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分钟实用

时间:2023-06-27 10:03:00 作者:曹czj 文秘知识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分钟实用篇一

大家好!我是蓝天旅行社的导游,我叫林敏铭,大家可以叫我小林,今天就由我来陪伴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今天我要带大家游玩的目的是土楼。福建土楼是20xx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楼是中国一种典型的的名居,有各种形状散落在南靖土地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一句“大家好”,感受到导游的热情、亲切)

现在我们正驶向福建南靖土楼景区。南靖号称“土楼王国”,成千上万的土楼像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这些土楼点缀在山谷间、溪岸旁、田野上,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我们要去游览的是田螺坑土楼群,它是“土楼王国”里最美、最具特色的一处绝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概括出土楼就是南靖最美、最具特色的绝景。)我现在考考你们吧!“你们猜一猜,土楼都有什么形状呢?”哈哈,你们一定都猜到了吧,没错,土楼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看!我们现在来到了福建土楼标志物——田螺坑土楼群,据说他们的先祖为了逃避战乱,走到这个地方时,发现这里风景优美、是块风水宝地,而且地里有很多田螺,于是就在这里安家立业、开基传延。

田螺坑土楼群由五座土楼组成,中间一座为方楼,围绕四周的有三座圆楼和一座椭圆楼。站在这里往下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如果我们站在坡底的公路上抬头往上看,田螺坑土楼群犹如的布达拉宫庄严肃穆。(重点介绍了“田螺坑土楼群”)

游客们,走,我们现在去观景台,在那可以看到土楼群的全貌。大家请看,位于土楼群中间的是步云楼,右上方的是和昌楼,左下方的是瑞云喽,右下方的是振昌楼,最下方的则是文昌楼。这五座土楼都是土木结构,每座土楼都只有一个大门,进入大门是宽敞的天井,一层是厨房,二层是仓库,三层是卧室。楼里的生活设施齐全,几百年来,这五座土楼里的人们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曾有一位教授这么说:“没有看到田螺坑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抓住土楼的构造形象生动地介绍)好啦!现在请你们自由活动,请大家不要伤害这里的一草一木,请不要乱扔垃圾,破坏环境,另外请大家注意安全。下午三点来这集合。

各位游客,今天的旅程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有了不少的收获,希望大家以后常常想起南靖土楼,常来看看!在这里,小林祝大家旅途愉快!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分钟实用篇二

【漳州】市是一个十分休闲的城市,大家难得来漳州一趟,就借用车上的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漳州的概况。

漳州是福建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福州、泉州及汀州),始建于公元686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地处福建省的南部,是闽南金三角的重要一角。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全市人口458万。现全市辖二区一市八县,即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漳浦县、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长泰县和华安县,其中有四个县靠山,四个县靠海。即将前往的南靖县就是个山城。

{补充资料1——

漳州物产富饶,漳州平原是全省第一大平原,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1℃,从三月到九月都是雨季,雨量充沛,是个天然的“大温室”,更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

因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漳州自然就出产了“三宝”。大宝,是丽质天成的【水仙花】。漳州水仙花的花期在春节前后,主要有两个品种:一是 “金盏银台”。单瓣的共六片白色的花瓣向四边舒展开,中间长有一个酒杯状的金黄色副花冠,清香馥郁;二者,俗称“百叶水仙”。复瓣的,卷皱的花瓣层层叠叠,上素白,下端淡黄,香气清新典雅。水仙花除了有观赏价值,在漳州人心里还有辟邪的作用。源于一个传统故事:相传金盏和百叶原是一对勤劳勇敢的恋人,后为保卫漳州与恶龙搏斗,最后化身为水仙花。

二宝就是蜚声中外的名贵中成药【片仔癀】。它原是明朝太医的秘方,为宫廷御用之护肝珍宝。后太医出家,来到闽南漳州璞山寺当和尚。他根据宫廷秘方研制出的一种特效退黄、消肿的良药,为一方百姓解除了许多病痛,深得百姓信赖。因其外形成条索状,使用时,切一薄片内服或外敷,片刻见效,故称“片仔癀”。目前为最高规格之保密药方药之一(另一种为云南白药)。

