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论文字(汇总21篇)

时间:2024-02-03 11:27:07 作者:琉璃 毕业论文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作品中的经典篇章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样本,希望可以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小城镇建设农村论文

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年,改革到今天,中国农业与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态化、科学化的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通过新型小城镇建设,在吸引农业人口转移的同时,必然带来农村土地管理方式的变革,进而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变革。

1.基础设施投资。

主要用于城镇道路和交通、通讯、内河治理、供水、供气、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公共场所等设施的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到新型小城建设的规模和承载能力。

2.公共服务保障。

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这部分支出是乡镇财政支出的核心部分,直接体现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主要内涵和小城镇建设的质量。

3.扶持产业发展。

主要是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税式支出、财政贴息、研发补贴、人才引进补贴、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这项支出既关系到新型小城镇能否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关系到乡镇财政能否处理好财政与经济关系的重要问题。

4.带动“三农”发展。

新型小城镇建设必然产生对“三农”的多方面需求,自然带动“三农”的发展,但新型小城镇发展速度超过了“三农”发展的速度,小城镇建设目标也难以实现。为此,乡镇财政在支持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科技推广、农民培训、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5.财政管理创新。

传统的乡镇财政为生产型财政,后又转向吃饭财政,公共财政的作用发挥不足,财政管理不规范,管理手段落后。新型小城镇建设使得乡镇财政收支规模、支出范围、支出项目将发生变化,公共财政的特征更加明显,预算更加规范,管理更加严格,法制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将成为乡镇财政管理新特点。

1.财力紧张。

当前乡镇财政困难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具体表现:一是财政的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乡镇工业不发达,商业规模较小,税源少且不充裕。二是现行非税收入极其有限,国家规范收费之后,乡镇原有的收费项目所剩无几。三是营业税提高起征点和大部分企业营改增后,现行分税制体制下,乡镇财政收入下降。四是乡镇政府无权发行城镇建设债券。

2.刚性支出。

一是保吃饭的压力。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尽管收入不高,但对财政来说仍然是一项刚性的首要支出和沉重压力,养人支出目前仍占乡镇财政支出的70%左右。二是乡镇基础设施落后,维修改造、扩建、配套任务繁重,财政无力承担,拖欠工程款在乡镇是一种普遍现象。三是公共服务支出不断增长,财政处于低水平保障,甚至难以保障。

3.政策缺陷。

一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土地政策的红利基本上被大中城市所独享,土地财政成为城市财政的主要特征。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基本上是挤占乡镇非农业用地,在国家更加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今天,新兴城镇用地也随之纳入严控之中,大量的土地收益将成为历史,土地非税收入在新型小城镇建设中将看不到优势。二是国家对“三农”的支持,仅限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上,而对农业人口转移中所发生的费用并没有纳入显性支出之中,农民享受不到市民化待遇,如低保、失业等支出,增加了农民改变身份的风险,抑制了农业人口的转移。三是农村土地难以实现流转,农民没有改变身份的本钱,城市人口回流农村又受到农村房屋产权转移的限制,城里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资金相互融通的渠道没有打开,导致新型城镇建设难以聚集农业人口。三是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下,乡镇财政很少获得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依据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乡镇财政自身无力解决新型小城镇化建设的财政压力问题。

4.理念僵化。

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小城镇建设出现“重口号、轻行动,重外延、轻内涵,重眼前招商、轻整体规划”的现象。小城镇建设中遗留下来环境欠账、生态欠账、公共服务欠账很多。近年来很多人片面认识“公共财政”,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没有有效发挥,财政与生产的关系几乎被割裂开来,开辟财源的意识淡薄,财政扶持支柱产业的杠杆作用几乎殆尽。

5.管理粗放。

由于乡镇发展落后,长期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新型小城镇建设也不例外。尽管近些年,包括乡镇财政部门在内的管理部门吸纳了部分大学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但特别优秀人才少见,长期扎根乡镇的干部不多。在产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才更是缺乏。乡镇人才的匮乏,导致各方面管理的粗放,严重影响了新型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质量。

1.财政部门积极参与新型小城建设规划制定。

新型小城镇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适应人的生存,是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但是在国家层面上具体的新型小城镇建设规划还没有出炉,地方层面上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小城镇建设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也未见头绪。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制定规划内的新型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是科学建设新型小城镇的前提。首先是确定重点建设的乡镇。对聚集人口潜力大、产业基础好、乡镇财政状况优的乡镇优先建设。特别是交通便利的县城与县城之间,辐射区域广、跨度长、流动人口多的乡镇,更要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在制定新型小城镇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中,财政部门必须作为主要部门参与制定。财政部门既要积极保障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公共支出,也要使新型小城镇建设控制在财政可承受的范围内。

2.加快创新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地方各级财政分得的蛋糕有多大,不仅取决于本级全口径的财政收入规模,更取决上级政府如何切割蛋糕。小城镇发展缓慢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下资本选票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国家的产业政策、生产要素政策、财政政策等,财政状况制约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了从财力上保障新型小城镇公共建设需要,应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实施更加有利于新型小城镇建设的中央、省、市、县和乡镇的分税制以及土地收入分成制度,扩大乡镇财政留成比例。必要时,对国家规划建设的非城市周边乡镇的新型小城镇实施分成比例倒置,土地收入全部留用(弥补近些年乡镇土地红利的流失),省级和市级规划的新型小城镇上缴的财政收入全部留用。只有通过让乡镇财政获得更多的可支配财力,才能保障新型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3.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

推进新型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加小城镇对农民转移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城镇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社会文化生活,增强基本生活设施和精神生活保障,提高农民进城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养老、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增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提高农民进城吸引力。为此,对困难乡镇应增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一是在保障社会保险和教育统筹的基础上,提高乡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失业补助的标准,实现乡镇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同等生存和生活待遇,确保社会保障资金按时足额补助到位,坚决消除拖欠、挪用现象。二是增加乡镇的财政专项补贴,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科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补助,改善乡镇公共服务落后状况,提高乡镇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缩小乡镇与城市的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绝大多数乡镇缺少具有本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垄断产业(电信、电力、石油、盐业等)又从乡镇掠走税收和高额垄断利润。在新型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中央、省、市财政应在预算单列新型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真正实现城市对乡镇的反哺,使为城市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实现本地化的安居乐业,真正解决农民工候鸟式的生活,实现社会的稳定。

4.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人口转移成本分摊机制。

在农业人口向新型小城镇转移过程中,城镇增容必然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压力,为此探索建立科学的农业人口转移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难题,**这个难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解放思想,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尝试用农民土地流转收入换入城安置费用。二是尝试农民住宅面向城市殷实富户开放流通,实现农民住房财产与城市居民收入的转换。三是农村土地在确保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面向城市资本开放,吸引更多的非农资金投入农业,既实现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维持国家粮油安全,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更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就地转换身份,或有能力进入新型城镇享受市民待遇。四是增加上级财政投入,对小城镇新安置农业人口实施补贴政策,缓解乡镇财政压力。五是设立农民在小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助政策、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等等,增加转换农民收入,自力更生承担进入新型小城镇的成本。

5.加大财政对乡镇特色支柱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推行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同时,财政应重点支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运输等体现乡镇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利用财政的税收政策、贴息政策、国家参股政策、补贴政策等,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要重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公用设施投资运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引致投资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私人资本投资于新型小城镇,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步伐,为新型小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6.实施乡镇人才引进的财政支持政策。

应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制定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借用人才的政策。有条件的乡镇应通过技术入股、住房补助、生活补助、创业基金等措施,吸引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创业人才。特别是回镇或来镇就业的大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生产者和劳动者,提升乡镇人口素质,为提升产业层级,实现乡镇产业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人口生态的整体协调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合理配置城镇建设用地论文

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中,区位因素是本文考察的重点,因此分别构建两个模型,其中模型1单纯考察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模型2将社会经济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同时引进区位变量。通过比较分析两个模型的统计结果,综合分析区位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见表4。

3.1总体样本分析。

社会经济变量后,区位因素仍然对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具备显著影响,反映了区位条件是制约或促进城镇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

模型2中,地带性和航空港差异的影响系数均在0.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其中,沿海和内陆的地带性差异具有显著正效应说明沿海地区城市的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和利用程度较高。沿海地区是具有相对优势的区位条件,能够为城市吸引更多的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城市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倾向于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而航空口岸反而呈显著负效应在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方面并不发挥积极的作用。

比较两个模型发现,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无论在显著性水平还是方向上的变化都不大,说明其影响稳定,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较高。要素投入方面,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均在显著性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城市的投资和劳动力规模能够明显影响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但在考虑区位因素前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土地经济产出的贡献程度有所变化。

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强烈的正效应反映出科技水平己成为现代经济中提高城市土地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经济度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反映了在公证、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城镇建设用地的资本价值表现得更彻底。外资呈显著正效应,说明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城市,投资者和经营者更倾向于用资本、技术投入等代替土地消耗,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产业结构的系数显著为正,体现出城市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越成熟,土地的利用越趋于集约和高效。人口集聚二元差异度与土地经济密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城乡人口密度的差距越大,土地的经济密度越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影响了城市土地的经济效益。

3.2沿海地区城市样本分析。

从全国尺度的分析可看出地带性和航空口岸区位差异对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十分显著。为考察微观区位因素的作用一以及不同地带城市土地效益的影响因素差别,下面对具有地带性差异的两类城市分别讨论。

对沿海地区样本城市的回归计算结果显示,在两个区位因素的影响中,航空口岸依然为负效应,但并不显著,表明航空区位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作用不如全国明显。而沿海城市中具有一类水陆口岸对土地高效利用的积极影响十分显著,这说明在沿海地区具有水陆口岸比具有航空口岸更能对城镇建设用地经济产出和集约利用程度产生积极作用。

比较全国和沿海两个尺度生产投入要素的影响,发现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影响都呈强正效应,说明资本和劳动要素对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十分稳定,要素投入对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效益有显著效果。

此外,沿海地区其他有显著影响的指标主要包括:城市科技水平、市场经济度和城市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仍然是沿海城市提高土地效益的重要促进因素,实现这种促进作用的关键在于优化二、三产业的结构,将先进的技术水平转化为生产力,作为经济要素投入城市生产。市场经济度的作用显著,反映了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政府干预、行业垄断等可能造成市场不灵活的因素,会对土地的经济密度产生影响。

与全国样本相比,沿海地区受外商投资的影响变得不显著,反映了沿海地区城市己形成整体上相对宽松的市场和投资环境,土地效益对外资的依赖性降低。人口集聚二元差异度与全国相比作用减弱,可能的解释是,沿海地区有大量经济快速发展的县级城市,这类人口集聚区的土地利用实际上己是城市用地属性,其经济产出也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促使这些地区人口二元差异对土地效益的影响弱化。

3.3内陆地区城市样本分析。

内陆地区城市的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影响依然呈显著正效应,进一步说明目前要素投入在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影响显著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市场经济度、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人口集聚差异度。其中,人口集聚二元差异的负面影响很大,从统计数据来看,内陆城市这一指标普遍较高,说明内陆城市具有较高的人口中心集中度,内陆地区大量的中小城市普遍存在除中心区外,其他县市缺乏产业支撑,无法吸引人口集聚的问题,土地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制于区域整体的发展水平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外商投资的影响较大,说明内地城镇建设用地效益的提高对外来资本的依赖较大。而由于我国预算内财政收支体系较为统一,所以在市场经济度指标的影响方面,沿海和内地没有体现出的明显差异。

