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

时间:2023-07-12 11:41:07 作者:李Y 工作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篇一

各学校虽然都能按照国际教育部及省、市、区级要求开齐,开足科目,但是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的除语数英以外的课程微乎其微。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班会等等,很多课程既缺乏专职的教师也没有专门的教室,没有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如信息技术,各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早已废弃、淘汰,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微机室,怎样将信息技术课上好?科学课,虽然有些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异常齐全,但是根本没有能够领着孩子们去做实验的老师,每一次科学课都在教室进行,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乐、美术既无专职教师也无独立的教室,乐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会被长期束之高阁。

各学校的德育时间仅停留在周一升旗仪式、思想品德课及班会课中,还常常要除去被代课教师占用的课时,而且即使是上课,也仅停留在说教、灌输层面。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没有道德教育的阵地,没有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班级几乎不组织德育活动,更谈不上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这种缺乏体验,闭门造车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学生上放学路途遥远,学校没有校车,很多小学生因无人接送,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更有甚者,路上拦车上学;还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负责接送,这部分人群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另外,上放学期间道路拥堵,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老人、年轻人、小学生瞬间挤满街道,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各小学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家长们纷纷出外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顾。因为观念和意识的局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爱心理,另一方面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着实有限。留守儿童在校打架、上网、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现象极为普遍。

校长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长没有自己的办学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胡子一把抓,漫无目的。如此办学,贻误子孙后代。

这是长久以来的痼疾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待遇缺乏优势,要求不断提高。长久以来,到相桥的教师有条件的选择机会进城,没条件的寻找机会进城,留下来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网络的构成仅限于最多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学校教育脱离时代,脱离社会,闭门造车。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桥教育将不仅仅输在文化课上,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动手及社会实践能力的缺憾也会日益增多,如不及时改良现状,相桥将有更多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23年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篇二

本人在农村小学任教七年来,亲身经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壮大与辉煌,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转瓦化,围墙化,花园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优良,中心校配备了微机室,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离婚率的上升,更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出现,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

1漳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一)、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属民师转正或直转。表现为: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再次,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使得许多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个别教师学习动力不足,总是自以为是,教师间缺乏探讨和交流,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新的教育理念不闻不问。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认识不到位,对国家依法施教的政策视而不见,教学质量上不去,不从自身找原因,而采取违规施教,例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经常发生。纵观我县农村教师四十岁以上教师居多,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二)、学生及家长

2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学生入学较晚年龄较大,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有的较大年龄的学生还在低年级,造成学生发展很不均衡。学困生居多。致使学生家长不理解、有满意。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大量学生流入城里。

农村大多数家长数文盲或半文盲状况,文化程度较低,在辅导孩子时往往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甚者,他们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在他们眼里,他们的任务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有的家长还把大量干农活的重担加在孩子的肩上。学生在家里根本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更不用说巩固复习了。近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以至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空白。久而久之,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恶性循环。

(三)、学校办学条件

3师依然是“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

语文、数学、英语是农村小学的三大主课,但由于英语教师数量少,实行非专业教师任课,很大程度上阴碍英语教学的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课,但农村缺少专业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学校教研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每位教师要教

三、四门课程,备几本教案,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特别是安全,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课程辅导无法进行,哪怕是半天时间都不敢安排,生怕出现意外。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五)应试教育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由于旧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以分论人,以分量才”的片面现

(六)、留守儿童增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良好的家庭环境

5显;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十分严重。

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了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了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6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教导处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认真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夯实“备”、“教”、“改”、“导”、“考”、“评”各个环节的工作。

1、认真学习《教学常规》,强化常规意识。教学常规是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规范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是优良教风、学风的体现和量度。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学习常规,理解常规,强化常规。

2、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办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常规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各校必须根据常规管理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从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的原则出发,重视抓细节、抓过程、抓考评,制定本校的实施意见和措施,使教学常规管理有章可循、规范生动、有序落实,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创建学校的管理文化。

7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难度和节奏,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集中精力抓好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打造“活力、高效”课堂,探索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兴趣和能力的课堂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促成专业成长。

4、精心编选学科资料,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学生的训练是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的训练要讲究科学有效,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训练效率低下,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使训练能针对学生实际,针对教学要求。学校要建立控制学生作业总量和监控作业布置、批改的有效措施,规范作业布置、批改要求,并做到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同时要控制考试频度,杜绝考试的随意性,提高考试的实效性。

