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级巧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巧算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3-10-01 19:42:47 作者:碧墨 工作总结 2023年二年级巧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巧算教案(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年级巧算教学反思篇一

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中,基本思路是“凑整”,根据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其中若有能够凑整的,可以变更算式,使能凑整的数结成一对好朋友,进行凑整计算,能使计算简便。例:298+304+196+502,本题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因此原式=(298+502)+(304+196)=800+500=1300。

二年级巧算教学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计算连加算式的能力。

2.能够对一些较为特殊的连加进行巧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迁移能力:将两位数运算中的巧算迁移到三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亚搬新房,爸爸和小亚一起去买家电。

(2)小胖说这是两道三位数连加题,计算蛮复杂的。他对两位数连加的有些知识已经有些模糊了。小丁丁说没关系,让我们先做一些口算题,帮小胖回忆一下。

2.出示:

32+17+48

19+26+34

40+12+5

25+22+15

11+24+19

9+13+20

(1)举例交流算得快的理由。

板书:凑整十数

(2)能凑成整十数的两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

板书:个位数相加是10

出示课题:三位数连加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

389+163+237

478+243+222

(1)选一题试算

(2)交流:

389+163+237

478+243+222

板书:凑整百数

2.分步出示竖式计算:

(1)小胖算了这道题后感觉三位数计算太难了,又容易算错。所以我们计算要非常仔细。

(2)小丁丁也是列竖式计算,把163和237先加起来,也是为了凑整百数。

(3)虽然每人采用不同的计算形式,但计算结果相同,说明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判断:能不能巧算

a278+374+226

b62+279+135

c117+184+129

d146+126+254

(1)为什么可以巧算?三位数连加巧算的关键是什么?

(3)小结:你们真聪明,用两位数巧算凑整十数的方法,又发现三位数巧算的关键是凑整百数,并找到凑整百数的两个三位数的'特点,不仅要看个位,还要看十位。两个四位数巧算最好凑整千数,要看个位、十位、百位。

4.过去用连线表示巧算的过程,现在要求用递等式把巧算的过程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看书自学。

(1)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新发现?

(2)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三位数连加一般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加了小括号改变了原来的运算顺序。)

(3)用什么方法让163和237先算?(交换加数的位置,按照运算顺序就是它先算,所以这里不用小括号。)

(4)比较小结:第一题,好朋友已经在一起,不要交换位置,加上小括号就可以先算,第二题,好朋友不在一起,交换位置后再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三、应用拓展

1.独立练习:

(1)278+374+226

(2)146+126+254

书写时要注意:好朋友已经在一起的,要添上小括号先算。好朋友不在一起,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依次计算。

2.将117+184+改编成巧算题。

(1)改编后的加数可以分成几类?你是怎么想的?

任选一题练习。

四、小胖总结

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发现三位数连加巧算的关键是凑整百数,以及能凑成整百数的两个三位数的特点。通过看书自学,学会了正确的书写格式,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小括号,知道小括号里的要先算。

二年级巧算教学反思篇三

在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同级运算中,可以根据运算的需要以及题目的特点,交换数字的位置,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特别提醒的是:交换数字的位置,要注意运算符号也随之换位置。例:464-545+836-455,观察例题我们会发现,如果按照惯例应该从左往右计算,464减545根本就不够减,在小学阶段,学生没办法做,所以要想做这道题,学生必须先观察数字特点,进行简便计算,按照符号搬家法,原式=464+836-545-455=1300-(545+455)=300。

二年级巧算教学反思篇四

就一道计算题来说,其计算方法不止一种,其中必有一种简便的,为了使计算快速,就要尽量学会选择最简便又符合算理的那一种,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对计算方法的讨论,让学生明白那种方法简便,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别练习,可以对一题写出几种方法,让学生发现其中最简便的一种,也可以出示类型相似的,方法不尽相同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每道题的最佳速算方法,如:240÷6/15÷26/13÷6/114/45÷22/45这些题目中都有分数,且都是除法,但速算方法各不相同。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类型,常见的方法速算的窍门和捷径,给以引导总结,这样学生便会渐渐地形成技巧掌握方法。

二年级巧算教学反思篇五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速算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常用简便运算的方法,既包括直接运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简便的方法,又包括需要经过分解和组合后才能间接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是运算简便的方法。前者较为通俗,易接受。后者难度较大,而要着力培养学生先看后想的思维习惯。当学生一旦能够有看到想自己发现数据间的关系,并会通过分解或组合、联系定律、性质、进行间接地速算,就意味着学生已掌握了速算的“钥匙”,具有较高的速算水平。为培养学生先看后想的思维习惯和分解或组合的能力。例如:70-70×3/5可以变形为70×(1-3/5),125×32×25可以变形为125×8×4×25等,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