区位因素方面,航空口岸依然表现为负效应,但与全国相比变得不明显。内地城市水陆口岸区位的影响并不显著,呈现微弱的正效应,结合内陆城市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可认为目前对于内陆地区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提高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不是对外沟通联系的区位因素,而在于提高城市的生产效率,从而增强区域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进而带动城市的工业化。

4结论和讨论。

城镇建设用地效益在不同区位条件的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全国层面,具有地带性和空港区位差异的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相差1/2左右。沿海地区具有水陆口岸城市的建设用地经济密度高出非口岸城市1/3空港城市约为非空港城市的1.5倍。内陆城市的区位差异相对较小。在土地效益的区位差异如此明显的基础上,城镇土地利用的引导策略与管理措施的制定应与城市的具体条件和发展阶段相适应。

沿海水陆口岸的区位影响显著;而内陆地区水陆口岸的区位优势有待发掘。全国层面,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地带性差异明显,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为显著正影响;沿海地区一类口岸城镇在沿海地区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内陆城市沿边、沿江甚至沿海口岸(如广西)的区位条件效果不明显,内陆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相一致。沿海口岸城市区位优势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样提高了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相比之下,内陆沿边城市的外部市场条件和自身发展环境都不优越,导致口岸的区位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航空口岸对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作用有待提高。具有一类航空口岸的城市,其口岸优势作用不明显,这体现出我国当前产业升级仍未能壮大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使得我国的航空口岸当前仍处于低级的客运和有限的货运服务层次,未能发挥出对经济的大幅带动作用。

生产要素投入、科技水平、市场环境是影响土地效益的主要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归纳起来反映的是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与我国大部分城市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是一致的。现阶段增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提高科技水平对提高我国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城市的土地效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所有城市共同面临的任务。宽松的市场环境也是实现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重要保证。

不同区位条件下,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受各因素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外商投资和人口集聚二元差异度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较不明显,而内陆城镇仍然受其深刻影响。这反映了城市发展阶段的差异:沿海地区的城市普遍己度过经济发展的启动阶段;而内陆城市的发展后劲尚未完全激发,城镇建设用地的潜力有待挖掘。因此,提高土地的经济密度,不同区位的城市着力点应各有侧重,内陆城市着重吸引经济要素的投入,启动经济发展引擎;沿海地区强调在巩固市场规模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承载能力。

小城镇建设农村论文

摘要: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发达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小城镇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一环。目前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环境问题,进入人们小城镇的生存权利、发展预期的还不确定,科学合理的多元投资机制还没形成,助长了小城镇“摊大饼”式建设用地。

中图分类号:f291文章编码。

小城镇建设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长远战略意义,从《中共中央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小城镇发展问题以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均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了根本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因此深入思考小城镇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对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大路径。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发达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小城镇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一环。目前,城市增容扩量有限,中国大中城市的进入门槛过高,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将极大地缓解了大城市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的压力,推进了资源与环境更加协调的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的形成。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小城镇建设不仅仅影响着5多亿城镇居民的福祉,更是一个决定着十几年内中国几亿农民最终命运的重大路径问题。

2、根本化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三农”问题始终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低收入的农民、低效率的农业和欠发展的农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问题关键不在农业本身而在农业之外,在于提高每个农业劳动力的资源占有量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内部分工社会化,从而大规模地减少农民数量,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减少农民数量,只能依靠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共同解决。

3、可续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根据世界银行估计,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综合拉动gdp增长至少2个百分点以上。现阶段农村的内需不足仍十分突出,目前占全国60%以上的农村人口其整体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市居民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其消费能力仅占全国消费标准的40%左右。农村过低的消费需求已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小城镇对拉动内需,改变城乡二元经济格局,从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人居环境“软肋”十分明显。

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环境问题,长期以来不少小城镇“重建轻管”、“重硬件、轻软件”、“重招商引入轻可续发展”的现象十分突出,由此产生了小城镇总体面貌脏、乱、差的通病。近年来,地方工业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落户小城镇,由于招商项目的自身特点和社会管理者、负责人缺乏环境意识自觉,使得大量工业项目没有完善的环保设施和配套的污染治理设备。面对人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诸多问题,如何使小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将变得异常任务深重。

2、现行政策和制度约束十分突出。

至今仍有不少小城市、小城镇仍对外来人口通过变相途径抬高进城安居乐业的“门槛”。在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缺乏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相关政策也不配套,造成进入人们小城镇的生存权利、发展预期的的不确定。另外,由于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政策,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和生育上的“一胎半”优惠,有的甚至出现回迁现象。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和市场尚不成熟,这些都是造成农民不愿意放弃现有建房收租、土地分红所获取较大收益的根本原因。

3、资金土地约束因素更加明显。

科学合理的多元投资机制还没形成,总的来说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的土地财政、卖地建镇仍然是最重要的筹集资金手段,而且单一主要的融资途径,但是这样的途径无异于饮鸩止渴、河泽竭鱼。由于有关存量土地的调整和置换的政策措施尚不很完善,造成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逐级下达、层层留有机动,最终落实到小城镇的用地指标所剩无几。当然在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受限的情况下大量地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的情况,由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等三个方面的不完善,助长了小城镇重平面扩张、轻内部挖潜的“摊大饼”式建设用地。

4、小城镇管理体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以致于不少基层社会管理者仍然认为,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功能与城市没有多大差别,农民不受门槛不受局限地自谋职业、自担风险、自购住房进入小城镇落户居住、务工经商、就业创业、开店办厂往往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在某些地方农民、大学毕业生进入小城镇包括县城落户就业、创业经营出现了比在大城市里还要难。有些较大的小城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一系列的行政和社会管理问题面前难以对乡镇经济社会的运行实施统一协调管理和服务,最终造成了这些职能部门的工作面临两难、疲于应付。

1、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布局。

城镇建设规划设计要有全局意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宏观上、全局上把握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按经济区合理确定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布局和功能分工,规划设计将小城镇纳入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合理布局好小城镇交通、通信、能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消防、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结合小城镇建设建设发展需要及时做好重点地段、主要街道、居住小区和产业园区、公用公益设施、园林绿化的建设规划。小城镇应当必须立足现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状况、人才环境,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出发点,选取、培育特色主导产业进行准确定位,进一步优化提升小城镇形象。

2、建立多元化的金融土地运行机制。

按照分税制原则在县、乡之间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分配比例上要尽量向乡镇倾斜,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充足的调控资金。盘活土地资产,对现有的国有、集体土地要进行整合利用土地级差的积累,建立土地收益资金平台。对热点区段以项目为载体,吸纳客商注资,对未成熟地段放开投资策略。从坚守耕地红线、保护耕地出发,小城镇建设要尽量少占用耕地,从落实占补动态平衡标准给予保证。明确细化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机制,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做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

3、深化小城镇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

小城镇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重点。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要求,赋予乡镇在建设管理规划小城镇方面必要的权利,增强小城镇政府行政管理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身份证制度,进一步明晰和扩大身份证持有人可享有的公共服务对等待遇。施行无论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小城镇落户长久居住,还是务工就业短暂居住都实施最宽松、零门槛的落户政策。必须强调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村人口的合法财产权利,对进城落户之后无论是否愿意放弃农村承包地的农民,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与其他城镇居民都应一视同仁。在小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职工养老基本保险制度,妥善做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各项制度的衔接工作,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外来人口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小城镇形象设计战略的探索与研究》学位论文陈斌同济大学2006年。

2、《对生态旅游型小城镇建设环境规划的研究——以淄博市周村区萌水镇为例》。

学位论文张玉波山东大学2011年。

小城镇建设农村论文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并针对思想观念落后、农村城镇规模小、资金不足、城镇规划布局水平低四个具体问题,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控制城镇规模、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规划布局等可行性的方案和对策,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农村城镇化。

1.1农村城镇化。

所谓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在经济结构、人居环境、人口素质等领域,由传统农业经济到现代化城镇经济、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城镇文明的转变过程。中国城镇化理论的二元性是指城镇化可分为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过程,而农村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向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建制镇)和集镇(非农产业集聚地)的集中过程。总之,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和现代化城镇文明广泛扩散的前提下,由于农村社区的居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客观条件日益完善,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主观因素日益现代化,农村社区与城镇社区的本质差别逐步缩小甚至消失,致使住在农村社区的居民也能够享受到现代城镇文明,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都实现了城镇化的过程。

1.2可持续发展。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1995年,世界资源研究所定义为“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同年召开的中国“全国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研讨会上”,给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其核心就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总之,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它要解决的是人类发展的无限需求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基本矛盾。

有首歌谣这样唱道:“市民笑,农民跳;农民笑,市民跳。”这是中国城乡矛盾、工农差别一定程度的反映。谷贱伤农,谷贵伤工。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协调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问题交织在一起,正处于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人均gdp绝对差距迅速扩大阶段,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总体局势不可能出现缩小迹象。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01年为1:2.91.2002年为1:3.11.2003年为1:3.2.造成差距扩大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那么,如何逐步减小差距扩大的加速度呢,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加速发展城镇化是一条重要举措。

2003年末,江西赣州市户籍总人口831.20万人,比年初增加12.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1.98万人,占80.84%,比上年下降0.97个百分点,市镇人口159.22万人,占19.16%。赣州市共有283个乡(镇),乡镇数比上年减少10个,其中城镇数超过20个的有3个县市,具体分布如表2.

