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技巧范文(13篇)

时间:2023-12-20 01:44:23 作者:飞雪 党团范文

范本可以提供给我们参考和学习的机会,使我们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请注意,这些范文范本仅供参考,只是一种写作的示范和启发,并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在写作时,大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特观点。希望这些范文范本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让大家写出更好的作品。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堂教学小结技巧的实习心得

人们常常把“风头、熊腰、豹尾”作为衡量一篇好的标准,一堂也是如此。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精彩的结尾又是画龙点睛之笔。固然传授新知识是一堂的重中之重,而且它占了大部分的时间,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环节的存在,尤其是小结的作用。往往也容易被我们忽视,刚刚接触堂,对一节的'把握还不够成熟,很多时候没有在最后几分钟留出进行小结,从而丢失了这一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提起注意,每堂留出-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结。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让学生在一节中能够有收获。

1、知识归纳式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堂所学的主要内容,把新学内容梳理一遍,使学生通过小结,对本内容有一个整体、系统的认识,力求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2、前后呼应式小结、交流及反馈小结如果堂小结由教师或学生进行知识点归纳、小结或进行方法概括,那么学生会觉得疲惫,并且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某些上,在堂小结时可以围绕本堂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与讨论,然后全班反馈,这样做常使学生再次闪现思维的火花。

4、自主评价性小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堂的主人。堂教学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思考和感受,同时让学生有机会畅谈他们的体验、感受与收获。学生不仅是接受者,他们也应该对堂教学、教师及学习同伴做出评价。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技巧

众我们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准备安排多少学生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即使如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补充备课。

把握教材应首先在理解前提下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查阅资料,了解全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和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存联系;研究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的认识结构,只有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

数学教材中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全新的知识,教学中就应把这“新”的一点突出出来,作为教学的重点。突出重点不是只抓住重点而舍弃非重点,教学新知识就必须注意提醒学生把已有的旧知识转化成新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转化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突出重点。

一是可以根据情况重新调整知识的顺序;第二,可以结合本地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三是可以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体现知识的整体性,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补充或删减有关教学内容。但是不要随意降低或拨高教学要求。

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教材中很多地方都标明让学生“试一试”、“说一说”、“想一想”、“拼一拼”等等,这里面就包含着智力因素,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侧重点不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也不同。教学评价可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过程、学习中的认知过程、教学的因材施教过程三个角度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

常常数学中多是一些枯燥的数字及计算、简单图形和数量的统计,而学生又小他们很难保持注意力的持久集中。这样,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适当的方法与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动有趣民主和谐的环境

为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生生不息的生命成长历程,就需要激发起学生的激情,因此,创设一个基于学生有效参与的学习情境就显得十分必要。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畅所欲言的时空。在课始,当学生们看完北京申奥的信息后,我提出“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汇报算法时,“还有不同的算法吗?”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思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练习时,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习题,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习效益明显提高。

二、运用教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鲜艳的图片、挂图,可操作的教具,或使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起来,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观赏中学习、在操作中感悟。

在我们的教材中,为教学提供了许多教学情境图。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如“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伊始,我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向学生呈现一幅校园情境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从中自然地引出剪刀、三角板、足球、门架,然后从中抽象出角,这就是把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深深地印在学生心中,同时也为探索新知做准备。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理解简洁的意义及口诀的编排,我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有用小棒拼图形、用纸片摆小鱼等,通过摆一摆、写一写,及相互交流,引导学生逐步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因为这些知识的获得都是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获得的,学生的印象就会特别深刻。

三、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交流中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我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表现欲特别强烈,但缺乏合作能力和意识。针对这一现象,我强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也使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学习,弥补不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技巧

对教师来说,怎样使教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来适应教学要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师都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对工作充满热情,干事业有决心;但是却常常被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这个问题所困扰,往往是方法简单,形式单一,造成效率低下,效果不佳。为了使教师尽可能快适应要求,快速成长,挑起教育教学的重担,必须迅速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能力的本质就是训练教学基本功,并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通常说的“基本功”实际上是指“课堂教学基本功”,它只是教学基本功的一部分。教学基本功的范畴很广,包括课前准备基本功(例如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编制教案等)、课堂教学基本功(例如组织教学语言、板书、组织教学、根据情况选择教学方法等)、学科专项基本功(例如教师口语、英语知识的掌握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基本功、活动课教学基本功、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基本功、教学测量评价基本功、教学研究基本功等等,只要把各项基本功都练好了,教学能力自然会提高。

一、培养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而是教学工具,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来使用教材。拥有知识不等于能潇洒自如、轻车熟路地驾驭教材,教师要在居高临下的前提下,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下大力气去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教材中不仅有知识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内容。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思想内容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学把握训练的科学过程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步骤。要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通俗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要研究教材的合理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只有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教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在讲课时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背诵别人的结论,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更不致于教师自己滔滔不绝,而学生却昏昏欲睡。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才能由浅深入、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解释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迎合认知心理,科学正确地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课时才能重点突出,选用恰当的方法突破难点。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思维方法的正确选择和组合,从而达到灵活掌握和支配教材的目的。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决不能局限于写成文字的显性教材。要搞好教学,进行素质教育,还必须把握隐性教材。也就是在教材观念上要有一个根本性转变,要树立广义教材和大教材的观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凡是能影响学生,使学生受教育、丰富知识的内容都可以看作是教材。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与本科有关的课外内容,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培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

