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延安梁家河心得体会大全(14篇)

时间:2024-01-13 14:40:12 作者:雁落霞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回忆和思索,是一种珍贵的财富。下面是一些作者们总结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的写作和思考有所启发。

参观梁家河心得体会

近期,市政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梁家河》活动,通过赴革命圣地延安、梁家河进行实地参观、现场教学和情景教学,广大党员干部心灵上受到震撼,精神上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启迪,大家纷纷提笔,写下了深刻的感悟。即日起,“安康政务微平台”开通“感悟《梁家河》传承延安精神”栏目,精选部分心得体会,供大家交流学习。

作为一名党员,我有幸深入梁家河实地参观学习。在梁家河学习期间,我们认真参观了习总书记当年插队时住过的窑洞、土炕和修建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知青淤地坝、村党支部及村史馆。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有以下三点体会。首先,总书记在梁家河做人做事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我认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看到当年习总书记打坝淤地的地方,感觉陕北跟我们了陕南比,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得多。

习总书记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通过因地制宜,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相信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让总书记能够“居高位而知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

作为一名政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更应该踏踏实实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为群众服务,少让群众跑路。

其次,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党员带头,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总书记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定不能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说漂亮话,做表面文章。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看干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党员带头干。作为一名党员,今后,我们更应该在政务服务工作实践中,以群众满不满意、实不实惠、来衡量和检验。

第三,我觉得做人做事必须实实在在,只有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据了解,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总书记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习总书记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我时常在思考,我们党员的形象怎么树?威信从哪里来?去了梁家河,听了总书记事迹后,我觉得就是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累积起来。我相信我们只要多吃一点苦、多受一点累,群众就会少一点愁、少一点难。

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的动人事迹,更加坚定了我对工作的信心,真心服务群众这一理想信念,努力成为一名让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工作者。

参观延安展心得体会

延安展是一次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的展览,展示了延安这个决策中心在中国革命时期的重要性。通过展示各种历史文物、照片、实物等方式,展览生动地让人们了解到了延安这段历史。

第二段:深刻感受。

参观展览,深感延安这个地方对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意义。在展览中看到了浩瀚的文献、照片、实物,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革命者们在延安的艰苦奋斗和无私牺牲。他们在延安这个贫瘠的土地上建立起了革命的根据地,坚持革命事业,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三段:心灵的触动。

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我也被一些个人故事所深深触动。比如,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做出了许多重大战略决策,背后是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智慧。还有那些青年志士们的奋斗和献身精神,让我感到自己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段:历史的启示。

延安展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历史的启示。延安这个地方不仅仅是对于中国的重要,更是对于世界革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展览中可以看到,无论是革命的探索,还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都在延安这个地方有了历史的印证。这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和前进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五段:对未来的思考。

参观延安展后,我深刻地思考了自己的未来。身处在当今这个时代,我深感责任重大。通过对延安这段历史的了解,我明白了一个个细小的选择和决定要对现实和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我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积极投身于社会进步和发展之中,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通过参观延安展,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思考。延安这个地方见证了革命的胜利,也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和新的时代的开始。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的一切,为实现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参观梁家河心得体会

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旧居,梁家河。这本是一个无名的村落,“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我们经历了飞机、地铁、动车、公交、电瓶车等一系列交通工具才到达了梁家河知青旧居,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尚且要如此辛苦,更难以想象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和一群北京青年下乡插队时的艰辛历程了。他当时只有十五岁,就要经历这般艰苦卓绝的磨练。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参观知青旧居时,我看到了当时习近平总书记下乡插队时住过的窑洞和生活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总书记任然坚持学习,提高自身,想尽办法寻找各种书籍充实自身。我觉得当代青年大学生也应该有这种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我们也找到了一些“小伙伴”,他们是长安大学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我们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交流,还互相采访了对于梁家河的参观感悟和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期望。

