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人员凯旋归来心得体会(大全5篇)

时间:2023-10-09 04:22:42 作者:影墨 心得体会 援鄂人员凯旋归来心得体会(大全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援鄂人员凯旋归来心得体会篇一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医生倪薪,2月12日起随黑龙江医疗队征战武汉,38天后凯旋。刚结束隔离的她本应和家人团聚,但得知绥芬河口岸疫情严峻,她义无反顾再次踏上征程。 致敬!

黑龙江派驻专家驰援绥芬河

连日来,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绥芬河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呈上升趋势。3月27日至4月8日,绥芬河报告由俄罗斯入境累计确诊病例123例,占黑龙江省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的96.85%,无症状感染者137例。

这是记者从9日19时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绥芬河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发布会上,牡丹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文力说,当前对所有入境人员实行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六个100%”,即对入境交通工具100%登临检疫、对入境人员100%实施体温监测、100%验核健康申明卡、100%实施核酸采样检测、100%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00%实施集中隔离。

3月31日以来,黑龙江省先后派驻71名省级管理、疾控、临床专家抵达绥芬河和牡丹江直接参与救治工作,牡丹江市派驻151名医务人员支援绥芬河市救治工作。此外,黑龙江省已经在除牡丹江外的其他地市和省直属医疗机构储备了1000人的医疗支援力量,以呼吸、重症和感染专业为主。

目前,黑龙江省对经绥芬河口岸入境确诊患者实行分级诊疗,确诊患者都在牡丹江市及绥芬河市相关医院救治。

援鄂人员凯旋归来心得体会篇二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连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医院到社区,全国上下多方力量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也唯有人人行动起来,守责尽责,才能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赢得主动,获得最终胜利。

病毒横行,党群有情。习总书记强调,要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能不能带领人民、依靠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在于党组织力量硬不硬、党员本领强不强。在危机和困难面前,我们党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面对疫情,党组织应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看得高于一切,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抓实抓好,压实工作责任,不让老实人吃亏;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干在前、冲在前,拿出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顽强品质,不“讨价还价”,将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试金石”。

减少出行,防护知情。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人民战争,广大人民群众都应是一名英勇无畏的战士,而减少外出、做好防护就是普通人对最终战胜疫情做出的最大贡献。此次疫情发生正值春节假期,人员流动性大,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等聚集性场合多,还有一些农村地区群众防疫认识不足、防护本领不强,无疑给遏止疫情蔓延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增强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精准化、人性化综合施策,劝导群众减少外出、非必需不外出,避免在人员密集的场合逗留,隔离病毒而不隔离“爱”;帮助群众提高防护本领,让戴口罩、勤洗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人民群众中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明辨言行,善察实情。面对突发疫情,群众产生恐惧心理本是情理之中,但如果此时谣言满天飞,不仅会加剧群众的恐慌,更对疫情防控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抽烟喝酒能杀灭病毒”“钟南山院士建议用盐水漱口”……如此种.种谣言,一度在网上疯传,消费着大家的感情和信任,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主流媒体要及时站出来发声亮剑,坚持人民群众在哪里,舆论宣传就覆盖到哪里,让科学和事实“跑”在前面,驳斥谣言,以正视听;广大群众要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多从官方渠道获得权威信息,不听小道消息、不“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善于在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中辨真伪,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关部门要加强信息发布特别是互联网内容监管,对造谣、传谣的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携手同行,共抗疫情。非常时期需要采取非常措施。延长春节假期、稳定市场秩序、加强交通管制、调配人员物资,从一线到后方,一连串的务实举措,迅速编织起一张防护大网“围追堵截”,力求将疫情尽快控制。当今社会,各方面高度交融,牵一发而动全身。消灭疫情,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群体的事,需要全社会、全要素密切配合、共同参与。要调动一切有利资源,全力保障前方需要,让一线战斗人员有信心、有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和精力投入到紧张斗争之中;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实后方保障,“十个指头弹钢琴”,形成战斗“梯队”态势,各方面恪尽职守、各尽其责,形成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我们完全相信,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团结,更加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援鄂人员凯旋归来心得体会篇三

近日,全国各地派出援鄂医疗队以及其他援鄂人员在抗击疫情中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责任和担当。我有幸参与到这样的援鄂行动中,深深感受到了这些援鄂人员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下面就让我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责任与担当是最核心的品质

参加援鄂行动以来,最深刻的感触就是,人的内心真的很重要。因为在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时,很多人可能会选择逃避或退缩,但援鄂人员却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我的一个同事从武汉回来后,很多人问他:“你这样冒险去抗疫,真的值得吗?”他回答说:“当兵的卫国,我们医护就是守护生命的战士。如果连自己都不救,还谈什么责任和担当呢?”这句话让我深思,感受到正是这样一种内心的担当精神,才能支撑起援鄂行动这样的庞大工程。

二、团队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援鄂过程中,我所在的团队一直是有条不紊的。每个人都严格按照工作计划,有章可循地按照自己的职责来做好每一项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大家之间没有任何争执和矛盾,而是彼此信任、协作。面对这样的疫情,感觉就像是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我们能够胜出,是因为团队的每个人都能够配合默契,形成了一种骨骼精奇的力量。这启示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当中,理解和落实团队合作的精神至关重要,它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让我们能够在紧急时刻团结一致,斗志昂扬。

