的,我吃到了一角的。妈妈这时拿出兑换的礼物,妹妹领取了两支铅笔,爸爸领到了一片暖宝,我领了一块橡皮。我们拍着撑得像皮球似的肚子,满意得哈哈大笑。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大家都喜不自胜,互相送上真挚的祝福,并许下新一年的美好愿望。我喜欢春节,喜欢它的热情、温馨和快乐。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作文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而且不同地域的春节有不同的风俗。北方有大秧歌、送渔灯;南方有赛龙舟、包汤圆。今年,我去了江苏过年,体验到了南方的春节习俗。

我们开车来到江苏时已经天黑了,站在街上极目远眺,你会发现每一处都张灯结彩、五光十色。路灯上装饰着一串串坠着中国结的大红灯笼;街道中心有一座龙虾雕塑,它满脸带笑地将两只大钳靠在一起,给每一位来到江苏的人拜年。

一到奶奶家,院子里的哈士奇兴高采烈地对我们摇头摆尾,迎接我们的到来。年夜饭上桌了,除了大鱼大肉之外,还摆着几大碗奶奶做的白的、黄的、粉的汤圆。看来,过年南方吃汤圆,北方吃饺子,果然没错啊!汤圆里面包有各种寓意吉祥的馅料:花生、芝麻、松子、杏仁还有一些干果类食品,虽然在北方长大的我很是吃不惯,但在这浓浓的春节气氛中,吃什么都是团圆、幸福的味道。

除夕夜晚,热闹非凡,我们放完鞭炮回来围炉看春晚,欢声笑语中春晚结束了,但是春节的气氛却没有消散。

大年初头一天,我们换上新衣服去拜年。作为孩子的我,会收到各种美味的糖果和饱含祝福的红包,真是无比幸福啊!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既快乐又幸福,因为这是我们一家人难得团聚的时刻。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2019年春节的到来了。

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作文

其实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至今为止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我喜欢这个节日是因为他的粽子很美味。

传说屈原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他始终不忍舍弃祖国,便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人们心痛不已。渔夫们经常划船,在江上打捞他的身体。渔夫们有的把饭团,丢进江里;有的拿来一坛酒倒进江里;还有的……后来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就用楝叶包饭,发展成棕子。从此,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以此纪念屈原。

接下来,我来教大家包粽子吧!

先将粽叶擦洗干净,再剪去根部后放入水中,煮软后备用,然后把肉切成长条,接着加酱油、食盐腌制一晚,再然后把米洗干净拌入盐和酱油,沥干水分,最后用粽叶折成一个碗状,再加入少许糯米,放进一些肉,再用棉线扎紧,在锅中用粽叶垫底,放入粽子,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4小时。

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作文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除了春节,中秋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们思念什么?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无论怎样,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和远方的亲人团圆。这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也是东方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亲情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团圆的`象征节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们一大家子又围坐在大圆桌旁一块儿吃饭,满桌子的菜各式各样的,我夹起一片热腾腾的肥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鲜嫩极了!真是好久都没有吃到过这么美味可口的饭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劲,渐渐兴高采烈起来,都相互祝福着干杯。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饭后,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月。面前放着许多月饼,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好像今儿个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感觉一样。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里的确实不一样,那圆圆的样子不就像我们这围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吗。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辉,六街三市,竟放花灯,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热闹的景象更胜往日,处处都洋溢着全家团聚所带来的幸福气氛。

然而我又想起王建的一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丝落谁家。是啊,就在人们与家人团圆时,一定也有人身在他乡而没能与家人团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圆月托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单的你不要伤悲,抬头看看那仑明月吧,说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着它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作文

相信你们一定有听过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吧!歌内描述了妈妈对孩子如何付出和无微不至地照顾。对孩子来说没有妈妈就像一根野草。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温馨的母亲节。所以当天爸爸依照我们兄弟姐妹的计划,带妈妈到外婆家去。接着,我们便搭巴士到百货公司去购买所须的物品。百货公司的物品琳琅满目,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买好后我们便去付钱。

付钱后,我们便满载而归。当我们回到家时,我们兄弟姐妹便开始大展伸手分工合作准备。我和姐姐在厨房煮美味佳肴,哥哥和弟弟则负责把家里打扫,并布置客厅。

经过分配后,我们便开始工作。我和姐姐在厨房内煮一些美食如:炸鸡、炸鱼丸、意大利面、炒饭等等。我们还做了一个美丽的蛋糕给妈妈。哥哥和弟弟把家的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尘不染。他们用气球把客厅布置得十分美观。做好工作时,我们已汗流侠背,气喘如牛。我们终于体会到妈妈每日工作的辛苦。

晚上七时十五分,妈妈一进家门,看到家里那么美观,食物的香味扑鼻而来。她抱着我们,感动得眼泪从眼眶滴下来。我们为妈妈唱母情节的歌曲。妈妈许愿后便吹蜡烛。我们津津有味地吃这顿晚餐。虽然不是三珍海味,但吃起来十分美味。