5、加强监督管理,使常规管理经常化。

(三)、提升教师上课水平

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随时收集所教学科的信息,还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只有用系统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在实践中学习,学习观摩优秀教师的课,与同学科教师互相学习,在对比中反思,在切磋中进步。要认真上好8每一节课,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存在于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失和原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备课成为九峰职校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课是老师有步骤地、深入浅出地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四)、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实现资源共享,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五)、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让校校有歌声、校校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9培养人才服务。

(七)、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政府要针对留守儿童现状,发挥其主导作用,改革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和创新现在教育模式,使留守儿童能够尽量在城市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二是学校应该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课程,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配备专业性心理教师,可以选取学校教师参加系统性培训,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三是要净化留守儿童周边环境的空气,严格控制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设立,多管齐下,为留守儿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是外出的家长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尤其是要积极主动地和班主任、监护人、代理家长及时沟通,共同配合他们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上述观点,是我针对我校以及其他乡直学校近几年的教学成绩和我在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基础教育,奋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23年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篇三

了解农村教育问题目前状况

xx年xx月xx日

城乡中小学

网上调查法

xxx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x这样一个发展x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网上调查与农村教育有关的情况,发现有许多问题将是农村教育危机。

自几年前我国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基本普及”的含义相对于一些所居住的区域远没有普及,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的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各地x在这种“普及”的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x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和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大学率的反弹,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经过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大学率高于城市,农村教育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的比例高。

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xx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xx年间,还是有很多儿童未上小学,小学阶段失学,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及初中阶段失学的人,这么多人的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因此有青少年犯罪,是因为处在低文化层,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骨的镜子。

(一)教师分布不合理

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而及分化严重,村小学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x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全区还有上百计划外教师即无法保证质量,又加重乡、村及村民负担。另一种现象是城镇中小学教师严重超编。

教师减损严重,补充困难

因为很多的原因,有些教师都往其他方面去发展,因而教师从而减少而现在教师工资县区统一发放,县区财力有限,保现在教师工资尚有很大困难,更无力负担新增教师工资,这两年正值初中、高中学龄入学高峰,教师严重缺,而区域财政力支付缺口教师工资。现在情况是一方面初中教师紧缺,另一方面师范大中专毕业生无法按需就分配到位。

(二)教育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很多课程都因为设施而减少上课,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法创新。

(三)农村教育待遇偏低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城市学校好于乡镇教师及不公平,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城市教育资源总是被x满足而农村教育资源是那么的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农村的活动设备是少之又少,而城市则是多种多样,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一)加大x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社会多方筹措经费,保证农村教育投入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源保证,这项工作做不好,农村教育将很难有重大进展。(二)加大x的统筹力度,成立专门的农村教育管理的部门,对农村教育的各项问题进行通盘考虑,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三)使开设部分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缺乏农村特色的普及型教育,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来反,回乡从事农业的年轻农民没一技之长难以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贡献。

(四)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任重而道远。(五)积极推进农村人口的高等教育,平和学院要统一招生标准,严格以能力与考分作为选择高校新生的依据,完善奖贷体系,提高补助标准,确保农村家庭子女不因家庭贫困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或中途退学,此外,党和x要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之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样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工作做准备,参加假期的乡村支教活动,把我们学习书本的知识投身于实践中。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而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它萌发了我们责任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真正懂得了,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2023年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篇四

农业人口是我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进一步实施,农民和农民子女们已不能仅仅局限于以体力谋生和发展,他们也想以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服务于祖国的建设事业。农民绝对不是愚昧无知的,他们的子女更是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是供孩子上学比下海经商还要危险,它不是家长们所能掌控的,孩子在苦读十几年书后又回到家乡的土地上来“改造地球”的现象已数不胜数,也许使得许多家长都对子女上学失去了信心,不舍得下这个本钱,不敢做这笔生意。但换个角度讲,孩子们毕竟学到了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即使它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但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学到的知识会让他们终身受益的。而这些就涉及到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他们做这笔生意的胆量到底有多大。那么农民家长们是如何认识教育的?他们对教育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在寒假期间面向农村家长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

报告内容如下:

本次调查以问卷(见附录3)的形式面向农村家长随机展开,从20xx年1月23日至20xx年2月7日为期两周,共发放问卷80份,在安寨村和西马连固村发放比例为10:70,收回68份,有效63份。由于调查对象的限制,问卷的内容较为通俗浅显、简单明了。

在报告附录中包含了样卷(附录3)、相关数表和对应的图表(附录4)等。

如果孩子在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长们会后悔供孩子上学吗?