组织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要使教学活动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组织能力。其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看教师的教材分析及教法的选择,组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看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采用的教法。教无定法,用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指导教学,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

培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是教育事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录音、投影、电视、电脑、网络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向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可以化大为小或化小为大,科学、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师用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问题情景或动态过程,从而增大了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过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语言表达、板书和板画。课堂教学语言应力求做到:清楚、准确、精练、生动。还要注意词汇丰富、条理清晰、风趣幽默、抑扬顿挫;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他们的可接受性,同时还需借助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来表达。板书、板画、体态语言与教学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在表达上有时比语言更准确、更清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精心设计的板书、板画,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既能产生美感,又能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板书和板画的设计要注意遵循计划性、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示范性和艺术性的要求,使它成为引导学生获得科学结论的思路图。俗话说:“红花还得绿叶配”。板书、板图、语言、教态这几片“绿叶”对成功地烘托课堂教学效果肯定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1、历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制作书材料的变迁。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学生准备:纸张、泥板、竹简、竹片、毛笔、墨水、木棒、课件、记录单。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一、了解书的历史。

1、提问:观察自己的书本,我们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古时候的书也用纸做的吗?你知道古代的书是怎样的?

3、了解书的历史。播放书的历史微视频,解说词如下:

在很早很早以前,根本没有纸,人们会用树枝在陶泥上刻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后来,人们会在乌龟壳上,动物的骨头上刻划文字,这相当于最早的“书”了。技术发展了,人们会在青铜器上铸字,但这还不算真正的书。真正的书出现在战国时期,有人用毛笔将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保存,并用绳子编册成书,我们称它为简册。因为竹片和木片比较容易获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用这种材料。简册,虽然使用较为普遍,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简册有些重。丝绸出现后,人们便在轻巧的丝绸上写字,称之为缣帛,可是丝绸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这个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蔡伦。他是一位很会动脑筋的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想到了更好的办法造出了一种书写材料——纸。他用树皮、麻头和破渔网作为原料,经过多次加工,制出了最早的纸——蔡侯纸,这也是是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4、聚焦话题:做书的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

5、穿插竹简观察体验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己的书,图书馆里的书,认识到纸是现在做书最为广泛的材料。通过反问古时候做书的材料,引入书的历史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做出材料变化的思考。)。

二、探索:尝试制作一本简易的书。

活动一:

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的体验过程。

任务要求:用毛笔在竹片上写自己的姓名,和同学说一说在竹片上写字的感受。音乐声响起,将毛笔放回笔筒,体验结束。

活动二:

穿越到陶泥时期,经历用木棒在泥板上写字的体验过程。

任务要求:除了在泥板上写姓名,比一比在泥板、竹片,纸三种材料上写字的感受。完成活动记录表。音乐声响起,整理实验材料,体验结束。

活动三:

1、想办法将它们装订成册,成为一本书。

2、让学生演示,体验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的穿越体验活动,让学生经历在不同材料上写字的过程,感受不同材料书写的优缺点。通过班级装订成三本书的过程,体验不同材料装订的难易程度,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三、研讨:三种材料做成书的优缺点。

1、比较三种材料的书,说说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2、从做书材料的变化,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

3、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书写、装订的体验活动后,对三种材料进行客观的评价,体会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提出问题: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启发学生去思考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是最完美的,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不断会出现更好的材料来做书,意识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小学课堂教学总结

为确保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推进,我们成立了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书记校长亲自抓,教研主任任副组长,负责具体落实,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在实施过程中,我校结合教学管理规范和新课程标准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有备课制度、上课制度、教研制度、听讲评制度、作业批改制度、考试制度、业务学习制度等,使全体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更新教法,我校课堂教学改革遵循三个宗旨,一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二元”目标(学会、会学);二是遵循“五”字授课方式(导、学、赛、评、练),体现“五点”教学原则(精彩设疑的问题课堂激情奔放的情感课堂;教与学相对应的实效课堂;倾听为中心的静思课堂;展示课题方向的研究课堂);三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要求教师运用新理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以新理念为主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传统的“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思想观念,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育人观,要对学生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给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消除学生心理压力,充分体现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2、转变师生的教与学的方式,养成学生自主探究习惯。我校在开学后即组织教师学习区教体局和中心学校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关方案、文件,结合学习杜郎口的经验,倡导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班成立了“学习合作小组”,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疑难问题,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拥有充分的学习、思考空间,让学生“兵教兵、兵强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重点是研究学生如何“会学”和“学会”,避免了从前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课堂上畅所欲言、思维活跃、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大胆展示。自学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赵建国、常守恩、赵海涛等老师的互助合作小组,搬掉讲台走下课堂,与学生亲密融洽的关系,使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变,课堂回答问题再也不是冷冷清清的情景了。如六年级语文教师唐应海结合学习杜郎口教学经验,在讲解《最后一头战象》时,首先设疑,布置重点思考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预习课文,自主阅读和思考,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在第二课时展示课上,他让学生自由发言,“这头战象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和神情你有何感想”“这头战象在江畔有哪些感人的行为”“对战象自掘坟墓你有哪些话要说”等,这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争论热烈,深刻体会到战象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小组长把代表意见在全班交流,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即教案本、典型题解题本、学生易错试题本,学校定期对此进行检查评比。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校在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后,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把教案变为学案,如何在教案中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备课讨论记录、详案、简案、反思等方面逐一进行要求,使教师的教案更加实用,更加科学与规范,使课堂教学改革有一个更有力的文字依托。

