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晋城的景点(汇总21篇)

时间:2023-11-27 07:58:31 作者:翰墨 活动总结

在优秀作文中,作者经常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多样的句式,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篇目,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得到启发。

介绍晋城的景点作文

晋城是一个美丽、优雅的好地方。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特别适合人们的生活、居住。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我深爱我美丽的家乡dd晋城。

你看,每一条街道的树木排列整齐,就像一排排站岗的士兵,尤其是四季常青的雪松,在泽州路上美丽壮观。你再看,街道两旁一幢幢高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它们有的高,有的低,还有的形状特别,比如体育场弧形的建筑就像早晨升起的太阳,在一片片绿色中分外美丽。你再抬头看,城市四周群山环抱,远远望去,美丽的`山峦连绵起伏,就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你来到城中,还可以看到两河穿城而过,水面微波荡漾,我还经常在河里划船呢!

啊!晋城真美呀!我爱我美丽的家乡,我为我生活在这里而自豪!

介绍晋城景点的导游词共五则

福建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你去过福建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福建导游词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各位团友,大家好。首先请让我代表开心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忱的欢迎,并祝大家在闽西旅游期间玩得愉快、舒心。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我姓杨,大家叫我小杨就好了。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的地理位臵和古田会议会址的基本情况。古田镇位于上杭县的西北部,与新罗、连城两县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军事有利防守,当年龙岩通往古田,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上下各二十里,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会址的情况。古田会议会址原是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初建于1848年,红四军第二次挺进闽西,根据《少年先锋队队歌》又将“和声小学”改名为“曙光小学”,而闻名中外的古田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各位,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跟我下车,我们的游览时间是2个小时,现在是9点,11点我们将在这集中乘车参观下一个景点。

各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地方,你们看,大家景仰的革命圣地“古田会议会址”就在这里,“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大字闪耀红光。会址左侧这块大草坪是当年红四军的阅兵场,西南端还设有阅兵台,古田会议结束后,领导人、朱德、陈毅等红四军领导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元旦迎新晚会。

在古田会议广场,左侧就是当年红军的阅兵场,场上设有司令台。1930年元旦,在此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军民联欢会,演出结束后,朱德军长还给了每位演员两个铜板的压岁钱,在往右看,那有一口饮水井和荷花池,这是当年领导人散步、休息、思考问题的地方。古田会议会址大门横匾上书写着“北郭风清”四个大字,大门两侧,刻着一幅对联:“学术放西欧开笛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字里行间透视出祠堂主人,学习、开放、振兴的意识,体现了古田人民既学习西洋文明又不放弃传统文化的办学思想。

凳,墙上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挂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再上方挂着红色会标“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场下厅的三合地板有好几处斑斑黑迹,这是当年古田会议召开期间,天气寒冷,红军代表们衣裳单薄,代表们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迹.从这里可以看到革命前辈们当年创业的艰苦,我们再看左右两边的厢房,右侧的第一间是领导人的临时办公室,房间陈设极为简陋,只有一桌两凳。当年领导人同志就在这里批阅文件,接见与会代表。

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主要功绩:

1920_年12月28曰至29曰,这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曙光小学胜利召开。120多位红军党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干部代表和妇女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领导人作了报告,并多次讲话,朱德同志作了军事报告,陈毅同志传递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

古田会议的主要功绩在于总结了中国红军建立两年多的丰富经验,纠正了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从而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军队划清界限而开始成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军队,它是我建党建军伟大的历史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古田会议铸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代表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通过领导人亲自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

好了,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的古田会议会址之行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上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如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欢迎大家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古田镇位于上杭县的西北部,与新罗、连城两县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军事有利防守,当年龙岩同往古田,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上下个二十里,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会址的情况。古田会议会址初建于1848年,红军第一次挺进闽西,根据《少年先锋队队歌》又将和声小学改为曙光小学,而闻名中外的古田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各位,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跟我下车,我们的游览时间为2小时,现在是9点,11点我们将在这里集中乘车参观下一个景点,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车是一辆蓝百相间的旅游中巴。

各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地方,你们看,在一片开阔的田野上,座落着一幢,庄严肃穆的祠堂,后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在绿荫的衬托下,闪闪发光,那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

在古田会议广场,左侧就是当年红军的阅兵场,场上设有司令台,1930年元旦,在此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军民联欢会,演出结束后,朱德军长还给了每位演员两个铜板的压岁钱,在往右看,那有一口饮水井和荷花池,这是当年领导人散步、休息、思考问题的地方。古田会址大门横匾上书写着“北郭风清”四个大字,大门两侧,刻着一幅对联:“学术放西欧开笛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字里行间透视出祠堂主人,学习,开放,振兴的意识,体现了古田人民既学习西洋文明又不放弃传统文化的办学思想。进入红漆木门,就是当年古田会议会场旧址,你们看4跟圆柱上张贴着字纸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机会主义”,“反对盲动主义”,“反对逃跑主义”。大厅6列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左边主席台上摆着两张四方桌和一排长凳,墙上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挂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再上方挂着红色会标“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场下厅的三合地板有好几处斑斑黑迹,这是当年古田会议召开期间,天气寒冷,红军代表们衣裳单薄,代表们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迹.从这里可以看到革命前辈没当年创业的艰苦,我们再看左右两边的厢房,右侧的第一间是领导人的临时办公室,房间陈设极为简陋,只有一桌两凳。当年领导人同志就在这里批阅文件,接见与会代表。左侧厢房第二间是朱德同志的临时办公室。

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主要功绩:

1920_年12月28日至29日,这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次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曙光小学召开。120多位红军党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干部代表和妇女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领导人同志作了报告,并多次讲话,朱德同志作了军事报告,陈毅同志传递草的《古田会议决议》。

那么古田会议的主要功绩在于总结了中国红军建立两年多的丰富经验,纠正了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从而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军队划清界限而开始成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军队,它是我建党建军伟大的历史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古田会议铸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了中央来信,并作了反对枪毙逃兵的讲话。代表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通过领导人亲自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那么古田会议的主要功绩就在于总结了中国红军建立两年多的丰富经验,纠正了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从而奠定了我军的政治工作的基础,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军队划清界限而开始成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军队,它是我建党建军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古田会议铸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带领大家参观素有“三三”“六六”之称的九曲溪。

大家知道为什么九曲溪有这么个古怪的名字吗?让我——潘导告诉你们吧!大家知道三三得九,九曲溪是因为它迂回曲折,形成九个弯曲点。而六六三十六是因为九曲溪两岸有三十六座奇形怪状的山峰,因此而得名。

现在让我们坐竹排去感受感受“三三”“六六”的九曲溪吧!

竹排出发了,首先经过的这一段是浅水区。大家看看溪水,溪水犹如锦缎,水下的鹅卵石清晰可见。竹排划过,锦缎皱褶般荡开,让人顿时觉得神清气爽。不知不觉竹排划到深水区,你再看看溪水,这时,溪水从清澈见底变成像美玉般的碧绿。

一路上你们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巨石,有像汉堡包,有像泰坦尼克号(船),大家请抬头看看,眼前的这座山峰像不像一个“酒坛”和一个“醋坛”?这酒坛象征着男人,男人最爱喝酒。这醋坛就象征着女人,女人爱吃“醋”。“醋坛”和“酒坛”加起来像一个茶壶,这夫妻肯定很喜欢喝茶。

我们已经到达终点了,谢谢大家的支持,希望你们在武夷山吃的好住的好玩的开心,再见!

今天,我们来到了厦门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东南端海峡突出部,始建于清末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战略性海防炮台。

胡里山炮台由世界奇石陈列馆、世界古代战炮馆、世界宝剑陈列馆、古树化石展示区和星球等五个部分组成。

胡里山炮台的镇山之宝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炮王---克虏伯大炮、世界上最小的小炮---12世纪葡萄牙炮、世界上最奇怪的石头---肉石。

一听到这一消息,我的心里就痒痒的,迫不及待的飞奔过去,一看到克虏伯大炮,我就惊呆了!“哇!好大好大的大炮呀!”仿佛就像一头巨鲸虎视眈眈的注视着前方。克虏伯大炮口径280毫米,炮管长11.2米,净重达86吨,仰角可达30°,有效射程19760米,炮弹3000米内可穿透65.8公分的钢板,每分钟可发射1-2发炮弹。克虏伯大炮能打沉一艘航空母舰,那么,世界上最小的葡萄牙炮就能打死一只松鼠。

参观完了克虏伯大炮,我就带大家去世界古代战炮陈列馆看世界上最小的小炮---12世纪葡萄牙炮吧。

陈列馆里有各种奇异的战炮,比如说只有将军才有的手炮,高级士兵才能用的荷兰大炮。最奇特的是竟重0.18公斤,长度11公分,直径2.4公分,口径0.7公分大的葡萄牙炮,简直就像一只小鸟。你说这小炮能打死人吗?我想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顶多也只能打死一只小松鼠。

宝剑陈列馆里也非常好看,有青龙偃月刀、手叉、三节棍、铁鞭和轩辕夏禹剑......导游介绍说,如果你没看到肉石的话,就算白来啦。听了导游的话,我顾不上想,就急忙跑去看了。一到那里,我就看到了又瘦又干的猪肉,我想他们干嘛把这么恶心的猪肉放到这里。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肉石,多逼真啊!

好啦,时间差不多啦,我们下一站再见。

厦门胡里山炮台景区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厦门东南端海岬突出部,靠近厦门大学,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竣工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炮台用花岗石条建造,并以乌樟树汁和石炭、糯米拌泥沙夯筑而成,坚固异常。整个建筑糅合欧洲半地堡式和中国明清时期防御阵地的结构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防御体系。用优质花岗岩筑成的城门、城墙、城楼、护城壕、清兵营房和炮台等保留完整,是研究我国海防军事史、洋务运动史和兵工构筑技术的珍贵史迹。

胡里山炮台上最有名的是1893年购自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一门28生(280mm)克虏伯大炮,保存完好,有效射程可达16000米(最远射程19760米)花了白银10万两才购得(含海运及保险费)。

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大炮曾被鉴定为“世界现存原址上最古老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并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项目奖。

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2.2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瞭望厅等。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炮台地理位置重要,向东可支援白石头炮台,提前将敌舰拦阻在厦门水道之外;正(南)面和对岸的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互为犄角,炮火交叉可封锁阻击厦门航道之敌舰;向西可追击进入厦门港的敌舰,守住厦门港;向北可支援陆军阵营等,因此被称为厦门的“天南锁钥”。

炮台配备了当时最优的装备,特别是两尊280毫米口径,射角为360度,炮身长13.13米,重50吨的克虏伯大炮为主炮,其口径280毫米,炮重87吨,炮长13.9米,仰角可达30度,炮轮规道直径7.36米,炮高4.6米,宽5.29米,可360度旋转,有效射程19760米,每分钟可发射1-2发炮弹,威力巨大,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海岸炮。被称为“炮王”的克虏伯大炮,是“世界上现仍保存在原址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被列入《20_大世界基尼斯记录大全》。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西炮台大炮被拆毁,现仅存东炮台大炮一门,护炮二门。

这些融新、奇、特、的平面、立体、静态和动态的文化旅游产品彻底改变了胡里山炮台景区曾经只有一门大炮的历史,丰富了景区产品结构和文化,提升了景区旅游档次,使胡里山炮台成为一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突破一百七十万人次,成为了厦门旅游城市的名片和窗口,是一个集观光游览、历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主体性景区。

胡里山炮台地理位置独特,东面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南与漳州临海,西与鼓浪屿遥相辉映,北面是繁华市区距高崎机场仅需二十分钟,距轮渡码头仅需十分钟,距火车站仅需十五分钟,交通十分便捷。

烟台景点介绍

烟台,山东省地级市,是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之一、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烟台景点的导游词1。

南山公园位于西宁市南山,风景十分秀丽,是休闲观景的好地方。

西宁南山又叫凤凰山,山上有亭,名叫凤凰亭,亭上有一横额,上书“河湟引凤”。相传南凉时有凤凰飞临其上,故名凤凰台。这和当时流传的“龙现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同为附会之说,但由此而来的西宁古八景之一的“凤台留云”却成为西宁的一大胜景。

根据《西宁府新志·地理志》中记载:“南山冬夏积雪不消,耸出万山之上,俨若银屏,又谓之雪山,俗称南山积雪为八景之一也”。攀登绝顶,宛如身在天宫,头顶青云缥渺,脚下冰层晶莹。南山绝顶气候多变。

夏天前往南山公园欣赏“南山积雪”,真是风景独异。一脉高山,截成两节,分属两个世界:雪线下一碧万里;雪线上银装素裹。

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青杨、榆树为主形成工人森林景观,盛夏季节这里绿绿葱葱,空气清新湿润,群鸟啼鸣,游人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公中中心地带的百花园,以牡丹花为主的数十种高原名花卉竞相怒放,香气飘舞,姹紫嫣红,形成了与森林景观完全不同的另一天地地。新近建成的五彩瀑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彩虹飞落,成为西宁独有的瀑布水景。公园西北部有一小山包,上有平台,人称凤凰台。相传有对金凤凰曾在此飞落而得名。海拔2419米。

每逢农历九月九重阳节,人们纷纷登上凤凰台俯视西宁古八景之一。现凤凰台上建有有凤凰亭,为两层楼阁式,直径24米,高23米,亭脊以孔雀蓝琉璃瓦和层顶相缀,阁壁彩绘,精美的石雕艺术建筑,蔚为壮观,登亭鸟瞰高原古城,抚今追昔,感概万千。凤凰山麓有一古刹南禅寺,建于明代,历史悠久,建筑古香古色,众多善男信女来此求神拜佛,成为南山公园附近的一处人文景观。该公园设有餐饮和文化娱乐活动设施。

在这里,我将带你们到南山上去一览南山的美景。

南山,顾名思义,也就是屹立在南边的大山。好,现在,我们就上南山游览一下吧!

走到这儿,大家一定很累了吧!到亭子了,你们一定不要错过这美丽的景色哦!这四周绿树成荫,小花五彩缤纷,点缀着草地,旁边还有一口水井,我想大家一定忘记疲劳,心旷神怡了吧!