从以上统计资料看,赣州市属各县城镇化率普遍偏底,大部分处于20%以下,远低于全国的40%,平均城镇人口数在0.5万以下,小城镇数目多数在15个县以上。城镇数目少的县相对城镇化率较高,如章贡、大余、全南、定南,城镇数目多的县相对城镇化率较低,如兴国、赣县、会昌、瑞金。

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赣州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城镇化率也逐年提升,城镇人口增加的速度超过总人口增加的速度。

赣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对比。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3元,比上年增加548元,增长8.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40元,增加49元,增长2.24%。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9.6%,农村为51.08%。年末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328元,比年初增加492元。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83m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15m2.其中钢筋混泥土面积8.78m2.全市农村贫困人口22万人,比上年减少1.96万人。

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观念落后。这种错误观念既妨碍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战略转移,也影响农村土地向非农土地的合理流向。二是城镇规模小,过度城镇化现象严重,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不明显。三是资金不足。一方面,赣南作为有名的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薄弱,绝大多数城镇都是“吃饭”财政,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城镇化进行投资建设;另一方面,民间力量薄弱,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难以支撑城镇化建设。由于资金难以到位,导致城镇基础设施欠缺,城镇缺乏吸引力。四是城镇规划布局水平低,缺乏科学的农村城镇化体系,特别是一些地方城镇中出现的“一任书记一个样,书记走了全变样”的问题,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1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城镇化理念。

农村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中心,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以确保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也就是说,在赣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必须牢牢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学习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实施农村城镇化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让他们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利益。

3.2严格控制农村城镇的数量,增强农村城镇国际竞争力。

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摒弃传统的“小而全”模式,实现由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我们必须加大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力度和强度,以集中发展乡镇企业和转移农村人口为目标,针对赣南人口居住分散的实际,可以以县为单位,规划5~7个中心城镇,扩大那些区位优势强资源条件好、人口规模大的中心城镇的管理权限和管辖范围,并采取优惠的土地、税收、户籍等政策,鼓励乡镇企业和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3.3多渠道筹集资金并管理好资金,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

为了改变当前赣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设施不完善的状况,必须突破传统的体制与模式,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还要在有效的社会监督下,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合理使用于最需要的项目上,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赣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有有偿使用土地的收入、乡镇企业出资、社会集资、上级政府补助、有关职能部门支持等。少数乡镇有一定的财政性投入,一部分乡镇从银行贷款投入设施建设,也有依法出租经营权筹资,开放民营投资与经营某些设施投资等资金筹措方式,部分城镇还可以采用城镇户口商品化的手段,即农民可以花钱买到城镇户口,城镇政府可以用卖户口的钱来搞建设,一举两得。另外,贫困乡镇的政府可以动员群众参加义务劳动,或以工代赈,以工抵交部分应缴纳的费用,使群众和镇政府都获得收益。

3.4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个性化城镇。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以规划为龙头,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与此同时,还要有经营城市的理念,强化规划和经营,能够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单个城镇看,赣州市有不少城镇建设很漂亮,但如果将其放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来衡量,就很难说这些城镇的布局是合理的。因此,农村城镇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和思路来设计规划,只有将局部的、个体的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建设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否则,即使单个城镇规划得再好,也会限制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在农村城镇发展的同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2004年9月16~18日,首届“长三角城乡一体化论坛”在浙江嘉兴召开,这次论坛强调,我们应尽快打破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体制,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对赣州市属各县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分析,中国农村城镇化在未来的发展应坚持“完善、减少、发展”的三位一体战略,逐步提高农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加速全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使农村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1陈家骆,李国凡,朱霞.小城镇建设管理手册。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胡顺延,周明祖,水延凯等.中国城镇化发展。

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小城镇建设论文【】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瓯海分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论文(作业)题目浅谈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姓名。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摘要:分析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环境污染给农村、农业造成的严重危害,论述加强农村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小城镇,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尽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表现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居住、工作和生活在城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但就实质而言,农村小城镇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与组合发生不断变化,是农村产业系统的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从系统论来看,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集聚的结果,会割裂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些既存的联系。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来解释,农业生态问题可以理解为“流”的问题,即农业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人口流高度密集。如果系统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地流入系统,而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向外界输出过少,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滞留或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就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如果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流向系统外,而系统外的物质流、能量流向系统内输入过少,系统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和能量补偿,将产生严重的资源和能源耗竭问题。农村小城镇建设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更多的是缘于前者,即“流”的过分集中。一般来讲,城镇化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生态系统的循环存在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由于城镇建设使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这样就割断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生成两个环境问题因素:一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如目前各种类型的城市共同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具体表现;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为了保持生态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有机物投入,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必然会形成生态问题。

(二)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城镇建设的形成,农村小城镇既是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又是农村工业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基地。受乡村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略了环境规划和治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随意排放,致使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农田污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小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是:

(一)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农田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约每公顷375kg(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kg)。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的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二)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改革开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铅制品等产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直接危害群众健康。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三)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人地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自1979年以来,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1亿多亩,如农村砖瓦业就是占耕地的大户。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此外,由于城市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郊区小城镇,从而使其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大城市中心区。总之,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三、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若干有效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由之路。而通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的出路是其中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如果不重视环境问题,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因此,对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尽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不能做到零污染,但使其对环境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即降低到自然环境系统本身能够承受,并良性运转的限度,是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准则。

(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上,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这样,引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系统就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

1、产量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非农产业对耕地的占用面积还会持续下去。据统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每年还将净减少耕地300多万亩,到2010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将不足1亩。这意味着,我国今后要以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生产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所以,产量目标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2、收入目标。

产量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民的积极性状况,而农民收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农民的收入状况还是农村市场容量的主要部分,只有不断增加收入,才能使农村市场(消费品市场和资本品市场)充满活力,为工业和劳务产品提供不断扩大的市场。因此,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不能忽视农民的收入问题。

3、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农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小城镇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所谓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从实物、价值和质量等方面,在真实统计和合理估价的基础上,统计、核实和测算其总量和结构变化,并反映其平衡状态的工作。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这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系统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非常必要。必须尽快组建专门负责全国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的机构,规范核算项目;从统计入手,调整和增设农业自然资源统计项目。并将农业以及农村自然资源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完善报告制度,逐步实现定期化、规范化、公开化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报告制度。

(四)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三个: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是我国过去在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中使用较多的手段,但是,行政命令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规范不够、约束力不强、缺乏经常化和制度化的检查与监督等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加强。

控制成本曲线,确定生产与污染的协调方式,社会总控制成本的调整将趋于最低。二是与排污收费制相比,排污交易权不需要事先确定收费率,也不需要对收费率作出调整。排污权的价格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整,排除了因通货膨胀影响而降低调控机制有效性的可能,能够提供良好的持续激励作用。三是污染控制部门可以通过增发或收购排污权来控制排污权价格,可大幅度减少行政费用支出。

法律手段是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以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使其与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已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我国生态农业基本理论认为,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完全依靠内部封闭或内部物质循环的有机农业,也不同于主要依靠外部大量投入商品能量和物质的工业化农业,不是单纯的自然循环,而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首先要积极发展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立体种植生态模式,即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它有机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与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其次要大力发展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以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综合利用组建的工程农业。白色农业是利用至今尚未为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地球上三大生物资源之一的微生物资源宝库,应用科技进行开发,创建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因此,发展微生物工程科学,创建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工业型白色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六)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系、生态城镇布局体系、生态产业发展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人居环境体系,形成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生态经济高效发达、生态社会和谐相融的生态型城镇体系。

参考文献:

[1]叶堂林。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2]包景岭,骆中钊,李小宁等。小城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3]王祥荣,吴人坚,张浩,王寿兵等。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4]汤铭潭,谢映霞,蔡运龙,祁黄雄。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郑志龙。论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j]。经济师,2007(7)。

[6]兰州:城市“绿化补丁”越来越沉重的忧思[eb/ol]。(2010-1-6)。

小城镇建设论文

城镇化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其本质是发展小城镇.国内外实践证明,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有效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所以,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

(1)领导环境意识淡薄.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小城镇领导常存在重“硬”轻“软”的思想,即重视经济发展指标,轻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乡镇政府对小城镇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不够,各项工作责任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的领导强调“项目立镇”、“工业强镇”、“商业活镇”,但对“环境兴镇”缺乏足够的认识,盲目引进污染严重的生产技术,不考虑当地环境容量小,结果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不得不停产.(2)小城镇建设中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然而,一些乡镇没有把优化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放到小城镇建设的首位,而是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致使一些小城镇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能相应配套.由于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在有些地方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有些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涉及行业广、技术水平低、管理较为落后,加之治污投入少,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废渣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污染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二是小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所有城镇仍然是清污合流,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大部分城镇的垃圾收集营运跟不上小城镇的发展.三是面源污染日渐突出.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小城镇环境逐步恶化.四是监管不力.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的园区乱设排污口,威胁饮用水安全;有的小城镇取消环保前置审批手续;有的地方不按照规定报批环评报告,“三同时”制度没有落实.(3)环保投入与环保工作需要不相应.经济比较好的小城镇虽然刚刚对环保有所投资,但还远远不够,而经济欠发达的城镇根本谈不上环保基础设施,有的即使勉强建了,如建起了水厂,也是运转经费无依靠,只是开开停停,或应付检查而已.环保投入资*颈制约了全市环保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使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甚少,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步履维艰.同时,小城镇环保机构不健全,是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

四是给予小城镇诸如土地、户籍、投资体制等相关政策支持,促进小城镇快速发展(2)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环境问题足够的投资是关键,为此,应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突出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完备的基础设施是招商引资、增强小城镇吸引力的先决条件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把交通、电力、通信设施和供排水设施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3)加快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小城镇特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步伐研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体制,走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路子,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环保(4)借鉴西方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西方国家的小城镇建设一般都是先做好规划,然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展开建设工作,其在城镇规模控制、环保生态设计、支柱产业选择等方面都有我们可借鉴之处

小城镇建设农村论文

(1)小城镇生态环境配套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环境污染大。镇区道路、配套设施不完善,乡镇企业排污减废经费少手段差,街面脏、乱、差影响镇容镇貌,不少小城镇仍然处于农村集镇状态,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2)环境管理十分薄弱,大多数小城镇没有环境保护机构和意识,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忽视了小城镇自身的绿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环境检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以上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城镇发展速度。小城镇规划建设需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力资源、历史遗迹以及自然景观资源等等在被有效利用的同时需要加强保护。在美化山川河流、改造生态环境的同时,原生境保护不可忽视。需要在被保护资源长期演化或生长繁衍的生态环境下实施保护,避免因人为因素使其原有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被保护资源遭到破坏。

2.1加强小城镇环境规划工作各地方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好小城镇环境规划,指导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制定相应的乡镇工业污染防治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规划、农药和化肥安全施用与污染防治规划等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小城镇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目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统一规划,加强法制管理,严格监管力度,实现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生态产业水平。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指的是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在资源投入的全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方式。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的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但是由于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造成了大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所以,必须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要加大推广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科学使用化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合理耕作,实行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从新技术着手,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处理等几个方面来发展小城镇经济。

2.3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抓好公路、河流两侧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农业物秸秆等固体废物的处理;加大对地处大、中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旅游区周边的小城镇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注重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提高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加强农业和农村的污染治理。各个地方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严格控制畜禽养殖的废物排放,认证贯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方案》,搞好重点区段秸秆禁烧任务的落实,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积极探索农药、化肥、农膜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促进农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强化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引导乡镇工业适当集中,建立工业小区,实行集中管理,集中处理污染。对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严格处理限制其发展,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治理无效果的,要予以停止。逐步在乡镇工业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加大对国家强制关停或淘汰的“15小”及国家产业政策命令淘汰的乡镇企业的监督检查,防止其死灰复燃。严格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把自然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控制在最低限度,对已造成的生态破坏要限期予以治理和恢复。

2.4切实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体系在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一定要有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要贯彻实施国家关于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有关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建立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检测和评价体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相关企业和责任人一定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政府要站在一定高度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工作,提高监督执法力度和水平。同时,还要加强监管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基层环保的薄弱处着手。最后,还要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在群众中建立自治的环境保护监督小组。

小城镇建设论文【】

分校(站、点):学生姓名:学。

号:

摘要:文章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发展小城镇及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通过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且通过小城镇的公共财政体制因势利导,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公共财政体制。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常抓不懈。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三农”问题日益显现,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且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大难题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通过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而达到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

长期以来,关于城市化的发展战略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问题,而且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首先发展大城市好,有的人认为中等城市应该优先发展,有的人认为应着重发展小城市、小城镇,还有的认为应该保持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并进的战略。