我校推行的教学改革,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师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律能力得以培养和增强,校园文明氛围得以形成,学校真正成为了师生的乐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不懈努力。

小学课堂教学总结

根据教育局教学改革的会议精神,借鉴太谷课堂改革经验,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和小学段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规律,我校制订了语文和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为了保证新课程目标能够落实到位,学校实行“两制”管理。月教学进度检查制,期末教学目标考核制。月教学进度检查制是指对学科的教学进度进行监控,防止过快或过慢,从而落实课程计划。期末教学目标考核制是指每学期末对课程计划所涉及的所有学科(包括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目标考核。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型的教师,理想的课程必须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我校本着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原则,在全体教师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改革理论的学习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首先,按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做教师的思想工作,强调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要求,为改革做好思想铺垫。要求每名教师认真学习太谷二十四字教学模式理论材料,写好5000字的学习笔记,写好理论学习心得和实际工作的教学案例,学习方式采取教师自学和集体学习两种,学完后上交学习材料;要求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是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中;要求每名教师在一月内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2、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师参加培训学习。鼓励教师学习县城小学如:七一小学先进经验、中心小学、新建小学等学校的教学经验,我校还派张凤、韩秀城等教师到中心小学听课取经,观摩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将课改理念深植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3、突破课堂教学,落实课程改革。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把课堂作为课改的突破口。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开足课时,可全课程,做到有课时、有教师、有考评,真正走进课堂,落到了实处。

(2)、为确保各学科正常教学,进行严格的查课制度,一经发现甲课换乙课或放羊式教学等情况,立即登记,作为教师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并纳入教师工作评价。

(3)、开展课堂教学交流与研究活动。一是进行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由组内成员轮流主持,研究本周的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二是进行课堂交流,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堂教研课。上课后,及时进行说课、评课,总结成绩,找出不足。

(4)、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大赛活动,分低段、中段、高段三学段进行,所有老师积极参与。在大赛活动中,让教师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思路开展课堂活动,构建“对话、交流、互动”的新课程文化,开出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5)、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并与教师一同探索,使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深入进行。

(6)、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将学课、备课、导课、上课、研课、评课、反思各环节融为一体,使课改工作尽快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堂。

4、有声有色地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学校按照“整体规划,分类要求,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思路,实现培训内容由文本培训向课程培训转变,培训方式由灌输式向交流探究式转变,把学习、实践、研讨融为一体,为每一位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逐步开展对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策略上,实行“五个结合”,即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面对面辅导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5、有的放矢地抓好校本教研活动。常规教研不停步,学校采用教研组长负责制来落实常规教研工作,对本学科课改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小问题展开教学研究,本着“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案例即成果”的工作思路,引导全体教师搞好课改教学工作。实施研培结合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把教研与培训结合起来,实施了“五个一”工程。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好书、撰写20xx字读书笔记;上一节展示课;撰写一个教学案例;剖析一节典型课;每星期教师写一篇教学反思。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教师的视野宽了、眼界远了、观念新了、方法多了。

每学期开学初整理出学期教科研课改活动专题安排表。具体到主讲人,到月、到周、到某一课题。课改研究活动做到了“六有”:有计划、有专题、有内容、有主讲人、有记载、有资料。开展课前研讨,课中改进,课后评议反思,综合每个教师的课改实践优势,达到头脑资源、信息资源共享。

各班进行学习小组划分,选出大组长和小组长,教师再对各班组长和小组长进行培训,教他们怎样进行交流,怎样发言,怎样展示汇报,从而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新课改实验中,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前提。我校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三多三少三带”的要求,即:多一些尊重,少一些专制,把微笑带进教室;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把激励带进课堂;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禁锢,把竞争带进课堂。几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教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的地位变了,教师不再是高高居于讲台之上,而是更多的走到学生中间,同学生平等的对话,创造性地针对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活了,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不同意,我认为,我觉得”这些词汇经常从他们口中蹦出。下课了,他们还拉着老师的手请教问题。许多教师反映他们“经常有惊喜”、“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还有的教师说“学生的想象非常有趣”等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对学生的评价是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重要活动。

