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法治思想课件(汇总20篇)

时间:2023-10-23 08:26:21 作者:碧墨 工作总结 实用法治思想课件(汇总20篇)

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在总结的结尾部分,我们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以提升总结的深度和内涵。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常见题材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治思想培训总结

2018年3月13日,我镇有两名老师参加了永城市教研室在实验中学举办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网络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是由教学经验丰富且参与了新教材编写的张广宇老师和金利老师给我们讲解。培训中,在两位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培训中,张老师主要从宪法部分来讲解,使老师清楚的认识到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使老师清楚地认识到统编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间联系,特别是有些框题的教学重点的点拨非常到位。张老师讲解的基本框架框架和教材内容分析让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通过张老师、金老师的经典剖析,使老师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让老师们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金老师精心准备、幽默风趣、现场说教激起培训教师的兴趣,特别是“我的教学建议”在一线教学中非常实在、有价值:

1.讲述幽默有趣的法治故事——用嘴说。

2.播放震撼人心的视频法治视频——用眼看。

3.培育理性严谨的法治素养——用脑思。

4.领悟教材编写的主旨方向——用心悟。

5.开展新旧教材的比较——用智研。

6.指引学生建设法治行为——用手做。

7.生发语言创新美——用情感。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二位老师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老师们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把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荀子的法治思想

[摘要]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发扬儒家思想的同时,吸收了法家思想,形成了其法律思想。

主要有法律比附思想、法定主义思想和法律正义思想,并提出了“法义”“法数”“类”三个法律概念。

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荀子比附法定主义法律正义。

作为先秦后期儒家泰斗的荀子,其学术集儒家之大成,又采百家之所长。

他立足于儒家,而又进行改良;他批判其他各家,而又予以吸收,尤其是对法家学说的吸收,为后世儒、法合流的新时代之滥觞。

主要观点是荀子重法,主张以礼统法、明德慎罚,反对教化万能论;主张制定并公布刑法,实行罪行相称的法律原则,废除族刑;提出了“法义”“法数”“类”三个法律概念。

本文拟将荀子的“类”作为法范畴的概念,来把握荀子的法治思想。

在秦代,将裁判中的类推适用称为“比’。

秦代已经实施了法律类推。

荀子以“类”来说明法律类推:“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王制》)即,有法律条文规定,就必须要遵从条文规定,而对于没有法律条文直接规定的案件,可以从律条中选择类似的规定进行裁决。

“比附”是古代中国的法律术语,相当于现代法学术语“司法解释”“类推适用”。

比附的传统在汉代以后亦行于世。

汉高祖七年(前2)诏曰:“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汉书·刑法志》)。

即,当律令没有相应的明文规定,廷尉无法断罪之际,需要上奏皇帝,由皇帝下达所当比附的律令。

然而,在此后的实际裁判中,司法官吏比附断罪的案例不断增多。

汉武帝时,“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

“决事比”是指在司法官吏裁判时,法律中不存在对于某个具体案件的明文规定与前例(判例)时,需要寻找类例以行判决,即比附决事。

本来,比附定罪是对于法律所不及处罚的社会性犯罪行为,由裁判官的类推解释进行弥补,即具有由司法来填补立法之缺陷的特征。

但由于司法官吏频频滥用比附断罪,使司法变成了凌驾于立法之上,给整个法律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面对这种比附断罪产生的弊端,晋代刘颂上疏惠帝,建议禁止比附断罪,依律定罪。

这在形式上符合于所谓“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这一罪刑法定的原则。

为了确立法律的稳定性,要求司法官吏必须严格遵守律文规定,同时为了确保法律的应变性,还分别赋予大臣与皇帝以不同程度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可以说是赋与皇帝以超法之权限。

在赋与大臣与皇帝以司法裁量权这一点上,刘颂所谓“依律断罪”与西欧近代罪刑法定主义亦不相同,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罪刑法定主义。

将不同的司法权限分别赋予司法官吏、大臣、皇帝的这一思想,盖源于荀子的礼法思想。

进入唐代,唐律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

(《断狱律》第十六条),罪刑法定原则在律文上大体上被明文化了。

然而,唐律又设立了“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纂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名例律》第五十条)这一明文规定。

即使在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自法律的精神观之,对于凡是带给社会危害的犯罪行为的案件,依据比附定罪判刑。

总而言之,唐律虽然制定了罪刑法定的原则,但同时为了弥补律令的不完备,实现律令之目的,承认比附判决。

但是在唐律中,“举重明轻”“举轻明重”这一比附基准的明文化是值得我们注目的。

根据比附所做的判决,在原则上应当基于法律规定进行,将类推适用制度化的这一主旨,无非是为了防止司法官吏滥用比附援引。

在限制刑罚权限、防止司法擅断这一点上,也可以认为唐律中存在着罪刑法定原则。

唐代以后,明律、清律中也有关于比附的明文规定,类推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

中国废止类推制度,是进入20世纪之后。

光绪三十四年(19),晚清政府所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吸收了欧洲近代罪刑法定思想,其中规定“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其后宣统二年(19),在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主持下,制定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刑法《大清新刑律》,其第一条就规定“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在采用西欧近代法律的罪刑法定主义同时,禁止类推适用。

然而由于清朝于19灭亡,《大清新刑律》虽得以告成,但是未及正式实施。

这部《大清新刑律》,19由中华民国政府以“暂行新刑律”之名公诸于世。

其后,1935年颁发的《中华民国刑法》也继承了近代罪刑法定主义,在形式上禁止类推适用。

然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近代罪刑法定主义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刑法原则而遭受排斥。

刑法典的起草工作虽然始于1950年,但是在此后近三十年间一直处于没有刑法典的异常状态。

1979年,终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略称“旧刑法”,7月6日公布,1980年1月1日开始施行)。

在这部旧刑法中,没有规定罪刑法定主义,明文规定类推适用。

刑法第79条:“本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可以比照本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但是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在对旧刑法进行了全面修改后,3月14日公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同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以下略称为“新刑法”)。

在新刑法中,采用罪刑法定主义,删除了旧刑法第79条的类推规定,彻底废止了类推制度。

新刑法第3条将罪刑法定原则加以明文化:“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如以上所述,类推制度在中国刑法中是具有漫长历史的法律制度。

自从荀子明确地提出“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这一类推适用的思想后,类推制度作为中国法律制度固定成文,并延续实施了两千年以上,20世纪后经历了“废止”“存置”“废止”的过程,于20世纪末在制变上彻底消夫。

中国法律史是防止司法擅断与保持司法自由裁量权,保持法律稳定性与寻求法律应变性的冲突与协调的历史。

对于这个二律背反的法理学问题,荀子持有怎样的见解呢?以下,我们通过对荀子以前的中国古代人治与法治的对立,以及法家法治思想的内涵进行概述,来探讨荀子法治思想的内容。

虽然与近代罪刑法定主义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也有为了防止刑罚权滥用的罪刑法定思想。

在春秋时代,罪刑法定思想与非法定思想之间存在着对立。

公元前536年,郑子产制定并公布了成文刑法(铸刑书),而晋叔向对此提出了反对。

公元前5,对于晋范宣子制定的成文刑法,孔子提出了批判。

这些均为罪刑法定主义与非法定主义对立冲突的事件。

叔向与孔子反对成文刑法的制定与公布的理由是,如果人民知道存在着刑罚所不及之处,就会“不忌于上,并有争心”,而且人民会以律文为根据,寻找逃避刑法制裁的方法等。

因此,叔向与孔子主张和成文法的司法相比,“议事以制”的司法更为合理。

在这种非法定主义的法思想的根底中,存在着对于法律统治的怀疑,即成文法由于受其自身的固定性所限,无法对千变万化的法律现象进行有效的对应。

在古代中国,明确地提出法定主义思想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

在法家的法定主义主张中,可以看到他们试图通过成文法制定与严守来防止司法专断,并根据法律的公布来威胁人民,从而实现犯罪预防主义。

《韩非子·难三》谓:“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主张成文法的制定、编纂与公布。

又云:“奉公法,废私术”(《韩非子·有废》),“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矣。

私者所以乱法也”(《诡使》),极力排斥恣意的擅断,呼吁确立作为客观规范的法律支配。

又如“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韩非子·好劫弑臣》)等文所述,韩非子思想中还存在着以重刑主义预防犯罪的逻辑。