三宝就是【八宝印泥】了。漳州八宝印泥是中外书画家酷爱的珍品。它是用珍珠、玛瑙、珊瑚等八种珍贵材料精制而成。创始人魏长安原先经营“源丰药店”,凭藉古方,刻苦钻研,终于制成八宝药膏,可治刀伤、灼伤、疯犬咬伤。但因造价昂贵,问津者无几。魏氏平素爱好书画,一次偶然用以印鉴,色泽鲜艳,效果非凡。于是在制作药膏的基础上,研制成“八宝印泥”应市,克服了历代沿用以蜜敷朱、盖章易脱落、不耐藏的缺陷。文人墨士惊为异宝,一时生意兴隆。抗战胜利后,漳州八宝印泥还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美国总统罗斯福。

说完漳州三宝,就给大家介绍漳州的一些特色水果了。应季飘香的瓜果中,六种格外出名。

一者,就是【天宝香蕉】。它是芗城区的传统名果,也是中国绿色食品和福建省名牌农产品。据说这里的香蕉是从物华天宝的天竺(印度)传来的,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大小适中、皮薄、肉质软滑细腻,果肉无心、浓甜爽口、香气浓郁等特点。倍受海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不仅远销祖国的大江南北,而且还出口日本、韩国等。

二者,就是【平和蜜柚】了,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清乾隆年间,它就被列为朝廷贡品。贡品中的极品,就是红心柚子了【广西沙田柚、平和蜜柚、莆田文旦柚、福鼎四季柚均是精品】。蜜柚含有大量的维c,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理想食物。那大家知道如何挑选一个好吃的柚子么?挑柚子有三大秘诀:首先要看柚子的皮,皮越光滑,柚子越好:第二要掂掂柚子的重量,越重的证明水分越多就越好;第三要看柚子的屁股,柚子的屁股要呈圆形,并且凹进去的才是最好的柚子。

三者,就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荔枝】。荔枝,顾名思义就是离枝。这荔枝要是离开枝头,只要过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而过了四五天,色香味就全没有了。所以品尝荔枝最好是在清晨,刚刚采摘的荔枝味道。

四者,【龙眼】也。龙眼得名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一个靠海的村子里住着一个叫桂圆的小伙子。有天出海遇到一条恶龙,桂圆与恶龙奋勇搏斗,最终挖出恶龙的眼睛将恶龙铲除。想不到龙眼掉到地上后竟然萌芽成树,树上结出的果子形似龙眼,人们就把这种果子叫做龙眼,而把龙眼干称为为桂圆。

此外还有长泰的【芦柑】,云霄的【枇杷】。

更有后起之秀,翘楚者,就是龙海孚宫的【杨梅】啦。至于菠萝、火龙果及芒果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漳州历史悠久,同样的也传承着五大精神,不知道大家是否耳闻?它们也从侧面反映出漳州人的精神风貌。这五种精神分别是:【红军革命精神、谷文昌艰苦创业精神、龙江顾全大局精神、女排精神和漳州110精神】。 现在已经进入南靖县。

【南靖】古称兰水县,元朝1322年建置南胜县,1356年改名南靖县,意为【南方之静】,以造吉祥,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南靖地处福建省南部,全县总面积1962平方公里,人口34.23万人,有海外华侨3万多人,祖籍南靖的台胞100多万人,是福建省重点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全县有11个镇,182个村。先后被授予“中国芦柑之乡”“中国麻竹之乡”“中国兰花之乡”“中国香蕉之乡”等。

南靖全县大大小小就有15000多座土楼,较大型的就有1300多座,所以南靖有土楼王国之称。土楼较多集中于书洋镇。该镇约175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是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

南靖的福建土楼像一部记录中原汉民南迁的特殊词典,古老,神秘,悠远,深邃。唐代以前,南靖是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的主要居住地。公元669年,为平息当地的“蛮獠啸乱”,唐王朝派陈政、陈元光(开漳圣王)率中原府兵抵达漳州,部分军队驻扎在南靖境内。公元880年,黄巢起义事变,中原动荡不安,大批中原汉民南迁到福建西部地区。公元1127年,金人入侵,北宋王朝灭亡,中原汉民随宋室南迁。元末明初(公元14世纪60年代)义军抗元,中原汉民南迁。明末清初(公元17世纪40年代),满人入主中原,中原汉民不愿受压迫,便南迁至此。南迁的汉民来到南靖这个重峦叠嶂、交通闭塞的山区地带安营扎寨。长期忍受颠沛流离之苦的人们,常有“恨藏之不深,恨避之不远”之感。

