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生个人期末总结通用

时间:2023-06-28 07:52:17 作者:曹czj 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学生个人期末总结通用篇一

时间就像流水。转眼间,七年级已经过了一个学期。在别人眼里,我对学习并不认真。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状态。我真的很迷茫很迷茫。整天不知道在想什么。

的东西,每个星期天晚上都告戒自己,这个星期要好好努力了,但是到了星期六才发现,我又迷糊了一个星期。

此刻的我只能自吞苦果了,因为发现自己实在是很差劲,想要努力,却总是没毅力,不能坚持下去,真的好恨我自己的没毅力,不勤奋,想努力赶上来,却又自己让自己放弃了。

1、平时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心思不在课堂上,老是胡思乱想。

2、每一天没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作业很马虎,根本就不交。

3、在考试前我从来没有复习,总是看些课外书,占用了学习的时间。

这次考试主要拉分的是英语和数学。其实,英语一向是我这几科中最不理想的科目,我对此也十分的着急,因为我从来没有读英语和记单词,所以我完全是瞎猜的。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重视英语学习。

数学也是我的弱项,我一遇到难题就不爱动脑筋,不会做也不晓得去钻研,不懂就不问,自然而然就基础不牢,考得不及格。经过这次考试,我也明白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在不断的增多,我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所以,数学就更就应跟着老师好好的学。

在语文方面,我还就应加强阅读训练,使自己的阅读潜力有所提高。作文书写潜力也不够强,基础不牢,根基不稳,成绩自然落后。

努力,是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字眼,但这两个字就够一个人做一辈子的了,而且它是永久做不完的。古诗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以我将更就应珍惜时光,为把学习成绩赶上来更加努力!

2023年学生个人期末总结通用篇二

一、学习上

本学期的学习我觉得又更上一楼了,我从专业到基础课程,我全部都很努力的在学习。上专业课我极度认真,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我都会记下来,而且是用专门的笔记本去记的,这样我每次下课后就能够集中复习了。每每遇到我不会知识点,我都会先自己上网查找,然后如果还不能理解,我再去找我的专业老师进行请教,一定要弄明白为止。短短一学期,我的专业知识储存由扩大了一倍。所有的基础课程我也是认真学的,不是说不是专业,就随便处理,我明白只有全方面的发展,我这个大学才算读的不白费。学习认真刻苦的我,这一学期来的所有成绩全部都是优秀,我的努力换回来这样的一个结果,我觉得特指。我时刻保持清醒,让自己清楚的去做每一件事情,尽全力去发挥自己的实力,不断的去进步。

二、工作上

这个学期,我大二了,我在工作上更加的努力了。原先大一参加了校学生会的招新,我也成功的被录取了。所以这学期我在学生会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成员,我由一个普通成员晋升到学生会副会长,这是我的努力得来的。这一学期来在学生会的工作比较多,毕竟自己也是组织者了。在_月,我跟会长一起组织了学生会的招新活动,重新为学生会招进了__个新成员。在_月,举办了全校性的知识竞赛活动。在元旦到来之际,我们学习会在领导老师以及其他组织的支持下,举办了全校的元旦联欢晚会,并圆满结束。本学期在学生会举办的各项活动成就我很多,让我的组织能力越来越强,让我也学到更多的东西。在学生会工作,我觉得自己成长的很快,一个学期的历练,让我能力提高一大步。

三、生活上

本学期我在大学生活也是很充实和丰富的,我教室—学生会—食堂—宿舍四点一线的生活,过的也很美好,在认真学习的时候也认真的工作,生活和工作的同时我也享受美味,让个人生活过的一点也不无聊。我是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我不管生活多艰难,我都努力积极阳光的生活,凭借着自己的乐观去面对各项挑战,所以大学的我从没有觉得遗憾过。生活是我自己的,怎么过都是自己去决定的,我享受着学习的乐趣,也享受着工作的充实,更享受生活的娱乐。我努力的去平衡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让生活过的愉快。

本学期结束了,我知道新的学期将面临更多的艰难和挑战,但是这些挑战以及艰难都是我成长路上的垫脚石,都是能够推动我前进的动力。下学期,我会保持本学期这份热情,努力好好把大学过好。

2023年学生个人期末总结通用篇三

大家晚上好!

