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高中作文题目材料大全(12篇)

时间:2023-10-23 12:30:32 作者:碧墨 材料 热门高中作文题目材料大全(12篇)

高中作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其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一作文实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的高中材料作文以成长的烦恼为题目

我想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烦恼一直陪伴着我们。它对我们来说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我们对它应该是非常的熟悉。

从我们长大懂事开始,烦恼就一直陪伴着我们。它总是不离不弃。他让我们的童年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精彩。

随着我们慢慢长大,面对的烦恼,就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众多的烦恼见证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我到了高三,学习压力越来越重,每天早上到我顶着两个黑眼圈吃早点时:

妈妈厉声问我:“你昨晚是不是有熬夜了啊!每天晚上不好好睡觉,瞎搞什么啊?”

“你是不是又在晚上玩手机啊!你说你晚上怎么就不安分了。”

“我没有玩手机?我……”我终于忍不住反驳道。

当我说出这句话时,我看见妈妈这座火山终于爆发了。看着她那渐渐狰狞的脸,我心里在颤抖。

结果,我还是被妈妈判处了死刑。我妈开始了她的河东狮吼:“你现在胆子是越来越大了,都敢跟我顶嘴!你每天就知道玩!你的学习呢?从今天起不许玩手机!不许玩电脑!每天看书,每天做作业,还有……”

听到妈妈的这些宣判,我心里越来越烦恼。你们除了整天就知道让我学习还知道什么啊!你们把我当成学习机养的吧!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内心越来越烦恼!

早上的烦恼刚刚过,结果中午有有了烦恼的事……。

慢慢我想到了接下来的考试我心里更加犯愁了,这么简单的作业我都做不会。考试铁定考砸,要是考砸的话,回去我妈岂不是会活剥了我……正想得出神,老师发现了我的走神,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此时大脑一片混乱,支支吾吾地站在那里,被同学们火辣辣的目光欣赏了个够,当时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得了。

好不容易等到放学了,我却不敢像往常那样回家去,我心里害怕家里的那座火山再度爆发,所以我背着书包,茫然的行走在街道上,心里感叹道,人生为什么那么多烦恼。

想了半天,突然间我好像明白了。

烦恼是我们人生中必须经历的,它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小插曲而已,它就像那蛊虫一样,你越想,你就会越烦。它会不断繁殖,所以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它,你就会发现烦恼只是一丁点儿小事,根本难不倒你!

高中作文题目:高中材料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有一种树被植物学家称为“苏醒树”,能根据生存条件自由地调整活动地点,遇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就安心地生长且十分茂盛,一旦缺水就改变自我,把根从土中抽出来卷成一个球体随风而行,寻找到新的水源后再伸展根部插入土中,重新生活。

局部理解和整体理解保持一致。改变自我的前提是缺水,生存环境受到限制,属于客观世界。不屈服,求生存,是人的欲望所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服从于正确的世界观,它属于人的主观世界,是精神领域的主观存在,是一种行为支柱。“卷成球体”是一种因不能适应而做出调整后的重新适应的有效方式方法,属于方法论。

简媜说过:“当我在最深的绝望中时,哪怕只有星星之光也能照亮浅近的路。”

“苏醒树”是大家所陌生的一种植物,它能根据生存的条件自由地调整活动地点,遇到水分充足地就安心成长;一旦缺水就改变自我缩成球体,随风而行,寻找新的水源,再次成长,这同样说明了在大环境中,要学会不断地适应,调整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如果等着大环境来适应你,那绝对必死无疑。(难道我们在恶劣的环境面前只能坐以待毙,束手就擒吗?)。

才不至于让长颈鹿在这世界消失。

因为要适应而改变自己活在当下,若不去适应不去改变,必然会被淘汰吗?人们常说逆境出人才。但是这逆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大环境的。而逆境也是帮助人们适应困难地去适应去改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雷夫人在当时如此款难的条件下,不断地客服困难进行发明创造最后成了发明了镭。她知道这世界不断地发展,只有增加对世界了解科学的发明才能顺应世界继承生存下去,先出了自己的生命为后人适应世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所以不适应去改变,必会被淘汰。