接着我们采访了当地的农民伯伯,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大家都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政府也大力扶持他们结合当地实际自主创业。我们还面对党旗进行了入党宣誓,需然我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我依然怀着对中国共产党无比的敬意庄严宣誓。我们还参观了习总书记当年为梁家河村打的第一口井,第一个沼气池,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

我认为,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切身践行着延安精神,其中“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值得我们学生干部学习。

参观梁家河心得体会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是我脑海中对延安最深的印象。近日在市政务中心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们一行20余人赴延安开展“追寻领袖初心提升为民服务”主题党日活动,我们怀着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一起走进梁家河---延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追寻总书记青春足迹,瞻仰伟人风采,感受革命老区人民质朴的风情。我们实地观看了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在梁家河劳动生活学习的地方,还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

走进梁家河,我深切领悟了其中的大学问。“要为人民做实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当知青插队时就有的想法,他当年带领村民打坝淤地,打井抗旱,建沼气池,办铁业社、缝纫社、磨坊等发展生产,以敢为人先的作风和担当,推动梁家河村贫困面貌发生了变化。今日的梁家河,村中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教育……一路上,我都是听着、看着、想着,热泪盈眶的感受着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们在梁家河村史馆和知青窑前,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前,在至今仍发挥效用的淤地坝前,在总书记当年留下足迹的那些地方,倾听着总书记与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故事,倾听着总书记刻苦读书学习的故事,倾听着总书记艰苦岁月的历练故事。在梁家河村史馆,党旗前我们全体人员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我们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冲击和震撼,得到了一次次洗礼和升华。

我们还参观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和王家坪。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我了解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史。一座座狭小的窑洞里只有简陋的生活用品,曾居住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这里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孕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如今,见证了中国革命艰苦历程的一排排窑洞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遗迹,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经的是怎样一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给后来人以警醒与力量。在旧居前,我久久肃立,心情无法平静,我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忠诚。

延安之行,使我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水平,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我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艰难环境下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事业心责任感,激发了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干劲。

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切身践行着延安精神,其中“心系群众、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在当今的工作中仍然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将继承发扬革命先辈光荣传统,弘扬延安精神,我们要像习总书记当年一样,把延安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奋努力工作,为建设“全省先进,全国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贡献力量。

参观梁家河心得体会

7月15日的今天我们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学院三下乡团队来到了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在梁家河村的学习考察之旅,可谓不虚此行。“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世界观形成的七年,是他认识中国社会的七年,也是他树雄心、立壮志的七年。他积极进取,学习、实践、创新,成为党员干部的楷模,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亲身在梁家河走过、看过、学过,才能真正感受到梁家河不光是地图上一个简单的坐标、生命中一段曾经的岁月,更是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扎根生长的地方。”

通过今天的学习之旅,我们首先参观了梁家河的村史馆,深刻了解了当时知青下乡的艰苦环境和对自己对党的信仰。同时也看到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下乡的艰苦奋斗的过程,总书记对这里的深情厚谊还被记录在了村委会的大操场横幅上:“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而当他听到梁家河已全村脱贫的喜讯后,又亲笔词:“梁家河这个小山村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可见在这里不仅有着深厚的革命思想还有着中国发展的新征程。随后是”饮水思源“.其后面就是三间窑洞式石屋——的”知青井“.那是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任支书时为村民建造的第一眼机电井,解决了乡亲们历来吃水难的大问题。

随着人群我们又来到了当年下乡知青的旧居,也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知青们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和酸甜苦辣,也充分让我学习到了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的梁家河精神。

在过程中我们和长安大学的社会实践团进行交流,并采访了当地的村民和来自渭南建行的学习实践团。让我如临其境的学习到了一些深刻的东西。

最后梁家河之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做人做事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后来也谈到在陕北七年工作生活经历时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可以说,四十多年前,年轻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这个优秀品格的重要遵循。

