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场所整治工作报告 安全隐患整改整治工作报告

时间:2023-08-02 11:36:17 作者:韩ll 工作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娱乐场所整治工作报告 安全隐患整改整治工作报告篇一

一、 我矿现阶段供电的双电源不具备双专线问题。

当前我矿属于矿井基建阶段,新的10kv双回路尚在建设中。其中一趟线为10kv电源由陈家庄变电站引入,已完成扫尾;另一趟线为10kv电源由蚕石变电站引入,处于扫尾阶段,一旦具备送电条件,我矿新的双路就全面投入运行。

二、600kw两台发电机出口电压与保安负荷电压不匹配,不能做为应急电源。

由于新配电室正在调试中,不能正式供电使用,发电机组升压部分正在施工中,一旦新配电室峻工,两台600kw发电机会同步投入使用。

三、 东明线损坏严重,无法保证安全供电。

816东明线线路受损比较严重,在加强巡查的基础上,我们将按照__县电网统一调度,进行线路检修,检修时重点解决文件中提及的安全隐患。

四、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公司将进一步规范井下、地面用电。具体如下:

1、对现有的线路加大维护力度,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处理。

2、配电值班人员及时汇报当日运行情况。

3、按照应急预案处置好各种突发情况,保证用电安全。

4、在此期间,井上下禁止出现大型作业计划,不准有超负荷用电作业。

__煤业有限公司

娱乐场所整治工作报告 安全隐患整改整治工作报告篇二

一、提高政治站位,开展思想认识“回头看”

本着“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坚持“以防为主”、“全力防”的战略方针,以推动地灾防治体制机制和指挥体系的高效运作。以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为基本准则,以“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为政治责任,并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全力做好源头防控工作。于汛前和汛期中对全县11个镇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并与近期对其进行了“回头看”工作,对各镇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和应履行的职责是否到位、具体可行的年度防灾方案和避灾措施是否编制、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监测人是否落实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强调了重点,加快地质灾害防治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工作的推进。

二、注重实效,开展排查整治“回头看”

(一)落实防灾责任和防灾措施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协同“一对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名:省岩土工程公司)对全县前期已有的129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落实情况,核查了各隐患点的“一表两卡”发放情况,并逐点划定了危险区进行应急演练,检查各镇隐患点防灾措施情况及重要隐患点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全面检视了监测预警网络情况,对于部分隐患点更换了监测人或监测人手机号的立即更新隐患点台帐并及时上传至省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二)核查新增隐患,对变形加剧的隐患进行再排查

在前期排查过程中未发现新增隐患点,对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中发现的35处变形加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再次排查,对其中变形情况特别严重的灾害点组织受威胁群众及时避让,如“镇乡政府后不稳定斜坡”、“镇村黄草滑坡”、“镇村水缸下滑坡”、“镇村小寨整体滑坡”以及“镇村槽上不稳定斜坡”。

(三)加快隐患销号和跟踪关注

目前正积极配合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无威胁对象销号工作,后期将针对销号点进行现场逐点核实。

(四)积极推进维修加固、泥石流清淤工作

目前针对受州“8·20”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影响受损的4处泥石流沟(镇泥石流、镇泥石流、镇村1组沟泥石流和镇泥石流)正在进行修复加固工程施工,对已淤积的拦挡坝正在抓紧时间清淤腾库。截止目前镇泥石流维修加固工程、镇泥石流维修加固工程已全面完工,镇泥石流和镇村1组沟泥石流两处维修加固工程因受汛期强降雨影响,导致沟道水流量过大,完工时间预计推迟至2020年11月中旬。

(五)做好预警系统的维护,保证预警系统的高效运行

协同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于6月中旬完成对我县217处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仪器全面核查,并对已受损、下线的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截止目前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仪器上线率已超过90%,预计到6月底上线率达到100%。

(六)做到“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

6月9日下午16:40时,变形速率明显增加,平台自动发布橙色预警,提示斜坡变形达到预警阈值。值班调度员立即将预警信息以电话、短信方式通知防灾责任人和群测群防专职监测人员,当地迅速组织坡体下方受威励的原乡政府、派出所及2户农户共22人全部转移避险。此次成功预计并提前避让得到的省自然资源厅的高度认可,并刊登上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专刊(第5期)。将继续以此为基准,坚决做到“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扎实做好隐患避让工作。

