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学导论读后感(通用17篇)

时间:2023-11-01 09:38:50 作者:念青松 讲话稿 精选美学导论读后感(通用17篇)

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亮点和收获,为今后的阅读积累经验。我们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

《形而上学导论》之读后感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求知使人变得明事理而智慧,而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为了研究的第一哲学,就必须弄清楚智慧究竟是“哪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如何将一个动变原理或性善原理应用于不变事物智慧的探究,《形而上学》共有14卷且并不是亚里士多德亲自有计划编撰的,本书大体上分为3个部分,总论,研究哲学的性质,对象,范围。探讨哲学的形成与性质进而评价前人关于“本源”问题的看法,他提出哲学应该研究的十个问题,而全书的基本问题就是对于这个十个问题的回答。他还将哲学分为第一哲学和第二哲学,研究存在本身及其固有属性及各学科都要遵循的一般公理等。而第2部分既是亚里士多德本体论思想的集中表述。也是全书的中心内容。

他认为存在的中心范畴是“本体”其他范畴是表现本体的。本体是与一切事物相关的本源,但是在之后对“本体”的进一步论述中,表现出了他的动摇性“他有时候认为本体是独立存在的个别事物,有时将本体视为普遍本质。”他提出了“四因说”,认为事物生灭变化归根到底不外乎四个根本原因:质料因、形式因、运动因和目的因。凡有所询求于事物之原因,宜必并求此四因,或于四因中偏取其某因,“假如通式可以被‘参与’,这就只应该有本体的意式,因为它们的被‘参与’并不是在属性上被‘参与’,而正是‘参与’了不可云谓的本体。”他认为“参与”是假托的'。可是“通式对于世上可感觉事物发生了什么作用;因为它们既不使事物动,也不使之变。它们对于认识事物也不会有何帮助;因为它们甚至于并不是这些事物的本体,它们若为事物的本体,就将存在于事物之中,它们倘不存在于所参与的个别事物之中,它们对这些事物的存在也就无可为助。

它们若真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这就可被认为是原因,如‘白’进入于白物的组成中使一切白物得以成其‘白性’,但这种先是阿那克萨戈拉,以后欧多克索及他人也应用过的论点,是很容易被攻破的;对于这观念不难提出好多无以辩解的疑问。”而且“没有意式作蓝本让事物照抄,事物也会有,也会生成……意式既是事物之本体,怎能离事物而独立?”在此,亚里士多德意在批判柏拉图以理念为本体是行不通的。但是亚里士多德不是不承认一般形式的存在,他只是否认形式有独立的存在。同时他也声称事物的形式是事物成其所是的东西。他提出的“形式与质料”学说和“潜能与现实”学说以及“本体”学说构成其哲学的三大体系。

美学读后感

9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似乎进入了它的沉寂期。美学著作的出版量或许有没有减少,但是人们对于美学真理的信念却薄淡了。最近读到阎国忠教授的新著《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感触很多。

我学美学多年,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两句话:一句是:审美无争辩。另一句是:美学无是非。对第一句话,尽管可能遭到非议,但我仍认为它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其真理性在于,审美虽无争辩,但美学却必须争辩。而且重要的是,美学的争辩须建立在审美的无争辩基础之上。这就是审美的无争辩与美学的争辩之间的辩证法。第二句话说的是事实:数学中的错误太容易证明了。而在美学中,即使是错误也总是有道理的。这件事本身不啻对美学所达到的科学水平的一个测度。由于这个原因,我对那些对推进美学的科学程度作出了贡献的美学家往往特别尊敬。朱光潜是其中的卓越者之一。在我心目中,朱光潜作为一个中国美学家,最大特点就是对于美学真理的坚持不懈的追求。当人们有充足的理由对于美学中的真理绝望的时候,当传统美学被认为已经陷入迷误,中国学者在美学中看到了一堆博学的垃圾并且惊呼美制造白痴、避之惟恐不及的时候,对于一生孜孜不倦研究美学的朱光潜的学术生涯和理论遗产的回顾和总结,这件事本身就是对于美学研究者的一个鼓舞。在这种情况下,《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一书的出版,确有其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对现当代中国美学的反思是中国美学走向未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朱光潜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缩影,朱光潜的学术道路本身就是一笔精神财富。在这个意义上,朱光潜不仅是一座横跨古今、勾通中外的桥梁,而且是中国美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一座桥梁。

这部30万言的研究和介绍朱光潜美学历程的著作让人感到了它的沉甸甸的分量。朱光潜可以说是一位其一生除了美学几乎就等于零的学者。照理说,对他的学术思想进行评述,似乎并不困难。其实不然,因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发展是中国现当代思想史的一部分。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中国美学科学的开拓者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进行了准确、细致的梳理和概括,充分肯定了朱光潜在中国现当代美学建设中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的地位,而且还在于它清晰地呈现和勾画了朱光潜美学追求中的建构、转型、反思和重构的反复过程,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在朱光潜美学道路中的重大意义。本书对朱光潜的介绍,事实上等于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勾勒了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从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在美学研究中比在任何其他研究领域中都更容易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乃至干扰。即使是一个真诚的美学家,要想在各种各样的批评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和不断地纠正错误,是多么困难。朱光潜受到的不仅仅是正确的批评,而且还受到了以无可置疑地正确的面貌出现的错误批评。本书为我们描述的,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美学家,也不是一个一贯正确的美学家,而是一个具有足够理论勇气的不屈不挠的美学家。

美学研究比任何其他学术领域都更难达成共识,也更难避免理论失误。在这个领域中,即使是伟大的睿智者,错误也再所难免。被纠正的很可能不是错误,进步有时也许就是倒退,正确的东西也可能被作错误的运用,这些在美学中决非罕见。因此,在对朱光潜的评述中曲意逢迎和为尊者讳对美学研究毫无益处。本书作者严格把握了这一准则。这里仅举一例:朱光潜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物甲物乙说。这一观点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至今我仍看不出它有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处,因此也不认为需要引证马克思来支持这个观点。但朱光潜却引证了马克思的一段非常著名的论断:最美的音乐对于不能欣赏的耳朵就没有意义,就不是对象。在他看来,马克思的这句话支持了他的观点:最美的音乐(物甲),如果没有能够欣赏它的耳朵(主观条件),也不能转化成美的形象(物乙)。但是现在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恰恰不能证明这一点。这句话能够说明的只是,如果没有主观条件,最美的音乐(物乙)也能变成物甲,就是说,不存在物乙。本书如实描述了这件事,起到了立此存照的作用。看起来,这里涉及的问题属于细枝末节,其实也涉及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问题。

我看是可以的。

美学四讲读后感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形而上学导论》之读后感

尼采说我们即将并且一直生活在一个虚无主义笼罩的时代,即“上帝死了”的时代,解释为最高价值的丧失,即死后入天堂、永生的信念的丧失。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上帝的存在”。于是,科学毁灭了信仰,但同时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又无法建立一个信仰。于是人类失去了原本因为相信“上帝”而拥有的人生动力,而同时由于柏拉图主义所形成的道德观却还约束着人类。

于是人类精神上无法获得信仰,但同时行为上又有道德约束,无法释放因为信仰丧失而积蓄的各种情绪,最终人类颓废的活着,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颓废,是一种形而上的无力感。

诚然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上帝”,但是究其根本,生命本质上的孤寂,在失去了“上帝”这一形而上的关怀后,人类还是在迫切的寻求信仰,寻求这种精神上的关怀。就像某个哲学家说的:人类从来都是孤独和不孤独的,因此才有了上帝。