既然休息完毕,我们就向山顶冲刺吧!嘿,这回,我们还要经过两个游乐场呢!大家快点跟上来呦。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来到南山顶啦!大家看我们眼前有一座塔,叫做丹峰塔,2000年被改为南山电视塔。嘘,告诉你一个秘密,传说东方朔曾经在里面炼过仙丹,让四周的花草树木长得可茂盛啦!对了,大家还记得刚刚那陡峭的山路吗?十分崎岖,对吧。现在,大家快点忘记那惊心动魄的时刻,我们一起来享受一下山顶如此清新的空气吧!我们可以在这儿欣赏一下,允许自由活动。但要记住,千万不要乱扔垃圾哦!

好了,本次旅游到此结束,解散。

避风亭位于蓬莱阁西部,轩亭建筑,原名海市亭,明正德八年(1513)知府严秦修建。亭前有短堞筑于绝壁,大风由海面扑来,随即由绝壁上陋,适从亭檐之上吹过,亭无南窗,恰成气流死角,因有令人惊异的避风效果。过去人们传说这里有避风珠,而实际上是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巧合。亭内壁嵌刻石25方,其中有明代袁可立观海市诗,董其昌代书,温如玉刻石,珠联壁合,堪称三绝。

另有清代施闰章、孔继涑手迹,亦属十分珍贵之墨宝。袁可立观海市诗刻石共9方。袁是河南人,明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诗题为《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描述海市最为真实得体,细读其序其诗,即可对海市免生望尘之叹。字为明代书家董其昌书。董始宗米芾,终自成家,其书圆润苍劲,俊逸飘洒,名驰海内外。诗后有跋,自称“以米家法书之”,对苏轼的书法“犹不欲让”。

宇为一代高手温如玉刻。温是长州人,宇白雪,“工真草隶篆,尤喜钩临法帖,有肃府阁帖传世”。肃府石刻为洋洋巨制,盖代名迹,温是这一工程的骨干之一。观海市诗刻石在《肃府帖》之后,其技艺已臻化境,故董其昌于尾跋中盛赞其“勒石得法”,使董书增色,以至“可敌长公(苏轼)之笔”。孔子后裔诗文刻石两方,嵌在避风亭内南壁。

一方为《戊午登蓬莱阁》,孔子67代孙衍圣公孔毓圻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登临蓬莱阁所作。

一方为《蓬莱阁阅水操记》,清乾隆年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写,孔子69代孙孔继涑书。孔继源是清代名书法家,与梁同书齐名,时称“南梁北孔”。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这里是隐仙洞。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能从瞭望口瞭望大海。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今天感谢大家前来游赏。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游!

大家好,欢迎来到烟台,烟台是山东省的一个下辖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它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东连威海,西接潍坊,最大横距214公里,最大纵距130公里,土地面积13745.95平方千米。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各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但夏天烟台的海最具有诗情画意!你们瞧,夏天,浪花仿佛是一位辛勤的邮递员,卷着凉爽与惬意抚摸着岸边的礁石与沙滩,使整个海岸都弥漫着大海的味道!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那是因为来自南太平洋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来到北面邻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与惬意,因此,夏天的烟台不仅没有其他沿海地区的炎热酷暑,反而让人们感到十分的舒服。

白天是如此,夜晚烟台的也毫不逊色。当夜幕降临,烟台上空的星星与月亮在万家灯火的点缀下,显得格外美丽,每一次的“月光照水”都会让人们看的如痴如醉。好了,我的介绍到此结束,祝大家玩儿得开心,旅途愉快!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烟台,欣赏烟台夏季这浪漫的海上风景。春去夏来,海鸥高飞,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

站在这里,夏日的燥热一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面对眼前水平如镜的大海,也许每个人的心都会涌起这样的感觉:烟台的海宛如一个温柔、恬静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天的这个时候,海边都会聚满如痴如醉地观看日出的游人。

到了夜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观赏着美丽的海上夜景,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关于夏季烟台的海的迷人景象,我就介绍到这里。同时,祝您在这里有一次愉快的旅行。

介绍晋城景点的导游词共五则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称赞为中国两座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湖南凤凰古城。这里与风景名胜区湘西猛洞河、贵州梵净山毗邻,是湖南怀化、吉首和贵州铜仁三地间的必经之地,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辉、南华叠翠、龙潭鱼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黄丝桥古城,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和神奇的风动岩、壮观的尖多朵瀑布、神秘的高达不峡、三门洞将军岩以及如画的屯粮山、凤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腊乐山都在向您招手,《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血鼓》、《粟裕大将》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贵州提督田兴恕等民族英雄和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沈从文故居。

现在沿着石板小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6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7年,沈先生15岁时,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军,离开了家乡,辗转于沅、澧、酉水流域,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创作欲望。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欣赏和研究沈先生的作品,在欣赏他故事清新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在欣赏他文字朴实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隐伏的悲痛。现在大家一起去寻觅沈先生作品中的温馨甜美,去体会喧哗后面的那片宁静,去游览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边城。

陈氏宗祠。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宗族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于古城区内的西门坡,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整修,那时,每年的祭祖族议均在此聚会。

熊希龄故居。

顺着小巷的砂石板小道,从大成殿——即孔子庙的挑檐下经过,然后来到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就有湖南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中举后,新科举人熊先生作画以言志,他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并题词“此君一出天下暖”令四座皆惊。

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腾代远、国民党左派宋教仁、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转而献身实业和慈善事业,并开办香山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之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晚年,熊先生就任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城楼及古城墙。

凤凰县城所在地原名镇竿,元明两朝为五寨长官司所在地,当时建有土城,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改土城为砖城。清康熙年间,凤凰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水靖兵备道衙门设在这里。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建石城。石城周长2000米有余。开设四座城门,东门叫升恒门,南门叫静澜门,西门叫阜城门,北门叫壁辉门。各有巍峨的城楼。1940年,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以“城堡一旦落于敌手,反攻不易,而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通令所属各县将所有城墙拆除。凤凰东、北二门因防水需要,仅拆除城垛碉楼,其他城门城墙全部拆除。所以,现在只能看到东、北二门连接其间的半壁城墙。

沿着半壁旧城墙,出东门,是旅游商品——条街。这里的六色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获得联合国颁证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吴景莲(吴花花)女士的扎染工艺品和东门内熊氏的蜡染国画更是别具一格,曾受到著名画家张仃先生的好评。

虹桥及沙湾风景区。

现在来到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亭内设有32家店铺,1956年因修公路,原楼亭和两侧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下了桥,步入沙湾,可以看到凤凰县旧时八大景中的“溪桥夜月”、“龙潭渔火”、“奇峰挺秀”三大景。

现在看到的是万寿宫,又叫水府庙,因为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习惯叫江西会馆。万寿宫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凤凰最大的民间建筑物。宫内的遐昌阁仍然保留完整。

三王庙。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三王庙,又叫天王庙、三侯祠。

相传北宋时有三个叫杨应龙、杨应虎、杨应豹的同胞兄弟,武艺超群,在湘鄂西一带保边卫民,立下赫赫战功,所以被皇上一起封侯并立庙祭祀。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凤凰厅同知傅鼐为实行其对少数民族的“剿”、“抚”兼施的政策,修建三王庙,三王庙建成后,人们常常在此地祭祀,求子乞福,一些墨客骚人也常在此地吟诗作画。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十一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在此地召开大会,响应辛亥革命,誓师起义,并在此地庆祝辛亥革命的胜利。

三王庙正殿供奉的就是三王。后殿供奉的是苗家的始祖——傩娘。相传在原始洪荒时期,这里发生过一场特大洪水,只有一对兄妹逃脱性命。为了繁衍苗家人群,兄长提出与妹妹成亲,妹妹认为兄妹不可成,于是二人从高山上各甩出一叶磨盘,求天地作公断。两叶磨盘滚下山后,鬼使神差地合成了一副,于是兄妹两人拜堂成了亲,将苗家繁衍了下来。因此,在千里苗山,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兄妹拜堂,地久天长。当然,那只是过去特殊时代发生的故事。这里现在还广为流传着傩棠戏和傩舞,也是从祭祀傩公傩娘的仪式中发展起来的。

沈从文墓地。

大家沿着当年官道,到达沈从文墓地。这条官道,是明清时期凤凰惟一通向外界的大道,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湖广总督林则徐曾从这条官道来到凤凰视察,然后向朝廷奏呈:“苗疆田土瘠薄,刀耕火种,终年勤劳所获不多,丰岁仅供口食,一遇歉收,辄形匮乏”,建议将道光十——年至十四年所欠屯租5000余担全数减免,将历年被水冲刷损坏的屯田223亩报废,体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忧国忧民的情怀。

到了沈氏墓地,上了几步石级,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斗方大字:“兴废周知”,这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手迹。1911年11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为响应辛亥革命,集结了凤凰、乾州、花垣、松桃四县苗、汉、土家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迫使驻凤凰的辰沅永靖兵备道道尹朱益浚引退,并在凤凰成立了新政权——湘西军政分府,黎元洪知道后,欣然命笔,为凤凰题写了这幅大字。

再上几步,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

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撒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橼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妹张允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

介绍晋城的景点作文

“五一”节来了,我素有登山的爱好,于是便与两三伙伴徒步去游览市郊的白马寺山。

这座山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别扭的名字呢?难道他本来没有名字吗?不然,这座山原来有自己的名字,它叫做司马山。明代万历年间编修的《泽州志》记载:“司马山,城北十里。”引《风土记》曰:“司马山在晋城。”清代雍正年间编修的《泽州府志》记载:“司马山,县北十里。魏司马懿封长平侯,尝登此山。”又引《初学记》曰:“晋代祠此,因以为名。”这里告诉了我们两个事实:第一,三国魏的司马懿被封为长平侯,曾登过这座山;第二,司马氏建立晋朝,做了皇帝,人们于是为皇帝的祖宗司马懿在这座山上建了祠庙,当时这座山就被叫做司马山了。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既然司马山的名字在晋代就有了,又见于《风土记》、《初学记》这些古代著名的文献典籍,明万历《泽州志》和清雍正《泽州府志》又有明确记载,为什么现在这座山不叫做司马山,而别出心裁地用了“白马寺山”这样一个别扭的名字呢?我想,这个问题有点太深奥了,恐怕只有老天知道吧!为什么要叫“白马寺山”,完全可以不问,但写文章是比较严谨的事,却不能草率,因此我在这里要声明一点,既然这座山本来的名字叫做司马山,又有其历史文化的渊源,在以下的叙述中我就不再使用“白马寺山”这个别扭的名字,而直接写作司马山了。

这天,天气好晴朗,蔚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儿云彩。当我们来到司马山麓,仰望山颠,却见山与天相接之处挂着一片白云,起初并没很在意,稍微走近些一看,哪里是什么白云呀,是一件硕大的巨型白色雕塑。很快,我们从雕塑的大致轮廓和“白马寺山”的名字判断出这是一匹腾飞的白马。马首高昂,后腿立地,前腿平伸,像是要飞扑下来一般。这时,一个同伴大声说:“这哪儿是马,你看马头,分明就是鸟嘴嘛!”我仔细一看,可不,马脖子很粗壮,马头却又细又尖,很像是一个长着细长嘴巴的鸟头。唉!不知是哪位蹩脚的雕塑家弄出这么一幅马身鸟首的糟糕作品,让人越看越觉得别扭,我索性不想再看它了。

不想再看固然可以,但却不能不谈,因为这座雕塑标志着所谓“白马寺山”的文化呀!在晋城,曾经盛传着“南有孔子回车,北有白马拖缰”这样两句话,“孔子回车”不必说了,晋城人几乎家喻户晓,“白马拖缰”却令人费解。于是一些有心人便围绕着“白马拖缰”这个词望文生义,附会出许多关于“白马王子”的民间传说故事来,说得煞有介事,绘声绘色。然而,这些所谓“民间传说故事”一看就知道并非来自民间,而是现代文人的即兴创作。因为“白马王子”一词是舶来品,不是国产,难以混入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难以对“白马拖缰”作出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合理解释。那么“白马”究竟为何在此“拖缰”,其中有什么含意呢?我们只能求助于历史文献了。

明代成化年间编修的《山西通志》说:“白马寺在泽州城东北十里司马山上,因白马驮经过此,故以名寺。”这儿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原来根本就不是什么“白马拖缰”,而是“白马驮经”。“驮经”一词,经过口耳相传,逐渐讹为“拖缰”,自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却不知道因此误了多少人。说真的,“拖缰”拖得习惯了,一下子要改为“驮经”,还真是转不过弯来。话又说回来了,转得过弯来也好,转不过弯来也罢,历史的本来面目是这样,不由你不转。等你转过弯来,再来看这一座被称作白马的雕塑,它正高昂着那古怪的鸟头在拖缰呢,根本没有一点“驮经”的意味,你说可笑不!

