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西方哲学 道家的思想第三章心得体会(实用5篇)

时间:2023-09-22 19:11:54 作者:书香墨 心得体会 道家思想与西方哲学 道家的思想第三章心得体会(实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道家思想与西方哲学篇一

道家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其对中国的文化、道德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道”是道家的核心概念,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元素,而道家思想中的“心”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将就道家思想中的“心”这一概念展开讨论,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第二段:解释道家的“心”

首先,对于道家思想中的“心”这一概念,我们需要先做出一定的解释。道家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若能领会这些规律,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利用,则可实现事事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其中的关键便是“心”,作为人的核心,它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既能决定每个人接下来的一步行动,也能塑造人的为人处世方式。

第三段:述说“心”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道家思想中的“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可以在很多方面体现出来,例如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心”需要保持清明,不被外界所干扰,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保持定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心”需要有无限创造力和决策力,能够让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只有掌握了这方面的能力,才能有不断进步的机会。

第四段:借助“心”提升个人素质

要在道家的“心”中领悟到更多的道理,我们需要借助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去实现自身的提升。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认真贯彻这一理念,提升自己的领悟力;同时,在利用自己的工具实现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一颗坚韧的“心”,保持不断进步的状态。

第五段:总结

通过对道家思想中“心”这一概念的了解,可以看出,这个概念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哲学思想,以及个人的内心成长都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他告诉我们,要在全新的环境中不断前行,需要不断学习以及提升自己的“心”,从而发挥“天下无敌”的力量。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坚定的“心”,以所学的道理为依托,在生活中不断探索,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道家思想与西方哲学篇二

第一段:引言(200字)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影响并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通过对道家思想的学习与思考,我深深体会到了道家思想的独特魅力与价值。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体的自由与无为的境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启示。接下来,我将重点论述我对道家思想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道家思想的精髓(200字)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它代表了宇宙和自然的本源,是一切万物之母。道家强调人应追求与道的合一,即“道法自然”,力求融入自然的规律,达到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功利与物质的满足,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心的扭曲。因此,借鉴道家思想的精髓,让人们重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并与之和谐共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三段:道家思想对人的启示(200字)

道家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与无为的境界。在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名利与权力,远离内心的自由与平静。而无为的境界要求人们放下欲望的纷扰,返璞归真,安于现状,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思想对人们的启示在于,要提醒人们珍惜自由的心灵状态,摆脱功利的驱使,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与平静。只有与自己和谐共处,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

第四段:道家思想对社会的建设意义(200字)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竞争激烈,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和共识。道家思想对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道家的“无为而治”精神,告诉我们治理社会不应过于极端与强制,而是应当尊重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让事物得到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道家也强调和谐共处与包容互信,提倡以柔克刚、以德服人,通过温和的方式来减少社会冲突与摩擦。这种理念对现代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五段:个人的修身与境界(200字)

最后,道家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与境界也有着极大的影响。道家强调个体的自由与无为的境界,主张个人应当追求内心真正的平静与满足。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困扰,追求物质的满足,却常常迷失了内心的真正诉求。借鉴道家思想,我们应当懂得放弃一些不必要的欲望与负担,充实自己内心的世界,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解放,并且在生活中体现出无为的境界。

总结(100字)

道家思想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与思想方法,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改善个人与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道家思想的学习与思考,我领悟到了自然的神奇与和谐、内心的自由与平静。借鉴道家思想,我们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一种更加平静而深邃的生活境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与有意义。同时,道家思想也为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让我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寻求和谐共处的方式与方法。

道家思想与西方哲学篇三

2.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

3.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陶渊明

4.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曹植

5.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李白

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7.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叔本华

8.附和真理,生命便会得到永生。——泰戈尔

10.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11.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卢梭

12.一朵成功的花都是由许多雨血泥和强烈的暴风雨的环境培养成的。——冼星海

13.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

15.懒惰受到的惩罚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还有别人的成功。——朱尔·勒纳尔

道家思想与西方哲学篇四

2.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生活是美好快乐的。——列夫·托尔斯泰

3.在快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柯林斯

4.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歌德

5.没有人能比笑得过多的人更感到深切的悲衰。——里克特

6.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了,那就是达到了快乐的顶点。——德西得乌·伊拉斯谟

7.快乐就像香水,不是泼在别人身上,而是洒在自己身上。——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8.所谓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伊壁鸠鲁

9.悲伤可以自行料理,快乐的滋味如果要充分体会,就需要有人分享才行。——马克吐温

11.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张闻天

1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3.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14.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道家思想与西方哲学篇五

罗安宪

今天来讲一下老子,我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本书,第二个问题是讲一下老子的基本思想,第三个问题是讲一下老子思想对于后代的影响以及现代价值。

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问题,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本书。关于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本书,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我们可以把这种争议概括为三派的观点:第一派的观点认为,老子这个人是春秋时代的人物,比孔子要早,《老子》这本书也基本上体现的是老子的思想;第二派观点认为,老子这个人是战国时代的人物,他的书形成于战国的中期;第三派观点认为,老子这本书出现的更晚,它只是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学说的一种总结,是一种遗说,这本书大概形成于秦朝到汉朝之间。关于这种争议,我认为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历史的依据,这个历史的依据就是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老子的一种记述。如果后代的思想、后代的人、思想家、学问家发现司马迁对于老子的记述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可以纠正司马迁的观点,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去推翻、纠正司马迁对于老子的记述,那么我们还应当维持司马迁对于老子在《老子传》中的说明。