到这里,我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直到看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盗梦空间》,给了我启发。电影中通过入梦的方法,通过在梦主的潜意识中植入意识,改变梦主的想法。这种方法如果可以得到实现,那么在人类行将就末的时候,通过电影里的方法,让一位梦境设计师设计好如同天堂般的梦中世界,通过精神引导师,让梦主再次相信上帝的存在,于是在盟主的潜意识中,曾经存在的上帝形象投影在梦境中,这时通过穿越,两位参与者回到现实,而梦主在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关怀,相信“上帝”的存在,于是在梦主死去的瞬间得到了永生。

诚然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不道德和没意义没必要的,因为我们欺骗,而且终究没有创造永生,但是从死者的角度,他是获得了“上帝”的关怀,而且谁在虚弱的时候不想获得关怀。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尼采说我们活得多么的矛盾和无力,因为道德总是会时不时的关怀我们没有信仰的灵魂,而且有时候这种关怀是那么的虚伪和矛盾。

而对于活着的人,如何获得这种关怀,也许用不着担心,因为我们活的那么忙,那么积极,都没时间没心情想这方面的事情,即使有时会寂寞,但那不算什么,比起人生本质的孤独的体会。不过在空闲的时候曾经也想过人生本质的虚无,那个时候也会觉得活着没意义,不过很快就又振奋起来,不想那个问题了。但是我为何会明知生命的虚无,却还是很快而且一直的积极地活着,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慢慢地有了答案。

在各种生活经验的体会下,我意识到即使人类早已宣称,自己已经是高级的文明的,但究其根本还是拥有着动物的属性,而且更多的人们类活动,是在自然属性的驱使下完成的,比如:渴了喝水,饿了吃东西,冷了穿衣服,性欲等各种欲望。人与人之间在这些欲望的表达上不同,这里就有着道德的约束力的作用,当然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

所以想到这里,我意识到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外界的刺激下,由身体感知,给予身体中一些器官刺激,由他们分泌各种激素,再去促进其他器官的生理活动,从而表现出人类的各种欲求和行动,当然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在每个人的道德观的监视下完成的,不然就是违心的,再严重的就是犯法了。

所以人类要活得积极,有活下去的动力,()更多的是要保证身体的健康,各个器官的功能正常,从而使得各种激素分泌水平的正常,维持着生命的动力,从而不去过多的思考形而上的话题,就算想到了也会马上抽身出来,不会陷进去,因为当你在思考:是存在还是思想先存于世时,你的肚子饿了,口渴了,女朋友叫你去约会了,而你的某方面的成就被人在议论着,你要成就更多,你还有很多欲求。

想到这我想起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iq84》三部曲中通过女主角的口说:身体是灵魂的殿堂,看来是何等的正确,即使也许理解角度不一样。

从某些方面日本还是不错的,比如滨崎步,比如她的某些作家子民们。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社会文化史在中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由于中西学术之间的隔阂,此时倡导社会文化史的学者刘志琴、李长莉等人对于西方己经繁荣发展的所谓新文化史几乎毫不知情。她们倡导社会文化史,是出于上世纪80年代国内史学界相继兴起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潮流,而又各自有所不足,因此才产生了结合这两种新兴的分支学科,开展社会文化史的愿望。初创时期,大家的想法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出于对日渐兴盛的社会史研究的回应,希望引入社会史的维度来使文化史的研究不再局限在精英文化范围内,同时也能以文化史的深度来给社会史的叙述增添思想深度和文化蕴涵。这种本土取向的社会文化史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深化,己经产生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在国内史学界己经获得相当程度的承认和肯定。

大约本土社会文化史兴起十年之后,国内史学界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新文化史研究,了解到这是一个在国际史学界己经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学术潮流,加上先行一步的台湾学者的推波助澜,新文化史迅速在国内流传开来。由于新文化史在理论体系、概念工具、研究方法等方面比较规范、成熟,因此,资深的中国社会文化史学者在初步了解其特征之后,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是吸收其合理成分来完善自己的理论表述和研究实践,另一方面也对其不适于中国实际的若干方面提出了疑义。更年轻的一批学者,似乎对新文化史热情更高,径直将新文化史作为主攻学术方向,不过,他们鉴于国内新文化史是社会史的自然延伸,往往以“社会文化史”这个在西方学术界局部使用的名词来指代新文化史。

目前,这两种取向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在学术路径上的差异比较显著,甚至出现了一些青年学者刻意撇清与本土社会文化史关系,认同新文化史研究取向的倾向。

本文主要从理论方法上总结概括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其中当然也包括学者们选择性吸收西方新文化史研究之后取得若干新认识。

一、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在理论方法上的主要收获。

从1988年刘志琴呼吁结合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路向开始,到1998年3卷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出版之前,除了社会文化史兴起时刘志琴、李长莉的提倡与大致界定范围以外,10年间社会文化史的理论方法探讨比较少。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的“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研究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问题的40余位学者,围绕社会文化史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尽管当时可资参考的具体研究成果不多,但学者们对于社会文化史研究路向的意义、特点以及研究方法等诸多问题,提出的意见仍然比较成熟。这对于以后社会文化史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如有学者提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互动,精英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以及大众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意识等。这种意见对于社会文化史既深入社会领域同时又注重对社会现象作出文化解释的特色,把握得相当准确。对于社会文化史这种学术特色的追求和坚持,使得这门新生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就注重对社会文化问题的整体把握,避免了盲目猎奇、鸡零狗碎的流弊。“所以礼虽然起源于俗,却高踞于俗之上,成为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主流,其涵盖面之广,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同义语,而在西方思想史中根本找不到与‘礼’相似的语词,这是有别于西方,从中国社会土壤中形成的特有概念,理应成为本土社会文化史的重要概念”。在中国特有的礼治秩序之下,衣食住行、百姓日用无不具有伦理的意义,有的己经成为政治伦理的符号,从礼俗互动的视角可以考察中国的国情和民性,这种生活方式在世界上也属独一无二。

这些新认识的取得,大多与学者们个人研究实践的积累有关,并非凭空立论;另一方面也与西方新文化史理论方法的引进与刺激有关,面对较为成熟的西方理论方法的进入,中国社会文化史学者必须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对西方新文化史的选择性吸收。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普遍使用社会生活、生活方式的概念,社会文化史学者也不例外。李长莉在《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二书里,对此有比较深入的论述。梁景和对此也有专文论述。不过,专长于社会史的常建华则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吸收了匈牙利哲学家奥尔格·卢卡奇、法国学者昂利·列菲伏尔以及我国学者衣俊卿等人的意见,更加倾向于以‘旧常生活”来取代我国学者最为常用的“社会生活”;他还批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借鉴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生活与文化的研究层面并未有效展开,心态史研究没有太多的进展”,其原因在于对新文化史理论吸收不足、学术理念转换迟钝。他呼吁在西方新文化史的关照下将日常生活史作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基础,“现在的中国社会文化史或许到了需要突破自身的时候,即引入‘新文化史’的理念,进一步调整研究策略,将文化作为能动的因素,把个人作为历史的主体,探讨他们在日常生活或长时段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看来,这不仅是名词概念之争,背后实际上蕴含着研究路径的差异。

黄兴涛坦言自己关于“她”字文化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新文化史的影响勿,但他认为对于新文化史应该采取“借鉴和反省的双重态度”,不应一味高唱赞歌。他理想中的文化史,“固然可以置重‘叙述’,但也不应简单排斥‘论析’,更不应限制分析工具”,其根本旨趣“或在于更为多样生动的叙史方式,更为广泛灵活的材料使用,更为自觉的意义寻求和反思精神,更为浓烈的语言兴致……还有对于展示‘过程’高度看重,对于曾经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尽量‘呈现’,等等。而归根结底,其基础不外是对于文化‘主动险’作用的极度重视,以及从文化和社会互动的角度透视、把握、反思各种范围历史的空前自觉。”他明确指出“现代化”或“现代性”这两个概念仍是分析清末民国时期特定历史的有效工具,不过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们有可以改进、发展的必要和空间。