那么,对于中国古代的法定主义与非法定主义的对立,荀子又采取了怎样的立场呢?首先,荀子赞同成文法的制定与公布。

如其所云“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即有法律规定的案件当依法处理,反之则以类推适用进行处理。

为了依据类推适用处理案件,其前提是必须有成文法律的存在。

对于成文法的制定与公布,荀子的态度没有法家那样明确,从以下几段记述可以看到荀子的态度:

“(圣王)起礼义,制法度。”(《荀子·性恶》)“纂论公察则民不疑论。”(《荀子·君道》)“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

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荀子·成相》)表明荀子基本赞同成文法的制定与公布。

又如:“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荀子·王霸》)“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常不乱。”(《荀子·王霸》)“刑称陈,守其银〔垠〕,下不得用轻私门。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威不分。”(《荀子·成相》)。

荀子主张为了抑制与禁止司法上的恣意擅断,通过客观的法律统治,防止出现由于主观的人治而产生的擅断等弊端。

然而,荀子虽然承认成文法的统治,但同时也彻底地站在了主张人治的立场上。

因为在“无法者以类举”这一类推适用等法律适用上,人的作用是不可欠缺的。

荀子之前的非法定主义与法定主义两者态度的对立,是人治(德治)主义与法治主义对立的体现。

法家排斥主观人格的人治主义,主张具有客观基准的法律支配。

法家将法比喻为“规矩绳墨”,并将度量衡的性质导入法律。

因为度量衡向任何人都提供一定的标准,与度量衡一样,法律也必须摆脱恣意性因素,彻底发挥作为客观规律的机能。

法家认为,度量衡具有非人格性,在运用中也排除人格因素的介入。

与此相同,法律也是非人格性的,在运用之际必须排斥个人智能与道德等人格性因素。

实定法为了有效地发挥机能,必须确保与维持法律的稳定性,然而由于所制定的法律具有固定性,因而无法机动地对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现状。

如果法律不能对应时代的变化,那么法律与现实之间必定产生乖离,必然要向实定法寻求法律正义。

法家的法思想中,找不到关于法律正义问题的讨论。

当然,法家主张应当根据时代的变迁来改进法律,即“变法”。

然而法家的“变法”主张,主要是为了反对“守株待兔”的尚古主义与保守主义而发。

法家最终强调的不是法律正义或变法,而是法律的稳定性。

从法家的立场观之,自己禁止议论、所以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讨论法律正义等问题。

法家还坚持批判君主制定的法律(“法而不议”),这种法思想当然是为了防止司法官吏的擅断,确立与维持法律的稳定性。

而荀子则将法律正义视为重要的问题,主张“法而议”。

荀子则将礼比喻为度量衡。

荀子的法,正如其所云“礼者,法之大分”(《劝学》),“生礼义而起法度”(《性恶》),是从礼的精神出发而制定的。

法的理念具有礼的价值,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礼的秩序,法是实现礼的价值的工具。

因此荀子的法治思想虽然重视法的稳定性,即成文法的制定、公布以及遵守,但更重要的是法律正义的问题,实现礼的价值与秩序。

荀子云:“加义乎法则度量。”(《王霸》)对于法,经常要求法义即法律正义。

荀子又云:“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君道》)。

荀子认为,若不能理解“法义”,即法律正义、精神与原理,即便熟知“法数”即法律条文,也无法对于现实中多样化的法律现象进行一贯性处理。

荀子所谓“法义”即“礼义”。

既然法律正义、精神、原理乃礼义,那么荀子的法当然不会排除伦理与道德,相反将法定位为实现伦理、道德的手段,而此思想与法家迥异。

荀子认为:“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王制》)主张对法律进行充分讨论。

如果法律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法律正义与原理没有经过充分议论,在法律所不及之处定然出现错误的处理。

否定“法而不议”,主张“法而议”。

荀子认为“庆赏刑罚欲必以信”(《议兵》),极力主张严格执行法律,但又说“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正论》),提倡罪刑相当。

法家持有重刑主义的刑罚观,而荀子则持有称刑主义的刑罚观。

荀子的称刑主义不仅限于犯罪与刑罚之称(相当),也是社会状况与刑罚之称。

荀子“治则刑重,乱则刑轻”,提出治世则行重刑,乱世当行轻罚。

即,治世时人类生活富足,基本上没有犯罪的理由,若触犯刑法则当重罚。

而乱世时生活穷乏,容易犯罪,故当从轻处罚。

根据世之治乱来判断刑罚之轻重,这一思想源于“先礼后法”“先教后刑”的儒家礼法观。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富国》)荀子主张礼的教化优先于刑罚,应当先进行礼的教化,之后再行刑罚。

这一点与传统儒家法思想是一致的。

荀子认为犯罪的预防作用,与刑罚相比,依靠礼的教化更为有效。

荀子对于犯罪行为,不是仅仅把握为自我责任的问题,还作为社会性责任的问题来进行思考。

而且,荀子认为法律制定与运用的主体乃是人自身,从这一法理学的见解出发,他主张人治:“有治人,无治法。

……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君道》)。

法律具有治理机能,然而法律自身无法发挥机能,是由于人类的运用而发挥机能。

对于法律规定所不及的犯罪,适当地运用类推解释进行对应,归根结底也是由于人的作用。

君子者,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

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君道》)“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王制》)荀子认为治理的关键并不在于良法的存否,而是杰出的法律运用者即君子存在与否。

即,“无法者以类举”这一法律类推中,总是寻求法律正义、精神、原理,并以此为基准下结论。

对于“无法者以类举”即法律类推上所要求的法律目的、精神、正义(法义),荀子特别用“统类”这一词语来表达:“法其法以求其统类。”(《解蔽》)“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儗作。

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

是大儒者也。”(《儒効》)荀子为了妥善对应法律所不及的犯罪行为,将类推适用的必要性用“无法者以类举”一语来表达。

而荀子明确地认识到,类推解释之际需要相当于法律正义与精神的统类性原理(法义)。

找出统类性原理,以此为准进行裁判终究是人的工作。

因此,荀子法治思想不排斥人治,反而积极要求人治。

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为了防止司法擅断,排斥个人的知能、道德等人格性要素,而荀子的法治思想则不然。

那么,荀子对于法运用上的擅断问题采用了怎样的对策呢?荀子所讲的对策是将司法上的“议事以制”这一司法权的行使限定于特定阶层。

首先,荀子做出了如下的区分:“臣谨修,君制变。”

(《成相》)臣下需要严谨地遵循法令,而君主持有制定与变革法令的权力。

君主具有立法权,臣下则基于君主权下所制定与公布的法令进行司法活动。

不过,荀子在臣下之中又设立了司法权的区别。

例如,对于司法官吏,荀子要求“官人守数”(《君道》)。

“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也。……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职也。”(《荣辱》)“吏敬法令莫敢恣。……吏谨将之无铍滑。”(《成相》)司法官吏应当像度量衡的规定那样,严格遵守法令,禁止源于恣意性判断的司法活动。

然而,由于仅知遵守法数的司法官吏“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从而暴露出司法的限界,荀子强调认识法义,基于这一认识来发挥司法判断之存在必要。

其存在乃“无法者以类举”“举统类而应之”这一统类性处理能力的持有者,荀子称其为“大儒”。

“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儒勃》)荀子所谓大儒乃“天子”与“三公”。

而对于天子之外,具有基于礼义的统类性处理能力的三公,也需要赋予其“议事以制”的司法权。

荀子根据统类性处理能力的有无,来区别司法官吏与大儒的司法权,一方面是为了确立实定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期待防止法律固定化与确保法律正义。

荀子的法治理论,仅仅承认天子与三公具有“议事以制”的权力,此乃以儒家立场为基本,将法与礼统合的产物。

综上所述,荀子的法治思想赞同成文法的罪刑法定,要求法律的稳定性,同时另一方面认为在法律运用上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故而承认天子与三公具有类推解释等司法自由裁量权,在对应法律应变性要求的同时,实现法律正义(礼义)。