参观梁家河心得体会

2018年6月30日,在熟读《梁家河》一书后,我有幸随着区人社局全体党员踏上梁家河这片神圣的土地,近距离参观《梁家河》书中讲述的一幕幕情景、一处处实物,详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时光。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总书记当年离开北京插队到梁家河,从一个15岁的少年成长到22岁的青年,从被动、抵触地适应这片土地到主动、用心地带领这片土地上生活贫困的乡亲们战天斗地、创造新生活,是这片宽厚包容的土地接纳了当年无依无靠的他,是这里朴实、厚道的乡亲们从自己嘴里省下粮食分给他吃,是这里的黄土地用7年时光磨练了他,让22岁离开梁家河的习近平不再迷惘、不再彷徨,而是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反复阅读《梁家河》一书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从陕北黄土高原上走出来的“人民公仆”——习近平,他身上所承载着的如黄土厚实般坚韧、沉稳的性格,以及透过这些所折射出优秀共产党员忘我、无私、永保初心的人格魅力。

这次走进梁家河实地参观,是一次精神洗礼,脑海中仿佛闪过一幕幕梁家河人民挖沼气池、修梯田排子、打水坠坝火热的劳动场景。年轻后生们扑满灰尘的脸上流淌下的汗珠,姑娘、媳妇们憧憬新生活露出的欢欣笑容,老人们爬满皱纹的脸上被岁月写下的沧桑,孩子们迎着新时代的朝阳茁壮成长,这里孕育着希望,这里窖藏着信念的磅礴力量,就是这块曾经贫瘠的土地用实干孕育出了中国梦新的希望。

通过阅读《梁家河》,又走进梁家河,,我对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梁家河有了新的解读。这次在梁家河实地参观学习,令我印象深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40多年前,年轻的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做一名干部的重要遵循,他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参观延安展心得体会

延安位于中国陕西省,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前身,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延安的历史和革命的精神,我参观了延安展,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下面我将从展览内容、展览氛围、革命情怀、展览设计和个人感受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延安展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给人一种全面了解延安历史的感觉。展览从延安的地理环境入手,展示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展览向参观者展示了延安时期的生活场景,通过真实的物品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让人仿佛穿越到历史的长河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展览中关于会议室的展示,那是共产党人策划并决策中国革命的重要场所,感受到了一种庄重而又激昂的氛围。

其次,延安展的氛围充满了革命的情怀。这里保留着许多当年的革命遗迹,展览通过这些遗迹向参观者传达了当年革命者们坚定的信仰和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决心。参观者们在延安展中仿佛置身于革命者们的身边,感受到了当年的紧迫感和革命的艰难。同时,展览也通过资料和图片的展示,生动地再现了革命时期的英雄事迹,让人对革命先烈们的奉献和牺牲心存敬意。

延安展的设计独具匠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首先,展览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使参观者们更加容易理解延安的历史和革命的精神。其次,展览的布局和陈列方式也很有特色,将延安的历史融入了展览设计之中。例如,展厅中的某个角落里摆放着一张简陋的桌子和几把椅子,再加上一把插着红旗的土墩,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展览的参观者们沉浸在延安革命岁月中。

此外,对于我个人而言,参观延安展让我深受触动。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场面,看到了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责任和使命,也激发了我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愿望。延安展不仅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革命历史,更是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综上所述,参观延安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览的内容丰富多样,展览的氛围充满了革命的情怀,展览的设计独具匠心,而个人的感受更让我深受触动。我相信,通过参观延安展,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革命历史,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坚定了为国家繁荣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参观延安梁家河心得体会

梁家河村位于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千米处,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悠久的历史为我们后代留下很深刻的记忆。多年以前,梁家河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人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才能维持基本生活。

今天的我们早早到达了目的地,排着长长的队伍,在有纪律地讲解员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梁家河的旧址,听过成列的展览馆和历史的痕迹,我感受很深刻,在如今21世纪交通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从延安市中心都经过了两个小时的路程,跨过漫漫山路才能参观到习近平总书记长达七年知青岁月的旧址,习近平总书记于1969年,和一帮北京知青的到来,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静谧。北京知青到延安后,公社已把名单提前分好,各大队支书根据单子招呼分到自己村的知青。