母亲节不只是一个节日,而是包含了孩子与母亲最珍惜,最温馨,最快乐的日子。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日子。我答应妈妈要好好读书,来报答她对我的恩惠。妈,您用了泪水和汗水把我带来这个世界。您还千辛万苦地把我抚养长大,您真伟大啊!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的作文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那天,我高高兴兴地去奶奶家过端午节。一进门,我就看见奶奶为我准备了许多包粽子用的红豆、糯米、粽叶和绳子。奶奶高兴的对我说:“孩子,端午节要包粽子吃,今天,我就来教你包粽子!”只见她先拿起两片洗干净的粽叶,把它们叠起来,再捏住粽叶的一边,把粽叶的一端转一个圈,往里面倒一些红豆和糯米,最后用粽叶的另一端把口包起来,用绳子三下两下就扎紧了。看着奶奶那娴熟的手艺,我都又羡慕又佩服,不禁跃跃欲试了。可是看着简单做起来就有难度了,手忙脚乱最后还是包了个四不像,有的粽子甚至散了架了呢!奶奶把我包的粽子都拿去煮了。趁煮的间隙,奶奶给我讲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前有一个非常爱国的人叫屈原,许多奸臣妒忌他的才能,就在楚王面前说尽了他的坏话。怀王死后,屈原被赶到了黄河以南,看着国家日益衰弱,屈原决定在汩罗河自尽。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发明了粽子来喂鱼。今年的端午节我过得真高兴!因为我不仅吃到了我的劳动成果,而且也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

在每年春节过后,当人们还没有从欢乐的气氛中醒过来时,我们又迎来了另一个传统佳节——元宵节。元宵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每年的元宵节,我们家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汤圆。我小时候最爱看妈妈包汤圆了。每次妈妈总是一大早就起床准备材料,我见妈妈这么勤奋,便也兴致勃勃地起了床。妈妈做起了准备工作。他把糯米粉倒进了一个盆里,再向里面撒了一些水,用勺子轻轻地搅拌着,直到糯米粉和水溶入一体为止。最精彩有趣的部分就要开始了。只见妈妈用娴熟的动作舀了一勺糯米团,接着用两手把它夹在手心里,又揉了几下。糯米团不一会儿就变得毫无裂缝。妈妈又用拇指在糯米球上小心翼翼地按了一下,让馅儿进了它们的新家。糯米妈妈保护着馅儿宝宝,她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的。妈妈又接着包下面的汤圆。她一边包,一边对我说:“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家庭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我听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妈妈已经把包好的汤圆送进了锅中。不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元宵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全家人一边吃着,一边聊天,整个餐桌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元宵节。

每当我看到粽子,我就会想起一次端午节我和奶奶包粽子的情景。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起床。我来到厨房,发现奶奶在包粽子。奶奶包粽子的技巧可真高明,两只长着老茧的手灵巧地拿着包前已经泡好的芦荟叶一捏一折一裹,再放一些被酱油沾过的大米,再把口子严严实时地封了起来,最后再用绳子把粽子包紧。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在奶奶的手中诞生了。我十分好奇,也跟着奶奶学着包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两片芦荟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把芦荟叶折成一个椭圆形状,可是我怎么也折不出椭圆形状,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勉强折出了椭圆形状,我再用芦荟叶封住。我想:哈哈,包粽子也太简单了吧。我拿出绳子把粽子一系。“终于完成了,这包粽子也太简单了吧。”就在我洋洋得意之时,粽子“散架”了,米粒漏了一地。奶奶对我说:“包粽子要认真,不能追求快速,奶奶也是做多了,熟能生巧,才做得快。”原来如此,我又再做了一次,这次我做得很认真,把芦荟叶折成椭圆后再放米,把口子用芦荟叶封的紧紧的,用绳子系好。终于,一个好粽子出于我手。我高兴极了,我又做了好几个粽子。奶奶把煮好的粽子从锅里拿出来,我吃着自己做的粽子,心里乐滋滋。尽管我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仍旧吃得很香。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每当我过端午节,我都会和奶奶去包粽子。去感受劳动的快乐。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作文

我喜爱端午节,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今年的端午节至今令我难忘。

那天,我和伙伴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去朱威奶奶家过端午节。奶奶给我们准备了许多包粽子用的红豆、糯米、粽叶和绳子。

奶奶高兴的对我们说:“孩子们,一起包粽子喽1只见她先拿起两片洗干净的粽叶,把它们叠起来,再捏住粽叶的一边,把粽叶的一端转一个圈,往里面倒一些红豆和糯米,最后用粽叶的另一端把口包起来,用绳子三下两下就扎紧了。看着奶奶那娴熟的手艺,我们几个都又羡慕又佩服,不禁跃跃欲试了。可是看着简单做起来就有难度了,手忙脚乱的最后还是包了个四不像,有的粽子甚至散了架了呢!

奶奶把我们包的粽子都拿去煮了。趁煮的间隙,奶奶给我们讲了端午节的由来。

以前有一个非常爱国的人叫屈原,许多奸臣妒忌他的才能,就在楚王面前说尽了他的坏话。怀王死后,屈原被赶到了黄河以南,看着国家日益衰弱,屈原决定在汩罗河自荆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发明了粽子来喂鱼。

听完故事,我想:我们应该向屈原学习,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正在感慨间,奶奶把煮熟的粽子端了上来,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觉特别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