1、以家长职业分类的统计资料(见附录4表4)显示:在农民当中,有39.13%选择了“一定会后悔”,32.61%选择了“不后悔”,17.39%的家长不知道会不会后悔,10.87%的家长选择了可能会后悔,总的来看农民家长的观点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偏重于一定会后悔。在经商人员当中,选择一定会后悔的要明显高于其他三项,占了37.5%。工人们都持模糊的中性观点,选择可能后悔和说不清的各占了半边天。而教师们全部选择了不会后悔。

2、从以家长文化程度分类的统计资料(见附录4表5)中可以看出小学文化和高中文化的家长分别有72.73%和50.00%选择了后悔,而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有37.04%选择了不后悔。这些数据都远远超过了其他三项,表面看来文化水平与家长观点好像没有关系,但其实不然,在调查中我发现造成这种结果是有原因的:a.只有小学文化的家长绝大多数是那种只知道挣钱、只顾眼前利益的农民,他们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不去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整天只会抱怨“孩子花了钱、上了学又学不到东西”,像这样的家长能不后悔吗?b.初中文化的家长有许多都因自己没能完成学业而感到遗憾,他们知道关心孩子的学习,主动从校方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不便使他们隐约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他们不会后悔的。c.大多数高中文化程度的家长,因为他们自己“身怀高中文化而依然改造地球”,他们害怕子女们会同他们一样仍是农民,所以有一半人选择了“会后悔”让孩子上学。

供孩子上学家长们最担心什么问题呢?调查资料显示:有42.86%的家长选择了“毕业后的工作问题”,25.39%的家长选择了“费用和毕业后的工作问题”,选择不担心和担心费用的分别为23.81%和7.94%(见附录4表2)。从这两道题目的回答情况的统计中可以明显看出:子女们在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仍然是农村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从农村经济状况分析,农民们最注重的还是钱,农民们最讲实惠,你在花光家里的钱后没找到工作不就等于学到的知识不能用来挣钱吗?那肯定是不行的,钱是最现实的问题。在受调查的人群中有83.64%的是农民,60.32%的是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见附录4表1),而且多数只是刚上初一就辍学了。俗话说得好:“老农民就靠那一亩三分地养命哩!”他们农忙时跟土地亲热,闲着时跟扑克牌套近乎,又怎么会有那么高的觉悟?多少年没有碰过笔,没看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险些忘掉了。那“九年义务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已成为残缺的历史。在调查过程中,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受教育情况不屑一顾,甚至于厌烦被问到孩子的学习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他们的不屑、厌烦与冷漠着实令我感到悲哀!当然,有许多家长在得知我做本次调查后主动找到我向我诉说他们的想法,还有的家长向我寻求解决孩子成绩差的办法,这些又使我深受感动,我都尽我所能向他们一一作了解释。

当孩子因学习差而不愿意上学时家长又会怎样做呢?统计资料显示:有60人作了回答,41.67%的家长能够理智地给孩子分析成绩差的原因,激励其努力学习;22.67%的家长只知道根据自己的意愿逼着孩子继续上学直到拿到了毕业证,这样只会使孩子学习成绩更加糟糕,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而占23.33%的家长对孩子出现的这种厌学情况置之不理,任其辍学。8.33%的家长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做(见附录4表3)。而接受调查的7名教师不约而同全部选择了理智地分析原因,这也在意料之中。但在经商人员当中,有50%的家长只会逼着孩子继续上学(见附录4表7)。另外,由附录4表6可以看出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长的做法。