文档为doc格式。

介绍晋城的景点作文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看到,在释迦殿前的大型台基前,左右两侧有一对经幢,东幢高3.1米,西幢高3.3米。这一对经幢,东幢造于宋年,西幢造于年,分别由发愿建造。

到过寺院的朋友都知道,凡是较大的寺院都有经幢,但是很少知道经幢的用途。在这里,我给各位作一简单介绍。

经幢是汉化佛教一种最重要的.石刻,属密宗系统。一般为八角形,高三四尺,上覆宝盖,下附台座。幢的各面及柱头部分,各刻佛像或佛龛。在其下部的幢身上遍刻经咒,一般以《尊胜陀罗尼经》为多。我们现在看到的两个经幢,都刻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它的最下部为座基,上边最高的,刻着经文的部分叫幢身,中间刻着莲叶的部分,下边的叫宝盖,上边的叫仰莲。在上边的称八角柱。八角柱上为火焰形宝盖,宝盖上为蕉形石鼓托,托上又是仰莲,仰莲上部,最顶端像桃的部分叫宝珠。

为什么要造经幢,并且都以《陀罗尼经》为内容呢?据说,三十三天中有一位善住天子,做了一个梦,预示他七天以后将命终,进入轮回,要七次变成畜牲恶道身,以后还可能堕入地狱。梦醒以后,他非常恐怖,就去请求三十三天的总领导帝释天搭救,帝释天赶紧跑到祇园精舍,请释尊设法。释尊说,有一部《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能净一切恶道,除一切生死烦恼。如果有人听见这个经的一句,他前世所造的一切要下地狱的恶业全都消灭。经幢和它上面所刻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主要是根据这个故事建造的。据说,顺时针方向绕经幢至少七圈,口诵《陀罗尼经》,就能消灭罪孽。这种信仰盛行于武则天时代,因此,全国建造于这时期的经幢也是最多的。

释迦殿,又称中佛殿,始建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至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间,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建筑。殿内现存宋代彩塑9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组塑。这一组塑像表情自然,比例和谐,一改唐代宽胸细腰之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殿内主尊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是种族名,意译是“能”;牟尼,也译成“文”,是一种尊称,含有“人、儒(文)、寂寞、忍”等义。意译也可合成“能仁”等,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也常简称为“释尊”。他本姓“乔答摩”,意为“最好的牛”。名“悉达多”,意为“达到了目的的人”。

释尊生于南亚次大陆北部的迦毗罗卫国(意译“妙德城”),属刹地利种姓。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他和他的弟弟斛饭王是迦毗罗卫这个“共和”国合议制“议会”中世袭的大酋长,与中国传统的“国王”有本质的区别。释尊的母亲是“摩耶夫人”(全音译是“摩诃摩耶”,意译“大幻化”)。

释尊的一生,按佛传可分八个阶段,即佛教通常说的“八相成道”。

第一相是“下天”。释尊在经历了轮回转生的“无量数劫”以后,便在兜率天内院,与原婆罗门教的众天神开会计议,议决最后一次转生要以摩耶夫人为母,然后乘白象从此院出发,由兜率天降下人间。

第二相是“入胎”。即乘白象从摩耶夫人右肋入胎。当时夫人正在梦中,梦见此事。

第三相是“住胎”。即释尊在母胎中行住坐卧一如在天上一般,并在一日六时(即每天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合为一日六时)为诸天说法。

第四相是“出胎”,即诞生。摩耶夫人分娩前,遵照当时的风俗习惯,离开夫家到娘家去。波阇波提等人陪同前往。走到善觉王为夫人蓝毗尼(意译“盐”、“可爱”)盖的花园,在水池里洗了澡,就感到要“生”了。释尊仍从夫人的右肋降生。降生后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两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悉达多太子洗澡。

(太子诞生这一天,汉化佛教定为农历四月初八,确定此日为“浴佛节”;藏传佛教定为四月十五;受南传佛教影响的傣族佛教,则定为清明节后十天,发展成为流传至今的民族节日“泼水节”。)。

佛母摩耶夫人于希达多诞生七天后即逝世。从此,悉达多在迦毗罗卫当“太子”。十九岁时,他与摩耶夫人娘家血统的“表妹”、十六岁的耶输陀罗(意译“持誉”)结婚。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罗怙罗。

第五相是“出家”。结婚以后,悉达多要出游散心。据说,他第一次出游,看到一个老人,感到心烦意乱,打马回宫;第二次见到一个病人;第三次见到一个死人;第四次遇见一位苦行僧。这四个人都由天神变化而成,是来点化他的。悉达多经过不断的思想斗争,决定出家,以追求最高的真理,求得彻底的大彻大悟。于是,在一天夜里,他叫自己的马夫车匿(意译“乐欲”)跟随,骑着心爱的坐骑“駯騣白马”离宫出走。可是城门紧闭,出不去。于是,四大天王各捧一只马蹄,让太子连人带马跳出城墙(即“夜半逾城”)。

第六相是“成道”。悉达多“出家”以后,舍弃世上荣华,决定走修行者的“苦行”道路。净饭王见劝他不回,就派本族五个人随他修行,他们是陈如(又叫“阿若〈〉陈如”)、跋提、跋波(又叫“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阿说示(意译“马胜”)。他们共同访问过一两位修行者,未达真谛。然后苦行六年,“日食一麻或一麦”,饿得前心贴后心,终于理智地觉悟到:“如是等妙法,悉由饮食生”(《佛所行赞》),就是说,不吃饭,妙法是寻求不到的。于是他下定决心重新生活。他到行脚所至的尼连禅河中洗浴。由于身体太虚弱,爬不上岸来。幸亏树神垂下一株长枝,他才揪住上了岸。一位好心的在岸边放牧的牧女善生送他一碗乳糜喝,他才恢复了气力。那五位和他一起苦修的伙伴,一看如此,相约不离他,另找地方修行去了。悉达多走到尼连禅河西岸一株毕钵罗树下,敷上割草人送给他的吉祥草,开始打坐,进行思维,并发出“如不成佛(获得掌握最高真理的智慧),决不站起”的誓言。它在树下坐了七天,这时,魔王恐怕他成佛后于己不利,便率魔女、魔军将他围住,软硬皆施,全都失败。最后,魔王老羞成怒,对他狂喊:“汝之福业谁当证明?”他以右手触地,表示自己的一切言行,大地能够证明。这时,大地发出六种震动,地神从地中涌出(他不能脱离大地,只能现出上半身),高唱:“我能证明!”于是魔众惊散,悉达多得道成佛。

(释尊成道日,汉化佛教立为农历十二月初八,即我国的“腊八”。它的本名应为“成道节”、“成道会”。中国佛教徒在这一天用各种米和果物等杂煮作粥供佛,象征悉达多在河边浴罢,为恢复体力而食糜。以后,吃腊八粥逐渐演变成中国民间习俗。

释尊成道后,首先想到把道传给谁的问题,于是他想到了和他最熟悉的陈如等五位,就动身去寻找。在鹿野苑,释尊找到了他们。这五个人和其他仙人共五百位,在此遇见美女,失去神通而堕落,后人将此地称作“仙人堕处”。这个地方,当时属波罗奈国,在今印度北方邦东南部瓦腊纳西城(旧称“贝拿勒斯”,1957年起改今名)西北约十公里处。)。

第七相为“___”。释尊三十五岁成道,八十岁入灭,_________的时间长达四十五年,一般常算整数,就说五十年。_________有两种意义:一是指佛说法能摧破众生的一切烦恼邪恶,正如转轮王转动轮宝摧毁山岩一般;另一则比喻佛说法如车轮辗转不停。释尊在鹿野苑为陈如等五人说法,使五人心悦诚服,表示愿意“皈依”(义为“归投依伏,如子归父,如民依王,如怯依勇”)。从此,佛教具足了佛、法、僧三宝,开始建立,被称为“初_________”,并从此“法轮常转”。

第八相为“涅槃”。释尊至八十岁,自知阳寿将尽,便最后从王舍城出发,作一次巡行。他在阿难的陪同下向西北走,走到离摩罗国首都拘尸那迦不远的一个村庄波伐附近,在村外希拉尼瓦提西岸的两株娑罗树下,头朝北,右手支颐,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呈侧卧姿势,面向西,进入了大般涅槃(又译作“大解脱”、“大圆寂”、“大入灭”等)。这就是“双林入灭”。

(释尊入灭前对阿难说了遗言,大意是:已成者皆灭。不可放逸,要勤修我法。我灭后以法为师。

释尊遗体被迎入摩罗都城郊外宝冠寺,七天后,大弟子迦叶赶到,主持火化仪式。火化后的遗骨称为生身舍利〈本意为尸体或身骨,特指高僧火化后的余骨。法身舍利则指经卷〉,分成八份,由与释尊因缘较深的八个国家各取一份,另有迟到的两国代表,一个捡拾碎骨小块,一个扫骨灰,共合十份,各起一塔供养,共计十塔。

佛涅槃处是佛教第八处大圣迹,现为一个小村落,距离印度名城哥拉克浦尔五十五公里。

汉化佛教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佛涅槃日。)。

释尊两边侍立的为大弟子迦叶,二弟子阿难,其余人物一般都画在身后的壁画上,以作陪衬。

穿过释迦殿的后门,就到了大雄宝殿前的院落,习惯上称为后院。在后院的东西两侧,有两株周长()米的银杏树,据说是创建寺院时所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银杏树又称“白果树”、“公孙树”。属银杏科。落叶乔木,高可达40余米。是孑遗植物,生长较慢,树龄可达千余年。种仁供食用,多食会中毒,外层种皮可提栲胶。它的木材呈浅黄色,细致、轻软,可供建筑、家具、雕刻和其他工艺品用材。又为庭园树、行道树。我国园艺学家们常常把它与牡丹、兰花相提并论,誉为“园林三宝”,并把它与雪松、南洋松、金钱松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中医学上以种子入药,性平,味苦涩,有小毒,功能敛肺定喘;主治痰哮喘咳、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以叶入药,名“银杏叶”,性平、味苦、甘涩,功能敛肺止咳、活血止痛,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心痛等症。种子含有氢氰酸、组胺酸、蛋白质等。

我们看大雄宝殿前的台基上,有一株子柏紧紧抱着已经枯死的母柏,这就是有名的子抱母柏。它是青莲寺的著名景观之一。母柏周粗3米,高27米余;子柏周粗不及1米,高24米余。相传,100余年前,母柏枯死,寺院住持准备将其砍伐。当请来的工匠到寺院时,天色已晚,就准备第二天再砍。不料当晚,一株幼柏自根部挺然而起,紧抱母柏盘旋而上。次日,住持见状,以为是神意,遂罢砍伐之念,留下这一景观。

各位游客,我们面前的这个大殿,就是大雄宝殿,它是一寺之正殿。这个殿始建年代无考,后遭毁坏,现在这个大殿是数年前由省古建研究所规划建造的。殿内供奉着佛教的缔造者和最高领导者。大雄,是对佛的道德法力的尊称,具体是说“佛”有大力,能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无子魔”等“四魔”。一般来说,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燃灯佛、毗卢遮那佛、卢舍纳佛等各位。

刚开始的时候,我已给朋友们作过介绍,青莲寺是净土宗的弘法道场,按佛教定例,净土宗的大雄殿中应该供奉阿弥陀佛,意译是“无量寿佛”。它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的人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又叫“接引佛”。可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释迦牟尼佛主尊,他的背后,供的则是观音菩萨。因为此殿新建不久,此像又是民间捐赠,所以不是十分严格的,他的两侧也没有别的塑像。

各位游客朋友,看完大雄宝殿,有兴趣的可以沿着大殿向西,紧挨大殿的是斋堂,也就是过去和尚们吃斋饭的地方。斋堂的背后,还有三佛殿和慈氏阁,其中慈氏阁与掷笔台、休心堂,是古代青莲寺的三大景观,因为慈氏阁目前还未恢复,三佛殿又暂不对外开放,所以请大家跟我一起到掷笔台和款月亭上参观。

这两个地方,在刚才通过观音阁时,我已为大家作过介绍。现在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北侧的钟楼。这个钟楼创建于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楼内曾存大钟为住持禅师惠珍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铸造,重五吨,八面有铭文,1958年被毁。钟上的铭文是:

寺维欠钟兮,铸金以成;绝壁深林兮,铮然奏然;大千普闻兮,贤圣聚灵,铿鈜长应兮,睡破天明;三途远震兮,……菩提种性兮,聆音发萌;以兹功德兮,利乐有情;夫子万寿兮,国人永宁。

现存大钟为1995年重新铸造。

介绍晋城的景点作文

明清的两代皇宫,也叫“紫禁城”。它始建于1406年,距今已有600年了。经过多个朝代的建造现在这故宫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故宫,也是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我说完历史,现在来说说它的布局吧。故宫南边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边是东华门,西边是西华门,是结构精美的角样。多面的城墙有10米多高,护城河宽52米,长800米,既壮观有美丽。

文华殿是皇帝上早朝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会见大臣的地方。坤宁宫和乾清宫是皇帝、太后正式居住的地方,除了这些场所,还有后三宫和东西六宫。故宫在196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介绍晋城景点的导游词

【导语】本站的会员“ray554”为你整理了“介绍晋城景点的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皇城相府,我是你们的导游xx。

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村(午亭山村),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式村落。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50年——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位贡生,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一处官僚巨宅,巨宅中走出来的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当数清代康熙年间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陈廷敬。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陈廷敬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他长期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同时主持编篡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重要的文化典籍,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清史研究的学术成就,拓宽了清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氏家族是当地旺族,家境殷实,教育得当,因而人才辈出。皇城村陈氏家族中,从明代中叶至清代嘉庆年间,九人中进土,六人入翰林,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达33人之多,成为清代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康熙字典》是康熙皇帝在中国文化上的一大贡献,而实际主持《康熙字典》编纂的,却是陈廷敬与张玉书,由于张玉书在康熙下令编纂《康熙字典》的第二年去世,《康熙字典》的主编之责实际留在了陈廷敬一人身上。

公元70年6月,也即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受命与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共同负责主持编纂《康熙字典》。当时的陈廷敬已经72岁高龄,既是内阁宰相,又是当朝老臣,他在接受《康熙字典》的编修工作后,力辞官职获准,康熙命他以原官致仕,留京,专事《康熙字典》编纂。就在这时,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康熙字典》的编修,全部落在陈廷敬一人身上。

《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书42卷,字数达47035个,比明代《字汇》多3000多字,是中国当时的字书之最。《康熙字典》是一部宏篇巨著,它对中国古代汉文字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这部字典取材丰富,文化内涵颇为深、广,具有辞典的作用,可称为大而全。它可以查找到清康熙以前所有字书所失收的字,成为一部经典传世之作。

陈廷敬在编纂《康熙字典》的过程中,精选了30多人的编纂班子,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就在字典初具规模时,陈廷敬于公元72年4月逝于任上。他未能看到《康熙字典》的成书,也未能参与成书时康熙皇帝举办的大型庆典,但他的精神与贡献却留在了《康熙字典》中。在编纂过程中,康熙皇帝曾巡视书局,看到白发老人陈廷敬伏案躬耕的情景,颇为感动,当即泼墨挥毫,奋笔疾书,为陈廷敬写下了“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对陈廷敬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康熙还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与卿,自此不再与人写字矣”。

经过六年的努力,这部大型字书问世,康熙对这部宇书以“善兼具美”予以评价,同时以自己的年号为这部工具书命名《康熙字典》。于是,《康熙字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

皇城相府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这组规模庞大的古城堡式建筑群是明清建筑文化精品。

皇城相府背倚青山,俯视河川,依山随势建成了层楼叠院。院内,御书楼立于最前端,楼上陈列康熙为陈廷敬题匾“午亭山村”四个大字,同时还有康熙为陈廷敬题词:“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相府正门,有高大巍峨的城堡式门楼,上方书有“中道庄”三个大字。中道庄,为皇城相府的旧称,习惯指皇城相府的外城。外城于康熙四十二年修建,主要建筑有外城城墙,家宰第、点翰堂、小姐院、翰林院、书院、花园及功德牌坊等,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城堡式官居建筑群。这组建筑群落风格别致,空间布局合理,充分体现官居特色,同时又与地方建筑风韵相吻合,体现着传统的封建礼制文化,又体现着清代官居建筑文化,同时还折射出封建建筑文化,几种建筑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皇城相府的建筑文化理念。

