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堂读后感 父母心读后感(通用10篇)

时间:2023-10-07 07:41:42 作者:笔舞 评语寄语 父母教堂读后感 父母心读后感(通用10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父母教堂读后感篇一

《父母心》这篇文章体现出了孩子永远是不能割舍,不能放弃,不能伤害的。

有一艘轮船从神户开往北海道,乘客中有位将近四十岁的贵妇人。她穿着华丽的衣裳,有一个老女佣和一个侍女陪在她身边。

有一对穷夫妻同样引人注目,他们带着三个孩子,看上去聪明可爱。贵妇人让女佣走到穷夫妇身旁,说:“孩子多真好!”穷夫妇说:“有钱人是这样感觉,但我们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你看,我们夫人很有钱,可一直没有孩子,你们能送夫人一个孩子吗?我们会给你们一定的费用。”于是他们同意了。首先,穷夫妇把大儿子送给了他,晚上又用五岁的二儿子换回了大儿子,第二天早晨又用三岁的女儿换回了二儿子。傍晚,那对夫妇哭着说:“太对不起了,您能把孩子还给我们吗?我们把钱还给您。把孩子送给别人,倒不如全家一起挨饿。”贵妇人听了十分感动,她把孩子还给了穷夫妇,并且没有让他们还钱。

读到这里,你们也一定很感动吧。

父母心中奔涌的是最真最纯的爱,最简单最深刻的爱,永远是最无怨无悔的爱!

早上,爸爸妈妈早早起床给我们做早饭,用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为我们交学费,为我们买最好的衣服,最好的食物,最好的玩具,最好的鞋。

下班回家后,他们带着疲惫给我们做好吃的,吃完后又要陪我们玩耍,给我们洗衣服。双休日,他们本来可以休息一下,放松一下,可又要陪我们玩,又要打扫被我们弄得乱七八糟的房间。

我们上学时,爸爸妈妈还早早起床送我们去上学。

总之,只要满足我们的,他们都尽量满足。所有的同学们,小朋友们,大哥哥大姐姐们,一定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教堂读后感篇二

在《父母的心》一文中,有一对夫妻看见坐在轮椅上的一位贵妇人,那贵妇人想收养这个孩子,这孩子的父母本来同意了,但后来又反悔了,从而表现出父母对于儿女的爱。

读了本文,我感觉到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管父母做什么,总是一心为子女着想。同时也知道,不管父母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那一颗爱孩子的心永远不会改变。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已经长到10岁了。我自己能够做菜,自己能够修理自己的小东西了,再也不要一切由父母包办了。

我放学回来时,一进卧室,就看见我亲手用木块一块一块拼好的“贼王号”船散架了。我刚要去找妈妈帮我修理时,我就想起自己已经10岁了,不能再靠妈妈了。我就拿起浆水,把小木片粘好,又用钳子把它扭得紧紧的,再也散不了架了。于是我的“贼王号”船又恢复了以往的风貌。

后来妈妈回来了,她看到我煮的饭,做的菜,高兴地对我说:“我们的小明月,终于长大了,自己能够煮饭做菜了,再也不要小看她了。”

父母教堂读后感篇三

我看完这篇《教师心父母心》的文章之后,我才知道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人生老师,教导我们长成做一个有正直、热诚、爱心的人。

学生的竞争力关键不在知识,不再技能而在你学习的态度好不好,还有你会不会和别人相互合作、包容善解、挫折容忍、品德涵养等,”品格力”需、要亲子、师生携手共同学习、成长,涓滴细水终可以成江河。

我觉得孩子的学习会受到环境、自身的情感和周遭人事物的改变,我们就像一颗种子,种下去需要细心的照顾,如果有阻碍的话父母要和孩子同心协力解决,有空时要多陪孩子一起学习,如果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要勉励他下次再加油,不要打他和骂他,只要有耐心和关心,孩子始终会成为一位对社会有所奉献的人。

父母教堂读后感篇四

寒假里,为了丰富我的业余生活,妈妈从单位带回来了一本《感恩父母全集》。

封面上写着:父母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对这句话十分好奇,就情不自禁地看了一篇又一篇,我被里面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里面的《疯娘》为自己的孩子能吃上新鲜的野桃而不慎从悬崖上跌入深谷;《娘亲》讲的是一位母亲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代价;《只因为她是母亲》讲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儿子而从乡下搬到城里来。

这一个个小故事里面,让我看到了一位位母亲。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得被这一位为母亲的伟大壮举而感动,眼泪不由得在眼眶里打转,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是呀!她们的爱和付出,不需要孩子们的报答来感恩,她们的需求,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幸福安康,她们也知足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母亲这种无微不至地关心下长大的: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会让我们不要放弃;当我们骄傲时,她们会为我们敲响警钟;当天冷时,她会为我们递来手套。这一个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举动中,无不凝聚着母亲那一份又一份的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学会感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报答呢?当母亲过生日时,我们就可以给她们买礼物;当母亲打扫得十分疲倦时,我们就可以帮着她们一起打扫;在考试是我们应该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我们应该非常懂事,让爸爸妈妈为有我们这个孩子而感到骄傲!