然而,并不是因为生存需要地区改变去适应就毫无底线。明朝时期的李贽反正流,方孝孺令死不屈以及环代的“三军可以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他们坚持自己的底线,不断地冲破以前的封建制度,他们所适应的是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社会。然而,受到顽固思想的压迫而结束了生命。

只有学会了在适应中改变自己们才能让自己不被淘汰,更好地自己生存的发展。

贯穿全篇的词汇以及相互关系:适应改变调整重新环境主观客观。

积极努力和开动脑子愿望和方法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灵活性,为改变处境提供了可能。

高中材料作文题目

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

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这一材料,就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四个角度来立意。

立意提示:(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

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

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材料作文题目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

父亲却老泪纵横。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提示】。

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

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

(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4)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高中作文题目:莠草材料题

莠草,农人整个春天夏天锄它,然而它仍旧精力旺盛,田埂、牧场、田野、花园到处都有它。有人用卑贱的名字称呼它们,例如猪草、苦艾、鸡草;也有人用雅致的名字称呼它们,例如长生草、扶移、雁来红。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题解】。

从哲学角度进入分析,则第一句话可以从价值的特殊性独立性、必然存在的依据和因果联系角度议论;第二句话可以从多角度全面看问题角度议论,正因为辩证法中的全面看问题的启发,人们的思维才有了突破和创新。因此,第二层显然是对创新思维的要求。

【立意参考】。

一、莠草角度:1.天生莠草,必然有好有坏,“天性”不可改变,生命可以选择,也可以找到自身生命的价值。——正确认识自我,给生命合理的定位,活出生命的独特价值。2.莠草有害,农人锄它而后快,但莠草仍能坚强地自我展示,对于莠草而言,评价于它只是毫不相关的外在,它必须在赞美与恶评中寻找到自己,坚守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坚守自我,不因别人的态度而放弃自己的人生。

3.莠草即便是某些人眼里的害草,也有它值得肯定的一面。生命的价值是多元的。任何生命都自有其存在之自足的价值,不待外人之看法而成立。——因此,必须体认每种生命的独特而的价值,给予平等的尊重。

二、认知角度:1.任何生命都自有其存在之自足的价值,不待外人之看法而成立。因此,必须体认每种生命的独特而的价值,给予平等的尊重。

2.价值观导致人们认知的差异。如何在价值冲突中发现价值?从实用与审美的价值立场可以对莠草做出不同判断。比如在当下实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倡导更富有超越意识的审美精神的培养。3.认知差异源自价值冲突。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视角而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这样必然导致价值认识的裂变与多元,这是正常社会的必然现象。弥合社会价值裂变的方法是:倡导与培养理性与宽容的精神。4.人必须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而功利的认知,体认“生命平等”,倡导“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仁爱精神。5.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莠草就是莠草,不因人的认知而“变异”辩证地看问题,客观认知“莠草”。6.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莠草作为客体有好有坏,作为主体的人价值观又是多元的。客体的矛盾性复杂性正是构成世界参差多态的原因,认知的多元冲突又是精神世界紊乱失谐的原因。避免单向度的价值观,不以己之好来除却世界的“杂草”,尊重差异,多元共存该是我们认知世界必备的态度。

【范文参考一】。

知识分子应有“莠草精神”(68分)。

杰鲁巴维曾在《沉默的串谋者》一书中说过:“发言一人即可,沉默却有赖众人合作。”

在互联网兴起的今天或是在封建专制的过去,我们都需要有“莠草精神”的知识分子。在因理性克制而被骂“抢占道德高地”时仍旧“精力旺盛”;在思想自由被禁锢时仍旧“精力旺盛”;在众人皆沉默时仍旧不因冷遇而“精力旺盛”。如莠草一般,被农人春夏锄掉,被人以卑贱的名字称呼,它仍旧精力旺盛。知识分子不应让沉默继续。

