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集团董事长年度会议讲话 董事长年度会议讲话稿(优质5篇)

时间:2023-09-27 20:53:10 作者:薇儿 讲话稿 2023年集团董事长年度会议讲话 董事长年度会议讲话稿(优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集团董事长年度会议讲话篇一

公司召开年度会议,董事长一般都会回顾总结了公司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全面部署了新年各项工作。以下是爱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董事长年度会议讲话稿,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同志们:

刚才周易同志代表总裁室回顾总结了公司20xx年取得的成绩,全面部署了20xx年各项工作,对此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发扬创新精神与传统优势,反思深层问题与不足

20xx年是国内证券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创新元年,一方面,市场低迷,业务经营承受重压,另一方面,创新发展又催人奋进,是经营理念转变最大、改革创新力度最大的一年。股票与债券一二级市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直接导致券商传统通道业务显著萎缩,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占比从20xx年的50.67%大幅降至38.93%,固定收益、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收入大幅上升,但券商业绩仍普遍下降。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4.77%、16.37%,这也是行业连续第三年业绩下滑,尽管业绩降幅明显减缓,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20xx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步伐大大加快,证券业创新新政全面启动,36项具体创新措施落实了25项,这给寒冬中的券商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正能量,行业在短短半年多时间迅速进入到千帆竞发、各显其能的创新发展阶段。部分创新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行业资产管理规模暴增至1.89万亿元,具有首创意义的创新业务和产品不断推出。创新业务业绩贡献初显,如行业融资融券收入占比已达到4.06%,但短期尚不足以对冲传统业务的业绩萎缩。传统业务“产能过剩”与创新业务“产能扩张”节奏的失衡凸显了券商传统商业模式面临巨大的压力,也孕育着商业模式创新的巨大空间。

20xx年,公司努力克服低迷市场行情及二次业务整合带来的艰巨挑战,业绩有所下滑,但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格局,并呈现出发力创新的积极态势。通过年中经营工作与创新发展会议以及创新发展务虚会,公司明确了创新发展的三大战略方向以及十一项创新业务重点领域。在公司上下意识到差距、感受到压力之后,在有限的时间里全力投入、迎头追赶,在资本中介类业务领域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突破。如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和业务创新能力位居行业前列,成为业绩贡献最大的新型业务;固定收益业务的投资业绩、利润贡献、挖掘机遇及业务创新能力比较突出;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投资业绩和产品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提升。在业务创新、产品开发、客户开发服务等方面,跨部门的合作需求不断增强、合作联动日益增多,全业务链运作思维已经开始在部分领域初显成效。

20xx年,公司各控股、参股子公司也逆势而上,取得了诸多新突破。华泰联合投行业务实力稳步增强,并购业务保持优势地位,债券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华泰长城期货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市场份额显著增长,首批获取资产管理业务牌照;华泰紫金完成直投基金募集;香港子公司成功设立第一只rqfii基金;南方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进一步升至行业第3名;华泰柏瑞推出的沪深300etf领衔跨市场etf,实现了行业影响力和管理资产规模的大幅跃升。

当然,公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和阶段,已经到了一个越坎爬坡的重要关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还十分严峻,亟需认真反思、深刻反省。与领先券商相比,公司传统业务收入占比显著偏高,盈利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运行管理效率亟待提升,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创新发展整体上仍处于追赶阶段,创新业务/产品实现规模化发展和领先的还较少,具有首创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创新业务/产品不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贡献尚待提高。二次业务整合造成了部分核心人才的流失和部分业务的不稳定,创新型人才非常缺乏。我们与先进券商的“对标找差”不仅在于紧盯业务数据指标差距,而是要深刻分析数据背后的差距,进一步明确公司在思想意识、战略战术、业务能力、人才资源、体制机制上到底与领先券商存在哪些差距,如何弥合、如何改进、如何超越。不认真做到这一点,公司发展就实现不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更谈不上打造一流券商。

公司在传统业务上还是有很强优势的,但面对传统业务萎缩带来的巨大业绩压力,面对你争我赶的创新发展大潮,如何把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引向深入,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如何把全业务链运作引向纵深,激活发展潜力、盘活业务资源,有效提升发展动力和活力,提升公司业务品牌形象和整体市场形象,是摆在公司面前的突出战略任务。

二、认清政策和市场大变局,把握创新发展历史机遇

20xx年,尽管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但有利因素正在逐渐增多,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及其他资本市场领域的改革仍然会加快推进,金融风险集聚和防范问题也日益凸显。从政策和市场形势看,今年的ipo数量和规模预计很难增长;随着网点放开、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审批、非现场开户政策的落地,佣金率的下滑趋势还将加剧。即使股票行情有所转暖,传统通道业务收入也很难有太大的增长空间,传统的中介业务真正进入微利或亏损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20xx年是证券业创新发展的攻坚年,也是创新政策全面落实期和业务布局关键期。监管层将继续推出创新“十一条”尚未出齐的政策,还将积极推进行业深层次改革及基础性的制度建设,5月还要召开“证券行业创新发展论坛”。最近证券业协会已经明确了今年行业创新发展的四大目标,监管层和业界将更加突出重视场外市场、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投资及跨境业务的发展。

目前,各项创新政策越来越多,机遇和挑战也前所未有,要尽快消化和适应,创新发展必然要经历探路和寻路的艰苦历程。在政策不断推出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前准备、迅速应对,同时也要对各项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整体研究思考,深刻把握行业变化发展的趋势与动向,主动调整和优化战略方向、战术重点,并积极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具体业务我们可以补课追赶,但如果缺乏前瞻性、专业性的战略洞见和抢先发展的果敢行动,就很难在首创性创新上有实质性突破,只能作为跟随者,甚至有随时被迅速赶超和淘汰的潜在威胁。中信证券之所以成为创新发展的领头羊,不仅在于其有着专业化的团队,更在于其超前的发展理念、创新意识和行动力,在探索和打造新的商业模式上领行业之先,这些“软实力”是我们亟需借鉴和提升的。

1、在混业经营加速的大环境下强化竞争性合作,树立投资银行特色优势

去年,证券、保险、期货、基金业先后推出了创新新政,金融子行业业务重叠交叉迅速扩大,混业经营时代已经提前,金融牌照的垄断价值,特别是证券业受保护程度显著降低。最为典型的就是监管部门已在政策上打通整个资管行业,在“泛资产管理”背景下,券商资管即将面对产品信任度、产品优越性、服务效率等领域的全方位较量。当然,券商与其他金融机构不仅有替代性竞争,更有顾问咨询、客户服务、产品设计、投资运作、渠道销售诸多领域的合作空间。面对银行业127万亿的资产以及保险业近7万亿的资产,我们要突破传统发展思路局限,以更加开阔的思维挖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商机,积极整合开发外部金融资源,充分发挥投资银行的专业性、创新性和灵活性优势,才能赢得更大生存空间,但也要避免沦为银行打工者和影子银行资金通道。近期中信证券入股小贷公司、方正证券控股信托公司,今后甚至可能有券商收购中小型银行,券商进军其他金融业态、布局金融控股已悄然开始。公司要成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就要对这些动向认真跟踪研究,在混业经营中要尽快积累今后多元发展的眼界、经验、资源和能量。

2、在业务管制大松绑中加快业务转型,打造新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成就了众多优秀企业。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靠什么盈利、如何盈利”的问题,创新发展的加速推进使券商打造新商业模式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亟待加快推进。从国内外优秀投行发展经验看,对于具备资本和规模优势的大型券商,整合升级卖方中介业务、大力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扩大资本投资规模是打造新商业模式的基本框架。其中资本中介业务是新商业模式的核心和重心,卖方中介业务是前提和基础。随着利率市场化及金融脱媒化的加速推进,信用交易、市值管理、资产证券化、新型资管、场外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等资本中介性业务的比较优势和巨大发展空间正在凸显。以“资本+杠杆+客户”、“交易+金融工程”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中介型业务正是华尔街投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xx年高盛资本中介类业务收入占比达66.53%。打造新商业模式不仅是券商业务发展重心的转向,更需要融资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营销模式、风控体系等一整套的系统变革,应整体论证和筹划。如券商跨业务牌照发展正不断突破,打造大投行、大资管、另类投资等业务条线正成为券商展业、服务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券商传统营销服务方式正在面临潜在冲击,探索发展互联网 金融已刻不容缓。去年以来,券商融资渠道逐步全面放开,通过滚动发行短期融资券、公司债等方式补充运营资金或进行项目投资的券商日益增多,融资方式和资金运用方式如何更好匹配是券商做大做强的重要方面。定位决定地位,短期看,券商打造新商业模式需要首先明确阶段发展重点和定位。只有基于自身优势的差异化定位,才能聚集有限资源、创造超额收益。

3、在功能全面重塑中提升核心能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去年,从券商创新大会后的“威海会议”到“风险管理培训会”,领先券商对创新已经不仅停留在满腔热情的层次,已经迅速深入到券商业务功能问题层次了,今后的创新发展必然是券商专业思维、核心能力的真正比拼。创新发展加速了券商金融功能的重塑,券商市场角色将从通道中介向市场组织者、流动性提供者、产品开发者、财富管理者、风险管理者等多重角色转化。为此,券商亟需加强投资、研发、定价、销售、客服、风控等核心能力建设,并通过强化交易、托管、支付、投资、融资等五大功能,拓展更为深化的金融服务空间。在新政背景下,券商的运营、信息技术等后台服务功能也正在走向前台化、业务化,功能切换孕育着综合托管、金融服务外包等崭新商机,券商管理运营方式也应向着紧紧围绕市场加快适应转化。当前,公司在外部融资渠道上已经没有太大瓶颈,最大挑战在于融资后的资金高效运用能力,这需要具备更强的产品设计、投资、跨市场运作及风控能力。能力转换、提升本质上需要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员结构的优化,更需要通过建立核心人才的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切实打造一支更加适应创新发展的优秀人才队伍。

