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保安好人好事事迹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23-09-23 02:09:52 作者:JQ文豪 工作报告 2023年保安好人好事事迹报告(大全5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保安好人好事事迹报告篇一

龚全珍,女,汉族,1923年12月生,^v^党员,江西省莲花县甘家小学原校长。作为开国将军的家属,龚全珍毅然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陪伴丈夫来到偏僻陌生的山村,几十年如一日,积极扶贫济困,支持乡村建设,把对家乡、对人民、对祖国的挚爱写在青山绿水间,刻在老百姓的心上。

龚全珍是已故老红军、开国将军、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下半年,甘祖昌主动请辞解甲归田,返回家乡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做起了农民。甘将军逝世后,龚全珍用实际行动延续将军的梦想。几十年如一日,她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生活并不富裕的她,经常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学生。2003年,她应邀到凫村中学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讲座,发现该校图书室书籍匮乏,立即购买了1000多册书籍送到该校。不久后,她又捐出2400元资助县关工委购买《激励永远》教育光盘捐赠给学校。这些年来,龚全珍与不少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她捐助的学生达百人之多,捐款金额10余万元。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她在女儿的搀扶下,分别将2600元和1000元特殊党费亲手交到县委组织部。

部队、工厂,义务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没有人记得老人家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报告,但大家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馒头或面包,就着白开水当午饭。

2011年,琴亭镇组建^v^龚全珍工作室^v^,聘请龚全珍做名誉辅导员,搭建起一个对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她每周都会来到工作室,与群众沟通交流,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甘将军离世后,她曾在县幸福院度过了5年。期间她从不把自己看作被照顾对象,而是当成院里的工作人员,帮忙打扫卫生、照顾他人,并拿出生活费给大家买营养品。

龚全珍荣获江西省优秀^v^员、江西省^v^三八^v^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入选^v^中国好人榜^v^。

保安好人好事事迹报告篇二

我是--小学--年级--班的一名学生。

在我的研究,我可以认真,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专业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实际潜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配合老师的工作,发挥作用的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不管学习方面,其他方面我表现得很好。在校期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获得荣誉证书。

在班上,我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我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我关心彼此,一起工作。他们都喜欢我,相信我。平时,我养成了良好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格。我不仅能真诚地指出同学们的错误和缺点,而且能正确对待他们的批评和意见。在回应同学对我的误解时,我总是微笑着走开,不是因为同学的误解和批评,而是因为真诚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我生活也很节俭,从不铺张浪费,一分钱也不花。然而,只要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都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解决。只要我听到任何捐赠活动,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班的同学请假时,我会擦黑板,打扫教室。当我看到地上的垃圾或杂物时,我会主动把它们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好孩子。我每天按时回家。当我回到家,我总是认真地完成我的家庭作业。在完成我的作业和吃饭后,我会帮助我的父母做一些家务尽我所能。

一天,我看见一个大个子男人正试图把煤拉上斜坡。我看到了我的眼睛和我的心。我急忙上前帮助我。对我来说容易多了。很容易到达斜率的顶端。当他走到我面前时,他兴奋地拉着我的手说:“少先队员的名声是名副其实的,但像你这样以为人民服务为荣的少先队员是不多的。”来吧,爷爷会付你钱的!我马上拒绝了,说:“先生,你以为我是在帮你赚钱吗?”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那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我抓了抓脑袋,不好意思地说:“先生,你……”不要问事情的真相!”说完,跑了。

我家附近有一位老太太。她的孩子们很少来看她。当我有空的时候,我会去看她,帮她扫地,洗碗。毕竟,奶奶也老了。她记性不好。有时她甚至忘记吃东西。在这个时候,我会帮她做饭或者邀请她来我家。

保安好人好事事迹报告篇三

刘同志是一名军转干部,现任城管综合执法越秀分局直属四中队副主任科员。转业以来,该同志始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活养成了他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团结同志,关心集体,廉洁自律的优良品质,对职责内的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任务总是能设法克服困难,按质按时完成;处处以身作则、恪尽职守,注重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圆满完成各阶段各项工作任务,成绩突出。

该同志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参加党内外的政治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政策理论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在解放思想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认真学习。此外,该同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城市管理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坚持做到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城管综合执法业务水平有很大提高。

该同志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纪委关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强自身防腐倡廉修养,廉洁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干部队员的监督。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创卫创文迎检期间,放弃家庭的一切事务,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参与路面巡查守点和“六乱”突击专项整治工作,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该同志尊重领导,关心同事,带领队员圆满完成了上级和局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始终保持了一种旺盛的工作热情,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火车站广场“六乱”整治和协助维稳工作中,针对执法中出现的主客原因和各种新情况认真思考分析,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区别对待,灵活处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该同志积极协助领导做好队伍思想建设工作,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队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较好地树立起城管队伍的良好形象。

