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设计大全

时间:2023-06-23 11:53:40 作者:曹czj 口号大全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2023年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设计大全篇一

(一)知识教学点

1.读懂课文,弄清“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诺贝尔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教育学生学习诺贝尔的爱国情感以及对全世界、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对和平的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诺贝尔将自己的巨大财富贡献给全人类,引导学生体会其心灵之美。

(一)教师教法:课外,鼓励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以了解诺贝尔本人;课外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并通过感情朗读以完成本课的教学。

(二)学生学法: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一)重点

理解“最后的辉煌”的意思,体会诺贝尔对祖国、对世界、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

(二)难点

了解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及其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三)解决办法

通过自学、感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及感情朗读突破重、难点。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学、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诺贝尔的故事和图片,都有谁带来了?

(教师鼓励搜集资料的同学,请他们介绍自已搜集到的资料,也可通过实物投影将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教师总结并导入:那么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又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揭示课题并板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拿不准的字音和生词提出来请其他组同学帮助或教师指导。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先请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1)“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

(2)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诺贝尔的?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议答。

(1)“最后的辉煌”指的是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将他的巨额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对人类科学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课文写了诺贝尔两件事。一是写诺贝尔是伟大的发明家和举世闻名的企业家,拥有巨额的财产;二是写诺贝尔临终之际将所有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做为医学教育事业及奖励基金。

这两件事之间是因果关系。正因为诺贝尔创造了将近二百万英磅的财产,才为晚年的捐助创造了条件。

(学生汇报时,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其他小组补充。)

4.你觉得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l)学生默读勾画理解。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采用读句子、抓词语、谈理解的方法汇报交流,彼此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4)指导朗读。朗读时重点指导学生抓句子,以体会诺贝尔对事业的执著以及对祖国、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

(四)学生质疑,谈感受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2023年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设计大全篇二

1.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主人公是西汉名将李广。李广驻守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

2.哪位同学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3.谁能只用短短期20个字,把它复述下来呢?(卢纶可以)

1.板书课题、作者,指名读,齐读。

2.小组内先处理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注意指导“塞”、“曲”、“棱”的读音)

3.小组展示(达到目标:通顺无错误)

4.划节奏读----小组再试读----再次展示(达到目标:有清晰度、表现力。适当的停顿)停顿是表达语意的重要手段使得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5.关键词语重读----加着重号-----再次重读展示(能说明重读它的理由,渲染环境,读出意境)

6.师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演绎(配乐朗读)

1、诗中的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印象?

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师生合作。

李广作为我国历的一代名将,赞颂他的可不止卢纶一个,其中唐代的王昌龄也写了一首诗———《出塞》。

办一期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手抄报。

2023年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设计大全篇三

来自北国的同学们或许对海底森林——红树林很感兴趣,那里是另一番绚丽多姿的景象,海风吹来,绿浪翻滚,真是美妙的人间仙境。课文就带领学生畅游这神话般的大花园,感受祖国的伟大。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色的吗?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林吗?激发学生兴趣。

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板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3、师: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指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喜欢红树林的理由吗?

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

4.指导朗读:美读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1、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

一、总体把握:

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红树林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

二、内容探讨:

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

四、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

红树林

神奇

美丽

奉献

2023年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设计大全篇四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龟裂、失魂落魄、疲惫”等词语意思。

3、找出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感悟母亲的养育之苦,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明白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母亲的养育之苦。

找出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感受母亲的养育之苦,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加深体会母亲生活的辛苦,进一步理解母爱的无私崇高,激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

1课时

1、大声读,读准生字词;细细想,课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2、交流: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贫穷、辛苦、瘦弱,无私、关爱孩子、通情达理……)6分钟后看谁学的最好!

1、课文中有些句子,最能反映母亲的苦,最刺痛作者和我们的心,请你仔仔细细地再读一下全文,划出来好好读读。

2、师:同学们,如果把这些片段想象成一个个画面,哪个画面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预计从两、三个画面中去深刻体会,主要是画面一、三、四)

3、引导汇报形式:学生在汇报中,教师主要抓住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细细感受。

画面一: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切入点:震耳欲聋

(1)什么叫“震耳欲聋”?听到这样的声音会是怎样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2)可是,妈妈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停止过吗?你怎么知道?(从书中找证据)

(4)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母亲,即使这声音震耳欲聋,穿透云霄,为了孩子,她依然工作着,慈母的情就深在了这震耳欲聋的声音里。

画面二: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慈母的情深在弯曲瘦弱的脊背里。

(这瘦弱的脊背挑起的是生活的重担,这瘦弱的脊背是孩子们的天。)

画面三:

(1)为什么母亲的眼睛疲惫不堪?想象一下,那本应该是怎样的眼睛?