4、在客户多元化过程中重构服务体系,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资本市场各类机构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争取各类机构客户已成为券商提升实力的关键;随着场外市场的加快发展,大量非上市企业即将成为券商大力开发的新客户群体。证监会已明确提倡券商服务要去低端化,证券业协会最近也明确支持券商开展高端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缺乏中高端客户资源,很多创新业务是很难开展的、也是很难做大的。公司的客户结构仍以零售客户、散户为主,缺乏明确的整体客户开发战略。要成为大型金融机构,以创新发展为契机优化客户结构,丰富客户层次,争取更多的中高端客户资源刻不容缓。近年来,海通证券和招商证券都高度重视机构客户开发,打造针对机构客户的系列服务,20xx年,招商证券机构客户营业收入占比已达31.61%,海通证券有1.2万机构和高净值客户。目前,市场缺少的不是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而是行业现有的服务广度和深度的局限。券商个人业务向财富管理方向转型、机构业务向全能服务方向转型、公司业务向综合金融方向转型将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目前,公司服务体系覆盖面还是有限和分割的,远没有真正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跨部门持续服务机制。为此,要提升客户开发服务能力,券商不仅要有富于竞争力的创新产品、业务,更需要把业务链打通,突破部门分割格局,打造更加综合化的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存量客户的黏着度和增量客户的吸引力。

5、在组织架构变革中提升集团化、协同化运作能力,激发组织活力

去年,管理层已经明确鼓励券商进行组织架构创新,日益混业化、市场化、开放化的行业环境也要求券商组织架构要从简单化向综合化转变,从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打破一个业务牌照对应一个业务部门的僵化结构。创新发展更需要券商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整合内部资源,解决协同问题,实现资源最大化。高盛、瑞银等大型投行的组织架构整体是按客户划分,同一客户都对应着同一部门,该部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高盛针对个人、机构、投资顾问和对冲基金四大类客户都设置了对应的服务条线。设置各类业务管理委员会已成为不少券商加强跨单位、部门协调沟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中信证券就在管理和业务运行层面设立了资产配置、资本承诺、产品、投资银行、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等委员会。随着业务功能的拓展,如何做实分公司功能,重塑营业网点业务功能,变传统通道为展业渠道,变市场前台为展业平台,充分发掘经营网点地域资源整合潜能,显得日益重要。为此,近一年来,不少券商都新设了分公司,并为投行、资管、财富管理下沉一线,打造全业务链条做充分准备。当然,这也更需要券商要打造一套强有力的后台支撑管理体系和更加高效的业务传递反馈流程。

三、深化推进转型创新步伐,努力打造全新商业模式

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要实现成为一流券商的战略目标,公司就必须有全新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执行力来支撑。20xx年,深化创新发展和战略转型,为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奠定坚实基础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根据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公司新的商业模式可以概括为:整合升级卖方中介业务,巩固提升业务规模、聚集业务资源;大力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拓展业务功能、形成盈利重心;扩大资本投资规模,获取超额收益和战略发展新空间,三个领域互为支撑、相辅相成。该商业模式是三大创新发展战略方向和内涵的全面升级,创新发展和全业务链运作的有机结合是打造全新商业模式的基本手段。

我们要紧紧围绕以资本中介业务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大力促进传统与创新业务的融合发展,协同布局股票和债券业务、场内和场外业务、境内和境外业务,着力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业绩,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集团综合竞争实力。如果说,去年创新发展务虚会后发布的《致全体华泰人的一封倡议书》是我们新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新的商业模式就是我们下一步的行动纲领。

1、强化集团资源融合,扎实构造全业务链体系

去年,我们全面完成了集团二次业务整合工作,实现了公司各业务线基本统一化发展。整合进一步加深了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和磨合,尽管人事上出现了不少变故,但业务发展整体上没有受到大的影响,部分业务领域已呈现出了崭新的精神面貌和更加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整合是一次脱胎换骨、改革发展的机会,无论有多么艰巨的挑战,我们都必须把整合后的机制、文化融合工作持续深入的做好,共同谋求最有利于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制度安排,共同打造一个的尊重差异、包容个性的事业平台。

当前,全业务链布局要求与集团业务资源整合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打造全业务链意味着服务资源将从单一部门独立提供向跨部门整合提供转型,跨领域联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更多是局部性、片段性的,没有成体系。要总结经验、汇集智慧,建立全业务链运作管理制度,明确集团内部、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和收益分享机制,更要培育合作、融合的文化氛围。各单位、各部门要主动打破部门利益壁垒,多渠道、多方位融入集团全业务链体系。要进一步理顺四地办公的管理机制,强化交流沟通和协调,真正发挥整合先进地区优质资源、汇聚创新能量的积极作用。

2、明确创新发展阶段重点,全力提升核心能力和业务特色

当前,券商业务运作和服务工具更加灵活多样,要充分挖掘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资本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并尽快在托管、交易、支付、投资、融资业务功能拓展中取得实质性突破。要着力在资本中介业务、资本投资业务上进行体系化、系统化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这类业务也是真正体现投资银行核心能力的业务领域,公司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基础。发展资本中介业务,不仅要梳理和盘活现有的零售客户、机构客户、企业客户资源,以及近万亿的托管证券资产,更要力争在银行业60多万亿贷款、90多万亿存款资源开发,更广阔的场外市场企业客户资源开发中有所作为,全国200多家网点在此过程中要发挥更加实质性的作用。

在推进卖方中介业务升级的基础上,要尽快完成大类创新业务领域的布局,尽快扭转公司在资产证券化、场外市场、另类投资等战略性业务发展上的缺失或薄弱的不利局面。在多元发展中,要兼顾当下与长远,尤其不能忽视为未来拓展空间、储备资源,同时要集中资源促重点突破。

最近证监会领导特别强调了要提高中介机构服务跨境投资的水平,今年在跨境业务政策上会有实质性举措推出,因此要积极布局跨境业务发展,不能观望等待、错失机会,跨境业务要努力从香港市场为重点向境内外联动转型。深圳前海已成为国内新兴金融业态和金融机构探索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要着手考虑以适当的形式进驻该区域,积极对接和利用境内外优质金融资源。公司已在互联网营销领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要放开思路,有效整合内外部网络资源,争取在发展互联网 金融业务模式上走在行业前列。

要下大力气摆脱平庸的大而全的发展局面,着力实施差异化经营和协调发展战略,在业务操作上我们可以模仿复制,但在业务模式和发展路径上要走出自己的路,努力打造更加突出的业务特色。当前,我们亟需大力加强研究能力、产品设计能力、投资管理能力建设,切实提升业务影响力和盈利能力。面对众多的存量客户和不断增长的新增客户,要紧紧围绕客户需求满足改进设计产品、优化流程,从中发掘创新点、盈利点。只有真正给客户创造价值,才会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3、着力打造创新型人才梯队,优化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

行业近半年来的大变革力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传统知识结构乃至经验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变化。人才竞争力决定业务竞争力,当前,公司真正的高端业务人才、高级专业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创新业务人才储备非常不足。没有优秀的人才,公司很难成为优秀的一流公司。尽管我们要严控成本费用,但在人才吸纳培养上要算大账和未来账,一切有利于创新发展的,都应在相关政策上优先考虑倾斜。要围绕打造新商业模式的要求,不拘一格的吸纳国内金融同业优秀成熟人才,乃至境外、国外成熟人才,培养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式人才,以此超常规推动业务创新发展。在人才问题上,无论是部门领导,还是分管领导,都要有更加开阔和包容的心态。

要打造一流券商,就要建立与行业地位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和市场化的考核机制,真正激发人才活力和创新动力。要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以贡献定报酬,以责任定待遇;也要营造让优秀人才留得住、更好发挥作用的良性氛围,切实稳定核心人才队伍。要论证探索股权激励机制,建立管理层、核心骨干员工中长期激励制度。

要借助即将准备实施的组织架构调整项目建立起更适合打造新型商业模式的组织机制,为公司发展打开新局面、形成新气象。分公司、营业部的组织架构和经营机制尤其要实施转型调整,要积极推进分公司向经营管理实体转型,营业部要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格局。

对创新行为要多采用正激励、少采用负激励,真正形成“谁创新、谁受益”的激励机制。要把部门之间的协作列为考核目标,形成明确的内部定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并强化“只有业务分工,没有业务边界”的合作意识。创新活动没有前后台之分,都可以成为创新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才能让前台把客户服务做到极致,中后台集中把服务支撑做好做细。

4、打造适应创新发展的先进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全面管控能力

去年以来,市场上的理财、信托产品兑付风险问题已开始有所体现,地方债务问题逐渐长期化,债券市场大扩容背后的信用风险日益抬头,“零违约”的盛宴时代很难持续。去年底,证监会机构部在深圳召开的券商风险管理培训会议,更是把券商风险管理和创新发展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管理层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要求公司要从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厌恶者转变为风险管理者、承担者、对冲者和转移者,风险管理能力是今后券商核心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券商创新业务能否做大的重要制约因素。与创新发展要求相比,公司对风险的认识、识别、防范、管理和化解能力仍亟待提高。要全面检查、评估和分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对照会领导提出的“六个一”的要求,借鉴先进经验,着力规划、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和集团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强化和充实风险管理力量,丰富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提升风险管理对业务发展的引导和推进作用,把风险管理制度切实落到实处。随着各项新业务的推进,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及道德风险的防范,加强对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业务及产品代销业务风险的管控。创新发展既要速度、更要安全,既要宽容失败、也要明确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底线。

同志们,证券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很多、挑战很大,我们不但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更要树立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工作,把业务转化为业绩、把努力转化为盈利,共同为公司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杭州体育场、黄龙羽毛球场分会场的事业伙伴们,

以及通过网络和财智宝直播收看的事业伙伴们:

大家好!

昨天就来到了杭州,来到了这座我曾无数次来过的美丽城市,但这一次不一样,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

我们相聚的这个场馆,是浙江省最大的体育馆。这里曾举行过无数次重大的赛事,举办过上百场大型演唱会。

今天,我们能在这里如此隆重地举行盛会,首先要感谢政府和主管部门对行业的支持,对公司的信赖。非常荣幸,今天来到现场的有:浙江省工商局的领导、中华慈善总会的领导、媒体、行业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新老朋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三生的成长路上需要你们一如既往的信赖、支持和帮助。谢谢各位!

几年前,直销的梦想在我心里萌发。于是,我和我的管理团队一起开创这项伟大的事业。一路走来,我们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今天的成绩,是大家用坚定 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去一一克服困难而取得的。谢谢你们!

