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反思(模板5篇)

时间:2023-10-03 18:22:23 作者:HT书生 行政公文 2023年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反思(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反思篇一

师:为了提高大家的综合实践能力,老师准备利用休息日带大家去一家宾馆参加有偿劳动,参加劳动之前我们先将大家按座位自然分成四组。现在大家来了解我们将要面临的任务。

[多媒体显示]

任务:宾馆30间客房的卫生清洁

分工:第一组擦洗马桶和浴缸,第二组撤换杯盘、香皂、牙刷等用品,第三组撤换床单、被罩并将换下的床单、被罩送到洗衣房,第四组清洗地毯。

报酬:总计960元。

师:对这960元的劳动收入,请大家分组讨论,以组为单位,每个组提出一个分配方案,并且说明理由。

生讨论探究。

生1:我们组设计的是第一组300元,第二组180元,第三组200元,第四组280元,我们的方案理由是第一组同学擦马桶和浴缸特别脏,特别累,所以应该份的最多。第二组的活最简单,所以分的最少。

生2:我们组设计的是第一组300元,第二组200元,第三组200元,第四组260元,我们觉得第一组是最脏最累的活,所以应该多点,第二组和第三组差不多,所以这两个组应该一样多,第四组比第一组轻松,又比第二和第三组重,所以分260元。

生3:我们组设计的是第一组320元,第二组200元,第三组200元,第四组240元,理由和前两组理由基本一样,应该按劳分配。

生4:我们组设计的是第一组300元,第二组100元,第三组200元,第四组360元。我洗过地毯,洗地毯特别累,而且地毯在地上踩,也很脏。所以我觉得应该第四组最多,第二组的任务特别简单,就少少得给一点就行了。

师:我们一个班同学分960元钱,我们在设计分配方案时尚且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不同的人尚且有不同的意见。扩大到整个社会,更需要协调多种关系,一个分配制度的优劣与否有两个重要标准,一要讲公平,二是讲效率。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效率?如何认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多媒体显示]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反思篇二

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学习要求】

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

【主干知识】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表现、意义:

(1)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

(2)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反对收入的绝对的'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的过于悬殊)

(3)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注:分配方式影响公平)

2、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b、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注:收入分配方式影响积极性,影响效率,影响生产。)

2、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既存在矛盾,又有一致性。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权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进人们的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正确处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要求

(1)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反对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悬殊;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鼓励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两极分化。

【板书】公平的的含义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实现公平的举措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效率含义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二者关系

【教学反思】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2)明确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能完整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难点: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

问题:反映了当前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什么现象。

设置情境:情景一:五个人分一块蛋糕,但是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五人为如何分配争执不下。

1、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提出什么建议以确保分配公平?(平均)

2、如果五人在做蛋糕的过程中付出的劳动各不相同,这时你觉得蛋糕又该如何分?(有差距)

3、此时,老大说:做蛋糕的钱是我出的,工具是我提供的,我应该分得蛋糕的绝大部分,你们四人只能分得极小一块,你觉得公平吗?(差距不能过大)

提出问题:你对公平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

活动一:看图说话

全面深化哪几方面的改革?哪些体现了本节课所学内容?

活动二:教师让学生看材料思考: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今年3月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73,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达到0.319。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堪称世界最高。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我国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

问题;1、上述材料中收入分配公不公平?为什么?

2、如何在收入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

(拓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情景二:五人把分好的蛋糕吃完了之后,感觉没有吃饱,还想吃。因此,要吃得多,吃得饱,从根本上该怎么办?(提出效率)

分两大组辩论,阐明你方观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回答:怎么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啊?

小结:围绕板书进行小结

板书

板书: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反思篇四

(1)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3)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

2、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高中精选教案案例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反思篇五

在全组老师的帮助下,我准备了这堂课,备课和试讲过程中对教学设计做过若干次的调整。对这堂课,我的反思主要有:

优点:

1、知识点清晰、完整,全课内容的逻辑关系紧密,转折自然,案例引用与知识点对应清楚、准确。

2、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节奏控制得当,重点突出,难点按预定目标得到很好的讲解。

缺点:

1、为了说明较多的知识点,案例选取略显繁多,如果能选取一到两个案例贯穿全课,首尾呼应,可能课堂的整体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