荀子的这种法治思想,在汉代以后成为中国司法制度的理论模式,对于中国式的罪刑法定主义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治思想培训总结

“团场主要道路两旁最近新增了许多法治宣传牌,让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接受法治熏陶,提高法律素养。”近日,第二师二十二团职工李明感慨道。

入冬以来,第二师铁门关市司法局充分利用兵团职工群众冬闲时节开展法治大培训活动,普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法律常识,受到职工群众普遍欢迎。

为开展好此项活动,师市司法局制定《师市冬季法治大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主要负责人、局机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专题会议,及时分解任务、划分责任、指定内容、提出要求,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同时,组织公益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所干警组成法治宣讲团,深入辖区各团镇、连队(社区)进行普法宣讲,将法律知识送到职工群众身边。

各基层司法所积极组织协调团机关各科室、连队、社区,通过“法律六进”活动,向职工群众宣传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十三团司法所开展“点餐式”法治培训,由连队“两委”委员根据辖区近年来发生的.矛盾纠纷特点,向普法小组“点餐”,授课人员根据需求进行授课。

二十五团司法所到辖区6个连队(社区)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宪法相关内容,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法治意识。

第二师铁门关市司法局还发挥新媒体宣传优势,通过抖音、快手平台,不定期发布普法短视频,并及时回复群众留言,零距离服务大众。截至目前,师市司法局开展各类法治宣讲9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2100余人次,受教育人数达6万人次,为“文明二师”建设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

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学生的生活。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的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部、图书室。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试着想一想,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像教材中所呈现的那紧闭着的写着男女的厕所大门一样,刚入学的孩子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重要,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那扇门指导他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这就是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当我们推开那扇门,进入孩子们的天地时,会发现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在那里有很好的体现。

2.关注细节,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

《秋天在哪里》的找秋天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变化感受秋天,学生从学校里的树叶变黄了、天气凉了进而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稻子成熟了;水果多了;农民忙绿了;螃蟹肥了;蛐蛐唱歌了;秋风伴奏了这样的交流展开后,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养成。

3.揪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

实践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的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这使他们对思品学习产生怀疑。因此,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时,就碰到这样一道讨论题:在你的生活小区里遇到陌生人向你问路,而无论你怎样说他都不懂,那你应该怎么办?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维、道德观念、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看法,接着让他们进行探讨、辩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达到知行统一,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思品课程的重要作用。

法治思想培训总结

20xx年我公司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做好“五五”普法的`部署工作,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基层;以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重点,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将法制宣传教育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工作,依法调处各种矛盾,维护和促进了企业的稳定。

公司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已经顺利实施了“五五”普法规划,取得了不少成绩。认真总结“五五”普法以来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企工作的经验,注重发现、培育、推广普法工作各类先进典型,以此推动本单位的普法工作。

今年司法部将在全社会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公司上下全力推进“一学三讲”的开展,突出宣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使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懂得,学法用法不仅要讲权利,维护合法权益;也要讲义务,承担法律责任。

继续抓好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法用法制度,并结合“五五”普法的新要求,不断进行探索完善。加大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宣传力度,分期分批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学法培训。对领导干部要侧重提高依法决策的意识和素质,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侧重提高依法经营管理能力。依法维权是企业职工普法的关键所在,围绕职工的守法、维权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活动。

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时,发挥网络、报刊等各类媒体的作用,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继续巩固板报、宣传专栏、企业局域网、法律知识培训课堂等传统宣传阵地。年底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各项工作大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普法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围绕涉及职工利益的矛盾纠纷做好预防和调处工作,开展“学法、懂法、信法、用法”为内容的专题法制宣传教育,使职工树立权利义务意识,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法治思想培训总结

俗语道:“五月天,孩儿面。”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眼间就下起了绵绵细雨。迎着入夏时节的绵绵细雨,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培训。培训是由市局法规处的杨正中处长主讲,这次培训与往日的不同,既不是讲枯燥的法条,也不是说技能的演练,而是谈“如何维护烟草专卖体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端正工作态度,努力工作,多向先进同志学习,取长补短,争取早日成为先进份子中的.一员。

三、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视行业为己家,不做有损于行业利益的事。

以上是本人的小小体会,我会努力做到。

法治思想汇报

本文目录。

思想汇报范文:开启依法治国新时代。

8月党员思想汇报范文:推进依法治国方针。

敬爱的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依法治国吹响了号角,描绘出蓝图。法治,这个多次被国家媒体、寻常百姓挂在嘴边的“热词”,究竟对普通百姓有何现实意义?完全可以预见,未来的法治中国将会使你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自信、更有幸福感、更能看到光明未来。

只要生活在人世间,老百姓首先离不开衣、食、住、行。黑心棉、伪劣食品、建筑垃圾、交通出行受限等等身边的许多很不起眼、上不了台面的“小事”,无一不和法治有着密切关联。这里既包括已经形成的司空见惯、违法现象的客观存在,也有管理者不作为、甚至与不法者沆瀣一气、违规操作酿成的现实苦果,同时也有咱们百姓自己不知法、不懂法或者是抱着“法不制众”心态产生的违法乱纪现象。但是,一旦让法治的根基真正嫁接到涉及老百姓生存、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上,人们看到的将是法治社会里的公平、事过程中凭着拍脑袋决断,严重影响了政府、执法部门在百姓中的形象。特别是一些基层行政机关时常发生违反法律法规、无视法律法规和不计后果、随意解决问题的现象。如今,法治中国更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网住了“执法者主观犯法意识”,责任追究、依法办事将使得这些部门的领导和执法者一切的行为规范必须置于法治的前提条件下,否则,依法行政过程中的执法犯法者同样也将被绳之以法!

腐败,是百姓最为切齿痛恨的丑恶社会现象,一度干扰了行政司法程序,使百姓的正当权益屡遭侵害。一个时期以来,“老虎苍蝇一起打”使许多党政高级官员被撤职查办、被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不管是身居高位还是基层官员都不能免于被依法调查。如今,法治中国大旗之下,一些强有力的反腐措施正在落实,不敢贪、不敢腐的机制开始形成,老百姓的基本法治权利逐步得到保障,前所未有的反腐机制正在路上!

公平、公正、公开,一切事务和纠纷在法律途径下解决,将真公正、公道;看到的将是国家执行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尊严得到充分捍卫的景象。那将是:昧着良心经营者在法治社会下终将倾家荡产;投机钻营者在法治社会下插翅难逃;执法人员不作为、混日子将被剥夺执法权或因渎职而被法律追究;如此,百姓的日常生活将在朗朗晴空下享受到法治中国的快意!

生活在人世间,老百姓也有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和信念追求,这无处不体现着一种正能量的激情和奋斗。但是,一旦遇到了困难,遇到了官司,遇到了腐败,法治将能给你提供怎样的保障?首先,法治将渗透到政治、经济、行政、社会、文化、生态等具体行业范围的方方面面。乱用公权、伤害老百姓基本权益的行为将被依法追究。眼前社会上的很多上访、群体性事件都与为官者不作为、司法不公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今天倡导的法治中国就是要从体制上、机制上彻底解决和杜绝“人治”的弊端,还百姓一个畅快呼吸、自我发展的空间!