三、结语。

中国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己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发展来说,二十余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至多可以算是开局阶段。本土崛起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在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交叉地带用力,甚至将社会文化的触角伸向政治、经济等领域,在传统学科起初不屑顾及或无力顾及的薄弱环节,以社会文化交叉视角打开一片新的天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尽管在形式上显得边界不清晰,但确实有其明确的研究重点所在,并非漫无边际,无从把握,它的独到之处也不是其他传统学科能够取代的。另外,它不能也不必取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但它的交叉视角所打开的新视野所体现的是一种史学分支学科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深化的综合化趋势,并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补充了传统学科的不足之处,甚至对传统学科的某些结论加以颠覆。本土社会文化史在生活方式、社会伦理、知识人社会、生活质量、礼俗互动等方面的研究,结合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情况,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理论创新意识。像这样的理论探索,还应该继续下去。一个脱离时代语境,无力参与时代理论创新的研究领域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文化史学者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与提炼出了多少有生命力的概念、命题息息相关。

对于某些学者来说,本土社会文化史缺乏分析形象建构、权力关系等新文化史所擅长的手段,因而对于传统史学理念和方法冲击力不够大。这种批评当然是有道理的。国内社会文化史理论方法探索的主要收获是在结合中国实际,以现代化史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适度地采用分析形象建构、权力关系的研究路径并不是不可能的。

美学四讲读后感

庄子多从大自然和一般生活中发现美;蒋勋更是深谙其道,善于在平实的生活中发现大美。在《品味四讲》中,蒋勋从食、衣、住、行方面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在小吃里发现信仰;感受服装的体温;如何营造一个家;怎样将急躁、焦虑和抑郁的心情转化成缓慢的生活节奏;如何从生活细节中找到快乐,享受悠闲的文化……在《品味四讲》中,蒋勋首次提出生活美学的概念。让我在享受孤独与体悟生活后,找到自己独特的品味,从美中获得情感与力量。

其中的句子,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新,觉得写得很好很有感悟: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忙就是心灵死亡,不要再忙了――你就开始有生活美学。生活的美学是一种尊重,生活的美学是对过去旧有延续下来的秩序有一种尊重。这件衣服跟我皮肤的感觉,那双鞋子跟我的脚走路形状产生的感觉,或者一顶帽子戴久之后,好像慢慢变成个朋友的关系了。有些人只有房子,并没有家。也许大家都有印象,爬山的时候忽然会有一个亭子,或者你走到溪流旁边忽然会有一个亭子,你发现有亭子处就是让你停下来的地方。它是一个建筑空间,但也是一种提醒和暗示说:“不要再走了!因为这边景观美极了。”

美在生活中,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导致我们失去了发现美的眼睛,一切生活变的成为一种义务,变的麻木。而书中恰恰给了我们一次放慢节奏的旅行,真真切切的体会到生活的美!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导论》系钱穆主要的文化著作之一于1941年在四川成都赖家园撰成。其中部分章篇曾在40年代的《思想与时代》杂志上发表。该书于台湾正中书局1951年初版后多次再版以台北商务书局1993年修订出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根据台北1993年修订本在大陆出版)为主。全书共分十章涉及文化理论、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精神中西比较等问题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是钱穆文化史学的奠基著作。

文化的性质。

在弁言中钱穆指出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在此说明二者的区别是有必要的。因为此二语国人每多混用认为文明即是文化文化即是文明都是可以传播与接受的进而以为中华文化被西方文化同化而泯灭了以致丧失了民族自信心甚至产生了民族危机感。固然当今中国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无法不接受西文文明的冲击生产生活中所渗透的`西方文明产物比比皆是。但是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千百年来形成的精神文化是无法轻易动摇的。

从地理环境开始分析。

以地理环境为文化产生的研究切入点是这一著作的一大特点。钱穆认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从出土的甲骨文可以判断商代的政治势力向东北则直至辽河流域向南则到汉水流域向西南则到汉水流域之中游说不定古代商族的文化势力尚可跨越淮、汉以南而抵长江北岸早已超出黄河流域。中国由于有广阔的平原和密集的水系而西面、北面又有崇山峻岭为屏障东面、南面是海岸线因而古代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是起步快而独立的。这些条件使得中国文化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文化易于养成处理社会问题诸如政治统一与民族团结方面的能力。因此中国以同一时期世界任何其他民族所不及的速度完成了内部的统一。

2中国文化因在大环境中展开又迅速地完成了统一较其他国家有着较强的抵抗力能够抵御外来的侵扰直至成为世界上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3在辽阔而贫瘠的土地上产生的文化不断有新刺激与新发展的前途。他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在其生长过程中社会内部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勤奋与朴素的美德。

这几个特点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强大与持久是有其依据的。中华民族是团结的民族而又具备抵抗外敌的能力并且能够保持着不断前进的动力因而中国文化的绵延不灭是必然的。

与西方国家之对比。

钱穆把人类文化分为游牧、商业和农业三种并且商业和游牧起于内不足则需要向外寻求因此所形成的文化特点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自给无事外求并且农耕活动的特点决定了耕作者不可长期流动在外因此形成的文化特点就是静定的、保守的。这是农耕文化与游牧、商业文化的区别。

而中国文化与其它农耕古国的文化又是不同的。书中多次将中国与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明古国作对比以说明独特的中国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钱穆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拥有广阔土地的中国对于埃及、巴比伦、印度如同大家庭对于小家庭中国备有多个摇篮而他们只有一个因而中国可以同时养育多个孩子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家庭所养育的孩子与独生子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推及一国则成为了不同的文化。再者埃及、巴比伦、印度的土地比中国的土地肥沃并狭窄因而容易满足其文化也就是在闲暇时间产生的。中国的土地由《诗经豳风》中的七月一诗结合当今的情况可以判断古代的北方耕作情形与现在相差无几都是勤奋耐劳才能够温饱的。劳作中产生的文化与闲暇中所产生的又是绝不相似的。而未来的世界必将由能够吸收先进工业与高科技的农业大国即中国来领导。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读完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又更深刻地感受到钱穆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该书写于抗战时期面临山河破碎亡天下的危险钱穆在西南联大执教关心时局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他放弃以往考据学术方向转向到义理此时遂有《国史大纲》和《中国文化史导论》这两本著作。钱穆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来激发国人的斗志重树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很多研究钱穆的学者将钱穆的历史观概括为民族文化史观即以民族、文化、为历史线索来贯穿他的史学研究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这一点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民族文化史观也是钱穆一生的坚持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钱穆出生于1895年而这一年正是甲午战败四万万同胞同苦台湾的割离由此中国的门户进一步被迫大开。中国门户破开的同时也伴随着西方文明和文化涌入中国中国人视野里的西方和想象中的西方夷狄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吸引着深处农耕社会的国人于是有很多仁人志士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欧风美雨来洗涤中国的传统以求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然而钱穆却选择了以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一、钱穆选择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碰撞的原因。