一、老子其人

我们就回到司马迁,看一下司马迁对老子是怎么记载的。在《史记・老子列传》中,全文一共有500多字,第一句话就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后来又讲到,孔子到周朝去“问礼于老聃”,还讲到老子对孔子有过一段说话,后来孔子离开老子以后,回去给他的弟子还说了一段话,“鸟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看得见的,鱼也是我们每个人可以看得见的,但是关于龙,我们每个人并不一定有机会看到全龙,我们可能会看到龙的一角、一藻、一鳞,但是要见全龙肯定很难,今天我见到老子以后我有这种感觉,老子真是一条龙。”这种记述本来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在《史记》中,关于老子的事情又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还有一种说法,“或曰儋即老子”,在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秦国出现了一个人物,他叫太史儋,“或曰(太史)儋即老子”。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三个老子,一个李耳的这个老子,一个是老莱子这样一个老子,以及太史儋这样一个老子。所以有人认为,在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中,老子这个人已经不清楚了。

就是八个字,“信以传信,疑以存疑”,就是说我认为是可靠的,我就把它详细的记载下来;如果我认是有疑问的,那么我就把它做为辅助的材料、附录补充进去。我们认为这两个“或曰”可以说是以疑以存疑的史学方法所做的一个附录而附加在《老子传》中的。关于老子这个人,我们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有没有孔子向老子问过礼的事件,问礼这件事情是解决孔子与老子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二就是关于老莱子、太史儋与李耳也就是老聃三个人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果把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搞清楚了,那么老子这个人就基本上可以搞清楚。

1、孔子问礼于老子

的人物为了抬高老子的地位,说儒家的创始人的孔子还曾经是老子学生,向老子问过礼的话,在儒家的文献《礼记》中,对于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有一个详细的记载。

孔子曾经有过一次帮助老子去助葬,助葬在过去来讲,就是在埋葬人的过程中,有一个主持的人。后来,也许是因为孔子走在前边,老子就向孔子发出了一个命令,他就和孔子说,现在应当把这个队伍暂时停下来,为什么要停下来呢?因为当时出现了日食,老子就向孔子发出了命令,应当把送葬的队伍停下来。孔子在事情结束了以后就问老子,送葬的队伍一旦出发以后在中途是不能停的,为什么今天要停下来?老子就给他解释说,按照你的规定,夜间走路的人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奔丧的人,一种人是逃犯,现在这样一个日食,太阳看不见了,跟夜间没有多大区别,所以按照你的规定,我们应当是在这个期间停下来,等日食过去了以后,我们才可以继续前行,这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孔子听了这样的话,觉得老子讲得很在理。这是在《礼记・曾子问》中,对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有这样一个详细的说明。在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其实在这个问题之外,还有三处都提到了这件事。比如说在《礼记・曾子问》中,还提到说孔子和老子相遇,孔子讲道,“吾闻诸老聃曰”,这说明在儒家的典籍中,对于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其实是有过具体的记载的。关于《史记》中对于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还有记载。比如说《庄子书》中也有一个记载,说孔子年五十一难见老聃,但是《庄子》这本书多是寓言之作,很多事情都是为了表现作者自己的一种思想,并不是完全可靠的,我们要去推测一下,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当时在鲁国做中都宰,他基本上没有时间,不可能去到周朝的都城,到就是今天的洛阳,去拜访老子去的,是没有这个时间的。即使想要去去,他也不需要别人给他引见,因为在历史中记载,鲁昭公24年的时候,孟僖子刚死,他的儿子南宫敬叔年仅13岁,向这个鲁国的国王提出,说孔子是他的老师,一直想到周朝的都城去观礼,但是没有钱,希望国王能够资助能够赞助孔子到周朝都城去观礼。后代的人对这一个事件有讲法,南宫敬叔当时十三岁,并且父亲刚去世,他不可能跟随孔子一块去到周朝的都城去,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我认为也是成立的。但是问题在于,如果说南宫敬叔没有跟随孔子去,孔子就一定不会去吗?也可以这样来讲,南宫敬叔向鲁国的国王提出资助孔子到鲁国去,并不意味着自己一定要跟随孔子到鲁国去。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事件,一个是在《庄子》书中所记载的,一个是在历史上也有过记载的,比如说像《史记・孔子世家》中所记载的。我们认为在鲁昭公24年的这样一个时代,孔子到周朝的都城,也就到现在的洛阳去观礼,并且在这个期间向老子问礼这件事情,基本上是可信的,这是第一件事。

2、老聃、老莱子和太史儋三人的关系

第二件事就是提到了这样三个人,老聃、老莱子和太史儋这样三个人。有人讲,三个人是不是搞混了,他们是不是一个人呢?其实,这就是三个人,他们在历史上是有过记载的。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讲过一句话,“孔子所严事者,于周老子,于楚老莱子。”在《史记》中,在司马迁看来,老莱子和老子并不是一个人,讲到老子的时候说,老子著书五千言,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这说明在司马迁在其它的地方认为,老子和老莱子并不是一个人,关于太史儋与老子就更没有多大关系了。后代的人总是把老聃和太史儋放在一起,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老子西出关的时候,必然要向西行,太史儋要到秦国去,也要出关,因为两个要出关,所以这两个人是一个人。还说“儋”和“聃”这两个字音相近,既然相近可以相通,这都是一些牵强附会之词,我不认为这两个人中间有什么关系,他们时间相距一百多年,把这两个人要扯在一起,我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

3、老子与孔子的关系

第七世孙同时都是汉初的人物,不可能想象一个比孔子还要大十多岁的人,他的第七代的孙子和孔子的第十四世的孙子,这两个人会是同时的人。因为它不可能同时,所以老子这个人只能是在孔子之后,不可能在孔子之前。

关于这样一个问题,其实胡适也做过一个说明。胡适说,他们胡家是所谓的大宗,与他同时代的,比他小几十岁的,辈分高三四代的人是有的。像孔子这样的人、像老子这样的人,经过几百年之后,中间出现了一种辈分上的差异是可能的。而且这里讲到说,孔子的十四世孙是基本肯定的,而老子的七世孙一定是肯定的吗?我也认为也不能完全肯定,因为那里用了一个玄孙,玄孙既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就是说是他的后代,多少代的后代之后都叫玄孙,并没有指出说玄孙一定就是第四代或是第五代。这是关于老子这个人。