三、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医疗队中,每一位医生、护士都时刻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他们不断重复着穿防护服、戴口罩、洗手等基本流程,时刻提醒自己防范疫情。在医疗工作中,严谨的态度是最基本的要求。正是这种要求让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寻求优化方案,力求做到最完美。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应该值得借鉴。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或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都应该像医疗队那样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

四、克服恐惧心理要靠积极心态

病毒虽然不可见,但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却是能够感受到的。在援鄂过程中,很多援鄂人员也曾经感到过这样的情绪波动。但是,很多人都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和他人的帮助,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舒缓和释放。我还记得那些在医院里细心照顾病人的志愿者们。她们每天用蔬菜水果和点心等,为奋战一线的医疗人员送去慰问和关爱,以此来缓解他们的压力和紧张。这些积极向上的人,让我深刻认识到:如果我们想要克服自己恐惧的心理,我们就必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常抱快乐的心情,拥有正能量的情绪。

五、医者仁心让生命更有价值

这些援鄂人员,不管是医生、护士、志愿者,都以医者仁心的态度投入到这场战争当中。而医者仁心本身,则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和人类道德标准的代表。他们的行动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生命因爱而升华,仁爱让生命更有价值”。其实,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大家。无论从事怎样的工作或者活动,持有一颗仁爱之心,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更加有价值。

参加援鄂的行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的重要性,也让我理解到了团队合作、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心态和医者仁心的重要性。这些精神品质都是我们需要在学习和工作中时刻保持的。同时,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社会还需要更多这样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些品质一直得以传承下去。

援鄂人员凯旋归来心得体会篇四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2020年,新冠疫情在湖北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向湖北援助。学习援鄂人员作为援助湖北的一种形式,成为公共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们放下工作和学业,义无反顾地赶往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援鄂经历(约300字)

我作为一名学生志愿者,参与了学生会组织的援鄂行动。当时我们集合到会议室,分工明确,搭建社会招募和物资管理系统,协调当地各方资源,以备疫情发展需求。我负责联系学生捐赠物资,通过社交软件广泛宣传援助热线及物资分布地点。此外,我们还组织线上义演,筹集经费进行自费购买物资。通过我们的努力,很多学生自发捐出口罩、消毒液等物资,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微薄之力。

第三段:成长与收获(约300字)

经历援鄂行动,我收获了很多,包括感恩、责任、团结等。我感谢可以安全地留在家中,感谢医护人员无私的奉献,感谢社会各界人士的援助、支持和鼓励。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应负有的责任。在这次援助活动中,我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在团队合作中,进一步锻炼了组织和协调能力。我们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更得益于大家的团结一心。

第四段:对社会的思考(约300字)

在参与援鄂行动过程中,我不仅成长了许多,也对现行社会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疫情是无情的,相信大家都曾有过无助和恐惧。但是在这个时候,社会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有利市集邻里相助,有慈善组织捐助,也有纷至沓来的援鄂志愿者。社会的共同奋斗,让我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也使我更加深信集体的力量。每个人可以做小小的事,但集合起来,也能成为反击疫情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第五段:结语(约200字)

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从这次援鄂行动中收获很多,更明白了学生不仅只是要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更要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作贡献。无论未来前方的道路多么曲折,我们学生时刻抱着一份感恩和责任,勇敢前进。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人民,共同努力,共同拼搏。

援鄂人员凯旋归来心得体会篇五

“你们在湖北要好好干,多向专家们学习!”“到了哪边,要做好自身防护,有空多联系!”“相信你们是最捧的,我们等你们平安归来!”……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在送完李红花、金玉梅作为江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出征湖北后,于2月17日上午,在该院门诊大楼门口再次举行欢送仪式,又将送出2名医护人员作为江西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支援湖北。区领导徐平华、医院院长曾发林及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共30余人参加欢送仪式。

此次支援湖北的两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区人民医院肾内血液科血透室护师杨晓芙,急诊科主管护师陈英,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当得知此次支援消息后,她们主动请缨,加入湖北抗疫一线的队伍中。

在欢送仪式上,徐平华表示:“现在,我们送别杨晓芙、陈英2位白衣战士,我有6个字三句话要说,第一句是感谢。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第二句是希望。此次支援湖北对于每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展示我们赣县区医务工作者良好形象的重要契机。希望我们2位白衣战士到岗后,服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让湖北人民感受到我们赣南苏区人民的温暖;希望你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自身安全。第三句是祝福。祝愿我们的白衣战士能征善战,你们要一个不少的平安归来!

“今天终于要出发湖北了,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其实我现在的心情是比较平静的,因为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因为湖北那边情况也比较严峻,所以我希望能去了以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和湖北那边的同胞一起共同的面对这个严峻的时刻,一起共度难关,在那边我会做好防护,尽力保护好自己,也请每一个关心我的朋友和家人,请他们不要过于担心。”杨晓芙对笔者如是说。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简短的欢送仪式上,她们告别家乡、告别同事、告别亲人,启程奔赴湖北,同全省其他地区的医护人员一道,将投身战“疫”一线。

在全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集中赴鄂的飞机上,陈英接受江西卫视记者采访时几次哽咽,感慨万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钟南山院士已经都84岁高龄,他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前仆后继,已经到了抗疫的攻坚阶段,也是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这个接力棒接过来,因为前面很多同志已经很辛苦了,日夜操劳、没日没夜,所以说到现在我就想流泪,相信我们到了那里,也会用尽我们的全力,支援湖北、支援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