1、实行观察评价。

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我们要求淡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提倡学生与自己的过去比较,从中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2、倡导二次评价。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加之学生在学习的发展层次上存在差异,我们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的进步,单元测试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答题觉得不满意的,可以重新解答,这种“延迟评价”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不同学龄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技巧探讨论文

摘要:小学的语文教学在不同的学龄段,其特点是不同的,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把握,这样,才能够根据不同的学龄段的学生特点,来对其进行课堂教学,否则只会偏离了教学的方向,造成学生学不会,教师教不好的不良后果。

关键词:年龄;心理;语文教学。

在整个小学这六年的教学里,每个学生的特点不但有不同,而且还相差很大,需要我们重点的来把握。一般的来讲,我们把小学的学龄段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低年级主要是1―2年级,在这一阶段里,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教师要重点的从入门开始来进行课堂教学;中年级主要是3―4年级,在这个阶段里,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学习习惯,所以可以大踏步的提高学生的吸收的能力;高年级主要是指5―6年级,在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向青年过渡,自我意识增强,所以对于学生的教学也可以逐渐向中学模式靠拢。如果把这三个阶段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上,则更需要细细划分。

低年级主要是指1―2年级,在这一阶段里,由于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或幼儿班转入,好多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也主要是从学习习惯上入手,让其逐步的接触新的知识。在课程教学上,由于有的同学可能在幼儿园或幼儿班学过拼音,有的则可能没有系统的学过,还有可能有的学过也早就忘了,所以,在拼音教学上,一年级老师要下大力气。一方面,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拼音教学也是小学语文入门的基础,所以不能忽视。在课堂教学上,由于学生的低年龄断,所以我们教师应该采用生动型的教学法,比如说在语言上要有亲切感,并使用儿童的语言来进行课堂教学,同时,根据心理学的.要求,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只有10几分钟,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把握住这几分钟,通过不断的以新鲜的形象思维记忆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在拼音之后,主要就是生字教学了,在生字教学上,由于学生处于基础阶段,所以,积累生字还是主要的目的,但一味的写、读、背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所以教师还要通过变换不同的方式来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兴趣学习,使语文生字能够在学生头脑中实现长足的记忆。在作文上,小学低年级还谈不上作文,主要还是依托造句,在造句的教学上,开始主要是模仿,然后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入自己的东西,然后不断的提高学生自己的水平。这个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很难的。有的学生说话都没有问题,但是一造句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在学生初次接触造句时,就要认真的对待,以免给学生造成恐惧,影响以后的作文教学。

中年级主要是指3―4年级,在这一学龄段里,学生们由于有了低年级的基础,所以学起知识来,相对比较容易,但从年龄上来讲,毕竟还是比较小,所以,还是不能大踏步的进行课堂教学,还是要循序渐进的。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们的行为,以便他们能够很好的保持住原有的学习习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基础。在生字教学上,大部分同学的拼音学习还是比较扎实的,所以在生字教学上,相对比较简单些,学生们可以初步的依靠生字的拼音来试拼生字,并开始学习查字典等知识,以便其能够比较顺利的学习语文生字,在造句上,这个年龄段已经不用生词的造句了,开始逐渐的接触关联词语,并在关联词语的造句中体会句式的变化。在作文教学上,中年级开始接触一些作文的初步,比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以及简单的日记等。在各种描写上,我们还是依托课文去让学生模仿,比如我们在学习《猫》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是否能让学生去模仿课文去写《狗》,或者其他的什么动物,这样就可以比较迅速的掌握作文的写法。在日记方面,虽然老师的初衷比较好,但实际上,其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在布置的时候,讲的比较清楚,学生往往在第一篇日记时写的比较好,主要是来自于教师的讲解,但是后来再写起来就开始糊弄了,千篇流水账,因此,虽然日记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学生写作的方式,但我们如果不能够认真对待的话,学生的日记任务布置反不如不布置。

进入5―6年级,学生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的加强,逐渐的由少年向青年过渡,有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青春期正从初中向小学转移,好多6年级的孩子都有了青春期的反应,所以,对于当前的学生,我们不但要用传统的观念来辨析,还要用新的理念去深入他们内心,以便于能够更好的把他们从游戏中拉出来。具体到语文教学上,从生字教学来看,虽然生字在语文课文中还不断的出现,但学生已经完全有能力自学了,有的甚至其自己就可以认读,大体来讲可以脱离老师了。但是,在生字上,老师们也不要放松,因为学生们自学,还只是停留在认读上,要想让他们做到听说读写,还是要加强他们的写的能力,如果听写会了,那么说明其在生字认读学习上,已经有很大的突破了。在句子教学中,我们由造句开始向积累美文转化,使学生们能够从课本和课外读物上不断的积累美丽的句子,供自己使用,在这里,如果是比较聪明的学生,就会从美文里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形成自己的文章,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不会这样做,造成积累和应用的脱节,所以,教师在此除了让学生积累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模仿或套写美文,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除了按照课文的进度来进行教学以外,还要注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这不但是我们教学的前提,还是我们教好每一堂课的基础,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并根据当前不同的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断的去除学生的缺点,为初中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甘晓娟。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2期。