迄今为止,三生已在全国设立了31家分公司,分公司的建设、管理和市场维护,离不开全国各分公司的经理、外事经理和工作人员们的付出与努力,谢谢你们!

还有远在我们千里之外的海外分公司经理和工作人员们,你们为了三生事业远离亲人、远离祖国,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同样,还有我们三生的每一位基层员工,无论你在什么岗位工作,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但你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一样,紧固在三生的营运平台上。谢谢你们!

今天,借助这个机会,我还想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我想,与家人在一起应该是这世界上最美好、最幸福的事情。但我做不到,我把应该陪伴你们的时间全部用在了事业 上。我是深爱你们的,但我也像深爱你们一样深深地爱着三生。对于这份三生人共同的事业我不能有半刻放松,因为对于市场和机遇,没有弥补的机会。而对于你们,或许只有我已双鬓白发时,才能加倍弥补。在此,我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说声对不起。

说了这么多感谢,我当然不会忘记和我一样有千千万万为了三生事业而放弃与家人团聚、长期奋斗在市场一线的事业伙伴们。你们用汗水、泪水、智慧和努力,为三生市场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自己赢得了财富和荣耀,你们才是这个舞台的真正主人!你们以“相信是成功的开始,坚持是成功的终点,成功是送给有准备的人,成功是送给有付出的人”为信念,践行着三生事业。你们是家人的骄傲,是伙伴们的榜样,是三生最受尊重的人!谢谢你们!

慈心善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和美德。今天,我们三生在这里成立“爱心1+1”基金,和中华慈善总会合作,公司带头,伙伴们随缘参与,我们将把所有善款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救助。这是三生 对使命的践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获得健康、幸福和快乐。刚才,我们的高级领导人、爱心慈善大使踊跃捐赠,充分展现了三生人大爱无疆的善心和慷慨解囊的精神。我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伙伴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让我们一起为他们重新点燃希望!

刚才忠诚奖颁奖的时候,我跟着短片一起回顾了三生的过去,镜头里的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但却已成了昨天。看完后,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叫感慨。

我感慨的不是我们现在有了更舒适的办公楼,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更完善的生产设施。不是。我感慨的是一路走来,与三生共成长的家人们,你们与公司手牵手、心连心,不屈不挠、不离不弃的信念!

成功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毅力、勇气、胆识和智慧。

在一期厂房还未建成时,有人开始对公司的实力产生了质疑。但是,他们选择了信任,加入了三生。20xx年5月30号,我们一期生产基地竣工并投入使用,成为宁波第一家gmp保健食品生产基地。

我们做到了!

在直销牌照申报的时候,我在宁波影都的一次大会上说“直销牌照,我们志在必得”时,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但是他们选择了信任。选择了等待。20xx年的8月18号,三生经过三部委的审批获得了第一批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我们做到了!

在直销事业的起步阶段,只有四款产品,我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三生产品能多元化不过是空谈!但是他们选择了信任,选择了坚持!现在,我们已经拥有营养保健食品、日化用品、化妆品三大系列54款产品,并将朝着健康、活力、时尚的家庭生活化的.衣食住行产品,全面迈进!

我们做到了!

当三生健康产业园还是一片荒芜的空地,正在描绘未来蓝图的时候,依然有“不相信”和“不可能”的声音。还是他们,选择了信任,选择了和三生一起创造未来。20xx年,还是5月30号那一天,我们的健康产业园启用了,成为三生全球生产基地。

我们做到了!

当东钱湖游艇俱乐部项目刚刚开始规划的时候,有多少人认为它的实现将遥遥无期。还是他们选择了信任,选择了把三生当做永久的事业。20xx年6月26号,东钱湖游艇俱乐部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我们没有辜负信任,我们做到了!

当我们第一次提出“三网合一互动营销”的时候;

当我们要启动中国首个3g 行业商业模式的时候;

当我们要在海南建设亚洲最大的海南游艇城的时候;

当我们要成为中国工业旅游第一品牌的时候;

当我们要打造世界级的直销产业集群的时候;

当我们要搭建全球最佳事业平台的时候;

我早已不在乎那些质疑的声音了!

刚才获得忠诚奖的精英,他们是三生成长的最好见证人。我期待着,未来,他们还是三生成长的最好见证人。

我们一定能做到!

而现在,梦想这个词对于我而言有了新的含义:

我梦想着,今天肩挑着弘扬五千年中华中医药养生文化的三生,将健康产品送到千家万户。

我梦想着三生健康、活力、时尚的家庭生活化产品,铺向世界各地。

我梦想着三生以产品销售和消费为基础的事业永续百年千年万年。

我梦想着每一个三生 伙伴都能在三生全球最佳事业平台上都能得到健康,幸福和快乐。

我梦想着生存、生活、生命和健康、家庭、事业的三生文化和理念,是三生事业不灭的灵魂。

我梦想着带领所有三生事业伙伴们赶上早于我们、且实力强大的同行同业,甚至我有足够的信心带领大家去超越他们!

我梦想着致力成为最受人尊敬的国际化直销公司的伟大愿景早日实现。

我梦想直销模式是全世界最好,最人性化,最科学的营销模式,这种模式一定会走向主流,成为消费者的福音。

我梦想着我们大家一起遵纪守法、规范经营,努力为行业朝着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多做贡献。

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梦想,也是所有三生人的梦想!

我知道,要实现这些梦想,一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这个人的特点是:只设正确的目标,从不想困难。所有的困难在我的眼里,都不叫困难!我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一路走来的。

我也将继续带着这样的信念与梦想与全世界的伙伴们一起创造三生事业,一起分享健康产品,一起分享和谐人生!

谢谢大家!

在座的各位亲爱的同事、来宾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在座的每一位在20xx年为复星医药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所奉献的业绩。在这里,我给大家做我自己个人的一些思考的汇报。我的题目是面向20xx年的工作,或者面向未来更长远的复星医药发展的方向,用八个字,“压力、使命、价值、道路”。

首先,谈一下压力的问题。

20xx年我们面临的压力非常大。首先,行业内我们的市值排名过去连续几年在a股市场第三名上下,偶尔也跑到过第一,现在是a股第十。过去一年我们在资本市场上的优势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反倒有所退步。同时,行业领跑者的速度非常快。除了这些之外,我们手头的现金优势,也不那么明显。

第二个压力,在于企业本身的调整。我们团队在过去一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复星医药在20xx年换届的时候汪总不再担任董事长,把这样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压力、责任交给了我们企业团队。这个授权,实际是一种更大的压力,对我们团队是一种紧迫感。鉴于这样的压力,深感责任之重大。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美国医改的推动下,整个金融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医药产业在经历一个从专业化重新走向多元化的过程。未来竞争中,主流医药企业比拼的,是多元化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扩张能力。

我们的使命、愿景、定位。

我们再深入、直白的解读一下我们的企业使命,我想是不是能这样说:复星医药的未来是希望能够成为领先的、多元化的医药健康产业综合性集团。复星医药过去发展成长的历史。94年我们创业,从事诊断业务,98年上市,2000年开始零售和医疗器械业务,02年开始化学制药业务,03年和国药集团合作成立国药控股,05年我们开始进入国际化,07年启动万人营销队伍建设,08年开始新药创新体系建设,09年国药控股成功上市,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在今年我们又开始进入医疗服务产业。这些是我们走过的历程。未来,我们目标就是成为医药健康领域的团体冠军。这个团体冠军特性上来讲,基本特征是我们需要一个比较大的资产规模,需要比较大的业务规模,需要比较高的净利润,需要一个比较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需要更多的管理人才。

我们团体冠军的标杆――强生公司的发展。1880年到现在130年走过来,从初创到90年代前后,强生全方位的多元化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产品多元化、地域多元化,通过并购、进入、退出等等模式已经确立了消费品、医药品、医疗器械与诊断设备三大业务板块。三大业务板块都在全球拥有领先地位。强生的医疗器械是全球最大,消费品规模也是将近200亿,医药品规模将近200亿。

这样的模式,就是我们想要的众多单项冠军所组成的团体冠军。医药健康领域我们的单项冠军是怎么产生的?是怎样的一个形态?我觉得我们的单项冠军就应该像国药控股,在一个单一业务领域,在细分的市场中研发能力、市场能力领先,通过这种领先给公司带来比较高的收益、高的毛利率水平,管理团队中拥有较多的行业内的专业化人才。

比较典型的医药健康产业快速成长的案例,teva公司,这是做仿制药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梦寐以求希望成为的一个企业。teva公司09年成为了一家520亿美元市值、139亿美元销售规模、20亿美元利润的企业。整个过程走过来,也就是内生、外延、整合。它在一个强有力的主业情况下,进行整合式并购,不断强化仿制药的营销和研发能力,不断把竞争对手纳入囊中。不到十年的时间,催生了一个行业的巨无霸,十年时间销售增长8倍,利润增长15倍,市值增长6倍。未来我们企业单一业务的成长,也是这样一个路径。我们的制药板块已经有这样一个趋势在形成。我们的零售、医疗器械、诊断板块和医疗服务板块都要形成这样一个发展策略和规划,都要获取我们的市场竞争优势,最终形成更多的像国药控股这样的单项冠军。当然我们的单项冠军可以在更细分的市场上形成,比如和睦家医院已经在高端医疗服务产业链上形成了竞争优势。我们还需要不断扩充我们的体量来发展。

“十二五”对复星医药来讲,必须思考和挑战千亿市值,把千亿市值的打造作为复星医药未来五年的重要工作和我们所有战略的核心。昨天也有一些投资者在问,什么样的中国制药企业能成为千亿市值?在未来,如果有一家药企在中国市场有两个产品在终端销售额达到50亿人民币,这个企业一定能成为千亿市值的企业。在中国市场,凡是有50亿终端销售的药,一定是每个药的销售利润在10到15亿。这样的企业,一定将是一个千亿市值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是我们制药行业中下一步要瞄准的目标和对象。

我们有战略能力、投资能力、整合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凝聚力,要取得持续成功,形成正循环。每个团队都要打造和完善这方面的能力。最后,我们非常需要的就是我们的人才和企业家,这是我们所有战略实施、实现和执行的关键和根本。我对我们在未来实现这样的目标,实现这样的发展定位和使命是充满信心的。再一次代表复星医药的董事会以及我们的所有管理层感谢在座各位,祝大家身体健康、兔年万事如意!