返回目录。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以来,法治成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关键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视法治的精神贯穿始终,“法治思维”等新提法引发法学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

11月12日,“依法治国新节点”——著名法学家谈十八大座谈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等多位法学家共聚一堂,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法治精神。法学家们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16方针展开讨论。

政改的关键在于扩大民主、厉行法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针对扩大民主、民主与法治关系,法学家们各抒己见。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扩大民主、发展民主。”陈光中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义。陈光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法治决不能离开民主,法治应是民主的前提。没有民主的法治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更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而是容易走向“法治”。

陈光中认为,扩大民主包括扩大党内民主,通过依法治党来带动依法治国。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是关乎党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建议尽早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马怀德认为,没有法治作为保障的民主,有可能沦为暴民政治。法律与政治共生共存,在推进法治的同时,也要健全民主制度,这是下一步政改的前提性共识。

马怀德注意到,法治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法治保障作为社会管理重要内容,凸显了党和政府厉行法治的决心。

新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教授认为,新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并未全部达成,实现政治文明的征程仍在路上,需要我们继续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克服法治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依法治国离不开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卞建林教授表示,在前两轮司法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妨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障碍。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正确界定司法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厘清司法机关的相互关系。陈光中则提出,要把党的领导纳入法治范畴,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推动依法治国的实现。

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赵旭东教授深刻分析了依法治国基本方针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守法、执法短板,并对依法治国未来的发展寄予期待。

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教授表示:“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中国的的经济发展离不不不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只有打破垄断经济、权贵经济,强调独立、平等、自由等法治经济的价值,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升中国法治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哪些重点领域的立法有待加强?法学家们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教授提出,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和领导集体更替恰逢在相同时间,而党的十八大在全球获得了比美国总统大选更为广泛的关注,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昭示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态势,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在望。由此也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党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贡献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教授认为,当前我国重点领域立法应重视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银行利率市场化、民间借贷合法化,并加强金融创新方面的立法,加快促进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订。

中国政法大学于志刚教授提出,我国在完善现实社会法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网络空间、虚拟社会的立法。信息时代的虚拟空间法律基本还是空白,如何加大网络空间法律建设,同时在无国界的网络社会,率先把我们的网络空间法律规则抢先建立、发布、传播,有利于提高我国法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总体而言,统筹规划能力强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在发展过程中还要继续发挥这个优势,加强统筹能力,避免经济、社会、法治、民生等各领域各搞各的,碎片化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教授说,法治不能一条腿走路,而要与各种制度要素相互配合,加强不同重点领域立法,统筹发展。唯有如此,法治才能真正见成效。

法学家应为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报告凸显了中国的改革从顶层设计到顶层推动的发展,而法学家在此过程中理应积极主动提供智力支持,这也是法律人自身肩负的学术使命。

回溯百年近代史,中国经历多次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改革,已经形成了三次完整的法律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朱勇教授谈到,从清末修律、民国六法全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法学家的身影无不闪现在历史的回廊上。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教授表示,法学家在推动我国法治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八大的召开为研究我国法治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中国政法大学将以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要精神为指引,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再上新台阶。同时,中国政法大学还将进一步发挥法学优势,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肩负着宣传普法任务,可以主动设立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训班,通过开展培训弥补我国领导干部法治素质、法治能力的短板。”石亚军说。

返回目录。

敬爱的党组织:

党章强调党员要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这是依法治国方针的具体体现。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不仅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还要成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模范。这是我们党实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对党员提出的必然要求。这也是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近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沦为人民的罪人,丧失了作为一名党员的应有职责。

遵守法律法规是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遵守法律法规,是指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政党、团体等)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去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要使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如果一个国家和社会制定了大量的法律,但却不能在社会中得到遵守和实施,令不行,禁不止,法律也就成了一纸空文,那也就失去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尊严。把法律交给亿万人民,使人民成为法律的主人,实质上是要让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知道什么是法,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保证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以法律为武器,勇于同各种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做斗争。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党*觉悟的先锋战士的共产党员,模范地守法也是先进性的体现。党员要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认识到守法的必要性。

第一,守法是遵从党的主张、人民的意志的需要。我们的法律反映了党的政定了自己的法律,就要遵守自己的法律。第二,守法是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与国家,群众与群众之间没有根本的、不可调和的利害冲突。但是,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总是以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党员遵守法律,有时可能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但这是服从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包括服从了自身的长远利益。第三,守法是公民充分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的需要。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并为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提供了切实的物质保障和其他保障。同时我国宪法和法律又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受法律保护和遵守法律一致的精神,要求公民享有权利,又必须履行义务。只有广大公民都守法,才谈得上人人享有权利和自由。第四,守法是有力打击违法犯罪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还大量存在,各种犯罪活动还很猖狂,特别是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了国家安全、社会管理秩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如果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党员不能自觉守法,就不能有效地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就不能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党员要模范地遵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正确处理党与法的关系。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从党的十二大开始,历届党章都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党必须重视依靠法律实现自己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就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领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要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党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而不能超越于法律之上。党员要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守法中存在的问题。总的来看,我们的干部、党员、群众甚至执法机关的干部、党员和相当一级的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不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缺乏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习惯,有相当一部分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得到认真的遵守。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第一,法律意识十分薄弱。由于长期封建意识的影响,我国公民包括广大党员的法律意识的缺乏尤为突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我国现代法制建设和公民包括广大党员法律意识的影响表现在:强调人治、忽视法治,“替民做主”、“权大于法”、“以言代法”、仰仗“青天”等思想严重存在;“防民、治民”的法制观念;“法就是刑”的观念;“坐堂办案,官无悔判”的观念;轻视诉讼的观念等等。有人说中国人是当代世界最不守法的民族,虽然偏激,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比如同样是遇红灯,西方人走在街上不管有没有车都会主动停下,而中国人看到没有车,就不会理睬红灯而走过去。执法犯法在许多地方已相当严重和普遍,也是我国近期法制建设中要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封建特权,早已为当代法制所唾弃,但在我们社会中仍有广泛的影响。

第二,违法犯罪现象还十分严重。由于我们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教育体制等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的某些腐朽思想的严重影响,人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及道德修养还比较差,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新鲜空气进来了,“蚊子、苍蝇”也进来了,一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早已绝迹的犯罪现象又重新出现了,如卖淫嫖娼现象、贩毒吸毒现象、赌博现象、黑社会现象等等卷土重来,而且屡禁不止,大有发展蔓延之势。传统的杀人、故意重伤、抢劫、放火、投毒、爆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虽然几经“严打”,但仍然非常猖獗;网络犯罪等新的犯罪现象不断涌现,党政领导干部犯罪还有蔓延之势,司法、行政执法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案件和人员大量存在,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也大量存在违法犯罪现象。

此致

敬礼!

汇报人:本站。

xx年8月3日。

敬爱的党组织:

经党组织批准,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心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从那天起,我知道自己肩上了责任重了很多,从此,我更加严格的从各个方面要求自己,加强对政治思想的学习,对于工作和学习也努力做到最好。现预备期已满,于是我递交转正申请,请党支部考虑我的申请。

当我如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感觉最多的便是那一份荣誉。而后经过不断的学习,我越来越感受到一份责任----学生党员的责任。这一年以来,我在党组织的关心、教导和帮助下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在支部感受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们从只有几个人的集体发展壮大到现在,一步步走来,感触最多的是觉得自己慢慢变得懂事成熟了,特别是责任心上的成长。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这使我充分的感受到了我们党支部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感受到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及先进性,同时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党员的神圣和光荣。现在回顾这一年来预备期中自己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的情况,感觉相对于一年前,自己努力了,也收获了,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待党组织的高度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与日俱增,只想尽到自己的力量为这个大家庭做点什么。始终记得“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观念,针对党支部给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在保持自己一些好的方面的同时,也对那些不足下决心改正,希望能全面的发展自己,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为了让党组织更好的了解自己在这一年的努力和取得的收获,下面将重点针对这几方面对自几这一年预备期的情况作一下汇报。

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党,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首先要做得便是了解党,所以虽然加人了中国共产党,但是党建的学习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这些带领中国人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理论思想,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必须贯穿于脑海中的,而关于党的历史、党的宗旨、党的组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则是每一个*党员必须熟记于心的。因为深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所以我在这方面加强学习,逐渐的改变了最初对党的简单认识。这些仅仅是对党性知识的学习,要深入的了解党,我知道这些远远不够,身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可以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多关注时事大事,学习并贯穿实行党的重大决策。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党员,不断的从他们身上汲取自己所欠缺的精神,不断的改进自己,这也是我一直不断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学生,最基本的是学习,而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首先自己的学习要好,才能带动其他人更好的学习,才能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在学习上做到上课集中精力,提高听课效率,学习时全神贯注,课后注重复习,并取得了大一大二班级第一的成绩,活得院级一等奖学金并被评为大学生标兵。但我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没有骄傲和自满,除了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增强专业素养之外,还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广泛阅读大量书籍,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视野。如果只是注重自己的学习,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话,不但把自己和其他同学隔离开来了,而且也起不到任何带头作用,所以平时我不只注重自己的学习,还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学,因为学习氛围对于一个班级是很重要的,学习氛围浓了,班级的整体水平才能提高。我喜欢喝同学之间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互相学习,也是加强沟通的一种方式。自己也清楚地明白这与党组织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也相信在党组织的继续教育下,自己会更加的努力,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会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