1、中西方文化内在的不同西方文化不宜移植到中国。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里多处将中西方文化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钱穆从文化的起源将文化的类型分为三大类型即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而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可以归结为一类农耕文化自成一类。农耕文化具有安、足、静、定的特征游牧和商业文化则是具有富、强、动、进的特性。按照这种说法农耕文化指的是中化文化游牧和商业文化代指西方文化。因为钱穆论述道:近代农耕民族之大敌则为商业民族这一句也就暗含着钱穆处在中西尖锐对立的时代背景把当时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上升为西方商业民族文化对中国农耕民族文化的冲击这样的本质高度。在大的类型背景下的不同钱穆又具体论述了中西方的不同如中国人看历史常偏向于“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常是“我”与“非我”两个对立。从钱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钱穆是把中西方文化看成是二元对立的所以钱穆的主张不是革命性的移植西方文化正如其所说:中国历史只有层层团结和步步扩张的一种绵延很少彻底推翻与重新建立的像近代西方人所谓的革命。

2、中国的文化内在的维新和吸收外域文化文明可以永葆生命力。

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历程来看钱穆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中国的文化都能很好融化外域文化的冲击正如其所说:中国人对外族异文化常抱一种活泼广大的兴趣常愿接受而消化之把外面的新材料来营养自己的旧传统。外域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中就使得中华文化不曾间断中华这种内在的维新力量可以使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中国古代史虽有王朝的更迭可是文化传统依然存在可是到了近代也就是钱穆所说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时期时局中的国人主张以西方的文化重建中国社会于是钱穆就感到有亡天下的危险因为中国文化将不复存在。因此面临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历史时期钱穆也是主张同前面三个时期一样以中国文化融化西方文化。正如钱穆在谈到科学在中国一如在西方般发展以后是否将损害或拆毁中国原来文化传统呢这个问题时钱穆对中华文化的融化力量是十分自信的他说:这一问题颇是重要但据本书作者之意见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将决不以近代西方科学之传入发达而受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是高兴接受外来新原素而仍可无害其原有的旧组织的。这不仅在中国国民性之宽大实亦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中和”性格使其可以多方面的吸收与融和。

在钱穆看来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从钱穆所举电影在中国放映可以进一步看出钱穆对文化与文明的界定他说:从科学机械的使用方面说电影可以成为世界所共同从文学艺术的趣味方面说电影终还是有区别。这便是文化与文明的不同。但中国自春秋战国到汉、唐、宋、明各代可说是注重在求“尽人之性”科学就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1、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碰撞的措施。

钱穆把文明和文化做出区分对于当时的历史境遇来说一方面让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之处在于科学文明明确了努力方向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另一方面让国人看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面临西方文明冲击时能够自信应对不妄自菲薄。在文化与文明的区分下钱穆提出以西方科学文明补中国之不足促中国之富强。钱穆在当时感受到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这种学习西方科学文明的紧迫性同时也感受到中国的社会只要西方科学加进来一切自会变这样的民族自信。

2、中西方碰撞时应保持中国文化传统。

从近代以来中国在一步步地实践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可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仍然没有进行实质性有效的沟通。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中国文化在西方漫延中西方文化在中西方产生相互交叉性的影响。中国从西学东渐以来还没有很好的消化西方文化甚至出现中国人自己极端的排斥中国文化的现象。因为在许多人眼中就把西方科学文明等同于西方文化于是一股劲地去赶追西方文化把对西方文化的追求又替代为对西方科学文明的学习于是就出现把文化与文明混为一谈的现象。有些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把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习器物、、学习制度、、学习文化这三个阶段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程度的逐步加深中国近代化程度的加深。然而这种近代化的进程是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为代价的把西方东西引入中国一方面造成西方文化和文明在中国的水土不服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诞生很多畸形的产物;另一方面造成国人对中国文化丧失信心和对中国文化自我认同的困难。

钱穆一生都被困在中西方文化的争论之中也在以民族文化史观来思考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以安足为终极理想的农业文化之精神断丧了或戕伐了。换言之即是如何再吸收融和西方文化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光大与更充实这一问题。中国是有厚重的历史作为积淀的不能抛弃历史文化传统钱穆在其著作《秦汉史》中论述道春秋战国之际的各国变法时把秦国的变法和鲁国的守旧作出对比二者在相同的历史环境中所作出不同的时代选择在于秦国所受历史积淀没有鲁国的深厚。而中国文化的丰富是需要后人去悉心整理的。

钱穆从中国历史的演进历程来看待当时中西方碰撞这一时代命题这一视角是独特的因此钱穆在《国史大纲》扉页写道: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1、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2、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3、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以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与古人。

4、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并不发生联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此乃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基础上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依然能够清晰的看到历史的过去与未来其弟子余英时先生称其一生都在为故国招魂以一位炎黄子孙的身份继续将中华文化传扬远播。

美学读后感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内容梗概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比如魏晋的书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子,就是魏晋人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美的具体体现。艺术的欣赏是为了形成艺术的人格,而魏晋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国艺术史区别于其他民族,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篇章。这个时代之前,思想定于一尊,艺术过于质朴;这时代之后,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艺术过于成熟。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由。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晋人发现了山水的美,王羲之说:“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他们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而对于哲理的探索,却是一往情深,王戎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痴绝尤不可及。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是用心灵在体味自然。晋人之美,美在神韵。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粘滞于物的自由精神,比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扩而大之可以形成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精神。美之极,则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人称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淝水大捷植根于谢安美的人格与风度中。枕戈待旦的刘琨,横江击楫的祖逖,勇于自新的周处,都是千载而下懔懔有生气的人物。

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这是一种唯美的人生态度,还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里求极量的丰富与充实;二是美的价值寄于过程本身,不在于外在的目的,所谓“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比如王子猷大雪夜忽忆戴安道,即乘小船就之,经宿至门即返,人问答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宗白华认为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而不拘泥于其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在这部书里,宗白华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晋人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历史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历史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相比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自己几年中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而且也是更进一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性训练。人们常常说,当你写完毕业论文后,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在对问题的理解,文字的使用和文章的总体把握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这种进步就表明你的综合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不是仅仅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提升自己素质的一种综合的训练。大凡受过从本科到博士学业的人对此都有切身的体会。

本科的论文训练可以使我们有了驾驭1万字文章的能力,硕士是3万字的能力,博士则为20万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要仅仅单纯地理解为是历史学专业里面的问题,事实上,这是一个人在任何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以及我们必须要写好毕业论文。

那么,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我们应该如何来进行,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换句话说,我们怎样能够写出一篇好的毕业论文。下面,我想就历史学毕业论文的问题谈一些想法。

一、论文选题。

选题,是撰写论文的开始,是开展史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好的选题可以使研究者少走弯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论文的成功率。选题的产生并不是靠拍脑袋可以拍出来的,它有一个实际的形成过程。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勤学多问,注意培养疑古精神,增强问题意识,才能在最后的论文写作时候选好选准自己的课题。任何研究都有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历史学的研究尤其如此。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积累知识并不等于说是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历史名词、事件过程等等,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泥潭之中。读书要有目的性,即围绕一定的知识点、兴奋点去读书,有目的有选择地积累知识。这就首先要学会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或战后冷战历史感兴趣,就可以在平时读书中多留意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学会多问勤思,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并逐渐形成对某一课题的强烈兴趣,对之产生一种追根寻底的冲动,这样才能会以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投身于喜爱的课题研究之中,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

如发生在80多年前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的运动之一,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方面,而对大批勤工俭学生是如何在法国学习、工作、受教育的情况却语焉不详。“代勤工俭学学生在法国受教育实况”一文的作者一直比较关注这一课题,在有机会接触到法方有关档案后,即全力收集有关史料,对1919-1920年赴法的勤工俭学生的人数、在法学校分布情况、生活状况、教育程度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而揭示了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重要内容。

