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乒乓球比赛规则范文(12篇)

时间:2023-10-24 05:10:10 作者:琴心月 党团范文 热门乒乓球比赛规则范文(12篇)

请示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机,以确保信息传达准确并得到及时回复。在请示时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尽量选择上级工作较轻松、心情较好的时候提出,请示的成功可能性更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请示案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乒乓球比赛规则

1、如果参加的队数是偶数,则比赛轮数为队数减1。例如:8个队参加比赛,比赛轮数为8-1=7轮。

2、如果参加的队数是奇数,则比赛轮数等于队数。例如:5个队参加比赛,比赛就要进行5轮。

3、计算轮数的目的,在于计算比赛所需的总时间。例如:有7个参加比赛,其轮数是7轮,如果比赛中间再休息两天,则比赛的总时间为9天。单循环比赛场次的计算。

s=n(n-1)/2,即:队数*(队数-1)/2例如:8个队参加比赛,比赛总场数是:s=8*(8-1)/2=28计算场次的目的,在于计算比赛所需的场地数量,并由此考虑裁判员的数量,以及如何编排竞赛日程表等。

1、无论参加队数是偶数还是奇数,都应按偶数编排。

2、如果是奇数,可以补一个“0”号,与“0”相遇的队就轮空一次。单循环比赛顺序的编排,传统是用轮转法。

3、轮转法,适用于各队实力互不了解,故采用抽签定位的办法,很可能出现强队早期相遇,比赛后期不精彩。“逆时针轮转法”,这种编排方法可使最后的比赛保持精彩,是通常采用的编排方法。

1、国际竞赛规程中规定:胜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未出场比赛或未完成比赛的场次为0分,我们的项目按照积分规则来计算积分。

乒乓球比赛规则

一、比赛时间:11月14日星期日(女子)11月20日(男子)

二、比赛地点:办公楼二楼乒乓室

三、参加对象:丰大市第二中学教职工

四、参加办法

凡愿意参加的请到杨瑞发处报名,或在此黑板报名表上登记。截止时间:11月5日

五、竞赛办法:

1、使用国家体育总局常定的最新乒乓球竞赛规则;

2、比赛:男女单打比赛;

3、单打前几轮都采用三局二胜,每局11分制,进入前八名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制,进入前四名进行循环赛,小组赛成绩计入循环赛。

4、比赛用球:“红双喜”40mm大球;

5、运动员球拍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允许参赛;

6、录取名次与奖励:男子录取前八名给予奖励,女子录取前四名给予奖励

乒乓球的比赛规则

1.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高地向高76厘米.

1.2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侧面。

1.3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

1.4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合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1.5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1.6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2.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2.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2.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2.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3.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40毫米。

3.2球重2.7克。

3.3球应用赛璐璐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黄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4.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4.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4.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4.3.1”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4.3.2"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4.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4.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4.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4.7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4.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5.1“回合”: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

5.2“球处比赛状态”,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一瞬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

5.3“重发球”:不予判分的回合。

5.4“一分”:判分的回合。

5.5“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

5.6“不执怕手”:未握着球拍的手。

5.7“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

5.8 "阻挡”:对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超过比赛台面或其端线,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带的任何物品。

5.9“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首先击球的运动员.

5.10“接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第二个击球的`运动员.

5.11"裁判员:被指定管理一场比赛的人.

5.12“裁判助理":被指定在某些方面协助裁判员工作的人.

5.13运动员“穿或带”的任何物品,包括他在一个回合开始时穿或带的任何物品。

5.14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之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球网后又回弹过网,均应视作已”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5.15球台的“端线”包括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

6.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6.2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抛球上升路线与垂线之间夹角不能大于45度。

6.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6.4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6.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6.6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6.6.2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一分.

