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汇总19篇)

时间:2023-10-15 17:06:43 作者:MJ笔神 工作总结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汇总19篇)

教案是教师备课与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以下是一些初二教案的实用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一

教学目标:

1、读懂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各自朗读,查字典解决难字、难词。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义。

3、用“--”线把老人说的话画出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4、按照“找骆驼--顺着脚印找--果然找到”的线索,把自然段归并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9自然段)老人根据所见和商人对话,商人认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

第二部分:(10自然段)老人告诉商人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第三部分:(11自然段)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出示挂图)

1、走失了一只骆驼,商人的表现怎样?找出重点词语。

2、老人怎样回答?读读老人说的话。(出示“骆驼”的挂图)

3、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又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大家讨论讨论。(提示:看课文第一幅插图)

老师:老人所说的骆驼和商人丢失的骆驼一模一样,他看见过丢失的骆驼吗?肯定是没有。

4、老人为什么能说得这么详细呢?他的依据是什么?

老师肯定并引导:同学们认真读了课文,说得都很好。老人不仅仔细观察,以看见的现象为依据,而且动脑筋思考、进行分析,所以说得很详细。老人告诉商人,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商人是怎样找到骆驼的?你从中有些什么体会?请大家自由发言。(提示:看第二幅插图)

老师:同学们谈的不错。“指点”的意思是:指出来使人知道。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关键是:遇到问题,根据看见的现象能动脑筋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此时,教师可以放音乐磁带)

三人为一小组。(旁白、老人、商人)要读出各自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感情。

五板书设计

找骆驼

指点

老人(不紧不慢)果然商人(忿忿)

看见分析

右边深左边浅(跛)着急赶上去问

右边米左边蜜(驮的东西)别哄我

牙齿印(缺一颗牙)

六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把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多读几遍。

2、写出反义词

前--深--()详细--()

左--()紧--()失去--()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二

点与难点

1、让学生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2、培养学生预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平时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三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及组成的词,并认读“肯、脖、输、跪”四个二类字,《骆驼和羊》第一课时教案。

2、能把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

3、通过看图和学文,教育学生懂得全面看待自己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1、课前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短处和同学的有哪些长处。

2、《骆驼和羊》的幻灯片、本课重点段落的幻灯片、词语卡片。

一、看图导入:

同学们,(指着投影出现的'骆驼和羊的图)画上画的是什么?它们长得怎么样?(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学生心理: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

就因为一个长得高,一个长得矮,两人都认为自己的高好,自己的矮好。于是就发生了比一比的故事来了,大家想不想知道?(齐读课题:第十五课《骆驼和羊》指导读好“骆驼”一词。)

二、读文、看图、初知内容。

1、请听故事。――(听课文录音,起范读效果。)

2、自由读,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全文有几段?有几幅图?每一段和哪一幅图对应?

3、检查并认读生字新词:骆驼、他们俩、围墙、茂盛、摇头、很窄、大模大样、评理。

4、分组、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感悟词句。

1、看各张投影片,思考: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

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骆驼和羊》第一课时教案》。(预设学生心理:他们为高好还是矮好而争论,都在夸耀自己的长处互不服气,所以争论起来。)

4、分角色朗读第一段,注意读出他们俩的傲慢、肯定的语气。

5、指名感情读第一段的两句话:

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高比矮好。”

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矮比高好。”

7、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骆驼和羊怎么证明自己的好的。划出骆驼和羊证明的地点和动作。

8、四人小组表演骆驼和羊证明的方法。其它组评议,体会、感悟“围墙、茂盛、扒在、脖子、摇头、不肯、认输、又窄又矮、大模大样、跪下、钻进”词语的含义。

四、拓展与巩固。

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预设学生的回答: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2、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没有看到别人的长处。3、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短处,不断改进自己的短处,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2、同位互说,全班汇报说,说说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

3、总结谈话。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就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做事更出色了。

4、他们俩争过不停,后来要找谁评理呢?好,我们下节课来看看老牛是不是也这样说的?