[2]莫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s1期。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技巧

众我们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准备安排多少学生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即使如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补充备课。

把握教材应首先在理解前提下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查阅资料,了解全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和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存联系;研究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的认识结构,只有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

数学教材中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全新的知识,教学中就应把这“新”的一点突出出来,作为教学的重点。突出重点不是只抓住重点而舍弃非重点,教学新知识就必须注意提醒学生把已有的旧知识转化成新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转化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突出重点。

一是可以根据情况重新调整知识的顺序;第二,可以结合本地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三是可以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体现知识的整体性,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补充或删减有关教学内容。但是不要随意降低或拨高教学要求。

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教材中很多地方都标明让学生“试一试”、“说一说”、“想一想”、“拼一拼”等等,这里面就包含着智力因素,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侧重点不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也不同。教学评价可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过程、学习中的认知过程、教学的因材施教过程三个角度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数学课低耗高效的目的,为此简要的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1、在数学游戏中进行教学。

低年级儿童有着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他们注意力易分散不持久;理解力差、记忆力好;逻辑思维弱,形象思维强。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采用新颖多样的数学形式,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如刚入学的学生,要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如果教学方法天天单调地重复,势必使初入学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于是,教师可采用电教媒体教学,还可用“找朋友”、“相对击拳”、“友好招手”、“对口令”、“摆图案”、“移塑料棒”、“凑塑料片”、“拨算盘珠”等多种方式进行数的组成和分解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加深对数的认识,以达到温故知新,加强记忆的效果。这样既符合儿童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又能让他们从直观、形象入手,促进动脑,在有趣欢快的游戏中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转化为低耗高效。

2、把竞赛活动引入课堂。

为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熟练地掌握口诀表。教师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固定的“一对红”小组,经常地进行“一对红”竞赛、评比。今天抽这几对,明天抽那几对,让他们到讲台前进行口算或乘法口诀对口练习,要求二者间对答如流,像舞台上对口词表演那样熟练。这种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的口算能力达到准确与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经常用“接力演算”、“接力口算”、“开火车”,分组竞赛等方式进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演算、口算的速度。

3、以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

有时教师的教新课时还可以用形象的故事引题,唤起学生奇心,引起他们特别注意。如,在上“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时,教师就讲了《零王国漫游记》的故事。讲到某小朋友进入零王国漫游,卫士告诫他只能与零握手,不能与零拥抱,一旦拥抱就会自取来亡(拥抱势必两手交叉,表示“×”号,意指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还讲到他在零王国漫游时,奇怪地见到许多零在翘翘板上,虽然翘翘板的一端只有一个零,翘翘板的另一端却有二十几个零,但它们依然能平衡。(示意零的意义)。通过故事引题,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在津津有味的听讲中,掌握了新知识,而且永远永不了。

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及技巧

技巧是方法,也是能力。语文教学最能体现技巧,因为教学内容五彩缤纷,丰富有趣,思考拓展的空间广阔无垠。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运用技巧,富有激情,弹奏出一曲悦人耳目的高山流水。

一、提问设计。

一堂课,教师若不提问,就如一潭死水,毫无兴致可言,但提问“泛滥成灾”,则走了形式。提问需用技巧,提得巧,问得妙,则能达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俗语说得好“话有三说,巧者为妙”。

首先,注意提对课文教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的问题。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问学生:“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赵州桥、卢沟桥具备这些特点吗?”一个问题贯穿了全文。其次,提问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回答的异同点上。如:“还有相同的观点吗?或者还有不同的观点吗?更或者刚才同学回答的观点你同意吗?若肯定,请说出你同意的理由,若不同意,请列出你的‘子丑寅卯’。”诸如此类的问题,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人(学习他人),又了解自己(虚心学习);既分享了别人的情感和成果,又增强了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再次,提的问题要达到“池水兴波”的功效,“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开动脑筋,全力以赴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去。例如《出师表》一文,我提出:“诸葛亮是真的隐士吗?”学生一下子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课堂上,教师要因时制宜,因篇而论,因文而谈,见机提问,切中要点,灵活运用,要为需要而提问,要为思考而提问。