众所周知,在学习知识上学生自身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内因,而老师和家长只是外因。由辨证唯物主义理论可知: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但外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内因。孩子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自制力还是比较差的,而且对上学学知识没有太深的认识,他们很容易因学习成绩差而不愿上学,很容易因贪玩而忘记学习,很容易把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当作耳旁风,但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放任自流,因为他们有义务、有责任去教育子女、教育学生。在对教育或本问卷的建议中有一位农民写到:“学校教学设施落后,老师水平低且不能严格要求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之中。”甚至有家长呼吁:请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点儿吧!还有一位经商的说道:“老师不好好教小孩儿,家长也没有办法!”这朴素、朴实的话语让我深深体会到家长们焦急而无奈的心情。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学校,而老师又是那样的不负责任,农忙时经常回到自己家劳动,反而把学生放在学校不管,就连一点儿职业道德也没有了。小学和初中的师资状况更是令人担忧:跟我年龄相仿的几个同学都通过各种关系去中小学教学了,有的是师范毕业,有的只是高中还不毕业。在师范学习美术的来到初中教数学,学习音乐的反而教授外语,真不敢想象这是怎样一种现象。调查期间正值小学翻盖校舍,小学生们就只好打游击战,在别人家里读书、上课。这些都使我们不禁感叹当代农村的基础教育状况。

在接受调查的人员当中有52.38%的家庭出现子女中途退学的情况,42.42%的家庭是由于子女学习成绩不好,36.36%是由于家庭困难不能支付高额费用,有15.15%的家庭能够支付费用只是想让孩子早点儿挣钱而出现退学情况,6.06%是由于其他原因(见附录4表8)。而在家长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家庭中有90.91%出现子女辍学情况(见附录4表9),其中60%是由于子女学习成绩不好。这些又表明家长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教育的认识。

对农村子女文化程度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69.29%的农村子女是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而拥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0.71%。由当地初中副校长袁勤瑞提供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西马连固中学20xx年的毕业生中仅有48人继续深造,而刚入初一时为215人。从附录4表10可以看出在215人中有20.93%只达到初一文化水平,只有22.33%的农村子女继续深造达到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由此看来,从初一到初中毕业有77.67%的农村子女只拥有初中文化程度。这样算来,每年有数百万低水平、低素质青少年大量流入社会,这必然给社会治安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九年义务教育仍旧没能普及,在如今分数决定命运的年代素质教育只能是形式化的空口号!制定的政策虽然是利国利民的,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当代农村教育现实和经济状况,因此很难贯彻落实。袁勤瑞同志在与我的交谈中重点指出:中小学生流失现象相当严重,每次收学费都会有大批学生退学,这给农村基础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1.国家应加大教育投资2.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3.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当地小学校长杨秋海同志写道:农村学生收费、就业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一位农民家长深情地写道:我的三个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只因投资太大,工作又没有保障,且经济力量达不到,只能顾及眼前,让他们退学,所以我建议教育应照顾农村经济条件差而学习好的学生,使好的人才能得到培养,将来为社会服务。这朴实而充满期望的话语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农村家长和子女们对教育的认识以及农村中小学师资和教学设备都很大程度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依然没有摆脱落后的面貌。农民把温饱问题解决了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收入无几,却把大部分的金钱都花在了儿女们的受教育上。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当代农村基础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流失严重

2、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费用高,工作没保障使许多学生辍学

3、农村家长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

4、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差。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几点建议:

2、降低教育收费,建立合理收费监督管理机制

3、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水平考核,全面提升教师水平

4、加强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避免影响到子女而造成恶性循环

5、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适度增加就业岗位。

附录:

1、本次调查得到我父母和哥、姐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激!对袁勤瑞校长提供数据及其它资料表示感谢!对受调人员的配合表示感谢!对杨琴老师的帮助表示感谢!

2、参考资料:a.《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韦克难四川人民出版社

b.《西马连固中学年度学生数统计表》袁勤瑞

3、问卷: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子女们的受教育状况,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应学校要求,我们进行本次调查。在此我真心希望您能够如实填写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尊重和保护您的隐秘。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职业是?

a.教师b.工人c.经商d.农民e.行政官员f.其它

2、您的文化程度是?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专及师范类 e.其它

3、您有没有孩子在上学或者已经毕业?

a.有b.没有

4、您的孩子在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你会后悔吗?

a.一定会b.可能会c.不会d.说不清

5、供孩子上学您最担心什么问题?

a.费用b.毕业后的工作问题c.费用和工作d.不担心

6、您有几个孩子是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

a.4b.3c.2d.1e.0

7、您有几个孩子是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

a.4b.3c.2d.1e.0

8、您的孩子中,最高文化程度是?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e.正在上学f.其它

9、您的孩子为什么会退学呢?

a.家庭困难不能支付高额费用b.学习成绩不好

c.早点儿找份儿工作挣钱d.其它原因e.没退学

10、您的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而不愿意上学,你会怎样做?

