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 拔萝卜小班语言教案(通用10篇)

时间:2023-10-15 20:21:43 作者:笔尘 评语寄语 最新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 拔萝卜小班语言教案(通用10篇)

高中教案应当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精选的五年级教案范文,相信会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篇一

1:在表演中,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2: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乐意玩表演游戏

老公公 老婆婆 小姑娘 小猫 小狗 小老鼠头饰 数字卡两套 大萝卜道具 棒偶

1:引起幼儿的回忆,激发兴趣

谁还记得我们上次表演的故事叫什么名字,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学表演,高兴吗?

2:进一步梳理角色特征。 故事里分别有谁?(可爱的萝卜,慈祥的老公公,老婆婆,美丽的小姑娘,机灵的小狗,温柔的小花猫,善良的老鼠)

3:复习角色对话

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萝卜会说什么?最后是谁来了,萝卜拔出来了吗?

4:分配表演角色,提出表演要求

自己表演的时候认真表演,别人表演的时候安静听,认真看

小演员的要求

1)声音洪亮,语调上要有变化

2)表演要具备角色特征

3)学会倾听

4)与同伴友好合作

小观众的要求

1)凭票入场

2)安静观看,学习评价

a组: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表

b组:自由发挥 根据幼儿的表演水平,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篇二

一.理解儿歌内容,能初步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二.初步识字:“拔、洗、切、炒、萝卜谣”。

三.通过活动萌发初步的移情意识。

四.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五.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相关图片四幅,分别表现小兔拔萝卜、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吃萝卜。

二.兔子卡片四张,萝卜图片4"6碗。

三.相关字卡:“拔、洗、切、炒、萝卜谣”。

一.引题。

1.师:“昨天刘老师到小兔家玩,给小兔拍了几张照片,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照片上的小兔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依次观察五幅图片,并说说小兔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小结。

3.师:“那让我们请出小兔子,让它自己来告诉我们好吗?我们一起说‘小兔子,快出来’。

4.出示一张小兔。

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扮演小兔指着第一张照片说:“这张照片是我在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

2.师:“刚才小兔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学说,教师同时出示字卡:拔。

3.师:“那拔萝卜的动作是怎么做的,谁来做一下?”请幼儿表现动作并结合念儿歌句子。

(小兔依次介绍图片,教师结合字卡和幼儿跟读、动作创编引导幼儿理解内容。方法同上)

三.学念儿歌。

1.师:“老师把这五张照片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给它起名字叫:萝卜谣。(出示字卡:萝卜谣,引导幼儿跟念)

2.教师示范念儿歌一遍。(念完后贴出一碗萝卜)

3.幼儿根据照片提示念儿歌一遍。(念完后贴出一碗萝卜)

4.师生加动作念儿歌一遍。(念完后贴出一碗萝卜)

四.念儿歌炒萝卜。

2.请个别幼儿念儿歌(念一次贴出一碗萝卜)。

3.师:“我们多念几次儿歌还可以把萝卜送给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好朋友呢?让我们加油吧。”再请幼儿念儿歌,念完后赠送一碗萝卜。

五.活动结束。

师:“我们小朋友互相念儿歌炒萝卜吧!”

附儿歌:萝卜谣

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

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

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

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

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

这首儿歌结构简单,句式对仗,节奏明显,趣味性强,易被幼儿所接受。根据孩子的认知结构,我按教材上刚开始把儿歌的内容加以故事的形式展现,我觉得这样对孩子们来说失去了拓展、想象的'空间。也缺乏一定的挑战性。

在活动的开始,我只是简单的讲述故事,然后提问,充分为孩子们营造表达的空间。但我太低估了幼儿的想象能力,没有加入创编儿歌这个环节,直接把儿歌展示出来,没给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活动过后才意识到,我应该只示范编第一句,最大的限度留给孩子时间,在情景中给孩子感受,尽可能地让孩子去说、去编,力争让所有的幼儿都参与进来,让每个孩子都有说话和展示的机会,尽情地让孩子感受到创编儿歌带来的快乐。