集团董事长年度会议讲话篇二

董事长经济会议讲话稿(二)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简要总结半年的经营工作得失、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更加务实奋进的作风,挖潜力,争机遇,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保稳定,持续有效改善集团经营业绩,确保集团新的年终经营目标实现,确保我们在转型升级和产业分化中及早脱颖而出。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上半年经营总体情况

对于集团上半年的整体经营态势,可以用“基本企稳,好于预期,短板仍存”总体概括。

基本企稳,主要表现是上半年集团累计完成煤炭生产5982万吨,产量与前两年基本持平;完成化工产品产量691.16万吨,同比增加20.44万吨,增幅为3.05%;完成粗钢302.28万吨,同比减少74.5万吨,降幅为19.77%,但从二季度环比情况看,钢材生产在递进上升,跟住了钢材价格的整体上行趋势;累计发电151.92亿度,同比增加4.83亿度,增幅为3.28%。实现营业收入965.48亿元,同比增加106.66亿元,增幅为12.42%;实现利润5017.5万元,同比减亏36亿元。

好于预期,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在总需求不振的大环境下,钢铁价格巨幅震荡、煤炭及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小幅回升,成本控制得到加强,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蒲城清洁能源、北元化工等化工企业实现了产量、收入、利润“双过半”。这些都给我们的治亏创效带来超预期利好。二是除了整体经营业绩得到有效改善外,集团在控制用工总量、优化增量投资和拓展物流收入上也收效明显。截至目前,集团劳动用工总量比年初减少8451人。其中,合同制用工较年初的13人减少3641人,非合同制用工较年初43969人减少4810人,完成了全年压缩用工总量1.5万减人目标的56%;进一步加大了新项目论证和在建项目管控,上半年完成在建项目投资57亿元,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了刀刃上;上半年实现物流收入430亿元,为集团经济总量的平稳增长做出了贡献。

短板仍存,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盘活存量工作仍需加强。年初,我们的盘活目标是100亿元以上,但是半年下来,我们实实在在盘活的存量资产不及总目标的三分之一。二是产品售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全国看,1-5月工业生产者平均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1%。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下降15.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9.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也同比下降3.5%。就拿我们煤炭板块同期售价来说,1-5月份股份公司所属矿井中无论是关中、彬黄、陕北其售价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均在17%以上。也就是说,我们的出厂价格降幅大于全国水平。当然,6月份我们的煤炭平均售价上涨了近10元,回升速度较快。三是降本增效工作水平不一。尽管我们各产业、各单位的完全成本都有一定下降,但依然不尽人意。一些单位的实际成本依然高于集团年初的设定目标。四是我们的资金压力大和负债率高。关于这两个问题,集团已经强调过多次,这里我就不再多说。

总体来讲,在集团上半年治亏创效攻坚战中,除了各单位的艰苦努力外,集团各部门也都通过各自的工作抓手,在抓生产、促销售、保资金、营造良好氛围、转变工作作风、督查督办和维护企业稳定等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同样值得肯定。

在去产能、盘存量、强管理、实施技术和管理创新上,各单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提供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比如,在去产能方面,铜川在面临关井数量多、人员分流压力大的情况下,坚持内部分流和走出去相结合,实现了人员的平稳分流,确保了矿区稳定。在盘活存量方面,蒲白加大了棚户区住房销售力度,目前已回笼资金3.09亿元;重装盘活土地及房产资金总量在4亿元左右;建设集团在上半年累计清欠12.81亿元。在强化管理方面,韩城持续加强原煤成本管理,吨煤成本同比下降80元以上。陕钢持续推进“四统管”,4、5两个月实现了正现金流,货款收现率达到49%;彬长公司推行区队物资“零库存”,取消区队库房36个,盘活资金1685万元。在管理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方面,北元开展了“票据池”综合业务,实现了理财收益。神南公司大力实施薪酬结构改革,对在改善性、增值性、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团队和个人筹措资金进行特殊奖励,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在调整产品结构方面,陕北矿业在有效对接市场上做文章,细分了四种煤炭产品,使产品更加适销对路;神木煤化工和府谷能源重点推进了兰炭干熄焦技术改造,使兰炭水分控制在10%以内,为打开京津冀地区民用清洁燃料市场创造了条件。其他单位还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限于时间,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在治亏创效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四方面的短板,亟待我们补齐。在应对长期矛盾、盘活存量资产、有效提升产品售价、降本增效和防范风险等工作上,我们依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有效的工作,否则,集团新的经营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这几年,我们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时,总是习惯于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中层干部们也经常在交流和探讨宏观经济走势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毋庸置疑,把握宏观大势,指导具体工作,这本身没有错。但冷静下来,我们也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过分的关注宏观大势,总是寄希望于宏观形势的好转来带动我们各个产业摆脱困境,那么我们是不是又进入到了一个等靠要守的思维模式。关于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反思,因为作为一个实体生产企业,我们需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从自我做起,首先着力构建三种逻辑思维。

一是转型意味着分化。“旧经济”必将衰减,“新经济”必将成长壮大。但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型战略产业,在这个转型期,实现快速分化是必然趋势。这种分化的逻辑是,自下而上的,所有的变量将呈现微观快于宏观、行业快于产业、企业快于行业。这才是整个经济企稳向好的本源。任何宏观带动微观、产业带动行业、行业带动企业的期望,终将化为泡影。因为等靠要守,只会让你在分化期中活得更艰难,淘汰出局的更快。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需要创造需求。对我们企业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的是一个与创造需求相结合的过程。过去,我们更多的关注显性市场空间,而忽视了潜在的、可以培育的、可以创造的市场。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各企业的高度重视,一定要明白“好酒也怕巷子深”这个道理。加强品质、品种、品牌“三品”建设,发现市场、满足市场、创造并培育市场,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要成为我们各企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

三是资本无情,陕煤当自强。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市场做锦上添花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对此,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指责抱怨。当前,实体生产企业面临的核心矛盾是,资本对市场的耐心远低于其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所需的时间。这是我们所有企业的痛,也是中央政府“脱虚向实”货币政策调控的难。改变别人,还不如改变自己。加快结构调整,缩短转型升级周期,用经营业绩说话,做得比别人更好,是我们走出困境的最佳选择。

谈完“虚事”,我想再谈谈我们所处的行业以及我们自身的一些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是在传统增长动能上,我们的有利因素是,煤炭和钢铁市场下半年将迎来一个短期回暖过程。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在产地煤炭资源偏紧、发运港口煤炭库存偏低、近期电力和煤炭消费不断增加等多因素的共振下,最近一期环渤海煤价上涨13元,对煤价上扬起到支撑作用。目前,全国钢材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30.23%。加之,随着宝钢和武钢的重组,其所属八钢、鄂钢、昆钢等部分落后产能将进一步出清,对钢铁行业将形成明显利好,预计短期国内钢价将偏强运行。

二是在新的增长动能上,我们新产业发展上看到了曙光,甚或将迎来照耀大地的光芒。我们在新材料研究、新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纳米流体能量吸收材料;高性能三元动力电池等8项成果,部分技术转化年底就可进入调试生产阶段。鉴于保密性,关于这些技术的详细情况就不再多说。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最近召开的第十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可以说,这些技术的突破和转化,就是我们陕煤转型的力量!就是我们实现及早分化的利器!就是我们陕煤新旧增长动能转换与接替的契机!尽管今天的会议是一个经营分析会,但我还是想对技术研究院的同志和相关技术攻关团队所做出的努力表示由衷地感谢!同时,也对你们寄予更多期待!

三是我们面临的不利因素是,除了四项短板外,我们的化肥产业将失去电价优惠政策;火电产业负荷偏低的现状或将持续。最近,国家发改委在“深化价格机制改革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将统筹利用取消化肥优惠电价等方面腾出的空间,再次降低终端电价。也就是说,我们的化肥产业将失去电价优惠政策。另外,这几年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在持续下降,尽管我们电力板块依然保持着盈利水平,但控股电厂受机组偏小、能耗较高、负荷偏低等因素的叠加,已经出现了亏损。为此,对于控股电厂的治亏创效工作,我们要高度重视。

三、具体工作

在6月8日的专题会议上,集团对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次全面部署。最近,集团通过督查督办对一些单位存在个性困难以及需要深入开展的一些工作进行了责任分解和落实,希望大家按照相关责任和具体要求抓好落实。一会,照乾董事长还要做重要讲话。结团半年经营状况和当前的形势,我先强调十二项具体工作。

一、科学组织生产和销售,努力实现与市场的同频共振

一是各煤炭企业要利用好国家“去产能”政策。自从5月份执行276天工作日以来,集团煤炭产量5、6两个月同比分别下降了212万吨和223万吨,下降幅度较大。这不利于我们降成本和稳增长,也不利于我们安全生产和职工的合理休假。在执行276个工作日的同时,国家也提出了适度弹性工作日制度。为此,各煤炭企业要研究制定下半年前五个月正常组织生产、12月集中放假的弹性工作日方案,并加大协调沟通力度,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上报备案。二是钢铁、化工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内部协调沟通,紧盯市场波动,统筹资源配置,确保生产、营销和市场同频共振,在等量产品销售中实现价值和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各实体生产企业要在减少无效低效供给、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现产销无缝对接上下功夫,创造性地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优质产品,实现由“减量提质”向“量质双升”转变。

二、抓好融资和资金管理两个关键

融资方面:一是持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在巩固信托、信贷、发行短融、超短融、中票、私募债、永续债、保险直投等融资渠道基础上,大力开拓海外融资和股权融资,确保适度的融资能力。二是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压缩贷款,加快应收账款回收和国资收益收缴,处置闲置资产尤其是关停矿井的多余设备,对部分财务投资择机退出,将全年债务融资增量控制在合理水平。三是合理调整融资结构,按照“以长为主,长短结合”的原则,扩充融资租赁范围和期限。依托项目融资,实现内债转外债,延长债务期限,不断调整债务结构,下移融资主体和融资风险。同时,积极筹集具有权益性质的永续债等权益资本,并加快推进企业上市。