功德牌坊是进入皇城相府后最为醒目的牌坊。入院第一座牌坊是一座大牌坊,四柱三楼,通体石雕而成,基周瑞兽相拥,坊额雕龙刻凤,气势恢宏、壮观,正面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对陈氏家族官文化加以概括。“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总宪”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陈廷敬先后在朝担任四部的尚书,后入阁拜相,成为一代名臣。牌坊两侧刻有“一门衔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告诉人们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恩,再下边为陈廷敬兄弟、子侄们的官职名称。

再往里进,为小牌坊,仍是通体石雕,两柱一楼,上载从明代嘉靖到清代顺治年间陈廷敬父辈所授官职,这同样成为陈氏一门荣耀的标志。

这两座牌坊,明显地成为封建社会“官文化”的重要标志物。一进门就向人们展示出陈氏家族的仕途荣耀,辉煌历史。尤其是陈廷敬,一生升迁28次,步步登高,仕途的坎坷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如此顺利,如此青云直上,成为人们难解的一个谜。而展示“官文化”的也并非牌坊一处,还有陈氏宗祠祠堂内的家族世系图谱,更准确无误地告诉游人陈氏旺族的不同凡响,也是一处“官文化”的陈列。

相府大院,是陈廷敬的.宅第,名为“大学士第”,为皇城外城的主体建筑,这是一处座北向南的一进四院。相府大门后有“冢宰第”雕刻,有“大学士第”匾额,还有八字影壁。正北大堂是相府大院的主要建筑,门上悬有康熙皇帝御笔手书“点翰堂”匾额。整个房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层出檐楼房。大院内,斗拱、门窗、楼栏、影壁、柱础等装饰构件工艺精湛,雕工极佳,整个院落气势不凡,富丽堂皇,风格幽雅别致,成为一处“宫文化”的封建礼制与地方传统工艺完善结合的典范。

内城,是陈氏家族明代修筑的城堡式建筑,其中,河山楼颇为显赫,成为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物。河山楼,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外敌侵扰而建的防御性建筑物,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即公元632年,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于明末天下大乱,烽烟四起,陈家为防御乱兵侵扰,建起了河山楼与藏兵洞。河山楼高百尺,人称百尺河山楼,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明清时期国内罕见的一种建筑形式。楼分为七层,楼内有楼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难。三层以上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堞楼;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河山楼建成后,果然遇到乱兵围攻,村中八百多人及陈氏家族避难于楼内,在一个月内抵御了乱兵的侵犯,使千余人的生命受到保护。河山楼全部用石砌成,历时400多年,依然屹立于相府内,雄姿伟岸,可谓是一大奇迹。

相府内的内墙城墙,建于明代末年战乱年代,墙体周长705米,墙厚2—3米不等。城内遍布藏兵洞,城头建有垛口,东南、东北二角设有文昌、关帝二阁,整体构造坚固、雄伟。据测算,内城城墙用3000多万块砖,土石料20多万立方,用工5万多个,工程规模相当大,七个月时间建成,成为一处雄伟巨制建筑,今日在城墙上游览,内城外城建筑历历在目。皇城相府城墙的建筑规模、档次,在民宅建筑中是罕见的,其观赏价值不言而喻。

相府内城,也称为“斗筑居”,城内外府院相连,25间“藏兵洞”层层叠起,“荣山公府”、“御史府”、“陈氏宗祠”、“世德院”、“树德居”比肩而立,形成了内城的庞大规模。也成为今人游览的主要目标。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南书院”,原名“止园书堂”,位于相府城南,居于相府“止园花园”内,“止园花园”为古建筑群中面积最大,园林设施最多的公用花园,南书院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南书院建于明末崇祯十五年,即公元,642年。这个书院的建成,为陈氏家族子弟提供了一处学习深造的园地,这里成为了培养陈氏家族人才的摇篮。陈氏子弟在这里受到了严格的文化教育,陈廷敬兄弟及其族中成员,大都是在这里接受教育进而走向仕途进入清廷官宦行列的。这里,当然就成了陈氏家族教育基地,也成为了培养官僚的学习基地,更是山西著名的陈氏家族这一文学巨族发祥地。

相府院内,内城外城,建筑颇多,“西花园”、“西山院”、“紫云阡”诸多建筑物,既有北方建筑的豪气,又有江南建筑的园林氛围、文化气息,成为一处令今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群。在这一建筑群内,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这些雕刻艺术品,工艺精湛,雕镂细致,一件件跃然壁上,成为相府大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名门旺族的大气,建筑成就的辉煌,文化氛围的浓郁,成为皇城相府大院特有的文化内涵。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外城又称"中道庄",由于筑于清康熙太平盛世,其修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一品光禄大夫"的门第容耀,但总体建筑结构远远未达到居大学士之位应享有的荣耀。"中道庄"内石板铺路,沿路建有石牌坊两座。其主要院落包括冢宰第、点翰堂、东书院、内府、内宅、小姐院和花园。冢宰第西南有管家院,城墙以南又建有南书院、花园、九曲桥、状元桥、快哉亭、魁星阁、飞鱼阁、转毂楼、八卦亭、祖师庙等。山顶还有文峰塔。

冢宰第始建于康熙三十六年(697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影东折为一狭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侧座,北为二门,门两侧施八字形影壁,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且有西方乐可可式建筑风格。明间内柱间设木质屏风,此为主人及贵宾的通道,平时封闭。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文武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相传康熙南下巡视时,曾两次驾临皇城,并御笔点定陈廷敬之子陈壮履为"新科翰林",之后,前堂遂改为"点翰堂",康熙走过的正门也称为"御道",百官司吏及庶民一律改走东西次间偏门,其风韵至今犹存。入大门西折往北沿一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其假山、鱼池等遗迹如今仍历历在目。花园往北就是专为陈氏女眷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亭。

"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楼内现有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御书楼的建造,表现了陈氏的人生面、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已经完全适应了封建礼教文化的客观要求,而其修房建宅的格局及形态更是对传统礼制文化的一种肯定和诠释。

外城所有清代建筑,装饰一改明代质粗务实的风格,大量运用了制作精细的构件。其柱础及门枕石,花饰多样,富有变化,制作精美。冢宰第和南书院影壁的幼狮滚绣球、麟等雕塑图案生动有趣,动感极强。门窗以六抹隔窗为主,棂花有多种图案。室内装饰承袭了明代落地罩的做法,但茶较明代丰富。勾栏多不设栏板,饰楼空几何纹图案。从明代的简粗到清代的奢华,这种巨大变化和显著差异,不能不说与陈氏家庭社会地位的提高、财富的增加有着直接关系。整个皇城(午亭山村),包括内城"斗筑可居"和外城"中道庄",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轮廓鲜明,因有"龟城"之说,寓千秋永固之意……纵观皇城相府(午亭山村),总面积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9落,房屋640余间,设9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包内城,内城套外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城墙总长700余米,平均高度2米,宽2。5米至3米不等,城楼、堞楼、角楼互相关照,垛口星罗其布,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皇城相府的成名,除去自身的文化底蕴厚重外,还得益于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电视连续剧的鸿篇巨制《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全面展示出了皇城相府的景观风貌、城墙气势、文化风韵,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把皇城相府推进了《康熙王朝》的剧情中。其中,从陈廷敬这一历史人物的塑造上,也给皇城相府增光添彩。尤其是陈廷敬在康熙王朝的斗争中,展示出了不凡的政治才能。陈廷敬一生居官恪真清勤、自律严己,才华出众,严行操守,众望所归,能在宦海中遨游50多年,善始善终,而且生前死后朝野好评如一,是中国古代首辅大臣中所罕见的。《康熙王朝》影视片中的陈廷敬,也是这样的形象与性格塑造。展示陈廷敬,又展示皇城相府,成为《康熙王朝》的一大特色。

为了拍摄《康熙王朝》,让皇城相府与陈廷敬进入角色,皇城相府所在皇城村的领导人:山西省农业劳动模范张家胜,对皇城相府发展高瞻远瞩,有着经营者的战略眼光,他和村内领导人商定,投入巨资参与《康熙王朝》的拍摄。《康熙王朝》的播出,使皇城相府知名度大增,皇城相府立即热了起来,火了起来,成为了晋城市甚至晋东南的旅游热点。皇城相府的宣传意识,市场营销意识,文化传播意识,成为今日皇城相府火爆的原因和起点,同时,皇城相府人的包装意识,文化挖掘意识,也使皇城相府走上了文化旅游景点的大舞台。《康熙王朝》热,点燃了皇城相府的旅游热,这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影视作品与旅游景点合理结合,使双方受益,成为当前的一种旅游文化与影视文化的结合点。

当然,皇城相府的旅游火爆,绝非《康熙王朝》一剧导致,是多种因素形成结合力而引起社会关注的必然结果。

皇城相府如今成为了一处影视基地,近两年内,陆续在这里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如《契丹英后》、《双城古堡》等。至于专题影视片,多集文化影视片更是多不胜计。

《契丹英后》,是介绍北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契丹族辽国萧太后的连续剧。历史上与北宋对抗的辽国,在北方称雄一时,是北宋的强敌。而辽国的主宰者却是这位鲜为人知的萧太后。萧太后,今山西北部朔州市应县人,也堪称一代英杰。这一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又为皇城相府的对外形象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大屏幕。众多的影视剧组介入皇城相府,使之成为拍摄基地,自然也是看中了这里的建筑文化内涵,而高品位建筑文化进入影视舞台,也会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化档次,受到社会的关注。

介绍晋城的景点作文

巍巍太行山,雄姿展奇秀。巍峨的太行山造就了白马寺优美的自然景观,久远的历史赋予了深厚的内涵,这里的人文和自然可概况为“二奇”:一是自然美景、人文美景;二是:神奇传说。

第一奇:美景。看天,到处都是悠闲的云朵。我经常抬头看天,那天很蓝,云很白,像刚采摘的棉花,一朵一朵的,有很多自然的'艺术美。看山,当看到山时,你会立即想到一个字:绿。今年夏天,我到山里走了一回,远看好像全是树,走近才知道,原来在山里有曲曲折折的小径,更本看不到尽头。看水,大多是清澈见底的。我看到鱼儿在自由自在的嬉戏,看到它们脸上好像是快乐的表情,真好呀!我仿佛看到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有时候,早晨出门,白蒙蒙的雾萦绕整个大地,好似仙境,好一个如梦似幻的白马寺。

再看那高楼大厦,各有各的特点,有的高大雄伟,有的小小玲珑,有的富丽堂皇。真是别具一格鳞次栉比,简直是鬼斧神工。马路是纵横交错,车水马龙。公园更是风景别致,潭潭清水碧波荡漾,棵棵树木郁郁葱葱,块块石头奇形怪状。好一个有魅力的晋城。

第二奇:神奇的传说。白马拖缰历史传说故事。在晋城城区北15公里处有司马山,又名白马寺山。山上有卵石,外坚中空,摇有摇响声,名马铃石。相传,古时有一少年,寒冬上山砍柴,归来遇一老者索柴取暖,少年慨然予之。老者赠少年一纸马,称:此乃神马,如有所求,只念咒语即可照办。少年黑夜返村,突然狂风大作,大雪纷飞,邻舍皆叹无法进山砍柴。少年依法念咒,纸马突变白马,上山驮炭而归,众皆惊奇。一地主得知,勾结歹徒深夜盗马,被白马踢翻在地,马铃散落。少年从睡梦中惊醒,跃上马背,与白马一道腾空而去。盗马者附入深谷。从此,“马铃”遍山皆是,连原来的卵缰石也变成外坚中空、摇之即响的“马铃石”。后人在此山建寺,名白马寺,司马山亦更名白马寺山。当地人称此故事为“白马拖缰”。此山为晋城县四景之一。“白马脱缰”的传说故事中散发着真善美的光辉,折射出的灿烂光芒。百折不挠、忠诚善良、舍己为人、积极进取的“白马精神”。当然还有女娲补天、有凤来栖等等非常有意义的传说。

白马寺,是我们家乡人的骄傲,我们都拥有“白马精神”。这真是一个如梦似幻的白马寺。

介绍晋城景点的导游词共五则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介绍晋城景点的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皇城相府,我是你们的导游xx。

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村(午亭山村),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式村落。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50年——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位贡生,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一处官僚巨宅,巨宅中走出来的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当数清代康熙年间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陈廷敬。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陈廷敬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他长期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同时主持编篡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重要的文化典籍,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清史研究的学术成就,拓宽了清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氏家族是当地旺族,家境殷实,教育得当,因而人才辈出。皇城村陈氏家族中,从明代中叶至清代嘉庆年间,九人中进土,六人入翰林,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达33人之多,成为清代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康熙字典》是康熙皇帝在中国文化上的一大贡献,而实际主持《康熙字典》编纂的,却是陈廷敬与张玉书,由于张玉书在康熙下令编纂《康熙字典》的第二年去世,《康熙字典》的主编之责实际留在了陈廷敬一人身上。

公元70年6月,也即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受命与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共同负责主持编纂《康熙字典》。当时的陈廷敬已经72岁高龄,既是内阁宰相,又是当朝老臣,他在接受《康熙字典》的编修工作后,力辞官职获准,康熙命他以原官致仕,留京,专事《康熙字典》编纂。就在这时,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康熙字典》的编修,全部落在陈廷敬一人身上。

《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书42卷,字数达47035个,比明代《字汇》多3000多字,是中国当时的字书之最。《康熙字典》是一部宏篇巨著,它对中国古代汉文字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这部字典取材丰富,文化内涵颇为深、广,具有辞典的作用,可称为大而全。它可以查找到清康熙以前所有字书所失收的字,成为一部经典传世之作。