历史学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在论文的写作中贵在创新。因此,选题不仅是自己的平时兴趣,更重要的是,选题要新颖,要有创新意识,选择新领域,选取新视角,提出新观点,解决新问题。如目前,阅读史、性别史、身体史、环境史等研究领域正在成为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如果从性别史的角度来看有些问题,其结论则大为不同,如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一旦我们引进性别史的研究视角,学者们则发现在工业革命中女性的地位则比以前有所下降。这样就促使了人们重新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再如澳大利亚有位历史学家从环境史的角度写了《大象的退却:中国环境史》一书,作者考察了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如何将在当地生存的大象驱赶出去,森林如何被毁灭,环境怎样遭到了破坏。这样的视角就比较新颖,会得出一些饶有意义的结论。

通常来说,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是使论文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论文的选题。当然,在思考论文的选题时,我们还需要要注意这样几点。1、选题切忌空泛无物,避免大而无当的论题;2、选题不宜过于琐细,或者钻牛角尖类的题目;3、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选择适中的论题,4、在确定选题时还要考虑到资料的丰薄度,如果没有资料的支持,再好的选题也无法进行实际的写作。

二、搜集史料。

在论文的选题确定了之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则是如何搜集材料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撰写论文的过程实际上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搜集史料、消化史料的过程。因此,史料搜集丰厚或单薄,在某种意义上往往能够决定论文的成败。因此,在平时的学习、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要留心搜集史料,学会做个“有心人”.

一般来讲,搜集史料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是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留心搜集有关课题的资料,整理出专题目录。如对“皖南事变”一案,传统的研究论着很多,还有很多的回忆录等,但这并不表明这一课题就没有再深入研究的必要。在深入关注这一课题的同时,可以先着手将已经出版的有关史料、论着整理出目录,以备自己写作时参阅,要特别留心查找尚未整理出版的有关史料,尤其是档案史料,这些材料对考证史实、全面认识该案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有时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是,要注意有关史学动态,随时纪录。一般来说,史学杂志、学报、报刊目录索引等都是了解有关史学研究信息的便捷途径,要做一个有心人,就要经常翻检有关的报刊杂志,以便及时了解掌握有关的研究动向。如对太平天国、义和团的研究,近年来已经有多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重新论述,不仅观点新颖,所运用的史料也有所突破。对此,不妨把书找来看一看,他们究竟是采用了什么新材料,同时将此记录在案,以便作为自己将来写作的参考。

前面所说的史料的收集更多的是指平时的资料积累,现在,我们要重点关注确定选题之后的收集资料,具体来说,主要有这样的几个步骤。

1、基本资料,收集整理有关论文选题的第一手史料,掌握基本史料情况,

2、收集国内外研究性论述资料,浏览相关论着,了解研究进展情况;

3、将收集的史料和材料进行整理,注明出处,做到胸有成竹。

当选题确定以后,就可以在自己过去初步工作的基础上,做全面搜集资料的工作。

主要分为三步,首先,是基本情况的搜集:浏览相关论着,了解该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其实当确定一个选题时,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已经对该选题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或对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兴趣,对此已经有所关注,因此,确定选题以后,应在原有对该选题认识的基础上,扩大有关信息的搜索范围,要对自己选题的有关情况做胸有成竹,知道在这个课题上,以往的学术界都做了哪些工作,研究到了什么层次,有哪些基本的观点,所运用的基本史料是哪些,只有对这些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在自己的论文写作中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才能如有神助。在这一工作层面上,我们也将这项工作当成为是学术史的综述和评论。

其次,要掌握基本史料情况,搜集整理第一手史料。因为仅了解有关研究动态是不够的,还要十分熟悉该课题的基本史料情况,如对“皖南事变”,要了解目前究竟有哪些史料已经整理出版,还有哪些史料尚未出版,未出版的这部分史料在哪里可以查阅得到。基本情况摸清楚以后,就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搜集有关史料,或抄录,或复印,或制作卡片等等,集中起来作为自己撰写论文的基本材料。

第三,围绕自己的论文主题搜集有关论着资料,编制有关史料目录。为了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准,这就要求尽可能地要搜集论文所涉列到的问题的全部资料,如当我们在写休谟思想研究中,我们会涉及到他的“公民社会”的概念,这就要求作者必须搜集对这一内容研究的资料,无论在自己的论文中是否采用,但作为学术论文写作要求必须要这样做。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扩大浏览的范围。当然,这种搜集资料的目的在于,各种论着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同时,也要留意使用了什么新的材料。一旦发现那些自己以前未曾收录或遗漏的史料,要及时抄录,并按图索骥,编制有关目录,以备查考之用。

三、撰写文稿。

如果说前面的阶段都是思考和准备过程的话,那么,论文的撰写则是进入到了核心的关键阶段。在论文的写作中,有这样的一些步骤:

首先,确定主题,理清思路,安排文章结构。当选题和材料确定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合理地组织材料,统筹安排文章的结构。论文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递进式:递进式的论文,是在分析与叙述的过程中,使各层意思层层递进,层层深入,逐渐突出所阐述的中心观点。连贯式:论文的论述按事件的先后次序展开,由始至终,易于把握事件的发展脉络。总分式:这种论文有总论,有分述,总论可以放在文章的最前面,作为全文的提要,也可以作为总结性文字放在文章的最后面。文章内的其他内容则分段论述有关主题的某一方面问题。从总体上讲,文章的结构应服务于内容,作者可以根据自己论述的需要,选择一种结构形式,也可以将几种形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第三,文字要简洁流畅.在论文的写作中,我们一定要记住,思想或者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要靠文字来表达出来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文字的运用。通常人们都认为历史论文都是枯燥乏味的,其实,这是对历史学论文的误解,这不应该是历史论文的专利。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还有丰富多彩的记忆,这种丰富多彩为什么到了我们手上就一定要表达得枯燥乏味,甚至是可怖可憎呢?这里关键有个如何运用写作语言的问题。在写作论文时的语言运用是一个长期练习的结果,既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也没有固定的范本可模仿。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运用史料,将史料与你所要阐释的观点的有机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篇论文。因此在进行叙述时,最基本的文字要求就是简洁流畅,而无须使用华丽的词藻堆砌,史学不等于文学,写作历史论文是凭史实说话,而不是搞文学创作,因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词藻修饰,给历史以真实质朴的原貌。同时,语言还应准确凝练,特别是标题,一定要通过自己语言的运用,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如前面所提到的“大象的退却”一书,这个书名就非常凝练,当然也非常吸引人。

第四,论文要遵循学术规范。在历史论文的写作中有些必须要遵守的学术规范,这虽然是形式问题,但他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素养。如我们在写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引用史料,因此就有一个如何引用史料的问题。引用史料的原则首先应使用第一手史料,如《史记》等史书、档案、各类史料汇编、笔记日记、口述史料等,其次是后人编着的有关资料,如人物传纪、大事年表等;再次是有关论题的着作、文章等资料。作为论述的论据,在论文中引用的史料应该是语意完整,能说明事实,或有助于说明主题的文字。引文要准确、精练,宜精不宜粗,宜短不宜长,以能说明问题为限,除非特别必要,切忌大段摘录无关宏旨的史料。引用史料要注明出处,包括作者、书名、篇名、版本、页次等都是引文注释的基本要素。如直接引用史书中的一段文字,则要在引文注释中注明各种要素。若是转引自他书,则在注明“转引自”后将有关引文要素一一标明。除引用史料时所必须的引文注释之外,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有一类注释也是时常运用的,即对文中不容易被读者了解或需要补充说明的部分的注释。此类的注释对象,主要有文字注释和内容注释两类。文字注释是对论文中所涉及的有关文字概念的注释,如某一概念是文中所要表达的重要概念,作者需要在文中界定其涵义,若放到正文中讨论,因篇幅所限,可能会影响到文章的整体结构,这时就可以利用注释的形式加以阐释或说明。内容注释是对读者不易了解的事件内容的注释,可能是有关事件的情况说明,或对涉及的相关人物等的补充,也可以是对相关的人名、地名、职官、地理等的解释说明。