资金管理方面:要继续推行紧缩的资金管理政策,实施有保有控、进退有度的资金支付策略。重点保证主业重点项目及关联度高的配套产业。对于集团公司已经明确暂停的在建项目、扭亏无望的企业及与集团主业关联度不高的项目,不予资金支持。要加大处置财务投资收回见效慢、收益小的投资,有序回笼资金,最大限度盘活沉淀资金。要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支出管理程序,严格实施量入为出的资金定额管理机制。推行专款专用、分类管理,实行专户管理,资金统一结算、全面监控,所属单位除国债及财政贴息资金外,所有结算均统一到财务公司。

三、持续推进分流安置和精简机构工作

分流安置方面:全力打通全集团富余人员流动渠道,8月底前调整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实施方案。重点是根据彬黄、陕北劳动用工需求状况,最大限度的清理和压缩各类劳务派遣用工、外包外委用工,由关中老矿区按照有组织、市场化的原则对口置换,成熟一批,分流一批。鼓励企业“走出去”,采取各种运营模式托管地方煤矿或承揽单项工程,盘活闲置设备,安置富余人员。积极争取中、省有关去产能支持政策,把争取稳岗补贴、培训补贴、缓交社保和公益性岗位支持作为重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精简机构方面:进一步加强集团所属各单位的机构精简和减人力度,各级机关人员的精简要防止数字游戏,切实做到只出不进、只退不补。除招录必要的主体专业院校毕业生外,各单位缺员原则上统一内部调剂,确保完成全年减员1.5万人目标任务。

四、全力做好治亏创效及盘活存量资产工作

治亏创效方面:一是各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治亏创效三年规划,围绕总目标按期推进工作目标,不断进行自我加压,逐年进行滚动调整,确保治亏创效工作成效螺旋上升。二是要确保全年30亿元利润目标。尽管这次会议上集团没有对各单位的利润指标进行调整,但各单位决不能因此而自我放松,更不能因为要调整利润指标而打起小算盘,摆问题、找借口。需要强调的是,随后集团将围绕30亿元利润目标,出台治亏创效目标考核细则。三是要继续抓好降本工作。上半年各单位的成本虽然有较大降幅,但欠薪、该投未投等因素,会导致我们的成本出现前低后高现象,甚至会影响安全工作和未来生产。因此,各单位必须科学合理降低成本,特别是在内部降本空间收窄的情况下,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在降低物流、用电、融资、税费等交易成本和制度性成本上争取更多利好。四是要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及时协调解决各单位存在问题和困难,跟踪落实会议措施,抓好贯彻落实,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盘活存量资源方面:全面推动盘活存量资源工作,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这项工作年初工作会已提出了要求,集团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了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工作措施,下半年要强力推动,抓出实效。重点关注存量资源变现及资金回笼效率,打通集团内部闲置资源有偿使用渠道。对集团要对所属企业盘活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察督办,确保各企业存量资源“盘的清、盘的动、盘的有效果”。

五、抓好去产能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产能方面:下半年,要密切关注国家支持煤炭、钢铁企业脱贫解困去产能政策及各批次奖补资金,及时争取集团奖补资金的落地,结合我们制定的“在盈利、可盈利、可止亏、可减亏、治亏无望”的原则,对落后低效产能进行再梳理,拿出方案,排出时间表,下功夫关闭、淘汰煤炭及有关产业落后产能,逐步出清亏损、低效企业。

供给侧改革方面:稳步推进集团内部改革,不断提升内部经济运行效率。逐步建立关联交易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协作的规模效应。着手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依法打击不正当的利益输送、违背市场化原则交易等现象,杜绝隐性利润流失。借国家鼓励大力清理僵尸企业之机,要按照依法合规破产、清算,不突破政策、不增加新负担、不留后遗症的原则,对“壳公司”积极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理顺投资及管理关系,实现结构优化,提质升级。

六、加强科研应用推广及产业前沿领域研究

各单位要树立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内容的理念,切实通过推动“双创”,把精英和草根、线上和线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融合起来,以千千万万市场主体的“微行为”,汇成创新发展的“众力量”,实现“众创经济”和“共享经济”的融合发展,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煤炭板块,要加快110-noo采煤工法的试验、评价和推广;化工板块要在节能减排上补短板,关注pvc无汞化催化剂的发展动态,抢先制定兰炭产品无害化新标准;电力板块要在能效提高和达标排放上下功夫;物流板块要继续强化电子交易平台功能,加快物资设备调剂平台的上线运行;技术研究院要加快推进8项技术的转化节奏,今年底要确保三元动力电池和tco透明导电薄膜进入生产调试阶段;纳米吸能材料在汽车减震,道路防护以及军用防弹等三个领域取得试验检测结果。

七、积极推动“三供一业”移交分离工作

八、推进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

上月中旬,省国资委印发《省属国有企业六项改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明确了集团所属部分单位参加改革试点工作。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关键是要在“制”上有突破,有利于国有企业完善公司制股份制,提高活力和竞争力。一是技术工程中心、上海胜邦作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试点单位,要重点研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合理路径,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市场化劳动用工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二是两家单位同时参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要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研究员工出资入股方式、定价机制、动态调整机制、持股方式及股权管理方式等,确保试点工作出成效、有经验、能复制、可推广。

九、继续完善“十三五”规划

目前,集团“十三五”总体规划已完成。下一步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近期重点工作,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体系下,加强研究,优化完善各企业发展规划和专业规划的编制,为重点项目的及时落实和规划的真正实施,提供依据与支撑。根据规划编制内容,逐年分解,制定年度“大盘子”,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年底对规划编制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总结。规划施行过程中,也要根据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微调,确保形成规划与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的高度匹配。

十、强化督查通报和问责机制

今年上半年,集团督察督办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对基层23家单位的提质增效工作推进、领导班子办公用房、“三公经费”使用以及各单位车辆购置等情况进行了督查。同时,将专项督办建议及基层需要协调解决的个性问题分解到相关单位和部门,13项具体工作掷地有声。

今后,集团层面会将这种“深入基层、现场办公”的督察督办机制常态化、固定化。下半年,集团督察督办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要继续对全年安排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提质增效、扭亏控亏、分流安置、盘活存量等工作进行专项督察督办。同时,要进一步强化问责机制。问责是手段,问效是目的。强化“问责”贵在助力“问效”。“问效”不仅是进一步的监管行为,更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核心。把监管的重点放在办事效率和办事结果上,这才是关键所在。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为此,我们必须在制度革新上下功夫,在提高效率上出实招,在优化效能上动脑筋,引导所有管理干部都能把规定的动作做到位,把安排的任务完成好,在未雨绸缪的前进道路上领跑。今后,集团要结合督察督办结果,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理的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十一、安全、环保和稳定要常抓不懈

安全工作,需要经常抓,抓经常,常抓不懈;也需要大会讲、小会讲,警钟长鸣。上半年,集团发生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06,低于全省的0.102水平。下半年,要继续深化预防工作,超前治理灾害。煤炭、化工、钢铁等高危企业要持续开展好专项治理活动,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严防各类涉险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安全培训,强化生产过程管控,严格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坚决杜绝零敲碎打事故。

关于环保工作,上半年几家企业受到政府约谈和新闻媒体曝光。客观地说,有环保历史欠账多的原因、也有管理上提升改造任务重的问题,更有在管理上不到位的责任。为此,各单位要认清形势,树立“底线”思维,紧盯问题不放过,加大企业内部检查与整改,加强协调沟通,有效减少负面影响。

在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的同时,各单位也要开展好特殊时期的稳定工作。基层是信访稳定问题的发源地和解决信访稳定问题的落脚点,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守土有责,坚持“问题”清单,评估分析、工作对策三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化解,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要进一步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科学合理推进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不回避、不推诿,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通过政府、社会、企业的合力,积极纾解矛盾,防范群体事件发生,为集团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十二、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治亏创效的强大合力

要围绕企业治亏创效目标,发挥党政工团各自优势,以强大的合力,促进企业走出困境。各级党群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在形势政策宣传方面要当好积极引领者。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聚人心、理情绪,送温暖、保稳定。宣传部门要创新宣传手段,多角度、宽视野充分展示集团亮点,及时回应各界关注,为集团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纪检部门要加大案件的查办力度和责任追究,为干部的健康成长和集团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各级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要当好模范,认真践行“两学一做”要求,自觉做到讲纪律、守规矩,自觉做到尽职责、敢担当,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抓好当前工作上来。各级班子和各级干部要以大局为重,要勇于担当,在推动治亏创效目标任务上要当好排头兵。

同志们,转型升级意味着分化,分化意味着优胜劣汰。在“大浪淘尽始见金,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关键时期,我们各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必须破除等靠要守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共存共荣的团队精神,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扎实走好每一步,奋力跨过每道关,紧盯治亏创效三年目标,勇于面对挑战,善于改革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就一定能在产业、企业分化中脱颖而出,陕煤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好!

谢谢大家!