16岁的习近平在梁家河村的地方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插队岁月。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水井,接着是村史馆一号,二号,三号旧居,知青广场。最后一站我们在知青广场进行了庄严有严谨的党员宣誓。

经过40多年时光流逝,梁家河村的面貌早已发生了变化。习近平同志七年知青岁月完成后赴往清华大学学习,离开后的习近平总书记不只一次回信个村名,不止一次回到梁家河拜访乡亲父老,总书记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这一次三下乡活动我们在梁家河遇到了同样的学习团队,有来自长安大学的同学,有中国建设银行集团的团队,我们相互学习和交流这次参观带给我们的影响和启示,通过交流让我们的实践精神更加深刻。

梁家河,习近平度过了七年青葱岁月的这个陕北高原上的小山村走进了全世界人的视野,从此名传五湖四海,声扬神州大地。习近平大兴廉政之风,出台了"八项规定",其核心就是坚持艰苦奋斗、倡导勤俭节约。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赴梁家河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用了三个晚上看完了《梁家河》,让我对***总书记的知青生活有了更亲近、更深刻的了解。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青年时代对***,也跟我们很多青年一样,有过迷茫、有过彷徨、有过失落,但不同对是,***在经历理想与现实对博弈之后,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这种抉择,不是逃避,不是退缩,而是实事求是、回归理性,并且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对意志,默默储存能量,等待搏击长空。

试看现在很多青年人,吃不了苦,弯不下腰,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甚至遇到一点点挫折后就一蹶不振,看破红尘。熟不知这并不是现实与社会残酷,而是我们自己不堪一击,没有足够的韧性和勇气去生活,去拼搏,去改变。一时的迷茫无可厚非,一世的彷徨却让人难以原谅。就像青年时代的***一样,短暂的迷茫后,选择了脚踏实地,战天斗地,不仅学会了劳动,锻炼了坚强意志,还博览群书,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人生格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种子没有在泥土里饱润甘露,哪来的破土而出。拳头没有缩回来的间距,哪来的力量与速度。学会在平淡中积聚能量,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正当其时。

交警参观延安心得体会

最近,我们市的交警队伍研学班前往延安市,对当地纪念性建筑和红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参观研学。这次研学是交警队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警的一次重要体验。在这次交警参观延安的活动中,我有许多心得与感悟,现在就和大家分享。

第二段:感悟延安的红色历史。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团结抗战时期和建设新中国初期,无数的先烈和英雄曾在这里砥砺奋斗。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等场馆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一段历史的重量。延安是一座充满了红色历史和文化的城市,这次活动不仅能够激励我们交警队伍走好今后的路,更让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时刻保持一颗爱国之心与为人民服务之情。

第三段:深刻理解交警工作的意义。

通过参观延安的交通队和野战军工作场馆,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交警工作的重要性。沿着曲折的山路、沟壑,揭示出了以平凡工作为基础的人民警察是如何配合广大群众和有关部门,以积极的态度和坚定决心把交通管理从农村、深山里和城乡结合部的黑灯瞎火变成了城市和乡村畅通无阻的交通流了。正是这些平凡的工作体现了我们交警队伍对群众的尊重和关怀,更展现了一名优秀交警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

第四段:优秀员警的修炼之路。

在延安参观重建的交警活动中心时,我对今后在职业进阶中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从修饰言行,工作状态、职业修养,到素质能力和职业操守等等方面,我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优秀的交警员警,应该怎样树立自己的形象,以及怎样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和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第五段:总结。

总的来说,参观延安给我带来了意义深远的体验和收获。交警部门是我们城市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面对社会和群众的责任重大,这次参观活动让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汲取了更多的精神力量。我们要更加奋力拼搏,始终怀着忠诚、真诚、尽责的职业情感,做出让市民群众满意的工作,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岗位保驾护航。