(2)提问:“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我看到的是母亲怎样的背?

(3)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即使带着口罩,我看到的是母亲怎样的脸?

(4)师小结,指导朗读:

这样的母亲怎不令我惊讶,这样的母亲,怎不令我辛酸,怎不令我痛心,所以,作者一次次地呼唤“我的母亲”。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画面四:

(1)齐读。

(2)提问:这里有几个词最能打动人,你找出来了吗?为什么?(龟裂、塞)

(1)提问:作者一连用了四个“立刻”,你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小结: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就在这枯燥、单调的劳作中。同学们,母亲的情就深在这枯燥、单调的劳作中。

4、面对如此憔悴、疲惫,甚至可怜的母亲,我却来向她要钱,要她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要她累死累活一天也挣不来的一元多钱。不为别的,只因为(引读课文第一节),只因为(引读课文第三节)。

5、品读母亲的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读出母亲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个性化感悟母亲的纯粹朴实之情,忘我无私之情,博大深沉之情,满怀期待之情和无比骄傲之情。)

7、交流写话内容,对话互动。

1、反复读母亲的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2、齐读但丁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3、爱需要表达,课文中的作者用他的方式回报了这份深沉的母爱。那么,也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这份最真、最纯、最珍贵的母爱。

(齐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写一首小诗赞美母亲,抒发热爱母亲之情。

2、写一段描写母亲外貌、语言或动作的片断。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留心观察身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一份份独特的恩师情深、严父情深、朋友情深!

18、慈母情深

震耳欲聋疲惫不堪

龟裂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年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设计大全篇五

千岛湖在浙江淳安县境内,逆水而上70千米,就是风光如画的黄山;顺水而上,经新安江、富春江,可以到达杭州的西湖。千岛湖浩瀚赛太湖,秀丽比西湖。湖边群山环绕,湖面岛屿众多。湖岸上全是茂密的森林,奇山、异石、溶洞、瀑布、人文古迹错落其词。这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所谓“千岛”可不是夸张,实际上这里还不止1000个岛呢!在水位最高时,湖面上有1078个岛屿,大的几十平方千米,小的两三平方千米。这些岛各有特色,有的因动物知名,有的因花树着称,还有的因名胜古迹而闻名遐迩。

猴岛是千岛湖的“花果山”。当游船靠近小岛的时候,岛上的猴子纷纷跑到岸边,等待游人的食物。猴群中有一只身材魁梧、尾巴高翘的猴子,是这里的“齐天大圣”。在争夺王位的时候,它把另一只公猴打得落荒而逃。

王龙岛,又叫蛇岛。岛上有四个蛇场,上千条蛇:眼镜蛇、银环蛇、蝮蛇、五步蛇、竹叶青……在这里人们能看到蛇自由活动,捕食和相斗的场面。

在清心岛上,有人工驯养的梅花鹿。它们围在游人身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游人带去的嫩枝嫩叶。如果你高兴,它们还愿意跟你合影留念。

桂花岛,正像它的名字一样,岛上到处生长着野桂花。每年秋天,小岛就弥漫着一片芳香中。

“鱼跃千岛湖”是千岛湖的另一景观。自千岛湖形成后,80多种鱼在湖中安了家,有常见的草鱼、鲤鱼、鲢鱼,也有珍贵的鳜鱼、鲑鱼等。捕鱼的场面非常壮观,一网下去,少的几十千克,多的几百千克。

这样一个优美富庶的地方,其实出现才不到40年。这里原来是一片山地,1957年开始动工兴建新安江水电站。1959年,100多米高的电站大坝建成,把新安江的水拦住储蓄起来,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人工湖。它的蓄水量相当于3184个西湖的水容量。由于水库淹没了不少山岭,露出水面的山巅就成了无数的小岛,所以水库叫千岛湖。

