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

时间:2023-09-07 09:24:55 作者:文轩 工作总结 残疾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残疾人工作总结篇一

xx年一季度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残联理事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省委省政府18号文件、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和省残联五届二次会议精神,按照各级领导对残疾人工作提出的要求,积极谋划xx年的残疾人工作,提出了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残疾人工作的年度目标任务。要求基层残联和各科室把握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抓住重点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利用每周集体学习时间,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7号和省委省政府18号文件、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省残联五届二次工作会议、各级党政领导的相关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若干准则》,使全会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加强新时期残疾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一季度,共组织全会干部职工学习9次。二是组织召开了由11县区残联理事长、副理事长、办公室主任以及市残工委成员单位领导参加的市残联二届三次工作会议,全面总结xx年度工作,安排部署xx年度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上下团结一心,合力干事的良好氛围。

我会把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完善残疾人工作机制摆在突出位置,力求从制度层面上保障残联机关工作规范化。在认真执行《责任政府四项制度》、《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基础上,一是成立了《关于促进xx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编制工作方案,研究提出我市 《意见》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二是修订工作规则。及时修订市残联工作规则,明确各科室及相关工作人员职责任务。严格实行理事会会议制度,规定对残联的重要事项均要由理事会集体讨论决定。三是规范和执行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要求所有干部职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规范行为,切实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四是制定和坚持政务公开。制定并公布相关残疾人工作业务指南和流程,将其文件依据、办事程序和时限要求等上网公开,把权力运行过程透明化,自觉接受群众的咨询与监督。一季度,我会全体干部职工没有任何违纪违法和被上级相关部门问责的现象发生。

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市残联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一)组织联络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专门协会的代表服务、桥梁纽带、团结教育和监督作用。制定了年度协会工作计划并认真加以落实。2月5日组织召开市专门协会春节座谈会,安排部署协会下步工作,真正使残联工作重心下移。春节期间,各级残疾人专门协会还自发组织起来参与走访慰问活动,以送慰问金、慰问品、帮助困难残疾朋友打扫卫生、送节目下乡等多种形式,展示残疾人友爱互助、团结奋进精神。二是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市县两级残联系统的40名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三是根据《基层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修订)》开展基层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自查工作,为今后全面加强我市县、乡、村三级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摸清家底,作好准备。四是认真开展第二代残疾人证审核工作,一季度,全市共审核第二代残疾人证3200余本。

(二)康复工作

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及市政府为xx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的实事项目。市残联及早作为,康复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根据年初制定的《xx市3-6岁聋儿、智力残、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深入永善、大关、水富、彝良等县开展普查救助残疾儿童工作,共筛查出3-6岁聋儿19名、智力残疾儿童24名、脑瘫儿童20名。目前已为符合救助条件的4名3-6岁贫困聋儿申请中国福利基金会给予救助,实行人工耳蜗手术及训练;对19名3-6岁聋儿和19名家长办班开展语训和培训家长,配戴助听器30台;对24名3-6岁智力残疾儿童及24名家长启动康复训练和培训;对20名3-6岁脑瘫儿童及20名家长启动康复训练和培训;同时联系省聋儿康复中心技术员帮助制作30只耳模及测听调合使用。二是根据市政府所办实事项目和市残联的工作要求,拟定《xx市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实施方案》由市政府下发到各县区及相关部门,按照方案要求及时组织业务人员到基层筛查患者及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三是对全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开展摸底调查。