进入城管工作时间尽管不长,但该同志能刻苦学习城管综合执法业务,始终以契而不舍的精神结合本职工作深入调查,探索科学的管理措施,实际工作加以运用。始终保持当代军人的风貌,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从不给组织和领导添麻烦,体现了一名城管执法干部的高尚品质,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和助手作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规范管理“六乱”行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一宗旨,工作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工作上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解决队伍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协助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大大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朝着正规化方向迈进,工作效能得到明显提升。

保安好人好事事迹报告篇四

马xx,男,汉族,1988年2月出生,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油气储运专业。20xx年7月入职,20xx年9月至9月分至宜春分输站工作,10月份调入生产调度中心担任调度员一职。

自加入公司以来,无论在场站还是在调度中心,他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身边的人对他的评价“诚实守信”,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最朴实最贴心的。20xx年,他还被公司评为20xx年度“先进个人”。

在他看来,诚信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一种力量。一直以来,他也一直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行为准则,也一直用诚信来面对每一位同事,来面对身边的人,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他处处率先垂范,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答应同事的事情都努力做到,看到谁需要帮忙,就主动去帮忙。有一次,他答应了一个新来的同事要教他熟悉站内的工艺设备,那天早上他才下了夜班,一个晚上没有睡觉,站长和同事们都让他先去休息好了再教,他坚持说答应了别人的事就得做了,而且还得做好,在工艺区里大至每一个设备小至每一个阀门,他都讲解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一直到了中午,双眼熬得通红,我们看了都觉得心疼,在同事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去休息。

“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经常这样对自己说。工作上对的起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时刻牢记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放松,以高度的责任感从严从实从细的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公司安全生产零事故,确保身边同事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安全更高效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保安好人好事事迹报告篇五

潘宣琴,女,1972年10月生,珠海市斗门区市政管理所环卫工人。在丈夫不幸早逝后,潘宣琴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一边悉心照顾患有糖尿病的婆婆饮食起居,一边照顾3个年幼的孩子。潘宣琴的大女儿从小有哮喘,家中的小儿子脑部发育畸形,生活无法自理。她奔波忙碌,照顾孩子,从不抱怨,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她的言传身教感染了女儿积极投身公益,回馈社会。潘宣琴荣获“广东好人”称号。

孝老爱亲,为家庭挑起重担

20多年前丈夫不幸去世后,这个家庭的天仿佛一夜之间塌了一半。潘宣琴悲痛不已,但她顾不得伤心,咬紧牙关独自扛起家庭的重任,一边悉心照顾患有糖尿病、身体不适的婆婆,一边照顾3个年幼的孩子。糖尿病人的饮食需精心准备,受并发症影响行动不便,潘宣琴数十年如一日,对婆婆的照顾从不懈怠,尽自己所能让婆婆吃好、住好,一直代替丈夫进行赡养的孝义,直到2008年婆婆去世。

潘宣琴的大女儿从小患有哮喘,在初中时不幸确诊为淋巴脑瘤。除了大女儿身患重病,家中的小儿子也因脑部发育畸形,手部出现缺陷,无法生活自理。面对如此艰难的家庭环境,潘宣琴拒绝了姐姐让她改嫁的建议。

潘宣琴生活拮据,大女儿需定期接受复诊和治疗,仅靠她和二儿子微薄的收入维持家庭生计。但是疫情防控期间清洁工作繁重,潘宣琴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却不能允许自己一直请假,为了平衡家庭和工作,有时候她只好狠下心让女儿一人在医院治疗。常年累月的劳苦,让潘宣琴患上胃病。

言传身教,向社会贡献力量

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经济保障,潘宣琴把自己当成“铁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自2001年工作以来,她每天清晨6点上班,每月5天的假期也从不休息,保质保量完成单位分配的各项工作。每当大型突击任务期间,她都主动要求放弃轮休,和班组一起加班加点。

潘宣琴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受母亲的影响,大女儿刘桂绿同样拥有坚韧不拔、乐于奉献的精神。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回馈社会。2013年,刘桂绿加入了斗门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坚持参与手语舞表演活动,6年来共服务600多对亲子家庭。她还成为首批珠海网警志愿者,申请登记成为一名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丈夫不幸离世,潘宣琴独自扛起家庭重担,悉心照料患重病的婆婆及儿女,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岗位一线,用柔弱双肩为苦难家庭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