6.6.3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一分,无需警告。

6.7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予执行,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7.1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8.1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

8.2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

9.1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9.1.1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发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9.1.2如果接发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时,球己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其同伴均没有企图击球。

9.1.3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遵守规则。

9.1.4裁判员或副裁判员暂停比赛。

9.1.5在双打时,运动员错发,错接。

9.2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暂停比赛:

9.2.1由于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

9.2.2由于要实行轮换发球法;

9.2.3由于警告或处罚运动员;

9.2.4由于比赛环境受到干扰,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

1o.1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下列情况(均是在比赛状态下)运动员得一分:

10.1.1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

1o.1.2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还击;

10.1.4对方击球后,该球越过本方端线而没有触及本方台区;

10.1.5对方阻挡;

10.1.6对方连击;

10.1.7对方用不符合1.4.3条款的拍面击球;

10.1.8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两使球台移动;

10.1.9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西触及球网装置;

10.1.10对方运动员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10.1.11双打时,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

10.1.12执行轮换发球法时,接发球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包括接发球一击,完成了13次合法还击。

11.1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12 一场比赛

12.1一场比赛应采用三局两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或七局四胜制。。

12.2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一分钟的休息时间。

13.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13.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13.3在获得每2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13.4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

13.6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13.7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14.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进行纠正,继续比赛。

14.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运动员应站的正确方位进行纠正,再继续比赛。

14.3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15.1如果一局比赛进行到10分钟仍未结束(双方都己获得至少9分时除外),或者在此之前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要求,应实行轮换发球法。

15.1.1当时限到时,球仍处于比赛状态,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由被暂停回合的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5.1.2当时限到时,球未处于比赛状态,应由前一回合的接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5.2此后,每个运动员都轮发一分球,直至该局结束。如果接发球方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则判发球方失一分。

15.3换发球法一经实行,该场比赛的剩余部分必须继续实行,直至该场比赛结束。

乒乓球比赛规则

1.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高地向高76厘米。

1.2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侧面。

1.3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

1.4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合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1.5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1.6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2.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2.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2.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2.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3.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38毫米。

3.2球重2.5克。

3.3球应用赛璐璐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黄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4.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4.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4.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4.3.1"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4.3.2"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4.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4.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一个整体。

4.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4.7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4.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5.1"回合":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

5.2"球处比赛状态",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一瞬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

5.3"重发球":不予判分的回合。

5.4"一分":判分的回合。

5.5"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

5.6"不执怕手":未握着球拍的手。

5.7"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

5.8"阻挡":对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超过比赛台面或其端线,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带的任何物品。

5.9"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首先击球的运动员。

5.10"接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第二个击球的运动员。

5.11"裁判员:被指定管理一场比赛的人,

5.12"裁判助理":被指定在某些方面协助裁判员工作的人。

5.13运动员"穿或带"的任何物品,包括他在一个回合开始时穿或带的任何物品。

5.14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之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球网后又回弹过网,均应视作已"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5.15球台的"端线"包括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

6.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6.2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6.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6.4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6.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6.6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6.6.1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员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

6.6.2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一分。

6.6.3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一分,无需警告。

6.7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予执行,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7.1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8.1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

8.2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

9.1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9.1.1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发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9.1.2如果接发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时,球己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其同伴均没有企图击球。

9.1.3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遵守规则。

9.1.4裁判员或副裁判员暂停比赛。

9.1.5在双打时,运动员错发,错接。

9.2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暂停比赛:。

9.2.1由于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

9.2.2由于要实行轮换发球法;。

9.2.3由于警告或处罚运动员;。

9.2.4由于比赛环境受到干扰,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

1o.1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下列情况运动员得一分:。

10.1.1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

1o.1.2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还击;。

10.1.4对方击球后,该球越过本方端线而没有触及本方台区;。

10.1.5对方阻挡;。

10.1.6对方连击;。

10.1.7对方用不符合4.3条款的拍面击球;。

10.1.8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两使球台移动;。

10.1.9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西触及球网装置;。

10.1.10对方运动员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10.1.11双打时,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

10.1.12执行轮换发球法时,接发球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包括接发球一击,完成了13次合法还击。