我们一定要学会感恩父母!

父母教堂读后感篇五

感恩父母读后感800字:

这两个星期,我读了《感恩父母》这本书。书中刻画了97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我也是一个离开父母,长年在外的“大孩子”,所以每天下午的午读时间,我都是含泪度过。

这一个个故事让我感动,更让我惭愧。书中的每一位父亲、每一位母亲都像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母爱是温柔舒心的,父爱是宽大但不显而易见的,但这些爱都是发自内心的。而我也正像书中的许多作者一样,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忙,自己的孩子还小,回去看他们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殊不知等到自己“闲下来”的时候,父母是不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恩父母》里讲述了许多种不同的父母的爱的表达方式和动作,也许只是那个拐弯处的回头,轻轻的一声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甜甜的微笑,或者是一个响亮的巴掌……也许因为种种原因,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告诉你们,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要能用心体会、感受,就会发现,父母的爱,只会愈来愈强,就像是你的保护伞,愈来愈大。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博大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酣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

感恩父母读后感800字:

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来。我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让了我来到这个世界。但当我、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他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

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飘雨落雪的时节,他们为我撑起一把温情的伞。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下无忧无虑地度过的。那时,我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

父母的苦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出来的,多少次,深夜里他们将我们送入医院;多少次,风雨中他们盼望着我们赶快回家;多少次,月光下他们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多少次,……少年的时光伴随着求学的喜怒哀乐,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酸甜苦辣。父母常因我的欢乐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烦恼而愁在心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父母的恩情深似海,我们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积极地回报我们的父母。

我们仍是中学生,能给予父母的并不多,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着我有一个好的成绩,将来有一天,他们的女儿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过更好的生活。所以现在,好好学习是我们能给他们的惟一的回报,优异的成绩是能给他们的最好的精神慰藉。看到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父母才会感到他们的付出值得,他们的辛苦没有白废。

无论我以前做过什么,只要现在我给自己静静的一天,想想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想想我们明天的责任。在节日时的一句祝福,回家时的一杯温水一声问候,也是孝敬的一种体现。我们还只是孩子,还不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去回报父母长辈,但是,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一样能尽到我们的责任——孝敬父母。

父母教堂读后感篇六

我如今还经常任性,妈妈担心我,我又嫌妈妈唠叨。但是,老师的一席话使我感触很深,“对你们而言,怙恃只是一个主动提款机”不正是如此吗?如今的一切都是怙恃为我们做的,如今的我们居然还不克不及理解怙恃的辛苦。不外,我懂得,是怙恃赐与了我生命;是怙恃将我这棵幼苗滋润;是怙恃教给我如何做人……而我呢,我做了什么,我回报了什么,甚至经常埋怨怙恃。

中间有一段写的是:孩子,当你小的时候,我教你用筷子和勺子吃饭;当你不会唱歌的时候,我教你唱歌。第一首儿歌我们在一起练了好几百遍你才学会……我继续听老师念下去。老师讲完后,给我们讲了很多。在当时,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这本书里有一个故事令我很感动,也使我很有感触。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因为一件小事与妈妈吵架了,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又累又饿又气的她在摸遍了全身的口袋却没有发明一枚硬币的.时候,决定向一位卖馄饨的老奶奶讨饭。

那位老奶奶十分善良,给他端了一碗热火朝天的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到了碗里。

“你怎么了?”老奶奶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赶忙擦着泪水,对老奶奶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但是,但是我的妈妈,我和她吵架,她居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回去!”老奶奶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外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那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却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这时,女孩愣住了。 她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里走去。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到处张望。这时女孩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有时候,我们对别人赐与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亲情视而不见。

父母教堂读后感篇七

记得上一年,同样也是母亲节,老师布置了一次作业,那就是给母亲洗一次脚,然后写一篇作文。洗脚,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就这一次作业,却成了很多同学的难题。大家都随便写了一点儿就交上去了,老师识破了大家的谎言。上课时,老师严肃地问大家:“给母亲洗脚了吗?”大家都说:“洗了。”老师疑惑的又问:“真的吗?”同学们再也没法隐瞒了,就招了出来。老师再一次让我们完成这个作业。于是大家回到家就用应付的方法给妈妈洗了一下,这样就过去了。

第二天,大家去说自己是如何完成的作业,就这样马马虎虎度过了一个“母亲节”。大家就是这样的不情愿,这样的马马虎虎。回想母亲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那简直是无法形容的关怀和体贴,难道大家不感到问心无愧吗?今年的母亲节又要来到了,我们不需要用钱来买妈妈的开心,也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安慰母亲。其实,母亲节那天只需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你!”这就是对妈妈最大的欣慰。

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是我们每个子女该做的!