二、角色扮演。

欣赏一篇文章,一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来体会、玩味;二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思考。故一篇文章,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完成欣赏,实现读者读的品味,这是一般的做法。其实还可以和作者的心境沟通起来,去扮演作品中的人物,从而挖掘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意境。学习《唐雎不辱使命》后,我先让学生编剧本(其实就是把课文改成对话形式),注意从对话中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人物就是唐雎和秦王。写完之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秦王”的学生只说自己剧本里“秦王”说的话,扮演“唐雎”的学生只说自己剧本里“唐雎”说的话,让学生进行“交锋”。我的要求是“交叉对话”,看谁能把谁震慑住,如果扮演“秦王”的学生演得好,那么“唐雎”的“出使”就失败了;如果“唐雎”的回答从容不迫,对答自如,那么“秦王”就“折戟沉沙”了。通过这种角色扮演,让学生走进作品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然后从作品中走出来,欣赏作品,领会秦王的盛气凌人、骄横狂妄,唐雎的从容不迫、坦然自若、大义凛然等性格特点。这样一举多得,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体验了演戏,熟悉了作品,享受了成功,又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

三、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一种交流方式,也能增添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天地里,艺术表现形式除了讲授、讨论、朗读、品读,还有折纸、画画、雕像、音乐等,采取灵活的形式,可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1.折纸。折纸是开发儿童智力的启蒙活动,动手动脑,促进智力发展,到了中学语文课堂,又别有一番天地。教学冰心的《纸船――寄母亲》,欣赏完诗之后,我让学生每人折了一个纸船,放在桌子上,仔细揣摩作者思乡思母的心境。有学生建议,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纸船上附一首小诗,表达作者的情结,也抒发自己的情怀,此效果比评、读、诵好很多。

2.雕像。学了《中国石拱桥》,我让学生每人用红泥依照课文的图片和介绍制作一座泥桥,效果挺不错。多了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妙不可言。

3.画画。中国水墨画讲究意境美,不求形似而求神似,从水墨的点滴空间,玩味自然的神韵。古代诗歌又兼备了画的这种神韵,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内容,给《题破山寺后禅院》《天净沙・秋思》《书湖阴先生壁》等诗歌作画,让学生在画中尽情遨游。尽管学生的作品还很幼稚,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领略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趣。

4.音乐。优美的诗,古拙的画,配上声美兼备的音乐,那就锦上添花了。在教学《一江春水向东流》《别亦难》《一剪梅》《在水一方》等诗歌时,我注意给诗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聆听诗乐,寓乐于教,课堂被激活了。

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新课标中已经指出,数学教学应使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点出发,创建有趣、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引入对数的概念时可用“一张纸对折20次能否比珠穆朗玛峰高?”;引入排列的概念时可用“五个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早就被不懂数学的木工师傅在弹墨线时得到应用;房屋屋顶支架、自行车三角架、三角板等都是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借用建模提高感悟。

教学中通过建模,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中产生的,这就需要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老的数学模型里有欧几里得几何、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还有物理学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伟方程组等全是数学建模的典范。当今时代,在计算机的帮助下,生态、地质、航空等方面数学建模都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因此,从客观上讲,要培养现代化的高科技人才、数学建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时代赋予数学建模更加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数学建模表现出很大兴趣,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体现出数学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

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及技巧

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好好备课,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都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稀里糊涂地就把课讲完了,结果学生没有任何收获。其次,教师不要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不顾及学生是否能接受,教师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愉悦地接受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要注重课堂学习效果,及时了解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以便课后有目的地辅导。比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重难点在于让学生知道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困难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只要学生能认识到这种思想,并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骄不躁、分解困难,那这篇文章的教学就算是成功了。当然,教师要通过解析一些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这种信念和态度,句子没有必要太复杂,只要能体现这个中心思想就可以,比如:“我提醒自己……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段话就点明了全文的主旨,需要教师重点讲解,学生认真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必须认识到七年级语文是整个中学语文的基础,学生必须紧跟教师的思路,融入课堂学习中,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有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或者记下来,课后提问。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有效教学的气氛。

如果没有兴趣,那任何事情都干不好,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有效教学的气氛。学习气氛浓厚了,学生自然就会更容易接受课堂所学。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七年级的学生对小故事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从小故事着手,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自然会感兴趣。比如,学习《理想》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讲述作者流沙河的背景,流沙河是一位独特的诗人,擅长写抒情朗诵诗歌,四川金堂人,自幼习古文,做文言文,还做过多家报纸的编辑,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教师引出:“那流沙河的理想是怎样的呢?”从而进入正题。学生对作者流沙河有了敬仰之情,必然会对文章感兴趣。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学习“理想是石、理想是火、理想是灯、理想是路……”。

当今社会网络越来越发达,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渐渐离不开网络,教师可以把先进的网络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学习《我的信念》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关于居里夫人的照片和视频,学习文章之前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生会对居里夫人的坚强产生敬佩之情。播放完之后,让学生总结居里夫人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进而进入《我的信念》的学习,一同走进居里夫人的世界。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七年级的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必须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上只是其中的几种方法,还有更多的方法等待教师去探索。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的论文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由于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比之中学教育要小,但面临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的原因,让学生学有所长,适应今后严峻的竞争形势,就必须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学习上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气氛,造就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提高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环节。课堂教学是双主体(师生)心理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心理互动的水平和作用。本文就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互动和谐的心理气氛条件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教学中师生的心理互动总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实现的,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教学中师生心理互动的前提条件。课堂心理气氛有积极主动、健康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和消极被动、冷漠沉闷的课堂心理气氛等表现形式。