如何进行注释,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大家可以找一些杂志的要求来看,即可根据他们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遵循学术规范实际上是防止抄袭。也就是说,我们在引用别人的文章、史料或者研究成果时,一定要注明出处。这样做,不仅是形成学术规范,更重要的也是培养学术道德。

四、修改定稿。

论文初稿完成以后,并不等于完成了全部的工作,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首先要认真地反复通读文稿,并检点自己的资料库,看看是否有论述不充分的地方,所运用的史料是否显得单薄,或是遗漏了什么重要的史料。也可请其他人帮助自己检查。这样反复的检查之后,就可以发现大量在写作过程中忽略的问题,以及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而这些都是需要在修改稿件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修改文稿的第一步是检查文章的思路是否贯通。在论文的写作中,我们有时会因种种原因未能将自己的思想一以贯之,当论文写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我们再拿出来阅读就能够发现其中的断裂,这时就需要按照自己已经确定的文思重新改写,从而使自己的文思流畅顺达。

第二步是增补材料。根据自己的检查,有的放矢地搜集论文需要补充的材料,为未能充分展开论述的部分增加论据,充实论文的论述内容。第三步是调整文章结构。一般而言,文章结构是在第一次确定主题,动笔撰写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除非特别需要,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改动文章结构,因为调整的不好,小则影响文意的贯通,大则可能会伤筋动骨。这里讲的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对文章各部分内容份量的平衡调整,以免出现各章节内容的忽大忽小,畸重畸轻,文章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使论述达到总体的平衡。第四步是修改文字。初稿就象未经打磨的玉石,玉质内敛,而表面却粗糙不平,需要精心打磨修练,才能使之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刚刚写就的初稿,无论是总体结构平衡,还是材料的引用,以及文字的表述等,多少都带有仓促粗糙的痕迹,这就需要我们在论文初稿写成之后,沉下心来,认真仔细地对文章进行修改。对文章字句的修改,古人谓之“推敲”.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反复地推敲修改。文字修改包括对文章概念用词是否准确,文句表述是否流畅、语言的简练与否,人物称谓是否正确,简略语运用是否恰当,乃至字词是否出现打印错误等等。好的文章是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反复推敲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才能把文章修改的越来越好。

文章经过反复多次的推敲修改,补充必要的材料,充实有关的论述,再对全部文章的文字风格进行审核之后,就可以把它作为定稿了。这样一篇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凝聚了大量智慧和心血的作品,无疑是能够得到认可的。

《美学》读后感

我发现黑格尔的《美学》是很难读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学是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及其辩证法出发的。这套体系极端抽象和艰晦,而且有很多矛盾和漏洞。抽象艰晦的思想体系就必然表达于抽象艰晦的语言,黑格尔所用的并不是一般德国人所习用的语言。读他的书的时候有好几次差点放弃。但是难懂并不等于不可懂。后来还是硬着头皮读下去了。

首先黑格尔是从哲学的高度,也就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来研究美学的,他认为不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艺术的标准就是不充实和缺乏说服力的。他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一节中,首先将自然美排除在了他的美学研究范围之外,就是因为纯自然的东西排在一起,没有经过人心灵的体验,其内容是机械的,相互间也不存在比较的标准。但是他还是就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作了阐述。他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高多少”。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够产生高于自然美的艺术感受,但是由于人的各方面修养层次的不同,这种艺术感受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自然的东西美不美,必须经过心灵的感知和加工,才可能具有美的含义,只有人具有这种加工的能力,因此也就只有人才能创造和感知艺术美。他认为摹仿的作品只有正确与否,但无所谓美,因为它不是心灵的产品,没有实质的内容。有人说,那些仿冒艺术真品非常逼真的赝品,就其摹仿的功底和效果来说,也可以称为艺术作品,但是从黑格尔的观点来看,这些赝品只是一种“制造”,而不是“创造”,因此从艺术的角度说,它们是进不了艺术的殿堂的。

黑格尔关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也有着很多的看法: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黑格尔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艺术美与自然美孰优孰劣,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远远高于自然美的。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蕴含着精神与理念的心灵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美相对于自然美就优越多少。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艺术美的优越性是黑格尔重要的观点。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艺术,只要是真正的追求美就应该是蕴育着理念的,是表达心灵的,只有这样的美,也只有传达此类情感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美是承载理念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学》读后感

“空”,是中国美学意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集道家智慧于大成,展现出了中国哲学的精华。

“空”,指的是物质上的“空”,却映射出精神上的“繁”。“空”不是空虚,而是空灵。外表的空旷匮乏,并不代表着意境的空。我国的传统国画,仅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图画的神貌。第一眼看去,好似画作并没有什么内容,显得有点空旷单薄。细看,便会被其中淡雅的意境所吸引,心思也会随着那淡淡的笔墨飘进那素净之地,达到精神的满足。不同于欧洲那种浓墨重彩的油画,用各种艳丽的颜色吸引住你的眼球。中国的国画是以空淡之灵慢慢化进人的内心,让灵气丰盈人的身体。

“空”是有灵气的。仿佛一只跃动的精灵,清新脱俗,不染尘气。“空”的美学强调用心灵去感知万物,用心去顺应自然的发展。“空”与“灵”,有空才有灵。唯有将尘世中的执念扫空,才会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之灵气。灵气,方为人之魅力所在。不为过去而烦恼,不为未来而忧愁,活好自己的每一天,对人世间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即使看破了红尘,也要装作看不破,用积极与真诚对待人生。这样的人,才是有灵气之人。

“空”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已经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当代,我们仍能在现实生活中时不时地追寻到“空”的印迹。苏州园林,即是“空”中显“灵”的一个典型代表。一方水乡,一片聚落,纵横交错的水路网承载着空灵的气息,氤氲着每一位苏州人的内心,展现出苏州大地的神奇与美丽。苏州园林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苏州这片土地上,循着那缓缓的流水,穿过一条寻常的巷陌,苏州园林总是在不经意间映入你的眼帘。苏州园林并不像宫殿那样富丽堂皇,它有的,只不过是几间清新淡雅的书房,几池清澈见底的湖水,或是一座低矮的假山。漫步其中,在这空旷的园林里,你自会发现蕴含其中的无限魅力。一汪清池,承载的是苏州人骨子里的柔情与细腻。一座假山,耸立的是苏州人不屈与刚正的风骨。不仅是苏州园林,在中华大地上每一处都蕴含着“空”背后的“灵”,都散发出中华民族背后的灵性之美。

“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色,映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灵”的风韵。从中华民族对于美学的审视,便可推知中华民族的性情与风骨。中华民族是兼具柔情与刚毅的民族,散发出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气息。“空”与“灵”一直扎根于我们华夏人的内心,从未消逝过。

《哲学导论》读后感字

哲学与数学或者物理学不同。对数学或物理学的学习来说,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不一定是必要的。因而很多数学、物理学的教材会直接介绍最新的知识体系,不需要将本学科的发展过程复述一遍,数学史和物理学史则仅有一部分专门研究者或感兴趣的人才会去钻研。

而哲学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其历史却是难以分离的,很多哲学教学会选择数种哲学史作为入门教材。这些哲学史既是关于哲学的历史,也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哲学。