陈廷敬在编纂《康熙字典》的过程中,精选了30多人的编纂班子,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就在字典初具规模时,陈廷敬于公元72年4月逝于任上。他未能看到《康熙字典》的成书,也未能参与成书时康熙皇帝举办的大型庆典,但他的精神与贡献却留在了《康熙字典》中。在编纂过程中,康熙皇帝曾巡视书局,看到白发老人陈廷敬伏案躬耕的情景,颇为感动,当即泼墨挥毫,奋笔疾书,为陈廷敬写下了“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对陈廷敬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康熙还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与卿,自此不再与人写字矣”。

经过六年的努力,这部大型字书问世,康熙对这部宇书以“善兼具美”予以评价,同时以自己的年号为这部工具书命名《康熙字典》。于是,《康熙字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

皇城相府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这组规模庞大的古城堡式建筑群是明清建筑文化精品。

皇城相府背倚青山,俯视河川,依山随势建成了层楼叠院。院内,御书楼立于最前端,楼上陈列康熙为陈廷敬题匾“午亭山村”四个大字,同时还有康熙为陈廷敬题词:“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相府正门,有高大巍峨的城堡式门楼,上方书有“中道庄”三个大字。中道庄,为皇城相府的旧称,习惯指皇城相府的外城。外城于康熙四十二年修建,主要建筑有外城城墙,家宰第、点翰堂、小姐院、翰林院、书院、花园及功德牌坊等,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城堡式官居建筑群。这组建筑群落风格别致,空间布局合理,充分体现官居特色,同时又与地方建筑风韵相吻合,体现着传统的封建礼制文化,又体现着清代官居建筑文化,同时还折射出封建建筑文化,几种建筑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皇城相府的建筑文化理念。

功德牌坊是进入皇城相府后最为醒目的牌坊。入院第一座牌坊是一座大牌坊,四柱三楼,通体石雕而成,基周瑞兽相拥,坊额雕龙刻凤,气势恢宏、壮观,正面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对陈氏家族官文化加以概括。“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总宪”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陈廷敬先后在朝担任四部的尚书,后入阁拜相,成为一代名臣。牌坊两侧刻有“一门衔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告诉人们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恩,再下边为陈廷敬兄弟、子侄们的官职名称。

再往里进,为小牌坊,仍是通体石雕,两柱一楼,上载从明代嘉靖到清代顺治年间陈廷敬父辈所授官职,这同样成为陈氏一门荣耀的标志。

这两座牌坊,明显地成为封建社会“官文化”的重要标志物。一进门就向人们展示出陈氏家族的仕途荣耀,辉煌历史。尤其是陈廷敬,一生升迁28次,步步登高,仕途的坎坷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如此顺利,如此青云直上,成为人们难解的一个谜。而展示“官文化”的也并非牌坊一处,还有陈氏宗祠祠堂内的家族世系图谱,更准确无误地告诉游人陈氏旺族的不同凡响,也是一处“官文化”的陈列。

相府大院,是陈廷敬的.宅第,名为“大学士第”,为皇城外城的主体建筑,这是一处座北向南的一进四院。相府大门后有“冢宰第”雕刻,有“大学士第”匾额,还有八字影壁。正北大堂是相府大院的主要建筑,门上悬有康熙皇帝御笔手书“点翰堂”匾额。整个房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层出檐楼房。大院内,斗拱、门窗、楼栏、影壁、柱础等装饰构件工艺精湛,雕工极佳,整个院落气势不凡,富丽堂皇,风格幽雅别致,成为一处“宫文化”的封建礼制与地方传统工艺完善结合的典范。

内城,是陈氏家族明代修筑的城堡式建筑,其中,河山楼颇为显赫,成为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物。河山楼,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外敌侵扰而建的防御性建筑物,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即公元632年,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于明末天下大乱,烽烟四起,陈家为防御乱兵侵扰,建起了河山楼与藏兵洞。河山楼高百尺,人称百尺河山楼,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明清时期国内罕见的一种建筑形式。楼分为七层,楼内有楼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难。三层以上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堞楼;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河山楼建成后,果然遇到乱兵围攻,村中八百多人及陈氏家族避难于楼内,在一个月内抵御了乱兵的侵犯,使千余人的生命受到保护。河山楼全部用石砌成,历时400多年,依然屹立于相府内,雄姿伟岸,可谓是一大奇迹。

相府内的内墙城墙,建于明代末年战乱年代,墙体周长705米,墙厚2—3米不等。城内遍布藏兵洞,城头建有垛口,东南、东北二角设有文昌、关帝二阁,整体构造坚固、雄伟。据测算,内城城墙用3000多万块砖,土石料20多万立方,用工5万多个,工程规模相当大,七个月时间建成,成为一处雄伟巨制建筑,今日在城墙上游览,内城外城建筑历历在目。皇城相府城墙的建筑规模、档次,在民宅建筑中是罕见的,其观赏价值不言而喻。

相府内城,也称为“斗筑居”,城内外府院相连,25间“藏兵洞”层层叠起,“荣山公府”、“御史府”、“陈氏宗祠”、“世德院”、“树德居”比肩而立,形成了内城的庞大规模。也成为今人游览的主要目标。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南书院”,原名“止园书堂”,位于相府城南,居于相府“止园花园”内,“止园花园”为古建筑群中面积最大,园林设施最多的公用花园,南书院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南书院建于明末崇祯十五年,即公元,642年。这个书院的建成,为陈氏家族子弟提供了一处学习深造的园地,这里成为了培养陈氏家族人才的摇篮。陈氏子弟在这里受到了严格的文化教育,陈廷敬兄弟及其族中成员,大都是在这里接受教育进而走向仕途进入清廷官宦行列的。这里,当然就成了陈氏家族教育基地,也成为了培养官僚的学习基地,更是山西著名的陈氏家族这一文学巨族发祥地。

相府院内,内城外城,建筑颇多,“西花园”、“西山院”、“紫云阡”诸多建筑物,既有北方建筑的豪气,又有江南建筑的园林氛围、文化气息,成为一处令今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群。在这一建筑群内,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这些雕刻艺术品,工艺精湛,雕镂细致,一件件跃然壁上,成为相府大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名门旺族的大气,建筑成就的辉煌,文化氛围的浓郁,成为皇城相府大院特有的文化内涵。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外城又称"中道庄",由于筑于清康熙太平盛世,其修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一品光禄大夫"的门第容耀,但总体建筑结构远远未达到居大学士之位应享有的荣耀。"中道庄"内石板铺路,沿路建有石牌坊两座。其主要院落包括冢宰第、点翰堂、东书院、内府、内宅、小姐院和花园。冢宰第西南有管家院,城墙以南又建有南书院、花园、九曲桥、状元桥、快哉亭、魁星阁、飞鱼阁、转毂楼、八卦亭、祖师庙等。山顶还有文峰塔。

冢宰第始建于康熙三十六年(697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影东折为一狭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侧座,北为二门,门两侧施八字形影壁,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且有西方乐可可式建筑风格。明间内柱间设木质屏风,此为主人及贵宾的通道,平时封闭。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文武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相传康熙南下巡视时,曾两次驾临皇城,并御笔点定陈廷敬之子陈壮履为"新科翰林",之后,前堂遂改为"点翰堂",康熙走过的正门也称为"御道",百官司吏及庶民一律改走东西次间偏门,其风韵至今犹存。入大门西折往北沿一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其假山、鱼池等遗迹如今仍历历在目。花园往北就是专为陈氏女眷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亭。

"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楼内现有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御书楼的建造,表现了陈氏的人生面、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已经完全适应了封建礼教文化的客观要求,而其修房建宅的格局及形态更是对传统礼制文化的一种肯定和诠释。

外城所有清代建筑,装饰一改明代质粗务实的风格,大量运用了制作精细的构件。其柱础及门枕石,花饰多样,富有变化,制作精美。冢宰第和南书院影壁的幼狮滚绣球、麟等雕塑图案生动有趣,动感极强。门窗以六抹隔窗为主,棂花有多种图案。室内装饰承袭了明代落地罩的做法,但茶较明代丰富。勾栏多不设栏板,饰楼空几何纹图案。从明代的简粗到清代的奢华,这种巨大变化和显著差异,不能不说与陈氏家庭社会地位的提高、财富的增加有着直接关系。整个皇城(午亭山村),包括内城"斗筑可居"和外城"中道庄",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轮廓鲜明,因有"龟城"之说,寓千秋永固之意……纵观皇城相府(午亭山村),总面积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9落,房屋640余间,设9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包内城,内城套外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城墙总长700余米,平均高度2米,宽2。5米至3米不等,城楼、堞楼、角楼互相关照,垛口星罗其布,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皇城相府的成名,除去自身的文化底蕴厚重外,还得益于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电视连续剧的鸿篇巨制《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全面展示出了皇城相府的景观风貌、城墙气势、文化风韵,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把皇城相府推进了《康熙王朝》的剧情中。其中,从陈廷敬这一历史人物的塑造上,也给皇城相府增光添彩。尤其是陈廷敬在康熙王朝的斗争中,展示出了不凡的政治才能。陈廷敬一生居官恪真清勤、自律严己,才华出众,严行操守,众望所归,能在宦海中遨游50多年,善始善终,而且生前死后朝野好评如一,是中国古代首辅大臣中所罕见的。《康熙王朝》影视片中的陈廷敬,也是这样的形象与性格塑造。展示陈廷敬,又展示皇城相府,成为《康熙王朝》的一大特色。

为了拍摄《康熙王朝》,让皇城相府与陈廷敬进入角色,皇城相府所在皇城村的领导人:山西省农业劳动模范张家胜,对皇城相府发展高瞻远瞩,有着经营者的战略眼光,他和村内领导人商定,投入巨资参与《康熙王朝》的拍摄。《康熙王朝》的播出,使皇城相府知名度大增,皇城相府立即热了起来,火了起来,成为了晋城市甚至晋东南的旅游热点。皇城相府的宣传意识,市场营销意识,文化传播意识,成为今日皇城相府火爆的原因和起点,同时,皇城相府人的包装意识,文化挖掘意识,也使皇城相府走上了文化旅游景点的大舞台。《康熙王朝》热,点燃了皇城相府的旅游热,这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影视作品与旅游景点合理结合,使双方受益,成为当前的一种旅游文化与影视文化的结合点。

当然,皇城相府的旅游火爆,绝非《康熙王朝》一剧导致,是多种因素形成结合力而引起社会关注的必然结果。

皇城相府如今成为了一处影视基地,近两年内,陆续在这里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如《契丹英后》、《双城古堡》等。至于专题影视片,多集文化影视片更是多不胜计。

《契丹英后》,是介绍北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契丹族辽国萧太后的连续剧。历史上与北宋对抗的辽国,在北方称雄一时,是北宋的强敌。而辽国的主宰者却是这位鲜为人知的萧太后。萧太后,今山西北部朔州市应县人,也堪称一代英杰。这一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又为皇城相府的对外形象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大屏幕。众多的影视剧组介入皇城相府,使之成为拍摄基地,自然也是看中了这里的建筑文化内涵,而高品位建筑文化进入影视舞台,也会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化档次,受到社会的关注。

丽江景点介绍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的西北部,距离县城约15公里,它是北半球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组成,由北向南呈纵向排列,延绵近50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

古城门口的大水车。

当你漫步古城,眼前呈现出一幅古朴,典雅,幽静的画面。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梯比,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弋。无数小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晃若迷宫。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尤其是那晶亮闪光的各式铜器及花样翻新,款式新颖的各色皮革时装,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擅长经营买卖的纳西妇女们沉着地讨价还价,一桩桩生意就在她们自信的笑容中作成了。在幽静的深巷里,不时看到身披七星披肩的纳西老人,或三五成群,玩着一种古老的纸牌游戏,或神态悠闲地在古城中漫步,或独坐在屋檐下,若有所思。在古城幽雅的环境里,人的心境顿时变得舒适而欢愉了。在敞开的院门中,你可以看到纳西人家的庭院里那争奇斗艳的各式花卉给你一种“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感受。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革囊渡金沙江进入丽江,曾在古城一带驻军整训,至今仍留下许多相关的纳西语地名。元初,古城居民至少已有千余户,明初,古城街道建设和集市贸易已初具规模,至明末已呈繁荣景象。大旅行家徐霞客记述丽江古城:“居庐骈居,荣坡带谷”,“民房群落,瓦屋皆比”。由此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高原集镇。由于古城处于滇川康藏交通要冲,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镇。自轻代初叶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往来不断,大研古镇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木里,源盐,永宁,下关,大理,维西及中甸,拉萨等地客商汇集于此,交换各种土特产品及日用品,曾一度成为内地通达印度的重要集镇。大研镇在土府时代不筑围墙,四周的高山可以作为天然屏障。据传,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为“困”字,木府便因忌讳而不设城墙。

古城民居的特色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它们多以院子为中心,内向的庭院组合,厦子(外廊)是纳西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北京的四合院和当地土木结构特色于一体:正房堂屋,两旁侧室,走廊宽敞,天井宏亮,门窗多精雕细刻花鸟图案,门楼修得富丽堂皇。纳西人生在花的王国,又酷爱栽花种草,几乎每家庭院都摆着盆景花卉,浓绿中亮出五颜六色的芬芳。

四方街。

三眼井。

黑白水河。

白水河一直往东流,在不远处与雪山流过的另一条河水交汇。这条河水也是雪山积雪融化成泉,最终汇成溪水的,水质明净,因水下的卵石黑色层多,水流其上,水的颜色相映成黑色,故名黑水河。白水河与黑水河交汇,便成了黑白水河。

雪山以万年古雪才孕育出的黑白水,纳西民族对它有着特殊的情感,东巴经《鲁般鲁饶》卷中以黑白来解释世间万物,指出阴阳调和,黑白不分开,世间就和谐有序,眼前的黑白水河,是一条自然之河,爱情之河,对您来讲,黑白水寓意着行路无阻拦、过河没障碍、旅途保平安。

泸沽湖。

泸沽湖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

在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之间,生活着国内外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那独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风情,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被称为神奇的东方女儿国。

虎跳峡。

虎跳峡号称“长江第一峡”,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人洛克就曾经三次驾机飞越这条峡谷,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从此让虎跳峡闻名世界,成为国外探险旅游者心目中寻胜探险的地方;近几年,这里也逐步为国内旅行者所熟悉,并且还被评为“中国十大徒步路线之一”。