古时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被限制思想自由,甚至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锦衣卫和文字狱,自由思想处处受限。屈原也在《离骚》》中长叹:“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知识分子立足何其艰难。而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话语权已经开放,却处处限制知识分子用话语权表达道德立场。人们因法律不彰而唾弃道德,以“道德暴力”批判崇高,在失去道德信仰的时代,知识分子举步维艰。这便是知识分子应有“莠草精神”的必要性。

知识分子之所以能够拥有“莠草精神”是因为其思想与灵魂自有高度,总怀有不断向上生长的意念。“认真你就输了!”是犬儒世界的墓志铭。知识分子却信奉苏格拉底的“不曾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弥尔顿曾这样比喻限制思想自由,就如同关上园门捉园子里的乌鸦。你以为地面归你管,可是乌鸦另有维度,它还有翅膀属于天空,你一靠近,它便飞远了。知识分子正是因为拥有如此对思想自由的信奉,才可以支持他在被外界不断打击时仍保持其旺盛的精力。

然而保持“莠草精神”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也并非如天生一般容易。朱利安·班达曾在《知识分子的背叛》中表达了自己认为知识分子应因爱和智慧肩负道义与自由。那时的他还拥有一片赤诚之心,并在德雷福斯案中支持正义,但却在之后的斯大林大清洗运动中为其辩护。知识分子难免会被群起而攻之的社会舆论压力压迫,被集权统治威迫等等。然而正因为如此,维持知识分子内心的思想自由,作为“社会牛虻”的正义感才难能可贵。

知识分子应有“莠草精神”,莠草能忍受被锄的苦痛,是因为总有人最后会叫它“长生草”如此美丽的名字。知识分子也应抵抗外界的压力,总会有一天社与国家因你的存在而被点亮。

[点评]。

原卷卷面整洁,书写优美。此卷的优点还在于:作者的笔力集中,论证深入而富有层次感。行文开始,作者便从材料中提取出知识分子的“莠草精神”作为论证的主线。然后文势逐层深入展开,开掘深入:知识分子应有“莠草精神”的必要性、知识分子拥有“莠草精神”的原因以及知识分子葆有“莠草精神”的可贵。其行文以思想来统驭文字,来组织布局,这种富有力量的笔力在学生应试。

作文。

中属于可贵。再者,其行文中之征引,虽偶有微疵,但整体表现出来的阅读积累的丰厚度以及见识的独特性也令人欣赏。

但也应该看到其不足处:其第一段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时就有“剑走偏锋”之感。其观点对于材料的观照与涵括显然有所缺失,没有全面考虑到还有人用雅致的称呼来评价莠草这一内容。但幸而作者在最后一段中略有所回护。其次,其逐层深入的层次顺序也是可以商榷的;再次,其行文中的逻辑推理也存在着不够严密以及思维断续与跳跃之处。

【范文参考二】。

理性评价生命的形态(65分)。

苦艾卑贱,因其随处可见,在农人的锄头下仍不顺遂人意,自顾生长;扶移雅致,因其生命顽强,整个春天和夏天的铲除都未能将其消耗殆尽。

二者拥有“莠草”这一相同的生命形态,却因着眼点不同而得到两个截然不同的评价。角度不同,其显现的侧面也不同,以人的需要为转移。于我们而言,卑微与雅致,需要我们理性评价生命的形态。

对待精力旺盛的莠草尚且有两种说法,更不用说在城市徘徊的小人物。与城管打游击的小摊贩,有人同情他们为生计而奔波,有人却斥责其对城市形象的破坏;无力租房而蜗居于地下的“井底人”,有人关注其悲惨的境遇并为之呼吁,有人却冷眼指责其占用了公共资源。不同的声音激荡,带来的是加强城管队伍的建设与封堵井口。对那些“顽固”斗争与努力的人们,我们不能只以自己的立场来俯视,也不能仅以底层人的视角给予肯定,应理性评价这样的生命形态。当然,我们不能囿于“卑微”与“高雅”与否的评价中,而是在评价过后,以行动来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方向转化。毕竟卑雅之间,生命至上。