下一页更多精彩“董事长经济会议讲话稿”

集团董事长年度会议讲话篇三

尊敬的范xx董事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是农历小年,在岁末年初之际,我们欢聚一堂,举行xx集团xxx5年年会,分享xx人过去一年的辛勤成果,也为今年的各项工作开篇布局。

盘点过去的xxx4年,我们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四五”——顺利完成三件里程碑式大事,四项经营指标令人振奋,五个方面的工作特点鲜明。

首先,事关公司长远发展的三件大事得以落实。一是我们建立了xx集团首个企业文化体系—— “11146”企业文化体系,核心业务子公司也形成了各自的企业文化理念。二是制定实施了xxxxx4-2020年新一轮战略规划,三是xx新总部项目正式奠基开工。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总纲领,也是xx转型升级的指南针;而新总部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大幅提升xx整体形象,打造xx发展新高度。

其次,公司四项经营指标再创佳绩:销售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4.5%,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进出口额11.63亿美元再创新高,同比增长30.33%,位列国贸集团首位;资产总额首次超过xxx亿元达234亿元,同比增长38.5%;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局面下,基本完成国贸集团下达的年度利润指标,十分不易。

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工作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顺势而为,做好整体改制顶层设计。在省国资委和国贸集团的大力支持下,xx集团整体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启动,稳步推进,目前审计评估工作已进入尾声。xx集团整体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基本保持xx控股的股权格局:国有控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吸收职工持股,形成发展合力。

二是把握节奏,各业务板块成绩斐然。贸易板块厚积薄发,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主业优势巩固;地产业务攻坚克难,狠抓销售,归属母公司利润完成1亿多元;建工业务再创新高,各项指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幅;类金融及投资业务严控风险,准确研判,实现近两亿元的收益。

三是着力创新,经营管理工作亮点频出。以五大战略和六种意识为抓手,积极贯彻四大理念,以创新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贸易板块紧紧抓住产品线和海外平台建设的“牛鼻子”,农产品贸易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电子产品出口超过2亿美元;以制度建设和优化流程为重点,制定实施薪酬整体调整管理办法、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员工行为规范,规范决策性审批,简化事务性审批,支撑、保障业务发展。

四是以人为本,职工满意度不断提高。公司加大投入,更换合作单位,职工食堂满意度大幅上升;首次聘任主管和高级主管共80人,提高优秀基层员工待遇,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在全公司推行企业年金,首批符合条件的641名员工受益;全面摸排集团系统困难职工情况,对重点员工给予帮扶;此外,还开展书画摄影比赛、歌唱比赛、知识竞赛、校企联谊会、工会活动等,丰富职工生活。

五是真抓实干,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卓有成效。通过 “三重一大”及配套措施,制定xx集团事务公开清单,确保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肃处理违纪违规行为,开展专题学习、专题讲座和警示教育等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工作作风,以党风带民风、转作风。各级人员聚焦业务一线,重视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特别是奋战在各地项目和长期驻外的同志们,远离家人,远离同事,甚至远离祖国,忍受着他乡异国的寂寞与孤独,默默奉献,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xx的事业,他们是最可敬的xx人。

xxx4年的各项业绩,是省国资委和国贸集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股东方鼎力支持的结果,是xxx0多名xx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在此,我代表集团和控股领导班子,向长期以来关心和帮助xx发展的上级领导、股东方、离退休老同志,向奋战在各自岗位上的广大员工以及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xxx5年的工作思路、重点工作和几点思考。

xxx5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依然严峻;xx新一轮战略规划进入关键的孵化准备期,核心内容是转变方式与调整结构,任务更加艰巨。

xxx5年,我们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企业文化和战略规划为统领,以创新为动力,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考核体系,加速内部资源整合,形成“经营稳健,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创新驱动” 的发展新常态。

xxx5年主要经营指标为:销售收入162亿元,进出口额10.9亿美元。

具体来说,xxx5年我们将主要推进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继续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力争完成集团整体改制;

三、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逐步降低公司负债率;

四、贸易板块围绕海外平台建设和农产品产业链建设,继续推进产品线建设和模式创新,继续打造一批有xx核心竞争力的商品,探索能够掌控关键环节的产业链或产品线经营模式。

六、合肥建工全力申报特级资质,推进股份制改造,实现住宅产业化和海外工程新突破。

八、以审计督察和风险控制为抓手,促进严格管理,合规经营。

长期来看,xx的发展路径必须持续实施“五大战略”,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即发展基调从“讲求规模速度”向 “追求质量效率”转变,提升增长质量;发展方式从 “增量扩容”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转变,优化资产结构;发展引擎从 “要素驱动”向 “创新驱动”转变,变革发展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以“三期叠加”为特征的新常态,对于xxx5年及今后的工作,我讲三个观点。

一、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公司第一个五年规划,我们的发展观聚焦规模与速度,抓住了经济增长黄金时代的尾巴,各项指标翻了两番多,实现超常规发展。这个发展观及其配套的措施具有明显的传统模式特点:大量注入资金,高额负债,大举扩张,规模快速增长,资产迅速膨胀。

新一轮战略规划,为xx发展开启了转型升级新模式。我们将以时间换取转型升级的空间,用7年时间实现翻一番的发展目标。“三期叠加”诠释了经济新常态的特点,而“三个转变”则明确了xx转型升级的方向:通过创新驱动培养核心竞争力,通过盘活存量优化资产结构,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转型升级目标。

我们深知,公司的转型升级之路不会一蹴而就,不能急功近利;要认准战略,着眼长远;要选择模式,保持定力;更要有壮士断腕和猛药去疴的决心。我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xx的转型升级之路定会成功。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从着眼于“规模速度”,到立足于 “三个转变”,数字将不再是目标,而是水到渠成的结果。首先要摒弃“追求高大上”的政绩观。片面追求“高增长,大数字,上规模”,大干快上的融资性业务自然受到青睐,而稳扎稳打的自营性业务和立足长远的产业链运营模式不免遭受冷落。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在经济下行之时,融资性业务的经营风险逐渐暴露,唯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性业务方可地久天长。

其次要建立“向管理要效益、向风控要效益”的政绩观。创新管理方式,堵住管理漏洞,把风险防控摆在突出位置,防范经营风险,避免潜在损失,本身就创造了经济效益。

许崇信主任在省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指出,省属企业当前面临着经营和腐败两大风险。因此,还要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政绩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守住底线,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合规经营;用“法律高压线”规范招标采购、项目建设,用“制度红线”规范决策审批、大宗商品经营,用“廉洁自律、遵章守纪”教育干部、关爱群众,夯实xx基业长青的基石。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国贸集团的愿景和使命——“建设幸福国贸”包括“员工满意、企业强盛、社会认可”三个层面,它深刻诠释了企业价值所在:实现利润不是企业所追求的唯一目的',创造价值和社会贡献才是终极目标。xx要通过转型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不再单纯依靠公司信用、资金、开证额度拓展业务,而是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品牌打造、不断创新,在设计、生产、加工、物流等环节,具有比他人领先的整合创造能力,提供社会需要的、低于社会平均成本的产品和服务。这种产品和服务节约了社会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社会创造了增值,推动了社会进步,企业也得到了发展,这才是“粮安天下、普惠民生”的本质与核心价值。

xx着力为员工创造价值:打造以人为本的工作氛围,塑造简单和谐的人际关系,更要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不断成长的空间。所有xx人都应当爱护今天来之不易的“xx”品牌与荣誉,珍惜xx的资源与平台,在xx这个大家庭中努力充实自我、历练自我、发展自我,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价值。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xx集团旨在“打造和谐共生、基业长青的国际化新徽商”的愿景美好而远大,“粮安天下、普惠民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三个转变”的转型升级之路开弓没有回头箭,让我们牢记“诚信、务实、和谐、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昂扬斗志,发扬“钉钉子、啃骨头”的顽强精神,努力开创xx转型升级的新局面,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股东、回报员工。

最后,祝各位事业兴旺、阖家幸福、羊年大吉。

谢谢大家。

集团董事长年度会议讲话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参加“************”大讨论活动,我认为举办这次会议是及时的、必要的。尤其是听了上面几位同志的发言,我很受启发。作为经营管理部门,我也谈一下我的想法,权作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交流,相互探讨,共谋我矿发展。

一、舞好销售“龙头”,找准增收提效“切入点”。目前,制约我矿发展的最大瓶颈问题就是煤质,坚持把煤质管理作为搞好销售的“先手棋”是我矿当下任务重中之重。我个人认为应从三方面抓起,第一各采掘区队要加强职工思想教育,把煤质是生命、产品如人品这一思想要认真贯彻到我们每位职工行动当中。第二我矿应根据各工作面煤层实际赋存和采样煤质情况,下达工作面的混煤发热量、含矸率等各项煤质考核指标,每班进行煤质化验抽查和采高控制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考核,对达不到指标要求的工作面,实行重罚甚至停产整顿政策,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用非常手段,对严重违反煤质管理方面的行为,我们一定不能姑息、迁就。第三加强煤炭销售管理,变“等客上门”为“上门揽客”,我矿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我矿有销售能力职工参与原煤销售,争取更多销售渠道。转换思想,积极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上门拜会客户,加强沟通,不断巩固老客户,开发新市场,同时加强煤炭市场调研工作,及时了解煤炭市场动态,认真研究分析,制定合理的煤炭营销策略,把销售对生产的影响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二、深挖内潜,主动作为,把降本增效措施在行动上落实。我矿要以此次成本管理整治为契机,深化推进对标管理力度,完善建立生产成本等经营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精益化转型,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各单位要积极自觉开展经营管理对标活动,对照行业先进,选准标杆,深入查找和分析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挖掘内部潜力,明确降本增效的方向和路径,完善各项生产成本管理制度,全面优化经营管理体系。

材料费用是我矿一项比较大的支出项目,加强材料日常管理,控制材料成本,关键是在行动上坚决落实各项措施。为此,我矿要制定严格的材料采购制度,控制材料投入,做到按需投入。在材料采购上,做到按量采购、用时采购、比价采购、招标采购。在库房管理上,定期对库房材料、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处理闲置材料、设备,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有效降低库存占用资金。在材料管理上,对区队、车间实行工资与材料一绳捆,促使区队、车间在抓好生产的同时,控制好材料消耗,做到指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加大材料回收及修旧利废奖励力度,对回收材料要验收入库,分品种、规格建账,做到有旧料不投新料。充分发挥车间的作用,能自修的就不要外委,逐步扩大修旧利废范围。

重视设备维护保养,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我矿要进一步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规范各类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流程,强化设备保养维护;大力推行“以修带培”管理模式,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继续开展好岗位描述竞赛活动,规范职工操作,延长设备寿命,提高开机率。

人力成本也是我矿一项比较大的支出项目。强化劳动组织,提高工效。我矿要按照“一线充足、二线基本满足、地面精干”的用工原则,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严格考勤,强化用工管理;加强采掘工作面劳动组织管理,实现正规循环,提高单产单进,增加工效;对各工种施行定编定员、控制人员总数。