整个虎跳峡被从南到北分成三段,上、中、下虎跳。在每段都有一块的“虎跳石”,据说因为这段江水特别的窄,曾经有老虎借助江心的大石从金沙江的一面跳到了对岸。这条峡谷和石头也就因此得名,只是不知道当初老虎过江时跳的到底是哪一块石头了。上虎跳石现在属于旅行社的“势力范围”,他们会组织游客走上虎跳石感受湍急的河水、飞溅的浪花。相对来说中虎跳石景色没有这里壮观,而且水淹没了石头也不方便走近观察。

长江第一湾。

万里长江自青藏高原南下,到云南丽江(石鼓)被海罗山崖阻挡,突然转向东北,就转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湾。

晋城的景点导游词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东与河南省焦作市毗邻,南与古都洛阳接壤,西与山西省的临汾市侯马市相交,北与山西省长治市紧连,目前亚洲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站——阳城电厂近在咫尺,通讯网络覆盖全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晋阳高速公路擦肩而过,航空、铁路、公路、城内交通等便利通畅。交通条件十分方便。

皇城相府是国家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建筑由内城、外城两部分组成,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外城城门外有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浑厚坚固,其建筑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

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皇城相府是一座被誉为“东方第一双城古堡”的明清官宦巨宅。

皇城村居住着234户,680余口人家,耕种着480亩土地,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地下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地上有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皇城相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办了煤炭开采,轻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多种产业。皇城相府2001年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新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它的影视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关中女人》、《我认识的鬼子兵》、《康熙帝国》、《康熙王朝》、《契丹英后》、《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等都是在皇城相府取景拍摄的。目前,皇城相府每日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旧院古宅,错落典雅。绮丽的自然风光同返朴的人文景致交相辉映,构成了皇城独具魅力的风采。让整个小镇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整座建筑反映了明末社会状态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皇城相府的主要建筑有:斗筑居、中道庄、树德院、河山楼、冢宰第、石牌楼、御书楼、紫云阡、陈氏宗祠、麒麟院和龟楼等等。皇城古八景有:石壁飞鱼、南宅观书、樊溪春晓、静坪红叶、土垸流泉、黄阁青山、梅庄杏花、午亭山庄。陈家从陈廷敬的祖父起兴盛五代,败落后,故居陆续住进了1000多户村民。自1998年5月以来,当地政府将村民迁出,并筹资2000万元对建筑群进行了修缮。同时,有关部门根据史书记载恢复了一些已经坍塌毁坏的建筑,并对环境进行了整治。皇城村已先后成功地举办了“名相陈廷敬暨皇城古建学研讨会”、“皇城相府首届文化艺术旅游节”。

皇城相府荣誉:皇城相府自1998年正式开发,200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7年申请5a级景区,历经3年,投资2.8个亿,从旅游交通、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进行全面开发和建设,2011年1月顺利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2011年2月22日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山西省继云冈石窟和五台山之后,成为我省第三家5a级景区。

皇城相府近年来已成为接待游客百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的综合性景区。皇城相府生态园位于皇城相府景区西北杨庄岭,总规划面积为1072亩,其中可建设用地为360亩,总投资1.3亿元,投资回收期为9年。皇城相府与珏山景区荣获省级风景名胜区称号。

山西省晋城市旅游景点

云丘山坐落在吕梁山南端河汾的夹角地带,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它处在临汾市乡宁县与运城市稷山、新绛的交界处,属于山西省南部,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壶口瀑布是镶嵌在母亲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国家地质公园、aaaa级风景旅游区、“游客最喜爱的十大瀑布”之一。

天脊山风景区位于太行山之巅的平顺县东南山麓,横跨山西、河南两省交界,距长治市70公里,离河南林州市只有18公里。天脊山景区以其古朴原始的自然环境、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绮丽壮阔的地形风貌以及完好的生态植被,是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探险写生的理想去处。

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壶关县东南部,占地面积187平方公里。太行山大峡谷是一个完整的地质自然单元,具有国内罕见的`麻岩、石英砂岩峰,有着相当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

绵山位于山西省中部的介休市东南20公里处,横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总面积294.7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在1400米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乔家大院地处美丽而富饶的晋中盆地,位于国家历史名城祁县城东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距省会太原50公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海拔最高为3061米。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十六公里的武州山南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aaaaa级旅游景区。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首批国家旅游名片,被列入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

晋城景点的导游词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壶关县东南部,西北距长治市45公里,距太原市250公里,东距河南省林州市30公里,旅游区面积9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74。9%,共有景观400余处。是山西省重点建设的旅游区之一。

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以五指峡之奇、龙泉峡之雄、王莽峡之秀、紫团洞之幽绘成了一幅壮丽画卷。景区内四时之景异彩纷呈,春来鸟语花香,夏至万花竞娇,秋日红叶满目,冬季堆银挂玉。

景观奇妙有趣,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伟壮观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置身其间或拾阶而上,时见浓荫蔽日,溪水潺潺;时闻飞瀑泻银奔腾轰鸣,珍禽异兽飞鸣长啸。

晋城景点的导游词

驻足山间,可仰望星月游移,奇峰变幻;站立山巅,可俯瞰云海苍茫,彩霞沐日,日落日出。太行山大峡谷的自然风光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太行山大峡谷不仅自然风光得天独厚,而且人文景观名胜荟萃,自古以来,吸引着无数封建帝王、文人骚客,前来游历、观光。

一代枭雄魏武帝曹操挥师北上,曾留下千古名句《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周游列国至紫团山中,隐居习字;……这里还留下了唐朝代大诗人李白的《北上行》、杜甫的《忆昔行》、白居易的《初入太行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紫团参》、当代作家赵树理的《游紫团洞》等不朽名作。这些赞美大峡谷雄浑、豪迈、幽雅、古朴的风情,成为游荡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乐章旋律的一部分,汇合成一曲风从太行来的咏叹调。

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太鲁阁大峡谷、黄河晋陕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太行大峡谷、天山库车大峡谷。

河南旅游景点景点介绍

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旅游资源丰富,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河南的旅游景点,一起来看看吧:

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民国时期被军阀石友三几乎焚毁殆尽。现任少林寺方丈是释永信。

除了河南郑州嵩山少林寺之外,经考据后证明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位于福建的少林寺,被称为“南少林”。关于南少林所处地点,共有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三种说法。另有1976年版电影;特别是1982年版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而享誉海内外。

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狝猴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

2003年7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推荐会上,云台山地质公园以103.85分的高分,排名黄山、庐山之后,成为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8个地质公园之一。2004年2月13日北京时间23时,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大会上,云台山金榜题名,成为了首批28个世界地质公园中的一员。

云台山景区以全国第三、世界第五的名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而在全国骤然引起强烈关注。

清明上河园是对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的《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该园占地面积500余亩,其中水面150亩,拥有大小古船50余艘,各种宋式房屋400余间,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气势磅礴的宋代古建筑群。

整个景区内芳草如茵,古音萦绕,钟鼓阵阵,形成一派“丝柳欲拂面,鳞波映银帆,酒旗随风展,车轿绵如链”的栩栩如生的古风神韵。

2009年,清明上河园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是aaaaa级国家风景旅游区。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

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鲁山县西部,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正申报国家“a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地质公园。景区总面积268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1米,这里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

石人山四季风光迷人:春天---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夏天---林浓荫浓,清爽宜人;秋天---三色枫飘,层林尽染;冬天---玉树琼峰;恍若仙境。石人山的最佳时间是4月-10月,4月20-6月10日,杜鹃节开幕,杜鹃花开、漫山遍野,姹紫嫣红;夏天百瀑多姿、凉爽宜人、秋天满山红遍,层林尽染,不过冬天也不错,可以观雪景。

地处河南省遂平县境内,南临驻马店市,距华中重镇――武汉市300公里,北靠漯河市,距中原枢纽――郑州市200公里。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纵贯遂平县境,距景区仅25公里。

嵖岈山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又名玲珑山、石猴仙山,山势嵯峨,怪石林立。河南最大的薰衣草基地5月底至8月是薰衣草的花期。嵖岈山下的千亩薰衣草园,是全省之最,一块块薰衣草田铺满繁星一样的紫色花朵,仿佛被紫色的云雾笼罩。沁人肺腑的幽香袭来,令人陶然欲醉。

除了薰衣草更有近千亩的玫瑰园,向日葵园和郁金香园,一片花的海洋,真可谓是姹紫嫣红遍山野,奇香异色漫云端,还等待什么。

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名人老子故里,其县内的老君台因是老子飞仙之地,故闻名中外,新扩建的太清宫和明道宫气势雄伟,文化底蕴深厚,配以周围其他著名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并与该地所特有的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情、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aa级景区。旅游区位于鹿邑县境东部,总面积30平方千米。

旅游区的重点以太清宫景区、明道宫景区和老子天下第一园景区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人文景观优势,向游客展示一个真实的老子故里形象。同时,发掘商周大墓等历史遗址、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陈抟故园、武平封侯处等遗迹,展示老子故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展示古代战场波澜壮阔的场景,展示三国曹氏纵横驰骋、争夺天下的雄心。

位鱼三门峡,豫西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豫陕晋三省结合部的三门峡市,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地处崤山、熊耳山深处,以“神奇瀑布群,激情勇士漂”闻名,被游客誉为“中原第一勇士漂”。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峡谷内飞瀑高悬,溪流淙淙,潭幽池清,乘橡皮舟挥浆击水、穿流于翠岑幽谷之间、尽享峡谷漂流激情。

龙泉沟原始森林区峰峦叠嶂、古藤缠绕,野生锦鸡、松鼠、草鹿嬉戏其间,野趣横生。

民谷--天井窑院内剪纸、皮影戏、木偶戏、猴戏等民俗荟萃。这一切构成了美丽奇特的峡谷风光和引人入胜的豫西民俗风情画卷,实为绝妙的旅游胜地,豫西大峡谷风景区和玉皇山原始森林,汤河温泉裸浴风情区。

九龙洞风景区连为一体是您豫西旅游的首选。

位于安阳,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分水苑风景区,是一园林式景区,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距市区18公里,位于林虑山北部向东分支的大驼岭、猫儿岭之间凹腰处,原名:“坟头岭”,后因之改名为“分水岭”。这里各景点排列有序,规划严整,翠柏簇拥,渠水奔腾。真可谓“山水秀丽”,令人“心旷神怡”。

青年洞风景区

络丝潭风景区

络丝潭风景区座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亦名“天桥断”。“络丝潭”因其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又因浊漳河有“九峡十八断”,此处乃一较大断崭跌水,上有连接豫、冀两省的峡谷索桥,故称“天桥断”。这里有漳河名胜“小三峡”,可放艇畅游而尽享潭中山水风光;有神秘莫测的“神龟洞”,可欣赏神龟救民的美丽传说;还有凌空高悬的“铁索桥”等古迹名胜。

浉河区:鸡公山风景名胜区(aaaa级)、南湾湖风景区(aaaa级)、贤隐寺、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四望山、波尔登森林公园。汤泉池(aaa级)、黄柏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商城县革命烈士陵园、中国·商城世界桂花博览园、鲇鱼山水库、观音山(道教胜地)、观阵山(佛教胜地)、四顾墩。并且信阳身为河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 在这里有千亩茶园 妙龄茶女 也是一种悠然自在的风景。


天坛景点介绍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这作用于祭天的圣坛,占地面积达到了273万平方米。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圆地方。在一开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坛,直到明嘉靖年间在北城修建了地坛,才分开的,并且新增了圜丘坛,用于孟冬祭天,把原来的大祀殿改为大享殿,专门用于孟春祈谷,当时殿宇屋顶已经是三重檐了,从上至下的蓝黄绿三色瓦分别代表了天地万物。而在乾隆年间,有将大享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而将屋顶瓦片都改成了蓝色的琉璃瓦。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可是这样一个祭天圣地,却也曾经在1860年时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继而在1900年的时候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在1916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也曾经在天坛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闹剧。在1918年,天坛最终还是以公园开放。解放以后天坛不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还是北京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来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还不乏一些专门为了强身健体的老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此次游览。

现在我们正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有两道围护墙,使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有四组棂星门,从东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广利、成贞,每组三门,共有24座,称为“云门玉立”。大家可以注意到,棂星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而门外的一座平台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换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台。来到了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我请您留心每层坛面都要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也就都发现了,坛上所有的台阶数,护板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每登上一层,都要有9层台阶,台面上的石板中间的叫做天心石,外围第一圈砌着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块,以此类推,到了最外边的第九圈正好是81块;而大家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围护板被四面台阶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也都有9块,而中层的围护板是18块,下层的是27块,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根据阴阳五行来说,9是极阳数,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台意念上的崇高。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在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在大典前两天,皇帝要在故宫里进行斋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坛的斋宫进行斋戒。冬至那天,在日出前七刻,现在的凌晨四点多,奏报时辰,皇帝起驾,斋宫东北角的钟楼开始鸣钟。到具服台盥洗更衣,神牌都送到台面相应的位置,也就是七组神位,称作七幄;在圜丘前燔柴炉上放一只牛犊,用松枝燔烧,西南的望灯杆望灯高悬,点燃蟠龙通宵宝蜡,台南广场上排列着奏乐队,配合着中和韶乐,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祭天大典就正式开始了,皇帝由南棂星左门登坛,这时钟声停止,到了第二层南侧拜位站好后,听候司赞人报仪程。恭读至皇天上帝的祝文。礼仪结束以后,要将神位前的贡品分别送到燔柴炉(从正位幄次撤下的祭品再次焚烧,皇帝也要一旁恭立目视,称为望燎)和燎炉(圜丘坛共有12座燎炉,在瘗坎北侧,从东向西排列着8个;内围护墙东西棂星门外各有一对。从配位幄次车下的祭品分别送到8个燎炉内焚烧,而四个从位幄次的祭品送到棂星门处)焚烧,烟雾腾空,象征着送到天庭。而后还要将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瘗坎掩埋,象征不忘祖先茹毛饮血之意。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刚才所说的台面中心天心石。他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而且现在这里也是一样的,各位游客不妨体会一下这奇特的效果,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到了十七年,改名为现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坛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这里也叫圜丘坛寝宫。殿内正面的圆形石台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边两侧的四个方形石台上安放的则是八位祖先神主,还有东西配殿用来存放从祀神位。而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