11.1在一局比赛中,先得21分的一方为胜方,2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12.1一场比赛应采用三局两胜制或五局三胜制。

12.2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两分钟的休息时间。

13.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13.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13.3在获得每五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2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13.4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

13.6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10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13.7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10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14.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次序进行纠正,继续比赛。

14.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运动员应站正确方位进行纠正,再继续比赛。

14.3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15.1如果一局比赛进行到15分钟仍未结束(双方都己获得至少19分时除外),或者在此之前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要求,应实行轮换发球法。

15.1.1当时限到时,球仍处于比赛状态,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由被暂停回合的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5.1.2当时限到时,球未处于比赛状态,应由前一回合的接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5.2此后,每个运动员都轮发一分球,直至该局结束。如果接发球方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则判发球方失一分。

15.3换发球法一经实行,该场比赛的剩余部分必须继续实行,直至该场比赛结束。

乒乓球比赛规则

15、每局比赛结束之后休息时间为一分钟;

16、下一局比赛开始时,双方交换场地与发球权;

17、比赛规则最终解释权归乒乓球比赛裁判组。

xx区教育局 xx区体育局

xx中学

(一)组别:设高中、初中、小学男子组、女子组。

(二)参赛单位:全区各中学,乡、镇街道中心小学、直属学校、民办学校。

(一)小学参赛运动员必须是1997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二)初中参赛运动员必须是1995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高中参赛运动员必须是1992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三)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政治思想进步,遵守中学生守则,作风正派,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文化课考试合格,并经医院检查身体健康者。衣着不整、男生蓄长发、留怪异发型者一律不得上场参赛。

(四)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拥有所代表参赛单位正式学籍的在校在读学生,凡是以各种名义挂靠在所代表学校的学生或已在有关省(直辖市)体工队或职业俱乐部(含青年队)注册或试训的学生不允许参加本次比赛。

(一)本次比赛采用团体赛赛制,团体赛制规则如下:

小学男子采用5场单打、5场3胜方式。每队允许5名队员参赛,要求每人只能打1场单打。比赛前教练须将5场单打比赛的名单顺序上报给裁判。比赛采用11分制,单场采用3局2胜制,团体采用5盘3胜制。其它各组比赛采用11分制,单场采用3局2胜制,团体采用3盘2胜制。

(二)本次比赛根据报名情况经抽签分成初中、小学各4组,高中2组分别进行小组单循环比赛,按积分排列小组名次,初中、小学小组第一名再进行单循环比赛,按积分决出前四名;初中、小学小组第二名再进行单循环比赛,按积分决出前五至八名。高中小组前两名进行交叉淘汰赛,胜者进行冠亚军比赛,负者进行争夺第三名的比赛。

(一)小学组每队限报领队1人,男、女队教练员各1人及运动员男6人、女4人;初中、高中组每队限报领队1人,男、女队教练员1人及运动员男女各4人。

(二)各单位将报名表认真填写齐全(必须打印)并加盖单位公章、各组别球队合影及每人的2寸免冠彩照1张在4月5日前寄到区教育局教研室陈达飞处,同时发电子邮件到陈达飞的邮箱:xxxxx,逾期视作自动放弃。

(三)所有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携带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原件、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据复印件、医务部门为本次比赛开列的运动员健康证明(学生健康档案无效)。若证件不全或不符者不允许参加比赛。

(四)4月21日下午3:00在滨江小学会议室召开各参赛队领队、教练、裁判会议,商量抽签等有关事项。

(五)各参赛队于2010年4月24日上午7:30前到xx中学报到,8:00开始正式比赛。

裁判长由xx乒乓球协会选派,各参赛队尽量报有等级乒乓球裁判员1名。

获得本次比赛小学组、初中组前8名,高中组前4名的球队授予团体奖牌

(一)参赛人员的差旅费自理。

(二)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差旅费、住宿费回原单位报销。

(一)所有参赛队必须在当地保险公司办理“人身意外保险”,办理的每人保额不少于10万元、附加1万元医疗保险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含往返比赛场地途中及比赛期间),原在学校的平安保险等不能替代,未办理者不得参赛。