为了获得稳固的居所,躲避战乱,免受山林野兽的袭击,以便长期生存下去,他们沿袭中原的夯土建筑形式,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御功能为一体的福建土楼。

然而,据考古成果表明,以生土墙作为居民建筑的承重系统,并非南迁汉民或土著居民的发明和专利。从新石器时代以后,生土版筑技术在中国农村被广泛应用。南靖的福建土楼源远流长,是中国远古时期夯土技术的继承与发展。南靖的福建土楼产生于11-13世纪的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朝中期的发展,至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初,中华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福建土楼是当地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实物例证。

福建土楼的成名,据说源自于一个美丽的误会。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卫星照片发现中国福建南部6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一座座不明的建筑,呈巨型蘑菇状,极可能是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核基地。于是就派美国中央情报局谍报人员【贝克】和他有中国血统的夫人【苏曼珠】,以访问者的身份来到中国,要求到漳州市南靖县摄影采风。当到达田螺坑时,只见下面五座大型的土楼。贝克惊呆了,问司机这是什么,司机告诉他这是土楼,贝克一下车就拍个不停。回去后,贝克向里根总统做了专题报告,里根总统听完报告后苦笑着摇摇头,然后把报告慢慢点燃。美国中央情报局虚惊一场,而福建土楼却从此名扬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闻讯后派人员前来考察,认为这种结构独特,气势磅礴的福建土楼是世界建筑史的奇迹。

申报的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入选。南靖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有——两群两楼:福建土楼名片——田螺坑土楼群、号称最密集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最精美的圆楼---怀远楼、最高的方楼---和贵楼。

南靖的福建土楼——是生土建筑与木结构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它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人们常说“金字塔、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建一座土楼也需至少3——4年的时间;要经过“选址定位、开挖地基、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修等”七道工序!建土楼通常安排在干燥少雨的冬季,正当农闲之时,人们可以大量参与工程,降低建筑费用,在公共劳动中充分体现了客家文化的凝聚力。在土楼里大家住在一起,极其热闹,如同构建和谐社会。

土楼一般只有一个大门。大门一般是用十多厘米厚的杉木制成,有的甚至也有用可耐火性极强的胶东木制成。木墙厚度达一米多,是用三合土即黄土、细沙、石灰搅拌,经过反复的揉舂,压夯筑成。有的还在土中掺入红糖、水、糯米浆,增加土墙的坚硬度,夯筑一定得距离时会放入杉木条,竹片作为支架,类似于“钢筋”,起着重力平均分配的作用。

土楼的地基采用了大型的鹅卵石,防涝去湿。同时土楼有冬暖夏凉的效果。土楼就地取材,来自大地,如果土墙倒塌也将回到大地中去,极具环保。土楼有方形、圆形、椭圆形、交椅形、扇形、弧形等。最早受限于工艺及认知度,比如“天圆地方”等观念,最开始的土楼都是方形的。随着居住经验的累积,发现圆形土楼在抗震等各方面都比较有优势,慢慢突出了后来土楼的造型基本上为圆形。

然而土楼的建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个工程大概需要耗时3至5年。盖土楼前就要提前两三年准备泥土,而期间两三个月就要翻动一次以便充分发酵。并且,每盖一层楼,必须等到泥土干了之后再继而往上加层,以防楼体变形。

土楼的楼层功用分别明显。一楼是客厅厨房,一般不开窗;二楼是储藏室,也不开窗;三楼以上是卧室,都开着内大外小,呈喇叭状的窗;楼顶层还设有瞭望台和射击孔,以便于防御敌人的外侵;顶层也不设天花板,以便及时发现漏水处并及时进行维修。一般布局上,土楼屋顶非常平缓,屋瓦都是钉青瓦,出水口都用青砖压牢,既防风又点缀屋面。土楼的居民可以从瞭望台观察楼外动静也可观赏四周风景。若遇到土匪入侵,便从射击口处攻击敌人,可谓攻守兼备。

墙厚一米多,坚固无比!墙顶还有了望台、射击孔;楼高三层以上,三层以上才开窗,有利掩蔽和射击防御;大门更是用特殊木材制成,刀枪不入;遇到火攻,门上还预设灌水槽,真是气走强盗,浪费兵啊!土楼一层为厨房,常年烧火可以防潮和虫害;二层干燥做仓库;三层、四层才是卧式——冬暖夏凉;每个房间几乎一般大小;减少儿孙多了分房不均的矛盾————真是科学、合理、公平啊。