那么,到底是发展哪种类型的城市呢?首先在观念上不应该惧怕人口的流动,而应该正视人口流动问题,因为只有通过人口流动才能保证长远的社会稳定。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要尊重中国的国情。要想使中国如此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步就转移到大城市是不现实的,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资金问题、住房问题、交通运输问题等等一系列难题。发展小城镇尽管有占用土地资源过多,浪费巨大,污染严重,不易管理,效率低下,在吸收就业方面也远远不如其他几种发展策略,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其在中短期解决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方面确实有其优势和可行性。

小城镇是80年代以来新建的乡镇企业的集中地,在地理位置上,小城镇的星罗棋布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有力的依托。它把广大的农村与大中城市连接起来,不仅带动了农村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撑着大中城市的繁荣。

今后小城镇建设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农村工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中,应当追求规模和集聚效应,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使发展小城镇战略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从城市的集聚效应来看,目前发展小城镇仅在现阶段是合理的,要想长远发展则需慎重。长远目标应该是有重点地发展条件较好、有前途的集镇和城镇,使其进一步发展为中等城市。但是,要注意一个地区不能平均地发展集镇和城镇。可以将县城发展为中等城市,对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发展不应一律加以限制,而要有选择地发展。一是近期积极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并要长期使其中的一些发展为中、大城市。对于大中城市、特大城市要着重进行优化,同时有选择的进行发展。二是改变不合理的户籍政策,取消户籍的城乡差别,允许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定居,从观念上认识到违背城市化规律的做法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改变不合理的居住政策,允许农民租房、买房、集资购房,以及到城里居住等。此外,要形成城市的消费市场和农村的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允许农民进城兴办企业,从事工、商、服务业等;允许企业从农村招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避免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还要在就业、择业、迁移等方面实行体制改革和较宽松的政策,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较为顺利地迁移,与工业化同步实现我国的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综上所述,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缩短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自身也可以产生大量的财政收入,如土地出让金、建筑业的税收,还可以使人力、资本、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土地聚集,从而拉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大量成长型的资源。因此,小城镇建设应注意和撤乡并镇的工作相结合,还应和制定灵活的土地、户籍改革及金融投资政策相结合。

三、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财政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由于小城镇财政存在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小城镇在省、市之间的收入分配没有解决,表现在财政的预决算权由上级政府做出,同时返还给小城镇本身的财政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导致了小城镇财政资金的困难。另外,小城镇的公共支出范围还是主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的,即财政支出用于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上的比重过大,用于公共事业方面的支出比较小。而且“统支”色彩较浓,公共支出范围较宽泛,没有统一的规则,产生了“摊薄”效应。小城镇在公共支出上存在的“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小城镇财政应尽快明确公共支出的范围,把那些本不属于政府而属于市场该做、且能做好的事情放手交给市场去做,而一些完全应该由政府承担责任的,尽快承担起来,避免有限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所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小城镇发展的财政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小城镇改革和发展的财政环境。结合我国小城镇公共财政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

1政府职能的转变。

首先,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包括加强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以及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等。在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决不能忽视农业的地位,而应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好本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培育龙头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化,则可以带动整个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并能够对其他周边的小城镇产生示范作用。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迅速地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从而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其次,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小城镇平均沥青路面不足13千米,全国3%的建制镇、60%以上的集镇缺少供水设备,因此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刻不容缓。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不但能够改善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在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来投资者。政府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可以采取“政府出一些,个人、企业筹一些”的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再次,加强信息提供和高新技术开发。运用新信息、新技术不但能提高农业的质量,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乡镇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而不是一哄而上、盲目引进,造成有限的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3完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

在进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城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形成精简、高效的运行管理体制。要从根本上完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使小城镇真正拥有一级财政和一级财力。具体的措施包括合理划分县、镇财税的分配比例,调整机构设置,理顺财税关系、改革财政预决算制度,使小城镇成为一级独立的财政,拥有自己的预算权和决算权。最后,各小城镇还应筹建和完善一级国库,同时还要依据地方特色安排公共支出,建立、健全自上而下以及小城镇之间的转移支付体系,从而保证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和长远的发展。

只有在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对农村财政体制加以改革,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艳,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与小城镇建设,财经问题研究,2004,(10)。

[2]邓子基,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福建论坛,2004,(7)。

[3]赵月,葛长银我国小城镇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梁尚敏,关于推进小城镇财政创新的若干构想,现代财经,2002,(8)。

[5]刘溶沧,赵志耘中国财政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厉以宁中国经济运行于增长[m]学习出版社,2002。

《小城镇建设》论文

1目录。

4.3、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是重要内容。.。.。.。.。.。.。.。.。.6。

参考文献。.。.。.。.。.。.。.。.。.。.。.。.。.。6。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1.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1.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

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1.3、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2.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补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不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2.2、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

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2.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扽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德国村镇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地调控作用,德国地村镇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四是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中心村的建设等,集中体现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和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

4.1、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

要遵循城镇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陷阵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坚持把“农村化、农村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监督反馈的管理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4.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城镇环境。

4.3、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是重要内容。

加强小城镇建设必须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首先,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摆脱对财政的依赖思想,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在城镇土地转化和升值、房地产增值中筹集建设资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培育资本市场,最广泛地吸引社会投资,理顺财政关系,完善小城镇地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2]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j]。农村合作通讯,2006(11)。[3]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4]杨守春。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五篇文章[j]。今日浙江,2006(2)。

小城镇建设农村论文

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我认为,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必须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目标决定方向,只有目标清楚,才能产生良好的思路和正确有效的措施。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有阶段性与根本性之分,二者绝对不能混淆,这必须有清醒和明确的认识。所谓目标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的基础条件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城镇各有不同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比如,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是搞好“几通一平”,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解决绿化环卫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性的目标。这种阶段性的目标体现的是个性、特性与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

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是现在的薄弱环节。所谓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就是不管哪个小城镇,不管在什么时期,也不管处于什么建设阶段,都要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种根本性目标体现的是共性和普遍性。因为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市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小城镇“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所以说,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做“花瓶”、搞摆设,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居住,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这里安家落户,其他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

从我国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看,现在有一些领导特别是不少小城镇的领导对此并不明确,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三个通病:重引进工商企业,轻吸纳居民;重工业区开发,轻生活区建设;重经济效益,轻镇区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向相关领导特别是小城镇的领导进行宣传教育,使之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各级领导所制定的一切政策,所采取的一切工作措施,都要围绕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一目标服务。同时,各级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部署、检查与考核,都应当以人口集中这一根本目标为中心。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明确了,这项工作就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择发展起来的。同样,现在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但是,更多的小城镇永远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择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全国共有18000多个,山东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只有3万人左右。青岛市郊区不足1万平方公里,却有111处小城镇,平均人口只有3.5万人,而且现在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现在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情况看,要在面上通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可行的办法是,有选择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基本的选择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可以按1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可以再少一点。其次要选择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再次是要尽早把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合并到就近的强镇或重镇。如果暂时不合并,也不要铺开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上大的企业项目,防止造成更大的浪费。这样,把重点城镇突出起来了,再加上强有力的工作,小城镇就能健康发展,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就一定会大大加快。

三、承担小城镇基础建设组织的主体性与商业性。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但是,基础设施投资是要花大钱的。根据青岛市小城镇建设的实践,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供5万到10万人口生活的城镇基础设施,需要3亿元以上人民币。这么多的资金从哪里来?于是,有的小城镇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城市建设办法,投资口号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投资来源是“国家拨一点、企业拿一点、群众出一点”,结果很快没了后劲;也有的小城镇为筹资,违章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征收各种杂费,甚至违法集资,结果不仅不解决大问题,还带来若干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小城镇政府自恃经济实力强,对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甚至直接投资建设楼堂馆所和商品批发市场等,但是当他们难以为继之时,却没有资格向银行借贷,结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甚至使小城镇建设被迫搁浅。

以上这些做法之所以行不通,甚至走入死胡同,根本原因是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要进入小城镇基础建设的柳暗花明之路,必须科学解决投资的主体性和商业性问题。正确的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无偿性的。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学校、幼儿园,甚至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等,都应该由企业来筹资建设。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可以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不管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可以参与投资,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小城镇政府的资金则集中用于确实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如街道整修、公共场所照明、环境治理等等。这样做,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在明确了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具体可以参考城市建设开发的模式,大部分可以基础设施为抵押物向企业借贷,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拉动作用。这样,企业性的投资主体将更有活力,商业性的投资方式将更有基础。

四、小城镇产业的主导性与多样性。

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而且它是决定小城镇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使小城镇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着名的江西景德镇和贵州茅台镇,就是因为有“瓷”和“酒”为主导产业,其镇才得以长久延续并名闻天下。但是,从全国的小城镇看,大部分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同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这些产业很不牢靠,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这样的小城镇,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现在要重视的是,一方面,在选择重点发文秘站:展的小城镇的时候,要考虑有主导产业基础,而且其产业有生命力、有良好的延续发展前途,这样的小城镇才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个城市,达到我们建设小城镇的预期目的。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小城镇,尽早树立建造主导产业的强烈意识,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的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艺、资源等等优势,扬长避短,尽快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同时,还要帮助已经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的小城镇,不断发展壮大,真正形成有广泛影响、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

为了使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主导产业不撞车,要注重产业的多样性,在更广的产业范围内进行选择。从我国的整体情况看,小城镇可选择确立的主导产业有以下一些类型:一是基础农业型。主要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服务,形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城镇;在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可着力向这方面发展。二是工业主导型。城市近郊有工业基础,特别是已经形成拳头产品或形成工业集团规模的小城镇,应当以此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三是商业贸易型。有自己特色商品资源的小城镇,可以通过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四是旅游开发型。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或靠山靠海的小城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形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五是交通枢纽型。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可凭借运输方便、信息快捷、流动人口多的优势,建设产品集散基地或运输量大的工商企业,并搞好三产配套,形成新型城镇。六是海洋开发型。沿海的小城镇可围绕海字大做文章,诸如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等,形成以海洋渔业为中心内容的主导产业。七是资源采掘型。有矿藏资源的小城镇,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以采掘为龙头,带动运输、加工工业共同发展,形成矿务小城镇。以上主导产业类型,仅仅举例而已,实际上大部分小城镇都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形成不同特色的主导产业,关键是善于发掘、组织和利用。

五、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与政策性。

目前,建制城镇的人口普遍偏少。青岛市郊区是我国比较发达的一个区域,小城镇建设起步也比较早,但现在居住在镇区的人口平均也不过6000多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当地原有农民,外地迁入定居的很少,而且有的小城镇人口还呈减少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建制镇的平均人口不足3000人,许多所谓的镇根本名不副实。

小城镇的人口凝聚性差,主要是政策性原因。政策不对头,就不能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集中。具体表现为:一是户籍障碍。没有户口好多事情很麻烦,而要迁移户口既有政策限制,又有各地不同的附加条件约束,诸如交纳增容费、落户费等。二是承包地与资产障碍。多数农村现行的办法是,凡户口迁移后,承包地就要收回,每个农民均有一份儿的集体财产更不能变现付给你。三是宅基地障碍。农民进入小城镇,等于放弃原来不花钱的宅基地,再花钱购买新宅基地,很多农民认为不划算。除此以外,更可怕的是领导意识障碍。一些小城镇的领导不懂人口集中能带来商机与活力,错误地认为是增加小城镇负担,从而对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采取限制行为。

增强人口凝聚性,关键在于政策要对头。为了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应该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大胆改革户籍制度。对大中城市以下,特别是小城镇,全面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登记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同等权利。第二,改革农村集体财产拥有方式,允许农民将其拥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流动,或者保留其迁移户口后的分红权利。这实际上是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种改革措施。第三,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留其迁称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这样,入镇农民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可以照常有饭吃,入镇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但是可以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第四,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办法。农民进入小城镇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而宅基地是一种比较大的支出负担,这也阻碍了农民积极入镇。解决办法是,以县为单位,统一掌握使用部分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以减轻入镇农民这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们积极向城镇迁移。第五,规范收费行为。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增容费、落户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使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地安居乐业.