(二)所有领队、教练、运动员在参赛前一周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前往甲流疫情严重地区,禁止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的人员与会或参赛,报到时填写《参赛人员健康申明表》。比赛期间,领队老师要切实加强晨检,每天了解学生的情况,如发现有发烧等流感样症状要及时报告处置。报到时,承办单位将对所有参赛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三)各队在往返赛区途中要高度重视安全,加强管理,严格纪律,落实措施,领队和教练必须全程带队,严禁学生单独行动。要乘坐经交通部门验审合格许可营运的车辆。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本规程解释权属主办单位。

乒乓球比赛规则

发球开始时,球自然地置于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保持静止。

发球时,发球员须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从发球开始,到球被击出,球要始终在台面以上和发球员的端线以外,而且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的身体或衣服的任何部分挡住。

在运动员发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球与网柱连线所形成的虚拟三角形之内和一定高度的上方不能有任何遮挡物,并且其中一名裁判员要能看清运动员的击球点。

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单步: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跨步:移动方法: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并步:移动方法: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跳步:移动方法: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

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最初只是一种活动性游戏,球是用轻而富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乒乓球运动拍子用雪茄烟盒盖之类的木质板,像打网球一样在桌上打,故称之为"桌上网球"。1900年左右,由于轻工业的发展,球才改成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球。此后,乒乓球运动便逐步发展起来。 第一次大型乒乓球比赛于1900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行。参加比赛的有三百多人。

乒乓球比赛规则

分成几组,要看具体人数,男女不限。比赛开始前,参赛队员站于起跑线后。裁判发令后,队员站立式起跑且必须单手持乒乓球拍后端把手处,将乒乓球置于球拍上,托球向前跑,跑完一个折返后交给下一个人,依次跑3个折返结束。以参赛队员身体任意部位触及终点线所在垂直平面为计时停止,用时少者名次列前。

乒乓球拍、乒乓球 (8支球拍,20个乒乓球),秒表计时器4个。

(1)比赛时,持球拍手不得超出把手,不得用手夹球。否则,成绩无效。

(2)队员行进中,只允许用单手持拍托球,不得用另一只手做任何扶助持球动作。否则,成绩无效。

(3)途中若球落地,需捡起球置于球拍上,并从落球处继续跑。捡球时不得影响其他选手比赛。否则,成绩无效。

(4)过终点时,球必须在球拍上才可记为有效成绩。人和球必须同时过终点,不可用球拍将球抛过终点。否则,成绩无效。

有利于加强球感,增强朋友们的兴趣。

乒乓球比赛规则

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

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

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2、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4、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6、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7、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员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

8、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一分.

9、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一分,无需警告。

10、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予执行,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发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1、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

2、如果接发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时,球己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其同伴均没有企图击球。

3、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遵守规则。

4、裁判员或副裁判员暂停比赛。

5、在双打时,运动员错发,错接。

6、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暂停比赛:

7、由于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

8、由于要实行轮换发球法;

9、由于警告或处罚运动员;

10、由于比赛环境受到干扰,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

1、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

2、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还击;

3、运动员在发球或还击后,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球触及了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

4、对方击球后,该球越过本方端线而没有触及本方台区;

5、对方阻挡;

6、对方连击;

7、对方用不符合1.4.3条款的拍面击球;

8、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两使球台移动;

9、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西触及球网装置;

10、对方运动员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11、双打时,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

12、执行轮换发球法时,接发球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包括接发球一击,完成了13次合法还击。

乒乓球比赛规则

1在分组循环赛中,小组里每一成员应与组内所有其他成员进行比赛;胜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未出场比赛或未完成比赛输的场次为0分,小组名次应根据所获得的场次分数决定。

2如果小组的两个或更多的队得分数相同,他们有关的名次应按他们相互之间比赛的成绩决定。首先计算他们之间获得的场次分数,再根据需要计算个人比赛场次(团体赛时)、局和分的胜负比率,直至算出名次为止。