参观延安

延安,一个名字饱含着历史的厚重和光辉的记忆。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的艰辛奋斗和无畏精神。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延安,领略了这片红色圣地的风采,也深刻体会到了延安对于我们的意义。在延安的一次次参观中,我收获颇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段:延安,一个革命的瑰宝。

参观延安,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这座城市承载着革命的瑰宝。延安的革命历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从那时起,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我深刻了解到了这段历史。在纪念馆中,珍贵的照片、文字记录和实物陈列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革命先辈们的艰苦生活和奋斗情景。令人赞叹的是,他们在百废待兴的条件下,发动群众,挖掘地下资源,坚持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原则,最终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第二段:延安,一个情感的信仰。

顶着炙热的太阳,我踏着延安的土地,感受着那一缕缕红色精神的气息。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站在方志敏烈士墓前,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致以深深的敬意。他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也是为了信仰献出了年轻生命的英雄。参观了八一广场,我深刻体会到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感。广场上高高矗立的烈士纪念碑,表达着对革命先烈的无尽敬意,也把对祖国深深的爱凝聚在一起。

第三段:延安,一个思想的宝库。

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我感受到了延安思想的独特魅力。毛主席纪念堂展示了毛主席的伟大思想和光辉生平。在纪念堂的左侧,展出了毛主席保留下来的办公物品和生活用品,使我更加亲近了这位伟大领袖。而纪念堂中央则是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伟岸的身影仿佛把延安的革命精神凝聚在一起。参观了北大学堂和杨家岭革命纪念馆,我深刻理解到延安不仅是一个理论的研究基地,更是一个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第四段:延安,一个民族的自信。

延安的参观让我更加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自信。在延安革命博物馆,我看到了张国焘、王明等同志的照片和文字记录,感受到了当年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严重斗争。延安八路军办事处旁的王家坪战斗旧址,展示了八路军的英勇战斗精神。参观了榆林口,我目睹了中国工农红军精神的伟大。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与坚定,也让我更加自豪地宣称我是中国人。

第五段:延安,一个永恒的记忆。

延安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延安的红军大院、古城墙、延河畔等景点,每一个都承载了延安的历史和文化。峨嵋山上的毛主席雕像,高耸入云,守护着延安的每一个人。而从延安的人民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历史的敬重与坚守。延安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使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参观延安,是一次感悟的旅程。延安的历史和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和信念。延安,是革命的瑰宝,情感的信仰,思想的宝库,民族的自信,也是永恒的记忆。参观延安不仅让我领略了红色记忆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体验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自信。我将铭记延安,牢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延安参观

延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先后是中共中央总部和红军后方重要基地。在这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亲自领导并制定了许多革命路线和政策。因此,参观延安对于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个月,我有幸前往延安参观,让我对这个历史名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段:参观毛泽东故居和陕北革命历史博物馆。

我们先去了毛泽东故居。在那里,我看到了伟大领袖的居住生活场景和一些珍稀的旧物,如他用过的沙发,书桌等。我被其中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所深深吸引:“为人民服务”。这一句话简单但铿锵有力,真实体现了革命家们的初心。之后,我们又去了附近的陕北革命历史博物馆,那里陈列了历史上革命战争的许多珍贵文物和实物,如红军的火炮、军服、军靴等。这些展品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背景。看到这些文物,让我深深意识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

第三段: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和革命遗址。

接下来我们去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和一些革命遗址,如“十五洞”和张学良家。看到革命先辈们为革命事业而付出的努力,真真正正地地为革命领袖们建设革命后方,一种敬畏之情涌上心头。在“十五洞”之旅中,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当时红军的生活环境有多艰辛。特别是在那里,我看到了红军战士竟然要在枯木和皮袋里生火取暖,才意识到了军民一心,克己奉公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可贵之处。