五、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附板书:15、骆驼和羊

骆驼图羊图

抬头、吃到、树叶(长处)抬、扒、吃不着(短处)――长得高好

跪、低头、钻、进不去(短处)大模大样进去(长处)――长得矮好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6课,《找骆驼》。

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指名答,师生评议。)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四)再读课文,品评人物品质

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八)板书设计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密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

(仔细观察分析判断)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五

1.同学们,你们见过骆驼吗?那么,你们知道骆驼在沙漠中,它是人们和商人们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骆驼》这个故事。

2.揭题、板书、读题《找骆驼》。

师:同学们想从课题中知道些什么吗?

3.质疑。(生:我想知道,是谁在找骆驼?为什么要找骆驼?他能找到吗?……师板书:谁?走失——找?)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

(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句子。

(2)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三、学生问题提出与讨论

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察?

2.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板书设计:

找骆驼

判观

断骆驼察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七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骆驼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骆驼吗?那么,你们知道骆驼在沙漠中,它是人们和商人们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骆驼》这个故事。

2.揭题、板书、读题《找骆驼》。

师:同学们想从课题中知道些什么吗?

3.质疑。(生:我想知道,是谁在找骆驼?为什么要找骆驼?他能找到吗?……师板书:谁?走失——找?)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师板书:商人、走失、找、问、老人)

2.检查字词认读。

(出示思考题)过渡:同学们商人找骆驼,他在老人的指点后才找回自己的骆驼。但是,你们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又是怎么知道骆驼这些特点的?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三、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一

学习1——9自然段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同桌交流: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2、交流汇报。

(1)师:你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2)生答。

3、指导朗读(出示商人和老人的对话《1》课件)

(1)师: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

(2)分角色朗读。(2人读、分组读,强调老人的性格特点:不紧不慢)

过渡:同学们,老人对骆驼特点是那么的熟悉,可是又说骆驼去哪儿了,他也不知道。这下可把商人给欺蒙了!谁能来读读商人说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生气)(先指2人分角色读,再分2大组读)

四、根据学习提示,细读老人的话,解决问题二

学习课文10——11自然段

过渡:商人这么生气,老人生气吗?那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10——11自然段。

1.(四人小组)先读读老人说的那段话,然后讨论一下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2.交流汇报。(出示商人和老人的对话《2》课件)

3.进行填空练习。(出示填空课件)

4.朗读指导

(1)(师引读、生接读,同桌互读,齐读。)

(2)同学们当你读到知道的时候,你该用什么语气读?—(越读越高兴)

过渡:当商人听了老人的一番指点后,他能找到骆驼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果然)下面一起来看看画面(出示课件)。

5.(出示说说议议课件)同学们故事中的老人,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收获吗?(生答:他是一位用心观察事物和认真思考问题的老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用心观察事物和认真思考问题的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从生活中去发现许多奥秘。)

过渡:同学们,骆驼是沙漠里的船,商人要做生意,那么骆驼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下面请欣赏图片。

五、欣赏图片——沙漠里的船(出示课件——音乐伴奏)

六、资源共享(机动)

七、总结(看板书小结)

八、作业(出示要求)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16*找骆驼

(丢、找、问)

商人————————————————老人

(指点)

用心观察、认真思考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八

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6.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1.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启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

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

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

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

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九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

(仔细观察分析判断)

教学后记:本课的教学我重视了小组合作学习,但合作效果不佳。“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这一课时中,我抓住教学难点,即“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详细地知道商人的骆驼的情况”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但由于时间仓促,问题答案的得出并不是全体学生共同讨论的结果。从课后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少数中等生和差生并未参与讨论,致使练习错误较多。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十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6.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1.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启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

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

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

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

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十一

从四兄弟指点丢骆驼的人找骆驼这件事中,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进行分析和判断,才干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

一个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四兄弟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协助这个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来的吗?下面请听老师给你讲《丢失的.骆驼》这个故事,然后你们来猜猜看。(板书课题)

2、提出要求

我讲故事时你认真听,然后告诉我丢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一只眼腿瘸无尾巴调皮)

二、探究问题,得出结论(利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探究问题

四兄弟没有见过那只骆驼,他们根据什么说丢失的骆驼是一只眼,腿瘸、无尾巴、调皮的?