经过专家考证

1、福建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 2、是创造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典范,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

3、选址于自然,取材于自然、与自然环境高度统一、和谐、完美!她们跨越时空的长廊,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奉献给全人类的又一份奇特财富!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分钟实用篇三

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福建土楼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南靖。让我们一起走进魅力南靖,领略土楼王国的神奇魅力,品味土楼民俗的神秘文化,同热情好客、勤劳朴实的土楼人家亲密接触。福建土楼以其深厚悠长的文化底蕴、独特高超的建筑艺术、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把“山.水.楼.人”融为一体,倾倒了无数的中外学者、文人墨客,让众多的游客流连忘返。我相信,今天的“福建土楼”南靖之旅一定能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知识点※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已有近千年历史,然而引起世人关注,撩开其神秘面纱的却源自一个“美丽的错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情局在卫星上在中国闽西南崇山峻岭中发现了数量惊人、规模庞大的类似导弹发射架模样的东西。这个发现惊动了白宫。1985年美国两位客人贝里夫妇专程来到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土楼群考察,回到美国后,贝克夫妇给里根总统写了一份《中国南部调查报告》。土楼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名扬天下,走向世界。于是,一批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慕名前来“寻宝探秘”。

[介绍词——南靖]

南靖历史悠久,地理卓越,是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南靖,古称兰水县;臵县于1320xx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1356年更名为南靖县,意为“南方之静”;民国20xx年,县政府迁至山城;建国后,1985年起隶属漳州市,县政府在山城镇。南靖地处福建省南部,漳州市西北部,九龙江西溪上游,属全国沿海开放县市之一。全县总面积1962平方公里,人口34.2万人,有海外华侨华人3万多人,祖籍南靖的台胞100多万人,是福建省重点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

1、自然特征

全县东西宽61.4公里,南北长62.2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明显倾斜,依次可划分为中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4个地貌类型区,3列支脉和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山谷相间,呈“川”字形,把全县切成东、中、西3大块,形成许多向南开的马蹄形优良小环境,千米以上山峰62座,大多分布在县境西北部,最高点书洋蛟塘岽海拔1390.9米,最低点靖城沧溪海拔6.1米,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河谷平原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6%。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2、资源特点

境内大小河流72条,总长1066公里,全县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水能源理论蕴藏量为19.2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3.5万千瓦,现有开发装机容量12.5万千瓦,其中南一2万千瓦,南二2.5万千瓦,南五0.48万千瓦,私人7.94万千瓦,年发电量3.3亿度。境内温泉14处,金属矿、非金属矿和地下水资源等27种矿产。全县森林覆盖率74%,绿化率85%。

3、历史名人——庄亨阳

庄亨阳,南靖县奎洋镇上洋村人,康熙年间进士,乾隆年间官至按察司副史。他为官清廉,能诗工文,精通数学,长期治理河防,是清代著名的治水专家。

有一次,亨阳先生为解决本家长房与二房争夺“蜘蛛结网”的风土宝地——祖坟地纠纷想了一个办法,他写了一首诗给本家长房族长:“水淹龟山寺,撞破蜘蛛丝。相传廿四世,子孙要迁移。”大意是预见到这个风水宝地会被“撞破”,子孙要“迁移”,那么修祠堂、争宝地就没有意义了。

纠纷很快就了结了,但亨阳先生写的“水淹龟山寺”的诗句,却不翼而飞,四处传开,而且留传到数百年后的今天。

1992年,亨阳先生家乡奎洋镇修建了库容量居福建省第二位的人工湖“南一水库”时,人们才领悟到了亨阳先生数百年前的预言诗含义。奎洋库区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平原,中间一条奎洋溪曲折婉蜒而过,如今人们在奎溪隘口的两座石壁山间筑起了拦河大坝,一片汪汪湖水把库区中的龟山寺和那个“蜘蛛结网”风水宝地淹没“撞破”了,龟山寺又称圣龙宫,今已迁建于水库岸边,庄姓廿四、廿五代子孙,许多都搬迁到高处和异地他乡去了。应验了亨阳先生的预见。