然而,卑雅之分并不十分受用于文化形态。我们无法以“雅致”与“卑贱”来评判多元的世界文化中的任何一支,毕竟各民族的文化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都是傲慢与偏见的表现。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一些屡禁不绝的落后与腐朽文化“精力旺盛”就赞扬其生命力的顽强。毕竟雅致的符号也无法掩饰其顽固卑贱的本质。而对于“娱乐至死”的大众文化、日渐消靡的传统经典,我们无法以人气与访问量来批评或赞扬,来评价“雅致”与“卑贱”,我们更不能让真大师在风中凋零,让伪大师成为文化的口红涂抹在时代的嘴唇上。

不是所有的形态都能以“高雅”或“卑贱”来评判。诚然,我们应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但是非高低间没有中间立场。我们应理性评价生命的形态,只为利己的言论切不可取,只为哗众的说法也须摒弃。尤其是掌握了话语权的人们,似乎不解构英雄,嘲讽主流就无法显示其“理性”所在;似乎不从众发声,抱团声讨就无法突出其“评价”所在。理性评价各种形态,生命也好,局势也罢,都需站在正确的立场,以正确的角度发声。

苦艾亦呼扶移,同种生命形态因其特点置于不同的场景下会得出雅致与卑贱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理性评价生命的形态,以付诸正确的行动。

[点评]。

原卷卷面整洁,书写优美。

此卷作者对于材料的观照与观点的提炼是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的:其对于材料的侧重点把握称得上准确精当;其提取的观点有明显高于一般学生的思想抽象度。其文意展开与深入的思路清晰有致:运用观点,依托具体的社会现象与文化现象,分析阐释。行文间内容具体,思维随势婉转,灵活细致,表现出了较高的思维能力以及对社会、文化问题的认识水平。结尾处回应材料,文形圆融,文意饱满。

高中材料作文题目

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

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如科夫基请来。

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

年迈的茹科夫期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

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

”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就这则材料,写一篇评论文章,自拟题目,不超过800字。

审题过程:。

可供选择的角度:。

a、严格要求出精品。

b、虚心是完善的重要条件(上两个是本质意义)。

c、要敢于“推倒重来”(这是从a、b项生发出来,从另一角度赞扬果戈里)。

d、对自己创造的成果应取审慎态度。

e、何必付之一炬(这两个是逆向思维,在未弄清作品的要害之前,仓促焚毁不一定就是严肃的态度。

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

材料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从小被告知:只要努力付出,终究会有丰厚的回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因此体会了收获的快乐。但是无法回避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努力付出了,但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当设想中的一切突然落了空,我们往往无法承受,甚至感到自己被欺骗,感到命运的不公。你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请你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想法。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选,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作文题目

64.作文。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上海和许多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着“禁”还是“放”的艰难选择。一方面,烟花爆竹确实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这种文化特征甚至使纽约、悉尼等大都市都特别许可华人燃放烟花爆竹;另一方面,由于制-作-工-艺的提高,燃放烟花爆竹的无序,导致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据统计,2009春节正月初一到初七,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发生的火灾达到80余起,火灾导致多人死亡。

“禁”还是“放”?如果“禁”,怎样“禁”?如果“放”,怎么“放”?从今天起,上海市人大向市民征询意见,市民可以通过来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表意见。

请你以一位市民的身份,向上海市人大写一封信,说说你的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6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年轻人暂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大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再生长,没精打采,枝蔫叶希是缺少阳光?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是氧气不足?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漂来漂去的根须似乎一下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祝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67.作文。

6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托尔斯泰说:“所谓人生是一刻不停变化着的。”

德川字康说:“人生好比挑着重担走远路,不要急。”

斯特林堡说:“人生是一种惩罚或考验。”

巴尔扎克说:“人生是由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有学者在评价金庸时认为,一部射雕,表面上是写武侠,骨子里却全是至情至性的文人。最称心如意的是那个旷世的黄老邪,他有一个自己的岛,外人的进入是不被允许的。这岛上桃花盛开,山石奇秀,他有箫有剑有明月有好风有爱女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因此他懒得与人往还,因为他只爱他自己的岛——那只有他那样智力的人才配居住的岛。难怪有人说,做人必须要学黄邪老:你能够顽皮,你能够偶尔犯点邪气,但你必须要有一个别人无力进入的、只属于你的秀丽的岛。