不过在讲故事时,为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注意语速较慢,吐字清晰,通过图片进行了故事的讲述,并特意加重了“拔、洗、切、炒、吃”的读音。在复述故事时,小朋友们都很积极,回答得也很准确,当做“拔、洗、切、炒、吃”的动作时,他们都纷纷主动模仿老师做这些动作。

通过活动,我真正的意识到,以后我们都要以孩子为“本”,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促进孩子的主体发展。

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篇三

活动目标:1、尝试观察画面,并理解画面的内容猜测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运用简单礼貌用语大胆表述。 2、执导正确有序翻阅图书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重点:尝试观察画面,并理解画面的内容猜测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运用简单礼貌用语大胆表述 难点:知道正确有序翻阅图书的方法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大萝卜图示一只 2、幼儿人手一本绘本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幼儿看书的兴趣:

1、出事萝卜 这是谁来说说这萝卜是谁最喜欢吃的东西呢?

2、小兔子最喜欢吃萝卜了,这只萝卜看上去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吗?

4、故事中的小兔子会把这个超级大萝卜做成什么呢?我扪来看一看吧二、观看ppt1、 出示图一:教师讲述:路边有个大萝卜,上面有扇窗,有扇门,那是小兔的家,小兔叫它萝卜屋。

2、 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说说小兔去采蘑菇去了,谁回来呢?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猪知道这是小兔子的房子吗?小猪是怎么吃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猪趴在萝卜屋上,“啊呜啊呜”的吃了起来。

8、 出示图八:天亮了,小猪在干什么?动物朋友们在帮忙做什么?

9、 出示图九:新房子造好了,你觉得新房子怎么样?小兔会对动物朋友们说些什么呢?

11、这个故事真好听,老师再给你们讲一遍吧!(故事情节部分可以让小朋友来说说看)三、用愉快的心情,师幼共阅1、小猪请小动物们一起帮助小兔子盖好了房子,小兔子终于可以回家了,小兔子也不生小猪的起了。

2、我们小朋友们也来一起来讲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3、这个故事就藏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的书里。

4、请幼儿观察封面,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我们一起点着〈〈萝卜屋〉〉这个名字来读一读!看书的时候要一页一页的翻,会讲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来讲。

四、小兔子回家了1、小兔子住进了这个新房子,小兔子真开心呀!

2、我们可以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在回家后再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

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篇四

1:在表演中,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2: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乐意玩表演游戏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猫小狗、小老鼠头饰、数字卡、两套大萝卜道具、棒偶

2:进一步梳理角色特征。故事里分别有谁?(可爱的萝卜,慈祥的老公公,老婆婆,美丽的小姑娘,机灵的小狗,温柔的小花猫,善良的老鼠)

小观众的要求:1)凭票入场,2)安静观看,学习评价

四:幼儿表演

五:拓展表演《萝卜拔出来后》

六:活动自然结束

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篇五

1、通过游戏,理解、熟悉故事的内容和乐曲的旋律。

2、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

3、学习在游戏中关心同伴,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5、创编角色动作,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

1、情境表演《拔萝卜》,多媒体课件,各种表演用的道具。

2、故事录音《拔萝卜》。

(一)、欣赏情境表演《拔萝卜》,激发幼儿兴趣。

那我们一起看看哥哥姐姐为我们表演了一件什么事,好吗?

2.欣赏大班幼儿师生表演:老公公种萝卜,萝卜长大了,老公公准备去拔萝卜……

(二)、感知理解故事,学习故事语言,创编动作。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故事,学习故事语言。(理解越长越大)

提问:(1)刚才故事里面是谁种了一个大萝卜?

幼儿:老公公

2.老公公每天给萝卜浇水施肥结果萝卜长得怎么样?

幼儿:越长越大

师:请小朋友用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怎么样才算越长越大?谁来表演一下?

a、请做得好的幼儿进行示范,全体学习。

b、播放萝卜长大的多媒体动画,让幼儿从生长动态的动画场景中直接感知。

(3)那么大一个萝卜老公公一个人拔得动吗?

幼儿:拔不动。

(4)那么老公公请谁帮忙?(老婆婆)

(5)是怎么喊的?我们来学一学吧!