积极的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消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基本特征则是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背离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学生产生了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紧张、高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

积极和谐的主动的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提高就业竞争的能力。由此看来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要靠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造,体现教师是积极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者和维护者这一重要作用。那么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主要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教师要有威信。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同学,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奠定基础。

二、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

教师的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出现某种心理气氛。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认为“作为一个教师,教学时总不能板着面孔进课堂,板着面孔进课堂,一进去就跟学生拉了一个很大的距离,学生一看到你就望而生畏,感情上就有了距离。教师上课应当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

三、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情有趣。

教师在阐述教学内容时,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来讲课,会有效地唤起全班同学积极的感情。如在教授卫生护理知识和处理医疗纠纷时,要描述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设身处地于患者的位置,以患者的情感曲折起伏去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的心潮随着患者的感情激流而澎湃。教师教学的趣味性,同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整体心理气氛。好奇好胜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显著心理特点,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奇异的刺激物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教师都善于从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浓厚的学习心理气氛,让学生以积极欢快的情绪去学习。

四、教学的内容要难易适度。

要使课堂学习气氛好,还要掌握量力性原则。如果所教的内容太浅,没讲几句学生就一目了然,学生就会失去进一步的追求新知的情趣,便会精力涣散,无所事事,学习情绪就会松懈懒散。如果所教的内容和所提出的要求难度太大,学生听不懂、啃不动、消化不了,多次努力总是受挫折,看不到有所进步,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学习情绪下降,也会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所以教师所教内容和所提出的要求难易应适度,即应有一定的梯度。但这个梯度又不是不可逾越的。当学生们经过积极努力,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学习上的胜利时,就会感到自己智慧与毅力的力量,体验到一种刻苦努力得到胜利后的幸福和喜悦,学习情绪和班级气氛就会为之大振。

五、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课堂心理气氛也受班级集体人际关系状况的制约。班级集体的人际关系是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可以导致积极健康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不和谐、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容易酿成消极、沉闷以至一触即发的紧张课堂心理气氛。从学生间关系看,也有类似的情况。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容易使课堂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风气;同学间如果不和睦、矛盾重重,四分五裂,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嘲讽、攻击、紧张等不健康气氛,所以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要经常注意发扬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使班级的人际关系健康和谐,保证同学们在欢乐愉快、紧张有序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习成长。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和谐心理气氛的条件的创造还是要靠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情感因素、教学内容的适度和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来决定的。只要掌握和运用好这些条件,一定会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活泼生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

阅读/朗读——句子翻译——讲解语法/语言点——书面回答——理解性问题。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书面语很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

(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

(3)教师的绝对权威。

(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

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

(2)阅读理解性问答。

(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

(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

4、评价:

(1)使用方便。

(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

(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

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

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

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

(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

(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

(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

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

(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

(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

(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

(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

三、听说法。

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

原则:(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掌握结构句型和词汇。

(3)语言学习是形成习惯的过程,教师的正确肯定有助于强化正确的语言习惯。

(4)本族语控制到最低限度。

技巧:背诵对话,扩展练习,链式提问,替换练习、回答提问、对话、转换练习等。

4、评价:

(1)《英语900句》、《灵格风教材》。

(2)学生学到的句型较少能自如地转化为课外的交际能力。

(3)“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四、交际法。

1、交际法就是把运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交际作为学习语言的方法。

交际法有时称为功能法或意念法。

交际法的最大特征是它对语言结构和能同等重视。学习不仅要知道语言规则的用法,还必须学会交际。

2、示例。

(2)连环图片做交际性练习:抽出图片——猜测前后内容。

(3)设置生活背景进行交际:按照角色身份、年龄、地位、性别说出不同的内容。

原则:(1)强调语言的意义,而不是结构。

(2)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交际能力(即有效和得体地运用语言系统的能力).

(3)教学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尝试交际。

(4)教师的作用就是以任何方式激发学生学习。

(5)流利性与可接受性是教语言的主要目标。

技巧:(1)利用真实材料。

(2)重新安排打乱顺序的句子。

(3)语言游戏(信息差等)。

(4)小组讨论,解决难题。

(5)角色扮演。

4、评价:交际法的运用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目的语的形式、意义和功能。

五、静授法。

1、静授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沉默,从而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活用语言的方法。该法由戈铁诺(calebcattegno)提出(1972),其特征是使用各种带颜色的小棍,把各种声音与特定的颜色联系起来。

三种假设:(1)由学习者发现或者创造将要学的东西,学习会取得良好效果。

(2)学习时有图片等实物辅助,效果会更好。

(3)学习的材料必须实用。

2、示例:(1)用教鞭指着图上的符号,发出一个声音,然后教师不出声地指着图上的一个个符号,监听学生的发音。

(2)教师也许发出一个单词声音,让学生猜测包含在这个单词发音里的符号。教鞭可用来表示重读、停顿和语调。

(3)教师听学生发音,重新示范或叫另一个学生来发音。

原则:(1)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才转入未知,即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介绍语言要素,教服从于学。