它是一座建筑艺术价值非常高的殿宇,总体呈圆形,下边是高2.85米的圆形须弥座,为青白石筑成,有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出陛,也就是台阶,而在南向出陛还有二龙戏珠的丹陛石。上边是蓝色筒瓦单檐攒尖鎏金宝顶。而在殿内还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没有横梁承托,全都是靠各类斗拱层层上叠来支撑,步步收缩,从而形成了精美的穹隆圆顶。这里边还运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建造的磨砖对缝,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声音载体,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对方说话。而三音石则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第二块石头可以听到两次,而第三块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在后来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山西省晋城市旅游景点

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由内城、外城两部分组成。

皇城相府景区游览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

外城为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所建,名为“中道庄”。内外城总长为678米,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为城堡式建筑;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

王莽岭景区,位于山西省陵川县东南部,与河南省辉县市搭界。因其险峰幻叠,云海浩翰,瞬息万变被之为“云山幻影”。

王莽岭因西汉王莽赶刘秀到此地安营扎寨而得名。包括王莽岭、锡崖沟、昆山、刘秀城四个景系。山之东崖,俗称天柱关,由高低错落的56个山峰组成。山南部千仞峭壁,如一石削成,“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北部巍岩相迭,青莲秀出,群峰连绵。仰瞰之间,怪石嶙峋,流泉飞瀑。

王莽岭壮观之处,莫过于日出。每逢晴日,峰峦沉浸在鱼鳞般茫茫云海中,从灰蒙蒙至五色染云至金鳞闪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一时间霞光万道,群山尽染,其磅礴辉煌之势,一如泰顶。

蟒河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南33公里的蟒河镇与河南省济源市交界处,有“奇、幽、秀、险”四大特点,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美称。水清如碧玉,山秀如诗画,有山皆奇,有水皆秀,鬼斧神工,妙境天成,是一幅仙山圣水的自然画卷,自然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这里一年四季均有迷人胜景,尤以秋天看层林尽染最为赏心悦目。

蟒河旅游风景区地处太行、王屋、中条三山交汇处,地理条件优越,铁路、省际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阳城县至蟒河景区旅游专线十分便捷,公路直达景区,蟒河景区是阳城继皇城相府之后的又一条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是游人观光、避暑的最好去处。

柳氏民居,它位于沁水历山舜王坪自然风景区腹地。系我国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后裔于明清时期所建。为一进十三院文人府邸,是一处极为罕见的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的明清文化艺林。从院宅、祠堂、庙宇、楼台到木石雕刻、匾碣墓铭,无不蕴含着精湛的建筑艺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柳氏民居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柳氏民居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锡崖沟,位于陵川县境最东端,晋豫两省交界处,全村217户人家,840余人散居在面积为11.5平方公里的山沟里。这里群峰环列,洪壑万丈,世世代代的沟里人在这几乎于世隔绝的大山里繁衍生息,每日在悬崖峭壁上爬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丧生,多少农副产品被抛弃。

1962年秋,县委领导来沟里视察,坐骑竟被惊吓而死,党支部副书记、复员军人杨文亮受命出征,从龙口炸开一个口子,锡崖沟才有了一条与外界连结的驴驮小道。

山里泉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太行山南部,晋豫两省的泽州、阳城、济源三县市的交汇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造就了举世罕见的、独特神奇的地质地貌奇观,涛涛的沁河水九曲十八弯盘绕婉延犹如一条蛟龙雄踞在大山深处。

珏山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媚风光相媲美。“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名胜之一。这里自然景观迷人,人文内涵丰富,寺、观、殿、门构筑了丰厚的道教文化积淀。珏山月、天下奇,双峰捧月,绝无仅有,妇孺兼知,自古就有“中国赏月名山”的美誉。丹河从山脚下流过,宛如银色的飘带缠绕着珏山,呈现出一派深山藏秀的桃源佳境。

九女仙湖是传说中九仙女下凡游乐之处所,湖中矗立有九女仙台,台上建有九女仙祠,阳城古城古八景之一。曾是历代文人墨客经常观光旅游的地方。

九女仙湖风景旅游区是一个利用水电大坝拦截沁河水道而形成的高峡平湖,水面长达10多公里。有着屹立于水中如中流砥柱般的九女仙台,有形如大瓮、深不可测的黑龙潭,有云雾缭绕、垂挂崖壁的白云洞、娘娘洞,更有二郎担山、三面锣、三圪堆、牛魔王洞等许多美丽的传说。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凤凰欢乐谷位于凤凰谷森林公园东沟上方,距山口大瀑布直线距离500米,途中林木茂密、鸟语花香。其间九个连体湖面碧波荡漾,数十组瀑布飞流直下,从隐藏于山水之间的木、石登山步道拾阶而上,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点缀其中。它是凤凰谷有限公司落实市委、建设城市后花园的新举措,也是为广大市民和游客重力打造的另一处“送健康、送快乐”的旅游景点。

山西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3月-5月):气候多变,风沙较多。这个季节建议去壶口瀑布游览,4月~5月称为壶口瀑布的“桃花汛”,景色独特而壮观。

夏季(6月-8月):雨水集中,气候炎热。这个时候既可以去晋中一带体验冬暖夏凉的“山西窑洞”,也可以选择去五台山避暑,此时的五台山气候清凉,山峰最为茂密,景色最佳。

秋季(9月-11月):天气温和,气候不冷不热,适宜出行。这个季节可以选择去“壶口瀑布”游览,9月~10月称为“壶口秋风”,这个时期水量大而稳定,瀑布宽度可达千米左右,是去壶口瀑布旅游的最佳时间。

冬季(12月-次年2月):气候寒冷干燥,但是这个时间段可以到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人文景点游览,春节期间还经常有庙会等节庆活动,平遥古城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平遥中国年”的活动。

1、山西属黄土高原,早晚温差大,需准备长袖衣裤,以免夜晚着凉。

2、山西也很干燥少水,最好带好太阳帽、防晒霜、润唇膏、湿纸巾等用品。

3、很多游客来到山西会购买山西陈醋,建议游客在购买时选择一些大品牌。大型超市或特产商店均有销售。

4、山西很多地方盛产煤,可想而知空气质量要差一些,风中常带有黑沙,所以最好准备口罩。另外戴隐形眼镜的朋友更要特别当心。

5、如果在山西省会太原停留时间较长,建议办理旅游“一卡通”,面值是50元。凭“一卡通”和本人有效证件,持卡人一年之内可以不限次数游览市内18家a类景区,在指定的旅游饭店就餐和去太原周边市县旅游景区(点)游玩,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头道门票优惠和消费折扣优惠。

6、山西很多地方的方言和普通话在许多方面还是有出入的,外地人自助游上太原前最好适当学习,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7、在山西旅游,尤其赶上当地一些节庆活动时会人多拥挤,请注意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以防失窃。

湖南景点介绍

常德,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湖南常德景点导游词1。

各位朋友:大家好!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此,我代表柳叶湖人,真诚地欢迎你们的到来!

柳叶湖位于常德古城东北,距城区2.5千米,总面积44.96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21.8平方千米,约为杭州西湖的3倍,1994年6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01年11月2日被批准为全国首批aaa级旅游景区。有人曾这样形容柳叶湖“常在湖边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常到湖面游一游,无烦无恼无忧愁。”

柳叶湖堪称“中国城市第一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第一,风景优美,资源独特,柳叶湖既是休闲度假的城市乐园,又是水上运动的国际赛场;第二、柳叶湖有城、湖、山一体的组合优势;第三、文化底蕴丰厚,有被世人传说的人仙千古奇恋刘海砍樵遇狐仙的故事。

柳叶湖的美景早已有人评述,楚国诗人屈原曾在这里泛舟吟唱朗州司马刘禹锡在这里送客赋诗,写下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田园诗章。现代有人赞叹说“山无阳朔气嵯峨,水比西湖绿许多,春风十分惠常德,七分都在柳湖波。”

这就是柳叶湖国际礼宾广场,它建于1999年亚洲皮划艇比赛期间,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有人说柳叶湖是盛产美梦的地方,也是梦想成真的地方,因为这里是手捧鲜花、胸挂奖牌、观众喝彩的地方,您看,前方就是给运动员颁奖的领奖台。

广场中间是一幅由许多小方块拼成的世界地图,象征着开放的常德欢迎五洲朋友,26根旗杆环绕立于广场周围。在不比赛的时候,这礼宾楼已改为柳叶湖宾馆。住在这里,也可以让您在同样价格上,得到不一样的享受。复基桥是这环湖观光带上唯一的一座桥。桥全长150米,共有30孔,建于1999年亚洲皮划艇比赛前。因刘复基当年就住在这里,所以取名叫复基桥,刘复基是武昌起义实际策划人。

现在这里建成了湖南水上运动学校。这里就是柳叶湖国际水上运动起点区,建于1999年亚洲皮划艇比赛前。起点区是水上运动比赛时用于发令和运动员、裁判员休息的地方,从起点区到终点区是2500米国际标准赛道。比赛时,柳叶湖这一波清水就变成了运动健儿劈波斩浪的竞技场,这长长的环湖观光带就变成了看台。

“柳叶美景看不够,请君再上观景楼”,下面请随我登上起点区观景楼。

登上这里,大家就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心旷神怡!在这里可以鸟瞰柳叶湖的全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湖堤上杨柳风姿绰约、湖面上舟帆点点、树林里白鹤翻飞,清风徐来,极目远眺,令人神思遐想。柳叶湖常年平均气温比城区低2摄氏度,是大自然的空调:空气中的负离子达3~5万个,同时也是一个巨型的天然“氧吧”。

那就是狐仙岛,相传刘海哥与胡大姐相恋就发生在这里。那时候,水比现在要浅,刘海哥砍柴经过这里时,正巧遇到胡大姐,一段千古人仙奇恋便由此说开去,现取名叫狐仙岛。《刘海砍樵》现已成为广为传唱的花鼓戏,是全国四大爱情神话故事之一。

北面的山叫白鹤山,山上森林覆盖,松竹青翠,清溪蜿蜒,泉水潺潺,是白鹤、白鹭、野鸭、苍鹭的栖息地,它们或飞于松树上,或戏水觅食于湖中,或呼朋引伴翻飞游戏,构成了柳叶湖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这里将建成柳叶湖鸟类自然保护区。

西北面那座山叫太阳山,太阳山主峰高560.56米,上面现建有电视转播塔、多普勒雷达站等。太阳山相传是后羿射日时掉落的陨石。太阳山周围有月亮山、花山等。月亮山相传是嫦娥奔月的地方,在那里,还存在嫦娥奔月台。

感谢大家一路对我工作的支持,谢谢你们!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山水生态旅游度假区—常德柳叶湖。

柳叶湖的形状像一片柳叶,又因为周围栽满了柳树,故名之柳叶湖。柳叶湖位于常德古城东北,距城2.5公里。它北有太阳山、月亮山、白鹤山,南抵沅水。1944年6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01年11月2日被批准为全国首批aaa级旅游风景区。规划面积44.9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1.8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气温比城区低2度。

柳叶湖的水有几个特点:

一是水特别活,柳叶湖的南面与沅水相连,随沅水流入洞庭湖、长江,一年至少可以换三次水,但是杭州西湖十五年才换一次水。

二是水特别的平,柳叶湖的平均水深是4到6米,水面特别平,特别适合水上运动。在现在的柳叶湖上,有2500米的标准赛道,全世界的皮划艇比赛、中美划水对抗赛,以及省内的一些比赛,都曾经在这里举行,此前设在岳阳国家水上运动基地也于1955年搬到了常德,这就是说明常德柳叶湖适合水上运动。

三是水特别清流澈,柳叶湖的水达到了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能见度是2到3米,养的鱼也是非常鲜嫩,在这里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市场上的鱼卖到五块钱一斤,那么柳叶湖的鱼一定会卖到七块钱一斤的。这是因为政府每年都会拿出一些钱来补助周围的渔民,要他们用草喂鱼,吃水草的鱼长得慢,但很鲜嫩。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政府对柳叶湖水质保护是很注意的。

柳叶湖有着浓厚的文化沉淀,这里曾经养育过两位级人物,熊希龄和杨嗣昌,同时在这里还有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狐仙之恋。

湖南著名的花鼓戏“刘海砍樵”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刘海哥家住在太阳山脚下,家有老母,多病。有一天出去采药,被狐仙胡大姐看中,没有经历过人间爱情的胡大姐特别羡慕人间恋情,故化作一棵灵芝,刘海哥一看到灵芝,心想,今天的运气可真好,非常的高兴,采下来顺便拿到嘴边一吻,这一吻赋予了胡大姐灵气,这一吻,也堪称柳叶湖第一吻。柳叶湖是一个风景如画、浪漫深情的地方,到这里以后,各位,你们很可能会领略到柳叶湖第二吻哦!