以哲学史为教材教授哲学固然是一个很好的点子,因为历史上的哲学观点往往有前后关系,哲学的定义本身也在随着历史的进展而悄然改变。尤其是狭义上的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哲学到经院哲学再到近现代哲学,脉络非常清晰。但哲学论战往往并不仅仅以线性的方式展开,一条单一的时间线有时难以展现历史上哲学论辩的全貌。

n的《哲学导论》(原著名为introducingphilosophy)就是一本非哲学史体裁的哲学入门教材。这本书的总体上根据哲学论辩中的话题进行编排。将历史上的哲学论点分入实在、宗教、知识、自我、心身、自由、伦理、正义八个话题,每个话题中再按论点之间的关系排列论点。具体的内容上,本书也并非简单罗列对哲学家或哲学观点的描述,而是引用了大量哲学典籍文献,并加以讲解批注,引导读者阅读原典。

这本书我也是很久之前就读过,而且做过推荐。这次写本文之前又简单重读了一遍。个人感觉,这本书比作者的另一本书,《大问题》(thebigquestion)要更像“教材”,相当于是《大问题》的严肃版与扩充版,但相比起哲学专业的经典教材,这本书的内容还是略显不足。

熟习一下哲学中的重要人物、了解一些哲学中常见的术语与观点。反正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就是记住了一堆人名和观点名称。

另外,我个人认为虽然哲学史类书籍是了解和把握哲学发展脉络的最好材料,它却不是读者构造或论述自己的哲学时的最佳指南。相反,以话题类别为框架编排的哲学导论类书籍虽然对时间线的梳理不是很清晰,但很方便读者选择一个合适的子领域作为切入点,展开自己的哲学论述。所以两种编排方式的哲学书虽然具体内容上可能相差不多,但都值得读。

《美学散步》读后感

经老师介绍,我开始阅读宗白华老师的《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这本书,是宗白华老师一生中为数不多的著述之一,里面汇集了他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据了解,这也是他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作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宗白华老师用他细腻的笔锋,联系古今中外,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境界。

这本书通过分析诗与画的分界,分析中国与希腊艺术中美的体现,在轻松的氛围中,讲述了“美”的含义及体现。这是一本讲述美学的专著,在我看来,这也是一本古今中外经典文学的摘录集,更是一本中外艺术展集,一本哲学专著。记得有一次,我向一位朋友提到《美学散步》,他很快地问:“是不是宗白华的书?我们在上山水美术鉴赏时老师经常讲到它。”是的,在这本书里,宗白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很多中国的山水名画,在这些名画的介绍与讲解中,告诉我们美的所在。

读完整本书,感觉就是在美学与文学中,在中外的艺术中慢慢地散步了一回,品味着散步声中留下的道道灵光。在书中,宗白华老师说,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他说,文艺站在道德和哲学旁边能并立而无愧。美,并不等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美丽,美,是一种抽象。它需要通过艺术的雕琢来体现,却又不仅孕育在艺术的雕琢之中,宗白华老师在书中讲到:“最高的美,应该是本色的美。”他又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美,本来就是蕴含在每个人的心灵里,“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这样的话,从小学的时候就一直在讲,可是,当人们的年龄逐渐增长,在世俗中逐渐被污染,人也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肤浅。很多人,会把他们认为的所谓的“美”外化,他们可以一掷千金,用在美容,用在购买各种化妆品上,却不愿把手上的钱捐献给真正需要他们的人们手上,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也有很多人,把“学雷锋”当成一种作秀,只在领导出现的地方“学雷锋”,这种为了领导而做好事的行为,又是多么可耻?他们只看到外在的美,却忽略了真正的美,忽略了心灵的美,忽略了很多更加重要的东西。

本书中讲到的美,是一种中国传统式的美,是一种含蓄的美,就像中国的水墨画,它会把画的精神,作画者所要表达的含义蕴含在画中;又如诗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想法直白的表达在诗句中,而需要人们自己去揣摩,这样才能使美富含“厚度”,而不会像西方的油画摄影式的画风一样,什么都要追求与实物一模一样,只能让人一眼看穿。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都缺乏一种含蓄,过于直白地表达自己,这在做人处事中,只会让自己的交往处于劣势,得不到更多的友谊,而且,过于直接的表述,在一定的场合只会让自己变得肤浅。在这里,我并不是说直率不好,直率的人,是可爱的。但是,在一定的场合,也应学会含蓄,才能体现我们本身具有的素质,才能体现我们的“美”。

在书中,美还体现在一种“空白”的美——留白,就像作画时,故意留下一部分空白,反而使整幅画变得清新,韵味更加浓厚一样;就像一篇优秀的新闻稿,首先要可以让读者过目,然后才是过心,最后是过脑一样,美,首先也应该是让人看着顺眼,亦即是应先“过眼”,然后才是过心,最后才是过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正是这样吗?在现在日益繁忙与紧张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整天行色匆匆,忙忙碌碌,扎在自己手上的工作中不可自拔,却忽略了应该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一点空白,留下一点闲暇,让自己有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现在,自己的未来,让自己放慢脚步,欣赏一下路途上的风景。结果,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只会让自己越压越重,而一时看不开走上了自取灭亡的不归路。像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自杀的大学生,博士生等等。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一点点空白,让自己不要丧失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生命的热爱,这是生活之道,也是让自己活的更“美”的方法。

《美学散步》,他的美丽与温柔引发了我种种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了生命中,生活中,艺术中,美的存在,让我知道应该如何去寻找美,感受美。书中言:“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是的,在这温暖的漫步中,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平静,感受到了心灵的充实,感受到了在“美”中蕴含着的哲学的洗涤。

《美学散步》读后感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美学散步》读后感

当我把《美学散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现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优美、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阅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透彻的感悟引领读者体味中西艺术的精髓,待我们“散步”归来,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和升华。宗白华先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流畅美妙的文字将其诉诸笔端。在宗先生看来,散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绝对是非逻辑的,亚里士多德在“散步”中建立了体系性思想,庄子在“散步”中领悟到了宇宙的玄妙,达·芬奇在散步中捕捉到了美的真谛。在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散步”是梳理美学、艺术学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散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个性精神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上网搜索过一些关于宗白华先生的信息,原来宗白华先生与朱光潜、蔡仪、高尔泰、李泽厚并称为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不建体系,而是注重对艺术的直接感悟。就正如刘小枫对宗白华先生的评价那样:“作为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使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生成和发展于中国面临军事和学术危机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祖国既面临政治、军事的压力,又面临学术的危机。在排山倒海的“西化”风潮中,他并不随波逐流,坚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为根基,以西方思辨的成果为参照,凸显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和阐发。

他在用他自己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他曾坐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我不禁为宗先生对艺术对美近乎痴狂的态度而惭愧,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有着这么平静的心态去欣赏艺术。我不但要吸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知识,也要学习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态度。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但是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由此可见,对于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缕金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加偏向于前者。

如果要我在这两种美中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前者,因为芙蓉出水的美真实而且天然。正如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相比,我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的淡雅和简单,其实诗词画都类似,有时候太满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

宗白华先生在发现美的时候,态度既是超脱的,又是入世的,他为我们读者展示了一个极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白华先生从一丘一壑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正是这种景致的准确描绘。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然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宗白华先生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灵光的高僧,中国美学遇到他真可谓幸运,他学贯中西,中国美学特色被熔炼出并标举,最终被贯入了一种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看完这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的《美学散步》,感觉正如编者在重版说明中讲到的:“我们怀念那拄着手杖,徜徉在未名湖畔的身影;我们品味着散步声中留下的道道灵光。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我们要从宗先生成功的学术研究中吸取营养,在积极吸纳西方文化有益成果的同时,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力凸显民族文化的个性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世界文化之林彰显出夺目的光彩。

美学散步,是一本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的精要篇章的集合。

一开始就被这书名吸引,如此诗情画意的名字,但,美学与散步如何揉合?

