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音乐教案反思模板

时间:2023-07-26 06:23:36 作者:江sx 条据书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中班音乐教案反思模板篇一

1、学唱歌曲,尝试轮唱。

2、体验歌曲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音乐磁带。

一、田鼠弟弟没起床。

1、田鼠弟弟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来,我们怎样帮助他?

2、我们来学唱歌《快起床》,唱给田鼠弟弟听。

二、弟弟,起床吧。

1、教师完整演唱一遍,幼儿轻声跟唱。

2、歌曲里唱了什么?用什么样的歌词劝弟弟起床?

3、朗诵歌词,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4、重点学唱:"钟儿已经敲响"这句。

5、完整演唱歌曲。

三、弟弟,快快起床。

1、田鼠弟弟起床磨磨蹭蹭的。我们来学习轮唱,用轮唱的方法让田鼠弟弟别磨蹭,快起床。

2、教师介绍轮唱的方法:一个声部先开始,结束时重复最后一句。

3、幼儿尝试轮唱。

4、提醒幼儿注意轮唱中的问题,集体练习。

5、学会这首歌,我们就可以唱着这首歌去催别人快起床了。

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为上做好准备。

最新中班音乐教案反思模板篇二

(1)学唱歌曲,并随音乐合拍地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2)体验歌曲中传达的劳动的愉快心情。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鞋匠舞》音乐磁带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师:有一个鞋匠,他每天都在给别人做鞋子,你们来听听他是怎样给别人做鞋子的。

(2)教师带领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并体会歌曲中传递的愉快情绪。师:鞋匠是怎样给别人做鞋子的呢?师:他做鞋子的时候用了哪些东西呢?师:你觉得他是一个快乐的鞋匠还是一个伤心的鞋匠?为什么呢?师: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开心的鞋匠吧。

(3)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1~2遍。

(5)教师提取幼儿创编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6)教师有重点地指导幼儿按节奏合拍地做动作。

(7)在幼儿较熟悉动作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随乐表演,并鼓励幼儿表现出鞋匠劳动时愉快的心情。

(1)通过活动让幼儿能随音乐有节奏地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2)通过活动让幼儿能通过表情、歌声来表现鞋匠的愉快心情。

在进行本次活动中,我在音乐技能方面,首先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做鞋子的各种动作,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节奏做出反应,自如地跟随音乐变化节奏动作。在情感与社会方面,我强调幼儿与同伴合作舞蹈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虽说事前准备了一些动作,但是我在活动中留给幼儿大量的学习空间,例如多次在活动中问幼儿“有没有动作看不懂”,当幼儿表达自己看不懂时,我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通过下面环节进一步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规律,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幼儿。

最新中班音乐教案反思模板篇三

现今社会不管是哪个场所都会有一样东西——镜子。镜子是当代社会所有人所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对镜子认识的基础上,配上范晓萱的健康歌由此引伸了《魔镜》这一堂音乐游戏课。

活动目标

1、当别人在发言时会尊重他人。

2、会遵守游戏规则。

3、凡事能踊跃参与。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过程:

团体讨论:哪些场所会有镜子?为什么要照镜子?

主要活动:镜子游戏

当镜子的人必须模仿照镜子的人所做出的动作。

(1)、老师先和全体幼儿玩,每个幼儿先当镜子,由老师当照镜子的人。

(2)、静态到动态的动作,如跳跃、弯腰、举脚……

综合活动:律动—全身运动(健康歌)

(1)、播放范晓萱的歌: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2)、随着音乐全身扭动,当音乐停下来,每个幼儿必须停下来摆一个动作,当音乐再继续,则开始动,等音乐停,再摆个姿势(可强调:每次不同,和别人不同)。

(3)、接着变化玩法,当歌词唱到“左三圈”时,“三圈”不唱出歌词改换成拍手,“右三圈”的“三圈”改成拍手。脖子扭扭,“扭扭”改成不动渐进,变化玩法规则。

活动延伸

1、科学角加入迷宫图配合主要活动中加入的镜子,玩“看镜子走迷宫”的游戏。

2、“健康歌”录音带放在音乐角,供小朋友角落时间自由使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最新中班音乐教案反思模板篇四

1、尝试模仿蒙古族提、压腕的挤奶动作,能根据音乐的特点用肢体动作表现出自豪、轻快、喜悦的情绪。

2、感受蒙古族舞蹈的风格。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1、观看ppt,感受蒙古族人的生活。

提问:这些人都在做什么?

2、小结:他们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蒙古族大多数过着放牧生活,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挤奶是蒙古族姑娘的一项劳动。

1、提问:谁来学学他们是怎么挤奶的?

2、个别幼儿模仿动作,教师给予指导。

3、集体学习蒙古族提、压腕的挤奶动作。

4、提问:挤奶前要做好什么准备工作?

小结:挤奶前要准备好装牛奶的桶,还要挽好袖子哦。

5、引导幼儿集体学做挽袖动作。

1、听音乐,教师示范表演《挤奶舞》。

2、提问:挤完了满满一桶的牛奶,我刚才还做了哪些事情?