“南一水库”的建成,使庄亨阳先生的诗句更具传奇色彩而广为传播。为纪念这位数学家和治水专家,当地人把“南一水库”称为“亨阳湖”。

南靖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是天然的旅游胜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风光秀丽迷人,具有山青、水秀、林茂、楼奇、岩美、洞幽、寺古等特色。拥有福建省七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虎伯寮自然保护区;有“人间仙境”鹅仙洞和“地下迷宫”石门岩;有闽南宗教文化研究的瑰宝、慈济行宫内供奉的、闽台同根同源、从宋朝时期流传至今的保生大帝真身;有徐霞客游览过的文昌塔、道源亭;有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里去、举世无双的“亚洲第一藤”;还有被誉为“华东黄果树”的树海瀑布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田螺坑自然村和素有“闽南周庄”之称的塔下村,20xx年再获殊荣,被评为首批“全国最佳景观村落”,获此殊荣的全国共15个,福建省仅有2个且全部“花落南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县拥有世界重量级的旅游景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国20xx年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的世界建筑奇葩——南靖土楼。

1、“人间仙境”鹅仙洞

位于国道319线126公里处的南靖县金山镇鹅仙洞自然风景区,方圆2.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75米,有雨林、峭壁、云海、蝶群等四大特点,以奇险峻秀、空灵清幽闻名于世,是闽南著名风景区之一。

林中奇特俏丽的山岩,色彩斑斓的瀑布,虚无缥缈的云雾,成群结队的蝴蝶,树上生长的兰花,曲折迤转的古道,形成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人在其中,如臵身于世外桃源,领略到大自然妙趣横生的意蕴,令人流连忘返。

相传,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仙游九鲤湖仙祖,爱此灵山胜景,化身九鹤,飞舞于鹅仙洞,托梦当地人郑光,授意迷恋这片风水宝地。郑光发动乡邻捐资,在半山腰建起一座“九鲤飞真”寺,供奉九鲤仙祖。从此,这里香火鼎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祈梦。南宋理学家朱熹,明朝状元罗伦,清朝进士庄亨阳等历代名人志士都与鹅仙洞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许多让人回味无穷的传奇,成为游人神往的地方。

2、“五峰嵌云”五云岩

五云岩历史悠久,是闽南著名古刹,曾是南靖八景之一,漳州府志、南靖县志均有记载,名扬漳州、龙岩、长汀、赣州。五云岩位于南靖县金山镇境内,与鹅仙洞相连,两个风景区遥相呼应。

五云山峰有五支小山向山麓延伸,春雨初晴,云雾环绕山巅,故曰五云山。五云寺于明初洪武年间净土禅师创建,后人称他为“开山净师”。当时净师云游九州,传播经典,夜宿水潮,清晨眺望五云山,微云飞挂,山水灵秀,气势磅礴,是建寺庙的宝地,他便选择风光秀丽之处建之。古刹居于半山腰亚热带雨林中间,上下古寺三座,上曰紫摩、中曰松柏、下曰五云,古寺周围岩石错落、岩洞别致因此称“五云寺”亦称“五云岩寺”。

五云寺于1998年重建。展现在人们面前,是一个风光秀丽,环境优美的古寺新颜。“五云寺”坐落在亚热带雨林中间,远望三重山,面对狮子峰,九龙江西溪支流以及319国道均于山前绕过,右有白水石瀑布,左是水潮古街道,上有五云峰,下有一连片果园和田野;参天古树,灌木林丛,名贵药材、藤木、草本、龙眼、橄榄、芒果、葡萄等植物落聚于山;野生动物、稀有昆虫时有出现。万石嶙峋,山径迂回,流泉清澈,瀑布如练,春光明媚,奇花异草,争相迎宾,各方游客,至此无不赞赏。

五云岩有九洞十八景,九洞是紫云洞、慈云洞、梯云洞、嵌云洞、彩云洞、雨伞洞、神鹿洞、别有洞天。十八景是迎宾彩门、慈云亭、禅师塔墓、嵌云、长寿石、福地、半月泉、木鱼池、仙人桥、五云岩等等,以及山下柳畲将军庙、大众爷庙、宋代瓷窑遗址、通坑温泉、水潮古街等。

3、乐土雨林

位于南靖县和溪镇,国道319线151公里处,森林面积仅0.22平方公里,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的原始植物群落,为我国现存最小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区内生长着1100多种植物,80多种鸟类。林内植被完整,古木参天,有珍稀植物10多种。其中最为名贵的刺桫椤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并被科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乐土雨林被世界林业会议定为“珍贵稀有的亚热带雨林”。