父母教堂读后感篇八

星期天的时候,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一次读了《感恩父母》这篇文章。

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他们的掌上明珠,要什么有什么,记得那时,我才六岁,很喜欢吃小笼包,可爸爸已经烧好饭了,可我却执意要吃小笼包,爸爸只好冒着严寒去给我买,买完了之后让我吃,可我硬要用醋来拌,爸爸只好又去小商店去给我买。我的房间很乱,每次都要妈妈去帮我整理。

如果是现在,我一定不会再让爸爸去给我买小笼包了,也不会再让妈妈给我整理房间了。因为“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念”而我们人也应该有尽孝之念,别等到亲人不在时才想起尽孝,可此时已经晚了。每当父母唠叨时,你一定会很烦,可每当失败之后,才知道父母讲的都是金玉良言。现在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大的恩情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有一份好工作,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让我们学会感恩。因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懂得感恩,大海给了鱼儿一片遨游的世界,鱼儿因为感恩,回报给海洋一片生机,大地给了树木生长的地方,树木因为感恩,回报给大地一片阴凉。这些动物和植物都懂得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字里行间流露着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倾诉着母爱之魅力。我们如今也正沐浴着母爱织成的阳光,吮吸着充满母爱的琼浆玉露,不是吗?让我们学会感恩。

父母教堂读后感篇九

每一个家长在即将成为父母之前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及希望,我们希望她或他聪明、健康、乐观、听话、好学,甚至于认定我的孩子一定是最优秀的那一个,现实往往给予我们“迎头痛击”。

太多次的碰壁使得我们困惑---为什么我们的经验在她的身上收效甚微。凡此种种,在对《父母课堂》的阅读中我们得到了解,孩子的成长,不但是她的人生历程,同样也是家长生命中一段全新的生命体验。作为家长我们将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面临成长的烦恼。

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我们会郁闷,会踌躇,是我的孩子不够聪明,还是家长关注的程度不够,我们看到了《帮助孩子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帮孩子摸清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等等学习的好方法,就会明白孩子都是聪明的,只是暂时未能疏通前往知识殿堂的通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帮助孩子一起来努力吧!

在我们小的时候,好孩子的标准简单地被定义为一切按家长的要求做,不能有异议,现在的孩子已与当年的我们不可同日而语,面对父母的要求,他们往往会提出属于自己的理解及问题,《父母课堂》中此类关于孩子个性成长方面的涉猎非常广泛,各式各样生动鲜活的小故事、小实例。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家长充分认识到不能只凭自己曾经的经历来教育孩子,孩子的心理健康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每时的变化,家长应该最有切身的体会,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看到了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待孩子所存在的误区,只有抱着一颗平常心,运用最适合自己孩子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家长全身心的爱与无条件的满足是远远不足以教育及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康身心,乐观、开朗、阳光的好孩子的,俗话说的好,老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孩子和老师相处生活的时间不亚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老师的付出的爱与心血是任何语言无法归纳完全的,在对孩子的期望与关心程度上,老师是等同于父母的,如此一致的心愿,使得我们家长更应该理解及敬佩老师,保持与老师的及时沟通及支持。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吸取,归纳,总结,应用那些好的经验,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

父母教堂读后感篇十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最近,我看了一些书,其中有一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这是一本名叫《感恩父母》的书,里面记录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文章是《父爱如山》,这个故事给我们讲述了罗阳父亲曲折的经历。罗阳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罗阳的爷爷很早就去世了,奶奶不忍心拖累儿子,一把剪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罗阳的父亲从12岁起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22岁那年,娶了外村一个常年卧床不起的孤女为妻,生活非常艰辛。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要上山砍柴,晚上回到家还要照顾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可他从没有半句怨言。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罗阳逐渐长大,他通过刻苦学习,拿到了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是家里哪里有钱供他读大学呢,父子俩只有抱头痛哭。

第二天一早,父亲悄然离家,到很远的山上去砍野竹子。罗阳知道后也跟着父亲去砍。一个多月后,父亲把竹子卖掉得了800元钱。父子俩看着手中的钱,眼眶里全是泪水。这点钱哪里够交学费呀!

他们只有继续上山砍竹子。有一天,罗阳把竹子背回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罗阳不放心父亲,又赶回山上。在一个山沟里他找到了父亲,原来,父亲摔断了一条腿。

后来经过许多好心人的捐助,罗阳终于能上大学了,但是父亲再也不能和儿子一起上山,再也不能睁开眼睛,看着自己儿子远去求学的背影,他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带着无限的眷恋和满怀的期望离开了人间,罗阳把眼泪都哭干了。

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从小到大,吃饭的时候,他们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到了书店,我想买什么书,他们会毫不犹豫的答应;有时成绩考得不理想,他们会和我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不会胡乱的责怪我;我生病后,他们忙前忙后买药喂药,又是倒水又是为我擦汗……这一切,点点滴滴,都饱含着父母亲对我的爱,母爱似水,无处不在,父爱如山,仰之弥高。我将用什么来报答我的父母呢?我想,只有好好学习,学到本领,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许是对父亲母亲最好的报答。

我将永怀感恩之心,一路前行,因为,我的背后,总有两双眼睛在注视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