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计划(模板6篇)

时间:2023-09-20 14:27:33 作者:梦幻泡 工作计划 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计划(模板6篇)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计划篇一

敬爱的同学们:

长江、黄河用博大的胸怀孕育、滋养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古往今来面对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多少人写下不朽的篇章,发出了由衷的歌唱。就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把黄河描绘的绘声绘色,可是如今,长江、黄河却受到严重的生态污染,为了保护母亲河,我提出以下倡议:

1.要积极参加在黄河附近植树造林的活动,好使黄河边的泥土不流失。

2.不乱砍滥伐树木,保护生态环境。

3.我们要提高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4.禁止在黄河中乱铺乱捞。

5.号召大家共同保护长江、黄河。

6.要保护水源,严禁将具有污染水排入江河。

7.禁止无节制的开恳放牧。

8.做环保的小卫士,积极参加环抱的公益活动,调查环保问题,宣传环保知识。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母亲河能够永远的源远流长,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母亲能够健健康康的把!

倡议人:黄香

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计划篇二

天地造化,日月精华,孕育了神州的山河大地;广土众民,毓秀钟灵,创造出五千年灿烂的文化。这山川与文化交相辉映,共同织就了锦绣中华。她的集中代表,就是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与文化遗存。这些自然珍萃、文化瑰宝,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面对这些自然与文化杰作,我们在惊叹自然造物之神奇,祖先创造力之伟大的同时,对祖国的挚爱会愈加深沉、博大。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现代化的浪潮必将以前所未有的深广之势席卷全球。在市场与技术力量的无情扩张面前,传统的世界己渐行渐远。自然生态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己成为日益紧迫和不容回避的大问题。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遗存丰厚的大国,尤其如此。

目前,全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存27处,申报待批的还有几十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千多处,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万处,而登录在册的文化遗存更是多达40万处。据文化部的统计数字,1999年全国文物保护经费总计支出7.29亿元人民币,如果平摊到全国县级以上的6万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头上,每单位所得不过1万出头,而在实际上能够得到上述保护经费的不过三、四千家。经费的不足,使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严重的问题。对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己感不足,而国家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经济开发和建设的深入,未来还将有大量新的文物出土,其发掘、保护和研究对于人、财、物力之需求也会非常巨大。凡此种种,显然己非政府所能独力承担。文化遗产,为全民族之共同财富;其保护,也不仅只是政府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事业。

我中华文化素有天人合一之境界,民胞物与之情怀,慎终追远之传统,尤其重视人与自然及社会之和谐共存。当代中国人自应高扬中华文化的这种精神,使祖国的天长蓝,水长绿,山长青,鸟兽孳盛,万物欣荣,将锦秀中华完好无缺地交到我们子孙后代的手中。这是十三亿中国人的神圣义务,也是功在当代,泽及子孙的伟大事业。

北京市文化发展基金会,力虽微薄,但有志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事业,我们深知非有全民全社会之警醒与努力,不足以成此大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同样如此。只有持久不懈地进行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使之深入人心并最终成为全民族之自觉意识和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否则即使一时保护住了,也还会坏掉。

北京乃大国之都、首善之区与政治文化中心,这项事业自应从首都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实事做起。爱护古迹遗存,维护古都风貌,率先垂范,带动全国。这是首都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北京市文化发展基金会倡议并发起建立中华文化遗产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文化遗产的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文物保护人才的培训,兼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项目。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家园,文化遗存则是世代先民们智慧与创造力的载体和丰碑。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的大业,赤县神州,四海内外,风我炎黄子孙,与有责焉!我们坚信,凡我同胞,必会以其良知和对祖国的热爱,向这一事业投入自己的一份关注和爱心。我们亦真诚期待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通过全社会与全民族的不懈努力,使我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在新世纪中建设起一个繁荣富强、堪为全球表率的绿色中华、文化中华!

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计划篇三

20xx年12月8日至10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海口举办。来自中国、东盟确定与会国家及英国、肯尼亚等相关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大计,共同倡议如下:

我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也是促进共同发展的经贸之路、文化之路、和平友好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对促进沿线各国经济文化友好往来,拓展睦邻友好,扩大互利共赢,意义重大。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海上丝绸之路绵延两千年,跨越亚欧非,在沿线各国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希望,各相关国家和地区,在考古调查与研究、人员培训与交流、修复保护、展览展示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共同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共同建立一个开放性交流与合作平台,实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我们将共同努力,借鉴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良好机制和成功经验,广泛开展以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为主题的双边或多边交流与合作,并积极开展与域外其他国家在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谋求更广泛的合作。