在生活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我坚信,习惯可以造就性格,一个好的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的生活原则是,将工作,学习,娱乐,休息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忙乱却什么都没做好。我喜欢有条不紊的生活,每天给自己定下一点目标,努力朝着目标去做,想想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好了,什么地方没做好,给自己一点鼓励或者批评,这样的生活充实且满足。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要全心全意的为同学做实事,大二虽然我没有担任班干部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对班级就没有责任了,身为班级的一份子,我积极地配合班导师和班委的日常工作。在尽自己的力量服务于班级同学的时候,我始终不忘我们在支部的责任,在班级担任入党联系人时,我努力做好同学和班导之间的桥梁作用,减轻一点班导的负担,也想尽力带好一个班。因为我们的专业都是男生居多的,虽然我不能做到去查寝什么的,可是我经常找他们聊天,了解一下班级的现状及问题,也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尽量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面的问题。

当然,这一年还留给我一些缺点和不足.首先,在思想上,与党员的标准之间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去贯穿党的思想,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其次是自信心还需要锻炼,虽然这一年里我多参加活动,多上台讲话,多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可是有时候依然会很紧张,说明我的自信心还不够,还不能做到遇事不慌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我有信心更有决心,我可以改掉不自信的毛病。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风雨兼程;既然行走在前进的路上,就只能无惧无畏,勇往直前。心中有一个神圣而庄严的使命,不论前面的路是平坦顺利,还是坎坷崎岖,自己都会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时刻要求和检验自己。

以上是我的转正申请,我热切地希望早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再次恳请党组织考虑我的申请。

此致

敬礼!

汇报人:本站。

xx年8月3日。

法治思想培训总结

20xx年街道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这一有利契机,紧紧围绕“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宣传主题,从服务于街道工作大局出发,切实贴近街道民主法制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际,开展了宪法讲座,法律咨询和送法进社区等一系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干群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推动街道民主法制建设。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有关部门精心组织,认真实施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今年法制宣传内容要围绕今年宣传主题选择群众需要,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法律知识作为宣传重点,在宣传方式上选择群众最方便、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到点面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社区、机关、学校、企业、街道司法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及街道党工委的要求,制定本年法制宣传日工作安排。

一是我们组织全体街道和社区干部学习《宪法》和《依法行政条例》;二是在十一月份,司法所下发了关于开展12、4法制宣传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三是在居委会院内,设立法制宣传站,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散发宣传资料近200份,法律书籍40本。四是在街道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3条。五是结合年底低保工作核查工作,在居民中宣传有关文件,使广大居民了解有关规定,从而积极主动配合社区做好核查工作。六是配合污染源普查,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宣传,增强了广大居民环保意识,树立了人人维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通过宣传活动,使领导干部依法正确行使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用用,使广大群众正确行使的公民的.权力、履行好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基本法律知识,遵纪守法,努力学习逐步培养法律素质。

荀子的法治思想

摘要:荀子是从儒家转向法家的过渡性思想家,反映其思想的作品《荀子》也渗透着法家的思想。

在春秋战国的时代,社会“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严重,荀子推崇“礼”的制度,同时加入“法制”的元素,树立“法”的严肃和威慑力,彰显公正明察的法制规范。

关键词:《荀子》;法治思想;礼法结合;严肃威信;公正严明。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大师,他着重发挥孔子的“礼”,主张礼、法并重,既主张尊王之道,举贤能,又主张法后王,讲礼法。

荀子是从儒家转向法家的过渡性思想家,反映其思想的作品《荀子》也渗透着法家的思想。

在春秋战国的时代,伴随着激烈的政治、军事、外交的斗争,感受到社会“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荀子进一步推崇“礼”的制度,同时加入“法制”的元素,对社会的'各方面提出法治融入礼制的想法。

一、在政治上,“礼”“法”相结合。

荀子曾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天论》)“礼”和“法”同是一种制度,一种秩序,二者的施用本有异曲同工之效,因此荀子将“礼”和“法”二者相结合。

《荀子·王霸》中“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譬之犹权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意思为国家没有礼制,就治理不好。

礼制之所以能治理国家,好比权衡能秤量轻重一样,好像绳墨对于曲直,规矩对于方圆。

礼制设置之后,人们就没有不相信的。

《荀子·成相》中“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意思为治国的根本是礼义和刑罚。

君子修身、百姓安宁。

张扬美德、谨慎地使用刑罚,国家就能安定,四海之内都太平。

荀子认为礼义法制,明德慎罚,是当时所能实现的理想的政治。

“今当试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下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也。”(《荀子·性恶》)要想保证人类的生存,必须要有社会管理,而社会则必须持守德礼政刑的规范准则。

荀子以礼制比作权衡、绳墨、规矩,以正人的行为。

由此能看出荀子将法制引入礼制,使礼治带有强制的性质。

孔孟的“礼”的思想重于在道德教化的基础上,用仁义道德来说教,没有强制的要求;而荀子的“礼”的思想则不仅停留在思想道德的教化,更重要的是法制的强制性,表现为人们必须做到“礼”的要求。

孔子曾说,外在强制性的政令和法律,能够使民众免于违法犯罪,但却不能使民众形成知耻向善的道德意识;而荀子继承儒家重视德治的思想,但也强调法治的作用,认为德治与法治是社会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法,称之为“隆礼”与“重法”。

荀子在政治方面,强调“法”对于“礼”的重要性,并且指出“法”的强制性能规范“礼”的约束,使得人民的行为符合规范。

二、在军事上,强调“法”的严肃性和威信力。

“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荀子·议兵》)法制、政令,要严肃而威重;庆赏、刑罚,要坚定有信用。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君道》)在军事管理上,荀子要求在公正诚信的基础上执行法律,树立起法律在民众的威严和信度,增加法律的严肃性和威慑力,这样才有效地发挥法制在治理军队、国家的作用。

《荀子·议兵》中“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

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顺命为上,有功次之。

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其罪惟均。”由此谈到军队中的纪律,作为将军,宁死也要听从鼓声;驾车的,宁死也不能放松手里的缰绳;百吏用生命殉自己的职务,士大夫死在自己的队伍里。

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就退却。

服从命令是上等,有功劳在此等。

命令不要进兵而进兵,和命令不要退兵而退兵一样。

他们的额罪过完全相等。

在军队的建设上,荀子认为,治军不仅要重视具体的战略战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把礼义作为军队建设的根本,加强对士兵的礼义和法制教育,从而统一军队纪律,规范士兵行为。

特别强调治军要重视军队纪律的建设,认为强大的军队,必须是一支纪律严明、集中统一的军队。

主张军队要做到号令严明,赏罚分明,保证军队绝对服从君主的领导和指挥,绝对不允许出现大权旁落的现象。

可以看出荀子对于军队的管理,体现出严格的纪律性,行为要规范,奖惩要有根据,“法”在军事的体现是严谨和严肃的。

三、在法律制度上,公正明察、刑罚相当。

“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法制是治理国家的开端。

荀子充分地认识到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主张为政要制定和公布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在社会治理中,君主不可以依据自己的主观意志执法,更不可随意更改法律。

在《荀子·成相》“臣谨循,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以治天下,后世法之,成律贯。”意思为,臣下谨慎地遵循法令,君主掌握变更法制的权力。

公正明察,原则不能扰乱,以此治理天下,后世的君主都效法它,成为规范,世代相传。

由此能够得出,君主有改变法律的权力,但应该让它变得公正明察,让所有人都依照法律规范来做事,使得法律留传后世。

法律制定规范,违反了法律就要受到一定的刑罚,而荀子认为“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意思为刑罚与罪行相当,国家就平治;刑罚与罪行不相当,国家就混乱。