高中材料作文题目

3、《友谊——真诚流芳》。

4、《宽容——灵魂高贵的芬芳》。

5、《勤奋——流水的歌唱》。

6、《青春——生命的'跃动》。

7、《灵魂的伴侣——书》。

8、《醉四季》。

9、《春——四季的序幕》。

10、《在桥一方》。

11、《自然的微笑》。

12、《大自然的声音》。

13、《海的真相》。

14、《自然的韵律》。

15、《又是春蚕花落时》。

16、《草色遥看近却无》。

17、《命运是动词》。

18、《生活因微笑而精彩》。

19、《时间——沉思的独奏》。

20、《生活因乐观而精彩。

21、《桃花依旧笑寒风》。

22、《绿色心情》。

23、《青春的色彩》。

24、《给自己一个微笑》。

25、《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26、《调整心态,成就未来》。

27、《怒放的生命》。

28、《学会欣赏自己》。

29、《追求属于自己的》。

30、《放弃也是一种获得》。

31、《有一种幸福叫付出》。

32、《让成长的道路上洒满阳光》。

33、《寻找幸福的永恒》。

34、《转折》。

35、《成长是基石,成功时彼岸》。

36、《快乐的钥匙》。

37、《雨过天会晴》。

38、《两手牵住亲情》。

39、《咖啡·人生》。

40、《楚河·汉界》。

41、《梦想,不远》。

42、《有梦就有远方》。

4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4、《感谢逆境》。

45、《生命要打草稿》。

46、《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47、《笑谈失败》。

48、《做自己的观众》。

49、《与苦难同行》。

50、《感谢有你》。

材料作文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上课了,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第一和第二的问题。”同学们看着老师,一时不明白老师的意图,老师就问同学们:“世界上第一高峰是那座山峰?”大家哄堂大笑,大声说:“珠穆朗玛峰!”老师之后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于是老师又之后说道:“同学们,第一和第二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你们都只记住了第一高峰而不明白第二高峰呢?你们记住了第一高峰,该不该就忽略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选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材料作文题目

1.读陶渊明《饮酒》诗,以《夕阳下的陶渊明》为题,要求用生动具体的画面表现陶渊明的思想和感情。画面要围绕“夕阳—一归鸟—一陶渊明”等主体意象展开。

饮酒。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辞书上说:命运是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有人说:命运是生命的一种运行方式。生命平常地运行,就是平常的命运;生命异常地运行,就是异常的命运;生命超常地运行,就是超常的`命运。

命运与环境有关,改变了环境,便能改变命运;命运与选择有关,把握好选择,也就把握好了命运;命运与机遇有关,抓住了机遇,也便抓住了命运……一也有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活中,你对“命运”有何认识,请以“命运与××,,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多好啊。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忽略那些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切,然而人们一旦失去这些看似平凡的一切之后,才会真正感到它们对于自己的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题目自拟,不可用所给话题作为文题。(2)可以写自已的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及给自己的启迪,但必须围绕“珍惜”这一话题作文。(3)文章要有真情实感。(4)不得少于800字。

4.请以“我”为话题写一篇记叙。

要求:(1)有真情实感。(2)不少于600字。

5.你仔细看过你的手吗?伸出你的手,看一看,是不是与别人不同?据说,全世界的五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请以“我的手与你的手”为话题,用“选材要重情”作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6.根据梁遇春的著名散文《吻火》,完成下列文章:

(1)根据梁遇春的描摹,对徐志摩的形象加以评点,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赏析文章。

(2)可以说本文的一大亮点是选材特别精当。试选材的角度,对本文进行赏析。

7.请以“感受真情”为话题,写一篇你亲身经历的,对你产生影响的真情故事,角度自定,自拟题目,1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