有一句话说,游山张家界,亲水柳叶湖。常德是洞庭渔米之乡,水比较多,政府也非常注意对此地休闲场所的建设,到柳叶湖这边散散步,放放风筝,吃吃烧烤,照照相,真的是非常的惬意,如今,政府又打算在这里建立影视城,柳叶湖的名气将会越来越大。

再看看周围的设施,提供的休闲设备,也是非常的多,真的是一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常德市是一个休闲的城市,在这里生活,收入入不是很低,但是消费又不是很高,所以很适合人居住,如今柳叶湖有望发展为城市新区,越来越多的人在柳叶湖买房居住,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

桃花源,亦称桃源山,雅称“世外桃源”。春秋战国时期,该区先属楚国黔中地,后属秦国黔中郡。《后汉书》载:黔中郡于汉高帝五年(前202)更名武陵郡,“在洛阳南二千一百里”。陶渊明《涂口》诗称:“遥遥至南荆”,即此。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云:三十五洞桃源山,在朗州武陵县。宋《舆地广记》云:“乾德元年(963)析武陵县置桃源县。有桃源山。明《一统志》载:桃源山在常德府桃源县西南三十里,其西南有桃源洞。亦名秦人洞。在湖南省常德市水溪附近,面临沅水,背倚群山,风景优美。中国科学院、湖南省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考察队,《桃源县综合考察报告集》载:桃花源属于湘赣丘陵的一部分,地处雪峰山、武陵山隆起带的东北端,及中生代西洞庭湖凹陷的西南角。《湖南省桃花源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载:桃花源主体景区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0°25′—27′,北纬28°47′—49′。

桃源县为桃花源的当然媒介区。西与怀化市沅陵县、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定区接壤,东与常德市临澧县、鼎城区交界,北抵常德市石门县,南倚益阳市安化县。桃花源景界呈锤子形,斜置于桃源县西南。景区面积157.55平方公里。其中,桃花源主体景区15.8平方公里,桃花源沅水风光带水域44.8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96.9平方公里。景界一般超过区界。桃花源主体景区,东倚重丘与鼎城区尧天坪乡相闻,西枕沅水与桃源县剪市镇相望,北观桃源县漳江镇,南傍桃源县桃花源镇。内含国有湖南省桃源桃花源林杨、桃花源镇桃花源村、三合村、茶庄村、双峰村、青山村和桃花源居民委员会。桃花源沅水风光带水域,沿途可观桃源县陬市、木塘院、枫树、车湖垸、青林、漳江、桃花源、郑家驿、寺坪、剪市、凌津滩、兴隆街、燕家坪等乡镇所属独立景点。

凭山水走势和地貌特征,将桃花源主体景区,区划为5个自然区:避秦处(秦人村)、灵境湖、桃花山、桃源山和桃仙岭;将桃花源沅水风光带水域,大致区划为4个自然段:一线天风光段、夷望溪风光段、凌津滩风光段和武陵川风光段。避秦处景区,位于嶂山西南,含施家冲自然村。灵境湖景区,位于嶂山东南,含江家冲、艾家冲2个自然村。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

1959年6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桃花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建立国营桃花源林场,负责桃花源林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1990年4月,常德市里派出了以市政协主席王大元为组长的旅游考察小组,对桃花源的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考察,随后划定了行政区域,合并了桃花源文物管理所和桃花源国营林场,1990年底成立了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1991年,批准成立了湖南省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由原来的股级升格为副处级管理机构。

1992年,桃花源经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992〕106号文件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1992年春,完成了第一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和新建了桃花源跨国道大牌坊、渊明园等景点。1992年冬至1993年春,完成了第二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和新建了桃川万寿宫(上宫)、天宁碑院等景点。此外,还修建一批供食宿的宾馆。餐馆等旅游设施及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1996年-1997年,展开了以挖掘桃花源文化内涵,开发沅水风光和完善景区功能配套为重点的第三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修整和配套了一部分景点,包括桃林。渊明祠、集贤祠桃花观等处。

2001年,三期工程共投入10万平方米,封山育林300余公顷,植树50万株。

2006年12月1日,施行《风景名胜区条例》。

2011年,常德市委、市政府将桃花源上收市管,成立了桃花源管理区,全面负责桃花源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并先后共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对景区进行了全面建设,主要是老景区提质扩容、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等。同时,投资40亿元的桃花源古镇项目已投入建设,并正在着手进行意境桃花源、渊明田园生活体验园、爱情之都、武陵渔村等项目的建设。

2017年8月,桃花源试运营开放。

天坛景点介绍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这作用于祭天的圣坛,占地面积达到了273万平方米。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圆地方。在一开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坛,直到明嘉靖年间在北城修建了地坛,才分开的,并且新增了圜丘坛,用于孟冬祭天,把原来的大祀殿改为大享殿,专门用于孟春祈谷,当时殿宇屋顶已经是三重檐了,从上至下的蓝黄绿三色瓦分别代表了天地万物。而在乾隆年间,有将大享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而将屋顶瓦片都改成了蓝色的琉璃瓦。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可是这样一个祭天圣地,却也曾经在1860年时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继而在1900年的时候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在1916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也曾经在天坛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闹剧。在1918年,天坛最终还是以公园开放。解放以后天坛不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还是北京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来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还不乏一些专门为了强身健体的老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此次游览。

现在我们正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有两道围护墙,使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有四组棂星门,从东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广利、成贞,每组三门,共有24座,称为“云门玉立”。大家可以注意到,棂星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而门外的一座平台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换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台。来到了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我请您留心每层坛面都要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也就都发现了,坛上所有的台阶数,护板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每登上一层,都要有9层台阶,台面上的石板中间的叫做天心石,外围第一圈砌着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块,以此类推,到了最外边的第九圈正好是81块;而大家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围护板被四面台阶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也都有9块,而中层的围护板是18块,下层的是27块,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根据阴阳五行来说,9是极阳数,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台意念上的崇高。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在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在大典前两天,皇帝要在故宫里进行斋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坛的斋宫进行斋戒。冬至那天,在日出前七刻,现在的凌晨四点多,奏报时辰,皇帝起驾,斋宫东北角的钟楼开始鸣钟。到具服台盥洗更衣,神牌都送到台面相应的位置,也就是七组神位,称作七幄;在圜丘前燔柴炉上放一只牛犊,用松枝燔烧,西南的望灯杆望灯高悬,点燃蟠龙通宵宝蜡,台南广场上排列着奏乐队,配合着中和韶乐,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祭天大典就正式开始了,皇帝由南棂星左门登坛,这时钟声停止,到了第二层南侧拜位站好后,听候司赞人报仪程。恭读至皇天上帝的祝文。礼仪结束以后,要将神位前的贡品分别送到燔柴炉(从正位幄次撤下的祭品再次焚烧,皇帝也要一旁恭立目视,称为望燎)和燎炉(圜丘坛共有12座燎炉,在瘗坎北侧,从东向西排列着8个;内围护墙东西棂星门外各有一对。从配位幄次车下的祭品分别送到8个燎炉内焚烧,而四个从位幄次的祭品送到棂星门处)焚烧,烟雾腾空,象征着送到天庭。而后还要将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瘗坎掩埋,象征不忘祖先茹毛饮血之意。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刚才所说的台面中心天心石。他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而且现在这里也是一样的,各位游客不妨体会一下这奇特的效果,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到了十七年,改名为现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坛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这里也叫圜丘坛寝宫。殿内正面的圆形石台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边两侧的四个方形石台上安放的则是八位祖先神主,还有东西配殿用来存放从祀神位。而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

它是一座建筑艺术价值非常高的殿宇,总体呈圆形,下边是高2.85米的圆形须弥座,为青白石筑成,有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出陛,也就是台阶,而在南向出陛还有二龙戏珠的丹陛石。上边是蓝色筒瓦单檐攒尖鎏金宝顶。而在殿内还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没有横梁承托,全都是靠各类斗拱层层上叠来支撑,步步收缩,从而形成了精美的穹隆圆顶。这里边还运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建造的磨砖对缝,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声音载体,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对方说话。而三音石则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第二块石头可以听到两次,而第三块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在后来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也许您刚才就已经注意到了,天坛有非常多的柏树,不错,它就好像北京一个天然的氧吧。而在这许多古柏当中,有一株500余岁的桧柏,就是回音壁西墙外的这棵九龙柏。它的树干纹理非常的奇特,布满了沟壑,而且旋转扭曲,好像9条蟠龙缠绕嬉戏,所以叫它九龙柏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后,我们就即将走进祈谷坛了,而现在我们脚下连接两个祭坛的就是丹陛桥,也叫做海墁大道,而它也是皇帝登上祈谷坛的唯一通道,长360米,桥面上分为三条道,中间的是神道,东边是御道,西边的就是王道。而它作为通道为什么又要称为桥呢?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路面南低北高,步步高升,好像与天相连接的桥;而另一种就是说路面下边建有进牲门,类似立交桥,所以称之为桥。说到进牲门,就是在祭祀前,牛羊都要通过桥下的一个券门被赶到500米外的宰牲亭宰杀,制成供品,所以这个通道也被叫做鬼门关,因为一进去就有死无生了。

好,回到正题,现在呈现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坛的完整建筑群。前面的这个石台是具服台,在每年孟春祈谷祭祀之前,皇帝照例还是要来到这里搭建幄次,盥洗更衣,所以这里还有小金殿之称。

到此,祈谷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祈年殿下的基座是三层的圆形石台,而在正面三层石台阶中,分别装饰着巨大的浮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从下之上内容分别是:瑞云山海,双凤山海,双龙山海。各层排水孔的图案和浮雕的内容也是对应的。东西两旁的配殿个有九间,原来是安放从祀牌位的地方,不过在家靖年间,把它们挪到了先农坛,所以现在这里也就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了。而祈年殿本身就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圆形三重檐攒尖屋顶向上层层收缩,都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顶部是鎏金宝顶,抬头仰视,便是龙凤藻井,中心是龙凤成祥的图案。而巨大的三层殿顶就是靠殿内的28根落地柱支撑的,中间的四柱名叫龙井柱,东南西北方向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而龙井柱外围的12个红漆金柱所分割出来的12个开间,则分别代表了一年的12个月份;外面两环的24个开间有分别代表了一年的24个节气;同时,这28根大柱,也代表了天上的28个星宿。据说这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设计建造的。在感叹殿内建筑的同时,也让我们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殿内的陈设上来。这里的陈设是按照清朝咸丰年间原状恢复的,正面的雕龙宝座上供奉着的是满汉合璧的皇天上帝神版,左右两侧的石台上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帝的牌位。

和每年的祭天一样,这里是用来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当天,有乐队在殿外月台上奏乐,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诚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礼,祈祷上苍,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门外东边的燔柴炉和燎炉焚烧,送上天宫。祈谷礼节和祭天的差不多。

到这里,祈年殿也差不多讲完了,而它还有一个附属建筑,作用和皇穹宇差不多,也是存放祈谷坛祭祀神主的地方,就是祈年殿北侧的皇乾殿。

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连檐通脊的长廊,共有七十二间,俗称七十二连房,它不仅用来连接神厨神库,而且也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在长廊的东头,就是宰牲亭,就是前面所说过了鬼门关的牲畜要道这里来屠宰。而在长廊的东南方向,有八块巨大的青石,称为七星石,都是风水镇石。可是这里命名有八块石头为什么叫七星呢?原来明代在这里放的的确是七块石头,而最小的那一块则是清代增添上的。关于七星石的说法每个朝代都不同。在明代,有个道士和皇帝说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于国家,所以就在这里放了象征着北斗七星的七块石头。而在清代,康熙皇帝为了给满族爱新觉罗氏寻找从东北如主中原的理论依据,就派人考察山脉,发现泰山是长白山的余脉,所以就在原来七块石头的东北方有放了一小块儿青石,象征东北长白山,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八块石头就应该叫做七峰东岳。

暂且不管他们怎么定论了。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导游盛泽西,大家可以叫我小盛。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天坛,它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之一。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共同欣赏它美丽的景色和建筑,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预祝大家玩得愉快!。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18年(1420年),以后经过不断的扩建,至清乾隆年间建成。它从建成开始,一直是皇帝祭天的专用祭坛,一直延续了490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封建帝制结束,它也完成了它的使命。1918年被辟为公园,从此后任人游览。1957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公园现有面积为205万平方米,保存有祈谷坛、圜丘坛、斋宫、神乐四组古建筑群,有古建筑92座600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有3500余株古松柏、古槐,树龄逾数百年。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祭坛,也是中国悠久的祭天文化的结晶,其宏伟的建筑、苍翠的古树、丰富的文物收藏既记载了中国古代先民的企盼和希望,也记载了封建帝王的睿智、昏庸和腐朽。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对我今天的导游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大家好:

我是北京天坛导游——刘雪琪,大家可以叫我刘导。今天我将陪同大家观光游览北京天坛。

我们现在看见的就是天坛。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祷丰收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长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并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现在请大家跟我往里走。这里是祈年殿,它高38。2米,直径24。2米,坐北朝南,一整个大殿都是木质的,其中雕有金龙的四根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其余的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

再往里走就是回音壁了,城壁使用磨砖砌成的,墙头覆盖着蓝色玻璃瓦。回音壁具有奇特的回音效果,一个人靠墙说话,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对方听得清清楚楚,堪称奇趣,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大家不防试一试。

请大家往回音壁的外围看,那是一株500余岁的桧柏,由于树干纹理非常的奇特,好像九条蟠龙缠绕嬉戏,所以它叫九龙柏。大家可以和它合影留念。

各位游客朋友们,今天北京天坛一日游就快结束了,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下次有机会还能为大家做导游。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天坛。我叫汤采璇,你们可以叫我汤导游。希望大家玩得开心,玩得愉快!

朋友们,现在到的地方就是北京天坛。大家往上看,有三个想似ufo的天坛。这么大,真是气魄雄伟!

天坛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天坛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坦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朝乾殿、祈年门等。

各位游客,今天的行程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有时间再来细细游赏。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明保护单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方自,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寿年专用祭坛,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总面积273平方米。1918年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天坛是王屋的主峰,高峰耸寺深古纵横,一峰突起,万峰臣伏,唯我独尊,从南向北看中间高,两边低,好似屋顶像王者之屋,称王屋山。天坛原名叫琼林台,因皇帝在山顶设坛祭天,后人为了纪念,该为天坛。为了纪念皇帝老师华盖对皇帝指点,把天坛峰前的山叫华盖峰。

坛为三层圆形石台,坛区占地20万余平方米。因此;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与历朝代郊坛有一脉相承的渊源。

天地坛遂改称为天坛。消沿明制,天坛一称沿用至今。从乾隆八年1743年起,对天坛建筑进行了多次修理,天坛终于形成了南北两坛,规制严谨的盛郎风貌。

晋城景点的导游词

在陡峭绝壁上开凿的古栈道旁,有一座被称为仙人桥的石筑桥梁,它曾为沟通晋豫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仙人桥建于明朝,长五十米,高二十五米,结构严谨,坚固朴实。相传当时曾有晋、冀、鲁、豫、秦五省十八府、九十六县的民众参与修建。离仙人桥不远处,连接着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过这座桥和相连的山洞,就进入了龙泉峡。

龙泉峡和五指峡是两个不同的气候带。良好的气候条件使龙泉峡水丰草美,物产丰富。龙泉峡瀑布以它震耳的轰鸣声中,飞溅的瀑布,给人以强烈的冲击。龙泉峡有一个从河南进入山西的古关口,叫大河关。虽然它在遭到了破坏,但“大河关”三个字的轮廓却还能看得出来,也能看得出古关、古桥和古栈道的痕迹。史记三国时期曹操追杀高干就是从这里破关进入太行山攻占了壶关。羊肠坂也曾是古代中原与上党太行交往的一条必经的险道,它因道路狭窄,盘垣似羊肠而得名。三国时曹操率兵攻打盘踞于上党壶关的高干时,途径此地,曾赋诗《苦寒行》,感叹此行的艰难:“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山顶上的曹公垒就是当年曹操两进上党时攻下的最后一座堡垒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