三、突出风险,开展隐患风险“回头看”

于汛前同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对重点场镇、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在建工程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公路、铁路、桥梁、景区、学校等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重点核查,并于近期对其开展了“回头看”工作,进一步落实了防范责任,确定了防治措施,明确了预警方式。

四、齐抓共管,开展问题短板“回头看”

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检查小组,对全县各镇、各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于汛期开展了专门的诊断性检查,目前“回头看”接近尾声,预计7月10日前全部完成,并对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台账管理,确保地灾防治方面的问题逐一整改。对重点场镇、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在建工程在防灾措施落实方面的问题及时开展了“回头看”工作,确保整治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不留盲区死角。

五、严明作风,开展工作落实“回头看”

针对地灾防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不定期“回头看”工作,针对工作部署安排是否落地、是否抓紧抓细抓实,由局班子综合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形成台账管理,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总结

xx镇2020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实施方案

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汇报

隐患排查工作汇报

娱乐场所整治工作报告 安全隐患整改整治工作报告篇三

国家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近年来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农民群众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习等,使不少农民群众易发生皮肤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夏秋高温干燥、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因素,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城乡建设加快,配套建设滞后。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不能集中填埋、焚烧,环境治理措施滞后。

(一)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我乡每月的16日定为“村居环境大整治日”,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平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社区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近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平。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二)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垃圾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垃圾处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下拨的农村公共服务资金。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垃圾处理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只能满足垃圾的一般处理要求。一是要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的管理队伍;二是对于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铺垫,建议引起重视,加大此项工作经费的投入;三是由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要求每村每户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的全部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广播、板报、标语的作用,让村民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养成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习惯,共同把农村垃圾处理好。二是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中,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使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先行军,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娱乐场所整治工作报告 安全隐患整改整治工作报告篇四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市人民政府近期召开的关于深入开展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交通安全整治工作会议及有关文件、指示精神,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我利用本次会议,把我县教育系统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情况和一些要求向在座的同志们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3670人;初级中学16所,在校生12483人;小学238所,其中村完小以上学校151所,教学点87个,在校生共29129人(含附设学前班人数5500人),全县幼儿园6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所,占总园数 3%,集体办园1所,占总园数1.5%,民办幼儿园65所,占总园数95.5%,幼儿园在园总人数为5345人。在68所幼儿园中,已经办理(备案)有专用校车的仅有私立幼儿园10所,占幼儿园总数的14.7%,其余85.3%的幼儿园和所有中小学均没有专用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这些学校学生上下学乘坐的车辆类型参差不齐,其中有部分车辆是超员车、货车、非法营运车、拼装车、三轮车、报废车及拖拉机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机动车辆,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中小学生及幼儿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二、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的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

1.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协同推进,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县一直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把学生安全教育放在学校、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做到精心组织,强化领导,周密布置,运行有序,保障有力,有效杜绝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我县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安全教育工作,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及幼儿园教学计划之中,做到课时、教材、教师“三落实”。交通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县教育局多次组织召开全县教育系统专题交通安全工作会议,下发有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文件,全县各中小学通过聘请交警到校开展交通安全专题报告,播放交通安全事故警示片,开设安全教育课,开辟安全教育宣传专栏,开展安全征文、书画展、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二是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学校各部门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和内容,保证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交通安全工作的开展;三是集中整治,确保平安。20xx年以来,我县教育局抽调局机关相关股室人员组成工作组,不定期下到全县各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安全管理督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是部门配合,齐抓共管。20xx年7、8月份,县教育局、公安交警部门、运管部门等联合组成幼儿园校车整治工作组,下到全县各乡镇,对幼儿园接送车辆进行了集中整治,经过检查发现我县接送幼儿上下学车辆违章超载现象特别严重,交警部门对违法超载的5部车辆下达了处罚通知单,经过整治,幼儿园接送车辆超载、超速现象有所减少;20xx年10月上旬至11月初,县教育局组织相关股室工作人员组成5个检查组,深入到全县12个乡镇及县直130所中小学校、60所幼儿园进行大规模的安全卫生专项检查,发现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存在超载、超速现象等安全隐患,责成车主及相关幼儿园立即整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五是部分乡镇政府高度重视接送学生车辆的整治工作,水源镇、洛阳镇、下南乡等乡镇成立了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车辆管理长效机制,配合县级督查开展联合整治工作,效果明显,确保了乡镇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正常运行;六是加大对全县民办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20xx年12月,县教育局与公安、消防、卫生、药监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分别对全县62所民办幼儿园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个别谈话、听取汇报等形式进行检查评估,对照评估细则,结果有30所幼儿园评估为合格等级,有32所民办幼儿园不符合办证条件。下阶段将再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对不合格幼儿园进行复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将给予取缔,并通过媒体进行曝光。