通过这一切的分析,我们基本上还是回到了《史记》,回到司马迁对于老子的记述。我们认为老子这个人基本是春秋时代的人物,比孔子年长一些,孔子曾经向他问过礼,这样一件事并不损害、也并不妨碍孔子的崇高与伟大,因为孔子说,“吾少也贱,多能鄙事”,孔子也讲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好学多问,他向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问礼这件事,并不损害孔子的形象。这是我要讲到的第一个问题,关于老子这个人。

二、《老子》其书

第二个小问题就是《老子》这本书,现在也叫《道德经》,当然讲《老子》和讲《道德经》还是有区别的,从道家、道教的意义上来讲,就把它叫做《道德经》;从一般学术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还是把它叫做《老子》。《老子》这本书一共有五千多字,“老子五千言”,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老子》这本书,是在魏国的时候,经过王弼整理以后所流传下来的,也叫传世本的《老子》。

1、帛书《老子》

后来也出现过两本与这个版本不相同的《老子》的版本,一个是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献中,有一本书是写在这个丝绢上的,我们把它叫做帛书《老子》。帛书《老子》不分章,我们现在知道,老子的书一般都分为81章,但帛书的《老子》不分章,而且分为上下两篇。我们把《老子》也叫《道德经》,叫《道经》、《德经》,但是帛书的《老子》是从第38章开始,也就是说《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是帛书《老子》和传世《老子》最不相同的一点。

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甲本不避汉高祖刘邦之讳。我们知道避讳是中国古代文献流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当朝的人物抄写书籍,当朝的皇帝以他的祖先的名字、名讳都是不能出现的,比如说像唐代人所写的文章、书就不能出现“民”字,因为我们知道唐太宗叫李世民,比如说柳宗元写《封建伦》,里面就没有“民”字,当出现“民”的时候,他用“然”来代替,还有比如说我们在唐代之前都叫观世音,但是唐代的时候,人们就不能叫观世音,因为有“世”字,就把观世音简称观音,一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叫观音。也就是说,帛书《老子》的甲本不避汉高祖刘邦之讳,由此我们可以证明,这本书是在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前所抄写的。

乙本避汉高祖刘邦之讳,但是不避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之讳。我们知道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都是刘邦的儿子,是汉初的皇帝,先是惠帝,惠帝之后出现了一段时间吕后专政,后来到文帝。因为它避了汉高祖刘邦之讳,而没有避汉惠帝刘盈之讳和汉文帝刘恒之讳,我们可以证明,是在刘邦称帝之后,惠帝、文帝称帝之前所抄写的,这个年限是可以具体的。

2、郭店楚墓竹简《老子》

起来,一共有一千七百字,我们把这一千七百字合起来叫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因为它是写在这个竹简上的。这是现在可以发现的,最早的关于老子的版本。经过专家考证,墓主下葬的年代,至少应当是在公元前3前,它的下限应当是公元前300年,这样一个时代是什么时代呢?是庄子还在世的时代,由此可以看出,这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老子的版本。这个版本出现以后,一时在社会上、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觉得这批文献非常的珍贵。

通过对这一批文献的分析,我们现在发现它有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老子是五千言,郭店楚墓竹简的《老子》三本合起来,一共只有一千七百字,这一千七百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有的人认为这就是老子最早的版本,也就是说,在公元前300年的时候,老子五千言还是没有的,只有这一千七百字,后来的三分之二的字数,都是后人附加上去的。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本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不是一个完整的《老子》的版本,而是一个节选本,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版本。理由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这与墓主人的身份有关系,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个陶杯,陶杯上面有四个铭文,“东宫之师”,我们知道东宫就是太子,因此人们认为墓主人应当是太子的老师。再结合这个墓中大量的其它的文物都是儒家的文物,太师教育太子的时候,显然不可能去教导与儒家相悖的或者是消极的、无为的思想,它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思想。也就是说郭店楚墓竹简《老子》这本书,是经过有选择的、有挑选的节录出来的一些话,这样一种观点,我们认为基本上是成立的。如果我们证明在公元前300年,也就是说在庄子生活的时代,在其它文献中如果证明除了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之外的其它的文字还是有的,那么我们就认为郭店楚墓竹简《老子》这个版本,不是一个完整的版本。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对这个时代的其它文献的搜集,看有没有关于《老子》书中的原文在别人引用了,但是在郭店楚墓竹简中是没有的。这个工作其实很简单,我们发现在《庄子》、《刘向说苑》里都有这样文字。《刘向说苑》这本书虽然很晚,但是它所记载的很多的事件是古代的,是孔子所生活的时代的事件,他引用了孔子讲老聃怎么说,而这些话在现在的郭店楚墓竹简中都没有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说,郭店楚墓竹简这本书,不能认为是一个完整的《老子》的版本。也就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公元前300年的时候,郭店楚墓竹简的《老子》就是个完整的老子,《老子》书一共不是五千言,只是一千七百字,这样的一种观点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我们又可以再归结起来,关于《老子》这本书,我们又回到了一个传统的观点,也就是说老子这个人是春秋时代的人,是比孔子大概要大十多岁的一个人,《老子》这本书基本上代表着老子的思想,基本成书应当是在战国时代,战国的中期以前,而不是像人所想的那么后,五千言就代表是老子的思想,而不是像有人所讲到的老子五千言,在公元前300年的时候还只是只有一千七百字。

我们讲到老子,只能是这个人,是通过《老子》这本书所表现出来这样一个人物,老子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他是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能说王夫之错了,他所看那老子是不对的;你也不能说司马光所看到的《老子》这本书是不对的,只有现在看的这个《老子》才是对的,王夫之也好,司马光也好,都不能再说话了。

是以老子五千言为基础的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思想家。

老子论道

大家好,上一次我们讲了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本书,这一次,我们来讲一下老子的基本思想。老子的基本思想有几个基本的观念,我们把这几个基本的观念讲清楚,其实也就把老子的基本思想讲清楚了。在《老子》这本书中,有这样几个非常重要的观念。第一个观念是道的观念,第二个观念是自然的观念,第二个观念是无为的观念,第四个观念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观念,第五个观念是贵柔处弱的观念,我想分别讲这几个基本的观念。