(你来提问,我回答。我只能告诉你们是或不是,对或不对,你们自身根据我的回答得出结论)

2、自身概括结论(边说边板书)

三、他们四兄弟是根据这些判断的吗?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2页看14——20自然段

找找书中的句子读读(个别同学读句子)

过渡:原来是这样,法官也很佩服四位年轻人的判断能力,当场把他们放了。后来,在四兄弟的协助下,那头骆驼也找到了。那么你们想想四兄弟为什么能指点骆驼主人找回骆驼?(板书:留心生活、观察考虑)

四、教师小结:

四兄弟没有见过那只丢失的骆驼,却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般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考虑的典范。那么在学习、生活中你一定也有留心的观察,认真考虑的经历,亲身体验,无妨把它写下来,我们下节课大家分享一下。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十二

一、导入:

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自由读)

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4、具体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

(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

(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

5、小结。

(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十三

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

(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句子。

(2)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十四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article/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十五

1.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概括骆驼的形象特点。

3.理解文中“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及其所起的作用。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言简意赅)

2.骆驼寻到了什么样的宝?

1.骆驼寻宝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骆驼凭借什么冲破这种种难关的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

从骆驼寻宝途中的表现来看,你认为这是一只的骆驼?

(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勇敢自信

不畏艰险

胸怀大众

无私奉献

1.你知道这两句话写的是哪种动物吗?

肥胖蠢笨的()看到大伙都去寻宝,不觉眼红,也不自量力地上了岸,可是没走多远,就累得直喘粗气,肚子也饿了,不得不下河去找些水生植物充饥。

于是()展开红黄绿色交织的彩羽。她饶舌地邀请啄木鸟一同去寻宝。交流总结:

童话的写作特点:

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拟人化的描写

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

文中一直没有写到骆驼寻宝途中的心理活动,请你结合骆驼精神发挥想象写一写骆驼在途中想了些什么。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十六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学会分析线索,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课件。

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同学们,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到16课去找找答案吧!(出示课件: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我们该怎么来学习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谁来说说(出示课件: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主要写了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

3、说得很简捷,但是如果能把故事的结果补充一下那就更清楚了。谁来试试呢?(出示课件:课文主要写了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这只骆驼。)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刚才同学们都说了,阅读提示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课文,(出示课件: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读读。

2、阅读提示当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出示课件: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我们一起来把这两个问题读一读。

3、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读课文,学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再去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4、我们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商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呢?你们能把骆驼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一说吗?(商人丢失的骆驼左脚有点跛,左边驮着面,右边驮着米,还缺了一颗牙齿。)

5、说得非常清楚。老人知道得可真够详细的,同学们,那刚才你们是从课文的哪一个部分找到答案的呢?(是商人和老人的对话中。)

6、接下来我们分角色读读商人和老人的对话吧!(出示课件:商人和老人的对话)

7、你们能从商人说的话中看出商人的心情是越来越怎样?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是的,不错,对极了。)

8、商人是越来越高兴了,这是为什么呀?(他听到老人说得这么详细,他认为老人知道骆驼的去向。)

9、很好,那么让我们再来读读老人和商人的对话,要读出商人越来越高兴的语气。(男同学读老人说的话。女同学读商人说的话。)

四、再读课文,品味经典

1、接下来我们再来研究课文的第二个问题:(出示课件: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这是在课文的哪个部分来告诉我们的?(出示课件: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2、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吧。“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不慌不忙神态从容,胸有成竹,很有把握。)

3、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用不紧不慢的语气再读读这段话吧。

老人看到路上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怎么就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呢?老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呢?(骆驼左脚肯定有点跛,如果骆驼的左腿不跛,那么两边的腿印应该是一样深的。)

4、那么老人又是怎么知道骆驼的左边托着蜜,右边驮着面的呢?

5、那么老人又是怎么知道骆驼的牙齿缺了一颗呢?根据又是什么呢?