时光飞逝,一个硕果累累的学期即将结束,在我校全体同学一年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习、工作都取得了一些好成绩。

有人说,学生时代应该努力的学习。面对老师,要尊师重道。面对同学,要团结互助。只有这样我们才成长得更快,才能在集体中充满活力。

我认为我当初选择加入学生会不是为了追求舒适的生活,而是为了保持激情,锻炼和提高自己,让我的青春在这里绽放,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色彩。

在这学期,我们的学生会举办了很多活动,大大小小的,大部分都很成功。成功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总结和吸取宝贵的教训经验。对于学生会来说,我们的组织纪律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活动动员中,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不高,一些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信息传递有时滞后,一些学生反馈信息不及时,这就会使我们的活动存在一些缺陷。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先关注全局,在未来的工作中更注重细节。学生会的生活贯穿了我三年的大学生活,这三年是我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磨练,也是给我很多快乐的地方,这就像一个大家庭,已经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人才,他们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忙绿,经历许多学生没有经历的酸甜苦辣。

最后,祝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心想事成。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2023年学生个人期末总结通用篇四

时间飞逝,转眼间本学期已临近期末。这一学期来,我在学生会组织部这个大家庭中成长着、发展着、探索着,真的是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回顾过去,既是为了更好地汲取经验和教训,更是为今后的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这一学期组织部所做的工作,总体说来还是比较成功的。从团勤整理到学生干部培训班的圆满成功,我们组织部的所有人,都认真进取地参与了各项工作活动,做到了内部紧密团结,互相帮忙,听从学院的工作安排。

一、本学期参加的各项工作活动

1、本职工作

组织部的本职工作更多的多功能厅五楼的会场布置工作,因本学期活动比较多,所以布置会场的次数也比较多。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和摸索,基本掌握了布置会场的工作本事(包括:打印及粘贴标签、会场场地划分等);布置会场时干事间配合默契不断提高,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会场座位编排本事还有待提高,今后需要多加注意。

2、“十佳团员”、“十佳团支部”评比

这也是我们部门的本职工作之一。团员评比分数统计很考验我们工作的是否严谨、细致,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参评同学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院团委形象、组织部的工作本事问题。本次工作,采取了按学部分组、交叉统计的方法,但评比之前没有对干事进行系统的培训工作,以至于评分时,因工作不够细致严谨、对评分细解读出现偏差,分数落差大。后经四位部长从新认真统计才避免了出现分数错误的严重工作事件。这一工作险情极大的考验了我们的工作本事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后的工作必须要更加细致严谨,既然身为学生干部,就应当时刻把学生利益牢记于心。

3、学生干部培训班

这是我们部门最重要的本职工作。学生干部培训班主要是对学院、学部副部级以上干部进行系统的学生工作讲学。组织部作为干训班的承办单位,主要负责座位安排、考勤、打印学员证及相应的后勤工作。我在本次干训班(四期讲座,一期结业典礼)的工作中主要完成了引导员、考勤员的工作。打印学员证的工作因与个人上课时间冲突,所以就没有能参加。总体而言,虽然在第三期讲座的时候出现了开门不及时的问题,但总的来说本次干训班的工作是十分成功的。

4、协助参与其他部门的各项工作

本学期,组织部参与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次数比较多,例如“书香学校”、“学校十大歌手晚会”等,都能够以部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工作技能完成好,工作过程中,进取与其他部门交流合作,有力地促进了部门间的友好关系。

二、工作中不足的方面

1、重复性的工作过多,工作本事提高单一,干事普遍没有进取性。譬如“布置会场”工作。能够研究与其他部门合作,多进行部门间工作的交流学习,既有利于加强部门间交流学习,更有利于我们提高不一样方面的工作技能。

2、组织部既然是学生干部培训班的承办者,那就不应当只是工作的主动者、开班后的旁观者!我们干事辛苦完成了开班需要的各项工作,开班时只能在院办候场,等着结束后撕除标签。既然组织部的工作章程上有“负责学生干部考核”一项,那我们就更加需要一同参加干训班的学习。

3、我们干事的工作进取性有待提高,许多工作虽然总体是好的,但却体现出了不够细致、不够严谨,例如在布置会场时,不注意三区对齐;团员评比工作时的统分失误。

4、因为缺乏足够的部门归宿感,包括我自我在内普遍存在着“为了工作而工作”的思想。(因学期前半段个人存在轻度的焦虑症,工作目的十分不明确;学期后半段经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教师分享交流了,工作目的开始变得明确,即为了提高个人的工作本事,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必须的素养和基础。)