1、道的引申

第一个观念就是道,道无疑是《老子》书中最为关键性的词汇。道这个字,最先、最初的意思就是道路,不是一般的路,是大路、坦途。在《诗经》、《尚书》中,道这个字多次地出现,基本含义还是在讲道路的意思。后来到了周代末年,道这个字出现了一种引申,出现了王道、周道这样的提法,讲到了王道,有了王道荡荡、王道浩荡等说法,还有周道这样的说法。这里讲到的王道、周道,显然已经不是具体的道路了,它引申为一种正命、政策、原则,也就是说,这里讲到的周道,讲到的是周朝的政治、政策、基本制度。在西周的末年,就出现了这样的变化,后来,在春秋时代又出现了天道说法。不管是周道也好,王道也好,天道也好,人道也好,这里所讲到的道,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顺序的关系。比如说人们都讲人道应当依存于天道,王道政治应当服从于天道。关于天道这个词,在整个这个词组中,它的偏重点并不是道本身,而是天,天道是说天的运行的规则、顺序。作为人,作为人世间的生活,作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应当依存、依顺于天道,所以天道这个词的偏重不是在道上,而是偏重在天上。

2、老子的道

老子对道有了一种革命性的改造,他说有所谓的人道,有所谓的地道,有所谓的天道。在老子之前人们都讲到人应当依存于地,地应当依存于天,老子就讲天之上又是什么?他认为人道也好,地道也好,天道也好,在这个之上有一个不变的、永恒的东西,这个永恒的东西是什么呢?这就是道。也就是说老子,他是要把人的眼光引向天之外,我们一个人可以看到身边的事物,看到人、具体的物,人与物之外是什么?看到了空气,再把你的眼光朝上看,看到了天,那天之外又是什么?人也好,地也好,天也好,我们周围所看到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存在?像这些问题,就变成了老子的问题。老子提出一个道,就是要把人的眼光引向天外,要为整个人这个存在确定一个基础。

地间的万世万物。

3、道的演化

首先“道生一”,这里的一是指气,忽然之间由原始的浑沌,道可以说是原始浑沌,“道生一”的过程,就是道变成了原始浑沌之气的过程,是一股清气、流气,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一”,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说,“一生二”,这种清阳的气一分为二,变成了阴阳二气,这里讲到的“一生二”就是这样一种原始浑沌之气发生分化,分化为阴阳两种气。阴阳这个概念,也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国人把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简单地来讲,就是所谓的阴与阳,阴与阳不简单地来讲,就是阴气和阳气,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一生二”就使一种气就变成了两个事物。比如说天为阳地为阴。“一生二”也可以解释为这样一个原始浑沌发生改变以后,清气上升变成了天,浊气下降变成了地,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二生三”有了阴气和阳气,这两个气又相互的交合,阳作用于阳,阴作用于阳,由于这种作用,使对方都发生一种改变,产生出一种新的气,这种气就是所谓的合气。这个气中既有阴又有阳,就像父母一样,后来生了一个孩子,但是父母生完孩子以后,并不是说父母就不存在了,因此就有了三,这里的“三”,就包括了父母和他的孩子。有阴气,有阳气,有阴气和阳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出的一种新的气,这种气就是合气,这就是所谓的“二生三”,这是第三个阶段。

有了这样一个“三”,三不简单的是一个实数,也是一个虚数。作为实数来讲,它讲的是阴阳二气,再加上合气,所以说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三”。但中国人讲到“三”,它又是一个虚数,“三”意味着多,“三”并不简单就是一二三的“三”,它意味着众多,有了“三”,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出现的。所以第四个阶段,就讲到“三生万物”,由三就演化成为万物,这个万物不简单是天地之间的万物,有天,有地,还有天地间的一草一木、一走一兽、一虫一鱼都是万物,人也是这万物中的一物。这是老子对于宇宙演化的一种观点。

4、道的演化与西方观念的不同

变成了三,变成了天地万物,这是一个不同。

第二个不同,人并不是天地间,最为尊贵的东西,人只是天地间的普通的一物,所以后来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西方文化为什么就没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有天人合一的这种观念?因为人只是宇宙间的.普通的一物,没有一个造物主,造出来天地万物是供人使用的,人没有这样一种资格去掠夺、摧残天地间的其它的事物,因为没有事物赋予人这样一种权利,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演化的过程,都是由道演化过来的。

5、道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

既然万事万物是由道演化而来,从道本身来看,与天地万物之间是什么的

关系呢?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既可以把它叫做有,也可以把它叫做无。《老子》的第1章中就讲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可以把这个东西叫做无,无指的是天地之始,是天地没有出现之前的那个东西,所以它是无,这里的无不是不存在的,不是没有,而是无以名状、无以说明的。所以这一句话也可以有另外一个标点,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无”也就是无名,无以名状。《老子》在25章讲的,“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太。”所以作为天地之始而言,这样的道,可以把它叫做无。而作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它演化而来的观点,这样一个存在又可以把它叫做有,所以“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有和无,用老子的话讲是同出而异名,是同样一个东西的一种不同的说法。讲到无、无名,是说它是天地万物的开始、开端,讲到有、有名,是说它是天下万事万物的起源,天地万事万物都是由它演化而来的。这样一种观念是中国人认为的,宇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在老子看来,演化的一个时机,最先的一个存在,就是所谓的道。

道仅仅是天地万物存在的一个时机吗?还不是。道化生为天地万物之后,道并不是不存在的,就像我们刚才所讲到的,父母生育了孩子,但父母并不因为生育了孩子以后,父母就不存在了。道化育天地成万物,但道化育成为天地万物之后,并不因此就不存在了,道仍然存在。道怎么存在呢?道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变成了天地万物的主宰,变成了天地万物的灵魂。