乐土亚热带原始雨林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景观独特,资源丰富,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区内仅藤本植物就达184种,巴乾天、七叶一枝花、灵芝、竹荪等名贵药材300多种。网纹革、观音座莲、建兰和红叶藤本植物------密花豆藤使乐土雨林倍放光彩。乐土亚热带原始雨林还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刺桫椤、二级保护植物观光木、三级保护植物闽楠,还有云豹、苏门羚等14种珍稀兽类,以及94种常见昆虫活跃林中。

沿着山间小道,穿梭于静谧的雨林之中,蝉鸣声、鸟叫声、风吹树叶沙沙声,声声入耳。用心观察,还可以看到巨藤绞杀、不同树种相互寄生、根部共生等许多奇异的植物现象。千姿百态的花皮古藤,宛如腾龙附柱,在无数株乔木中攀高枝,其中有一枝跨越几个山头、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儿去的古胶藤—— “亚洲第一藤”。有几株树高百丈的红栲树,在千百年的发育成长中,与地面联接起一片片巨大的板状根,有的如床似椅,有的像连绵起伏的驼峰,煞是好看。还有一株红栲树的顶部,寄生着一丛蜂窝状的兰花,翘首望去,像是一个空中花盆。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为世人描绘出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绿色画卷,真是令人惊叹!

乐土村300余户黄姓村民,祖祖辈辈都把村后这片祖宗林奉为神灵。随着乐土雨林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前来进行科普考察和观光旅游者与日俱增,保护区内的“黄氏祠堂”也成为不可多得的一处人文景观。

南靖物华天宝,冬暖夏凉,是闽东南的“后花园”。素有“树海”“竹洋”之称,先后被授予“中国芦柑之乡”、“中国麻竹之乡”、“中国兰花之乡”、“中国香蕉之乡”和“中国白背毛木耳生产示范基地”。是国家和省商品粮基地县、全省现代农业示范点、全省科技兴林示范县,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素有闽南乌龙茶区的“品种园”美称,是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和闽南乌龙茶区的第二生产大县。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分钟实用篇四

同学们,很高兴在这五一黄金假期能和你们相约在土楼。我是此行的导游小曹。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我们福建南靖的裕昌楼。

南靖的土楼具有古老,神秘,悠远,深邃等的特点。唐代以前,南靖是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的主要居住地。从唐王朝派开漳圣王陈元光率中原府兵抵达漳州,部分军队驻扎在南靖境内开始,各个朝代的动乱期间,大批中原汉民南迁到福建西部地区。南迁的汉民来到南靖这个重峦叠嶂、交通闭塞的山区地带安营扎寨。但这里也有不少山匪贼寇流窜,长期忍受颠沛流离之苦的人们,常有“恨藏之不深,恨避之不远”之感。为了获得稳固的居所,躲避战乱,免受山匪野兽的袭击,以便长期生存下去,他们沿袭中原的夯土建筑形式,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御功能为一体的土楼。南靖的土楼源远流长,是中国远古时期夯土技术的继承与发展。南靖土楼产生于11-13世纪的宋元时期,在明末清初到中华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福建土楼是当地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实物例证。

裕昌楼被誉为福建土楼之母,位于漳州市南靖县下板村,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始建于元朝中期——1320xx年,至今已有720xx年的历史了。大家可以看到她的外墙遍体斑驳龟裂,看上去就像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别看她的外墙表面斑斑驳驳,其实她的墙体依然坚固。它的墙原料是以当地的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小石子和石灰以及加入一些糯米饭、红糖等以加强其粘性,所以即使干了依旧坚固。

不知道大家对建于1350年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是否有所听闻,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六百多年来塔身缓缓向右倾斜,而近一个世纪倾斜之势有所加速,尤其是经过1972年大地震后,它的倾斜度已达8度。比萨斜塔是塔身整体的斜,单从塔体来看每一处结构都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今天我们参观的裕昌楼就是能与比萨斜塔叫板的古建筑,它的建造只比比萨斜塔晚十几年,裕昌楼因楼内三楼四楼回廊支柱朝一个方向(顺时针)倾斜,五楼回廊支柱又朝另一个方向(逆时针)倾斜,且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但是裕昌楼建成600多年来,经历多次地震,经历无数风雨,有惊无险安如山。因此,被称作“东倒西歪楼”。