小城镇建设论文【】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与对策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强化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省小城镇类型多样,发展水平层次不齐,发展战略和对策也各具特色。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农村小城镇建设总体相对滞后,制约因素很多,应借着西部大开发的契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发展进程。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管理。

一、小城镇的概念。

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以人口聚集为主体,以物资开发、利用、生产为特点,以聚集效益为目的,是集政治、经济、物资为一体的有机实体。

二、我市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形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市的一些重点小城镇建设力度明显加快,逐渐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由于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培育滞后、投入严重不足、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建设起步晚、起点低,总体水平不高,改造提升、加快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小城镇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农村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发展小城镇,可以打破城乡分割状态,使城市的资源向农村辐射,资金向农村扩散,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转变;能带动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增加更多的就业空间,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国家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推进,小城镇建设必将成为“十二五”及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之一。因此,我市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机遇也日趋成熟。

三、目前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发展时间短,总体上讲,我省小城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我省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小,不足9000人,按非农人口统计则规模更小,聚集效益不明显。许多小城镇的建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如基础设施简陋,城市景观差;人均占地多,用地制度需要健全完善;非农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小;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存在,农民“扎根”还有后顾之忧。分而言之:

场转入买方市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也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资金及人流、物流的支持。

2、“二元化”的户籍结构影响人流向小城镇聚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1958年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更是短缺经济的结果。附加在原有户籍制度上的就业、上学、医疗、住房等各种权利和福利因素等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产物,赋予了户口不应有的福利功能。本质上正是这些不合理的功能把城乡居民区分成了两个发展机会与社会地位不同的阶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二元户籍管理结构对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和阻碍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建立现代户籍管理新体制。最近几年,在国务院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地实践和探索。但户籍制度的阴影还在,户籍制度的限制还在,还需要国家制定和配套相关政策、制度和法规。

力,趋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使各级小城镇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4、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有的许多小城镇的城市建设沿袭了农村型居民点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用地集约性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城市景观风貌缺乏特色等许多问题,使小城市镇的舒适度、安全性等不尽人意,进而减小了小城镇的吸引力,影响到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5、城镇功能不健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正是由于城镇建设水平低、管理薄弱,使城镇功能普遍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拉动性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1、提高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

规律,协调和处理定西市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准确定位,科学规划,认真谋划新一轮小城镇建设应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从本地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经济实力、社会条件、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界定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要在客观分析全市各建制镇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已具备建设条件的,尽快编制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规划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突出特色、适当超前,建设可分期进行。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改变。

3、强基固本,改造提高,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财力有限,全市小城镇普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道路交通、邮政通信、供电供水是城镇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要首先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学校、文体场所、商业网点、医院、环保排污、环境绿化等也是城镇必不可少的设施,要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甚至超前发展。同时还要通过鼓励群众集资建房、引进房地产企业开发普通商品房、整理开发土地连片营造住宅小区等方式,加强居民住宅建设。

4、项目先导,产业开发,实施好发展第一要务。

要牢固树立“经济靠产业壮大,产业靠项目支撑,项目靠投资推动”的理念,把特色产业开发作为推进小城镇建设的“牛鼻子”来抓。一是要立足于本地马铃薯、中药材、畜草、蔬菜、花卉、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吸纳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二是要发展以服务农村为主的服务业,积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配套服务。三是要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集散能力的农产品、小商品交易批发市场和综合贸易市场。另外,要构造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乡镇企业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同时还要办好市场,激活经济,带动相关产业。一定要引导乡镇企业到镇区进行集中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规模经营和聚集效应。

5、要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的政策,尽快建立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置。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为进城农民就业创造条件。要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为了鼓励农民进城,一定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

限制和制约,影响了小城镇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有必要结合机构改革,对规模较小的建制镇进行撤并,同时还应逐步减少镇级机关工作人员。

6、创新机制,多元融资,以开放带动小城镇发展。

小城镇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建立起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全社会、内外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融资的建设机制。一是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投资的重点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以及民生工程倾斜的机遇,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筛选储备和申报工作。二是市、县区财政应当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基金,专项用于小城镇建设;各县区收取的城市维护费和小城镇集体存量土地收益,应全部用于小城镇建设。三是推广陇西县经营城市的成功作法,通过统一征地拆迁,进行土地使用权拍卖,盘活小城镇存量土地资源。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资金和项目,形成聚集效应。五是在供水、供热、公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可通过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和经营主体,实行政府特许经营。

7、加强管理,优化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小城镇建设的高标准,来源于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和高效能的管理。小城镇应从治理脏、乱、差等不文明现象入手,全面加强城镇管理,着力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要明确镇政府在城镇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综合管理机构,建立正常的管理秩序。要制定加强小城镇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城镇管理规系。小城镇建设不仅是政府行为,更应是市场行为。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城镇意识教育,发挥广大群众建设管理城镇的积极性,建立起以个人投资为主,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投资机制,走地方财政投入启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收费和引进外资等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

8、繁荣文化,公共服务,提升小城镇的凝聚力。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要围绕健全小城镇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小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医院、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发展小城镇文化教育事业打造载体、提供场所、拓展空间;在软件建设方面,要积极引导小城镇居民自发组织群众性演出团体,在农闲之余和节假日期间,自编自演一些“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社火,戏曲等乡村文艺作品。

小城镇建设论文【】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我认为,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必须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目标决定方向,只有目标清楚,才能产生良好的思路和正确有效的措施。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

化环卫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性的目标。这种阶段性的目标体现的是个性、特性与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

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是现在的薄弱环节。所谓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就是不管哪个小城镇,不管在什么时期,也不管处于什么建设阶段,都要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种根本性目标体现的是共性和普遍性。因为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市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小城镇“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所以说,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做“花瓶”、搞摆设,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居住,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这里安家落户,其他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

要围绕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一目标服务。同时,各级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部署、检查与考核,都应当以人口集中这一根本目标为中心。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明确了,这项工作就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小城镇建设,在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同时,还要因地制宜,考虑这一地区的历史底蕴、民族文化,突出地方特色。目前许多地方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已经做出了比较深入的探索,而且还做得比较有特色。就贵州来说,目前的黔北民居,就是非常成功的典范,各地也纷纷前往参观取经。当然,借鉴成功经验,这是必须的,但也不能照搬照套,否则就失去了小城镇建设的了特色和灵魂。就个人所见,有两个问题是必须要注意的:

一是注意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小城镇建设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带动经济发展,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作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在考虑地理、交通、气候等环境影响的同时,还需要充分保护和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一个城市的核心,就是文化。没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小城镇建设,也不能忽视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发掘和发挥。一些地方搞小城镇建设,轰隆隆的推土机一扫而过,原来的那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全部深埋在地下,哗啦啦的一片高楼拔地而起,看似华丽,实则生硬冰冷,没有特色,就像一个人一样,没有特点,没有性格,就不会给人留下印象。如此的小城镇建设,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二是要充分体现当地民族特色。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素来以多彩贵州著称,贵州的小城镇建设,就必须体现出贵州多彩的一面。小城镇建设就要充分考虑该地民族特色,给予充分的打造和发挥,构建一个独具特色的温馨小镇。而不是照搬照套,一律的高楼,横竖交叉的笔直的大街,让人一看就觉得没有新意。比如说西江苗寨,之所以闻名遐迩,就是因为特特别,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了苗族同胞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小城镇建设,就要充分展现独具特色的地方,为今后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资源。

总之,小城镇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因素,要科学规划,周密部署,争取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和谐发展。

合理配置城镇建设用地论文

从现在起到2030年,我国因必须占用的因素将使耕地减少2070万hm2。在不包括小城镇用地的情况下,耕地将减少1/6。因此,小城镇发展必须立足土地集约利用,这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就目前来讲,我国城镇中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人均用地量过大(目前我国小城市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43m2,中等城市108m2,大城市88m2,特大城市75m2。小城市用地分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的1.9,1.6,1.3倍)、容积率偏低、功能分区不明等弊端,加上人多耕地少的资源条件限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人均耕地和永久性农业用地在74个提供数据的国家中居第67位,另据中国科学院提供的资料,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合理人口承载量仅为9.5亿,而目前人口已接近13亿),已对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构成制约。因此,积极开展城镇用地潜力研究,探索挖潜对策,促进城镇土地合理利用,是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城镇建设健康发展与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规划在小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探讨论文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规划在小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在建设过程中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做出极具实践性和可用性的规划,这样才能够带领小城镇建设更成功的建设完成。本文在研究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时结合了梅河口市的相关小城镇建设规划情况,从中了解现在的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中心城用地大扩容问题。

很难正常有序地扩建小城镇,也就不能达到城镇发展规划的建设目标了。在研究城镇规划如何在城镇的特色建设时,必须要想办法先做好中心城e用地大扩容的问题,这样才能有计划、有效率地完成小城镇建设。由此可见,中心城医用地大扩容问题确实很重要。

2.产业发展、基础配套支持等问题。

产业发展、基础配套支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等几个方面都发挥其引导作用。在目前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总能发现由于产业发展不平衡、基础配套支持跟不上的多重问题。近年来,梅河口市的相关城镇在科学发展的建设规划下,都有一些实践措施,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产业发展、基础配套支持问题都对于城镇规划和建设有一定影响。在研究建设引导方案时,主攻方向就是解决产业发展、基础配套支持等一系列问题。

3.大市场扩建工程建设问题。

在研宂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时,发现大市场扩建工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停车场、商住两用楼盘、市场办公大楼等扩建矛盾,这些扩建工程对于小城镇的建设具有共同影响作用,然而彼此之间的扩建矛盾导致建设工期不能协调,这对于现有城镇的基础设施扩建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城镇建设,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详细规划,并充分地考虑到城镇总的布局及相邻平衡要素,这样才能够全面升级、改建城镇新面貌。

我国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而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点课题也亟待解决。上文研究了目前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接下来将针对梅河口市面临的问题-小城镇规划建设如何开展进行分析,整理和研宄我国城市系统中普遍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建设项目。