(三)挂钩扶贫工作

一是做好挂钩扶贫点春节送温暧活动。1月25日至27日,陈祥副理事长一行4人,深入我会挂钩扶贫点—水富县太平乡复兴村,看望慰问了市残联结对的9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棉被、毛毯等御寒物资折合金额3000余元。同时,将2.1万元慰问现金交给太平乡残联用于慰问复兴村贫困群众,使全村群众都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二是全力支持挂钩扶贫点开展好抗旱保增长工作。面对我市遭遇严重旱灾,市残联执行理事会高度重视,心系挂钩扶贫点复兴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抗旱保增长工作,召开理事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挂钩扶点贫抗旱救灾及保增长工作。一是要求单位下派驻村指导员林曦同志对扶贫点抗旱救灾工作进行每周一报,以便市残联及时掌握扶贫点群众生产生活及抗旱自救情况。二是成立了市残联挂钩扶贫抗旱救灾工作组,帮助挂钩扶贫点抗旱救灾。一季度,由陈祥副理事长带队,3次深入到复兴村开展抗旱救灾工作,通过补种马铃薯,蔬菜,豆类等农作物,力求将该村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三是积极筹措资金,资助群众抗旱自救,恢复生产。残联在紧张的工作经费中又挤出2万元资金,用于资助复兴村群众抗旱救灾及生产投入。四是多方协调帮助复兴村争取到救济粮7000斤,救济款6000元(已发放到受灾贫困群众中);争取到基建项目资金29万元,用于建水池,维修引水沟壑,水池,公路等,目前,已就位水泥40吨,沙石503立方,各项工程正在组织实施中。

一季度以来,市残联共资助复兴村各种资金4.1万元,干部职工共深入指导帮助工作15人次,领导干部深入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次。目前复兴村广大人民群众生产自救积极性高,抗旱保增长劲头十足,各项工作进展有序。

残疾人工作总结篇二

20xx年,我镇残疾人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残疾人生产生活和发展需求,以"两个体系"建设为抓手,按照纳入大局、整合投入、统筹联动、同步协调的原则,健全组织网络、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实践载体、提升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镇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重组织强领导。镇上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主任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负责全镇残疾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选举产生了蓼泉镇残疾人联合会。xx个村全部成立了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选举产生了残疾人协会。全镇共建成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9个、村残协xx个,社助残小组xx个,配备村残疾人专职委员xx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工作服务网络;加强村残协专职委员的管理、使用,制定"一季度一培训、一月一汇报"的考核管理机制,定期评议工作开展情况,做到了有安排、有总结、有记载;认真组织开展农村基层残疾人组织"三抓三建。活跃万村"活动,有效激发了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确保了残疾人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是建阵地供场所镇上为残联调整充实专职工作人员xx名,设置了办公室,充实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为镇残联和九个村残协全部架设了宽带,实效了办公网络化,提高了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通过资源共享,全镇各村全部建立了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康复站点、文体中心,读书培训,娱乐健身等服务活动场所,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配套修建残疾人无障碍基础设施,全镇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到xx%,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xx户,各村残疾人活动场所开辟率和残疾人工作开展率达到xx%。

三是定制度建档案。制定了主要领导定期听取残疾人工作汇报、信访接待、帮扶职责和信息反馈等xx项制度,修订完善对残疾人的优惠规定、村规民约和特惠扶助政策,切实做到以明文规定的形式保障广大残疾人的切身利益,明确了镇残联和村残协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认真开展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摸底,摸清全镇各类残疾人的数量、性别、年龄、婚姻、文化、残疾类别、住房状况及其社会保障、康复、医疗、培训、就业、扶贫、需求和参与社会活动等情况。建立科学规范、系统完整的残疾人基本信息数据库,全镇残疾人工作内容做到了"十上墙"、"八清楚",补充完善了"八表一册一记录"(残疾人"八项清理"登记表、动态管理汇总表、住房情况调查表、来信来访登记表、服务需求登记表、结对帮扶一览表、纳入低保加入新农合及新农保情况登记表、扶残助残活动记录表;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手册;残疾人工作会议记录),实现了工作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场地、有设施、有载体的"六有"目标和工作思路清晰化、业务开展规范化、重点工作特色化、服务标准统一化、组织形象文明化、残健关系和谐化的"六化"要求。

四是通过政策宣传,限时办结,上门服务,认真核对申办人员资料、残疾情况,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办理及优惠政策衔接落实工作。至目前,我镇共为310名残疾人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社会满意度100%。

