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读书笔记感悟与思考(优质5篇)

时间:2023-10-10 19:06:16 作者:雁落霞 策划书 最新教师读书笔记感悟与思考(优质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感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师读书笔记感悟与思考篇一

1.读《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有感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有着相对应的发展关键期。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相反,很多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出现“吃手”这一现象,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长的制止的原因。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集体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对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儿,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择,不要谴责还自己的行为,若是强迫孩子归还属于自己的物品给别人,孩子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现在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奇怪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系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欢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能力。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虽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老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2.《课堂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读书笔记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动态的以及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信息都会不间断地并且不经意地传递给教师和同学,这些来自与学生的信息,有些是教师事先在备课中预料到,但更多的可能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关键是教师要及时捕捉到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及时作出决策来灵活展开教学活动。

案例:爸爸是哪一天回家的?

在四年级有关“平均数”教学一课中,教师在巩固练习中出了这样一道题目:“爸爸出差,5天么没回家,这5天的日期数相加的和是90,爸爸回家这天是几号?”

生:用90÷5=18,18应该是5天里中间的一天,5天出差的日期应该是16、17、18、19、20号,所以爸爸回家这天应该是21号。

教师读书笔记感悟与思考篇二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图略)

生:可能与统计有关。

师:为什么这样说呀?

生:屏幕上有一张表格,还有两位同学在统计气温。

师: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吗?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统计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统计)

二、冲突激疑,自主构建

1.引发

生:我认为气温升得最快的是9时到11时,降得最快是17时到19时。

师:怎么知道这个答案的呀?

生1:因为7时到9时上升了4℃,16-12=4℃,9时到11时上升了6℃,22-16=6℃,11时到13时上升了2℃,24-22=2℃,所以9时到11时气温上升得最快。

生2:15-9=6℃,所以17时到19时气温下降得最快。

师:大家都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的呢?

生:用减法计算出来的。

师:假如不计算,我们能直接看出问题的结果吗?

生:不能!

师:确实如同学们所说,不能直接看出,必须通过计算的方法(板书:计算不能直接看出)。

2.激疑

师:同学们能不能思考一下,如果不通过计算的方法,有办法直接看出问题的答案吗?

[片刻后,学生汇报:做成统计图、画正字、做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等。]

师(板书:统计图):看来,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究竟用什么方法好呢,我们来向书本请教。请大家把课本打开,自学第94页。

[学生自学。]

3.构建

师:合上课本,咱们一起回忆一下,课本中给我们绘制了一张――?

生: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师:好,我们请电脑来帮忙,看看这张统计图是怎么形成的?

(图略)

师:仔细观察,刚才这个问题(投影再度出示问题),不计算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吗?

[学生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1:我发现9时到11的线段所占的格子最多。

生2:我认为9时到11时的线段最长。

师:其他同学的感受呢?

生:这条线段所占的格子最多也最长,也可以说最陡。(板书:陡)

师:线段上升得越陡表示上升最――?

生:快。

师:同样,下降得越陡表示降得最――?

生:快。

[师点击,陡的线段闪烁。板书:陡――快]

师:哦,反过来说,那平缓说明上升得比较――?

生:慢。

师:下降得平缓也说明降得比较――?

生:慢。(板书:平――慢)

4.促思

生:折线统计图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它能准确清楚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板书:变化情况)

5.沟通

师:大家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学生交流。教师投影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

师:现在大家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话想说?

生:……

三、多层应用,体会特征

第一层次:操作应用(完成课本95页“试一试”)

[学生交流。]

第二层次:选择深化

师:同学们,想继续研究下去吗?这里有三个折线统计图。(出示南极等三地同一天早、中、晚三个时刻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这三幅折线统计图分别描述的哪些地方呢?请认真思考,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教师读书笔记感悟与思考篇三

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4月28日—4月29日)我和同仁们来到了美丽的烟台。在两天的研讨中,我聆听了九位优秀教师的课。仔细品味着每一节课,我的心里充盈着无比的幸福,因为在可圈可点的课堂上我收获了很多。

一、男女有别各显风采

做课教师中八位都是女教师,俨然顶起了大半边天。端庄秀丽的她们站在讲台上就是智慧与美丽的完美融合。她们用细腻的情感,精美的设计引导学生快乐地徜徉于品社(品生)的学习中。

青岛即墨市第四实验小学的张校长是本次做课活动的唯一一位男教师。英俊潇洒、气度不凡的他让我们尽享了男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独有魅力。精炼的教学语言,层层深入的活动设计,细致入微的点拨,让我领略了男人的睿智与大气。

二、源于生活鲜活生动

社会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源泉,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并取得实效。活动中,每一位做课教师都能引用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引导学生或思考,或讨论,或交流。