1.沿江大道、沿河大桥建设项目。

根据研究发现,在当前的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沿江大道、沿河大桥的建设项目尤其重要,包括美化、绿化、亮化沿河风光带,使其形成一条美丽的风景线,这样才能在建设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同时建设好绿化。城镇的绿化发展也是规划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如果只顾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绿化等建设,甚至因为经济发展而造成环境污染,这就得不偿失了。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沙田城镇e域的完美结合体,这对于小城镇建设有着特别重视规划的导向作用。

2.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小城镇规划。

作为联系城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城镇建设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如果能够从中延伸出更符合现代气息的小城镇规划,对于日后的小城镇发展肯定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在研究小城镇的发展和规划时,以梅河口市的相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编制和落实小城镇规划是目前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工作。小城镇规划是小城建设的有力保障,如果想要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一定要率先采取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小城镇,首先要对市域内的小城镇进行科学地定位并明确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规划小城建设。

如果能重点发展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优先建设项目,能够将城镇经济潜力进一步提升。这对于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也是具有一定的长远意义的。如果能够紧跟小城镇建设体系的规划步伐,肯定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促进小城镇的统筹协调发展,并且不会造成小城建设顾此失彼的漏洞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结合了近三年梅河口市小城镇建成和发展的计划,分析其城镇建设的成就和达成这种体系建树的重要原因,其中具有成熟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想要发展好小城镇建设,务必要根据小城镇的各种要素创立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且全面的建设体系。如果想要更好地完成小城镇规划建设,一定要注重小城镇建设体系的宏观设计,这是目前城镇建设中关键的建设项目之一。

新城镇建设规划应当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建设,而且在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想要以打造省市级中心城镇和县城卫星城镇为目标的小城镇建设,就必须要重视规划的引导作用。本文在研究了当前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后,根据现有的城镇建设重点项目,总结和整理出了相关规划引导作用,突出“生态、文化、现代、宜居”特色。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居民生活水平,抓住各种建设方针政策的小细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加快小城镇建设。然而彼此之间的扩建矛盾导致建设工期不能协调,这对于现有城镇的基础设施扩建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在小城镇建设的主要方式中要注意提高规划水平,这样能够加快工业化进程,强化发展意识,否则不能提高小城建设的效率。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城镇建设,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建设计划和规划,这样才能够全面升级、改建城镇新面貌。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确实对于小城镇建设和促进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乡镇规划管理要注重内外相结合,在研宂过程中发现,小城镇规划不仅要在宏观上控制,还要注意现行的管理方案,这样才能够引导小城镇建设,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小城镇建设,一定要注意内外相结合,在全面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落实管理人员。沿着小城镇建设的方向,借鉴梅河口市相关的建设发展成果,通过小城镇规划引导,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如果没有这些建设发展技术,就不能更客观、更全面地发展小城镇建设,难以宏观调控内部城镇建设。但是产业发展、基础配套支持问题都对于城镇规划和建设有一定影响。正是因为小城镇规划如此重要,才能够随时调整小城镇的管理机制。城镇建设内外结合的重要作用能够真实体现在这些建设发展中。在研宂建设引导方案时,主攻方向就是解决产业发展、基础配套支持等一系列问题,而小城镇也能够更好地起到引导作用,使得城镇建设可以内外更好地结合,共同建设小城镇经济发展。

根据研究发现现在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就是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引导。本文在多次调查研究小城镇成熟建设成果后发现,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中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其中,严格按规划实施管理,对于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如果想要更好地进行小城镇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这些措施对于提升小城镇的建设品位有着重大的引导作用。这也就证明了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重要途径就是提前设置规划,这样能够在小城镇发展有引导作用,可以结合地方实际进行更好的建设规划。在研宄城镇规划如何在城镇的特色建设时,必须要想办法先做好中心城ik用地大扩容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想要加强规划对小城镇建设的引导,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这样能够让建设更有系统,不会再建设过程中迷失方向,也不会导致建设品位低差,这样才能有计划、有效率的完成小城镇建设。由此可见,严格按规划实施引导提升小城镇的建设品位确实很重要,这也是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中引导作用的重要体现。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以梅河口市的城镇特色建设为主要研宄中心,整理和分析了现在小城镇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规划建设的引导作用。希望这些改善方向的思路对于小城镇的建设和创新有帮助。

合理配置城镇建设用地论文

城镇建设用地是各类用地中开发强度最大、利用程度最高的土地类型,对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研宄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宄的重要部分。目前,相关研宄的地理尺度大多只涉及到省区层面,从较微观层面对地级市城镇建设用地的探讨很少。而且,在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研宄中较少考虑区位差异及其影响,事实上,区位条件是影响城镇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通过对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发展的经济学理论思考,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并推广到土地经济密度的分析上,确定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希望通过建立回归模型,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的273个样本城市为研宄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重点探讨资本、劳动力、土地三大投入要素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等对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影响,进而从全国、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三个层次揭示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

1文献综述。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国内地理学、经济学与城市规划领域研宄的热点。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土地无偿使用政策,忽略了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商品属性23,给城市土地利用留下隐患。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需求急剧膨胀,庞大的需求压力下,城市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的问题并未缓解反而加重,主要表现在城市用地失控,占用大量耕地;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土地产出偏低等。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的迫切要求。

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的内涵,不同的研宄视角有不同的侧重点。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的经济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直接衡量城市土地的经济效益在实际中仍具有一定的困难,而地价作为直接反应城市土地价值的指标,在数据获取上存在困难,不同城市之间数据缺乏可比性。因此,许多文献都把土地经济密度(或称地均经济产出)作为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之一。

国内关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研宄中,除作为评价指标外,也对其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如对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土地经济密度与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交通区位等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产业结构比例呈负相关;对中国区县单元数据的分析表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总体水平由东向西递减,核心一边缘效应显著3;和20单位城镇用地产出量指标显示了省区层面上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差舁。这类研宄大多只涉及到省区尺度,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更微观的地级市单元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在该尺度上区位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更加显著。

区位条件对城市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开放条件下,沿海、沿边、沿江是能够反映重要发展优势的空间区位因素,但缺乏基础设施支撑的区位因素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因此具有交通优势的水陆、航空口岸是能够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力的区位要素。城市土地利用是一个伴随城市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区位条件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对土地产出效益有重要影响。本文在该假设的基础上,选择城镇建设用地为分析对象,以我国地级及其以上级别城市作为研宄地域单元,考察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特别是区位因素的影响作用。

2研宄方法与数据。

2.1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关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目前己有不少统计描述和回归分析[166m,但对影响因素指标的选择并不一致,而且大多未给出足够的经济学原理支撑。事实上,在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和土地投入等要素对城市经济产出与增长的作用一直是城市经济学的研宄焦点之一[1819。城市经济学侧重对土地要素投入的考察,而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作为三大生产投入要素具有可替代性。因此,在实证计量分析中,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被广泛应用,具体如下:

q=ak价7⑴。

式中,2为城市经济产出,k为资本要素投入,l为劳动力要素投入,p为土地要素投入,a卩,y分别是资本、劳动力和土地投入产出的弹性系数,a为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代表技术进步以及其他影响生产率的因素的影响。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规模经济不变的假设,式中有一个约束假设卩十7=1,此时两边除以p便得到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与各要素的关系式:

pq=ac(krcjl)(2)。

从式(2)的推导可以查看出,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不仅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上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等有紧密联系,还与技术水平和其他影响社会生产率的因素密切相关。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建立以下实证模型:y=aokslgn,y'/(0)。

式中,y=q/p为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q取城市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p为城镇建设用地总和;;()为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反映资本投入;为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之和。此外,可测量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a的因素包括了5个因子,分别是4个结构性因子向量y(=1,…,4)和区位因子向量0,而ao则代表城市其他无法度量的影响生产率水平的因素的综合作用。ap,y1,…,4)为各种要素投入产出的弹性系数。

城市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技术水平、市场环境、城市开放程度和城市发展水平等四方面。具体指标的含义和选择参见表1。其中,技术水平利用当年地方财政在科学、教育方面的一般预算内支出之和来测量;市场环境则通过市场经济度指标[2)1来反映,一般市场经济度越高的城市市场环境越宽松;而城市开放程度选取了客运人口比例(全市客运总量/总人口,体现城市人口流动的频繁程度)和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反映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以及对投资的吸引力;城市发展水平则选取产业结构和反映区域人口集聚程度的二元差异度(市辖区人口密度/全市人口密度)指标来衡量城市发展阶段和城镇均衡发展程度和对社会生产率的影响。

除上述四个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以外,区位因素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对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1)对全国层面的考察,在计量分析中加入地带性差异和航空区位差异变量进行分析;(2)对沿海地区内部的考察,加入沿海城市区位差异和航空区位差异变量;()对内陆地区内部的考察,加入内陆城市区位差异和航空区位差异变量。其中,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是指该城市处在沿海省区和内陆省区。依据我国建立的多级口岸体系,本文只选取最能体现区位条件和区位特征的一类水陆、航空口岸进行研宄(表2)。

对式()两边取对数,并代入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得到用于线型回归模型的表达式为:

文章所研究的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城镇建设用地上的城市经济产出,计量单位为万元/k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是指国土资源部2⑴1年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标准中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三类用地的集合。用地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城市经济产出采用2004年各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统计数,数据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经济社会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

中“中国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相关统计资料。剔除数据不全的贵港、吕梁、巴中、思茅、兰州、嘉略关、金昌、天水、平凉、陇南、固原、克拉玛依、韶关等城市,以273个样本城市为分析对象。

区位因素通过虚拟变量来表示,利用arcgis软件对中。

国地级市域图和中国港口、河流、航空港、海域等矢量地图进行叠加查询,得到目标城市的区位变量值。

2.3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区位差异描述性分析。

通过均值和方差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全国层面上,还是在沿海地区内部或者在内陆地区内部,各地级市的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在不同区位上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别(表3)。

2.3.1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和经济密度在全国层面上的梯度差异。

在全国层面,地带性差异在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上都十分明显,沿海地区的二、三产业产出是内陆地区的3倍以上,而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则是内陆地区的约1.5倍。而航空区位差异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均在0.⑴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在45个具有一类航空口岸的城市中,其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高达446km2,经济产出达到1329亿元,是无空港城市的3.7倍,而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则也是1.5倍左右。

2.3.2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在沿海地区内部不同区位类型城市间的差异。

在沿海地区内部,口岸城市和空港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沿海口岸城市与沿海非口岸城市均为50个,建设用地面积在均值上相差不大,但是经济产出相差约1倍,因此造成沿海具有一类水陆口岸城市的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比非口岸城市要高超过1/3。而沿海具有一类航空港的城市比非空港城市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大约1倍,第二、三产业增加值超过2倍,则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约为非空港城市的1.5倍。2.3.3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在内陆地区不同区位类型城市间的差异在内陆地区,空港城市的经济密度有较明显的优势。内陆口岸城市与非口岸城市虽然在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上),但是在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上的显著性水平只有72%,并不显著。而内陆空港城市与非空港城市之间在城镇建设用地、经济产出和建设用地经济密度上均存在差异,空港城市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和经济密度都明显高于非空港城市。