新安江水电站是一项综合工程。它发出的电力,供应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工业城和长江下游的广大农村。经过水库的调节,两万公顷的农田免除了水患,旱地改为水田,粮食产量大大增加。新安江的航运事业也得到了发展。山区的木材、竹材、茶叶等土特产品,由水路源源不断地运了出来。水库养殖的鲜鱼,每年可供应市场几百万千克。

千岛湖有开阔的水面,也有幽深曲折的湖湾。在湖的周围和岛上布满了郁郁葱葱地森林,才使千岛湖更加秀美,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过去,由于湖水时涨时落,岸边土质瘠薄,干旱和水淹轮流逞威,一般的植物难以活成。林业科技人员经过艰苦努力,培育出了一个新树种,泡在水里200天也不会淹死,一出水面就又吐出新芽绿叶,这样才有了“水上森林”。“水上森林”又保护了岛上的水土,所以如今千岛湖的森林才这样茂密。

大自然造福于人类,人类要和自然保持和谐。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2023年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设计大全篇六

《灯塔》这篇童话讲的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日夜为航海的船只导航,得到船只和海鸥的欢迎,却也遭到潜藏在水下的暗礁的仇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灯塔》优秀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灯塔的品质,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体会文章结尾画龙点睛的作用。小有有能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并体会灯塔的可贵品质。

2.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体会。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了解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引导学生仔细读读对事物的每种描写,体会灯塔的可贵品质。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体会。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灯塔有关的文章。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灯塔不畏狂风暴雨的侵袭,依然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

3.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文中写了船只、海鸥、暗礁、灯塔、海浪。)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事物的思想。

5.由这几种事物,你又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有些人为了维护正义,不畏艰险,努力去与恶势力抗争,最终取得胜利。)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灯塔下样做一个坚持正义的使者。

【板书设计】

灯塔

坚定履行职责

为人类服务

教学目标:

1.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了解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并仔细读读对事物的每种描写。

2. 通过学习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3. 引导学生体会灯塔面对恶势力毫不畏惧,监守服务岗位的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渎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 思考交流: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重点理解:(1) 暗礁为什么认为灯塔可恶,想把它毁灭掉?

(2) 面对狂风暴雨、雷鸣闪电和咆哮的浪涛,灯塔为什么毫无畏惧?

(3) 你又联想到了哪些事物?

2 朗读指导,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全文,学这则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四、创新发明。

1.分小组说说准备发明什么灯。它的外形怎样?有什么功能?

2.想象发明的灯,把它画下来,配一段文字说明。

3.小组派代表拿图片上台投影汇报,介绍。

4.评议。

五、举办图片、资料展览。

1.收集图片、资料。

2.归类编排。

3.为展览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4.办展览。

六、课堂总结。

1.指名谈谈收获。

2.小节。

(1)动手方面。

(2)发言方面。

(3)创新方面。

(4)兴趣方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投影佳作,欣赏。

1.投影佳作,齐读。

2.评评好在什么地方。

二、投影病文,指导修改。

1.投影病文,自由朗读。

2.谈谈病文的不足之处及如何修改。

3.逐一进行修改。

4.自由读读改后的作品。

5.前后对比、评价。

三、完成“笔下生花”部分。

1.投影。

2.指名读。

3.根据选择的题目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4.将交流的结果进行汇报,老师指导。

四、活动过程。

1.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2.针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或全班点评指导。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灯塔的可贵品质。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灯塔的可贵品质。

2.了解课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灯塔有关的文章。

二、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文,并且积累你觉得精彩的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种?(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三、深入探讨,品读交流。

1.积累词语,说说用得精彩的地方。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种?(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灯塔的形象:

a.大海上有一座灯塔,日日夜夜指示着航海的船只,使它们避免了触礁和搁浅的危险,胜利地完成航行的任务。

b.但是灯塔毫无畏惧,毫不动摇,依然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冲破黑暗,放射着光芒,指示着航行的方向。

c.灯塔微笑地回答:“因为我做着对人们有益的事,心里踏实得很!”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讨论:应该怎样处理语气、语速,才能读出情感。

2.自由练读,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在你的心目中,灯塔是什么?(小练笔)

灯塔,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身边有没有像灯塔这样的人?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设计大全篇七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