“一”与道是有差异的。而第39章中所讲到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这里的“一”与道就是一个字,这里的“一”就指的是道,“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宁,神之所以灵,谷之所以盈,人之所以生”,都是因为道,都是因为得了道,道使天成其为天,使地成其为地,使神成其为神,使人成其为人。如果说天不遵从天道,天就不再是天;地不遵从地道,地就不再是地;人不遵从人道,人就不再是人。这就是说,道不简单的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它还是万事万物的主宰,是万事万物的灵魂。

6、道不可道

中国人的语言很丰富,道这个字是中国语言中概括性最强的一个字,没有一个字,像道具有这么强的概括能力。在西方哲学中,虽然它也可以讲到宇宙的起源,讲到宇宙的主宰,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主宰显然不是一个东西,要么就是万事万物是由它起源的,这叫宇宙起源的理论;还有一种是一个事物之所以称其为它的原因是什么,这叫本体的理论,本体论和本原论是不同的,是有差异的。但是在中国的文化中,道这个字既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同时又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它具有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没有哪一个字比道更为根本,没有哪一个字更在道之上。讲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我们中国人来讲,道字可以说尽一切,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因为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所以道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明白的。

什么是道?如果要去回答什么是道的话,老子就讲到,“道不可道”,道是不能说清楚的。我们简单地来讲,道既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又是万事万物的本根,但只具有这两个方面的意思就是道吗?还不是。我们又讲到道是万事万物的灵魂,那这就是道吗?也不是。

翻开《道德经》第1章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什么意思呢?道如果是可以说清楚的,可以说明的,那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道是说不清楚。非常道就是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不是常道,不是大道。一个名如果是可以命名的,那这个名就不能说是一个常名、是一个大名、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个名不是常名,虽然这个名这是很清楚的,因为这个名字代表着我,一叫我的名字我就知道是在叫我,我一叫你的名字你知道是在叫你,但是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名字是具体的,所以它不常了。我们一个人不是要总是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在这世界上存在下去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凡是能够说清楚的,都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是说不清楚的,是不能说清楚的。所以老子在这里讲到,道是不可道的,真正意义上的道,是说不清楚的,是不能说清楚的。

这样一种思想在后代有了进一步地发挥。比如说《庄子》书中,也讲到“道无问,问无应”,你要问我什么是道,我回答你我不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回答,都是错的,因为道是一个无所不包,是一个永恒的,不改变的一个东西。宋代的一个理学家程颢就说过一句话,“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尽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来依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尧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的、最为杰出的天子,但是尧行君道,君道也没有增加;我们也知道舜是非常孝的,他的父亲对他不好,但是他还是很好地对待他的父亲,但是并不因为舜做了这一切的事情,孝道因此而增加了。

就君道、孝道而言都是如此,再说到一个道字就更是如此了。因为道包含着天道、地道、人道,在人道之中,君之所以为君之道,臣之所以为臣之道,父之所以为父之道,子之所以为子之道,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在这之上的另外的一个道字怎么能够说清楚呢?你问道是什么,道什么都是,但道什么都不是。所以庄子后来讲到,“道无问,问无应”,凡是对道所做的一种回答,所做的任何一种解释,说道就是什么,这都是错的。

有人就说了,刚才不是就犯了一个形式上的错误吗?我们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根,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是天地万物的灵魂,有的人还讲说,老子说道不可道,但是老子却写了五千言所道何事?我觉得这里边把问题搞混了,老子写的五千言,他并没有告诉人们道就是什么,老子只是通过五千言对道做了一个形容,让人们自己去体会、体验一下道到底是什么,老子并没有告诉你道就是如此。我们刚才说,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根,我们也只是对道所做的一种形容,不是说道仅仅就是如此。我们在讲到庄子的时候,可能还会再讲到一段话,在庄子的书中,他甚至用了一种过河拆桥的办法,来引导你说道是什么。简单来讲,佛教里讲到,小和尚问老和尚月亮是什么,老和尚用手指指了一下月亮,但小和尚不开窍,他以为老和尚的手指头就是月亮,这里边就是一个问题。其实老子所讲到的五千言,是让你通过五千言去体察、体验道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通过手指头让你自己去看心中的月亮、心中的道,而不是说这五千言本身就是道,手指头本身就是月亮,这里面是有差异的。

我们通过对五千言的阅读,我们的体会是完全可以够一个人读一辈子,你自己去体会道到底是什么,我应当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我信奉一种什么样的哲学,每个人读老子都会有不同的体会,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个感受、体会就是你所体会到的老子心中的道,但是那只是你心中的道,可能不是他人心中的道,也不可能是老子本身说的道。

道我们可以讲得非常的丰富、非常的圆润、非常的圆满,相信大家过去可能读过《老子》,你下次再去读《老子》的时候,你自己去体会一下你心中的道。

老子论自然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老子哲学的基本观念,讲到了第一个字“道”,这一讲我们来讲一下老子哲学的基本观念第二个字“自然”。

1、何谓“道法自然”

自然这一词是从属于道的,我们必须先讲完道,然后讲到自然。那什么是自然呢?《老子》第二十五章中有一句话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样一句话,人法地,是说人应当以地做为效法的对象,而地是以天做为效法的对象的,天是以道做为效法的对象的,最后一句话说道法自然。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人应当以地为效法的对象,地应当以天为效法的对象,天应当以道做为效法的对象,而道应当以自然做为效法的对象。所以台湾有一名学者就这样讲,他说在老子的书中道并不是最高的范畴,在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前面的这些讲法都没有错,人应当以地为效法的对象,这都没有错,一直到天法道,但这里最后一句话说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呢?关键是自然这个词,我们要对它做一个什么样的理解。