在县残联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协助下,我镇残联形成了与各业务站所有机衔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残疾人工作机制,从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小事、实事入手,扩大服务领域,改善服务质量,强化联动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全镇上下广泛形成了党政群齐抓、镇村共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性格局。

一是残疾人事业宣传有方。通过新闻媒体、墙报、黑板报及宣传栏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关心帮扶残疾人"为主题的各类扶残助残活动的宣传,20xx年,我镇在醒目位置刷写残疾人事业固定标语8条,主办墙报13期,主办黑板报18期,主办宣传栏12期,有效营造出了"全民关心残疾人,人人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残疾人帮扶工作有力落实。以增加残疾人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升残疾人幸福感为根本目标,把扶贫解困贯穿于残疾人工作的始终。在安排低保、社会救济、困难救助资金时重点考虑贫困残疾人,优先考虑重度及一户多残、老残一体残疾人。全镇共有138户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至目前,共发放低保金12.3万元,为116户重度残疾人缴纳新型养老保险金11600元,为58户残疾人缴纳新型合作医疗基金4440元,为9名患大病残疾人申请发放医疗救助3.4万元,为10名残疾人家庭申请发放危旧房改造补贴资金8万元;坚持组织开展在助残日、重大节庆日慰问残困户等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15名,发放各类救助、慰问款物。同时,农村各项强农惠农及社会保障优惠政策措施优先覆盖残疾人,对残疾人创业、发展设施农业、草畜养殖等,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全镇新增上庄村李彩霞、范保善等残疾人致富能手8名,安置刘文海、师军等6名残疾人就业,带动全镇42户残疾人家庭脱贫。

三是残疾人切身权益有效保障。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5件,发放轮椅5辆;深入开展涉及残疾人各类矛盾纠纷和侵权事件的排查调处工作,维护和保障残疾人切身权益,迄今共办理残疾人维权案件1件(次),办结率100%。

四是残疾人就业培训扎实开展。根据全镇残疾人现状,结合正在开展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安排适合残疾人发展要求和自身需要的培训项目,举办了温室瓜菜生产、家禽养殖技术、电脑初级操作等培训班3期,完成残疾人职业培训50人。落实贷款贴息、费用减免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残疾人大胆创业,扶持上庄村范保善、上庄村濮希荣、上庄村李彩霞等29名残疾人从事商业经营、特色养殖和日光温室产业,家庭年均收入达2.6万元以上。

五是残疾人危房改造顺利实施。镇上把残疾人危房改造全部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全力争取实施残疾人危旧房改造项目,10户残疾人完成了危房改造,带动全镇24户残疾人家庭改造住房,全镇残疾人家庭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六是残疾人教育学习得到有效保障。认真实施贫困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各项优惠政策,全镇有4名贫困残疾儿童入学接受教育,5名残疾儿童少年纳入保障范围,切实保障了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七是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极力改善。各村组织残疾人进入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为残疾人设置"不限时、不设限"读书权限,在有条件的村配置健身器材,鼓励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体育健身,丰富了全镇农村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广大残疾人的幸福归属感。

一是优化活动载体。以"双链双推"为载体,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残疾人工作组织链和上下联动、各方参与的残疾人生活服务链,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分别对口指导一个村残协工作,今年以来,扶持了13名残疾人富裕户,帮扶了15户残疾人贫困户;从教育维权、就业培训、康复医疗、低保救助、危房改造、新农合报销、新农保办理等方面多渠道给予服务,对全镇残疾人的现实需求台账督办、挂牌销号、使各项优惠政策一杆到底、全面落实,将符合条件的13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纳入低保、6名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二是培植示范典型。