刑罚适度,是治世的标志之一,也是治世的保证。

他指出,实施控制管理,必须以人的具体行为为依据,做到赏罚分明,公正无私。

赏多而过分,则恶人就会得到不应得的利益;罚多而过分,则善人就会得到不应得的伤害。

“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荀子·君子》)刑罚和罪行相当,法律才有威信,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也才能起到惩罚扬善的作用。

做到赏罚分明,事物就能互相协调,事情变化就能得到恰当的处理,进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境界。

荀子多方面的治国方略都渗透着法制的思想,是儒家从孔孟以来较大的突破。

受到荀子法制的思想影响,荀子的学生韩非子、李斯成为了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荀子的法治思想是对儒家“礼”的发展,将“法”融入“礼”中,让“礼”能够规范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法”的制约,对国家、百姓起到严格制约,使国家有序的发展。

法治思想培训总结

我院为了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法律法规掌握和应用能力,在工作中很好的应用法律法规的武器来保护病人,保护自己,更好的`、更有效的完成本职工作,医教科组织职能科室和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法律法规的讲解和学习,从而提高了临床医师们的法制观念,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学习的内容有:

(1)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及处理程序;

(2)《处方管理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5)法律法规(医疗核心制度的考核);

此次培训参加人数245人,需要考核的人数是270人,(值班人员除外)此次培训达到90%以上,使培训人员提高了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从诸多方面得到了启迪,此次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培训合格率达到了100%。

良好的效果。培训合格率达到了100%。

***法治思想研讨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法治思想是马克思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坚持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党的******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的坚强领导”。在***法治思想中,“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决定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的首要问题。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在、命脉所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定海神针”,是“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它不仅是我国宪法确认的根本领导制度,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我国宪法确认了“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序言、宪法第1条和第5条关于中国***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规定,共同构成了“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这一指导原则的宪法内涵。“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宪法规定明确了党的领导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内在统一的联系,从我国根本制度必备构成要素的角度确认了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具体到全面依法治国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维护党的权威,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贯穿到全面依法治国各环节各方面,就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原则。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中国道路”历史经验在法治建设领域的体现。******指出,“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法治建设才能取得成功。在百年党史的历史纵深感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根基。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执政再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跨越,集中体现为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党领导法治建设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下找到的正确道路。这条法治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理论底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法治建设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法治思想科学分析了法治和国家治理、法治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提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事关党执政兴国的全局。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坚持用法治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我们党执政70多年的实践证明,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衰。只有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巩固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才能为党和国家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特别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法治思想培训总结

为常态化开展好“冬季法治大培训”工作,六十九团党委多措并举推进“冬季法治大培训”取得实效。

一是提升课程针对性。为进一步提升六十九团“冬季法治大培训”课程吸引力,为职工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法律知识,在第一期培训班结束之际,采取向参训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建议,给课程打分等方式,适时在第二期培训班调整课程,增强课程针对性,及时回应职工群众最渴望最迫切的法治需求,确保职工群众对“冬季法治大培训”的内容感兴趣、学法用得上。

二是营造氛围激发主动性。在各个班级建立学习园地,统一制作学习宣传展板,公开培训课程,公开学员名单,公开学习心得,选取班级班委,建立红黑榜,进一步激发广大学员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从而更好激发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增强学员参与性。为加深课堂教学的理解能力,编创《民法典》顺口溜,通过一问一答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参训学员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加深学员的理解程度。

四是加强指导检查,强化班级管理规范性。成立由团纪委、政法办、司法所组成的'“冬季法治大培训”指导检查组对授课教师到位情况、学员参训率、课程质量进行适时检查指导,确保“冬季法治大培训”工作有序规范推进。本周共计开展检查指导3次,印发专报3期。

截止目前,六十九团第二期“冬季法治大培训”新开班5个,覆盖职工群众、连队两委、联户长、网格长共150人。

为激发“群众法治大培训”参训学员学习积极性,努力营造职工主动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近日,六十九团举行第二期第一周“群众法治大培训”周总结暨表彰会。

表彰会上,团政法办副主任卢雪玲、司法所所长蒙克那生分别为本周学法积极分子陈萍、渠玉春颁发奖品。同时嘱咐他们“你们是全团职工群众学习的榜样,希望你们继续做表率,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职工群众比学争先”。

团政法办副主任卢雪玲说:“我们就是要通过以奖促学的方式让广大职工群众主动参与、积极学习,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更好地增收致富。这样的表彰活动我们今后还会继续举办”。同时,团司法所所长蒙克那生对本周授课教师到位情况、教学质量、学员参训率等情况进行通报说明。

平法治思想心得体会

平法治思想是指国家法治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理论观念,旨在通过法律的公正、公平、公开来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平法治思想的实施,积极推动法治建设,给予了我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法律的作用和价值,体会到了平法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深深感受到平法治给予人民的保障和安全感。下面我将从法律平等、法治公正、法治权威、法治保障、法治教育等五个方面,谈一下我对平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

首先,平法治思想强调的是法律的平等。平等是法治社会的基石,也是法律公信力的源泉。在平法治的指导下,法律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社会地位、财富交情的高低,法律都应该公正维护每个人的权益。在过去,不少人常常认为法律只是一个束缚自由的工具,但是在我逐渐了解平法治思想后,我深刻认识到法律不仅是保护人民权益的利器,更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其次,平法治思想强调的是法治的公正。公正是法治社会的灵魂,也是法律权威的基石。法律的公正体现在对案件的审理中,不论当事人的身份和背景如何,法官都必须依法判断,让审判结果公正公平。正是因为法律的公正,才能保障人民的权益,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公正待遇。而这种公正正是平法治思想的要求,也是法治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

再次,平法治思想强调的是法治的权威。权威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也是法律实施的前提。权威必须以法治为支撑,法律的权威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过去,法律的权威常常因为一些不法之徒的阻挠而受损,但是随着平法治思想的深入推进,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感不断增加,法治的权威也日益加强。正是因为法律权威的提高,才能让诚信守法成为社会的共识,让法治成为社会的风尚。

再者,平法治思想强调的是法治的保障。保障是法治社会的目的,也是法律所追求的。法治保障的核心是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需要法律的有效实施和运行,需要司法机关的公正执法,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守法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只有通过法治的保障,才能实现人民的幸福安全,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最后,平法治思想强调的是法治的教育。法治教育是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环境的重要手段。在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不断加强法治教育的力度,致力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加强公民对法律的认识和遵守。这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法治的社会氛围,更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

综上所述,平法治思想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平法治思想涌现出了无数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了平法治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我深感法律的公正与平等,独立和权威,公正审判,及时公开等原则的力量。同时我也认识到只有坚持平法治思想,才能不断推动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唯有坚定不移地依法治国,才能使我国的法治建设深入人心,让人民共享法治带来的福祉。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

x月26日,在弋阳县教师进修学校我有幸参加了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上午,我们观看了朱xx部长的视频,让我们充分认识三科教材的重大意义。下午,我们聆听了弋阳二小骆帅老师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精辟解读,收获颇多,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明确了今后教学中要正确、全面解读教材,结合实际情境,灵活运用教材,让农村的孩子们在品德方面同样不落人后。

一、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经验。

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书本学习,而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向生活学习,包括生活的三个时间维度: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本册教材中有很多环节,请学生讲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或者分享他过去的生活情境。这样的设计不是只为了导课的需要,也不只是因为从已有经验出发而更好理解。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取有道德价值的内容,学会将“回望”作为向生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使其在不知如何、不知对错时,能想一想自己过去的经验、同学的经验,从中找到当下的出路。这是一种生活的反刍,而道德意义,就是在这种生活的反刍与回味中呈现在学生的心中。如:教材中有很多现场的生活体验,就是引导学生向当下生活学习的设计。教材中还有一些设计,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前或某个课程的结尾,引导学生规划与设计未来,这是一种未来生活的教育。

向过去的.生活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当下儿童的道德困惑或问题,是为了对美好的未来的憧憬。道德的意义,就是这样在儿童对生活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反思、学习和向往中呈现与绽放出来的。