a.强扭的瓜不甜不想上了就退学吧b.逼他(她)继续上学直到毕业

11、谢谢您的参与,请问您对本试卷感觉如何?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d.很不满意

*您对于教育或者本问卷的建议(可选填):

2023年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篇五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心和重视。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卓尼县木耳镇中心小学实行农村集中办学、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寄宿制度,走出了新路子。本人就该在校寄宿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进行调查,采写了这篇调查报告。

木耳镇位于卓尼县东南部,全镇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8941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以上。目前,全镇有中心小学1所,六年制完全小学3所,村级教学点2所,中心小学现有在校学生586人。

在上世纪80年代普及初等教育时期,我县按照分级办学原则,各乡镇和村组普遍兴办了乡、村学校以及教学点,形成了村村办学的格局。进入9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小学在校生以每年40%左右的数量锐减,一些学校不得不实行隔年招生。加上居住分散,有的学生需走十几里山路,致使许多孩子到八九岁甚至十岁才上学。这也造成一些学生到初中阶段就因年龄偏大而辍学,前些年该镇初中辍学率高达14%,小学也达到8%以上,“普九”目标难以实现。 由于生源减少,有些教师不安于在偏远农村教学,积极性难以发挥,办学效益低下,如该镇寺古多村1998年村级小学共有学生28人,配有教师4名,师生比为1:7,大大高于1:23的国家标准。同时,由于有的村还存在一校一师,一师多用现象,教师既要负责各年级各科目的教学,还要管理行政、财务等全部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师资资源浪费,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学校无法按课程计划开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当地群众反响十分强烈。

为改变不利局面,木耳镇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密论证和精心准备,于xx年下学期施行了集中办学,将部分村级小学撤并,全乡只办一所六年制中心小学,在校生达389人,服务半径20公里。开始走上创办乡镇中心学校的集中办学路子。

2023年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篇六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农村的经济也在迅速的腾飞,但是在农村对小学教育的投资并不象城市一样。在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在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完备,尤其是在体音美和计算机教育设施上,教育设施不完备,甚至根本没有。 调查结果 调查问题 结果百分比 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满意吗? 满意40.5% 较满意45.5% 不满意14% 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够用? 够用48% 基本够用50% 不够用2% 学校是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有30% 没有70% ------ 体音美教学设备是否够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无7% 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的落后归纳分析以下几点原因。

1.当地经济的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经济也在迅速发展。但是,农村由于历史的因素和地理交通环境的因素,也导致农村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会慢于城市的发展。所以当地政府的收入始终处于平均水平状态以下,所以政府的收入就会有限。在有限收入的情况下,政府在对教育的分配和投资上显然低于城市,所以当地的经济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2.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倾向于城市

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了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因此,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3.小学学校的收入来源少

国家对中小学进行改革后,“一费制”的实施,避免了学校的乱收费情况,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但是学校的收入也相对减少。在学校有限的收入中,用于大额教学设施的建设就会减少,或者是根本不会用于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造成学校发展的滞后,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有的教师甚至一人带几门课,教师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调查情况如下表: 调查结果 调查问题 结果百分比 你的认课教师是否大学毕业?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欢老师的课吗? 很喜欢49.5% 一般48.5% 不喜欢1% 你的老师负责任吗? 负责任45.5% 一般38% 不负责任16.5% 你们老师是一个人带多门课吗? 基本上是15% 个别70% 一人一门课25% 1.工资待遇不高,难留人才。

在实践过程中,经过走访我们发现,在农村小学中,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不高,而且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有合同编制的教师在农村中是有限的,仍然大量存在着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对教师待遇的不公平,造成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落脚或者人才外流。

2.环境、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

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对一些知识层次相对比较高的人来说不是理想的生存环境。在教师中,大部分人都是大学毕业或者是在外地上过学,在以前的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地理位置、交通、卫生等社会环境是自己选择生活的一个重要参考和标准。在他们的思想中在农村的工作可能是人生的一个过度和跳板,不可能是自己一生的落脚点。所以,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也有一些优秀的教师外流或转业。

3.发展前景不好,向城市的趋向性

很多人毕业后边愿意到农村工作,不仅因为农村的各方面环境的问题,还有以后的发展问题。农村的社会活动和空间比较狭隘,相对城市来说发展空间狭隘发展前景渺茫。而在城市,在教师这个行业不仅工资和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而且前景比较好,并且有更多的'择业空间和机会。所以,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愿意选择城市,造成农村教师缺乏,师资力量薄弱。