3如果在任何阶段已经决定出一个或更多队的名次后,而其他队仍然得分相同,为决定相同分数队的名次,根据1和2条程序继续计算时,应将已决定出名次的队的比赛成绩删除。

4如果按照1一3条所规定的程序,仍不能决定某些队(人)的名次时,这些队(人)的名次将由抽签来决定。

乒乓球基础知识一:乒乓球拍横握和直握的区分和东西方食具不同有关。

乒乓球拍的握法原先是横板的,与西方人用刀叉相似,但亚洲人用筷子进食,故乒乓球传入亚洲后,就有了直板的握法。

乒乓球基础知识二:各种球类运动中,乒乓球最快!

时速大约每小时452公里,球员在大力扣杀时候接球的`只凭感觉回击,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

乒乓球基础知识三:乒乓球不能携带乘机

乒乓球的主要材料是赛璐珞,是一种极易燃烧的硝化塑料物质,因此乘机时旅客不可以携带乒乓球。国际大赛要用的乒乓球都是通过海运或者是公路,而且要把他们装在温度5°的集装箱里。不过今后,赛璐珞材质乒乓球将逐渐推出历史舞台。

乒乓球基础知识四:打乒乓球能预防近视。

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的人,由于晶状体总是处在高度调节状态,可引起视力疲劳现象。同时,看近处物体时,两眼球会聚向鼻根方向,使眼外肌肉压迫眼球,时间久了,眼轴就会慢慢变长,形成近视。而打乒乓球,双眼必须紧紧盯着穿梭往来、忽远忽近、旋转多变的快速来球,使眼球内部不断运转,血液循环增强,眼神经机能提高,因而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乒乓球基础知识五:将乒乓球切一半蒙在眼上,听收音机空频道的杂音然后面对红光,数分钟后能让自己进入幻觉状态。(好像歪楼了)

乒乓球基础知识六:乒乓球是英国人发明的。(不要吐槽人家打得不好,足球还是咱中国人发明的呢!)

乒乓球基础知识七:乒乓球是由网球运动演变而来。

乒乓球基础知识八:乒乓球运动是由日本传入我国的。

乒乓球基础知识九:乒乓球运动中,左撇子运动员较多。

实际上,对于那些面对面搏击项目,如击剑、乒乓球、篮球等,左撇子运动员比例远远高于左撇子在人口中的比例。乒乓球多年左撇子称霸。因为大脑通过中枢神经传递信息到身体的左侧比传递到右侧要快千分之十五秒,这使左撇子的动作更敏捷。

乒乓球基础知识十:用放大镜汇聚阳光,就能将赛璐璐乒乓球点着。

赛璐璐乒乓球熔点很低,大概是110℃,从点着到猛烈燃烧仅需几秒。因此所有赛璐璐乒乓球厂的工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准则:一旦起了火,先别去救,而是逃命!但新材料球是不可燃的!

乒乓球基础知识十一:乒乓球拍为什么是一面黑一面红?

当年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家队中有个队员叫梁弋亮,他是横拍削球打法,正面是反胶,反面是长胶,两面是相同颜色,他倒板发球,对方根本看不出他是反胶发球还是长胶发球。——各国把这情况向国际乒联反映,国际乒联就规定球拍两面胶皮必定是一面是鲜红色,另一面是黑色。

乒乓球基础知识十二:把乒乓球放在水池里,打开水龙头,乒乓球像被遥控了一样跟着流动的水柱跑。

乒乓球比赛规则

现在,在国际大赛中(如韩国公开赛等),已实施11分记分制,那么11分记分制,对乒乓球的比赛带来那些变化和规律呢?主要有五种变化和规律。

由21分记分制,改为11分记分制,每局减少了10分。由5分轮换发球法,改为两分轮换发球法,双方每次少发三个球。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在局与局之间,在21分记分制时,有2分钟的休息时间,现变为不超过1分钟休息时间。每局比赛中,每得6分后,或决胜局交换方位时,允许有短暂的擦汗时间。