滨州的王老师在执教《男生女生》时,设计了“面对面找优点”这一活动。活动中,他将男生和女生调整座位,分坐两排,并分别分为两组,给对方找优点(男生为女生找优点,女生为男生找优点),并写在“优点卡”上。汇报交流时,两个男生读出他们为女生找到的优点后,都说:“其实女生的优点还有很多,所以后面加了省略号。”听到来自孩子口中的真诚话语,我的心暖融融的。因为教师没有刻意的说教,而学生已经将“互相欣赏共同进步”的内涵浸润于心。

再如,泰安的武老师在执教《同在蓝天下》“关爱残疾人”这一环节时,她介绍了现就读于烟台市水运技校的孙园娜自7岁开始,就背着身患残疾的张芹同学上学的事迹。风雨无阻,孙园娜一直背了9年,直到把同学张芹背进烟台市一所职业中专。虽然课堂上,武老师只是出示了一张“孙园娜背张芹同学上学”的图片,而且教师也只是用寥寥几语概括了孙园娜的事迹,可是这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却悄然感动着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有爱心的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关爱着残疾人,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成为其中温暖的一员。

三、动感课堂任我畅游

信息技术与品社(品生)的巧妙整合让课堂教学动感十足。执教《天堑变通途》的张校长在引导学生说出身边、周围的交通情况的基础上播放了一段“山东交通发展状况”的录像。准确的数字,生动的解说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山东交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特点。

地高天寒的青藏高原之所以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走近了学生的心海,亦源于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东营的商老师在学生交流对青藏高原的了解的基础上,先后播放了《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和《青藏高原的风光》等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走进了那方圣洁的土地,了解了藏民的生活习俗等。

再如:临沂的胡老师在执教《帮帮残疾人》一课时通过课件展示了“几种残疾人”的典型案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篮球女孩”—钱红艳的故事。那个细小的声音,那个用篮球做鞋子行动的画面深深地震撼着学生。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她的悲惨命运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

以赏识的眼光审视着这九节课,我真的受益匪浅,于是信笔写下了几句朴实的小诗,以表达自己的心声。

教师读书笔记感悟与思考篇四

智慧教育理论在新加坡、美国、韩国的提出,引发我们对今天的中学教育教学的深刻思考。对国际智慧教育做了介绍,同时阐述了国际智慧教育在中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进行了剖析与思考。也对现当代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重视中学教学和现代信息手段合理结合,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个人以及政府共同合作与配合与协作,最终推动实现学校教育的最优化。

国际智慧教育中学教育教学教师技能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教育的含义已经不再停留在教学途径单一教育方法和技能匮乏的层面,而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以社会正确价值向为导向的教育。也就是说,受教育者的教育范围不再停留在学校,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只有把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联合起来,那么我国的教育将会与社会就业链条相适应,培养的人才就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信息化需求。智慧教育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集体关注,智慧教育的普及必将推动各国学校教育高速发展。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技能不断提升,学生知识视野必将面向现代化、信息化。在中学教学中,施教者应该将现在的教育社会化,同时考虑学生现有情况,实现教学智慧化、最优化,最终达到教与学的真正统一。国际智慧教育在韩国、美国、新加坡已经在实施,并且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智慧教育的理论提出,对中学教育教学有具体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国际智慧教育对中学的教育借鉴

新加坡在提出旨在以edvantage计划为主体的,以建立信息产业带动社会高速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为目的的,开展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为受教育者提供广泛的数字教育资源的in计划;同时通过ppp模式创建的未来学校项目得到了个人、企业、政府公共部门的大力支持,开创了校与企、个人、政府联合化,分析我国中学教育教学模式,数字资源在中学基本普及。但是,数字资源的开发需要企业的支持与认可。例如,电子教材的开发利用,学生电子作业系统的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的共享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企业与学校相联合,这样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最优化,同时学校也能够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企业也可以将其产品充分优化与开发,将产品出售学校,这样也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这种关系的合理发展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与此同时,中学的实践性教育活动需要个体部门的参与,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完全可以安排学生到社会个体部门中去,学校可以和社会个体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每次学校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真实化,学生对社会更多了解与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于此,这样的组织活动也能促进个体部门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防火安全教育、铭记历史教育也可以和学校的教育相联合,这样促进了政府部门的执行能力和态度,同时学校教育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学生的教育会更加深刻而有意义。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也在做有关智慧教育的相关工作,把培养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韩国注重学生数字技术能力的培养,韩国的企业三星、lg、sktelecomden等企业也积极致力于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最终为智慧教育战略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样的计划实施推动了中学教育向着信息化发展,同时有这样的企业作为范例,学校的教育和企业的影响这样的因果联系,最终真正地实现了智慧教育的真正含义。在这样良性循环作用下,信息技术必然突飞猛进向前发展,学校对待智慧教育的认识也必然更加深刻。反思我国中学教育,可能部分地区的学校接受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不是我们推动智慧教育的阻碍,而是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个别地区的水平也在提升与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保证全国智慧教育普及的情况下,积极进取,勇于将智慧教育与我国中学教学实际相结合。我想在信息科学的推动下,我国的中学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所突破,同时中学教学对老师教学方面也会有更大提高,对中学生的学习也会有更多的帮助。