5、与其他部门关系还不够和谐,突出表此刻“十大歌手”会场布置工作中,当时我们干事的抵触和不满情绪很严重。个人认为院会部门较多,各部门间除了工作时有互动外,其它时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互动,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类问题。

4、加深部门同事间的友谊,养团队精神;满怀豪情,以自信进取的态度应对每一项工作。对过去的总结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下,组织部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2023年学生个人期末总结通用篇五

我在xx中学第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细细回想着一年,我心里真是感慨万千。

光阴似箭,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对我来说真是飞跃的半年。在这半年里,无论是学习方法、态度还是纪律都比小学更上了一层楼。下面,我就这几简单的总结一下。

(一) 学习

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认真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二)学习方法及态度

中学的学习与小学有许多不同。小学时代我们被老师催着赶着向前走。而初中更注重自主学习,老师讲的不再满足我们的需要。我能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较强的求知欲,学会了自我反省,检查,提前预习的学习方法,获益匪浅。

(三) 纪律

在纪律方面,我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纪律,何谈学习,下学期,我会再接再厉,争取在纪律方面做得更好。

但我身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下个学期中要努力改正,不断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更上一层楼,扬长避短,深刻地认识,检讨自己,力争做到让老师,家长和自己都感到十分满意。

这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己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成绩都不如意。俗话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能说我付出的不够。在新的学期里,我会更加加倍努力学习,不会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

以上就是我对初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然,这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同学们的真诚帮助,在此我要诚挚的道一声:谢谢大家!

思想政治学习方面。始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积极参加学院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坚决拥护独立自主原则及“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分裂主义。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满足于党校内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所获得的党的基本知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党性原则,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学习,并结合国内国际政治生活的大事,定期作好思想汇报

工作作风方面。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我始终以同学的共同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这一点正是符合了“三个代表”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处处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为同学们服好务。两年来,自己也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知识。敢于吃苦、善于钻研,能按规定的时间与程序办事,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同时积极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知识学习方面。学习刻苦,态度认真,只是在学习方法和能力上有些欠缺,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改进。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新世纪在悄悄降临之际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要求,经济日新月异,科技翻天覆地,所以更多、更快、更广的吸收新知识即成了放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我通过这两年的大学学习,对于专业方向、节奏、程度、难易度等等,也有所了解,投入了不少时间再学习上,每次考试也发挥的可以。在大学的后两年中,对学习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把更好的成绩带进大四。所以,如果说这是对我的压力,到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总之,过去的两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两年,是积极探索、逐步成熟的两年。由于参加党校的时间不长,政治思想觉悟还有待提高;对大学学习的规律仍需进一步适应,方法也尚需改进;在学生会的工作中,也要弥补不足,尽最大的努力为同学们服务。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认真要向党员同学学习,戒骄戒躁、勤勉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收到老师短信,知道还可以交时,我就又重写了一遍,这才算真正的期末总结了。能和老师分享我的收获我很开心。与老师相处的一学期,我很开心,收获颇多。

回首高考到报考,真是不堪的经历啊!高考成绩平平,挡住了我迈向西医院校大门的道路,便选了中医这门学科,想来也是本硕连读啊!初来学校,已是大二,满心失望。由于以往只为分数而学习,对中医的了解又少之又少。预习中基课本,有种痛不欲生的感觉,所以之后中基课上会周公便成理所当然了。当时不仅是对中基课的恐惧,更多是对未来的茫然。总是责问自己高中为什么不再努力一些。后来的一次老乡会,我挖苦自己上课睡觉,学姐一脸认真的教育我中基课很重要。那日的快乐早已烟消云散,学姐的话却让我记忆犹新。