原来发五个球,可以根据对方的技术情况,发五种不同的球,或某五种球的某种排列组合,现在,每次发2个球,只能发两种不同的球,或某2种球的某种排列组合。那么发球变化少了很多,那么得分就会发生变化,因而发球战术就要做相应的调整。

由于每局只有11分,每局很快就见分晓,节奏加快。由于比赛的局数增多(由打满5局见分晓,变为打满7局见分晓),那么关键球出现的.概率增大,乒乓球比赛变得更加激烈,更加刺激。

21分记分制时,在5局3胜时,如打满5局,至少要得105分,才能获胜。相应地,在11分记分制时,要用7局4胜,如打满7局,得77分,就可能获胜。比21分记分制,每场要少28分,时间缩短了近1/4。

在一局开始时,如输了球,比分拉开距离,由于每局只有11分,可能就没有追赶时间,容易造成紧张的心理。因此,在11分记分制时,在战术上要有变化。根据对方情况,合理进行技术的应用和组合,并且在开局时就抓紧,使用最拿手的发球,或绝招发球,及时进入状态。

1.发球时,球应放在发球员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该是静止的。

2.发球员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4.从球离开发球员手掌的那 一刻到球被击中,球都应该在球台平面的高度之上和在发球员的端线之后。

5.当球与球拍接触时,发球员或他的双打同伴身体的任何部位和衣服,都不能在球网以及两侧网柱顶端与球进行连线所形成的虚拟三角形之内或上方--"上方"的高度,以不会挡住接发球员的视线为限。

6. 运动员发球时,应该让 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 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7. 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 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 裁判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

8.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发球动作的正 确性再次受到怀疑时,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均判接发球方得一分。

9.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 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 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一分, 无需警告。

10.运动员因伤病而不能严 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作出免于执行的决定,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乒乓球比赛规则

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乒乓球比赛采用11分赛制。而关于乒乓球比赛规则中的赢得比赛的判定和发球次序及方位的规定,请看下文:

乒乓球比赛中如何赢得一局比赛

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两分的一方为胜方。

乒乓球比赛中的发球次序和方位

在获得两分后,接发球方变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到该局比赛结束,或直至双方比分为10平,或采用轮换发球法时,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不变,但每人只轮发1分球。

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

在一局比赛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比赛的下一局中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比赛的.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以后,接发球的一方必须交换接发球次序。

乒乓球比赛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比赛的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乒乓球比赛规则

发球一方总是在己方球台的右半区发球至对方的右半区,也就是发球时球总是落在球台的右半区位置,中线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换发球是双打中较为复杂的.规则,下面以马琳/张继科vs马龙/王浩为例给大家讲解换发球的规则,若马琳先发球,马龙接发球,当发完两个球后,马龙变为发球方,张继科变为接发球方,发完两球后,张继科变为发球方,王浩变为接发球方,然后王浩变为发球方,马琳变为接发球方,然后马琳又重新获得发球权,依次类推循环。使用简单的语句就是,发球方发完两球后,接发球方变为发球方,然后刚才发球方的队友变为接发球方,依次类推循环。

局间发球采用间隔发球方式,例如中国vs韩国,第一、三、五、七局为中国先发球,则二、四、六局为韩国发球。每一局的发球者可以任意指定,不受上局影响。当确认好第一发球者后,对方接发球者为上一局发给该局发球者的那个人接发球。例如第一局中国的马龙/王浩vs韩国的朱世赫/柳承敏,若上一局的接发球顺序为马龙?柳承敏?王浩?朱世赫。若下一局韩国队发球人员确定为朱世赫,则接发球为王浩。

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如遇到比分是5∶1或5∶3时,交换方位后,原发球员变成接发球员,原接发球员变成发球员,如遇比分是5:2或5:4时,交换方位后,此前的一位运动员继续发球而由先前接发球员的同伴接发球。

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双打时,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将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