注重在残疾人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推广典型,以此来推动和提高残疾人工作整体水平。全镇共建成湾子村等残疾人工作示范村3个、示范社23个。三是提升团队业务素质。通过召开会议安排、专题讲座辅导等形式,加强村残协专职委员培训班4期,就"残疾人档案管理"、残疾人权益维护"等内容对各村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各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掌握了工作方法,激发了工作热情,为全镇残疾人工作提供了人员保障。

(三)、受资源、条件和水平制约,残疾人基本需求与提供的服务之间还不协调,残疾人的许多特殊需求得不到保障。

(五)、个别残疾人存有依赖思想,缺少自强、自立的精神,等、靠、要心理严重。

残疾人工作总结篇三

一是成立工作机构。根据省、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关于成立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通知精神,为加强对我县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办公室发文成立了全县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xx年11月11日,召开全县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会议。县残联理事长同志介绍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的有关情景和今后工作安排。副县长同志讲话。各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专项调查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本地区的专项调查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二是保障调查经费。财政部门根据调查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调查经费xx万元列入同级预算予以保障。三是充分利用基层和社会力量。调动残疾人专职干事(委员)、民政助理员、村医、社区医生、社区(村)干部等进取参与,统一组织,构成合力,做好专项调查工作。

自20xx年11月中旬,按照上级专项调查办公室要求,我县培训直接培训到村(社区)调查员。对全县858个的调查员进行统筹安排,分8批次举行,每期人数要控制在120人以内,每期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天,确保所有镇(街道)和村(社区)每一位调查员都理解培训。以《残疾人调查表》、《社区调查表》、《封面》的填写方法、指标解释为重点进行讲解。侧重于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复服务、辅具服务、理解教育、就业帮扶、托养照料、扶贫开发、住房保障、无障碍改造、权益维护等各项指标的解释说明。聘请县统计局的人员讲解入户询问技巧及填表原则、方法。截止12月24日全部完成培训任务。

1、统一时间和要求。按照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要求,确定20xx年1月1日全县统一铺开专项调查工作。1月1日上午,县专项调查领导小组组长、副县长同志带领专项调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到好生镇现场指导入户调查工作。全县16个镇、街道,按照“化繁为简、集中高效”的原则,把残疾人专项调查工作当成了解残疾人,关心残疾人的契机,克服困难,深入17000多户残疾人家庭详细调查和了解全县各类残疾人在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复服务、辅具服务等方面的信息采集工作,专项调查工作全面展开。

2、及时督导、宣传。各镇、街道结合实际情景,及时安排专项调查工作人员分赴村、社区督导调查员完成填写调查表;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残疾人的基本信息状况,并对工作人员表格是否全面,准确规范,有无漏项,填表是否登门入户,表格资料与实际情景是否一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检查,确保专项调查不漏户、不漏人。县专项调查办公室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对调查数据进行抽查,及时进行指导。下发三个函件通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同时,经过新闻媒体做好现场调查、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为全县调查阶段营造了良好氛围。

1月中旬,各村、社区完成调查后,接收人员对上报的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对错项、漏项进行了及时纠正,交接单填写完整规范,确保了调查数据的真实完整。数据录入时,录入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对审核不经过的单位及时进行纠正。并对录入进度较慢的个别单位进行了指导。1月底,初次录入完成。2月1日,进行了复录抽样,共抽取了57个单位,1725名残疾人。复录过程中,及时进行数据比较,对发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把复录错误率控制在了0.003%以下,复录一次经过。3月10日,对数据进行了汇总上报。

这次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是一次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大规模专业调查,涉及面之广、调查对象数量之多、参与人员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尽管组织严密、措施得当,但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调查员本事和水平有限,少部分调查表填写不规范,存在错项、漏项情景,给审核工作带来较大压力。二是资料整理包装不规范,不按底册顺序装订。这些困难和问题在督导组的大力支持下得以顺利解决,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此次专项调查任务。

残疾人工作总结篇四

江湾辖区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人。为了让残疾人充分沐浴和谐社会的阳光,近年来江湾镇街道以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为抓手,以“残疾人满意、残疾人家属满意、社区群众满意”为追求,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有力、服务网络覆盖、社会广泛参与的助残康复工作格局,在全区率先创建成“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