幼儿:老婆婆,老婆婆快来帮忙拔萝卜。

a、请小朋友学老公公的声音和动作来喊。

b、要求:模仿的声音低沉,语速缓慢,动作拖拉。

(6)老婆婆又是怎么说的?(哎,来了!)

启发听录音比较老公公与老婆婆两种声音,老师示范正确的语言,语调。

(7)那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耗子又是怎么说的?

要求:小姑娘、小狗说得欢快,响亮,小花猫、小耗子说得可爱,细声些。

(8)最后是谁把萝卜拔起来的呢?

幼儿: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起来的,

(9)为什么老公公一个人拔不动萝卜?

幼儿:因为萝卜太大,老公公太老了,力气太小了。

(10)那为什么老公公请老婆婆,小姑娘、小花猫、小耗子后就拔得动了?

幼儿:人多(启发幼儿说因为人多力量大。)

2、师幼共同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块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好不好?

教师旁白,引导小朋友说对话。

师:萝卜是怎么拔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动动脑筋来创编动作吧!

3、熟悉角色并创编动作。

出示大萝卜道具,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创编动作。

老师:瞧,我们班也长了个大萝卜,我请xx来当老公公拔一拔,拔不动。

请谁帮忙?

(1)创编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幼儿创编的几种不同动作,集体练习。

老师:我请xx来当老婆婆拔一拔,还是拔不动。请谁帮忙?

(2)创编老婆婆跑来和老公公一起拔萝卜的动作,选择幼儿创编的几种不同动作,集体练习。

(3)以下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耗子角色依次创编不同的动作。

(三)、表演游戏《拔萝卜》,进一步体会人多力量大。

(1)完整欣赏音乐《拔萝卜》,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2)尝试表演歌曲,体会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要求:表演时提醒幼儿模仿人物的声音以及走路时的姿态。

(3)再次欣赏歌曲《拔萝卜》。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请一组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5)小结:帮助幼儿理解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同伴,共同体验在游戏中的合作的快乐。

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篇六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熟悉故事,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难点:熟悉故事,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二、听教师讲故事一遍,提问:

1、老公公叫谁来帮忙了?(老奶奶)

2、老奶奶叫谁来帮忙了?(小姑娘)

3、小姑娘怎么说的?(唉,来了来了)

4、接着谁来了?(小狗)

5、小狗怎么说的?(汪汪汪,来了来了)

6、小狗喊谁?(小花猫)

7、小花猫怎么说的?(喵喵喵,来了来了)

8、小花猫叫谁呢?(小老鼠)

9、小老鼠怎么回答?(吱吱吱,来了来了)

三、大班幼儿表演故事一遍,感受欣赏活动的乐趣。

四、指导个别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团结的道理。

《拔萝卜》是一个趣味性与表演性相结合故事,它将人物和动物串联起来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兴趣。故事中重复性的语言比较多,便于幼儿掌握故事内容。

活动中,我精心准备了教具(背景图、各种动物、人物以及大萝卜的图片),为了使幼儿看得更仔细,我特意在背景图的草地上剪开一小段。在讲到老公公对大萝卜说:“长啊,长啊,长的高啊,长啊,长啊,长的大啊”时,大萝卜也从设计好剪开的那段一点点地“长”出来,生动地表现出了萝卜生长的样子。幼儿们看到这里特别的喜欢,又感觉特别好奇。

因为之前很多幼儿都听过这个故事,所以他们都对故事有初步的了解。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从引导幼儿记住故事人物入手,给幼儿们讲了一遍故事。听完故事回答问题时,他们对“嘿呦,嘿呦”这里非常感兴趣,所以我让孩子们一边说一边学,并根据把幼儿的回答出示了相关图片。在图片演示的帮助下又给幼儿们讲了一遍故事。小朋友们理解很快,知道了故事中的六个角色。

最后一环节中来了个亲子互动,让其中一位家长做大萝卜,让幼儿们都去扮演拔萝卜的角色。在这个环节中,幼儿们都是对“拔”这个动作比较感兴趣,虽然在表演中体会到拔萝卜的快乐,初步感受到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但在表演中却忽略了语言的表达。

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篇七

1、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引导幼儿能够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演儿歌。

3、培养幼儿愿意学习儿歌的情感。

挂图5张(图片是小白兔拔萝卜、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吃萝卜)乐器响板若干

1、教师用手偶和小朋友打招呼

提问:1)“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呀?”