6、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呢?请大家再去读读老人不紧不慢地说的那段话,读完后把问题的答案说给同桌听一听。

7、谁能说一说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呢?(出示课件:老人看到路上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老人看到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面,他就知道骆驼左边驮着面,右边驮着米,老人还看到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他就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

8、非常好,让我们再学着老人不紧不慢的样来,来读读老人说过的这段话吧。

9、读得非常好,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沿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终于找到了丢失的骆驼,这篇课文可真有意思,让我们回顾全文,把整篇课文连起来再分角色读一读吧。

10、刚才我们一起读了这篇课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呢?

11、这个故事的道理,你们体会得不错,还有其它的收获吗?

12、说得很好,老师相信,这些好词语会随着找骆驼这个故事一直留在你们的记忆中。

五、总结升华,拓展运用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四组课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组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呢?(出示课件:我们学习了第十三课花钟,这课主要写了一位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的像钟面一样,组成了花的时钟;我们学习了第十四课蜜蜂,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的是法布尔证明了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实验的时候又周到又细致;我们学习了第十五课《玩出了名堂》,课文主要写了列文胡克通过玩放大镜,发明了显微镜,又通过显微镜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第十六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有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来在老人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这只骆驼。)

2、说得非常清楚,

3、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组课文主要是写在观察中去发现,去思考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观察,也会有发现。

六、作业:(出示课件: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十七

一天,有一个人丢了一头骆驼,他就到处去找,他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块草地。地边坐着四个人,他们是一家兄弟四个。丢骆驼的主人赶快走到他们面前问:“喂!你们四个人有没有看见我的骆驼?“兄弟四人互相看了看,老大先问:“你要找的骆驼是不是只有一只眼睛?”骆驼主人连忙点头说是。

“你的那头骆驼走起路来是不是脚有毛病?”老二抢着问。“对,对,一点不错。”骆驼主人高兴极了。“你丢的那头骆驼没有尾巴,对吗?”老三插嘴说。

骆驼主人高兴得嘴都闭不上了,因为他找了那么久了,现在就好像看见了自己的骆驼一样。“先生,你丢的那头骆驼一定还是个很调皮的家伙,我说得对吧。”老四最后说。“哎呀,谢天谢地!”骆驼主人高兴的拍手叫喊,“你们兄弟四人说的那头骆驼和我的一模一样,一点都不差。请你们快快告诉我,你们是在哪儿见到它的呀?”

兄弟四人一听,争忙摇和说:“没有,没有,我们谁也没有看见你的骆驼。”“真奇怪!”骆驼主人想,“他们四人谁也没有看见,怎么能说得那么像?他们一定是在骗我,要不就是他们偷了我的骆驼。”骆驼主人一想到这里,便使劲缠着兄弟四人问来问去,无论他们怎么发誓说没有看见也没有用。最后,只好一起到法官那里去解决。在法官那里,骆驼主人一口咬定兄弟四人偷了他的骆驼。法官也觉得奇怪,这兄弟四人从来没有见过那头骆驼,可是怎么又形容得那么像呢?兄弟四人要是偷了他的骆驼,他们为什么还把那头骆驼的详细情况告诉它的主人。法官问完兄弟四人之后,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老大说:“我看见路边的草有骆驼吃过的痕迹,而且只吃了一边的草,另一边连碰也没有碰。于是我想,这头骆驼一只眼准是瞎的。”老二说:“我看见路上骆驼的脚印是有的深,有的浅,所以我断定它的腿是瘸的。”老三又说:“有尾巴的骆驼,拉完了粪便就会被它自己的尾巴扫成一块块的,可是这头骆驼拉的粪便是一条一条的,形状没有变,所以它是一头没有尾巴的骆驼。”法官点了点头:“好吧,你们三人都是根据那头骆驼的样子,把道理讲出来的。但是,你们又没有去碰它,怎么知道它就很调皮呢?”“还是从草地上看出来的,”老四笑着回答,“老实的骆驼吃草的时候,是一边走一边吃,这头骆驼就不同啦,它专挑青草茂盛的地方吃。一边吃还一边挑来挑去,草少的地方它根本就不过去,这它不是一头笨骆驼。”啊!原来是这样,法官佩服四位年轻人的判断能力,当场就把他们放了。