朝北、前高后低;楼址后山较高,则楼建得高一些或离山稍远一些,既可避风防潮,又能使楼、山配置和谐等。裕昌楼就基本符合这些要求。这些讲究,无疑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都有密切关系,换言之,与中原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人们常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建一座土楼也需至少3——4年的时间;裕昌楼在建时要经过“选址定位、开挖地基、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修等”七道工序!他高5层18.2米,共有房269间,占地2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358.2平方米,土木结构,通廊式圆楼;第一层墙厚1.8米,往上逐层减缩10厘米,最顶层也不会少于90 厘米。虽然不是钢筋水泥铸造,但一样坚固无比,土枪土炮也拿他没办法!墙顶还有瞭望台、射击孔;三层以上才开窗,有利掩蔽和射击防御,而且以前的窗很小,现在的是后期和平年代凿开加大的;大门更是用特殊杂木制成,刀枪不入;遇到火攻,门上还有设灌水槽,真是气走强盗,浪费兵啊!大家不要看他外围都是土墙,里面可就都是木了,等一下我们进去就可以一探究竟。看,这是该楼的大门,大家看看这幅对联,有没有哪位同学发现它有什么问题么?其实呢,大家看对联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分别是什么啊?裕和昌,对阿,这不正是裕昌楼的名字。不要说我们裕昌楼了,其他土楼也都是这样命名的。我们走近一点看看大门,木制的大门有十几厘米厚,大家可以试推一下,很重吧,我推都推不动,这也足以想象他的坚固,往大门上方看,还可以看见以前设置水槽的痕迹。

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裕昌楼!放眼望去,真的都是木材结构,圆形的空间显得很大,一点也不会有狭窄的感觉。裕昌楼直径54米,每层54间,五层共269间,土楼人家对数字2、6、8、9比较偏爱,认为这样的数字比较吉利,因此一层的大门有两间房并成,使整个土楼的房间数成269这样的吉祥数。

裕昌楼总共有五层,一层都是厨房,这是非常科学的做法,因为土楼均为土和木的结合,木材经常会生白蚁,白蚁腐蚀木材后,楼房就倒塌了。在一楼设厨房,生火时烟就会将白蚁杀死,以此„„土楼得以保存多年!二层干燥做仓库,存放着粮食和武器;三、四、五层才是卧式,因为墙体厚有隔热作用,这里冬暖夏凉;每个房间几乎一般大小;减少儿孙多了分房不均的矛盾————真是科学、合理、公平啊。一层每个厨房对上去的五个房间为一家人所居住。

裕昌楼不是一家一族建造的,在建造之初是由罗、张、唐、范、刘五姓族人合资兴建的。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股份制的形式,可是土楼先民们在720xx年前就已经应用了。由于裕昌楼是五家姓合股建成,楼内设计成五大卦,金水木火土相生次序,每个姓氏象征一卦,按所需房间多少分大卦13开间,小卦9开间。每一卦区域设楼梯,外墙设5个瞭望台,形成了五姓人家、五层结构、五个单元、五部楼梯、五行造型的独特建筑形式,体现了先民希望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的美好愿望。

大家可以看到土楼的第五层比较破,空荡荡的,这一层几百年来都没有装修。这座土楼人口最多时也才300多人,由于人口没有增添,所以五楼也就没有装修,闲置了六七百年。

特别是罗、张、唐、范四姓族人发展更慢,他们就把房间转卖给刘姓族人,所以裕昌楼就由刘姓族人世代居住,到现在已经繁衍了二十五代。大家要注意一下,为了保护土楼,这里是不允许游客上楼的,大家可要抑制一下哦!

从外观看,裕昌楼像一个紧密团结的圆形大团体,但楼内又建有圆形的祖堂,形成了“双环楼”。 大家可以看到,大门直对着的中庭还有一座圆楼,这是全楼的中心,也是土楼社会活动的场所,祖堂!祖堂大门朝东,有“紫气东来”的含义。门内地板上,可以看到用鹅卵石镶嵌成五行图案——金、木、水、火、土,这些象形文字是中国建筑文化内涵丰富的表现!它们既是避邪符号,又代表五个姓氏的业主。祖堂有三个门,正门是喜门、左边是生门,右边是丧门。从这三门出入有严格楼规民约:凡办喜事或求神拜佛从喜门进出;凡祈求小孩平安长大,有所作为,从生门进出;凡办丧事从死门进出。我们今天来游览、参观,是好日子,当然要从喜门入,喜门出,图个吉利!