我们现在讲自然界、大自然,大自然、自然界的这种提法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自然这个词,我们现在把它当成了一个名词来用,但是在古代最起码在老子的书中,它不是作为名词来去用的。自就是自己,然就是样态,那么自然这个词如果要说的话,就是自己使自己成其为这样一种状态,而没有外在力量的强迫,没有外在压力,没有外在制约,没有外在限制等等,这样的含义。道法自然,那不是说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而是讲道应当以自己做为它效法的对象,道使自己成其为自己这个样子、这个样态,而不是任何一个事物使道成其为这样一个样态。所以道法自然实际上不是别的,就是道性自然,道的本性就是自然。

刚才我们讲到自然这个词不能做名词讲,而是做为一个形容词,形容没有任何外在的压迫,没有外在的制约,没有外在的限制等等这些含义,如果大家不同意这种说法的话,那我们还可以再举出老子书中其它几处关于自然的一些话,我们来再仔细地考察一下,自然是不是这样一个含义。除了这一段话之外,在《老子》的一共五千言中,还出现了自然这个词四次,一共出现了五次。

2、几种政治统治的模式

比如说在第十七章中,他讲了一句话,“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太上,下知有之”,这里讲的太上不是简单的一个时间范畴、时间概念,更为重要的可能是一个价值的范畴、价值的概念。太就是无以复加、最好的,最好的这么一种政治统治的模式、政治统治的方式是什么?应当是下知有之。什么叫做下知有之?就是做为普通百姓、做为下面的人,只知道有这么一个统治者,而这个统治者做了什么事,不知道,也许他做事了,也许他没做事,但是百姓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这样一种模式、这样一种体制,在老子看来是最好的一种模式。

我们现在说那些当领导的有时做得事越多,做得事越多实际上是让百姓在做事,不是他在做事,那可能再做得不好的话,就变成一种扰民。所以西方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中也有一句话,管得最少的政府其实是最好的政府,而这个话现在做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理论,其实在老子的思想中早就有,就是第十七章这句话,“太上,下知有之,”只知道有这么一个统治者,这个统治者做了什么事,大家不知道。

是比尧舜禹汤更为伟大的人物。其次是亲而誉之,就像尧舜禹汤,这样的人物。

“其次畏之”,再其次就是人们害怕他,人们为什么害怕他?因为他很厉害,因为严刑峻法,任何一个人如果一旦触犯了刑律,他都会给你严厉的处罚,比如像秦始皇这样的人,人们害怕他,但是他的地位就要比尧舜禹汤要低。

再下来第四个层次,“其次侮之”,其次人们连怕他都不怕他了,他不管怎么样的嚣张,不管怎么样表面上多么厉害,人们都不怕他,人们就敢说他、敢骂他,这是最低的一个层次。

《老子》接着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我们讲前面这些话,主要是在讲太上这句话,其实是为了讲自然,为什么讲到这个自然呢?他讲的就是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做了很多事,但是就百姓而言,他认为没有一个人干涉了我,不是因为别人干涉了我,而使我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好象是没有人管我,我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就这样做的,不是别人教导我这样做的,不是因为别人劝告我这样做的,而是我自己这样做的,我自己这样做的就是所谓的自然。那么在太上的时候,人们只知道有一个帝王、有一个管理者,而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老子看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除了直接讲到自然的话之外,在《老子》书中还间接地讲到一些话,我们从这些话中也可以体会到老子所讲到的自然是一个什么样的含义。比如说,老子书中还有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就是祭祀的过程中,用草扎起来的那种祭祀品,一次性的,祭祀完了以后就扔了。在儒家看来天地是一个仁爱的化身,阳光雨露哺育万物,哺育万物了以后把这一切万物都给了人类,所以在儒家看来天是一个仁慈仁爱的形象。但在道家看来,在老子看来,天地不仁,它以万物为刍狗,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在它看来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异的、没有区别的。圣人不仁,这里的圣人也不是一般的圣人,他讲的是有职位的人,以百姓为刍狗,这一个统治者他以百姓为刍狗,他不是亲爱某一些人而不亲爱一些人,他对一切人都一样。

这里有一句话说不仁,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不是说他们不做对民众有利的事,不是说他们只做对民众有害的事,不是这样一个概念,也不是这样一个含义。而是他做任何事或者他不做任何事,都没有一种考虑、没有一种想法,是说我故意做这件事,因为做了这件事可以对他人、可以对民众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会不会带来什么好处,他没有想,因为没有想,所以他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是自然的。我们现在其实在很大意义上仍然在讲到这样一个话,说谁自然谁不自然,导演告诉演员你应当自然一些,自然一些是说别太戏剧化,别太演戏、别太表演,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放松,这是自然的意思。那么这个意思其实就是自然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本来的意思就是如此,自然不是别的,就是没有外在约束,怎么样就怎么样,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这才是自然。

4、自然是道的基本属性

这样一种自然在老子看来,它是道的一个基本的属性,自然是道的基本的属性,道成就了天地万物,道成就天地万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阳光雨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这就是自然,地气上升,天气下降,这样一个过程本身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谁命令它,没有谁制约它,就是如此,这样的一个过程不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者不成就什么。那么道化生为天地万物也是如此,它不是因为要成就天地万物才化生天地万物,它什么都不想做,它即使做了,也没有任何的想法,也没有任何的索求。

持一种自然的状态。所以自然这个词,它是道的一个属性,是道做事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既然是道的一个属性,既然是道做事的一个基本的原则,那么我们人包括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化育而来的,都是由道化生而来的,那我们做事也应当像道一样,也应当遵从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自然的原则。

5、“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核心

所以老子讲到“道法自然”这四个字,甚至可以说是《老子》五千言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四个字,是老子哲学、老子思想的一个核心,它所遵从的一个原则就是自然的原则,而这个自然的原则就是没有外在强制、没有外在约束、没有外在压迫。我们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你想这样做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我们一个人想着要去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可能有一个欲求、有一个想法、有一个愿望,因为我做了这件事可以得到什么、不可以得到什么,当我们有这些想法的时候,其实就不是那么自然了。而这个自然在老子看来,人类的这样一种自然的状态,是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清楚、最为明白的,所以老子对于婴儿、对于那些小孩,他给予赞美,他觉得那些小孩没有受到后来利欲观念的一种约束、一种诱惑,所以他们做事才是最自然的,他的德行才是最足的,他提倡我们一个人就应当像小孩那样,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