综上所述,农村的环境和教师的待遇不好,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给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经济和教育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大部分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很理想,调查如下表:

在农村中,父母是大学毕业的很少,大部分的家长是中学毕业,在学生的家庭作业辅导中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很多学生表示,家长不能够帮助辅导功课。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家长从来不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

1.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孩子无人教育

近年来农村打工族数量日益增加,农村家庭中很多是母亲成了留守家长,一个人操持家务已经不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更有一些家长把孩子留给老人,双双出去打工,孩子的家庭教育更是无从谈起。现在农民工和留守孩子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有待国家对政策进行调整,让孩子能呆在父母的身旁,能手有完整的家庭,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

农村家长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很多家长称孩子上学后至今没有接待过一次老师家访,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多,再加上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与孩子平等交流与沟通认识不足,教育和管教方式大多以训斥、打骂为主,走如家庭教育的误区。

3.家长和学生缺乏沟通

调查还发现,与父母缺乏沟通直接影响到农村孩子的心理,他们在学校中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沉闷、不善与人交往。而农村中小学还很少有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这一空白亟待填补。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最初也是的老师”,家庭不仅是生活基本单位,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一所学校。坚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家庭教育的发展。

不少老师和家长感慨,升学的压力已经由过去的高考前移到小学生头上。在农村小学中也存在升学的压力,一些小学为了提高考入重点中学的人数,为了提高升学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刻意为学生补课、增加家庭作业的量,造成小学生,上课时间长,作业量大。一调查表明,现在的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和作业量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容易造成学生一些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时有焦虑自卑心理;交往不主动,与同伴关系淡漠,这些心理问题在小学生中也悄然存在。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严重,说明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应试教育、升学压力,是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压力

农村的家长也开始像城市的家长一样盲目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给孩子辅导功课,有一的家长为孩子培养一技之长,参加课外的学习班,占用了孩子大量的课外时间,周六周日也不能休息。据报道现在有的地方的小学生出现了“童年恐慌症”,家庭方面的压力也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家长应该重新审视家庭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孩子的教育,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合适的定位学习,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2023年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篇七

各学校虽然都能按照国际教育部及省、市、区级要求开齐,开足科目,但是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的除语数英以外的课程微乎其微。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班会等等,很多课程既缺乏专职的教师也没有专门的教室,没有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如信息技术,各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早已废弃、淘汰,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微机室,怎样将信息技术课上好?科学课,虽然有些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异常齐全,但是根本没有能够领着孩子们去做实验的老师,每一次科学课都在教室进行,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乐、美术既无专职教师也无独立的教室,乐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会被长期束之高阁。

各学校的.德育时间仅停留在周一升旗仪式、思想品德课及班会课中,还常常要除去被代课教师占用的课时,而且即使是上课,也仅停留在说教、灌输层面。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没有道德教育的阵地,没有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班级几乎不组织德育活动,更谈不上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这种缺乏体验,闭门造车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学生上放学路途遥远,学校没有校车,很多小学生因无人接送,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更有甚者,路上拦车上学;还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负责接送,这部分人群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另外,上放学期间道路拥堵,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老人、年轻人、小学生瞬间挤满街道,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各小学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家长们纷纷出外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顾。因为观念和意识的局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爱心理,另一方面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着实有限。留守儿童在校打架、上网、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现象极为普遍。

校长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长没有自己的办学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胡子一把抓,漫无目的。如此办学,贻误子孙后代。

这是长久以来的痼疾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待遇缺乏优势,要求不断提高。长久以来,到相桥的教师有条件的选择机会进城,没条件的寻找机会进城,留下来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网络的构成仅限于最多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学校教育脱离时代,脱离社会,闭门造车。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桥教育将不仅仅输在文化课上,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动手及社会实践能力的缺憾也会日益增多,如不及时改良现状,相桥将有更多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23年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篇八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得到一些相关数据,希望能对以后的农村小学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农村的经济也在迅速的腾飞,但是在农村对小学教育的投资并不象城市一样。在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在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完备,尤其是在体音美和计算机教育设施上,教育设施不完备,甚至根本没有。调查结果调查问题结果百分比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满意吗?满意40.5%较满意45.5%不满意14%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够用?够用48%基本够用50%不够用2%学校是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有30%没有70% ------体音美教学设备是否够用?充足22.5%不充足70.5%无7%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的落后归纳分析以下几点原因。