出了生门,大家可以看到旁边的井水,现在的井水非常脏,不能饮用,这口井的水以前多用于洗浴方面。其实,一层每个厨房里都挖有一口深1米,宽0.5米的水井,水质清甜甘冽,四季泉涌不溢,这才是土楼内的饮用水源。经过专家检测,水的ph值为7.2呈弱碱性,比矿泉水还好!我们可以进一个厨房看一下,房主应该不会介意。井挖在厨房里这是很少见的,裕昌楼是土楼里水井最多的一座!

这大家往墙边看,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称为“石碓子”,先民发明了“石碓子”利用杠杆原理,打糍粑年糕。用法很简单:人的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踩在木板末端,用力将“头部”翘起,然后放脚力,让“头部”用力打到糍粑上,有节奏的进行!一般要4-5人左右。人工打出来的糍粑远比机器搅拌出来的糍粑好吃!逢年过节,用石碓子打糍粑发出的声音家家户户都能听得见!

我们看了这么久,大家有没有发现裕昌楼的布局特点呢?

与其他土楼一样,裕昌楼的布局也具备以下3个特点:

(1)中轴线鲜明。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

(2)以厅堂为核心。土楼楼楼有厅堂,且有主,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裕昌楼的主厅的位置就十分突出。

(3)环形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

这里有个故事与此有关。

想要讨回公道,于是一起商量对策。本想将楼建的难看点,但又怕领不到工钱,其中一个技艺最高超的木匠想了一个办法,他保证大家又能领到工钱又能为大家出一口恶气,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客家祖先的智慧。他们将用于建造的木材刻意裁长了一些。刚建完的一段时间里看不出什么异样,可是过了三五年,随着泥土中水分的蒸发,墙就缩水紧实,矮了一些。但是木头的长度不变,迫于墙的压力,梁柱发生了倾斜,等五家人发现这问题时,永定的师傅们早已领到钱回去咯。柱子虽然倾斜,但由于梁柱相互牵引,整体合力没有受到破坏,大楼不会倒塌,墙体仍然坚固,成为土楼一绝。这么多年来,这座土楼经过无数的风风雨雨,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仍然如故,足见牢固程度了。居民便安居乐业,六百多年来繁衍生息,人才辈出。木匠师傅本意是要捉弄一下楼主,谁知歪打正著,几百年来,裕昌楼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并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个无意使裕昌楼扬名远近,数百年来为人们所啧啧称赞。

福建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居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它的建造抵御外来的入侵,它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表达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美好祝愿。好了,今天裕昌楼的游览就要告一段落咯,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拍拍照片,买买纪念品,20分钟后,我们在这里集合,前往田螺坑去参观有四菜一汤之称的土楼建筑群。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分钟实用篇五

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先生、女士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福建土楼故里南靖。我是蓝天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今天我将陪伴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旅客1:圆形的;游客2:方形的)……

大家都很棒!都猜对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福建土楼标性建筑物——田螺坑土楼群。田螺坑是个充满传说的好地方,顾名思义,大家就会联想到田螺姑娘。他们的先祖为了躲避战乱,走到这个地方时,发现这里风景秀美,是块风水宝地,而且地里有很多的田螺,于是就在这里安家立业、开基传延。下面就是观景台,可以看到土楼群的全貌。田螺坑土楼群是由四座圆楼和一座方楼组成的,其中有一座是椭圆形的,方楼在中间,看起来就象“四菜一汤”。

我们前面的就是裕昌楼。这座楼的东边向外倾,看起来就象倒塌下来,而它的西边每根柱子都是斜的,歪歪扭扭,所以大家都叫它“东倒西歪”楼。

各位游客,我们眼前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叫做塔下村。一条小溪从村中穿过,房子沿溪而建,象江南的周庄一样,是个标准的山中水乡,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村边有座祠堂,叫德远堂,是客家人张氏家庙。祠堂间树着21根石旗杆,旗杆上面有的雕着狮子,有的雕着毛笔尖,据说只有事业有成的人才能树旗杆,雕狮子的表示是武官,雕毛笔尖的是文官。

各位旅客,今天的旅程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有了不少的收获,希望大家以后常常想起南靖的土楼,常来看看!在这里,小x祝大家旅途愉快!