2)“老师带来了小白兔在家里的几张照片和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

2、引出图片,介绍图片让幼儿自己理解图片讲解图片内容,因为图片是从拔萝卜一直到吃萝卜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给孩子一个完整性,便于幼儿理解。

3、在幼儿理解图片的基础上,请幼儿自己根据图片同动作表演加深幼儿对内容的记忆。

4、学习儿歌,因为儿歌比较简单上口便于记忆。

5、在幼儿对儿歌熟悉之后我们可以利用响板边打节奏便朗诵儿歌,这样可以引起孩子朗诵儿歌的兴趣,对孩子节奏感是一种训练,加强孩子的节奏感。

6、请幼儿进行表演。

7、结束评价。

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篇八

1、学习双脚并拢向上跳,及钻的动作。

2、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萝卜人手一只,若干个圈圈和“山洞”。

一、做准备运动。

1、师带领幼儿做准备运动,弯弯腰,跳一跳。

二、小兔拔萝卜。

2、幼儿学习跳的动作。

3、引导幼儿双脚并拢,屈膝向上跳。

4、引导幼儿跳的时候要脚要跳进圈圈里面,不能踩到圈圈,也不能跳出圈圈。

5、师带领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跳过去拔萝卜。

三、小兔送萝卜。

2、请个别幼儿示范钻的动作

3、教师引导幼儿做钻的动作。

4、师带领幼儿一起把萝卜送到兔妈妈家。

四、分享快乐。

哇,兔妈妈今天可开心了,小朋友帮她拔了这么多的萝卜,还把萝卜送到兔妈妈家,她呀想请小朋友一起来分享好吃的萝卜,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篇九

1.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引导幼儿能够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演儿歌。

3.培养幼儿愿意学习儿歌的情感。

挂图5张(图片是小白兔拔萝卜、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吃萝卜)乐器响板若干

1.教师用手偶和小朋友打招呼提问:

(1)"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呀?"

(2)"老师带来了小白兔在家里的几张照片和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

2.引出图片,介绍图片让幼儿自己理解图片讲解图片内容,因为图片是从拔萝卜一直到吃萝卜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给孩子一个完整性,便于幼儿理解。

3.在幼儿理解图片的.基础上,请幼儿自己根据图片同动作表演加深幼儿对内容的记忆

4.学习儿歌,因为儿歌比较简单上口便于记忆

5.在幼儿对儿歌熟悉之后我们可以利用响板边打节奏便朗诵儿歌,这样可以引起孩子朗诵儿歌的兴趣,对孩子节奏感是一种训练,加强孩子的节奏感。

6.请幼儿进行表演

7.结束评价

拔萝卜语言教案小班课篇十

通过讨论、表演故事使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老爷爷、老婆婆、小孙女的'服饰;大萝卜服饰;小狗、小猫、小耗子头饰;活动图片一套

1.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故事。

3.游戏:请幼儿分别穿上故事人物的服饰,戴上故事人物的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4.提示: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小耗子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孙女,小孙女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嗨哟,嗨哟“拔呀拔,终于拔出了萝卜。

老公公种了个萝卜,他对萝卜说:“长吧,长吧,萝卜啊,长得甜呐!长吧,长吧,萝卜啊!”萝卜越长越大,大得不得了。

老公公就去拔萝卜。他拉住萝卜的直子,“嗨哟,嗨哟”拔啊拔,拔不动。老公公喊:“老婆婆,老婆婆,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老婆婆喊:“小姑娘,小姑娘,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姑娘喊:“小狗儿,小狗儿,快来帮忙拔萝卜!”“汪汪汪!来了,来了。”

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狗儿喊:“小花猫,小花猫,快来帮忙拔萝卜!”“喵喵喵!来了,来了。”

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花猫喊:“小耗子,小耗子,快来帮忙拔萝卜!”“吱吱吱!来了,来了。”

小耗子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大萝卜有点动了,再用力地拔呀拔,大萝卜拔出来啦!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大萝卜抬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