二、国际智慧教育对中学教师教学的思考

美国智慧教育的推进,是从企业和政府联合入手,采用学习、评价,教育设施等方式出发,关键注重教师技能的培养。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今天,中学教师的退休人数多于新教师的上岗人数的现有情况下,有很多高校师范毕业生选择了教师职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能够把自己的经历体验以正能量的形式传递出去,同时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可见,教师的经历体验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单单经历体验已经不再是当代教师从教育人的唯一途径,得更多经历体验的教师就会影响教育学生的效果就会越好么,答案不是绝对的,重要一点还是如何能够把这种经历体验以一种发人深思、富有情感、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有的老师也是这样去做的,但是收效甚少。那是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忽略了自己的想法,还没有经过教育反思就已经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传递给了学生,最终可以说是误导了学生。导致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进入了教师所规定的轨道,但是这条预定的轨道有些时候已经偏离了正常教育应该规定的范围,一旦重复教育,后果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存在误区没有及时纠正,学生深受影响。作为年轻老师,在教育面前,来不得半点马虎与放松。

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教书育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有时这些还不够。智慧教育的层面是将教育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因此教育技术和技能也提到了教师从教的日程上来。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教育技术水平,同时也应该注重师德的培养。教师的师德应该是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导向影响学生,并能收到预设的教育效果的德行影响。对于当代年轻教师,缺乏对学生品行的实际指导,如我们是不是在就餐时自己肆意浪费,而教育学生时还夸夸其谈,或者说我们对于这样的行为淡然处之,认为粮食危机不会影响到当代人,或者我们教育孩子时,孩子是否认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已经过时。现代的初中教育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去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个人、企业去关注与支持,在共同的努力与教育下,我们的教育才是最有智慧的教育。

纵观各国的教育方式,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即教育的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同时智慧教育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和社会是友好的合作关系,教师也应该参与到智慧教育中来,不断提升自我教育教学技能,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这样的中学教育,必然会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教师读书笔记感悟与思考篇五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30年对青少年阅读的研究得出结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并指出:谁不善于阅读,就不善于思考。”既然阅读如此重要,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引领孩子们走进阅读的世界,为他们的人生奠基呢?在低段教学中,我做了些有益的尝试,愿与大家分享。

一、阅读需要家长的支持。

在现今课堂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形下,课外阅读有不少时间是得益于家庭的。但“以分数论成败”的传统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家长,而阅读,显然是慢热的。这给不少家长带来幻觉,以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它会影响学习。利用家长会,我给他们讲课外阅读对学习、习作、人生的重要性,并指出平时课外阅读中几个常见的误区。例如:尽量使用书面语阅读,少用口语;快快读提高阅读速度;关注读了多少,不在乎记住多少;读字逐渐取代读图等。同时每个学期都推荐经典读物给孩子和家长,在一定范畴内给了大家一些选择性的指导,同时也为班级阅读建立了共同话题。

二、阅读需要兴趣的牵引。

在孩子的教育中总有“反向教育”的神奇作用。即:你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之所以把它称作“反向教育”,是因为这样的做法和我们平时常见的是相反的方向。阅读也应当是这样!具体怎样做呢?俗话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针对不同阅读能力的孩子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还没有过识字关的可以家长讲读为主,辅以识字,以便尽快进入自主阅读;已经有一定识字储备的可以选择一些短浅却情节丰富、充满悬念的小说来看。对文学类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就文学的魅力来吸引;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就自然界的奥妙来激发……根据孩子感兴趣的电视剧、动画片来选择书籍也是不错的方法。同时,每次阅读都在孩子最高兴奋点停止,或以“不能看书”作为告诫,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激发和保持兴趣,设置悬念,为下次阅读做好准备。

三、阅读需要周密的设置。

课外阅读的指导不像教案随处可见,有据可依但却无章可循,需要老师自己根据班级的情况,孩子各方面的特点去设计、调控。在低段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每日有诵。收集适合孩子诵读的诗歌、经典,每天布置一篇背诵,第二天早自习或课间的时候交流。

2、每日有读。有时是老师读故事,多选一些篇幅较长但又分为若干个小故事的读本,和孩子们分享;有时是学生把自己课外看到的念给大家听。

3、读书交流会。大概一周举行一次,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等多种方式间差进行,旨在让孩子的读书热情得到合理的释放,同时营造读书的氛围。

4、好书推荐。老师推荐主要通过打印读书目录的方式指导选书,学生推荐主要是用自己读到的具体的好书来给大家做参考。

5、读写结合。读书产生的共同话题即是写作的共同话题,读了写,写了交流,既增长读书兴趣又培养写作能力。

阅读是根“魔杖”,谁被它点中谁就会变得更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才更有潜力。愿我们的孩子能借助阅读的力量变得更强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