2.情况复杂,问题突出,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仍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多且不具备运营资质。今年6月份,我县对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和乘车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学生上下学乘坐的车辆,除少数乘坐专业客运车和私家车外,大多数学生乘坐车辆为面包车、小货车、载货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等安全系数较低的非客运车辆,有的甚至乘坐无牌无证无保险的“三无”车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二是接送学生车辆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司机驾龄短,经验少,甚至人个别无证驾驶或持假证驾驶现象,缺乏起码的安全意识;三是接送学生车辆超载现象严重。随着我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整合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推进,但是由于我县地处偏僻,大部分乡(镇)的村庄距离学校较远,住户分散,交通不便,并受车辆和线路的限制,学生学生家长对交通费用的负担能力也相对较弱,部分家长为贪图便宜,选择车辆时只注重价格,较少考虑到安全问题。受雇车主在经济利益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超载超速,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学生家长与车主“雇用”关系牢固、默契,无形中也增加了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的管理难度;四是公路沿线学校没有设置交通安全提示设施设备,师生上下学安全隐患极大。据统计,我县中小学、幼儿园学校门口在公路沿线有58所,这些学校门口直接面对公路,学校门口两侧没有设置限速标志,没有设置减速带及注意儿童警告标志。县直一些中小学、幼儿园没有对校门前两侧100米范围道路内停车进行规范化管理,施划人行横道线及提示标线,车辆过往频繁,师生上下学安全隐患较大。

1.要明确领导的责任。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成立接送学生、幼儿上下学车辆整治工作组,实行校长(园长)责任制,负责对所辖学校、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工作总负责,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

2.要明确学生家长的监护责任。目前,学生上下学及节假日往返学校,有的是家长接送,有的是家长利用车辆接送,有的是学生自行往返。对此,各中小学、幼儿园要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责任状》,同时督促家长与租用车辆车主签订责任状,明确家长的监护责任,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作用,为学生筑起安全“防护网”。下一步,教育局与有关部门将对民办幼儿园明确划定生源范围,生源范围外的幼儿一律要求家长亲自接送,违者取消办园资格,责令停办。

3.要明确车辆使用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各中小学、幼儿园在规定使用的车辆时,要与车辆或租用车辆的管理人员、驾驶员、随车管理的教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规定各自的职责,保证责任全覆盖,不留真空。

4.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制度,很可怕。有了制度,不执行,更可怕。科学完善、切实可行的制度是保证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措施。对此,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和完善学生上下学接送车辆各项规章制度,并坚决按制度管理,做到制度与管理不脱节。

5.强化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各中小学、幼儿园在正常做好安全各项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要上好安全教育课,突出将道路交通安全作为主要内容;要夯实安全教育阵地,通过橱窗、板报、宣传栏和广播等各种载体,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面,聘请相关部门人员到校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讲座;教育学生不乘坐超载车、货车、非营运车、拼装车、三轮车、拖拉机、摩托车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让强烈的安全意识化为学生日常的自觉行动,让学生与平安同行,和健康为伴。