损毁、盗掘海上丝绸之路水下文化遗产的非法活动,是对人类文化财富的严重侵害和野蛮掠夺。我们呼吁,各相关国家和地区应共同防范、共同抵制、共同打击非法占有或破坏水下文化遗产的行为。

我们倡议建立定期定址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的机制。今后每两年举办一届,会址常设海南,可采取申请或推荐、指定等方式决定论坛主宾国,每次论坛的主题由主宾国提出,与参与国共同商定。

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计划篇四

1、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2、传承历史遗产,弘扬中华文明。

3、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4、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吸引力。

5、共同的家,共同的财产。

6、中国文化遗产,举世闻名的精华。

7、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

8、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明和谐。

9、确认过去,见证未来。

10、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11、中国文化,传承第一。

12、人类的日记,历史的教科书。

13、文化遗产,和谐社会的明信片。

14、弘扬民族文化,注重文化传承。

15、传承祖国文化遗产,守护中华精神家园。

16、请珍惜祖先留下的财富。

17、同心同德,共同保护文化遗产,共建精神家园。

18、龙的传人,文化传承。

19、凝聚历史精神,铸造灿烂文化。

20、文化,文物之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

21、你出力,我出力,共同保护文化遗产;你添彩,我添彩,精神家园更精彩。

22、文化传承,民族之根。

23、凝聚历史精神,铸造文化辉煌。

24、先人智慧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后人的'财产,智慧的化身,历史的叠加。

25、挖掘和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26、文化传承硕果累累,精神文明百花齐放。

27、守护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

28、保护文化遗产,再创辉煌。

29、传承祖国文化遗产,守护中华精神家园。

30、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

31、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和保护它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

32、保护好遗产,让中华文化伴随历史延伸。

33、保护文化遗产,传递文明之光。

34、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携手守望精神家园。

35、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增光添彩。

36、文化不朽,精神永恒。

37、保护文化遗产,再现古代历史。

38、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39、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40、保护文化遗产,留住我们的根。

41、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祖国文明家园。

42、一片文化遗产,美丽芬芳。

43、文化遗产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4、文化遗产是见证一个民族历史、体现民族精神、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

45、想起尘封的文明,弘扬中华文化。

46、文化点亮心灵,文明美好生活。

47、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可遗忘。

48、携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建精神家园。

49、撑起文化遗产保护伞,共筑精神家园防火墙。

50、中华美德践行于世,仁义礼信铭记于心。

51、弘扬文化遗产,建设文明世界。

52、保护古迹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53、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54、文化传承开花结果,精神文明开花结果。

55、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56、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财产。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财产。

57、号召少先队员制止那些在长城上乱扔垃圾的人。

58、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59、携手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作者:秦花城

60、传承文化遗产,和谐当今社会,永驻华夏。

61、提高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2、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63、文化遗产保护:尊重历史,造福今天,创造未来。

64、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65、祖先和我们的后代,请保护文化遗产。

66、携手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计划篇五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保护长城,做到以下几点:

1、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2、号召少先队来阻止那些在长城乱扔垃圾的人。

3、成立保护长城的宣传队,在旅游点等地方进行宣传,提醒人们要保护长城。

4、提醒公民不在长城设点收费,让长城变得更美丽。

5、对破坏长城的人进行诉责。

6、向有关部门呼吁,利用电视、广播向全国宣传,让每人心中有“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观念。

7、添加保护长城的标语牌。

8、不携带危险物品,不扔烟头。

9、在长城内见到垃圾应随手捡起。

10、不在长城上面往下扔垃圾,保护长城周围的环境。

11、不应在长城上乱涂乱画。

12、不要在长城上大声吵闹,破坏了别的游人的好心情。

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计划篇六

敬爱的同学们:

长江、黄河用博大的胸怀孕育、滋养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古往今来面对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多少人写下不朽的篇章,发出了由衷的歌唱。就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把黄河描绘的绘声绘色,可是如今,长江、黄河却受到严重的生态污染,为了保护母亲河,我提出以下倡议:

1.要积极参加在黄河附近植树造林的活动,好使黄河边的泥土不流失。

2.不乱砍滥伐树木,保护生态环境。

3.我们要提高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4.禁止在黄河中乱铺乱捞。

5.号召大家共同保护长江、黄河。

6.要保护水源,严禁将具有污染水排入江河。

7.禁止无节制的开恳放牧。

8.做环保的小卫士,积极参加环抱的公益活动,调查环保问题,宣传环保知识。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母亲河能够永远的源远流长,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母亲能够健健康康的把!

倡议人: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