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领悟。

低年段儿童还没形成自觉的生活反思意识,在生活情境中对道德意义的即时性理解与领悟还有待形成。因此,教材通过“活动栏”“辨析栏”“讨论栏”等多样的活动栏目,设计了很多现场体验活动。目的是通过典型活动的设计,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在活动中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与能力。如:本册第1课中的装书包活动,第6课的《神秘的指挥》,第9课的《开个玩具交流会》,第10课《食物的诉说》,第16课的《新心愿》等活动环节的设计,都是引导儿童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意义。

在学习了有关法律知识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凭职业道德、凭良心。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师要面向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部分人,歧视另一部分人。对于优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学法过程中,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特别作为一个班主任更应该对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和学生们主动沟通,谈谈学生在生活中的困难或疑惑不解的问题。对学生能够善于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知道是非对错。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过程,能比较好的完成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

对于教师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师德学习,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在《教师法》中,这两点是教师的为师之本。平日里要主动多参加培训和业务学习,多向优秀教师和老教师请教他们的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多听一下优秀教师的课,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

x月24日,在潘南小学参加了以“提升学生思辨力”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研修活动。在本次研修活动中,三位老师针对《我是一张纸》这堂课进行了现场讲课展示,令我印象深刻。

三位教师都以“我是一张纸”的角度出发,围绕“浪费”与“节约”两个主题,启发学生展开思维想象,体会浪费纸对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引导学生领悟节约的重要性。那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呢?巩革老师在一开始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纸的苦与乐。通过出示生活中出现的大量浪费纸张的`现象,让学生思考该现象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再通过一组组数量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到即使每一个人只浪费一张纸,对这个社会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后半堂课中,巩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对“纸”说的话,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自由感悟,将本节课所思所想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生活当中做到真正的节约与利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德法课真实的价值,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如果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就能够促进其思维品质和语言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本着为学生发展的思想,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地设计有价值、贴近现实的思辨话题,引导学生针对思辨话题进行真诚地、有效地交流与对话。我相信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一定会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法治思想心得体会

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能让人该过自新,要是盗贼、人犯,从小接受过法制教育,有着满心道德,那他们还会成为罪犯吗?由此说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觉得学好法制教育就是学会做人,就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教会我们遵守守则,小学生要遵守《小学是守则》,员工要遵守公司条例,而每个公民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正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它教会我们不要迷恋电子游戏机,不吸烟,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电子游戏会让我们成绩下降,也浪费金钱;吸烟喝酒有害身体,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为。它还教我们怎样防火与自救,城市不能随便放鞭炮等等所以,我们要认真学好法制教育,做个有文化、讲文明的国之栋梁。犯罪,犯法它们是兄弟?不,不是。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语。

犯法,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的一件事。

而犯罪呢!它是一颗长满刺的`玫瑰,美丽诱人,但是会让我们流血流泪。

不要自以为是地说:“我们是未成年人,犯罪没有关系。”在此,我要严肃地告诉你:“不,你说错了。18周岁以下的我们是不能犯这5种罪的:杀人、放火、抢劫、投毒、故意伤害造成他人重伤。”

不也不要满不在乎地说:“我一定不会做这些事情。”因为,就拿我们认为离我们最遥远的投毒来说吧。

曾经有多少人这么认为过:毒品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能抵制它,那写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坚强的人。但是,又有多少这么认为过的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中呢?不要认为它离我们遥远,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呀。说不定,在无意中,毒品已经走进你的生活。

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法治思想

法治思想是一种高度重视法律的权威性和规范性的思想理论体系。它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和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在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法治思想的重要性和优势。通过遵守法律、研究法律并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我深切体会到法治的重要作用和法律对于社会的价值。这篇文章将从个人经历和对法治思想的理解出发,论述法治思想的重要性,法治的优势,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作用。

从小到大,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底线,也是保障公民权益的基石。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始终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权益和自己的义务。当我遇到争议时,我会寻求法律的帮助和保护。法治给予了每个人公平公正的待遇,保护了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法治思想使我明白,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我们才能够和平安居乐业,才能享受社会的资源和福利。

第二段:法治的优势。

法治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保护个人权益,促进公平正义。在法治的指导下,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或其他背景。法律对每个人都是客观的,公正的。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法治还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通过依法处理冲突和纠纷,法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保证了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防止了滥用权力,打击了腐败行为。法治还提供了一个可预测的环境,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和信心,使人民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和社会。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深切感受到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在课堂上,我学习了各种法律法规,深入研究了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思想。通过解析法律案例和参与模拟法庭的辩论,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法治思想的内涵和实质。此外,我还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习了法治的具体应用。例如,在一次实习中,我见证了一位违法行为者依法受到制裁的过程,这让我更加坚信法治的力量。通过真实的实践体验,我深切感受到法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四段:发挥法治作用的建议。

要更好地发挥法治的作用,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法律的学习和研究。只有深入了解法律才能更好地知道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其次,我们要守法并引导他人守法。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以身作则,遵守法律,帮助他人了解法律,传播法治思想。最后,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揭露违法行为,保障公众利益。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法治作用,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

第五段:总结。

法治思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它给予了每个人公正公平的待遇和保护,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深切感受到法治思想的重要性和优势,并且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法治思想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

法治思想

法治思想是指通过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实现国家治理的一种理念和体系。近年来,我深入学习和理解了法治思想,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和深刻含义。在实践中,我不仅充分感受到法治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变化,还深刻体会到了个人在法治中的责任和角色。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思考和感悟,就法治思想给我带来的启示和心得体会进行阐述。

法治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代表的是民主、公正、平等和人权的尊重。法治让社会更加有序,为人民提供了稳定和安全的生活环境。通过坚持法治思想,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就。在我看来,法治思想是构建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基石,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提高公平正义,保护民众权益,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学习与领悟法治思想,让我认识到法律不仅仅是权威的象征,更应当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自觉遵循。法律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约束,是规范行为的准则,它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治思想启示我要遵守法律,做到知法守法,尊重法律的权威性和实施力。同时,法治思想也提醒我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善于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知识解决问题,为自己和他人争取合法权益。

第四段:个人在法治中的责任和角色。

作为普通社会成员,我认识到法治思想赋予了每个人一定的责任和角色。在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当守法守纪,不得违法乱纪。作为公民,我要积极参与和支持法治建设,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关注重大法治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我也要注重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树立和践行法治意识。只有每个人都切实履行自己的法治责任,才能共同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第五段:对未来的思考。

法治思想启示了我对未来的思考。在全球化进程和社会变革的形势下,我深知法治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为实现公正、平等、民主的法治社会而不懈努力。我将继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素养,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为法治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将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践行法治精神,做到自觉守法守纪,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利益意识。

总结:

通过对法治思想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法治的重要性和作用。法治思想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每个人应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将继续坚持法治思想,践行法治意识,为构建和谐、公正、稳定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法治建设中来,共同实现法治社会的中国梦。

《诗经》蕴含的法治思想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中国文学、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六经之一的《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中国文学、文化产生着深远影响。《诗经》从采集、编纂到最终定型成今传本《诗经》,经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的历史。这些诗歌的集结成册,流传成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是经过了编纂者特定文献观、文学观的选择的,并对后世“诗”这种范式的确立和结集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诗经》表明了编纂者选择的是全方面反映整个时代的诗歌文献。在这样的文献观的指导下,诗经得以全方面放映整个时代的面貌,也因此给后代的“诗”及文献的选择确定了范式上的标准。

《诗经》作品来源于周代采诗的制度。这种派专人到各地采诗的制度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有晋师旷引《夏书》“道人以木铎徇于路”,指的就是采诗。《汉书•食货志》中亦称:“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正因为这种渊源流传的采诗制度,许多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作品才得以收入《诗经》中。《礼记•王制》中云:“天子五年一巡狩,觐诸侯,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王制》说巡狩之礼曰:‘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俗’。故知武王巡狩,得二《南》之诗也。”这说明二《南》之诗采集的.由来;“武王偏陈诸国之诗,非特六州而已。而此二《南》之《风》,独有二公之化,故知六州得二公之德教风化尤为纯,故独取其诗,付属之太师之官。”这又说明了二《南》之诗储存的由来。