小城镇建设论文字

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城乡建设发展很不平衡,广大农村发展依然落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是,由于历史欠帐太多,基础设施分布广泛,农村道路不便,垃圾、污水得不到处理等“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问题,小城镇建设是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从城镇人口看: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8年底全省常住人口6323.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58.4万人,占总人口的54.6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865.2万人,占总人口的54.69%。同2017年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增幅略高于全国。全省城镇化率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到低5.6个百分点。

从城镇化率增长速度看:2015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5.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2、中部城区第5位,低于全国水平。安徽省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不仅与全国水平相差很大,而且增长极其缓慢.从2005年至2012年这8年之间,总共增长只有一个百分点左右。每年增长不仅达不到城镇化那样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甚至平均只有0.17个百分点的增长,远远低于全国农村城镇化平均每年0.9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从城镇化水平看:一是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由于许多小城镇规划不合理,导致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以致大量的资源浪费。许多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作为考核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唯一标准,不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经济分布和人口布局的合理与否,导致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镇化水平明显不高。

二是由于近年来农村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积聚与原有的生态系统承载力不适应造成环境污染。农村城镇化的最鲜明的特征便是人口由农村走向城镇,然而由于发展过快,原有的小城镇并没有事先做好接纳大量人口的准备,作坊式小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工业废品、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人口集中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对原来的小城镇生态恢复系统造成了破坏。

从基础设施质量看: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予以支持,然而随着城镇数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及时的跟上。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只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才能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在安徽农村地区传统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经济、生产、建设,轻文化、生活、管理的现象,从而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功能不全或专业程度不高、混乱等问题,大多数农村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够,服务功能也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重点突破,集中发展。小城镇的发展要有自己的突色,形成自己的产业特点。要把重点放在发展经济上,通过发展经济,开发市场,引来商流、财流、物资流、信息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一年办成几件实事,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积累,实现全面突破。要集中抓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道路黑色化,路边楼房化,基础设施配套化,通讯现代化,管理制度化,通过集中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工业园区,文化、教育、卫生小区和居民小区。对现有的小城镇要加大改造建设和发展力度,走功能比较齐全、设施比较配套、形象具有特色、市場比较繁荣、辐射功能比较强的小城镇之路。

(2)加强规划、循序渐进。一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综合经济水平、区位特色、资源优势等因素来规划和布局。突出特色,梯次发展,着眼长远,放眼未来。二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在建设中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优势和条件,遵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合理确定发展计划,切实解决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短期行为和起点低、建设风格单调、环境整体质量差及文化底蕴不足等问题。三是提高水平,依法管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枝笔、建设一盘棋”。依照法律法规,将小城镇建设规划具体化,并通过法定程序固定下来,保证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3)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多元化筹资。一是与民营资本相结合。将部分事业建设项目推向市场,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来发经营发展。二是与盘活土地存量相结合。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源,把自然资源变成城镇发展的宝贵财源,使国有土地的资本效益趋向最大化。三是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积极编制招商项目,筹建项目库,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四是与新理念相结合。借鉴大中城市经营城市的一些好做法,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进行有偿使用,以此聚集建设资金。

(4)突出规模,发挥集聚效应。农村小城镇人口较少,应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为基础,建设中心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居住,把聚集人口和移民连片建房结合起来,在考虑他们的生产生活资料、就业途径、发展第三产业的能力的前提下,建房点尽量选择在靠近城镇的地方,让农民变成市民。

(5)完善措施,促进小城镇发展。一是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落实以现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户籍登记制度,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确保进镇农民的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吸引农民进镇落户,务工经商。二是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在坚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进行创新,以法律的形式允许农民对土地进行出让、转包、入股、抵押等,解决农民担心长期离开农村后,遇到生活困难没有保障和后路问题。同时,为实现进镇后土地集中使用打好基础。三是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养老、医疗、就业、教育制度的配套改革,建立规范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进城解决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李涛,张金邦.安徽省农村城镇化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经贸实践,2017.

昆山陆家镇小城镇建设规划论文精选

姓名:李晓婷。

学号:12***。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校:青龙电大分校完稿日期:2012年11月

内容摘要: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史口镇按照“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健全功能、突出特色”的要求,明晰发展布局,完善基础配套,壮大镇域经济,改善乡村面貌,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产业合理、有序平安的新型城镇,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协调城乡是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一)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作为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的纽带,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二)小城镇是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

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三)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小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实现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的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一)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补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部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二)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

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

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四)管理混乱,改革滞后。

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与现行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使之在调控引导过程中受到多方挚肘。镇政府对税务、工商、信用社、交通、土管所、城建所、供销社、供电所、派出所、司法所、农口七站等主要部门没有管辖权,只有“义务“,因而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如在土地管理使用方面,体制不顺,思想不解放,对本行政区域外需要用地者有种种限制,将外地人才、资金、技术等拒之门外,制约了土地等许多因素的合理组合。

作为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所以我们可以在借鉴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寻求加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协调发展。

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费应全额返还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五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给予财政贴息贷款扶持。

(二)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

小城镇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土地的制约,这是当前小城镇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用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按照占补平衡原则,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开发。

(三)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在发展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建立主导产业。农业资源优势强、经济实力弱的小城镇,应确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培育一两个产业和几个龙头企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有了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小城镇的发展才具有充足的活力和后劲。

(四)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要理顺体制,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对农村建筑市场和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小城镇内部的综合治理,优化内部环境;制止“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营造宽松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平安环境;加强美化、绿化和公共卫生管理,打破“一条街,两行树”的旧格局,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加强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2]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农村合作通讯,2006(11).[3]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城市管理,2006(3).[4]杨守春,《.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五篇文章》,今日浙江,2006(2).

小城镇建设论文字

8月15日,市委书记张吉勇到黔西县、大方县调研小城镇建设。张吉勇强调,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全力以赴做好小城镇建设这篇大文章,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市委常委、黔西县委书记卢林陪同在黔西调研。

***先后来到黔西县素朴镇、钟山乡和大方县黄泥塘镇,走园区、进企业、看项目,了解小城镇规划设计、项目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情况。并向企业负责人和工人详细询问生产经营、带动就业以及优惠政策落实等情况,要求企业努力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鼓励广大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返乡创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调研中,***对黔西县、大方县小城镇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筹备工作中,黔西县、大方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快速高效推进小城镇建设,实现了基础大提升、特色大彰显、面貌大改观、产业大发展的目标,下步工作中,要进一步集中力量,找准关键,把握重点,认真抓好各项目的收尾排查工作,充分展示毕节试验区的新面貌,提振毕节人民的精气神。

***强调,小城镇建设是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我市实现同步小康、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的重要平台。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是小城镇发展的生机活力所在,对当地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产城融合、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方针,全力以赴做好小城镇建设这篇大文章。

***指出,小微企业创业园是我市小城镇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有条件的乡镇要充分依托优势资源,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实行全程帮扶,努力把小微企业创业园打造成群众创业、就业的新平台。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升群众就业能力;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大力营造宽松、有序、富有吸引力和推动力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全民创业,特别是引导更多的农民朋友返乡创业。

***要求,要紧紧围绕“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多彩贵州”的要求,坚持规划引领,以完善的基础服务功能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独特的文化个性彰显小城镇魅力,努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潜力巨大,能给人民群众带来长远福祉的特色小城镇。要努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向城镇转移、资本向城镇集中、人口向城镇集聚,以先进的理念管理好小城镇,不断增强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

合理配置城镇建设用地论文

笔者认为,用地潜力包括绝对潜力和相对潜力。绝对潜力指城镇条件内部的闲置土地和城区内农用地等可直接为城镇建设所利用的土地。相对潜力指在城镇规划条件的限制下,可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或改变土地利用结构,从而提高利用效益的土地。用地潜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城区内农用地所占百分率、闲置土地百分率、土地利用强度、用地结构、功能分区等,前二者影响绝对用地潜力,后三者影响相对用地潜力。

1.2用地潜力评价方法。

用地潜力评价按均质功能地域原则,将城镇划分为若干街区,选定评价指标,揭示不同街区、功能区土地利用效益和使用潜力差异。

1.2.1单元划分用地潜力评价以建成区内主干道、次干道与支路分割成的自然街区为单元,即在现已划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依现有街道将其分成不同的街区,每个街区为一个用地潜力评价单元。

1.2.2评价指标和方法用地潜力评价指标主要有土地利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未利用地百分率(包括农用地及其他空闲用地)、居住用地百分率等。依据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将不同街区进行用地潜力的分级,在每一级别内详细分析用地潜力。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未利用地及居住用地所占百分率,对各街区进行分级,以表示不同街区用地潜力大小的差异。

1.2.3数据的采集采用实地调查、地籍图与现状图面积量算相结合的方法。涉及到的主要数据,有城区人口数、经济指标、城区总面积、各街区面积、各地类面积、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等。

1.2.4典型城镇选择河北省深泽县城人均用地140m2,与全国小城镇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43m2相近,有一定的代表性。

1.3用地潜力分析方法。

城镇用地潜力可按两条线索加以分析。其一是分析街区用地潜力,将街区分级排序;其二是按不同用地类型分析用地潜力,并以规划用地指标为依据,计算出可挖潜力。在典例城镇用地潜力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将收集到的其他几个城镇的用地现状与潜力分析的结果相对比,进一步分析城镇建设用地存在的普遍问题,即城镇建设用地有很大潜力可挖。

深泽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县域地理位置东经115。04'~115°21',北炜38°07'~38°17'。深泽县城区为县政府驻地,由深泽镇部分村庄及政府各行政事业机关、工厂企业占地组成,建设用地总面积843.0hm2,城区现有人口60000人。城区担负着全县政治、文化、经济、商贸中心的综合职能,是全县的交通枢纽。深泽城区地类面积见表1。

2.1各用地类型潜力分析。

2.1.1住宅用地潜力分析深泽县城区住宅用地总面积为288.3hm2,人均住宅用地48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4.2%,建筑占地74.1hm2,建筑密度26%,建筑面积108hm2,容积率0.37。显然,住宅用地高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以下简称《标准》)规定的20%~30%的用地结构。以上数据显示,城区内住宅用地人均占有量过大,且平面利用率和空间利用率都明显偏低。如果按规划用地人均34m2的标准,对住宅用地(尤其“城中村”统一规划改造挖潜,将超标的部分予以调整,可挖潜土地84.0hm2。

2.1.2工业仓储用地潜力分析深泽县城区内有76.9hm2的工业仓储用地,人均用地12.8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1%,建筑密度19%,容积率0.26。工业仓储用地低于《标准》15%~25%的规定。经实地调查显示,工业企业内部非生产用地比例过大,少数企业因停产造成土地闲置,企业分散聚集效益差,造成大量土地浪费。若工业布局合理,一般可节约用地10%~20%,可挖潜用地11.5hm2。这样在土地资产纳入财务核算时不仅能降低工业成本,还可用节约下的土地进行扩大再生产。

2.1.3公共建筑用地潜力分析在深泽县城区内,公共建筑用地总面积46.2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5%,建筑密度19%,容积率0.31,平均楼层1.89,其中以城区中心街区的公共建筑用地比例最大。与其他城镇相比,容积率明显偏低,空间利用程度不够,如进行合理规划,将容积率提高到0.50,则可挖潜用地12.7hm2。另外,有一些公共建筑用地占据着城内较繁华的地段,使土地的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如通过用途置换,依据二、三产业的变化,将部分工业用地改为商业或住宅用地,可更好地发挥土地的区位经济效益。