从那以后,无论我有什么事情,不管别人做什么,我都认真听每节课,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刚开始听老师的课,还是容易顺着学西医的思维,讲到那个脏腑,还是愿意想它们的形状、位置、是哪个系统的等等。只能硬着头皮听,下课去看。渐渐地,发现能理解其中一些含义。不过,还是愿意和西医作比较。后来便可以融入老师的课堂,但还是知识太少,好多名词分不清,就像肝风内动、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之类的,感觉很乱,类似于辨证求因的中医探病因的方法也让我很困扰,为什么阴邪伤阳气,阳邪却袭阳位呢?为什么阳邪不去袭阴位呢?说六淫是太过的六气,因为使人致病才叫六淫,那疾病是因为六淫导致的呢,还是人的体质原因,还是六气中夹有病菌之类致病因素而使人治病呢,还是所有的都需综合起来?这些都没问老师,我想有一天我会在书中找到答案的。不过也挺羡慕那些下课问老师题的同学,他们一定学得很好。

很喜欢老师面对我们的那种坦诚,感觉像朋友一样,看课本的时候心情也就愉悦了。记得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许多书,说实话,我都没看,捧着书看不进去,应该是定力不够,我想我以后会看的,还是先让这学期所学沉淀沉淀再看吧。在课堂上,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强调经典古籍的重要性,而且要背下来。我倒是在看《内经》和《本草纲目》,也觉得很有意思,看不懂的就跳过了。不过还是遇到了困难,例如长句子不知在哪停顿,有些字古汉语字典没有查到,有些词不知具体指身体哪里等,而且提到背诵可真是难倒我了。

回想这一学期,学是学了,还是觉得没学到点子上。但这学期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体味了“温故而知新”的真理,每次拿起中基书,读完都感觉有一点新发现,也许认真地、反复读《内经》也会这样吧,因为只粗略读了一遍,感觉像在偷窥古人的思想。很喜欢古人在谈论医术时,与自然、社会联系起来,让人觉得很有哲理,有韵味,学起来也容易一点。这样也激发了我这个历史盲恶补中国历史的欲望。开学之初,读了《论语》就觉得现在的中国人少了些什么。感觉还是教育上出了最基本的问题,以前也听老师批评过中国教育的片面性,上了大学深有感触,我觉得自己知识面过于狭窄,处理事情心理素质差,责任感不强,学习过于被动等等,改正缺点的过程艰难又漫长,我想,大学七年,我应该能做到自己想成为的摸样。

呵呵,和老师分享了我这学期的成长与学习,很开心。

你的期末总结内容不少,涉及到的问题也很多,看来对我这份可交可不交的作业很重视呢,还又重新写了一遍才交,应该表扬的是吧?而且你的字很工整,希望日后开处方也一样,不要写成谁也认不得的天书,那就不是很好了。

学医应该是你的理想吧,不过应该是想学西医,只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才退而求其次,好在“本硕连读七年制”的招牌让你心理上平衡了一点。对中医的了解少之又少,加上并非自己的愿望,这应该是开始学习不顺利的原因之一吧。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中医学的学医内容。课堂上会周公还算好的了,说明还在坚持上课。

看得出来你对自己的心态及时做了调整,当然,我想这可能与个性有关。你的性格似乎更乐观积极一些,所以有过一段时间“后悔高中没有更努力一些”,但此后开始面对现实,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想说的是,认真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积极学习中西医课程,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如果逐渐适应了中医学的学习内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坚持到底;如果始终格格不入又更喜欢西医课程,也不要紧,我说过的,你首先要是“医”,其次才是“中医”。无论选择哪一边,只要能让患者获得最大益处就可以了。

你学习中医的方法是很多开始接触中医的学生共同特点。其实不必现在开始中西汇通,就当两件事处理,各讲各的,先不要互相比照,否则永远理不出头绪。两方面都知道的多了,再把可以汇通的技术和理论去做汇通或是结合的工作,你们专业是“中西医结合”,其实不客气地讲,与中医专业的区别仅仅在于中西医课时的多寡,其他的还是中医讲中医,西医的讲西医,因为专业设置者恐怕也未必讲得清二者应该如何结合,不过没关系,先照我说的,别先去想结合的事儿,先独立的学习两个不同体系,日后你肯定能做到的是二者技术上的结合,治疗方法上的并用。至于理论和学科方向,不妨等你们成了专家之后再说,先着眼于现在。