老子也推崇一种璞,我们讲到返璞归真,在老子的哲学中讲到一个璞字,璞就是不加雕饰、不加修饰。所以中国古代对于事物的一种追求的境界,就讲到对于自然的追求、对于璞的追求,中国古代的艺术所追求的境界是什么?最高的境界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有的人讲到绘画应当是什么?像唐代一个画家说,“同自然之妙有”,自然界本来是什么,你就把自然界本来有的东西,通过这样一种方式,通过你的手、通过用你的笔把自然界本来有的那种状态给它都画出来。比如中国人讲写字,写字的那一点不叫点,它叫侧,它说那就像一个巨岩在悬崖边上独立着一样;它把那一横不叫横,它叫勒,那一横是要有力度的,就像马的缰绳用了力以后所出现的那种状态,应当是有力度的;还有那一竖也不叫竖,说那一竖应当“如万岁之葛藤”那样自然的垂挂下来。这样一些思想、这样一些观念,其实它最早的根源都是来自于《老子》遵从自然的这样一种思想,那么对于自然的这种推崇、对于自然的这种赞扬,在老子的书中虽然讲得话不多,但是这应当是一个最高的追求,老子所最高的追求就是自然。

6、自然与无为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们还可以再通过其它的话去引申一下老子这个思想,比如说自然与无为之间的关系。老子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讲就是自然,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讲就是无为。那么我们刚才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讲,自然就是没有外在的约束、没有外在的限制、没有外在的强迫,是这样一种意思、这样一种状态。《老子》书中还讲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实际上已经开始在讲无为了,但是讲无为他不是在讲无为,他还是在讲自然,他最后一句话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为什么要这样讲呢?是说我不敢为,为什么不敢为,以辅万物之自然,所以不敢为。

7、希言自然

《老子》书中还有一句话,只有四个字,叫“希言自然”。希就是稀少,言就是政律,我们现在讲到法律制定得越多、规则越多、规程越多,人们变得无所适从,所以作为一个统治者、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当是少发政令,少发这样一些指示,那么其他人才可以做到自然,这就是“希言自然”。

8、道法自然的真正内涵

有一句话,“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地当然也是万物,但是天地不是宇宙间的普通一物,天在上地在下,天地之间有万物,它没有说天地之间的这些东西都是自然物。通过这些我们想要给大家说明,老子所讲到的自然这个词,不能按照我们今天把它名词化了的这样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不正确的、不对的,它就是一个没有约束、没有制约的意思。

那么老子讲自然的这样一种意思、这样一个观念,在后代很多人也都这样讲,比如说宋代的经学大师、易学大师、相术学大师邵雍,他就对中国的历史做了一个分析、做了一个说明。他说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代,分别叫做皇的时代、帝的时代、王的时代和霸的时代,它叫皇、帝、王、霸,当然他也把霸叫伯。他说皇的时代就是以道化民的时代,我们现在来看就是黄帝、伏羲、女娲那样的时代,以道化民的时代,人们所遵从的就是一个自然,这应对了老子书中所讲到的“太上,下知有之”这样的话,而这是最好的时代。第二个时代是帝的时代,他说是以德化民的时代,道与德之间是有区别的,德不是别的,德就是一种自德,老子讲到道就是自然,而德就是没有失去这种自然。到了第三个时代,叫王的时代,就是以功劝民的时代,你一个人做了好事,我对你有奖赏,你做了坏事,我对你有惩罚,鼓励大家做好事、不做坏事,是这样一个时代,那是王的时代。还有就是霸的时代,就是一个以力率民的时代,就是一种强权政治,就是一种尔虞我诈,那就是到了春秋末期、战国时期的这样一个时代。他讲中国的历史都是如此,而他所遵从的、所敬仰的、所赞赏的时代就是一个道的时代,一个皇的时代,一个帝的时代,一个遵从自然的时代。

从领导者来讲应当是少发政令,应当是少做事;作为百姓来讲,应当是自己只做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事,这样一种状态,在老子看来才是一种最好的时代。那么也可以说《老子》五千言也讲政治,它不是不讲政治,它讲的政治是社会政治,跟庄子不一样。庄子有时候是讲个人安身立命的一种政治,老子讲的是一种社会政治,社会的状态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给我们指出来,应当是作为统治者来讲不做事、少做事,而百姓自己只做自己的事,这样一种时代,这样一种状态,这是他为我们所描绘的一个社会的图景。所以他讲到,“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一种田园村舍般的生活。当然到了现代社会,一个人要去过这样一种生活,追求这样一种状态,其实是很难的,甚至是做不到的,因为做不到,我们才觉得可贵。

我们一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心境、为自己的心情留下来一片净土,我们有时就要想一下,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那样去做,我要不要不做,我要不要少做一些,有的时候我甚至什么都不做,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为什么一定要去看别人的脸色做事,作为我们一个领导者,为什么要那样想着贪大喜功、好大喜功,这是老子哲学给我们现代的人可能所做的一种启示。而在他看来,用一句话来讲,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一个根本,老子反复强调的、老子哲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除了道之外,那就是自然,自然是对道的一个说明,是对道的属性的一个说明。我们一个人信奉道、遵从道,我们一个人就应当信奉自然、遵从自然,用老子的话来讲,作为一个人应当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这个话老子哲学中具有首要的地位。

老子论无为

哲学稍微有所接触的人都会知道,道家老子是讲自然无为的。我们刚才讲的是“自然”两个字,接下来我们讲一下“无为”两个字。

1、何谓“无为”