1.当地经济的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经济也在迅速发展。但是,农村由于历史的因素和地理交通环境的因素,也导致农村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会慢于城市的发展。所以当地政府的收入始终处于平均水平状态以下,所以政府的收入就会有限。在有限收入的情况下,政府在对教育的分配和投资上显然低于城市,所以当地的经济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2.政府的教育投资倾向于城市

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了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因此,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3.学学校的收入来源少

国家对中小学进行改革后,“一费制”的实施,避免了学校的乱收费情况,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但是学校的收入也相对减少。在学校有限的收入中,用于大额教学设施的建设就会减少,或者是根本不会用于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造成学校发展的滞后,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1.工资待遇不高,难留人才

在实践过程中,经过走访我们发现,在农村小学中,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不高,而且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有合同编制的教师在农村中是有限的,仍然大量存在着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对教师待遇的不公平,造成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落脚或者人才外流。

2.环境、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

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对一些知识层次相对比较高的人来说不是理想的生存环境。在教师中,大部分人都是大学毕业或者是在外地上过学,在以前的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地理位置、交通、卫生等社会环境是自己选择生活的一个重要参考和标准。在他们的思想中在农村的工作可能是人生的一个过度和跳板,不可能是自己一生的落脚点。所以,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也有一些优秀的教师外流或转业。

3.发展前景不好,向城市的趋向性

很多人毕业后边愿意到农村工作,不仅因为农村的各方面环境的问题,还有以后的发展问题。农村的社会活动和空间比较狭隘,相对城市来说发展空间狭隘发展前景渺茫。而在城市,在教师这个行业不仅工资和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而且前景比较好,并且有更多的择业空间和机会。所以,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愿意选择城市,造成农村教师缺乏,师资力量薄弱。

综上所述,农村的环境和教师的待遇不好,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给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经济和教育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大部分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很理想,调查如下表

在农村中,父母是大学毕业的很少,大部分的家长是中学毕业,在学生的家庭作业辅导中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很多学生表示,家长不能够帮助辅导功课。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家长从来不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

近年来农村打工族数量日益增加,农村家庭中很多是母亲成了留守家长,一个人操持家务已经不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更有一些家长把孩子留给老人,双双出去打工,孩子的家庭教育更是无从谈起。现在农民工和留守孩子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有待国家对政策进行调整,让孩子能呆在父母的身旁,能手有完整的家庭,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

农村家长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很多家长称孩子上学后至今没有接待过一次老师家访,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多,再加上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与孩子平等交流与沟通认识不足,教育和管教方式大多以训斥、打骂为主,走如家庭教育的误区。

4.长和学生缺乏沟通

调查还发现,与父母缺乏沟通直接影响到农村孩子的心理,他们在学校中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沉闷、不善与人交往。而农村中小学还很少有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这一空白亟待填补。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家庭不仅是生活基本单位,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一所学校。坚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家庭教育的发展。

2023年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精选篇九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那么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今年10月份我对黄峤乡几所小学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尽管目前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相比一些沿海地区,我们的差距就更大了。尤其是在体、音、美和计算机教育设施上,教育设施不完备,甚至根本没有。

调查结果:

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满意吗?

满意40.5% 较满意45.5% 不满意14%

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够用?

够用48% 基本够用50% 不够用2%

学校是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有30% 没有70%

体音美教学设备是否够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无7%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欢老师的课吗?

很喜欢49.5% 一般48.5% 不喜欢1%

你的老师负责任吗?

负责任45.5% 一般38% 不负责任16.5%

你们老师是一个人带多门课吗?

基本上是15% 个别70% 一人一门课25%

约的,综合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凸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是充分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但现实中,农村家长们的观念常常是"读书--考大学--当官"的思想,所以把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考试与素质、智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分割开来。错误的观念不转变,素质教育就不可能走上正途。

二是教师队伍。素质教育不只是对学生的要求,它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一个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教师状况的根本改变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

三是课程建设。且不说课程的内容改革是个难题,单就课程的形式而言,要实现由教师的"教材"向学生的"学材"转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是教育评价。评价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属于情感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内容能否评价出来?用什么方法来评价?谁来评价,是社会还是学校?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素质教育的尴尬局面就很难改变。

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合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