2.1.4未建设利用土地潜力分析未建设利用土地潜力即绝对潜力。从深泽县城调查测算汇总的成果中可以看出,在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建筑用地平均利用率仅为65.4%,有283.2hm2的农用地和8.0hm2的其他空闲地,分别占总面积的33.6%的和1.0%。

2.1.5市政和商业用地潜力分析深泽县城区内市政和商业用地分别为57.2hm2和12.3hm2,分别占总面积的6.8%和1.5%,容积率分别为0.54、0.35,平均楼层分别为2.0、1.9。两类用地所处区位多为城市中心及道路两旁,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但仍有潜力可挖。

2.1.6其他用地潜力分析其他用地主要包括专用绿地、特殊用地等,城镇此类用地所占比例均很小,尤其公共绿地面积均未达到城市规划标准。综上所述,深泽县城区内绝对用地潜力很大,共有253.1hm2土地可供未来城镇建设使用。

2.2城区内各街区用地潜力分析。

深泽县城区的建筑密度平均为13.6%,容积率平均为0.21,总体上偏低。但就每一个街区而言,差异很大。为了便于对比研究,依据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数值分布,将25个街区划分为3个级别。

2.2.1高利用水平街区建筑密度大于29%的街区有5个,而容积率大于0.45的有8个。这部分街区主要位于县城中心,或商业繁华地段。这些街区土地平面利用程度较大,空间利用不够,挖潜重点为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层数。

2.2.2中等利用水平街区建筑密度在19%~29%之间,容积率在0.3~0.45间的街区有6个,这部分街区与上一级街区相邻,主要为村庄、学校、政府、机关等。本级街区中,建筑密度较为适宜,但容积率低;多为老城区,土地平面利用程度较高,空间利用程度低,其挖潜重点主要是进行旧城改造、向空间发展。

2.2.3低利用水平街区建成区中的其余10个街区,为老城区外围的村庄及近几年来新建的工厂、企业等用地。其容积率均低于0.3。这类街区是今后城镇发展的重点,也是城镇土地整理的重点。

3河北省部分城镇用地潜力对比分析。

为进一步证实典例城镇用地潜力的分析结果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否反映了河北省城镇建设用地有潜力可挖的普遍现象,在对典例城镇用地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收集了河北省部分中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数据资料,借以分析研究城镇用地潜力特点与规律。

3.1城镇间用地潜力与城镇等级。

为了研究方便,依据城镇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将城镇进行等级归类(见表2,表3)。

从表中数据可知,城镇用地潜力(同《标准》[4]相比)大小与城镇等级呈负相关。即低级别的城镇人均用地指标过高,城镇建设缺乏规划或规划执行不利,导致城镇用地规模缺乏合理控制,用地可挖潜力很大;高级别的城镇规划管理体制相对健全,人均用地指标趋于合理,可挖潜力不大;其次,城镇绝对用地潜力与城镇等级成反比。即低级别的城镇居住用地和农用地所占比例较大,绝对潜力较大,城中村现象较严重,相对潜力较大。

从各城镇建设用地情况可以看出,城镇用地潜力主要的共同点有:建成区人均占地面积过大、城区内用地结构不合理、居住用地和农用地所占比重过大、建设用地范围内建筑密度与容积率都显著偏低、土地利用强度小,土地有很大潜力可挖。完全可通过内涵挖潜来满足近、中期城镇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要。另外,城镇用地潜力与区位条件呈负相关。即城镇中心用地潜力小,而城区中心外围用地潜力大,特别是“城中村”。

总之,就不同级别城镇而言,随着城镇级别的降低,建设用地利用强度降低,人均占地面积增大,用地结构不合理程度增大,用地可挖潜力增大,这是目前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状况。

通过对城镇建设用地潜力的分析,揭示了目前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河北省城镇建设用地有潜可挖。为发挥土地最大经济效益,显化其价值量,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4.1在规划的引导下系统地挖掘建设用地潜力。

4.1.1加强城镇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总体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城镇管理的'依据,是城镇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运行的前提,是宏观调控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必须保持严谨性和权威性。城镇用地挖潜工作必须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依据总体规划对城镇功能区的划分和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实行地产置换和局部改造、结构调整等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具体挖潜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挖潜工作达到其预期效果。

4.1.2城镇用地挖潜工作应与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进行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与城镇详细规划相衔接、相协调,即把挖潜措施的实施过程与详细规划的执行过程统一于一体,达到既充分挖掘用地潜力,又实现城镇规划的目的。将城中村改造与旧城改造、土地置换与详细规划相结合。

通过综合布局,合理规划,提高城区建设用地容积率和城区建筑密度。经调查,现在深泽县城区建筑密度为13.6%,若经合理规划,达目前建筑密度通常控制的25%;容积率现状0.21,若达到0.31的全国平均水平则可挖潜200hm2左右用地。

4.2规范土地市场,加强土地资产管理,走集约用地道路。

城镇建设用地之所以存在大量不合理现象,造成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其主要历史原因在于计划经济模式下配置土地资源,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要是无偿划拨方式,大部分土地处于无价、不流动的静止状态,妨碍城镇现有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培育规范土地市场,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必将促进土地使用者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内在动力机制的形成。经济模式的转变,改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无价、静止的土地资源,进入有价、流动的过程,有利于内涵挖潜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挖潜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4.2.1利用土地区位差价,实行土地置换,调整用地结构利用土地区位差价,实行土地置换,发挥土地增值作用,调整用地结构。土地市场经济理论,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就一些城镇而言,其中心商业区为城区内最好地段,潜在经济效益高,但其中仍有部分村庄住宅用地,造成黄金地段无黄金效益,制约经济发展。要发挥这部分用地的潜在经济效益,就应改变其用途,实行土地置换,调整用地结构。

4.2.2盘活闲置土地对破产企业等闲置土地的使用权进行处置,通过拍卖、转让、租赁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收回国有土地资产收益。一些城镇城区内有部分企业停产,造成土地闲置,通过城镇土地资本运营,充分挖掘土地资产的价值,为国企改革提供巨额资金,同时实现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以上措施,盘活这部分土地,所得资金可以用于城镇建设,也可用于发展经济,是一个很好的建设用地挖潜途径。

根据调查,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通过企业间的兼并、合并、企业“退二进三”及土地转让,对低效利用土地进行处置,对经营不景气、地理位置优越的企业通过土地资产置换,来盘活土地资产,使土地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对于改制企业土地资产采取灵活处置方式,对经济实力强、效益好的企业,以出让方式处置土地使用权。对缴纳出让金有困难又不宜采取作价入股方式处置土地的企业,采取租赁方式。对不宜采取有偿使用方式的企业,继续保持划拨方式。

4.3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目前,城镇普遍存在着土地闲置现象,或者是在黄金地段存在大片低效利用的厂房、仓库;同时,在土地供给引导需求机制下,存在着部分项目没地用。所以,需要政府调剂土地闲置使用者与用地需求者之间的土地流转关系,即建立城镇存量土地由政府统一收购、统一储备、统一配置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8]。通过收购储备机制,政府可将闲散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减缓城区建设继续外延的速度,降低对耕地资源的压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深泽县土地储备库已经建立,现已入库土地15宗,面积26hm2,土地储备像蓄水池一样调节土地供应。其次,政府可加强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稳定地价与土地市场秩序;再次,可促进城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服务于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并依据城镇规划进行土地整理,保证规划的实施。

昆山陆家镇小城镇建设规划论文精选

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然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关键字】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1984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在对苏南小城镇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一文,认为小城镇的出现可以使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布下相互交流的众多“节点”,把城乡有机衔接起来,并从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王学仁认为,“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不利于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补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不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2、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扽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职工多3倍以上。从另一方面看,乡镇企业污染严重,且治理能力远不及城市中企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混乱,改革滞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与现行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使之在调控引导过程中受到多方挚肘。镇政府对税务、工商、信用社、交通、土管所、城建所、供销社、供电所、派出所、司法所、农口七站等主要部门没有管辖权,只有“义务“,因而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如在土地管理使用方面,体制不顺,思想不解放,对本行政区域外需要用地者有种种限制,将外地人才、资金、技术等拒之门外,制约了土地等许多因素的合理组合。

1、美国的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经验。1)重视规划的作用,美国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后现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地特点和培育有个性地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2)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地高速公路,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小城镇内社区内的、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3)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环境。4)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5)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管理作风。

2、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德国村镇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地调控作用,德国地村镇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四是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3、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

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中心村的建设等,集中体现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和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

作为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所以我们可以在借鉴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寻求加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呈现协调发展。

1、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要遵循城镇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陷阵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坚持把“农村化、农村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监督反馈的管理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城镇环境。

广泛地吸引社会投资,理顺财政关系,完善小城镇地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

4、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是根本保证。美国小城镇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城镇“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却是很多城镇“重建轻管”,“有硬件,无软件”。因此,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要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搞好城乡社区服务上来,为私人投资和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加快城镇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和引进城镇建设和发展急需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型人才,提高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决策管理水平;要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大力发展繁荣城镇科学文化事业,结合社区文化建设,提高进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要依法行政,搞好小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逐步建立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城镇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2]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j].农村合作通讯,2006(11).[3]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

昆山陆家镇小城镇建设规划论文精选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空亏财力;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失误,搞成“烂尾”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20年来,农村建制镇的数量扩大了近8倍,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

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做再议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改革不动摇,面对议论不争论,允许试,允许闯,争取时间发展,让实践作结论。坚持正确的,完善不足的,引导扭曲的,改革错误的,宽容失误的。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镇人户、就业、入学、劳动保障等,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四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坚持千政策、万政策,引导群众致富就是好政策;大干部、小干部,领导群众致富就是好干部。有了这样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标杆、做事的标准、干事的标尺,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体化了,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有了思想基础。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动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进小城镇要靠市场吸引。但是,小城镇不是完全自发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而目光短浅的规划会给老百姓和社会留下无尽的遗憾和痛苦。所以,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以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制定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迈上新台阶。第四,要体现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纵观城镇发展的历史,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强精品意识,追求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构筑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品位,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如果每个乡镇都是一张面孔,千篇一律,那么就会出现“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城镇像农村”的状况,整个小城镇体系将失去生机和活力。所以,各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扬长避短,发掘特色,培植特色,科学定位,体现个性,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行各具特色的工业兴镇、农业产业化兴镇、旅游兴镇、商贸兴镇、历史文化名地兴镇。

(三)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错施。

发展小城镇,首先遇到的是城镇布局问题,即城往哪里建?我认为: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在沿海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加快发展。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有瓜菜的、有水果的、有商贸的、有旅游的、有饮食服务的集散中心,一镇一品,形成区域经济中心。三是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其次是突出特色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城镇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效率,就会在别的小城镇和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中衰落。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藉,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发展开放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等。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新型市民的大学校。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因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不可动摇,但精神文明如果搞不好,物质文明也会受到破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全国约有9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受过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也是少数,而多数文盲、半文盲集中在农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一大难题,是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最大难题。因此,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