第四段:感悟。

在延安参观的过程中,我直接领悟了无数红军战士们荒原过程中的艰辛。我感受到他们是如何克服了困难和努力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作贡献,更加体会了共产主义精神和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精神价值,并被这样伟大的传统教育所震撼。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加热爱这个伟大的祖国。归来后,我更加地珍惜此时此刻,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加珍惜先辈们为我们争取来的今天。

第五段:结论。

参观延安,感触良多,体验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印迹和精神力量。我体会到了无数先辈们为了我们的未来而奋斗的精神,使我更加坚定了拥戴祖国,坚信国家强盛的信仰,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斗志昂扬,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延安的参观之旅为我增添了许多的智慧,我将永远铭记那段曲折的中国革命历史,将共产党的先进性作为自己奋斗的榜样,不断努力,促进国家更加美好、强大。

延安参观

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著名的革命圣地,延安不仅是革命斗争时期党中央的驻地,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发源地。这个被誉为革命圣地的地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参观和探寻。

第二段:延安印象。

延安的城市风貌依然是老城区建筑和清幽的山水相依相伴的景色,昭示着延安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而人们对于延安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红色旅游。参观革命遗址,了解党的历史,尤其是参观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陕北学院和枣林树等地,更是让人对延安红色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和好奇。

第三段:延安红色朝圣之旅。

游客们走进红色圣地的心情,似乎都沐浴着神圣的气氛。来到延安,一定要去参观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感受延安那个充满历史味道的地方。在宽阔的广场上,展示着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铭刻着那段时期的重要历史与文化。

第四段:体会与感受。

走进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看着墙上的一张张照片,感受着那个时期的艰苦岁月,深刻的历史印记在我的心里铭刻下来。毛泽东的诗词和文章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毛泽东思想的魅力在历史的纵深和广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第五段:结尾。

延安是一座靠着沟壑而生,沿着一道叫做地理的方向并行前进的城市;也是一座铭刻着历史痕迹,体现革命精神的城市。参观延安,能感受到久远历史的沉淀,不仅可以缅怀伟大先烈的光荣业绩,更能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体会红色历史的沧桑巨变,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延安的革命精神将继续通过岁月的洗礼,永不磨灭地闪耀着光芒。

赴梁家河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梁家河,这个曾经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这个给了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轨迹的地方,让我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在梁家河村史馆,我们聆听了当年习离开梁家河村时,有13名村民把他一直送到延川县城的往事。当年,习亲自带着干部群众从建大坝、挖水井、修沼气、种蔬菜、办代销社等吃饭饮水问题抓起,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看到他的为民之心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从而很快赢取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随后,我们又拜访了梁家河村老党支部书记、习的入党介绍人梁玉明同志。老先生年纪很大,却精神健硕,还热情地给我们讲述了当年学习和工作的许多往事。他说:“当年,有抱负、有远见,热爱学习、见多识广,果敢稳重,是个培养的好苗子。我经常给他讲党的使命,鼓励他克服艰难申请入党,并把支部书记的担子交给他,让他在曲折和磨难中坚定革命意志、锻造不折不挠品格、锤炼艰苦奋斗作风。”

短短1天时间,我和其他14名村支书重温了习的光辉足迹,途中所听所见令我感触很深。我在我们村里已连续16年担任村干部。这次考察,我对如何进一步当好村级带头人、培育好后备干部和抓好村里各项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总结来说,就是讲的16个字,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群众是淳朴的、重情的,习从大队党支部书记一直到成为我们党的,时刻保存着那份爱憎分明、爱民为民的情怀,是令人钦佩、令人折服的。同时,农民群众是最朴实的群体,农村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梁家河人的眼里,当年担任大队支书时为人耿直、一身正气。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怕得罪人”。

当前,党中央实行的惠民政策很多,群众要求比较高,不仅希望兑现政策,更希望我们村干部也能办几件看得见的实事好事。此次学习考察,让我身心得到了一次历练和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