为了夯实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基础,街道着力构建广覆盖的助残康复网络。

1、康复管理网络融入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了(江湾镇街道“创建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任务融入和谐社区发展,工作任务分解到街道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中心、派出所、社区中小学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定岗、定员、定时”的管理模式。定岗,根据年度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根据各科室、各单位工作重点,制定岗位职责,实施目标管理;定员,明确社区康复措施的岗位责任人,逐一落实管理服务队伍;定时,根据社区康复工作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康复主题活动。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单位协同、齐抓共管促进残疾人康复的工作局面。

2、康复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平台。街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构筑融医疗、保舰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助残康复平台。为改善残疾人活动康复条件,今年专门辟出1100平方的场地,建立集社区阳光之家、残疾人活动室、残疾人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的残疾人之家。目前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工作已完工,近期将启用,至此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服务平台在江湾镇街道全面建成。

3、康复指导网络深入助残工作各个领域。成立由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牵头,卫生中心、康复、教育等有关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社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依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卫生中心6名社区医生和3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进行“康复服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心理沟通、言语训练、上门调查”等康复知识的培训,带动了一批社区康复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结合“送康复服务上门”,组织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专题培训;结合养护工作,进行了养护调查数据库管理培训;结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开展了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培训,使培训工作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助残康复工作中发挥作用。

近年来,江湾镇街道持之以恒地实施四项康复行动计划,把助残康复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

1、举办“阳光行动”――温暖智障人士。从xx年开始,街道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在新市南路建立了100平方米的“阳光之家”。目前68名16-35岁的智障人士在这里参加培训,街道为他们成立了智障人士腰鼓队、舞蹈队、图画小组、编织小组、英语小组和兴趣小组,丰富智障人士文化生活。在去年世界夏季特奥会社区接待期间,“阳光之家”学员与特奥代表团成员们共同开展了文艺联欢、体能训练等活动,充分诠释了特奥运动的深刻涵义。

2、“照料行动”――关怀精神病残疾人。为了使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街道创建了“温馨护理站”,承担帮助患者定时服药、开展精神护理、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护理站制定作息制度、康复内容,建立学习园地,开展卡拉ok、户外文体等活动。经过“照料行动”,实现了护理站学员们零肇事的目标。街道组织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温馨护理站,幸福的港湾),在参加上海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3、“上门行动”――温馨残疾人家庭。街道组织助残员对残疾人开展康复需求调查,通过上门调查,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摸清底数。江湾医院选派有责任心、经过正规培训的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因人而宜的服务,除了提供(约定书)上的服务内容外,还提供饮食营养卫生指导、慢性病康复指导及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服务。“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两年来,深受残疾人与残疾人家庭的好评。xx年全年送康复上门××*人次。目前,江湾医院已与146名残疾人签约。

4、“养护行动”――关爱重残无业人员。街道高度重视市府实事工程――“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xx年至xx年两年共落实重残无业养护人员23名,每人每月给予400元补贴。纪念居委倪某是重度智障残疾人,母亲患有轻度老年痴呆,连看病也要把残疾儿子带上,经助理员上门宣传,倪妈妈把儿子送进街道“金色晚年养护院”,儿子受到养护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倪妈妈逢人就说:“多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关心”。

街道积极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康复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政策,在社区营造助残的社会氛围。

我们通过抓契机,促宣传。以“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社区居民宣传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意义、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政策和康复知识宣传送到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抓载体,造氛围。创办了“”社区康复简报“。搭建了一个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解答疑难、引导方向的宣传教育平台,对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政策讲解、方法传授等方面工作起到了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的作用。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基本实现了让残疾人满意,让残疾人家庭满意,让社区群众满意的目标。