后来,在四兄弟的帮助下,那头骆驼也找到了。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看待问题要细致,角度要细致,要全面,要从客观出发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丢骆驼人的心理变化。

3、朗读或讲述故事,体会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的写作思路,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兄弟能找到骆驼的原因。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具体,并学习“说”的三种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四个年轻人是怎样根据现场留下的痕迹来判断骆驼的样子的。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具体,学习“说”的三种表达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看待问题要细致,角度要全面,要从客观出发的道理。

一位双目失明的少女在一个炎热的夏日被绑架了。家人交了赎金后,她在3天后平安回到家。少女告诉警察,绑架她的好像是一对年轻夫妇,她应该是被关在海边的小屋里:“在这间小屋里能听到海浪的声音,我好像被关在阁楼上。天气非常闷热,不过到了夜晚会有风吹进来。”

警察在海边找到了两间简易小屋,一间朝南,一间朝北,主人都是一对年轻夫妇。不过这两间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找不出痕迹。

后来警察根据一些情况,立即做出了判断。

这些情况是:

(1)两间小屋结构几乎完全相同。只是阁楼的小窗一个朝北,一个朝南;

(2)海岸面向海的方向是南面,北面对着丘陵;

二、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

一个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四兄弟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这个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丢失的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丢失的骆驼》。(板书课题)

2、围绕课题质疑。(丢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找到了吗?怎么找到的?)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在教学伊始,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地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我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件什么事。而后,我要求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自读课文:四兄弟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四兄弟是根据什么知道这些情况的?当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合作探究弄明白这些问题后,我再要求学生想想:四兄弟为什么能帮商人找到丢失的骆驼?学生联系上下文,略加思索,自然就能明白因为四兄弟善于观察、认真思考,从眼前的事物做出合理的推断,所以能帮商人找到丢失的骆驼。我再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说说从这个故事从受到什么启发,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最后,我又以演戏的形式来表现了法庭上的一幕,让学生通过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讲得很少,都以学生的读、写、讨论、活动为主,学生都能在愉快中学习,因此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十八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5个生字。

2、看图理解课文,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

(一)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或录音),请同学读准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有几幅图,每幅图分别和哪一段文字相对应。

4、检查并读生字新词:骆驼 他们俩 围墙 茂盛 摇头 很窄 大模大样 评理

5、分段读课文。

(二)借助插图,理解课文重点,懂得其中的道理。

1、出示几幅插图,指着图,提问: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争论起来?

2、讨论:到底高好呢还是矮好?

3、分段、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讲读二、三自然段。

1、看图读思: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它们在做什么?

2、读第二段,思考:骆驼用什么方法证明高好?请你找出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3、羊认输了吗?羊又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呢?

4、看图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样等词语和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

熟读课文,熟读本课生字词。分角色朗读二、三段。

(一)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思考:骆驼和羊去找老牛评理,老牛怎么评的`呢?老牛的话对不对?

2、长处指什么?短处指什么?骆驼和羊错在什么地方?

3、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呢?它们会做些什么呢?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2、同学们互相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对同学们认为有困难的字进行重点指导。比如:

茂:注意下边不要多一点。

腿:要先写两边,后写中间。

4、读读生字新词。

5、书写指导。

课后2题、3题。

板书设计 :

探究活动

1、分角色表演《骆驼和羊》的故事。

2、听了老牛的话,骆驼和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骆驼教案幼儿园美术篇十九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同桌交流: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2、交流汇报。

(1)师:你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2)生答。

3、指导朗读(出示商人和老人的对话《1》课件)

(1)师: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

(2)分角色朗读。(2人读、分组读,强调老人的性格特点:不紧不慢)

过渡:同学们,老人对骆驼特点是那么的熟悉,可是又说骆驼去哪儿了,他也不知道。这下可把商人给欺蒙了!谁能来读读商人说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生气)(先指2人分角色读,再分2大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