三、以生产技术管理为突破口,优化设计方案,实现降本增效目标。我矿要积极围绕降本增效开展技术攻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投入最小化的技术设计方案。坚持走集中生产、减头减面的道路,提高矿井集中生产水平;通过优化采掘方案,减少联络工程,减少生产占用设备等多项措施,进一步简化生产系统,减少运输环节。在生产布局上狠下功夫,根据销售和煤质情况合理组织配煤,增加原煤销售份额,确保产销平衡。合理延长*号煤掘进巷道和切眼长度,减少安装回撤次数。积极推广薄煤层采煤机在我矿应用,降低开采成本。通过技术改造,对变电所、压风房、主扇房等岗位实行集中控制,对矿灯发放实行超市管理,取消部分值守型岗位,减少用人,降低人工成本。

四、强化考核力度,提高工作积极性,实现增收节支。我矿应将安全、产量、煤质、盈亏及降本增资等各项主要指标进行细化量化,将各项费用指标分解到基层单位和相关部室,每月坚持召开月度经营考核汇报会,严格按照考核结果,结算各单位和各部室的当月应得工资数。逐月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年底实行末位淘汰。对主要影响成本费用的掘进费用、工作面回撤安装费用、大修理费用、生产配件更换等方面费用实行承包单独考核,有效规避重大成本支出过程中的管理漏洞。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追究相关单位、人员的责任,进行处理、处罚。同样,对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进而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自觉更新观念,全力投身企业生产经营主战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困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此时此刻,我们只要团结起来,凝聚共识,逆势奋进,一定能打赢这场扭亏脱困攻坚战。我坚信,在矿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集团董事长年度会议讲话篇五

同志们:

刚才周易同志代表总裁室回顾总结了公司20xx年取得的成绩,全面部署了20xx年各项工作,对此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发扬创新精神与传统优势,反思深层问题与不足

20xx年是国内证券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创新元年,一方面,市场低迷,业务经营承受重压,另一方面,创新发展又催人奋进,是经营理念转变最大、改革创新力度最大的一年。股票与债券一二级市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直接导致券商传统通道业务显著萎缩,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占比从20xx年的50.67%大幅降至38.93%,固定收益、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收入大幅上升,但券商业绩仍普遍下降。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4.77%、16.37%,这也是行业连续第三年业绩下滑,尽管业绩降幅明显减缓,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20xx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步伐大大加快,证券业创新新政全面启动,36项具体创新措施落实了25项,这给寒冬中的券商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正能量,行业在短短半年多时间迅速进入到千帆竞发、各显其能的创新发展阶段。部分创新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行业资产管理规模暴增至1.89万亿元,具有首创意义的创新业务和产品不断推出。创新业务业绩贡献初显,如行业融资融券收入占比已达到4.06%,但短期尚不足以对冲传统业务的业绩萎缩。传统业务“产能过剩”与创新业务“产能扩张”节奏的失衡凸显了券商传统商业模式面临巨大的压力,也孕育着商业模式创新的巨大空间。

20xx年,公司努力克服低迷市场行情及二次业务整合带来的艰巨挑战,业绩有所下滑,但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格局,并呈现出发力创新的积极态势。通过年中经营工作与创新发展会议以及创新发展务虚会,公司明确了创新发展的三大战略方向以及十一项创新业务重点领域。在公司上下意识到差距、感受到压力之后,在有限的时间里全力投入、迎头追赶,在资本中介类业务领域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突破。如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和业务创新能力位居行业前列,成为业绩贡献最大的新型业务;固定收益业务的投资业绩、利润贡献、挖掘机遇及业务创新能力比较突出;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投资业绩和产品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提升。在业务创新、产品开发、客户开发服务等方面,跨部门的合作需求不断增强、合作联动日益增多,全业务链运作思维已经开始在部分领域初显成效。

20xx年,公司各控股、参股子公司也逆势而上,取得了诸多新突破。华泰联合投行业务实力稳步增强,并购业务保持优势地位,债券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华泰长城期货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市场份额显著增长,首批获取资产管理业务牌照;华泰紫金完成直投基金募集;香港子公司成功设立第一只rqfii基金;南方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进一步升至行业第3名;华泰柏瑞推出的沪深300etf领衔跨市场etf,实现了行业影响力和管理资产规模的大幅跃升。

当然,公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和阶段,已经到了一个越坎爬坡的重要关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还十分严峻,亟需认真反思、深刻反省。与领先券商相比,公司传统业务收入占比显著偏高,盈利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运行管理效率亟待提升,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创新发展整体上仍处于追赶阶段,创新业务/产品实现规模化发展和领先的还较少,具有首创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创新业务/产品不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贡献尚待提高。二次业务整合造成了部分核心人才的流失和部分业务的不稳定,创新型人才非常缺乏。我们与先进券商的“对标找差”不仅在于紧盯业务数据指标差距,而是要深刻分析数据背后的差距,进一步明确公司在思想意识、战略战术、业务能力、人才资源、体制机制上到底与领先券商存在哪些差距,如何弥合、如何改进、如何超越。不认真做到这一点,公司发展就实现不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更谈不上打造一流券商。

公司在传统业务上还是有很强优势的,但面对传统业务萎缩带来的巨大业绩压力,面对你争我赶的创新发展大潮,如何把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引向深入,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如何把全业务链运作引向纵深,激活发展潜力、盘活业务资源,有效提升发展动力和活力,提升公司业务品牌形象和整体市场形象,是摆在公司面前的突出战略任务。

二、认清政策和市场大变局,把握创新发展历史机遇

20xx年,尽管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但有利因素正在逐渐增多,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及其他资本市场领域的改革仍然会加快推进,金融风险集聚和防范问题也日益凸显。从政策和市场形势看,今年的ipo数量和规模预计很难增长;随着网点放开、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审批、非现场开户政策的落地,佣金率的下滑趋势还将加剧。即使股票行情有所转暖,传统通道业务收入也很难有太大的增长空间,传统的中介业务真正进入微利或亏损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20xx年是证券业创新发展的攻坚年,也是创新政策全面落实期和业务布局关键期。监管层将继续推出创新“十一条”尚未出齐的政策,还将积极推进行业深层次改革及基础性的制度建设,5月还要召开“证券行业创新发展论坛”。最近证券业协会已经明确了今年行业创新发展的四大目标,监管层和业界将更加突出重视场外市场、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投资及跨境业务的发展。

目前,各项创新政策越来越多,机遇和挑战也前所未有,要尽快消化和适应,创新发展必然要经历探路和寻路的艰苦历程。在政策不断推出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前准备、迅速应对,同时也要对各项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整体研究思考,深刻把握行业变化发展的趋势与动向,主动调整和优化战略方向、战术重点,并积极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具体业务我们可以补课追赶,但如果缺乏前瞻性、专业性的战略洞见和抢先发展的果敢行动,就很难在首创性创新上有实质性突破,只能作为跟随者,甚至有随时被迅速赶超和淘汰的潜在威胁。中信证券之所以成为创新发展的领头羊,不仅在于其有着专业化的团队,更在于其超前的发展理念、创新意识和行动力,在探索和打造新的商业模式上领行业之先,这些“软实力”是我们亟需借鉴和提升的。

1、在混业经营加速的大环境下强化竞争性合作,树立投资银行特色优势

去年,证券、保险、期货、基金业先后推出了创新新政,金融子行业业务重叠交叉迅速扩大,混业经营时代已经提前,金融牌照的垄断价值,特别是证券业受保护程度显著降低。最为典型的就是监管部门已在政策上打通整个资管行业,在“泛资产管理”背景下,券商资管即将面对产品信任度、产品优越性、服务效率等领域的全方位较量。当然,券商与其他金融机构不仅有替代性竞争,更有顾问咨询、客户服务、产品设计、投资运作、渠道销售诸多领域的合作空间。面对银行业127万亿的资产以及保险业近7万亿的资产,我们要突破传统发展思路局限,以更加开阔的思维挖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商机,积极整合开发外部金融资源,充分发挥投资银行的专业性、创新性和灵活性优势,才能赢得更大生存空间,但也要避免沦为银行打工者和影子银行资金通道。近期中信证券入股小贷公司、方正证券控股信托公司,今后甚至可能有券商收购中小型银行,券商进军其他金融业态、布局金融控股已悄然开始。公司要成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就要对这些动向认真跟踪研究,在混业经营中要尽快积累今后多元发展的眼界、经验、资源和能量。

2、在业务管制大松绑中加快业务转型,打造新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成就了众多优秀企业。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靠什么盈利、如何盈利”的问题,创新发展的加速推进使券商打造新商业模式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亟待加快推进。从国内外优秀投行发展经验看,对于具备资本和规模优势的大型券商,整合升级卖方中介业务、大力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扩大资本投资规模是打造新商业模式的基本框架。其中资本中介业务是新商业模式的核心和重心,卖方中介业务是前提和基础。随着利率市场化及金融脱媒化的加速推进,信用交易、市值管理、资产证券化、新型资管、场外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等资本中介性业务的比较优势和巨大发展空间正在凸显。以“资本+杠杆+客户”、“交易+金融工程”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中介型业务正是华尔街投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xx年高盛资本中介类业务收入占比达66.53%。打造新商业模式不仅是券商业务发展重心的转向,更需要融资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营销模式、风控体系等一整套的系统变革,应整体论证和筹划。如券商跨业务牌照发展正不断突破,打造大投行、大资管、另类投资等业务条线正成为券商展业、服务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券商传统营销服务方式正在面临潜在冲击,探索发展互联网 金融已刻不容缓。去年以来,券商融资渠道逐步全面放开,通过滚动发行短期融资券、公司债等方式补充运营资金或进行项目投资的券商日益增多,融资方式和资金运用方式如何更好匹配是券商做大做强的重要方面。定位决定地位,短期看,券商打造新商业模式需要首先明确阶段发展重点和定位。只有基于自身优势的差异化定位,才能聚集有限资源、创造超额收益。

3、在功能全面重塑中提升核心能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去年,从券商创新大会后的“威海会议”到“风险管理培训会”,领先券商对创新已经不仅停留在满腔热情的层次,已经迅速深入到券商业务功能问题层次了,今后的创新发展必然是券商专业思维、核心能力的真正比拼。创新发展加速了券商金融功能的重塑,券商市场角色将从通道中介向市场组织者、流动性提供者、产品开发者、财富管理者、风险管理者等多重角色转化。为此,券商亟需加强投资、研发、定价、销售、客服、风控等核心能力建设,并通过强化交易、托管、支付、投资、融资等五大功能,拓展更为深化的金融服务空间。在新政背景下,券商的运营、信息技术等后台服务功能也正在走向前台化、业务化,功能切换孕育着综合托管、金融服务外包等崭新商机,券商管理运营方式也应向着紧紧围绕市场加快适应转化。当前,公司在外部融资渠道上已经没有太大瓶颈,最大挑战在于融资后的资金高效运用能力,这需要具备更强的产品设计、投资、跨市场运作及风控能力。能力转换、提升本质上需要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员结构的优化,更需要通过建立核心人才的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切实打造一支更加适应创新发展的优秀人才队伍。