小结:挤完了牛奶,我的心里真高兴,快快乐乐地骑马回家去了。

3、引导幼儿学习硬肩、骑马的动作。

4、引导幼儿跟随教师完整学做舞蹈。

活动反思:

最新中班音乐教案反思模板篇五

1、欣赏歌曲,感受歌词内容,能用动作表现歌词。

2、初步尝试交换舞伴,感受和同伴共舞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音乐(请你和我跳个舞)、幼儿右脚贴标记(两种颜色)

重点提问:歌里是怎么跳舞的?做了哪些动作

小结:我的脚要踏踏踏,我的手要拍拍拍。(一边说一边做动作)

2、再次欣赏歌曲

重点提问:除了这些动作,还有哪些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小结:伸左脚、伸右脚(一起试一试,提醒幼儿根据脚上的标志尝试动作)

请个别幼儿做做歌里的动作

1、老师邀请个别幼儿跳舞

重点关注幼儿动作的正确性,用记号提醒幼儿掌握左右脚

2、幼儿两两结伴进行舞蹈

重点关注两两面对时左右的方位

1、变成双圆圈

根据红绿颜色的标记变成双圆圈

2、集体舞蹈

讨论:怎么交换舞伴?

小结:只要一个圈的孩子不动,另一个圈的孩子朝着同一个方向交换一个朋友,就能找到一个新的朋友。

本次活动是一次舞蹈活动,因此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动作的表现。活动中,我通过欣赏、表现、个别示范、集体尝试等多种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借助歌词进行表演。(.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由于动作的表现有歌词的依托,因此表现难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是我通过对个别孩子表现力的关注,从而提升孩子表现的表情、动作的优美,同样对孩子的舞蹈动作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

活动的亮点在于利用简单的道具(一个有颜色的记号),既很好的解决了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左右脚的区分,又降低了集体舞的难度,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和孩子产生良好的互动。集体舞的学习以孩子自主探讨为方法,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但在这个环节,我还可以更退后一点,不要太急于抓住一个正确的答案就马上尝试,可以多听听其他孩子的想法。

舞蹈活动是一种美育活动,教师优良的教学素养和音乐才能也为孩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整个活动孩子情绪愉悦、积极,表现欲望非常强。

最新中班音乐教案反思模板篇六

1、理解诗歌内容,有节奏地朗诵诗歌。

2、学习使用相同句式结构创编诗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与诗歌内容相关的ppt。

师:你还知道有什么水?

(二)、指导幼儿初步学习理解诗歌。

(1) 师:老师将这些图片上的各种水编成了一首诗歌,名字叫《水》。

幼儿倾听诗歌一遍.

(2) 师:你听到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幼儿自由描述)3、学念诗歌(1)、教师念,幼儿倾听想象。

师:我们来听一听诗歌里念的是不是这样子的。

师:这个节奏谱认识吗?

大家一起拍打节奏问:你们想不想也来有节奏地念一念这首诗歌呀?

问:你们还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吗?

(3)、幼儿集体朗诵。

5、 幼儿集体朗诵诗歌。

问:刚才我们说到的这些水,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

2、鼓励幼儿做小小诗人,动脑筋编诗歌。

师:你愿意把你知道的其他水也编进我们的诗歌中去吗?

3、师:今天回家把你编的这首好听的诗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附诗歌:

教学反思

事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是很好,没有能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奇妙,感知水的特性。

最新中班音乐教案反思模板篇七

1、学习歌曲,并能熟练演唱歌曲,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松鼠可爱有趣的形象。

3、让幼儿对小松鼠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愿意与小动物做朋友的情感。

4、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5、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有关小松鼠的视频资料、ppt、小松鼠手偶及大松树。

1、以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幼儿对小松鼠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谜语,你们猜猜是什么?(谜语:尖尖嘴巴像老鼠,一身茸毛尾巴粗。爱在森林里边住,爱吃松果爱上树)

2、观看小松鼠的视频资料,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松鼠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

师:小朋友们都见过小松鼠吗?小松鼠长什么样呢?让我们看过这段视频后就知道了。

3、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ppt)

(1)小松鼠长的像哪种小动物?(老鼠)

(2)小松鼠的身体有什么特征?(眼睛大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也是大大的)

(3)小松鼠的尾巴长的像什么?有什么用?

(4)小松鼠有哪些本领?(会爬树,会瞌东西)

(5)小松鼠爱吃什么?(它们除了吃坚果、野果外,还吃嫩枝、幼芽、树叶,以及昆虫和鸟蛋)

4、学习歌词并为歌曲创编动作

(1)情景演示歌词

师:其实,小松鼠最爱吃的就是松果了,不信你们看。(出示大松树及小松鼠手偶)并向幼儿情景展示儿歌。

(2)幼儿学习歌词

(3)让幼儿为歌词的每一句创编动作。

5、欣赏歌曲(磁带欣赏)

师:小松鼠看见小朋友们都表演的这么精彩,都忍不住唱起歌来,你们听。

6、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弹奏歌曲。

(2)分别用大象和小松鼠不同的形象来演唱歌曲,让幼儿选择出本首歌曲要用轻快的声音演唱。

(3)集体学习歌曲

7、让幼儿演唱歌曲,并尝试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来表现小松鼠可爱有趣的形象。

8、通过观看视频,教育幼儿要爱护小动物,要和小动物们交朋友。

活动中幼儿能在教师的动作引导下,一起积极的做动作。对于歌曲中歌词与动作的搭配,大部分幼儿都能跟着歌词想起动作。活动注重集体性,充分体现生生合作 本次活动是全班幼儿一起进行的,体现了集体性,分角色表演中体现生生间的合作。活动很好的完成了。 幼儿在活动中参与度很高,集体游戏时都能积极参与。

小百科: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中的一个科,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科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与其他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又被合称为松鼠形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