同时,《诗经》的作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如《小雅•节南山》为家父所作;《小雅•巷伯》为孟子所作;《大雅•嵩高》和《民》为尹吉普所作;《尚书•金滕》称《豳风•鸱》为周公所作、《左传•闵公二年》称《风•载驰》为许穆夫人所作、《国语•楚语》称《小雅•抑》为卫武公所作等。由此可见采诗制度是为了适应“观民风”的政治需要。

《诗经》的卓越成就,亦体现在作品中所反映的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多样性、广泛性及深刻性上。《诗经》中主要篇章及所显示的思想内容,可归纳为:民间情歌及劳动歌诗、公卿大夫的政治理想诗及政治讽喻诗、太师乐工演奏的歌颂周民族先祖的颂诗。这些诗篇从各个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反应着历史的现实,寄托着周代开国时的政治理想,展示着当时的社会矛盾的同时,也记录着这五百年间的社会风尚和制度文物,可谓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孔子言诵《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司马迁也认为诵《诗》可以“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史记•太史公自序》)。班固在论述天下郡国物产及风俗时,时常引《诗》为证。由此足见,《诗经》代表着中华民族两千五百余年前保存于国家、掌握于太师、流行于社区的诗歌创造。

《诗经》的形式表明,“诗”必须是能反映生活的。

《诗经》中所选择的诗歌能广泛地反映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这对后世产生了一个重要影响:“诗”必须是要反映一定的生活的,或是表现为个人对自我生活体验而出的情感,或是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孔子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此后,《诗经》的“观”的功能,就对此后诗歌文学产生了标准型的影响:诗歌用以表达诗人之志,以及用以表现社会现象,以观风俗,行教化,诗歌当先具备“箴谏”、“美刺”的社会功用,其次才是文学审美作用。

其次,《诗经》的选择表明文献的选择的第一要义是:选择最优秀的作品。采诗所得之诗必定不止三百零五首,但流传于世的“经”中唯有这些数目的诗。这表命,《诗经》的编纂者有着严谨的文献观念:只有优秀的作品才能选择入册。先秦时期的诗歌,不少是不具备文学性的,较接近于原始的形态的,如《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礼记•郊特牲》中的《蜡辞》等。但《诗经》中所选择的许多诗歌具有文学美,摆脱了原来的“鄙俗”样式,展示着成为“经典”的卓越之处。这种文献选择观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选择最优秀的作品,成为了后世文献选择的普遍标准和规律。同时,《诗经》的选择还表明,文献的选择必须全面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诗经》展现了当时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多样性、广泛性及深刻性,这对此后的文献、文集选择产生了范式性的作用:文献、文集的选择必须全面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狭隘的、数目屈指可数的断章。

《诗经》表明了编纂者的文学标准及取舍价值标准,表明了编纂者的重视文学的功用性,并对后世“诗”的文学性产生着巨大影响。

《诗经》中作品是按演唱顺序排列的,用以表现“礼”

西周之诗的排列与先秦时期礼仪上的演唱顺序是一致的。《国语•鲁语下》及《左传•襄公四年》中载:鲁国叔孙豹出使晋国时,晋国为欢迎他的到来,首先演唱的是《文王》之三,即《大雅》中的前三篇:《文王》、《大明》、《绵》。《国语•鲁语下》载:“夫歌《文王》、《大明》、《绵》,则两君相见之乐也,皆昭令德以合好也,皆非使臣之所闻也。”之后,晋国为叔孙豹演唱的第二组歌诗与《小雅》顺序也一致,分别是《鹿鸣》、《四牡》以及《皇皇者华》。叔孙豹直到听完《皇皇者华》才答谢道:“夫《鹿鸣》,君之所以嘉先君之好也,敢不拜嘉!《四牡》,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诹谋度徇,必咨于周,敢不拜教!”《鹿鸣》、《四牡》和《皇皇者华》是当时诸侯燕礼、大夫、士乡饮酒礼中演唱的一组歌诗,具体记载于《仪礼》。另据《仪礼》记载,在这些礼仪场合中还需要演唱《鱼丽》、《南有嘉鱼》以及《南山有台》,这三首歌诗在《小雅》中的排列顺序也与演唱顺序完全一致。

《诗经》蕴含的法治思想

设问,它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设问是深入的阶梯,是触发的引言,是觉悟的契机。设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功的关键。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提问的语言艺术,还要讲求所提的问题要蕴含创新思想。教师的每一个高质量设问,就会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为此,教师要在“提问的艺术殿堂”里进行潜心修养。设计的问题要蕴含创新思想,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匣门,激起学生求知的浪花。只有这样,教师的设问才会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有利于展开想象翅膀;有利于教师渗透德育;有利于启迪求异思维。

一、设问要蕴含创新思想,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知识,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创新因素,精心设计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颐和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句话中的‘滑’字能否换成‘划船’的‘划’字?为什么?”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与争辩,而且学生通过换词比较的方法,不仅理解了“滑”与“划”的区别,还深刻地体会到了“滑”字用得确切巧妙,它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湖面如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这样提问:“作者在这句话中用这个‘滑’字有什么好处?”就不会取得这样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问要蕴含创新思想,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去思考。”教师的精心设问,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蕴含创新思想的问题,这才能起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我抓住了文中的两个“矛盾”,精心设问:“‘焦急’和‘耐心’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在等待灵车时的心情怎么既是焦急,又是耐心呢?这里矛盾吗?”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我问:“指挥是有声音的,为什么说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无声’和‘指挥’搭配在一起,得当吗?”在教学实践中,我捕捉教材中貌似矛盾或不得当的地方,精心设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正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的特点,貌似矛盾,实则统一。教师以设问引发矛盾,激起学生思考与争辩、求得理解、消除矛盾。由于教师精心设问,不仅使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内容,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设问要蕴含创新思想,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

教育专家袁微子指出: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动脑筋,如何自己探索,如何自己运动。这一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精心地设问上,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学习。教学《新型玻璃》这课后,我这样设问:“我们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五种新型玻璃为什么能防盗、夹丝、变色、吸热、消音?”我相机引导学生从课外书中寻找答案。第二天,学生捧着一本本课外书告诉老师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教师的精心设问,激起了学生心中好奇的涟漪,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这种探索精神正是学生创新力发展的基础。

四、设问要蕴含创新思想、有利于展开想象翅膀。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教师精心地设问,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后,教师设问:“南郭先生偷偷地逃走以后,他会做些什么?他生活得怎样?”这一问,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已有知识储备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教学中,教师通过课文情节的假设和延伸来唤起了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正因如此,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五、设问要蕴含创新思想,有利于教师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有目的地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精彩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感情来陶冶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通过教师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对情节进行剖析,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在学习第五部分时,我这样设问:“五壮士面对着敌人的重重包围,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他们真的胜利了吗?”这一精心设问,激发了学生的讨论。有的说:“他们胜利了,因为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有的说:“他们没有胜利,因为他们被敌人包围了,无路可走。”……这时,我引导学生再读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问:“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学生在反复读书的基础上,领悟到了五壮士以牺牲作为代价,胜利地完成了这次掩护任务,领悟到五壮士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只有党和人民。此时,学生立刻产生了对五壮士的崇敬和怀念之情。由此可见,教师精心设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激起感情的波澜,而学生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六、设问要蕴含创新思想,有利于启迪求异思维。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每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求异的火花,并积极助燃,这样既能增进学生的钻研兴趣,又鼓励了学生探索精神,还启迪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教学《跳水》一课,在学习第四部分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非常危险,你有什么好办法救孩子呢?”学生纷纷要求发言,有的说:“用帆布张开,让孩子跳向帆布。”有的说:“让水手爬上去救孩子。”有的说:“请直升飞机救援。”……此时,我引导学生再读书,让学生通过深入理解课文,认识到让孩子跳水,是使孩子转危为安的最好办法。学生的讨论并没有结束,我相机设问:“如果孩子不跳水,放弃了这唯一的生路,船长会不会开枪呢?”这一问,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在讨论问题时,情绪热烈,兴趣盎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创新愿望和兴趣,由此可见,通过教师精心设问,并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递向思维,提倡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兴趣,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要想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那么教师要先具备创新意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并且使提问蕴含创新思想,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思考、探索,对其进行品德教育及求异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