当我随便翻翻,发现这与别的美学著作很不同: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晦涩艰深,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写美学,文字自由自在,风格无拘无束。

书里的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这本书确实让我有所收获,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进行艺术的欣赏,令这个美学门外汉的我,很形象生动了解关于美学的冰山一角。

我便以书中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这章中关于意境境界的部分,来说说我的看法。

正如这章的引言所说,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意境。

那首被誉为意境中经典诗篇,元人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是情,情从景生。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意境,会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出现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

在书中提及到,那么意境的境界有什么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

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

正是中国意境艺术区别于其他民族,才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篇章。

而在这部书里其他部分,宗白华用他细腻的笔触与心灵,带领读者与中国及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一同散步,等归来,便发觉自己的心灵亦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美学散步》里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内容:诗、画的美及两者的关系、书法、音乐和建筑、国外的雕塑,以及艺术意境和从艺术中反映出来的哲学理念。作者的文字流利、内容丰富优美、见解独到。

关于诗和画的分界,作者认为:诗传画外意。诗留给人更深长的想象空间,他列举了达芬奇用了四年时间画出的蒙娜丽莎的眼睛。有时候诗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一些摄影作品的题目一样,能够拔高艺术作品境界。另外,诗还能咏时间,而画只能捕捉瞬间。

很多诗像印象派,比如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多么美妙的一副香闺画啊。“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天边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自然无往而不美。何以故?以其处处表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故。照相片无往而美。何以故?以其只摄取了自然的表面,而不能表现自然底面的精神故。要有发现自然中美的眼睛,心中要有诗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王安石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往往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包含(如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作者将中国传统的美感或美的理想(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归纳为两类: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镂金的美。其中,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陶渊明的诗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字都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汉赋、明清的瓷器、京剧舞台上浓厚的彩色的美是错采镂金的美。作者极推崇魏晋,因为这之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之后—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道、佛三教的支配。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倾向简约玄澹、超然脱俗。

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中国古代的绘画不重视立体性,而注意流动的线条,把形体化成为飞动的线条,着重于线条的流动,因此使得中国的绘画带有舞蹈的一位。国外的很多画家、雕刻家注重光和影,中国话却是线的韵律,光影都不要了。这一定程度上受到中笔墨的影响。西方画家是由几何、三角构成透视学的空间,,而中国画是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西洋在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的画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特重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重意境。西画的透视法是画家立在地上平视的对象;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空间立场。中国画的空间构造,既不是凭借光影的烘染衬托,也不是移写雕像立体及建筑的几何透视,而是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间感型。

歌德说:建筑是冰冻住了的音乐。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韵。中国园林建筑喜欢用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飞动之美,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特点。相较而言,希腊建筑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的植物花纹直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中国惯用园林来处理空间美感,如天井、院子。园林中的设计除了“游”中“望”,还可以“借景”。山水是诗人画家书写情思的媒介,艺术境界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作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焦点和精神聚集的处所。静穆的关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形而上学导论》之读后感

对于我这样纯粹依靠自学的人来说,《形而上学》有些过于深奥了。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缺乏对古希腊各家流派的了解,缺乏对于一些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另一部分在于,著作的翻译似乎是使用了半白话半文言,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抛开这些不说,我半年多的努力毕竟是有些收获的。

亚氏的《形而上学》影响深远。对于我个人来说,最主要的事体会其名学分析的思路。各派哲学分歧的一个重要来由,大都是对于同一名词涵义的不同理解。抽象名词虽然有着自己通俗的含义,但是大都非常模糊,在不同的范畴内讨论往往会有不同的意思。哲学家则可以赋予其特定的意义,从而用其构架自己的哲学体系。所以,在于意见不同的人讨论哲学问题时,应穷究其每个字词的含义,以理清其思想。在思考问题时,也要明确地界定每个词汇,这样也可以是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相比较于柏拉图的意式论哲学(抽象而具有普遍性的意式凌驾于个体之上,以一统多)与毕达哥拉斯的数论派哲学(以抽象的数为本体),亚氏以独立的抽象意式与抽象的数皆不能脱离具体物质而存在。譬如说“桌式”须结合具体的材料才能形成桌子,而数则需配合具体单位进行度量方有意义。

亚氏以“四因”来解释一切:物因、式因、动因、极因。

物因是构成具体事务的质料,如桌子的本因是木或大理石、铁球的本因是铁。

式因的含义是“一事物之所以该事物”,如,桌子之所以是桌子在于它的形状与功能、铁球之所以是球在于它是圆形的。式因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某张桌子的形状”或“某个球的形状”。特别地,灵魂是人的式因(本因是肉体),但亚氏认为灵魂同时也是本体。这种含混的说法也许来源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亚氏认为式因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

动因。“实体在亚氏那里是运动生成的结果,而不是某个现成的东西。而实体生成后也会发生运动和变化。运动的原因就是动因。”【引用傅正同学】这在《形而上学》中所述甚少,似乎在《物学》中更有详论。

极因。极因是世界的源动力,也是世界上全部变动、万物生灭的原因。极因是永恒的。只有至善至美方能永恒,故亚氏谓极因曰“本善”。终极的本善是“元一”,它本身没有原因,它是最早出现的原因,是一切的原因,本善推动着世界前行。

“亚氏将学术分为理论、实用、生产三类”【引用“译者附志”】,以理论为最高尚,理论又分为数学、物学、哲学,亚里士多德以哲学为“第一原理”(物学为“第二原理”),并且给出了哲学的若干主题,称此为“智慧”、为“哲学”。

“古希腊思想的发展渊源于‘神话’,故常含混地称神话学家为哲学家,含混地称‘神话’为哲学。使哲学脱离诗与神话而具有明晰的内容,成为庄严的名词,正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从事的学术研究方向。”【引用“译者附志”】后人也称“形而上学”为“第一哲学”。

这样一部宏伟巨著,又是与久远的`年代写就,在我们今人看来难免会有些瑕疵。以我粗鄙的理解,目前只是提出三点怀疑:

一、亚氏以实体为研究范畴,在说明永恒实体时曾引用星辰为例。而星辰亦非永恒,则亚氏的例证不足。这还是由于当时的科学不发达所致。事实上,人类至今为能发现永恒的物质存在。就连人类自身都不是永恒的。

二、亚氏既说本善推动一切,“世上各物并非各自为业,实乃随处相关。一切悉被安排于一个目的”,又说“奴隶与牲畜却大部分蠢蠢而动,无所用心,并不转为某些共通的善业而一齐努力。”【引用“卷十二・章十”】这明显的矛盾我认为不像是一贯谨慎的亚氏所犯下的错误,但书中并未就此作出更多的说明。难道“共通的善业”并非“本善”?我不得而知。

三、也许是我理解的不够透彻,但我以为亚氏没能严格地证明出“本源”即为“元一、本善”。甚至,他对于各个学派的本源说作出的反驳,大都以“这说法将引起诸多疑难”而将其否定。就我读过的其余几部哲学著作(尽管寥寥无几)来说,也没有任何一部能够给出即为完善的关于世界本源的证明。

我认为本源说是无法证明的,一切本源说都只不过是哲学家所作出的阐述,有相对合理或不合理之分,却没有什么对错。

这里,我有一个也许是荒谬的想法:哲学的价值,不在于多么正确地解释世界,而在于对于世界的,合理的并且是美的阐释。哲学体系连接着现实(合理性)与终极(美),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当然,也许我现在的这个想法还很幼稚,将随着阅读和思考的增加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