很荣幸你还算接受我上课的方式。我推荐的书可以慢慢看,而且也不一定非看我推荐的书,因为一个人目力所及的范围应该还是有限的,好书何止千万。

看古籍比较吃力是现代学生普遍的困难,其实我也会遇到。先选一个合适的版本比较重要,你看的可能是白本吧,就是没有注释全是原文的,很多人都主张看白本,但我总觉得对现在的学生来说,直接看白本可能不太现实。明清时期的可能还好,先秦两汉的《内经》之类恐怕就不可能了。如果看《内经》,可以先看郭霭春的注释本,应该比较容易上手一点。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老夫子的话还是不错的。说到《论语》,我以为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很好的入门,不妨拿来看看。看书而总是对照自身,这是个好方法,曾国藩所谓“虚心涵泳,切记体察”我以为是很好的,尤其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你应该会进步神速罢。

希望如你所说,大学七年能达到自己想成为的摸样,那应该是个非常棒的模样罢,我想。

2023年学生个人期末总结通用篇六

本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们”。这是教研员武老师经过认真揣摩xx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趋势后精心选择安排的一个作文题目。众所周知,xx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而武老师选择安排的“那一刻,我们”这个作文题也恰恰突出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

由“我”到“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题目(以前多少年来我们主要写的是“我”)。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大了,教师阅卷的难度也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教师对作文题目的把握和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把握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学生,教师才有可能相对轻松自如,坦然公正地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判。但是就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第一次呈现给我们教师,教师如果不好好备备课,恐怕也难以全面、准确、深刻地给进行学生讲解和指导。

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题目,这就出现了一个挑战,十几位老师的智慧能不能覆盖、超越全区两千八百多名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一天半的阅卷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武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研讨对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评分标准,不断交流各种新出现的问题,本着“既要爱惜人才,又要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原则,艰难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是有的,实际上历次作文考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它,今后还应继续想办法把它解决地更好。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和导向。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我们”是题目中的第一关键词。这个代词,要求文章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生活感受,文章须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群体中所包括的这个“我”严格来说就应该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试来说作文中所包括的这个“我”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与考生现在的身份(天津市红桥区某中学距离xx年中考还有不到六个月时间的一名初三学生)能理解得通,否则就会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像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生活,说“课间我们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场玩……”。阅卷老师就给写了批语“操场设在山上吗?”这是空间理解不通;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回顾初中毕业时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别人的东西,时间理解不通。

这里有三点补充:一、虽说强调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要与考生现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没必要让人把“红桥区”这一身份因素让人理解出来;二、“理解得通”不是说作文中包括的那个“我”一定要完全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因为还有“那一刻”这个限定语,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可以还没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红桥区(要求或倡导初中生写真人真事,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老师在阅卷中给派出所打电话查问过有无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逻辑规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不是自己也没有绝对地算不扣题,像有的学生把“我”假象成“沙尘暴”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片树叶”,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滴海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还是可以的,扣不扣题主要是看写的是“我们”还是“我”。当然有的老师会认为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点擦边,所以个别学生喜欢这样写,也能写好,不必反对,但不宜在班内提倡。

下面说说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我们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谓特指就是“我们”等于“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仅要记叙描写“我”的言行表现,还要记叙描写别人的言行表现。几个人的言行表现要么形成一种互动,要么具有共同的特征。

先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形成一种互动。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在最后写到,“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的朋友’”这样就没有表现出互动,因而“我们”也没得到落实。如果写成“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的朋友。’他抬起头用闪着泪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样就好一些了。还有像“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理解了”……这样的作文,因为“我们”只包括两个人,所以都格外强调互动。互动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下才可以进行,但是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有时也可以。

最后再能从“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连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也能成为一篇不错的作文。也有写好的例子,像我们印的例文“那一刻,我们沟通于墨香之中”就是借助历史书或文学作品,实现了和不在同一时空下的几位古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典型的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所以,无论如何,要写好我们,“我”和别人之间一定要有个联系点。

再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样写相对要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我’怎样,a怎样,b怎样,c怎样”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样,有的怎样”这样的表达思路。看似“我们”的言行各不一样,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题目后面补充的内容,或者能被题目后边补充的内容统摄起来。比较典型的,像我们在阅卷中读到的一篇《那一刻,我们沸腾了》。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

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那一刻,我们笑了”“那一刻,我们沉默了”“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当然不把“那一刻”理解为一个限定语也可以,像在我们阅卷中遇到一位学生写的就是“那一刻,我们永远铭记”,宾语前置,倒过来就是“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