无为的为当然就是作为,按照有的人的理解,无为就是不做事、不作为,无为不是不做事,也不是不作为,无为是人的一种行为。为什么要有这种行为呢?这种行为是为了遵从自然,所以在老子的哲学中,自然一词出现了五次,而无为这个词虽然出现了十四次,但是在老子的哲学中,并不是说无为就比自然还重要。我在前面讲到,自然是从属于道的,是道的一种属性;那么现在又讲到无为,无为又是从属于自然的,是自然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对于人事而言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自然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就是无为,所以无为是从属于自然的,也就是说,自然是从属于道的,无为是从属于自然的。道是第一层次的,自然是第二层次的,无为是第三层次的,老子哲学中的这一种层次的关系,我们应当搞清楚。

那什么是无为呢?按照老子的理解,顺应自然就是无为,表面上看来,无为也许是不做事,也许是做事而不图报答,这都可以是对无为的一种解释。老子讲到“我无为而民好静,我无事而民自朴”,这里的我都是讲统治者,那么这里讲到了无为,为什么要无为?我们先来看一下,有的事情有的时候是不能有所作为的。

老子讲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为无为”这三个字而言,不是无为、没有作为,无为也做了一种为,做了一种无为。这就是类似于我们说一个人可以说话,也可以不说话,表现上看来不说话这是无为,但这里头不说话不是简单的不说话,而是选择了一种不说话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在这个选举权中,有三种权利,一种是赞成的权利,另一种是反对的权利,还有一种弃权的权利,在一个场合我可以赞成、投赞成票,我可以反对、投反对票,但是当我觉得我既不能赞成也不能反对的时候,我投了一个弃权票。这里说弃权其实是不准确的,为什么不准确?不是别人剥夺了我的权利,也不是我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权利,是我主动选择了这样一种权利,我不能赞成,我也不能反对,我只有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我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

2、汉代的无为而治

战国、秦代连年不断的战争,对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是经过惠帝、文帝、景帝五、六十年的与民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到了武帝登基的时候,达到了汉代的顶峰时代。当时讲“京城之钱,累巨万”,那种铜钱用皮筋皮条串在一起,铜钱都生锈了、都锈在了一起没法再用了;太仓里面的粮食都变坏了、腐烂了,说明了社会的生产、社会的财富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有了一个很大的恢复,也可以说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我们并不能说到了景帝登基之前,汉代人们已经不为衣食犯愁,不能这样说,但是可以说,与汉朝初立朝代的时候,那根本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3、君道无为,臣道有为

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作为一个统治者、作为皇帝、作为国王、作为丞相,他所做的事可能并不是要去做具体的事,道家所讲的这样一种无为。到了后代,到了《淮南子》、《吕氏春秋》,都把它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君道无为,臣道有为”。君可以不做事,不做事不是说他什么事都不做,他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把一个合适的人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让他去做事,而他自己不需要做事。丞相作为皇帝、国王的一个助手,他所要做的事也是这样一件事,就是向皇帝举荐官员,谁应当合适做什么事,他只需要把这件事做好,那么其他的人、其它的事情他不需要做,这就叫做君道无为。而臣道必须有为,不能说作为一个部长、作为一个具体办事的人,也不做事,他是需要做事的。这是我们首先要分清的,这里的无为不是不做事,它是分两种情况,是做什么样的事,作为君是不做事的,作为臣必须是要做事。

那么作为君,道家讲的这一套无为的政治,从君道的理论上来讲,其实有三层基本的含义。第一层含义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第二个方面是“我无欲而民自正”,是讲作为君王,无为的一个表现就是你的无欲;第三层含义是“迫不得已而做事”,做了事做出来了成绩,功成事遂,但并不以功臣自居。从政治学的意义上来讲,从君王、王道政治的意义上,无为具有这样三层含义,所以它并不是简单的不做事。

4、具体到个人的无为

那么对于我们一个具体的人,对于我们一个普通百姓而言,我们怎么去做到无为?无为是我们的一种选择,就像我刚才所讲到的,沉默并不是简单的不说话,弃权并不是放弃权利,沉默是我主动的选择了沉默,弃权不是说我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而是我主动地选择了这样一种权利,我主动地放弃了自己作为赞成、作为反对的这样一种权利,我选择了这样一种权利,所以这里边是自主的。作为一个个人,为什么这样去做?都是因为顺应了当时的一种实际的需要,那么这种需要是什么?在这里我们讲到,无为是从属于自然的,道的本性是自然,自然是没有外在的约束、没有外在的强迫、没有外在的压力,自其然而然,那么无为是达到自然的一个途径,所以无为是从属于自然的。我为什么要不说话,为什么要不做事?我不说话、不做事,不是我什么话都不说,不是我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我通过这种不说话、通过这种不做事,所产生的一种效果。

有意思、没有意义了。实际上无为是一种智慧,它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无为不是简单的说我什么都不做,表面上看来是不做,但实际上他是在做,他是在仔细的在筹划着、在想着应当怎么样。

5、自然和无为的关系

我们讲到无为,也讲到了自然,如果把自然和无为合起来讲,就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的一个基本的归宿,也是一个基本的倾向,它就是讲自然,就是讲无为。那么自然和无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无为是从属于自然的,自然是最根本的,自然是个一般的状态;无为是达到自然的一个途径。那么这样一种无为的观念、这样一种自然无为的观念,它对中国古代社会、对中国的文化也产生了一种深远的影响。

6、无为是一种高深的境界

我们刚才讲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为了一个什么?为了一个无为。做了一个什么?做了一个无事。无为并不是没有为。其实最高的、最好吃的东西,你是说不出来它有什么味,既然一下子说不出它有什么味,那就叫无味,不是像矿泉水那样淡而无味,那也是无味,当然矿泉水这样一种淡而无味也是很好的,不管你喝什么,你喝可口可乐、雪碧,那里边都有味,但是其实最佳的饮料就是矿泉水,它没有味。最高的汤不是说它咸,不是说它酸,不是说它甜,而是其中有酸有咸有甜,但是既不酸、又不咸、又不甜,那叫合,那叫无味。中国古代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就这样一种无为的境界,这种无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