残疾人工作总结篇五

江湾辖区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x人。为了让残疾人充分沐浴和谐社会的阳光,近年来江湾镇街道以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为抓手,以“残疾人满意、残疾人家属满意、社区群众满意”为追求,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有力、服务网络覆盖、社会广泛参与的助残康复工作格局,在全区率先创建成“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

为了夯实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基础,街道着力构建广覆盖的助残康复网络。

1、康复管理网络融入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了(江湾镇街道“创建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任务融入和谐社区发展,工作任务分解到街道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中心、派出所、社区中小学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定岗、定员、定时”的管理模式。定岗,根据年度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根据各科室、各单位工作重点,制定岗位职责,实施目标管理;定员,明确社区康复措施的岗位责任人,逐一落实管理服务队伍;定时,根据社区康复工作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康复主题活动。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单位协同、齐抓共管促进残疾人康复的工作局面。

2、康复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平台。街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构筑融医疗、保舰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助残康复平台。为改善残疾人活动康复条件,今年专门辟出1100平方的场地,建立集社区阳光之家、残疾人活动室、残疾人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的残疾人之家。目前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工作已完工,近期将启用,至此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服务平台在江湾镇街道全面建成。

3、康复指导网络深入助残工作各个领域。成立由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牵头,卫生中心、康复、教育等有关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社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依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卫生中心6名社区医生和3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进行“康复服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心理沟通、言语训练、上门调查”等康复知识的培训,带动了一批社区康复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结合“送康复服务上门”,组织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专题培训;结合养护工作,进行了养护调查数据库管理培训;结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开展了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培训,使培训工作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助残康复工作中发挥作用。

近年来,江湾镇街道持之以恒地实施四项康复行动计划,把助残康复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

1、举办“阳光行动”――温暖智障人士。从xx年开始,街道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在新市南路建立了100平方米的“阳光之家”。目前68名16-35岁的智障人士在这里参加培训,街道为他们成立了智障人士腰鼓队、舞蹈队、图画小组、编织小组、英语小组和兴趣小组,丰富智障人士文化生活。在去年世界夏季特奥会社区接待期间,“阳光之家”学员与特奥代表团成员们共同开展了文艺联欢、体能训练等活动,充分诠释了特奥运动的深刻涵义。

2、“照料行动”――关怀精神病残疾人。为了使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街道创建了“温馨护理站”,承担帮助患者定时服药、开展精神护理、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护理站制定作息制度、康复内容,建立学习园地,开展卡拉ok、户外文体等活动。经过“照料行动”,实现了护理站学员们零肇事的目标。街道组织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温馨护理站,幸福的港湾),在参加上海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3、“上门行动”――温馨残疾人家庭。街道组织助残员对残疾人开展康复需求调查,通过上门调查,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摸清底数。江湾医院选派有责任心、经过正规培训的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因人而宜的服务,除了提供(约定书)上的服务内容外,还提供饮食营养卫生指导、慢性病康复指导及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服务。“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两年来,深受残疾人与残疾人家庭的好评。xx年全年送康复上门××x人次。目前,江湾医院已与146名残疾人签约。

4、“养护行动”――关爱重残无业人员。街道高度重视市府实事工程――“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xx年至xx年两年共落实重残无业养护人员23名,每人每月给予400元补贴。纪念居委倪某是重度智障残疾人,母亲患有轻度老年痴呆,连看病也要把残疾儿子带上,经助理员上门宣传,倪妈妈把儿子送进街道“金色晚年养护院”,儿子受到养护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倪妈妈逢人就说:“多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关心”。

街道积极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康复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政策,在社区营造助残的社会氛围。

我们通过抓契机,促宣传。以“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社区居民宣传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意义、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政策和康复知识宣传送到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抓载体,造氛围。创办了“”社区康复简报“。搭建了一个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解答疑难、引导方向的宣传教育平台,对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政策讲解、方法传授等方面工作起到了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的作用。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基本实现了让残疾人满意,让残疾人家庭满意,让社区群众满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