(2)学生需要学会互相依赖和依靠自己。

(3)如果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仍替他们做,学生的独立能力就得不到培养。

(4)沉默是一种手段。它有助于学生自治以及发挥自身积极性。

(5)错误对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6)在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而不是马上达到完善。

技巧:(1)声音——颜色图;。

(2)教师的沉默;。

(3)同伴的更正;。

(4)各种小棍;。

(5)单词图表;。

(6)自我更正手势。

4、评价:

静授法是7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法。非常重视人的整体性,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试图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暗示法。

1、暗示法,就是指利用人的无意识和非理性因素进行系统教学的方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v)提出的,他认为大多数的学习发生在气氛轻松、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暗示法最典型特征是在教学过程中伴有背景音乐,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大脑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作用。

2、示例。

整堂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口头复习。前次学习的材料被用来充当讨论的依据。所有出席者围坐成一圈。第二阶段,引进新材料并展开讨论。这包括看一遍新对话材料和用本国语翻译,然后讨论重要的语法和词汇。第三阶段一开始,所有对话停止一两分钟。师生一起听录音机播放的音乐,听了几段音乐后,老师在音乐背景下朗读或背诵新课文,学生一边看着课本一边听音乐。在两段音乐之间有一阵沉默,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合起课本听一遍。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学习方可得到促进。

(2)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学习者。

(3)当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交际过程时,学生将学得更好。

(4)教师应容忍学生出错,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改正错误。

(5)在游戏的气氛中,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语言的运用上。

技巧:(1)课室布置充满艺术气氛;。

(2)肯定正面暗示;。

(3)视听相结合;。

(4)选择一个新的形象;。

(5)角色扮演;。

(6)分二次放音乐(第一次学生看着课本,注意语法;第二学生合上课本,注意听内容)。

4、评价:

暗示法在减少学生焦虑,提供良好学习气氛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建议语言教师在借鉴该法之前,更多地考虑如何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安全感的气氛,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七、全身反应法。

1、全身反应法(totalphysicalresponse),也叫领悟法(comprehensionapproach),是一种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学方法,该法通过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来学习语言。由美国j.阿须(jamesasher)提出的。全身反应法与心理学的记忆部分的痕迹理论关系密切。该理论认为记忆联系的追踪频率及强度越大,记忆联系就越强,所学的东西也就越容易回忆起来。记忆方式有多种,有死记硬背、也有通过行为动作。根据研究,结合动作的记忆的成功可能性是最大的。阿须也吸收了人道主义心理学的观点,重视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他提出的活动,可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创立一种肯定式气氛,从而有助于学习。

2、示例。

在课堂上,教师用英语发出指令,让学生一听到英语指令就作出相应的动作。从简单到复杂,从慢到快,从一组词过渡到一个句子或一段话。

原则:(1)目的语的意义可以通过动作来传达,通过学生的各种反应以刺激记忆过程。

(2)教师运用命令来指导学生的语言学习行为。

(3)学生通过观察以及自身的演示来学习语言。

(4)教学法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成功感,这样和低焦虑情绪结合一起就可促进学习。

(5)口头语言应比书面语言重要。

技巧:(1)用目的语发出各种指令指导学生行为;。

(2)角色转换(a命令b或b命令a);。

(3)动作系列。

4、评价:

它强调初期阶段专门进行听力理解训练,该法使得学生对教师用目的语发出的各项指令进行倾听和反应,使学生觉得十分有趣,因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理解上,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该法较多地在初级阶段使用(如儿童、初中、成人入门阶段等)。

八、群体商谈法。

1、群体商谈法,是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方法。学习者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分成几组交谈。教师站在学生身后,随时提供帮助,最后把录音内容重放。群体商谈法也叫人道法,即该法把学生看作整体的人,关心其情感领域、语言知识和行为技能。

2、示例:

首先问候和自我介绍,接着教师陈述该课的目标及要求,然后学生形成一个圆圈,用外语进行会话。学生可先用本国语和旁边同学交换信息,教师站在身后把这段信息交换翻译成外语,然后由学生重复。接着再叫另一个学生讲,并把话录在录音机里。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谈出各自对此学习的感受。

原则:(1)当学生具备安全感时才会学得最好。

(2)教师不站在课堂前面,就会减低学生的受威胁感,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4)教师对学生咨询,这表明他们确实在倾听学生并理解学习。

(5)在小组里,学生可以感觉到一种集体感,既可以互相学习,也可以向教师学习。

技巧:(1)录下学生对话;。

(2)翻译成目的语;。

(3)对学习过程的总结;。

(4)不断重复;。

(5)小组讨论。

4、评价:

它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语言学习的人道性和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