4、在客户多元化过程中重构服务体系,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资本市场各类机构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争取各类机构客户已成为券商提升实力的关键;随着场外市场的加快发展,大量非上市企业即将成为券商大力开发的新客户群体。证监会已明确提倡券商服务要去低端化,证券业协会最近也明确支持券商开展高端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缺乏中高端客户资源,很多创新业务是很难开展的、也是很难做大的。公司的客户结构仍以零售客户、散户为主,缺乏明确的整体客户开发战略。要成为大型金融机构,以创新发展为契机优化客户结构,丰富客户层次,争取更多的中高端客户资源刻不容缓。近年来,海通证券和招商证券都高度重视机构客户开发,打造针对机构客户的系列服务,20xx年,招商证券机构客户营业收入占比已达31.61%,海通证券有1.2万机构和高净值客户。目前,市场缺少的不是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而是行业现有的服务广度和深度的局限。券商个人业务向财富管理方向转型、机构业务向全能服务方向转型、公司业务向综合金融方向转型将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目前,公司服务体系覆盖面还是有限和分割的,远没有真正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跨部门持续服务机制。为此,要提升客户开发服务能力,券商不仅要有富于竞争力的创新产品、业务,更需要把业务链打通,突破部门分割格局,打造更加综合化的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存量客户的黏着度和增量客户的吸引力。

5、在组织架构变革中提升集团化、协同化运作能力,激发组织活力

去年,管理层已经明确鼓励券商进行组织架构创新,日益混业化、市场化、开放化的行业环境也要求券商组织架构要从简单化向综合化转变,从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打破一个业务牌照对应一个业务部门的僵化结构。创新发展更需要券商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整合内部资源,解决协同问题,实现资源最大化。高盛、瑞银等大型投行的组织架构整体是按客户划分,同一客户都对应着同一部门,该部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高盛针对个人、机构、投资顾问和对冲基金四大类客户都设置了对应的服务条线。设置各类业务管理委员会已成为不少券商加强跨单位、部门协调沟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中信证券就在管理和业务运行层面设立了资产配置、资本承诺、产品、投资银行、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等委员会。随着业务功能的拓展,如何做实分公司功能,重塑营业网点业务功能,变传统通道为展业渠道,变市场前台为展业平台,充分发掘经营网点地域资源整合潜能,显得日益重要。为此,近一年来,不少券商都新设了分公司,并为投行、资管、财富管理下沉一线,打造全业务链条做充分准备。当然,这也更需要券商要打造一套强有力的后台支撑管理体系和更加高效的业务传递反馈流程。

三、深化推进转型创新步伐,努力打造全新商业模式

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要实现成为一流券商的战略目标,公司就必须有全新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执行力来支撑。20xx年,深化创新发展和战略转型,为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奠定坚实基础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根据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公司新的商业模式可以概括为:整合升级卖方中介业务,巩固提升业务规模、聚集业务资源;大力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拓展业务功能、形成盈利重心;扩大资本投资规模,获取超额收益和战略发展新空间,三个领域互为支撑、相辅相成。该商业模式是三大创新发展战略方向和内涵的全面升级,创新发展和全业务链运作的有机结合是打造全新商业模式的基本手段。

我们要紧紧围绕以资本中介业务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大力促进传统与创新业务的融合发展,协同布局股票和债券业务、场内和场外业务、境内和境外业务,着力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业绩,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集团综合竞争实力。如果说,去年创新发展务虚会后发布的《致全体华泰人的一封倡议书》是我们新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新的商业模式就是我们下一步的行动纲领。

1、强化集团资源融合,扎实构造全业务链体系

去年,我们全面完成了集团二次业务整合工作,实现了公司各业务线基本统一化发展。整合进一步加深了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和磨合,尽管人事上出现了不少变故,但业务发展整体上没有受到大的影响,部分业务领域已呈现出了崭新的精神面貌和更加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整合是一次脱胎换骨、改革发展的机会,无论有多么艰巨的挑战,我们都必须把整合后的机制、文化融合工作持续深入的做好,共同谋求最有利于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制度安排,共同打造一个的尊重差异、包容个性的事业平台。

当前,全业务链布局要求与集团业务资源整合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打造全业务链意味着服务资源将从单一部门独立提供向跨部门整合提供转型,跨领域联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更多是局部性、片段性的,没有成体系。要总结经验、汇集智慧,建立全业务链运作管理制度,明确集团内部、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和收益分享机制,更要培育合作、融合的文化氛围。各单位、各部门要主动打破部门利益壁垒,多渠道、多方位融入集团全业务链体系。要进一步理顺四地办公的管理机制,强化交流沟通和协调,真正发挥整合先进地区优质资源、汇聚创新能量的积极作用。

2、明确创新发展阶段重点,全力提升核心能力和业务特色

当前,券商业务运作和服务工具更加灵活多样,要充分挖掘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资本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并尽快在托管、交易、支付、投资、融资业务功能拓展中取得实质性突破。要着力在资本中介业务、资本投资业务上进行体系化、系统化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这类业务也是真正体现投资银行核心能力的业务领域,公司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基础。发展资本中介业务,不仅要梳理和盘活现有的零售客户、机构客户、企业客户资源,以及近万亿的托管证券资产,更要力争在银行业60多万亿贷款、90多万亿存款资源开发,更广阔的场外市场企业客户资源开发中有所作为,全国200多家网点在此过程中要发挥更加实质性的作用。

在推进卖方中介业务升级的基础上,要尽快完成大类创新业务领域的布局,尽快扭转公司在资产证券化、场外市场、另类投资等战略性业务发展上的缺失或薄弱的不利局面。在多元发展中,要兼顾当下与长远,尤其不能忽视为未来拓展空间、储备资源,同时要集中资源促重点突破。

最近证监会领导特别强调了要提高中介机构服务跨境投资的水平,今年在跨境业务政策上会有实质性举措推出,因此要积极布局跨境业务发展,不能观望等待、错失机会,跨境业务要努力从香港市场为重点向境内外联动转型。深圳前海已成为国内新兴金融业态和金融机构探索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要着手考虑以适当的形式进驻该区域,积极对接和利用境内外优质金融资源。公司已在互联网营销领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要放开思路,有效整合内外部网络资源,争取在发展互联网 金融业务模式上走在行业前列。

要下大力气摆脱平庸的大而全的发展局面,着力实施差异化经营和协调发展战略,在业务操作上我们可以模仿复制,但在业务模式和发展路径上要走出自己的路,努力打造更加突出的业务特色。当前,我们亟需大力加强研究能力、产品设计能力、投资管理能力建设,切实提升业务影响力和盈利能力。面对众多的存量客户和不断增长的新增客户,要紧紧围绕客户需求满足改进设计产品、优化流程,从中发掘创新点、盈利点。只有真正给客户创造价值,才会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3、着力打造创新型人才梯队,优化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

行业近半年来的大变革力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传统知识结构乃至经验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变化。人才竞争力决定业务竞争力,当前,公司真正的高端业务人才、高级专业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创新业务人才储备非常不足。没有优秀的人才,公司很难成为优秀的一流公司。尽管我们要严控成本费用,但在人才吸纳培养上要算大账和未来账,一切有利于创新发展的,都应在相关政策上优先考虑倾斜。要围绕打造新商业模式的要求,不拘一格的吸纳国内金融同业优秀成熟人才,乃至境外、国外成熟人才,培养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式人才,以此超常规推动业务创新发展。在人才问题上,无论是部门领导,还是分管领导,都要有更加开阔和包容的心态。

要打造一流券商,就要建立与行业地位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和市场化的考核机制,真正激发人才活力和创新动力。要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以贡献定报酬,以责任定待遇;也要营造让优秀人才留得住、更好发挥作用的良性氛围,切实稳定核心人才队伍。要论证探索股权激励机制,建立管理层、核心骨干员工中长期激励制度。

要借助即将准备实施的组织架构调整项目建立起更适合打造新型商业模式的组织机制,为公司发展打开新局面、形成新气象。分公司、营业部的组织架构和经营机制尤其要实施转型调整,要积极推进分公司向经营管理实体转型,营业部要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格局。

对创新行为要多采用正激励、少采用负激励,真正形成“谁创新、谁受益”的激励机制。要把部门之间的协作列为考核目标,形成明确的内部定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并强化“只有业务分工,没有业务边界”的合作意识。创新活动没有前后台之分,都可以成为创新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才能让前台把客户服务做到极致,中后台集中把服务支撑做好做细。

4、打造适应创新发展的先进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全面管控能力

去年以来,市场上的理财、信托产品兑付风险问题已开始有所体现,地方债务问题逐渐长期化,债券市场大扩容背后的信用风险日益抬头,“零违约”的盛宴时代很难持续。去年底,证监会机构部在深圳召开的券商风险管理培训会议,更是把券商风险管理和创新发展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管理层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要求公司要从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厌恶者转变为风险管理者、承担者、对冲者和转移者,风险管理能力是今后券商核心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券商创新业务能否做大的重要制约因素。与创新发展要求相比,公司对风险的认识、识别、防范、管理和化解能力仍亟待提高。要全面检查、评估和分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对照会领导提出的“六个一”的要求,借鉴先进经验,着力规划、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和集团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强化和充实风险管理力量,丰富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提升风险管理对业务发展的引导和推进作用,把风险管理制度切实落到实处。随着各项新业务的推进,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及道德风险的防范,加强对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业务及产品代销业务风险的管控。创新发展既要速度、更要安全,既要宽容失败、也要明确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底线。

同志们,证券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很多、挑战很大,我们不但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更要树立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工作,把业务转化为业绩、把努力转化为盈利,共同为公司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