6.各学校、幼儿园要切实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各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是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学校学生出行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园)应当成立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园)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副校(园)长为副组长,加强学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各学校、幼儿园要做好校车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工作,督促校车按时参加安全技术检验,督促校车驾驶人做好校车的日常安全检查,建立校车日常保养台帐、车辆安全检查台帐和出车登记台帐。学校要与校车驾驶人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逐车逐人明确交通安全责任;每月对校车驾驶人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建立校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活动台帐,并接受教育行政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教育驾驶人积极参加交通安全活动,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及校车安全管理制度,自觉杜绝超载、超速、酒后驾车、疲劳驾车、争道抢行等违法行为,确保校车的行车安全。各幼儿园要积极配合中心校对当前接送幼儿上下学相对固定的车辆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将排查结果汇报县教育局备案。

同志们,开展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涉及千家万户,责任重大,事关学生的生命安全,事关教育质量的提高,事关和谐校园的构建和社会的稳定,我们要以对广大师生和青少年极端负责的精神,切实担负起责任,认真抓好接着车辆管理工作,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娱乐场所整治工作报告 安全隐患整改整治工作报告篇五

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完成了“一核三廊”增花添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制定并印发了区“一核三廊”添花增彩实施方案、年度绿美实施方案和“绿美生态”行动年度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层层传递压力,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不同情况对适宜绿化美化的“四旁”土地及闲置土地进行科学景观设计,绿化美化亮化,不断厚植绿美本底,打造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同时,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根据古树名木最新普查情况,现有挂牌古树名木360株,古树群4个,其中分布于镇的有195株,位于城区的有165株,一级古树6株,二级古树10株,三级古树344株。树种有银杏、黄桷树、桢楠、枫杨、枫香、皂荚等。

(一)造林绿化添花增彩

一是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认真落实《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创新和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近三年来,全区每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约14万人次,植树总数达约75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以上。

二是以乡村振兴战略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总要求为引领,截至目前,共计完成大型绿化项目14项,面积达30万平方米,栽植植物10万余株;指导、实施零星绿化项目10余项,新增绿化面积约18万平方米。

三是沿中心城区实施周边山地“补绿添花增彩”,完成彩林、等彩叶林基地,南外环绿化项目、南外环线混凝土挡墙藤蔓栽植项目、镇藏茶村郊野公园旅游道路沿线绿化工程、镇村乡村振兴绿化美化工程等。

四是结合乡村振兴环线环境提升和补绿添花增彩工作,完成区森林管护站周边绿化美化、区道路沿线彩叶林美化、乡村格桑花撒播工程、乡村振兴环线提升和草合路沿线绿化等工程。

五是加快推进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截至20xx年年底,全区油茶栽植面积共1.3万余亩,主要集中分布在、、、街道6个镇。农综发0.1万油茶项目基地建设(原镇)和区油茶产业示范基地0.5269万亩。

(二)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

一是统筹南线20万亩竹林资源,加快培育多类型、多用途竹林景观资源,建设美丽竹林风景线。建设西蜀熊猫竹海现代竹产业园区,园区占地面积38.6万亩,核心区面积近1.2万亩;成功创建顺河、周河、温泉3个省级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三条翠竹长廊(海子山翠竹长廊、翠竹长廊长、周公河翠竹长廊),其中海子山翠竹长廊和翠竹长廊成功认定为省翠竹长廊。

二是依托望鱼镇集中连片竹林优势资源,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小镇。抓住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拓展特色竹文化、发展特色竹旅游,形成竹文旅体系的发展思路。激活“镇-望鱼镇”沿线30公里竹林资源,积极探索“以养代采”发展模式,指导沿线“农家乐”向“森(竹)林人家”“森林康养基地”过渡,发展以休闲体验观光为主的森林康养旅游经济。截至目前,我区还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6个、省级森林人家6家、省级森林康养人家31家。

(三)加强名木古树保护

一是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在20xx年普查的基础上,根据《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操作细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再次对分布在全区各镇孤立或群团生长的古树名木,确保普查范围的古树名木不重、不漏。

二是开展挂牌保护。为了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区为全区所有古树名木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20xx年我区对全区古树和古树群重新统一制作了保护牌并挂牌,挂牌标识了科属种、保护等级及树种相应的简介,做到了“一树一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